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第一篇: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讀後感

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一:《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讀後感

毛澤東曾説過: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主席習近平也曾多次語重心長的指出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而國學作為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祖先世代積累的精神財富,通過閲讀我瞭解到這本書選擇了《易經》、《論語》、《尚書》、《孫子兵法》等十一種國學經典,逐一簡要介紹,擷取其中對黨員幹部有參考借鑑意義的箴言,通過具體事例詳細解讀,既激發讀者對國學經典的興趣,也為讀者通達學識、開闊胸襟、提升品位提供積極的參考和借鑑。具體分為十一章,對於每一章我都認真的閲讀,並有許多的體會,尤其是第六章中關於領導者要以身作則的闡述更是深有感觸,身為一校之長,更應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更應以身作則,身當士卒。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人物,學校又是實施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校長的思想就代表了學校的發展方向,並體現着教育的發展方向。做為校長,我想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提升自己:

一、要有前瞻性,要善於突破政策瓶頸,為學校發展積蓄長遠力量;二、要注重學校的特色建設,這種辦學特色應有自主的教育思想作支撐,同時還應有堅持不懈的、迎難而上的堅守;三、要注重內涵發展,學校的內涵發展最核心的無外乎幹部隊伍建設與教師隊伍管理,首當其衝的依然是幹部要帶頭。只要校領導班子成員認真工作、以身作則,就不怕中層幹部不盡責,也不用擔心老師不敬業。總之,校長要不斷提升人格魅力,才能有效推進學校的各項管理。

在今後的學校管理中,國學經典這本著作中的精髓會成為一根無形的指揮棒,助推我們的工作,伴隨我們的成長!

篇二:《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讀後感

最近讀了《黨員幹部活學活用的國學經典》一書,真是受益匪淺,在修身養性方面上了一課,感觸頗深。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雖然官職不大,但也應該具備高尚的為官之道,從自身做起。

做事要大氣。做事大氣的人眼界開闊,目標明確,不會只顧眼前小利而計較小事。做事大氣的人會欣賞別人,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事大氣的人會寬容別人或對手,給別人機會。

胸懷要大度。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領導者要有寬大的胸懷,要從大局出發,不要為一點小錯誤就緊抓住別人不放,得容人處且容人。天下之事成於大度之君子,而敗於私智之小人。法國著名詩人雨果説: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大度的人,會笑納百川,笑傲人生,會贏得別人的親賴。

做人要大方。在這裏所説的大方不是指對財物出手大方,是指待人接物,穿着打扮。和人交往時要落落大方,不做作,不拘謹,以誠相待。穿着打扮得體,不花哨,不拖沓,注重細節。

第二篇:活學活用

活學活用“活頁教案”

----第十一週教學札記

漁渡中學鄒 虹

本週,縣教研室王主任和王玲玲老師一行,來到我校檢查有關“三課”活動以及教研、課改等活動的開展情況。經過認真查找資料以及檢查“三課”活動記錄、訪談、隨機聽課等,發現我校在開展“三課”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隨後,校長立即組織教務處馬主任、教研室王主任以及語文、數學、英語、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教研組組長召開了研討會議,在會上通報了王主任所發現的問題:1. 三個不一致,即教案與課堂教學內容不一致,説課稿與教學流程不一致,導學案與教學流程不一致;2. “活頁教案”中導學案設計過於隨意、簡單,沒能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甚至與課堂教學無關;3.教學流程設計過於宂長,不夠簡潔明瞭;4. 《教師研修手冊》中的研修記錄寫成了會議記錄,與自己的研修沒有多大關係。

為此,我小哥教研組長做出了深刻反思,同時研究出了一些列改進措施:1. 課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備課,務必達到各項一致----教案、説課稿、導學案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設計完全一致;2. 理清導學案和教學流程設計的關係。導學案體現的是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即教學任務和知識點。而教學流程是(請您繼續關注本站)體現如何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的方式方法的。因此,思路一定要清晰, 任務也十分明確。理順關係,學會操作在今後的備課中尤為重要。

在最近的兩節電子教案備課中,我努力嘗試新的思路和備課方法,發現現在的思路清晰多了,活頁教案也好用多了。相信今後的備課中,我還會總結更多的好方法,一定會將“活頁教案”用得更熟、更好,為創建優質、高效的洋思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八日

第三篇:學習就是要活學活用

學習就是要活學活用,我來當老師的話這個可少不了。

如果我當了老師,學哪篇課文我就會帶領大家去實踐什麼。比如學《冬陽. 童年駱駝隊》,我就會帶大家去駱駝養殖場,向小英子那樣去觀察駱駝咀嚼的動作;學《祖父的園子》時,我會帶大家到菜園子裏去,傾情體會蕭紅童年的歡愉;學古詩詞時,我會讓大家照詩作畫並且展覽,還可以模擬課文內容做模型呢。豈不是樂趣多多嗎?

如果我當了老師,上課我就從來不給大家佈置很多作業,大家只要掌握了知識就可以了,家庭作業也不給大家多佈置。我給大家改作業批分也跟往常不一樣。如果做不好就畫一個空盤子;做得還可以就畫一盤青菜,“得”一盤雞肉就是全對,要上光榮榜的。畫的時候用彩筆畫,這樣既生動,又不給大家施加壓力了呢。

如果我當了老師,上課時大家如果想上廁所就去上廁所;想喝水就喝水;想休息就休息,很放鬆。另外,我還準備辦個博客,給大家提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和精彩視頻。而且每篇課文我都會帶領大家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課本劇。一點兒也不會讓大家對學習感到厭煩。

怎麼樣?説得大家心動了吧?那就跟我一起走向歡樂的知識世界吧!

當老師並非是我從小的夢想,倒是父母一直希望我當一個老師,工作穩定又有假期而且還受人尊重。大學畢業前的實習,我和班裏很多同學一樣去了學校實習。就是在這個階段我的觀念漸漸發生了轉變,從原來的不想當老師到想要把老師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而非謀生的職業來做。這裏我想談的並非是我的觀念如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想就此引出如何當一名好老師的思考。既然我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我就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當好一個老師的問題。記得在培訓期間一位老師曾説過,當一個好老師必須做到六點:1.學會學習這裏的學習既包括對人的研究,也包括對事的學習。老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那麼相對來説,這個老師的工作就會做得得心應手些。2.學會分享與學生分享知識,並且善於表達知識。同時也應該把自己好的學習方法拿出來與學生分享。學生在學校裏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學習文化知識,老師不僅要“授之與魚”,更應該“授之與漁”。3.學會寬容我覺得這一點也是最難做到的。這裏包含了對人對事的寬容。老師對優等生有偏愛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麼能不能分一點給後進生呢?或許這樣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呢。老師在學校裏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老師就像一個巨大的染缸,學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顏色的染缸中,染出來的布必定是不同的。4.學會選擇選擇學習的對象,合作的對象,處事的方法。我認為老師這個崗位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因此,作為年輕老師,就必須虛心謹慎地向老教師學習,同時要做一個有心人。5.學會合作老師其實是處在一個巨大體中的一員,學會與學生、其父母以及其他任課老師的合作就會讓我們的工作如魚得水。6.學會創新我認為這一點是尤其重要的。記得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老師的工作同樣需要創新。要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課堂。這樣我們才不至於落後。除了以上六點,好老師應該有着開闊的的胸懷,勇於接受各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充滿愛心與責任感。做一個好老師很不容易,對於一個新老師來説更是認識膚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邁進一步。老師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那麼就讓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這一點,努力做一個好老師。

參考:?fr=ala0

評論(8)|

第四篇:因材施教,活學活用

中文考研網()

提要

本文從教師、教材、教學法諸方面介紹了新加坡國小華文教育的實施情況。在“因材施教,活學活用”這一總的教學原則下,差異教學法是其主要教學特色。針對原有的考評制度,新加坡國小正在實行對學生華文學習的全面評價學習計劃。教師是提高華文教育質量的關鍵,華文教師業務能力的發展在新加坡國小受到了高度重視。

一、國小華文教育概括

二、因材施教

三、活學活用

四、教師發展

因材施教關鍵詞活學活用教師發展2014第三輯《國際漢語教育》

第五篇:學國學經典感想

學國學經典感想

讓孩子從小接受國學經典教育

合川區尖山國小教師 夏忠

聽了國學大師們的國學經典課程講解,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工作特點,感觸頗多,竊以為:國學經典能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思想、指引孩子們健康成長。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們讀書一定要讀最好的書,最好的書是什麼呢?就是經典!是中國人就要學國學經典。

温家寶總理面對世界的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儒爾文雅、富有修養的大國總理形象。毛澤東、温家寶等偉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從小誦讀國學經典意義重大。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塑造靈魂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精深厚重的根,藴涵着許許多多關於做人、做事的道理,堅持從小誦讀國學經典,就會知書達禮,品德良好,提高文學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0-13歲是人類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孩提時代孩子的理解力發展緩慢,比較薄弱,只鼓勵孩子背誦,不強求理解,這是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這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後再反芻一樣,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也在發展,到了一定年齡,再經過自然醖釀發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如果在孩子該記憶、記憶力強的時候,不給他一些經典的東西儲存到腦子裏,沒有“厚積”怎麼

能“薄發”呢?因此,組織和指導孩子們從小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地誦讀一些國學經典,及時播下國學經典文化的種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説,孩子擁有了國學文化底藴,就擁有了通向成功人生的綠卡。國小教學中從孩子的美好未來出發,以“國學經典進課堂”活動為載體,選擇《三字經》《笠翁對韻》《論語》《道德經》等國學經典書籍,根據學習能力,在每個年級開設了不同的國學課程。同時,學校通過宣傳誦讀國學經典的好處,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倡導家長每天與孩子“相約今晚八點”,陪孩子讀30分鐘的經典。家校配合,創造了良好的誦讀環境,讓孩子浸濡其中,更加樂意親近經典。

學校通過加強對國學課程的考核、成果展示,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必能獲得上級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因此為國學經典在學校的推廣是勢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