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進一步推動產業跨江融合發展的建議

欄目: 行政管理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2022年秋季學期縣(市、區)機關局進修班課題組

關於進一步推動產業跨江融合發展的建議

●建議成立“南通產業發展前瞻研究中心”,認真謀劃與上海、蘇南融合發展的重點細分產業。

●探索在蘇南建設“創新孵化飛地”、在南通建設“產業轉化飛地”的“雙飛地”模式。

●發揮張謇企業家學院的獨特優勢,以“教育識人”推動“招商選資”。

●健全完善南通產業發展跨江融合的財税共享機制、GDP共享機制,採用“基金會+公司化”模式設立一體化實體型機構。

調研表明,當前我市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中還存在諸如產業謀劃不夠前瞻、產業結構亟待升級,創新資源難以共享、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和跨江融合產業園區平台的利益協調機制有待健全完善等諸多問題。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南通要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視角下,積極打造南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產業集羣的比較優勢和核心優勢,通過跨江融合積極強長板補短板,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順勢借勢,把握一體化融合發展定位,加快謀劃佈局戰略性主導產業

建議成立“南通產業發展前瞻研究中心”,積極把握世界經濟產業發展趨勢、氣候經濟,我國產業結構轉型部署和長三角一體化產業融合發展區域分工定位,結合我市實際認真謀劃與上海、蘇南等地融合發展的重點細分產業。一方面,充分發揮南通沿海港口資源、土地後備資源和已落户重大引擎項目資源等優勢,在大通州灣佈局石化新材料、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大進大出沿海產業項目。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沿江科創產業優勢和毗鄰上海優勢,進一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建設富有區域特色的高質量沿江產業發展帶。

二、共建共享,持續高水平建設一體化融合發展合作載體平台

積極爭取“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升格為省級乃至更高層面戰略,推動省委省政府從省際合作層面破解跨行政區協調機制難題,出台能推動南通乃至江蘇跨江融合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特別改革政策”。

依託蘇錫通園區等開發區推進深化改革的“試驗區”實踐,適時開展“雙飛地”建設,探索在蘇南建設“創新孵化飛地”、在南通建設“產業轉化飛地”的“雙飛地”模式。借鑑首鋼生產基地從北京搬遷到河北曹妃甸的經驗做法,加快探索健全完善南通產業發展跨江融合的財税共享機制、GDP共享機制,促進“創新孵化”“產業轉化”更具成本優勢、用地優勢。

三、招才聚才,依託人才“第一資源”促進產業發展深度融入長三角

未來南通與上海、蘇南將實現“同城化”格局,這把“雙刃劍”既可能促進人才和項目青睞南通、落户南通,也可能由於上海、蘇南等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流失優秀人才和優質項目。對於南通而言,關鍵在於人才落户的“發展環境”、產業落地的“營商環境”和我們“求賢若渴、時不我待”的實際行動。要堅持“為我所有”與“為我所用”雙管齊下,不拘一格招才用才。一方面,要大力向上海、蘇南招引高層次產業人才。另一方面,要通過“柔性引才”,推動更多各類優秀人才的科研成果在南通轉化。

建議充分發揮張謇企業家學院的獨特優勢,以跨江產業融合為主題,分類舉辦青年企業家、科創企業家培訓班,既在培訓中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又在培訓中發現企業家人才,以“教育識人”推動“招商選資”,併為篩選出的優秀企業家配備“跨江融合產業導師”,助力他們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加速馳騁、脱穎而出。

四、藉資融資,堅持不懈以科技金融推進產業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

科技金融是科創成果轉化的關鍵保障,也是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建議借鑑德國等發達國家經驗,依託南通產業發展母基金和南通科創投資集團、南通人才發展集團等平台,借鑑“史太白基金會”等經驗做法,探索採用“基金會+公司化”模式,設立一體化實體型機構,推動創新資源深度共享、產業資源共贏融合。

堅持基金、信貸、上市“三輪驅動”。努力爭取國家級、省級基金的支持,鼓勵市內外通商積極參與,精心組織建立南通市、縣(市、區)、開發區等立體式基金矩陣。在全市範圍內統籌構建融項目數據庫、金融數據庫、人才數據庫、科研成果數據庫等於一體的產業資源大數據庫,運用大數據分析、徵信系統排查等方式,既甄別淘汰招搖撞騙的“吹牛皮項目”,又切實解決充滿潛力的“和氏璧項目”融資難、引才難等瓶頸問題。

要優化銀企對接,進一步探索“投貸聯動”“撥改投”等改革舉措,不斷創新科技擔保、科技質押等新型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對上市梯隊企業的激勵力度,鼓勵獎勵各方基金公司、各類金融機構推薦長三角乃至全國範圍內的擬上市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等行業領軍企業,到南通籌劃上市。從財税、土地、能耗等方面制定精準扶持、精心培育的政策文件,以上市公司的持續集聚,促進產業項目不斷集聚、產業鏈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