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W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聖吉所著的管理學鉅著,它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20世紀屈指可數的幾本管理經典、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並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75年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圖書。

《第五項修煉》描述了公司如何通過採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對策,來排除威脅組織效率和事業成功的學習障礙。在學習型組織中,新型的、擴張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體的熱情得到釋放,大家不斷在學習如何開創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在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過程中,由五項新的構件技術集中在一起成為關鍵。這五項技術分別是:

1、自我超越。

我對自我超越理解為個人的前進動力、願景目標,是不斷自我超越,不斷追求新境界的精神。自我超越是不斷澄清和加深我們個人願景的修煉,是持續集中我們的能量,增強我們的毅力,並客觀的觀察現實的修煉,即發展自身,而不是除掉什麼。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和重要基石。

2、系統思考。

在我看來,系統思考可以簡單理解為基本世界觀,完善的知識體系,以及全面的思維模式。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是系統中的一部分,活動也是由相關的、系列性的行動所組成,並通過無形的網絡編織在一起。這些活動之間相互影響,但卻不容易顯露出來。因此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需要全面的從整體方面去考慮。系統思考是一個概念框架,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工具系列,通過系統思考可以讓各類的思考模式清晰的展現以幫助我們有效地認識和改變這些模式。

當然,系統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積極行動,除了正面的想法之外,還必須以整體思考的方法與工具深思熟慮,細密量化,首先考察除了我們最初極佳的立意之外,還會造成(產生)哪些我們極其不易覺察的後果。往往專注於某些片斷或短期事件,會使我們不能以較長遠眼光來看事件背後變化的形態,更無法瞭解其真正原因。並且目前很多事件實際都是因為複雜原因而緩慢形成的。所以,這更提醒我們系統思考的重要性。

3、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形象。在我看來心智模式實際上指的是我們對事物的固有看法、思維定勢。如果我們被心智模式所限制,那麼我們的行動就只會被限制在過去熟悉和舒適的範圍之內,雖然處理起來遊刃有餘但卻無法突破。

正如某些企業滿足於現今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裹布不前,最終被那些敢於創新與突破的新生代所取代。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往往會努力尋求新的解決方法,但那些在我們腦中所呈現的完美方法最終並沒有能夠實現,究其原因,不是方法不好,而是心智模式在作怪。就是因為那些方法與我們所約定俗成的觀念想法,觀點相左,於是我們就限於舊規而將它捨棄了。

這就告訴我們企業要勇於創新,突破約定俗成,打敗傳統的束縛。我們人也一樣,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畏首畏尾,要勇敢的大踏步向前。

4、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是我們對未來的共同嚮往與追求。它需要共同的努力,把企業中的每個人密切的聯繫在一起,是每個人心向同一個方向,勁往一處使。

5、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就是要以團隊作為學習的基本單位,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協同工作,使團隊不但能夠取得非凡的成績,也能使每個成員都能比在其他情況下更迅速的成長,實現1+1>2的效果,組織和個人都能在學習中受益。聰明的個人或許很多,但聰明的團隊卻不多。就算一個團隊有再多的聰明人,但如果那些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爭個你死我活,那麼這樣的團隊註定是要失敗的,1+1只能小於2.

這就是我閲讀《第五項修煉》後的理解及得到的啟發,或許很片面,這本書的內容很多地方都很專業,對於我來説比較深奧,我只是表達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讀了這本書以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更加註重對自我的超越,更加註重系統思考,把自己放到集體中,注重心智模式,突破陳規束縛,注重共同願景,向着大家共同的目標努力,注重團隊學習,將個人與整體聯繫在一起,絕不自作聰明,棄團隊利益於不顧。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2

管理學的書一般很少有人讀,也許是因為沒有時間,也許是因為理論性的東西過於複雜。假期的時候,我閲讀了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寫下了我的體會。希望我寫的東西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管理學,更多的人去閲讀管理方面的書。

彼得×聖吉所創立的是學習型團隊,他希望建立的組織模式能夠更適合人們的工作。在一個團隊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組成一個大的學習型羣體,使人們在團體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為目標,不斷的前進。同時在團隊中不斷髮揮自己的潛能,敢於挑戰極限,不斷創新,幫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創造知識的成果。從真正的團隊學習中體會工作生活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有五項主要的內容: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全局思考。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就是不斷理清並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運用自我超越的人,可以不斷實現他們心裏的願望,我覺得自我超越就是一種精神力量。當人們希望達到某些願望的時候,首先要有“我想達到”的願望,這種願望越強烈,願望能夠實現的機會就越大。對於能夠自我超越的人,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好像雕刻家一樣,全心投入,不斷的創新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學習。也正是因為自我超越的願望強烈,才能保證他們的學習動力強勁。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3、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為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的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就好像我們國家的乒乓球事業,由於乒乓球屬於國球,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很喜歡這項運動,從中我們就能發現很多優秀的選手。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這項運動,人人都希望把這項運動辦好,這種凝聚力超越了個人的想法,成為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所以中國的乒乓事業才能屹立於世界的巔峯。

4、團隊學習。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為什麼呢?團隊學習的修練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團隊學習的修練從“深度探討”開始,深度探討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説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換言之,即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這就是試驗的真正含義。

5、全局思考。羣體與人類其它活動都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相互影響並要經年累月才完全展現出來。我們是羣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着羣體的願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羣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羣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

當然,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彼得聖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3

近日,利用空閒時間品讀了管理大師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全書文字流暢,圖文並茂,用通俗的語言,精選的案例準確傳達了管理學中的精髓,盡顯大師的真知灼見,常有醍醐灌頂,撥雲見日的感覺。這本書雖然整體是針對公司或者組織與其成員的,但是其中的一些原理,技巧對我們個人也有非常大的啟示作用。

名為“第五項修煉”,其實講了針對組織的五項重要管理藝術。全書以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煉為主線,詳細闡述瞭如何識別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從表象看到深層次的原因,成員與組織之間的關係,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建立成員與組織共同的願景,最終使得組織成為學習型的組織,使得組織持續發展。對於組織中的管理人員,甚至個人都是很好的智慧參考。這五項修煉分別為: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Build Shared Vision)。

第四項修煉:團體學習(Team Learning)。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作者以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作為題目,並且將其放在其他四項修煉之前,可見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對系統思考的重視與推重程度之高。

首先簡單總結一下作者提倡的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

系統思考。組織和人的活動都可以看成是動態系統,具有動態複雜性( dynamic complexity)。系統思考是解決這種動態複雜性的有效手段。作者認為,系統思考是其他幾項修煉的基礎,根本上是心靈的轉換。人由看片段到看森林。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槓杆點(leverage)。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自我超越。學習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是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斷創造生命中真心之所向的能力。作者建議從:建立個人願景;保持創造性張力;看清結構性衝突;誠實面對真相;運用潛意識;來進行這項修煉。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我們心中,並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思維方式,甚至可以是圖像、或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然而不同的心智模式處理問題的角度會有很大的不同。對於一些的新的想法無法付諸實施,往往是心智模式惹的禍。

建立共同願景。在人類羣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願望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人們尋求建立共願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當組織沒有共同願景時,學習只是適應性的學(adaptive learning)。而組織需要的是創造性的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

團體學習。團體智商遠遠大於個人智商。但也可能出現,在一個團體裏,個人智商往往都在120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2,以至造成三個諸葛亮,變成一個臭皮匠。對於團體學習,首先,當需要深思複雜的議題時,團體必須萃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體智力;其次,需要既有創新性又協調一致的行動;第三,不可忽視團體成員在其他團體的影響及扮演的角色;第四,團體學習需要練習,顯而易見卻被很多組織忽視。

聖吉提出的學習型組織對於我自己來説也是很有用處的。

首先,對於系統思考。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説非常重要。比如現在上研究生了,很多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大的方向,迅雷不及之勢將自己淹沒在瑣屑之事中。自己曾經也有一段時間的彷徨。這時系統思考可以派上用場了。首先我們全面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可以對自己進行SWOT分析。在瞭解我們自己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全局的目標。研究生階段,我們自己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根據這些制定自己的學習和實踐計劃。我相信這樣會使研究生涯充實而有意思。再拿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講,前幾天研究Kalman濾波跟蹤算法,一開始自己就陷入細節的泥潭之中,看了好久天,都感覺沒有什麼進展。在看了系統思考這一節之後,頓悟。於是自己先從這個算法的基本思想着手,查閲了這個算法適合什麼情景,最後才去理解算法的具體數學原理。很快便掌握。生活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常常陷於末節的瑣碎中。跳出來,系統的思考一番,也許會有意外收穫。

對於心智模式,自己也算有點體會。自己一直對於枱球沒有什麼興趣,主要是自己認為我根本不擅長那玩意兒,那玩意兒一點不好玩。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幾個同學玩了一陣子,覺得挺有趣的,於是慢慢的改變了對台球的想法,有機會便和同學去玩,漸漸地,自己喜歡上了枱球。改變心智模式,也許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在另外某些領域的天賦和興趣。

對於建立願景,個人願景非常重要,竊以為它能夠主導人的行為。很多管理研究都表明願景和目標能夠促進人和組織的發展。一旦建立願景,就好比漂在海上的航船有了指南針,人和組織就有了方向。願景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有了他,我們可以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能夠解讀自己內心渴望的東西。

總之,通過閲讀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自己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善用其中的理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的很好。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4

人貴反思、物貴複用。回顧我們走過的人生道路,我們的職場生涯最需要什麼?是超高的智商,還是熟練的操作技能?看了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後,我明白了,在當今知識更新日益劇烈、崗位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我們最需要自我不斷提升的修煉能力。

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自從問世以來,受到諸如蘋果公司、福特汽車等大公司的追捧,可以説聲名遠揚。它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為它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建設學習型團隊的方法,更是輸出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使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第五項修煉》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進行了詳細講解。這五項修煉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和系統思考。

一、自我超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時代進步如此之快,不能靠老本吃飯,要有空杯納新的心態,自覺終身學習,實現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五項修煉的基礎。

只有自我超越願望強烈,才能保證學習的動力。對於個人而言,社會在進步,唯有終生學習、不斷超越自我,才能跟上時代、才能勝任自己崗位。

二、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思維模式。我們經常會發現,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好像全世界都在與你作對。是不良的心智模式影響你的判斷決策,導致事實與你的思維判斷嚴重偏離,造成決策失誤。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打開自己心扉,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勇於和善於敞開心扉,並且能夠傾聽吸納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三、建立共同願景。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願景,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為了共同願景而努力奮鬥。而共同願景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使人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的高度,沒有共同願景,學習就只是適應性學習。

四、團隊學習。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一花獨放不是春,作為一個組織,只有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才能實現共同願景。

五、系統思考。系統思考的精髓是用整體觀點來觀察周圍事物,是前四項修煉的結合。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是系統思考。

總的來説,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的確是一本好書,它教我們重建思維方式,因為人心是一面鏡子,照見的始終是自己!我們必須改變!改變原來依靠經驗習慣看世界、看別人的方法,改為向內看、看自己、看內心,空杯納新、超越自我,共同建立學習型團隊,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

願和大家共同學習提高,在青春奮鬥的征程中,我們都是追夢人!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5

對組織而言,大多數組織機構的學習實踐情況很糟糕,學習障礙更是一個悲劇,並且也常常被忽視。關於學習障礙,在《第五項修煉》中,作者分析了幾種學習障礙。

障礙一:“我就是我的職位”。

我們接受的教育歷來強調忠於職守這一概念,以至於我們會把自己的工作混同於自己的身份,總是把自己的責任限定在自己的職位界限之內。當組織中的職業人只關注自己的職位時,他們就會對所有職位之間的,因相互關聯而產生的結果缺乏責任感。當結果令人失望時,要找出其他原因也會很困難,你所能做的只剩下猜測“一定有人把事情給搞砸了”。

障礙二:“敵人在外部”。

當發生問題時,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傾向:去責怪我們身外的人或事。當我們的行動所產生的影響回過頭來傷害到我們自己時,我們會錯誤地認為這些新問題是外部造成的。“敵人在外部”這一障礙的症狀,其實是“我就是我的職位”觀念的副產品,是這種觀念導致的結果——觀察世界缺乏系統性。

障礙三:“掌控的幻覺“。

眼下,”主動積極“是一種時尚,是對一個人或一家企業良好能力的評判。老闆們經常強調:我們要主動面對困難的問題,我們要掌控局面。有時候,主動積極往往是被動反應的一種偽裝掩飾,因為我們還是停留在對外部的敵人採取更為積極的方式,其實還是在被動反應。只有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是自己問題的始作俑者,才能到達真正的主動積極。

障礙四:“執着於事件”。

我們都有一種慣性思維,即把生命看成是一系列分立的事件,而且每一個事件都應該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起因。

執着於事件轉移了我們對事件背後長期規律性模式的注意力,干擾了我們對這些長期模式的理解力。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導,那麼一個組織就不可能持續地從事有創意的生成性學習。

障礙五:“温水煮青蛙”的寓言。

在企業失敗案例的系統研究中我們發現,企業對緩慢積累的生存威脅普遍缺乏應對措施,就像“温水煮青蛙”,只能針對環境中突發的改變,對緩慢漸進的改變卻毫無察覺。學會觀察緩慢、漸進的過程,要求我們放慢自己忙亂的腳步,去注意那些細微的以及戲劇性的變化。

障礙六:“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

最深刻的學習來自直接的經驗,的確,我們通過直接的試錯法學會吃東西、爬行、走路和交流,試錯法是通過做出行動並觀察其結果,如果結果不滿意,就再做出另一個新行動。但是,如果我們的行動的結果是不可觀察的呢?如果我們行動的主要結果要在很久之後的未來顯現,或者在我們身處其中的更大系統裏相隔很遠的部分顯性呢?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學習視界”,即我們只能在一定的時空與視力範圍之內觀察自己的行動效果,如果超過我們的“學習視界”時,就不可能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了。這裏存在一個組織或公司學習的悖論:我們從經驗中學習最好,但許多最重要的決策多帶來的結果恰恰是我們無法直接體驗的。許多組織的重大決定,會在數年或數十年的時間裏、在整個系統內產生影響,諸如此類的決策,很難有“試錯式學習”的機會。

障礙七:“管理團隊的神化”。

兵來將擋,面對這些學習悖論和障礙,放馬迎戰的自然是“管理團隊”啦——一組智慧超羣、經驗豐富、來自不同職能部門和專業領域的經理人,他們應該一起理清對組織至關重要的、跨部門的複雜問題。非常遺憾的是,企業團隊常常陷於勢力範圍之爭,常常簡單地迴避會使個人丟臉的事,常常假裝在集體的策略上已經統一了思想——以維護表面上的團結一致。為了保持形象,他們努力消除意見不合;避免公開表露嚴重分歧;集體的決策退化為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協,或者乾脆是強加在集體名義上的個人觀點。如果有分歧,它通常表現為相互指責和意見主張的兩極分化,因而無法揭示深層經歷的差異和不同的假設,無法使團隊整體得到學習提升。

本書作者認為以上學習障礙長期以來一直伴隨着我們,而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能夠成為醫治這些學習障礙的對症良藥。

那到底什麼是五項修煉呢?它們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重要基礎或精神基礎。它是不斷澄清和加深我們的個人願景的修煉,是持續集中我們的能量、增強我們的毅力,並客觀地觀察現實的修煉。善於自我超越的人,能夠始終如一地為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關心的成果而努力,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一個組織在學習方面的信念和能力,不會超過組織成員在這方面的信念和能力,也就是説自我超越對於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項修煉: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形象。我們通常不能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心智模式的修煉要從省視自己開始,學習如何把我們內心的、有關世界的圖像披露出來,讓它們浮出水面,並嚴格仔細地加以審查。組織機構的學習,其實也是管理團隊成員看待本公司、競爭對手和市場的集體心智模式的轉變過程,因此,心智模式是影響組織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

第三項修煉:共同願景

如果有任何一項領導的理念,數千年來一直給予組織機構以激勵和啟迪,那就是擁有一種能夠凝聚並堅持實現共同願景的能力。共同願景會激發真正的信念、行動意願和投入參與,而不只是服從,它對於組織凝聚力的強化具有重大影響。當共同願景建立起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力行卓越,用心學習,積極上進。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

一個工作很投入的管理團隊,每個成員的智商都在120以上,為什麼他們的集體智商卻只有63?團隊學習的修煉所針對的就是這個奇怪的悖論。我們知道團隊是能夠學習的。當團隊在真正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要快。團隊學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非個人。除非團隊能夠學習,否則組織便無法學習。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

人類活動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行動所組成的無形的編織在一起,但這些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常常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顯現出來。由於我們自己“身在此山中”,要看清整個系統演變的模式是難上加難的。而系統思考是讓各類系統模式全部清晰可見,並且幫助我們認識如何有效地改變這些模式。

第五項修煉,也就是系統思考,它是整合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它防止了其他修煉變成分散獨立的花招,或最新流行的組織變革時尚。沒有系統的觀點,就不會想去了解各項修煉之間的關聯。系統思考的水平決定了前四項修煉最終效果的高度。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好五項修煉,就能消除學習障礙。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6

在讀《第五項修煉》的時候,自己突然意識到書名本身就是講了作者所認為的最重要的修煉,第五項修煉也就是系統思考。在之前自己是覺得五項修煉很重要,這時才意識到系統思考本身也就是包含了其他的四個修煉的。所以系統思考是對於整體的認知,自己也是整體的一部分。

比如説心智模式,我們的心智模式也即我們內心深處對於現實的認知,也是我們內心的認知,使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言語、行為,當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的時候,我們為人處事的各方面也會因此發生變化。而通過觀察我們為人處事,也可以去發現我們的心智模式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如何來學習,如何來行動,如何去思考,其實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智模式。

比如説未來願景,它是我們內心對於未來的圖像。未來圖景對我們是有吸引力的,是我們內心渴望的結果,所以它會激勵我們為了願景而努力。但願景也不是隨便實現的,需要我們去努力學習,提升自己,需要去落實行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這個過程也是需要系統思考。

比如説學習成長,因為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過學習來不斷的拓寬自己的認知。因為外在的世界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也需要通過學習來認知現實的變化,可能也需要學習新的技能。而學習成長的過程,對於實現個人願景很重要,學習和實踐也是相互關聯的,學習也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需要去接納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需要去學習如何系統的思考。

比如落實行動,願景不是靠想象實現的,一定是需要我們有所行為。這樣學習的過程也是為了去更好的落實行動,需要去做到知行合一,在行動的過程中去學習。通過行動,會發現認知中是否存在問題,再來完善它。也通過行動,我們距離願景變得越來越靠近。

通過系統思考,自己就把五項修煉變成了一個整體。這樣五項修煉只是分開來看,但實際上又都是統一的。因為系統思考的存在,五項修煉變為一項修煉,也就是做人的修煉。這樣自己就是專注在系統思考的提升之上,自己就是用系統思考來把現實的認知轉變為一副整體的畫面。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7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很久以前就想過要讀,可讀完第一章覺得枯燥沒再繼續下去,前段時間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決定無論如何得把它啃完。事實上讀得過程很緩慢,且理解不深刻,打算繼續讀反覆讀,直到讀懂為止!

這是一本極其經典的管理學著作。作者明確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的管理理念,學習型組織,不同於公司要經常組織大家培訓、上課,學習業務知識,而是讓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並在組織合作中不斷互相啟發,互相幫助,集體共同創新,試錯,自我淨化,促進自我成長的組織。

要打造這樣一個高效學習型的組織,作者認為,需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

今天讀完《自我超越》這一章,明白自我超越的人有着廣闊宏遠的胸襟和格局,他們有着清晰的目標和願景,不以挫折和困難為敵,而是把他們當做盟友,想辦法去運用和享受它們。他們尊重事實的真相、允許自己的不完美和無知,但是反而更明白如何修煉自己,從而更自信從容。這應是我們終其一生嚮往和追究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重點在於過程,應當享受和珍惜過程,而不該只盯着結果。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人生目標,不清楚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但是一旦有一個自己很抗拒的事物擺在自己面前時,卻很清晰的知道自己不要。這個時候,人是處於一種負面願景的情況下,以擺脱、逃避、離開的思維模式去生活,那麼生活中會越來越多充斥難以擺脱、難以逃避、難以離開的事情。不如變“我不要”為“我要”,化“掙脱”為“追求”,讓自己的人生充滿主動與正面的願景。

有崇高的願景,就是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計劃和安排嚴格執行,在別人認可的情況下還要找到自身的不足。願景是推動進步和卓越的動力,即使失敗了,也把失敗當做過程的一部分,淡然置之,重新再來,一定會比上一次更好。也許,把對手、困難甚至時間都當做盟友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胸襟和氣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磨練,但是這正是卓越自我的必備品質。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8

《第五項修煉》是管理大師彼得·聖吉所著,這本書是EOM0好久之前送我的,一直沒有看,一來是對企業管理類的書不感冒,二來對這本大部頭有畏難情緒。不過,看完以後沒有想象的那麼晦澀難懂,並且不同於其他的管理類書籍,這本書提出了系統思考和公司整體學習型組織的實踐。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是在更高的哲學層面來看待公司和這個世界的運行。

學習型組織有五項技術需要修煉: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其中系統思考就是第五項修煉,它是整合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系統思考可以使我們理解學習型組織的最微妙之處——即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是心靈的轉變:從把自己看成與世界相互分立,轉變為與世界相互聯繫;從把問題看成是由“外部的”其他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轉變為認清我們自己的行動如何導致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啤酒遊戲的例子,從單個零售商、供應商和廠家來看,大家都沒有做錯,但是卻導致了整個系統的崩潰。以就事論事為主導模式的組織,是不能持續進行生成性學習的,我們需要系統性的思考的概念框架,也就是發現影響行為的結構性原因的能力,僅靠“創造未來”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從系統思考,不由得的想到中醫和西醫的區別,西醫是線性思考,哪裏出問題治哪裏,患癌症了就需要殺死癌細胞,在這治療過程中,癌細胞是殺死了,也同時把其他細胞殺死了,這類現象在我們身邊很常見。中醫和這恰恰相反,一個地方出問題,中醫要考慮是整體,是什麼導致出現患病,找到具體的本源問題,不孤立的看待一個問題,這就是一個系統的思考。當然在家庭裏面,孩子教育出現問題,肯定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父子關係、學校教育導向、工作壓力問題等都有可能導致出現這個問題。

作者把系統思考稱為第五項修煉,因為它是本書所描述的全部五項修煉理念的基石。全部五項修煉都是關於一種心靈的轉變,即從觀察局部到觀察整體,從把人看成是無助的反應性動物,到把人看成是塑造自己的現實的積極參與者;從對當前的反應,到創造未來。沒有系統思考,就沒有在實踐中整合這些學習修煉的動力和方法。作為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

整本書內容很豐富,好多還是沒看明白,其中有兩章講的很精彩:自我超越和未來的前沿。自我超越全文從對學習型組織的分析入手,來討論真正的“自我超越”,不僅角度新穎,而且,重要的是,將個人的自我完善放在組織經營管理中分析,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具有莫大的實踐性意義。正如文中所言,“自我超越的意義在於以創造,而不是反應的觀點,來面對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因為,我們還需要採取更實際的行動,選擇更實際的行為方向,從而真正的解決問題。我們要挖掘我們本質裏那些美好的內在,就需要不斷地自我超越。

1、願景,目標和方向是行動的原動力。

借鑑很多成功者對其奮鬥經歷的自敍,我認識到,真正的興趣、永無止境的快樂和幸福感是在朝向目標努力拼搏時才能品嚐到的,只有不斷明確的、具體化的目標,才會有不變的鬥志和進取心,面對挑戰,才會有堅持下去的勇氣。文中説,“當自我超越成為一項修煉、一項融入我們生命之中的活動,它的背後包含兩項動作,首先是不斷釐清到底什麼對我們最重要。其次,什麼才是我們的目標?只有明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才能不斷地從答案中汲取動力,不斷向高層次邁進;文中將這種動力稱為“創造性張力”,即看到方向後與現實狀態作比照從而在心中產生差距時所形成的張力。我很欣賞書中作者這樣説:“自我超越的精義便是學習如何在生命中產生和延續創造性張力”,我認為這句話是真真正正的抓住了自我超越的本質內涵。

2、誠實地面對真相。對於“誠實”二字,我的理解首先在於:不自欺。而其實事實上,我們會發現,我們往往很難做到這一點。誠實的面對真相,不僅是“根除看清真實狀況的障礙”,還要“並不斷對於自己心中隱含的假設加以挑戰”。 我們知道,自欺即意味着失敗。過於自負和自滿的情緒,是一種自欺。但是人們往往沒有注意到自卑或過分給自己施壓,其實也是一種自欺。有些時候,我會覺得這個願景太美好了太遙遠了,或者是發現現實太真實了太殘酷了,然後,就在自己心裏虛設出一個結論,就是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向前走下去。其實這個時候,我就陷入了一種對自我的“不誠實”,面對真相,面對難題,我在作負面的“自欺”。書中説得好,“生活中喜悦的感覺常來自對目標的堅定不移”。我認為,當你真正做到堅持,你永遠是有力量的,而當你侷限於心靈一角,那你潛在的力量將失去伸展的空間。

3、有創造才有超越。“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極限的自我實現,我很贊同這種觀點。有的時候,我總是會將腳步的停止歸咎於條件的限制,現在我意識到,其實這種心態很不可取,這是一種逃避;超越自我,就是要不落窠臼,不為現實條件所束縛,能夠積極運用手中所有的,來實現創新。這種自我超越,不僅體現在每個人專業技能提升方面,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把“自我超越”放在組織中去實現。之所以説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比起那些很多教人們如何成功、如何提升自我的書籍,《第五項修煉》是把個人的“自我超越”與學習型組織的發展聯繫起來進行分析。如作者所言,“發展自我超越的許多實踐方法,都深藏在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其它各項修煉之中,例如學習系統思考的能力、練習如何反思心中隱藏的假設、表達個人的願景和傾聽他人的願景,以及共同探索每個人對於目前的情況各種不同的看法。”

在未來前沿中,面對世界的不斷變化,需要根本性變革的領導所必須跨越的三個門檻或開放窗口中實現,作者提出了三個開放,即:開放頭腦、開放心胸、開放意志。

第一個開放是指看到和聽到未來就在我們面前,而我們卻一直沒有發現的東西。第二個開放是指看到本心,開放心扉,看到自己與周圍的關聯,包括痛苦、困擾、問題和歡樂的關聯。這裏,我們超越自己的舒適地帶,不再責怪外力或別人把事情搞糟了,而是看到自己在問題局面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個開放門檻,指的是放棄最後一點,即“小我”,讓自然呈現的東西都通過自身呈現出來。這一點和去年上TA,老師提出的“真相”很像,我們成長為自己真正的自我,做到自己的約誓,我們就會挺身而出去面對下一個難題,並充滿輕盈和喜悦。

系統思維的修煉,就是一步步讓我們放棄我們心中那個“小我”,去連接整個系統,去和別人發生連通,以自己的“本真”和另外的“本真”發生聯繫。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9

在知識更新日益頻繁的今天,重視人的再教育、終身教育,是面對當今競爭激烈的新形勢下的有力舉措。通過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我對自身及未來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第五項修煉的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系統思考……其中系統思考是以上所提修煉中的第五項,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以上組織在真正付諸實踐時,會將各項修煉列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時流行的風尚。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煉,這讓我想起了高中哲學所學的系統優化思想,並不斷地提醒我們: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分加總的效力。

正如書中所説:“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通過學習,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世界以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形成自己的獨特世界觀,並在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從而使我們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提升自己擴展創造未來的能力!其實你我的心裏都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這就是學習型組織的真諦,這樣才能讓大家在組織內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由此可以看出,學習不僅僅是吸收知識和獲得信息,還應包括心靈的根本轉變或運作。學習型組織是可以不斷加強人的創造未來能力的組織,其真諦就在於活出生命的意義。

≡於活出生命的意義,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的'耶路撒冷有處叫做“針眼”的窄門,馱滿貨物的駱駝若要通過那裏,就必須卸下貨物。間接引用這個在當時廣為人知的比喻,耶穌説:“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過針眼還難。”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我們把人生旅途中馱帶的包裹卸下來。我們一旦邁過了一道原以為難以逾越的坎,就能從正在生成的現實的本源之處來觀察,並讓它通過我們呈現出來,變為現實。有人認為,放下,捨得,是輪迴中的死亡過程,而體悟到一種不同的自我,則屬於再生過程的早期階段。我認為要體悟生命的意義,就必須開發出一種“放得下”的容量能力,即放棄我們想象中的控制慾。放得下能夠讓我們退後一步看,注意到自己的思維習慣。大家都在學習中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共同學習。

第五項修煉還告訴我們要:修身成人。中國有一首絕好的詩,據説是無為所做:你為什麼不快樂?因為你所想或想做的事,99.9都是為了自己,然而那個私我卻是不存在的。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現象世界的空性。“修習和修煉至關重要。”奧托説,“儒家理論針對的是個人‘修煉’或修養發展的長期實踐。由此可見修身成人的重要性,我所説的修身成人是指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益的人,是有自己思想並有遠大抱負的人。

五項修煉就是研究人的本質,探索如何建立這種像有機體一樣的學習型組織。但是五項修煉很難,因為缺一個都不行,如果只練外功,不練內功,功夫是練不上去的,如果只練內功,不練外功,那麼能量無法發泄,會走火入魔,如果內功外功都練,但不修煉品性,會成為一代魔王。如果這些都練了,但不會與人合作,那就只能是孤獨的老鷹。五項修煉是環環相扣,要五項修煉同時進行,螺旋式前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時應該不斷超越,超越自我,不斷創造奇蹟和輝煌。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0

在新年到來之際,我讀完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我被書中的五項修煉所折服。在書中,我瞭解到:"自我超越"是不斷反照個人對周邊影響的一面鏡子;"改善心智模式"專注於以開放的方式,體認我們認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願景"培養成員對團體的長期承諾;"團體學習"是發展團體力量,使團體力量超乎個人力量加總的技術;"系統思考"極其務實,可以使我們瞭解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它的精髓是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建立學習型組織就是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

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我在讀完此書後的認識到的一條新的學習方法,但建立學習型組織並不是那麼容易,我認為建立它必須遵循幾個基礎:

其一,必須瞭解學習型組織的特徵並加以利用。

(1)學習型組織基礎--團結、協調及和諧。

組織學習普遍存在"學習智障",個體自我保護心理必然造成團體成員間相互猜忌,這種所謂的"辦公室政治"導致高智商個體,組織羣體反而效率低下。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

(2)學習型組織核心--在組織內部建立完善的"自學習機制"。

組織成員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學習成為工作新的形式。

(3)學習型組織精神--學習、思考和創新。

此處學習是團體學習、全員學習,思考是系統、非線性的思考,創新是觀念、制度、方法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更新。

(4)學習型組織的關鍵特徵--系統思考。

只有站在系統的角度認識系統,認識系統的環境,才能避免陷入系統動力的旋渦裏去。

(5)組織學習的基礎--團隊學習。

團隊是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許多組織不乏就是組織現狀、前景的熱烈辯論,但團隊學習依靠的是深度匯談,而不是辯論。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攤出心中的假設,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深度匯談的目的是一起思考,得出比個人思考更正確、更好的結論;而辯論是每個人都試圖用自己的觀點説服別人同意的過程。

其二,創建學習型組織必須遵循自主的,自願的學習態度。

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我們自己切實有這種迫切的需求,才會有效果.如果是上級的指令,是上級的要求,這是一種被動的,應對式的工作觀;同時必須不是趕時髦,不是追風,否則只會是形式主義.因此主動與迫切,這兩點事關創建的成敗.只有發自內心的,是出於對事業的愛,才會有成效.創建學習型組織,就是在為事業打造未來

其三,要善於不斷學習。

這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徵。所謂"善於不斷學習",主要有四點含義:(1)是強調"終身學習"。即組織中的成員均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形成組織良好的學習氣氛,促使其成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

(2)是強調"全員學習"。即企業組織的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都要全心投入學習,尤其是經營管理決策層,他們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和命運的重要階層,因而更需要學習。

(3)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即學習必須貫徹於組織系統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學習型組織不應該是先學習然後進行準備、計劃、推行,不要把學習和工作分割開,應強調邊學習邊準備、邊學習邊計劃、邊學習邊推行。

(4)是強調"團隊學習"。即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強調組織成員的合作學習和羣體智力(組織智力)的開發。在學習型組織中,團隊是最基本的學習單位,團隊本身應理解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羣人。組織的所有目標都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團隊的努力來達到的。

而我們應該怎麼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型組織,我認為:

一、學習型組織的建立應根據以下幾個步驟逐步展開:

1.首先要檢驗你所在的組織是怎樣一個組織

2.認清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障礙

3.構建一個適宜組織學習的組織架構

4.在組織內營造學習和組織學習的氛圍

5.學習和整合五項修煉

6.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各方面知識

二、解決組織的學習智障

在實際學習.工作與生活中,學習型組織往往很難予以建立起來,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們的學習思維中,存在着很多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智障。這些智障不僅妨礙了我們創建學習型組織,而且也是我們進行有效地組織學習的一大桎梏。

1.侷限思考。長久以來,我們被灌輸固守本職的觀念,這種觀念如此牢固,以至於我們總是將自身與工作混淆在一起。多數人認為自己對於整體只有很小或毫無影響力,他們往往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首苦幹,而只把自己的責任侷限於本職範圍之內。當組織中的人只專注於自身職務上時,他們便不會對因所有職務互動而產生的結果有責任感,就算對結果表示失望,也不會覺察出為何如此,它與自己的本職又有什麼關係等等。

2.歸罪於外,不追究自身的原因。歸罪於外其實是侷限思考的副產品,是以片斷的方式來看外在世界的結果。如果只專注在自己的職務上,我們便看不見自身行動的影響到底怎樣延伸到職務範圍之外。當有些行動的影響回過頭來傷害到自己,我們還會誤認為這些新問題是由外部引起的,而且我們不僅限於指責組織內的同仁,甚至還會指責組織以外的因素。

"內"和"外"總是相對的,當我們擴大"系統"的範圍時,原先的"外"就變成了"內",所以,當我們將問題歸罪於外時,我們已將"系統"切割,而永遠無法認清那些存在於"內"與"外"互動關係中的許多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3.缺乏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性。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養成了以片片段段、專注於事件的習慣來處理周圍的問題,而且對每一個事件,都認為有明顯的原因。然而,在我們現代的企業或社會中,生存的主要威脅並非出自突發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無法察覺的過程所形成。例如環境的惡化、產品品質的下降、顧客羣的減少等等,都是緩慢形成的。

如果人們的思考充斥着短期事件,那麼創造性的學習在一個組織之中便難以持續;如果我們專注於個別事件,最多就只能在事件發生之前加以預測,作出最佳的反應,而仍然無法學會如何創造。

4.專注於個別事件、短期事件。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立刻試着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進温水中,不去驚嚇它,它將呆着不動。現在,如果你慢慢加温,當温度從華氏70度升到80度,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可悲的是,當温度慢慢上升時,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後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麼限制它脱離困境,但青蛙仍留在那裏直到被煮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變化,則沒有作用。

5.經驗學習的錯覺。直接的經驗是我們最強有力的學習方法,自幼我們就透過經驗來吃、爬、走和勾通。對於組織來説,能夠從過去或者別人的經驗中學習,當然是最好的,但對於許多對未來有很大重要影響的決定,我們卻無從學習。例如,提拔新人擔任領導職務,對於組織策略的重建,以及組織學習氛圍的形成,都有多年的影響;再如新生產設施與流程的投資,影響產品產出的時間更長。對於這些決策,如果硬着要套用經驗,那麼就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三、學習和整合五項修煉

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必須克服各種學習智障,並通過對個人和組織的修煉予以達到。一般來説,學習型組織必須以五項修煉作為基本的學習修煉方法。

"自我超越"修煉是以不斷釐清和加深我們真心向往的事情為起點,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這項修煉是組織中整體價值觀的形成、組織成員對組織目標的認同、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的基礎。

改善心智模式,對個人來説,對提高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具有重大影響,而對於組織來説,其心智模式作為整體的心智模式,這項修煉可以大提高組織的應變能力。

建立共同願景對於組織價值觀的形成,特別是對於組織凝聚力的強化具有重大影響。同時,這一修煉顯然是組織目標形成和組織成員目標認同的必要前提。

團體學習主在表現為一種有組織的學習方式,作為一項修煉,其重要作用在於使得組織成員之間達成"完善的協調和一體的感覺",它可以強化組織的各種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行動能力應變能力。

系統思考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作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從將問題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轉變為看到自己行動如何造成問題。它是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部分,它使我們以一種新的方式,重新認識我們自己所處的世界。

五項修煉之間存在着一種錯綜複雜的相互聯繫和互為前提的系統特性,因此,組織修煉要能夠有效地推進,必須對五項修煉進行整合。各個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任何一項修煉作為起點,但各項修煉必須形成一個整體,五項修煉缺一不可。

學習不僅是學知識,更是學習運用知識的能力。

學習應着眼於未來情景,着眼於組織學習,着眼於團體精神。

學習的過程就是心靈互動的過程。

學習是要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每個人全面的終身的成長。

學習應變的單位不僅是個人,團體更應學習應變。

學習不是短暫的,而是終身的。

通過閲讀,讓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藏着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當掌握這些力量,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才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並在這個團體中,一羣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並創造出驚人的成果。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1

利用閒暇之餘,我認真研讀了《第五項修煉》一書,該書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第五項修煉》的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其中系統思考是以上所提修煉中的第五項。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這項修煉是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印象。我們通常不能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心智模式修煉要從審視自己開始——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它還包括進行一種有學習效果的、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如果組織中沒有全體成員深度分享共同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那這個組織就不能得到偉大的成功。領導力即要給予組織機構以激勵和啟迪,有能力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圖景,偉大的組織都無一例外的用共同的身份和命運歸屬感把人們成功地凝聚在一起。這是因為共同願景會激發成員真正的信念、行動意願和投入參與,而非僅僅的服從。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當一個工作很投入的管理團隊,每個人的智商都120以上,為什麼他們的集體智商卻只有63?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在很多領域的實際案例顯示,團隊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團隊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團隊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能做出非同尋常的成績,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成長的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防止了其他修煉變成分散獨立的花招,或最新流行的組織變革時尚。沒有系統的觀點就不會想去了解其他修煉之間的關聯。而只有通過強化其他各項修煉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讓一個組織正常並積極的運行。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槓杆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在團隊裏都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但我們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第五項修煉的精髓在於整體大於局部。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2

後面的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寫的什麼玩意,反覆拼湊論證,經不起邏輯推敲。

感覺有點像福報廠,共同願景,為企業家提供的,把重心放在降低離職率和提升員工待遇上,不是更好嗎。

漢諾瓦公司的歐白恩説:“企業的員工多半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充滿活力、全心全力渴望出人頭地。但他們到了三十多歲時,通常只有少數平步青雲,其餘大多數人都失掉了開始時所有的企圖心、使命感與興奮感,對於工作,他們只投入些許精力,心靈幾乎完全不在工作上。”這種組織設計所造成的個人生涯是多麼可悲!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就個人而言,也只有少數的成年人努力發展本身,超越自我。當你詢問成年人的願望是什麼,通常他們首先提到較負面的、想要除掉的人或事。例如他們説:“我想要我的岳母搬走”,或“我想要徹底治好背痛”。然而自我超越的修煉壩,是以釐清對我們真心向往的事情為起點,讓我們為自己的最高願望而活。

學習型組織是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我們不必教嬰孩學習,他們生來就是出色的學習者——學習行走、説話,甚至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學習不僅是人類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你我或者都有過這種經驗: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團體中,一夥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而創造出驚人的成果。我曾遇見許多在運動、表演藝術,或在企業方面有過這一類團體經驗的人,其中有許多人説,他們往後一直希望生命中能再擁有這樣的美好經驗。他們所體驗的,就是一種學習型組織的雛型。偉大的團體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成功,而是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驚人成果所致。

學習型組織很像飛機或電腦等工程上的一項創新,而五項修煉便是這項創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術。“修煉”(discipline)的境界並非靠強制力量或威逼利誘以致,而是必須精通整套理論、技巧,進而付諸實行。每習得一項修煉,便更向學習型組織的理想跨進一步。它跟藝術、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煉一樣,有些人學得比較快,有些人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演練而熟能生巧。

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創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3

讀書促進着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讀書拓展着一個人的人生寬度,讀書涵養着一個人的精神氣質。隨着日常培訓的開展,集團公司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大家在工作培訓之外也積極學習,通過讀書充實自己。《第五項修煉》不同於其他書,它更強調了團隊學習的重要性,這五項修煉概括地説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願望,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對客觀現實正確的判斷,通過學習型組織不斷學習激發實現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並全心投入工作、實現創造和超越。

第二項修煉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對事物作出價值評價,沉積在自我心靈深處的印象等。一個組織要改善心智模式就要開發反思和探尋心智模式修煉的方法,把心智模式的修煉制度化,提倡探尋挑戰思考方法的氛圍。

第三項修煉是“建立共同願景”。共同願景指的是一個組織中各個成員發自內心的共同目標,在一個團體內整合共同願景,並有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的內在動力,將自己與全體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組織聯繫在一起,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

第四項修煉是“團隊學習”。團體的集體智慧高幹個人智慧,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要快。

第五項修煉是“系統思考”。企業和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也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影響着,因此必須進行系統思考修煉。系統思考的修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

《第五項修煉》揭示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掌握了這些力量,就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人,成為“學習發展型團隊”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學習發展型團隊”中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挖掘潛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營造一個內部團結、和諧、奮進的氛圍。團隊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目標全力以赴,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成果,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劉旭彤)

《第五項修煉》的讀後感 篇14

最近我閲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呵,那感覺真的像作者彼得、聖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個國小生樣端坐着,聽着他從內心深處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為我開啟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經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語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還有那些我還是有些不感興趣的圖表,都在給我以啟迪以思考。

悄然掩卷,讓我收穫頗多。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五項修煉”及其重要性;也讓我懂得了個人素質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學會自我超越,學會心靈的轉換,學會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學會用系統思考解決各種問題;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在整個修煉的重要性:它是整合其它修煉成為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讓我愛不釋手,不是魚就是熊掌。

我特別喜歡那個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驚嚇它,它將呆着不動。現在如果你慢慢加熱,當温度從華氏70度上升到華氏80度,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可悲的是當温度慢慢上升時,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後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麼限制它脱離困境,青蛙仍留在那裏直到被煮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

大部分動態性複雜都是處於緩慢漸變的過程,極不易察覺。即使察覺了,已經為時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質是突然變壞的?交通是突然擁塞的?健康是突然變差的?孩子是突然變壞的?

許多問題已比較清晰的出現在腦中,是啊,《第五項修煉》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習慣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改變到向裏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統。從而能看到存在與內的智障,尋求到克服它們的可能。

《第五項修煉》的成功和傑出之處不僅在於它的理論,而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性。它可能幫助你在弄清為什麼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自我開發、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認知的能力;團隊學習和團隊建設的能力;系統思考、掌握未來的能力。

《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我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