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1W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 篇1

在假期我認真讀了“學會為人生護航”這本書,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對後進生的教學更有了比較清晰地教學思路。下面便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教師對困難學生的尊重和接納,是使他們輕鬆愉快地學習的重要條件

一般來説,這些學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他們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對他們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熱愛學生,融洽的師生感情是轉化後進生的思想基礎和前提。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愛生的情感投射到學生心裏。比如,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他們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老師心中有他們,他們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會引起雙方信息的共振,此時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強,教學效果最佳。

二、改進教法,加強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理解困難、思維能力差,因此根據教材的不同特徵,教法上要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儘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他們的接受情況,講課語言應儘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儘量利用。提問時應該選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評價時,特別應注意他們的進步處和閃光點,及時予以鼓勵,耐心鼓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於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説明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從這些學生常見又感興趣的事物中提出他們沒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求知慾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三、降低要求,減輕作業負擔,幫助困難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

對於數學作業,應以課本為主,不搞偏題、怪題,不搞題海戰術。題量要適中,可以結合學生能力,不搞一刀切,作業數量和難度可作適當調整。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髮現解題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數學題目千變萬化,但其規律和類型都是有限的,引導學生抓解題規律,用規律指導練習是搞高質量,減輕作業負擔的根本途徑。

由於種種原因,學困生的學習不僅僅是來自於學業本身,還有可能來自於外界的各種壓力,這其中就不乏有教師的“一筆”。所以教師一定要調整好心態,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身邊的學困生,重新尋求一種教育方法,使這些孩子能夠早日重拾學習的信心與樂趣,綻放出和別的孩子一樣燦爛的笑臉!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 篇2

一位教育專家説過:

如果孩子生活在讚賞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

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鬥;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幫助中,他便學會關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親情、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美好的世界。

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積極、樂觀、進取、勤奮、堅強、勇敢、好學、豁達、善良、聰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極悲觀自卑,而是外界壓抑的結果。多給學生説我希望、我建議、你覺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前提。徹底改變評語中該生怎麼樣,寫出你的特點、對你的建議、對你的期望,要點燃學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現學生高高興興進學校,而一部分學生雙差而出。

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決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我們在培養一個人,一個將來在社會立足的人,一個要有創造性能力的人。這是教師神聖的責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問題是家長缺少教育觀念!家長會一定要給家長講清楚:

1、儘量多表揚孩子,輕易不要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長大。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進步,不要因為考試失誤而責備學生。

3、多瞭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要談心,要溝通,但決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不能在別人面前説孩子的缺點,堅決不能給孩子下結論。

5、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待人接物、學會關心、學會尊重別人、學會負責。

6、一定要給孩子做表率,經常與學校溝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識、尊重社會,學會尊重、學會關心可以作為高一德育培養的目標的主要目標!

青年教師應努力實現三個突破:首先突破課堂關,要熟悉教材,善於組織課堂,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其次突破知識關,要大量做題,研究大學聯考,明確每節課該講什麼,重點是什麼,能圍繞中心講課,提高教學技巧,做一名優秀的演員;第三突破教學關,講解深入淺出,方法靈活多樣,教學並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優秀的導演。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學的學生新教學觀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統一,教學是一種對話、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教學相長。

教師不僅僅是傳知解惑,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知識;教知識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知識的發生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關鍵。

新教學觀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潛力,在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會學。這種參與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堂提問!

新教學觀首先要求教師要吃透學情,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學生在什麼情況下能發揮潛力!興趣、方法、習慣、性格、個性、心理品質、目標、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視。

國小教育的核心在於喚起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基本的學習行為習慣,懂得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進而掌握基本的知識(知識決不是第一位的目標)。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 篇3

利用假期時光,根據個人的教學狀況和麪臨的實際問題,拜讀了《優秀是教育出來的》以及《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等學術作品。讀完之後頓覺收益非淺,在這些書中,作者力圖將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導學生、管理課堂的方法和信息帶給給教育工作者,使我們能更易於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發展趨勢,有效地構成和學生的互動,共同成長。

在研讀《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一書時,作者多次強調了學生的優秀是教育出來的,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讓他們置身於教育的'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是被需要、被愛的,即使是問題學生也能培養好的修養”。

在這本書中,作者可謂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們在討論一個個教學管理中常會遇到的問題,細緻地幫忙每一位閲讀者從問題入手剖析平時的管理。一遍通讀,彷彿也在經歷着一次重新認識自我、審視自我的過程。試問自我的工作中有沒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來看一看自我,看一看你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閲讀中,發現原先在應對同樣問題時它為我們帶給了一種更有效的解決方法,開拓了新的思路,使原先覺得無從下手解決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有章可循。

不僅僅如此,書中所帶給的55個細節從微處入手,卻是處處切中要害,就像是為我們的教師管理帶給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學習習慣、社交禮儀、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細節,將這些教育的細微之處羅列出清單,提醒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注意自我怎樣以身作則,幫忙我們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實。

實際上,我們在教育的課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教師如何處理這些事件,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到師生關係。《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一書特色鮮明,描述瞭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規律,幫忙教師整合各種經驗,在課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決策,成為優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處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有意識的教學”,需要對教育心理學原理有更清醒,透徹的認識,明智地運用於實踐,改善教學。

超多案例的分析深入淺出,倡導教師在大多數時候應當着眼於學生個體本身的差異,試圖從學生自身尋找教育的切入點,尤其是弱勢羣體的教育問題。個性是作者對特殊學生羣體的深入研究,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領會到,只有幫忙營造適宜於特殊學生的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一書通讀,“用愛團結羣眾,用策略組織課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從中收益非淺。

教師透過廣泛的閲讀,拓寬專業知識,獲得深厚的學識和素養,提高教育教學潛力,有助於充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用更廣闊的視野來思考和實踐新課程,用更為厚實的文化底藴來支撐教育教學,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薰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語説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只有成為真正好處上的“知識人”,才能領略到“教育者的尊嚴”。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 篇4

好久沒有讀過教育經典。偶然間在一間很窄很小的屬窩裏發現有這麼一本算是塵封已久的經典名著,於是就借來也只是粗略的閲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這是一本字數不多語言不是華麗,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冊子。名叫《教育漫話》。他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温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

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着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麼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範,學生的習慣。

“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

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國小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説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説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儘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遊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閒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説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慾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教學》的讀後感 篇5

加拿大馬克斯範梅南教授所撰寫的《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一書,從實際情境與現象中探討教育學的問題,提出了以責任和使命為基礎的“教授法”,為理性的教育學注入了豐富的情感,範梅南明確地道出了著作此書的目的性:“新教師可以感到本書不僅引導他們更善於反思,併為其提供許多源於生活的經驗,這些經驗使得對教育學的反思首先是有意義的,並且是可以實現的。有經驗的教育家從書中找到其個人經驗的實例,從而希望以一種深思的方式再次回顧這些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優先考慮孩子們的幸福,認真地對待年輕人,始終能從孩子們的角度來考慮教育方面的問題”。

這部書在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本書理論的東西比較深奧,並不能一下子讀懂,但它舉了許多生動的事例,透過這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們更多地瞭解學生,瞭解教育的真諦是什麼。讀完此書,促使我反覆思考着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落實課改精神,全面推進素質化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該如何應用教學機智,搞好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教學機智在當今課改新課堂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傳統教學重視教師依靠本身的素質和瞬時智慧所表現出來的教育機智,關注的是課堂教學流程,強調順着教案走。而新課程則強調課堂學習、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這種開發性的課堂好比戰場,瞬息萬變。學生的思維變化的不確定性,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學生對課程的多元化反應以及個別差異等價值取向,使得課堂教學中不可控因素增多。現代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的現場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探究性學習,更多地表現為針對某一個教學環節的一種或幾種教學預案,更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更強調順着學生的思維走。教師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夠靈活果斷的採用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才能有效地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

範梅南先生説,機智是“智慧的化身”。教學機智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應變、靈活創造的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素質之一,它也是教師管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獨特的能力駕馭課堂,用教學心理對待偶發事件,把握教育契機,都是教學機智發揮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平等相待的心。只有當教師用赤誠的真心去愛每一位學生時,才會消除“火暴”脾氣、減少“急躁”情緒、避免對學生疾風暴雨般的“訓斥”,以“温柔”的方式去開啟和誘導學生。善於以平靜的心態,運用含蓄幽默的教學機智來融洽師生關係。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為許多偶發事件的“肇事者”,通常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只有教師擺正了他們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才能夠對他們的行為“容忍”,不發火、不動怒,對事件進行冷靜的、超常規的處理。

(2)要有敏捷的思維。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善於因勢利導,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脱眼前的窘境。特別是遇到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如何在不傷害學生情感的前提下保持教師的威信,消除學生的牴觸情緒,並轉化其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發散性的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抓住教學心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同學,把握教育契機利用獨特的能力來駕馭課堂,才既能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又能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使教學機智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作用。教師既要利用教學機智引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又要對偏離課堂內容、誤入歧途、有悖教學目標的學生思維及時堵住,做到斷流時導,漫溢時堵,堵導並用。

(4)教師熟悉教材、教法和學生是實施課堂教學機智的前提和基礎。熟悉教材,教師就會對講課滿懷信心,胸有成竹;熟悉教法,教師就能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有效創設教學情景;熟悉學生,教師就能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教師做到這“三熟”,就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發現問題,迅速判斷,妥善處理;還可以儘快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案,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5)教師必須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一方面,要鍛鍊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使課堂教學用語具有簡明扼要,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等特點,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師還要鍛鍊非語言表達能力,要講究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做到抑揚頓挫,並伴隨着適當的表情和手勢等,表達一定的知識信息。

總之,教學機智不是單純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與生俱來的稟賦,更不是虛情假意的做秀,它是一種充滿教學智慧,具有較高層次的教學藝術,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反映,是教師個性品質、教育理論素養、教育實踐經驗等多種因素熔鑄的合金。我決心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澱,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做一個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