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試論“尊重學生”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6W

試論“尊重學生”論文【新版多篇】

學生論文 篇一

文章以數學建模課程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從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入手,將數學建模培養創新能力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探索課程教學模式對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措施。

課程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是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渠道,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必定要落實在課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數學建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數學基礎課程,課程的許多案例來源於實際生活,其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實際問題的緊密聯繫。數學建模課程從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上有別於傳統的數學課程,它是將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利用課程體系完成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於課程教學內容系統性差,建模方法涉及多個數學分支,課程結束後還存在着學生面對實際問題無從下手解決的現象。通過深入研究課程教學體系,將傳授知識和實踐指導有機結合,實施以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為核心,以競賽和創新實驗為平台的新課程教學模式。

一、數學建模課程對培養創新人才的作用

(一)提高實踐能力

數學建模課程案例主要來源於多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它不僅僅是單一的數學問題,具有數學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等特點。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般數學基礎知識,同時要進一步學習如微分方程、概率統計、優化理論等數學知識。這就需要學生有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還要具備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建模課程對於大學生自學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創新能力

數學建模方法是解決現實問題的一種量化手段。數學建模和傳統數學課程相比,是一種創新性活動。面對實際問題,根據數據和現象分析,用數學語言描述建模問題,再進行科學計算處理,最後反饋到現實中解釋,這一過程沒有固定的標準模式,可以採用不同方法和思路解決同樣的問題,能鍛鍊學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創新能力。

(三)提高科學素質

面對複雜的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要學會發現問題,還要將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方法和計算軟件提出方案用於解釋實際問題。由於數學建模知識的寬泛性,需要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建模過程,各成員的知識結構側重點有所不同,彼此溝通、討論有助於大學生相互交流與協作能力的培養,最終的成果以淺談高校校園文化與就業文化建設有效融合的探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淺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關係構建農村特色校園文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淺談地方合併高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客觀必然性淺析網絡信息服務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淺談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之構建大學生心理的校園文化特性和諧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體現,從行政科學到公共行政——學科史視角下的西方淺談從科學發展模式看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道路從環境保護的視角看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協調文化發展內外關係關乎科學發展大勢國小科學課教學中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淺談探究性實驗在國小科學課中的運用黨的三代領導思想與科學發展觀淺議把握考試方向科學有序訓練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淺談國小科學教學生活化撰寫過程提高了學生科學研究的系統性。

二、基於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全方位推進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

(一)分解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數學建模的`發展趨勢,在保持課程理論體系完整性和知識方法系統性的基礎上,教學內容分解為課堂講授與課後實踐兩部分。課堂教師講授數學建模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精講經典數學模型及建模應用案例,啟發學生數學建模思維,激發學生數學建模興趣;課後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課堂內容擴展、模型運算及模型改進等,教師答疑解惑。課堂教學注重數學建模知識的學習,課後教學重在知識的運用。隨着實際問題的複雜化和多元化,基本的數學建模方法及計算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求。課程教學中還增加了圖論、模糊數學等方法,計算機軟件等初級知識。

(二)融入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課堂教學融入引導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數學建模涉及的知識很多是學生學過的,對學生熟悉的方法,教師以引導學生回顧知識、增強應用意識為主,藉助應用案例重點講授問題解決過程中數學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建模過程;對於學生不熟悉的方法,則要先系統講授方法,再分析講解方法在案例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尋找方法。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組織1~2次專題研討,要求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須做精心準備,選擇合適教學內容、設計建模過程、引導學生討論、糾正錯誤觀點。

2、課後實踐實施討論式和合作式教學方法。在課後實踐教學中,提倡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建模問題。學生以主動者的角色積極參與討論、獨立完成建模工作,並進行小組建模報告,教師給予點評和糾正。對那些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繼續討論完善。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學生完善這一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討論、團隊合作的熱情。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問題,用數學建模去解決問題。

3、課程綜合實踐推進研究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學習專業知識、做畢業設計及參與教師科研等工作中,學習深入研究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通過多層次建模綜合實踐能提高分析問題、選擇方法、實施建模、問題求解、編程實踐、計算模擬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創新能力。

(三)融合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程的實效性

1、利用網站教育平台實施線上課堂教學。線上教學要選取難易適中,不宜太專業化,便於自學,並具有與課堂教學承上啟下功能,服務和鞏固課程的需要的內容,利用互聯網雲教育平台,學習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及通過提供的相關資料來學習。教師還可通過網站發佈問題、解答疑難、組織討論,學生通過網站學習知識、提交解答、參與討論。學生能更有效地利用零散時間,培養自我約束、管理時間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與黑板書寫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手段。根據課堂教學要求,規劃設計製作課件與黑板書寫的具體內容,同時連接好線上的學習成效推進課堂教學。課件主要介紹問題背景、分析假設、建模方法、算法程序和模型結果,而模型推導和分析求解的具體過程,則通過板書展示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也促進學生消化理解難點和技巧。

3、指導學生小組學習的課後教學手段。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建模學習與實踐活動,提倡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建模過程不是解應用題,雖然沒有唯一途徑,但也有規律可循,在小組學習中發揮團隊力量、提高建模能力。

(四)構建多層次建模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案例選擇、教學設計、知識銜接是數學建模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關鍵。

1、課堂教學建模問題。課堂教學通過應用案例講解有關建模方法,所選問題包括兩類:一是基本類型,圍繞大學數學課程主要知識點的簡單建模問題,如物理、日常生活等傳統領域中的建模問題,學生既能學習建模方法又能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二是綜合類型,涵蓋幾個數學知識點的綜合建模問題,如SAS的傳播。問題要有一定思考的空間,且在教師的分析和引導下學生能夠展開討論。

2、課後實踐建模問題。課後學生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佈置的數學建模問題。問題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難易適當,層次可分,以便學生選擇和討論。同時,問題還要有明確的實際背景,能將數據處理、數值計算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學會發現日常生活和專業學習中的建模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正確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組織多元化過程考核,注重學習階段效果

1、課堂內外考試與網上在線考試相結合的過程考核。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將考試可以分解兩種形式:課堂內結合應用案例組織課堂討論,通過學生參與情況實施考核;課堂外針對基礎知識可實施在線測試,對綜合知識點設計一定量的大作業,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實施考核,也允許學生自主選題完成大作業。

2、課程教學結束的綜合考核。課程綜合考核重點在於測試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可以採取兩種形式之一。一是集會考試法,試題包括有標準答案的基礎知識、課堂講授的建模案例、完全開放的實際問題;考試採取“半開卷”形式,即可以攜帶一本教材,但不能與他人討論。二是建模競賽實踐的考核法。數學建模選修課期間剛好組織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賽和校內數學建模競賽,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依據競賽論文實施考核。

在考核成績評定上,採用綜合計分方式,弱化期末考核權重,加大過程考核分量,注重過程學習,提大學聯考核客觀性。

(六)教學團隊建設

數學建模課程不同於傳統的數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方法與實際問題並存,理論學習與實踐動手並舉,課堂學習與課後實踐並行。教學團隊成員從知識結構上要儘量涵蓋多學科,還要與專業聯合,融數學知識到實踐中去。在教學方面,以課程為核心,以數學建模競賽指導為引領,研究數學建模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外教學實踐的方式方法,探索通過數學建模課程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實施過程。

學生論文 篇二

一、當代大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對於大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探討一直也是一個比較熱烈的話題,我們進行調查和總結後,發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與某些高校,特別是某些民辦高校的短視行為有關。某些高校的領導人,辦學理念不夠科學,不具備興辦高等教育學校的辦學素質,從而將高校的教育事業變成了滿足私慾的賺錢工具。這些學校的招生只有一個目標導向,即利益的鉅細與否。對於帶來巨大利益的專業,即使學校不具備招生資格和硬件軟件設置,也強行招生。這樣固然給學校帶來了一時的鉅額利潤,但其實貽害無窮,最直接的受害者便是大學生。很多學生在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所學的理論大而無當,與實踐脱節。在這些被追捧的“熱門”專業中,我們很難發現文學的影子。筆者在學校的一次招生諮詢中就發現,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諮詢處人滿為患,而中文系的招生諮詢處卻門可羅雀。在這樣的招生導向下,學校無疑會加大對這些熱門專業的投入,而相對來説投給中文系文學專業建設的經費就會少很多。在經費缺乏、學生不熱衷的情況下,文學素質的培養當然成了空談。第二,學生的學習的功利心態作祟。現在大學生在學習中比較普遍地存在着功利的心態,那些學習熱門專業的學生更是如此。對他們來説,大學就是為了拿一個畢業證和一個學位證,這是最重要的,至於取得這些東西的過程怎樣則無所謂。在這樣一個錯誤心態的引導下,學生對學習“有用”的知識就很感興趣,“無用”的文學自然會被冷落。學習祕書,可以畢業當祕書;學習會計,畢業可以當會計;學習文學,難道畢業出去當“坐家”嗎?第三,與社會偏頗的價值觀和錯誤的輿論導向有關。現在很多大學生認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不在於一個人是否情操高尚、道德高潔,不在於一個人是否擁有博大的胸懷,不在於一個人是否擁有淵博的知識和人文情懷,而是在於錢。有錢就成功,沒錢就是窩囊。學生説“:老師,你可以看看,有多少博士生給國小還沒畢業的人打工?那你告訴我,學習有什麼用?”有時候,我們可能對於這樣的“詰問”也沒法在一時之間給一個滿意的回答,畢竟,這個問題的根源不是一句話能説清楚的。在這樣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學生當然不會關注那些旨在提高人文素養、培養情操的文學了。對他們來説,賺來錢養家餬口更實際一些。

二、《文學理論》教學對提高大學生文學素養乃至人文素養的意義

《文學理論》作為中文系的專業課,是對文學規律性知識的提升和總結,是學生學習中外文學作品、運用理論進行文學批評和進行文學史解讀的重要工具。《文學理論》是其他文學課程學習的前提。《文學理論》課程和大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可以視為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二者是互相促進的。《文學理論》教學對提高大學生文學素養乃至人文素養有着重要的意義。

1、重新激發學生閲讀文學經典的熱情

《文學理論》不乏對一些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的理性思考,但這種理性思考絕對不是以漠視乃至扼殺作品和文學現象的審美價值為前提。如果文學理論是對文學現象的總結和理性思考,那麼,反過來,文學理論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對文學現象的分析和評價自然就承擔起了價值指導作用。教師在《文學理論》的授課過程中,對涉及到的一些文學理論知識點,有時為了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總會列舉很多的文學和人文事例。這些例子如果舉得合適,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或刺激到他們心靈柔軟的角落,學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尋找教師所提到的文學經典作品加以閲讀。久而久之,學生的文學素養就會大大提高,相應地,他們對於人生和自我價值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2、消除學生學習文學課程的疑惑

很多學生從功利心態出發,總是懷疑學習文學課程的現實意義。我們説,《文學理論》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僅舉一些例子加以説明。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説:“不學詩,無以言。”《論語泰伯》中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文學對於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孔子提出的詩、禮和樂均包含着豐富的教育、認識和審美意義。在學習中,我們都知道,文學理論的價值有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這些價值功能都是可以反過來作為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的理論依據。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就是因為文學中包含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積極的人生思考和人生體驗,這些人生思考和體驗通過學習會變成我們的間接經驗,會對我們理解之後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及處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事務人際關係形成建設性的指導座標。

3、提高學生閲讀和寫作的能力

有很多學生喜歡看文學作品,卻總不太懂得好的作品好在哪裏,它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學生總是會説在讀完之後,覺得裏面有些他們説不清楚的東西在,而這些東西讓他們隱約覺得所閲讀的作品有一定的價值。通過《文學理論》課程的學習,它會教給學生很多閲讀的技巧,某種文學體裁的閲讀習慣以及如何把握文學作品中的意藴等知識。另外,還有很多學生喜歡創作,但卻不懂得創作的規律,不懂得其中的奧祕。《文學理論》會告訴你創作的過程有哪些,靈感有何特質,創作中有哪些悖論,幫助創作者按規律行動,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確實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乃至人文素養。

學生論文 篇三

當代學生共有的心理特徵是:生活在新世紀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思維活躍,觀念超前,勇於創新,敢於質疑,不滿足現狀,自我意識較強等。因此學生教育工作必須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學好、用好教育心理學,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時刻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消極的學習心理,戰勝各種心理障礙,合理有效地將教育心理學應用於教育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教育思想工作的質量和實際效果。

一、教育心理學和學生工作的密切關係

教育心理學是高師院校師範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師範生的專業基礎課,是培養未來中國小教師基本師範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與技能,提高從事教師職業所需的心理學基本素養。

學生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很多學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或輔導員都感覺學生工作難做,這是事實。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培養的對象是中專生,他們生理上已經逐漸發育成熟,心理上趨於成熟或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個性特徵比較穩定,世界觀正在形成中或已定型,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都較強。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學生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和認識學生的心理和心理髮展狀況,能夠將心理學恰當地應用在教育工作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上,採取的仍然是“教師認真講、學生拼命記”的思路,“教師説一套做一套”。這樣,心理學知識對學生而言,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而不能有效指導自己的學習,更不要説對未來的教育教學實踐能發揮多大作用。與此相適應,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評價以紙筆考試的形式進行,考試的內容以概念理解和理論比較為主。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們大多習慣了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試回憶筆記的方式。“考前認真背,考後隨即忘”成了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的普遍特徵。這與當前信息社會發展對大學生提出的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具備創造新知識的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距離。這種狀況不僅影響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積極性,更影響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教育心理學對學生工作的啟示

教育心理學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兒童及其發展、教師的專業及個人發展。教學實踐者可以通過汲取諸如創造性思維、動機、學習策略等心理學概念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現在,教師教育者和教育心理學家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如何選擇恰當的理論、概念和研究結論讓教師感到真正有用。

在今後的學生工作中,我們可以更好的運用情感教育,用心來感化學生。情感教育一詞,在西方學者的定義中,它是人們對客觀事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實踐中產生,又作用於人的實踐活動。換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那麼,在班主任或輔導員的教育工作中,運用情感教育,在增強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思想轉化,就是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輸的思想轉化成為學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這種轉化,需要藉助於師愛這種情感的觸動和催化。

1、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啟發式外語教學法是保加利亞心理學家喬治·洛扎諾夫創造的,故又稱洛扎諾夫法,是一種舒適的、充滿樂趣的教學方法。由於教學內容多、課時少,再加上設備有限,學生教學不可能完全採用洛扎諾夫法。但以人腦左右兩半球的工作原理為依據,以啟發式教學法的精華為根本的愉快教學法卻受到學生教育工作人士的關注與青睞。

2、愉快教學法

愉快教學法指以寬鬆愉快的方式進行教與學,主要是以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為基礎,要求教師不斷設計課堂交際情景、改善課堂氣氛,通過多種活動方式,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放鬆,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採用愉快教學法可以調動人腦兩半球協調工作,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實施愉快教學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可以使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要滿腔熱情地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並用幽默的語言、豐富的知識去感染學生。這樣的情感可以產生強烈的心理效應,使學生的心情愉快舒暢。

3、反饋式教學法

反饋式英語教學法指在教學中利用師生雙方的信息反饋來改善教學。信息反饋體系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熟悉大綱、教材及參考書的內容及要求,認真備課,再通過課堂教學將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學生經過分析、理解、記憶等過程接受這些信息,再通過討論、作業或考試等形式將接受信息的程度反饋給教師;教師反過來又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不斷調整講授的內容及方法,使這種信息反饋機制達到最佳的運行狀態。反饋式教學包括兩個部分:即信息輸入部分和信息輸出部分。輸入部分包括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學生通過聽和讀來接受知識;輸出部分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於學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運用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可以理順學生教育工作各環節之間的關係,從而對思想教育系統進行整體優化,提高學生教育系統的效率。因此,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就應當活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

學生論文 篇四

一、高校內部協作創新工作

(一)高校內部協作創新制度。高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需要形成規範化的制度,保證長期有效地進行。這種協作制度,在具體事務中要形成良好的分工,在整體建構上達到互相促進、補充的作用。比如,學生處和團委在相關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活動上要有不同的分工制度,各司其職,各管各事,不能相互插手,可以相互補充,不能相互干擾,可以相互合作。這種制度應該形成文字,放在相關部門領導的案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必然渠道,在具體的活動中按此進行,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制度也就確立下來了。在有效的制度指導下,各部門應該明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哪一部分工作是由自己承擔的或者是主要承擔的。比如學生愛黨、愛校教育工作,筆者認為主要應該有團委承擔,團委應該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應該在具體實行前標明活動涉及的各部門,各部門的具體職責以及最後需要承擔的責任,這些一旦成為制度就會被各部門重視。

(二)高校內部協作創新機制。高校內部合作必須形成好的評價體系,各部門都應該有各自的評價標準,高校整體要形成良性的、持久的評價體制,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停留在表面,而是落到實處。良好地評價體系需要在健全的制度指導下建立,尤其在某項工作開展前、開展後要嚴格地體現出來。某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開始前寫作活動方案時就應該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未完成工作所應受到的處罰。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重視獎勵,而不單單用處罰的形式。此外,還需要建立相關的管理部門(或者由某部門兼任),總體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竟有高校哪個部門來總體把握管理需要明確下來,有了總的指導、引領,在做具體工作時就不會出現重複性工作或者衝突性的工作。而且這種統籌管理也方便對於各部門乃至全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整體的評價,最終可以分化到各部門、個人頭上,大家可以明確地看到自己部門或者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了什麼、取得了什麼效果等等。

(三)高校內部協作創新方法。高校內部合作需要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比如有的活動類似可以合併或者減省,只要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不要一味重視活動的數量。高校行政部門內部的溝通對於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各部門之間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規劃去開展工作,看似都很好,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放在整個學校層面,放在廣大學生面前就顯現出問題了。學生在面對眾多思想政治教育類的活動時有時候有些摸不着頭腦,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複的?這些問題都存在着。而且溝通的作用還在於在整個學校的層面上統一言論,統一思想,我們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能一個場合一個説法,學生換個部門、換個地點説法不同會造成思想混亂,進而對高校思政工作產生反感。溝通的另一種表現是部門之間良好的合作,如各院系和思想政治課教育單位之間的合作就不應該建立在公共課的聽講上,可以徵求學生的意見,對學生感興趣的時政問題、現實困惑請專業的思想政治課老師為其解答,開展專題講座或者談話會都能達到這個效果。這種合作在高校內部無論從人力、物力上都有先天的條件方便進行。各部門的合作節省了開支,節約了資源,在一些問題上形成合力,有利於工作的開展,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或者幾個精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把重要的工作集中地傳達給學生,只要達到了效果我們就是成功了。

二、校企協作創新工作

(一)校企協作創新機制。校企合作,主體肯定是高校,我們要達到的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進步,就必須在校企合作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通過各種方式需求合作。在合作中,需要建立相關的機制,使合作達到長期有效的目的,這就需要有專門的部門來進行組織、溝通。在具體的協作中,由團委、學生處或者是就業處來承擔合作的組織,總體上是否可以有一個部門來整體約束和管理還有待研究商討。對於一些應用型專業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應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讓學生從入大學開始,就一方面學得經驗知識,一方面懂得社會現實,這樣才能培養合格的現代化人才。我們高校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單單是統一政治思想,倡導愛國、愛黨,還應該重視學生對於現實問題的困惑,重視解決學生實際的學習、生活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都與現實的社會氛圍、社會輿論相聯繫,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與企業的合作,重視通過這種形式加強學生思政教育。

(二)校企協作創新方式。校企合作已經被高校所重視,企業對於能夠給自己帶來活力和人才的合作方式也樂於接受,相互合作的方式無外乎兩種: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就是讓高校的部門學生通過個體實習或者部分團體實踐的形式走到企業中,將相關的學習經驗和個人能力帶到企業中去,把在企業中學得的經驗帶回學校,在成為個人知識經驗的同時,也整體促進高校內部教學。走出去的培養方式需要整體的指導,不能讓社會上的錯誤思想、落後思想腐蝕了學生,這就需要在合作企業選擇和長期指導監督上下功夫,這部分工作適合院系具體操作。請進來就是把企業中相關的技術人才、人事專員等高級人才通過外聘教師或者組織專題講座的形式,將企業相關的技術知識或者人才需求信息良好地傳達給學生。高校每學期都會有想多多場講座供學生選擇,但有專業的企業人士來做的相對較少,企業在高校一般重視對自己產品、企業的宣傳,而忽視對高校學生的教育。這需要我們形成體制,組織專門的活動,通過各種渠道邀請企業專業人士走進課堂,為學生授課、講座,解答疑問。

三、校政協作創新工作

政府部門中有許多單位是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比如黨校,比如歷史博物館等等,這些部門可以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在一些專題性的教育中甚至可以承擔起重要的環節,這些都是可以嘗試。此外,高校畢業生就業後或多或少都會和一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提前瞭解一些部門的相關流程也很有必要,比如師範院校學生了解一些地方教育局教師招聘政策。

(一)校政協作創新平台。高校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需要建立良好、長效的平台,這種平台可以選擇在政府部門,建立合適的實踐、實習教育基地,在適當的時機讓部分學生走出學校去參加實踐教育,比如歷史博物館就很適合給學生作為歷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育基地。這方面高校招就處和一些院系有許多適合自己學校和院系的嘗試,絕大部分也形成了長期的合作形式,我們要一方面擴展合作單位,一方面將合作的形式、時間、效果進一步地深化發展。此外,可以在高校中找到合適的部門承擔起合作平台的作用,讓有關的政府部門人員走進高校,為學生講解知識,傳達信息。如可以在馬列部教學研究部建立與當地黨校的合作平台,定期地要求專業的黨課教師為學生上一堂不一樣的黨課。或者讓就業部門與教育局、人事局等部門形成合作,讓這些部門的專業人士在相關考試進行時走進校園為大家傳達考試政策,解決疑問。這些都具有很實際的意義,一旦成為常規工作對於高校學生思政工作必將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校政協作創新方式。高校和政府部門的合作方式與和企業的合作有相似之處,就是一種是請政府部門的專業人士走進高校做專題講座,也可以作為某些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如就業指導課的外聘教師。另一種是讓學生走出高校進入一些專業性不是特別強的、學生可以適應的部門進行實習,比如旅遊系的學生到相關的博物館等旅遊景點進行實習。

四、結論

關於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創新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思考,在各部門具體合作中都有很多需要進行研究和具體實踐的地方,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思考,形成研究成果是需要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進行的重要課題。怎樣將所思形成現實的合作機制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具體協作中需要高校各部門及其相關的企業、政府部門能夠統一認識,重視培養思想過硬、素質過強的大學生是為各部門輸送人才,為全社會培養服務人員的重要方式,當各部門能夠在這個問題上統一認識,達成共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作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試論“尊重學生”論文 篇五

摘要: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民主,意味着寬容,意味着理解、幫助和支持。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實踐自然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需要;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的課程適合學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尊重;尊重學生;內涵;策略

尊重學生不僅意味着對學生的愛與期待,還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絕不等同於放縱,無原則的遷就,否則就是“尊重”幌子下對生命、對社會責任的漠視。一言以蔽之:從哲學方法論的角度,尊重意味着換位思考。尊重學生就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並選擇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的優化發展作為衡量工作的準繩。下面就尊重學生的內涵與尊重策略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內涵

1、尊重學生的人格

人格是一個人的脊樑,尊嚴可以使人高尚,人格尊嚴是人的第二生命。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都應該受到尊重,每個人都有權捍衞自己的人格尊嚴。作為塑造人靈魂的教育,就更不應該去傷害學生的人格尊嚴。

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就會換來學生的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的前提和源泉,作為教師要注意利用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主體性活動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與能力,形成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驅力。

2、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個性特點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教師應看到學生的未完成性,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環境和機會,對每一位學生持久的期望就會給學生更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正是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和錯誤,因此,教師應當正確看待和處理。

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羣體,比如有的學生有自卑傾向,則表現為對教師的責備逆來順受,而有些學生則比較自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而有的學生則介於之間,凡事持觀望態度。自卑情結嚴重的學生往往會封閉而逆反,而自信的學生則可能因此驕傲。真正尊重學生的教學是要在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優化發展。

3、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教育要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教師們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通過情感的滿足拉進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創建和諧師生關係,在和諧的感情交流中傳授知識,讓學生在愉悦和快樂中獲取知識。

4、引導學生從自尊到尊重他人

教育自尊重始,只是説明尊重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前提。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教學生學會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素質就是尊重,尊重是一切素質的綜合和具體體現,可以説它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支柱,一切素質的根基和動力。

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學生。只有學會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和家庭、尊重教師和學校、尊重單位和集體,尊重社會和國家,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學生和國民的素質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進步。

二、教學中尊重學生的策略

1、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的效果歸根到底取決於學生學的結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只有按照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生理特點來設計,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因而,教學過程既要為“學”的活動調整好學生自身內在的學習準備,如激活學生內潛的學習興趣與願望,調動起學生的能動精神與積極態度等;又要為“學”的過程創設良好的外在環境,如必備的學習設施與材料、良好的條件與氛圍。

教師要從微觀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設計、教育教學時空的安排、教育教學情境的設置等方面來調控教育的節奏,積極地適應和影響學生髮展的節律,不斷地提高“教”與“學”和諧的水平和層次。

2、重視師生關係在教學場中的作用

師生關係和諧是實施和諧教育的前提。俗話説“親其師,而信其道”。愛,是教育的前提。這是一條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師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教師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優良的個性品質,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完美的教育教學藝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開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在師生協力合作融洽的人際氛圍薰陶中,學生身心才能和諧健康地成長。

3、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狀態,每位學生,他總是帶着某種情緒來參加學習的,積極的如喜歡、愉快、滿意,消極的如緊張、煩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該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的課堂心理狀況與教師的課堂領導方式有關。

讓學生自主首先應表現為學生的心理自主,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是否保持有愉悦的心理體驗,有良好的興趣和適度的學習張力,換句話説就是教師能否營造寬嚴相濟、張弛適度的和諧的心理氛圍或課堂風格。顯然,教師的無上權威下,處於知識能力弱勢的學生又怎會有自主的意識與能力呢?

學生論文 篇六

摘要: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對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一次檢閲。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應與其他專科和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有所區分。文章指出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畢業論文

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發展迅速,國家教育部對職業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度重視,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應用英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一般為兩年半,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之外,還必須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是對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一次檢閲,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提出並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次重要檢驗,而且對於離校後從事的任何工作都將是寶貴的經驗。在學生調動各種基礎知識獨立完成一篇系統性、總結性學術論文的同時,教師必須正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

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水平不高,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願意花費時間進行理論上的研究,更不用説用英語撰寫文章。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系應用英語專業20xx屆96位學生的畢業論文中,優秀率為5%,合格率為74%,基本合格率為21%。從中可以看出,論文的優秀率不夠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老調重彈,缺乏新意學生論文的選題有49%與商務英語的語言文化有關,6%與英美文學有關,5%與語言教學有關,14%與語言翻譯或英語交流有關,另外還有26%與企業和貿易有關。一方面,這些論文查閲的文獻資料大同小異,缺乏新穎性,更談不上學術性。例如,關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討論的話題總是那幾個方面,就連例句也相差不多。學生難以把自己的社會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基本上在實習之前就選好了畢業論文的題目,帶着理論知識去實踐並無可非議,然而如果學生能夠從實習中發現問題再做研討應當會更切實際,也更便於通過論證得出有新意、有價值的見解,而這正是學術論文的靈魂。

主觀議事,缺乏科學性許多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往往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把平時的一些偏見也寫在論文中,並説服別人去接受,而不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探求真理。例如,有的學生談論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得出的結論是“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只需要擁有好的條件”等等。這些片面之詞缺乏客觀依據,使原本真實的事實變得模糊,給論文留下許多漏洞,這是論文的大忌。

選題範圍不妥,説服力不強根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紮實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紮實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完善的相關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夠在外貿企業從事經貿和商務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的論文選題應該緊緊圍繞專業和就業,緊扣培養目標。因此,英美文學和語言教學方面的題目不太適合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完成。另外,我們發現,學生關於題目的選擇不是過寬就是過窄,例如,關於“中西文化差異”、“語言與文化”、“英語介詞”等論文題目和篇幅過多,涉及大量的事實和觀點,3000~4000字對於以上題目的文章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初次撰寫論文者,無論在時間上抑或是能力上都難以駕馭。再如,“論寧波方言”、“英語稱呼語的表達”等題目,除了少數專門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員以外,難以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選擇論文題目應當避免這些問題。

語言不規範、粗糙、不明確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許多病句、錯句,尤其是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用英語寫出來的論文語法錯誤接連不斷,語意表達含混不清,語句不夠連貫。有的學生因為英語水平欠佳甚至選擇“金山快譯”,直接導致了“中國式英語”。這種做法必須摒棄。

學生中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學生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這種行為就是剽竊別人的勞動成果。此外,這也是沒有獨到見解的一種表現。再加上一部分學生本身的英語水平有限,而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為了表現自己使用英語撰寫論文的能力,很容易選擇抄襲。這是對自己很不負責任的,同時也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必須嚴加杜絕。

提高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

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教師應當分析與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開發學生的潛力為了使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指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選擇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難度適中的課題並給予一定的分析講解,開拓學生的新思維,這就必須打破常規。通常情況下,畢業論文要求用説明文或議論文來撰寫,但是教師不妨允許學生用英語來撰寫有關專業方向的文章。選題可以由教師擬定,再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愛好來選擇感興趣的課題;或者先讓學生根據他們的喜好確定同專業相關的問題,再由指導教師加以指導。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在指導論文的同時需要強調科學性畢業論文一定要講究科學性。所謂科學性,是指論文是由科學研究的任務來決定的。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規律,必須根據科學這個總的任務去探討、研究。因此,論文的撰寫不得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不能主觀臆造。

學生應適時向指導教師取經由於學生自身的知識面不是很廣,在選題時可能會覺得很難把握尺度,為避免泛泛而談,應將選好的題目交給指導教師審核,審核通過後方可擬定提綱。在撰寫過程中,學生要尊重指導教師,主動接受指導教師的檢查和指導,定期嚮導師彙報論文的進度和存在的問題,保證畢業論文能夠反映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語言選擇上要講求靈活變通目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還處在初級階段,語法一直是最薄弱的一環,很難保證學生寫出的長達3000詞以上的英語畢業論文中不出現語法錯誤,只能要求學生儘可能避免明顯的語法錯誤。教師在語言選擇上可以放寬要求,無須要求所有學生都運用全英文進行撰寫與答辯。基礎好的學生應當儘可能使用全英語,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選擇中文。通過透視我院20xx屆畢業生的論文以及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目前要用全英文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存在很大的困難,因此語言的選擇應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要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色,不能盲目照搬本科院校使用全英文進行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的做法。要保證學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學生具有某種成就感,不再具有“趕場子”的念頭。要注意採用獎勵與懲罰這把“雙刃劍”,對於論文完成得好的學生予以嘉獎,對於抄襲他人之作的學生予以懲處。當然,隨着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終將實現使用全英文進行論文撰寫與答辯。

成績的評定採用獎勵與懲罰並重的原則對於抄襲或網上下載之作要做嚴肅處理,並記入檔案。同時,對於使用英語進行撰寫與答辯的論文,只要不出現較大錯誤或失誤,在成績評定上要給予傾斜。成績可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幾個等級,不及格率儘量控制在極少數。通過指導教師的幫助帶動更多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論文撰寫。成績評定的要素應當包括學生論文的撰寫態度、選題、開題報告、文獻綜述、論文內容和答辯效果等等。

總之,畢業論文的質量與指導教師的學識水平、科研能力和責任心關係密切。教師對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把好關,做好指導之前的準備工作,指導要有針對性。另外,有關職能部門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和安排要有制度和原則。學生要重視這一環節,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盡力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並出色地完成論文撰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嚴運桂。關於畢業論文寫作系統性要素的理性思考[J]。應用寫作,20xx,(3)。

[2]劉春生。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學生論文 篇七

論文寫作能力是大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專業學習效果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學生的專業思想、專業知識、邏輯思維以及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通過學術論文集中體現出來。初等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多為國小一線教師、教育管理崗位,對教育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成為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隨着基礎教育對教師反思能力訴求的不斷加強,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成為國小教育工作者職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一項。

一、初等教育專業學生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專業視野窄。專業視野是個體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本專業所研究內容、範圍的整體把握和認知,是學生進行學術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選題的前提。初等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國小教育工作者,專業學習以及論文選題的範圍也以義務教育1-6年級為主,由於理論課程的教學多以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環節缺位,學生在近三年的學習中形成了只聽不想的學習習慣,然而課堂教學的內容畢竟有限,在缺乏對專業現實和前沿研究關注的情況下,學生的專業視野被侷限在幾門課程、幾本教材之中,這也導致了選題時的扎堆兒和題大。

2、分析能力差。專業視野決定了論文題目的選擇,而分析能力則直接影響着文章結構的建立。初等教育專業學術論文的寫作範圍多以國小教育實踐中某一教育現象的理解與分析為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常規思路,也是論文結構的整體框架。學生在實踐中往往發現了很多問題,但是在問題梳理的過程中卻顯得力不從心,有時無法發現現象間的聯繫,有時捨不得丟棄無關的事例,還有時難以分析出問題中折射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簡單的問題堆砌導致珍貴的第一手材料無法發揮應有價值,影響了文章的整體質量。

3、語言表達亂。語言表達混亂是學生論文寫作中的又一問題,這種混亂一方面表現在句子間的邏輯關係,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前言不搭後語,源於邏輯思維的不清晰。另一方面表現在書面語的過度口語化,即基本專業詞彙和學術用語的表達不到位,導致學術文章成為教育隨筆、日誌,無從考查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學術修養。

二、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途徑

1、改進課堂教學,形成問題分析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教育學、心理學、班級管理等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情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此過程中,應避免兩種不合理傾向:一是放羊式教學,即沒有目標、沒有導向的盲目自學,這種方式會使學生產生茫然感,所學知識零散、無系統,尤其是面對沒有自主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大學低年級學生,更應避免這種方法的使用。二是滿堂灌式教學,這類教學方式往往成為誤解高校課堂要保證課堂容量的體現,教師誤以為將自己知道的有關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就是倍盡職守,但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可見,合理的課堂教學應在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前提下,為學生呈現問題情境和問題解決的線索,引導學生根據現有知識分析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多種問題解決的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為今後的論文撰寫提供基礎。

2、分層閲讀,培養專業敏感性。充足的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是論文寫作的保障,初等教育專業涉及到的專業理論課程大概在30門左右,每門課程配有一本指定教材,然而30本教材的閲讀量遠遠無法滿足學術論文寫作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在實踐中,掌握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技巧與瞭解本專業的研究動態和趨勢缺一不可。教育類專業著作的廣泛閲讀是學生提高學術修養水平的必經之路,通過系統的閲讀,學生能夠了解多種教育思想的優劣,感受不同教育模式的特點一系列的專業書籍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敏鋭的洞察力發現教育問題,分析教育行為,尋求解決策略,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課堂中學到的教育理論,並在實踐中融會貫通。與專業書籍相比,專業期刊具有熱點集中、內容豐富、篇幅短小等特點,學生可以在瀏覽中瞭解到專業研究的現狀和趨勢,對拓展視野、啟發思路大有裨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期刊進行簡單分類,如:理論性較強的期刊和實踐性較強的期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有選擇性地進行閲讀。為了幫助學生更有興趣、更有效地進行專業閲讀,我們提倡分層閲讀,即根據初等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為學生推薦相應層次的閲讀材料。例如:為剛人學的同學推薦《窗邊的小豆豆》,教育故事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應然的國小教育,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逐漸形成閲讀習慣;當學生接觸過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之後,可以為他們推薦《愛彌兒》、《林哈德與葛篤德》等書籍,教育小説中滲透着諸多經典的教育思想,會對學生專業思想的形成產生積極作用;待學生學習了班主任工作及各科學科教學法之後,建議學生瀏覽《班主任工作》、《竇桂梅與主題教學》,對於興趣濃厚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其閲讀《課程教材教法》等專業期刊。

3、分模塊練習,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如何將想法轉化為語言,怎樣把口語轉化成書面語,這是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對語言的把握,與學生的原有的語文基礎有關,也和平時的訓練密不可分。在平時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學術論文寫作這個總目標,分成結構、摘要、具體表述等若干子目標,逐一進行練習,有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布魯納在闡述發現學習的益處時指出,通過發現例子之間的關係而學習一個原則,比起給予學習者這一原則的分析性描述,更能激發學生從學習過程中得到較大的滿足,而且學習效果更好以摘要的寫法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若干篇優秀的專業論文,讓學生在閲讀之後,思考文章內容與摘要之間的關係,自己總結出摘要的寫法,教師可進行鍼對性補充;然後讓學生為沒有摘要的文章撰寫摘要。通過反覆的分模塊練習,學生可以掌握各部分之間的寫作規律和聯繫,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思辨能力的加強為基礎,離不開課堂教學、教育實踐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從學生人學開始,貫穿專業學習的始終。

學生論文 篇八

結合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的現狀,分析了制約高職數學建模教學發展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推動數學建模教學、加強學生應用數學素質培養的措施。

眾所周知,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所謂知識經濟,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是以智力資源為第一生產力要素的經濟;是以高科技產業為支柱產業的經濟。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是知識經濟的基本要求和內在動力,培養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人才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並能夠將創造能力轉化為創造性成果的高素質人才。而數學建模活動則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1]為此,國外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舉辦數學建模競賽,我國也於1994年開始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和教育部高教司聯合舉辦一年一次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極大地推動了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隨着全國大學生建模競賽進入二十個年頭,參賽學校越來越多。到20xx年,有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區)及新加坡、美國、伊朗的1251所院校、19490個隊(其中本科組16008隊、專科組3482隊)、58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在組織和培訓學生參賽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數學建模教學的目標與短期利益要求不一致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繼續努力,推動數學建模教學,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

一、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現狀

20xx年,湖北省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召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研討會,各高職院校派教師參加了會議。會後,經過學院領導的批准,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選派了兩個代表隊參加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以後每年都自己組織選拔學生參加這項競賽。開始的幾年,數學建模教學實際上只停留在賽前培訓上。由於硬件原因,培訓過程仍然是上理論課多,學生實際動手的少,加之每年參賽隊數的限制,使得數學建模教學變成只是為競賽培訓而進行,學生受益面很有限,在學生中的影響也很小。參加競賽開始的幾年,由於領導重視,指導教師的努力,同時我院在20xx年投資建立了應用數學實驗室,為數學建模提供了一定的硬件基礎,使得數學建模教學能夠實現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再加上學生的勤奮,因此,在20xx年前取得了四個全國二等獎和三個湖北省一等獎、一個湖北省二等獎的好成績;但是隨着我院工作重心的轉移,數學課程教學時數的大幅壓縮,招收學生的數學素質的逐步下降,加之數學建模競賽實際上賽的是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和素質,僅靠短期的培訓往往收效不大,所以近幾年競賽成績都不太理想,和同類院校相差較大,也直接影響到數學建模教學的發展。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根據專業計劃的調整進行數學教學改革,進一步推動數學建模教學,在相關專業開設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選修課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建模教學。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和學生的受益面,鼓勵學生成立數學建模協會,我院每年舉辦一次應用數學知識校內競賽,使得數學建模教學大大地前進了一步。

二、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高職院校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競賽的增加,數學建模競賽在高職學生中的影響漸漸下降,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積極性也逐漸下降。同時,數學建模教學存在的問題仍然很多。首先是競賽成績與數學建模教學目標之間存在的矛盾。如前所述,數學建模競賽賽的是學生應用數學的綜合素質,而且舉辦數學建模競賽的初衷是推動數學教學改革,只有把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高職數學課程的整個教學中,才能實現數學建模教學的目標。隨着參加數學建模學生的增加,各高職院校在數學建模實踐設備的投資嚴重不足,設備老化沒有更新,不能滿足競賽隊員的培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數學建模教學的發展。

其次,對數學建模缺乏應有的宣傳,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熱情,因而降低了應有的受益面。相對其它活動,數學建模的相關信息在各高職院校的新聞報道中很少聽到、見到,也沒有場地用來開展數學建模協會的活動,即使是教師進行數學建模的講座場地,也要經過多方審批。多年來,高職院校經常將獲獎學生的獎勵包括獎金直接發給學生,沒有舉行頒獎儀式,重視程度也大大不及學生的專業競賽和文體活動,這説明這方面的工作確實有較大的問題。

第三,學校的政策層面也對教師進行數學建模教學鼓勵不夠,甚至有些政策直接減少了教師在數學建模教學上的投入。追求科研項目、科研論文,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數學建模教學中,有的純粹是應付差事、對付數學建模競賽,根本達不到通過數學建模教學提高學生應用素質的效果。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數學建模競賽和數學建模教育的健康發展。把目標僅僅放在獲獎上,而忽略了數學建模教學和學習的規律,不在開發思路與培養能力上下工夫,只在注重歷年建模題型、所用工具的訓練上做文章,到真正遇到實際問題或者沒見過的類型時,就會一籌莫展。制約數學建模教學的根本問題還在於高等數學基礎課程開設不夠,甚至很多專業根本就沒有開設,即使開設高等數學的專業也只開設了一個學期的微積分,只靠一個學期的高等數學課和一個多月數學建模培訓,想要提高學生的應用數學素質實非易事。

三、推動數學建模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素質的措施

為了數學建模教學健康發展,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素質,一方面需要好的政策和領導的重視,更重要的是數學教師自己的努力。因此,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推動數學建模教學,培養高職學生的應用數學素質。

首先,根據制約數學建模教學的根本問題,鼓勵和要求從事數學建模教學的教師利用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造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由於高職學生普遍缺少足夠的數學建模能力和相應的數學建模教育,導致他們難以體驗到數學應用性的特點,因而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往往需要經過數學建模的過程。數學建模能力不足,學生難以體驗數學的運用,從而感覺不到數學的應用性,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增加與生活實際和專業相關的實際問題,鼓勵和要求從事數學課程教學的教師把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數學建模的學習和實踐,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建立數學建模、求解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

其次,可以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開展數學建模周活動,拿出一到二週時間進行數學建模的教學,主要講述數學建模的一般原理和建模方法,佈置與生活實際和專業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去解決,並寫出論文報告,作為學生的高等數學學業成績的一部分。

第三,繼續開設數學實驗課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也可以這樣學,數學也可以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結合計算機的操作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第四,加強數學建模的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廣播、報紙、宣傳櫥窗、電子網絡學習的平台進行數學建模的相關報道,向數學建模教學開展好的學校學習,通過數學建模協會舉辦數學建模活動,並在舉辦形式上有所改進,不斷提高活動的檔次,把每年一屆的應用數學知識競賽提高到學校層面上,爭取有領導掛帥,使活動的影響力顯著增加。

第五,繼續加強數學建模教學環節,給學生灌輸正確的學習觀念與目標,把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獲獎作為參加數學建模學習的副產品,而通過學習和參與的過程,把培養應用數學的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真正的目標,真正實現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宗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團隊精神、重在參與、公平競爭”。

數學建模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論學習上,只有讓學生真正參加到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苦與樂,才能真正有所收穫。教師的任務在於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加到數學建模的學習和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學到有用的數學,數學教學改革才能落到實處。

學生論文 篇九

摘要: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而降損又有管理降損和技術降損兩種途徑。由於種種原因,供電企業的降損重點放在管理降損,技術降損工作相對薄弱。本文通過介紹國網郴州供電公司近幾年通過利用電網線損理論計算來指導電網技術改造的一些做法和成效,為供電企業的技術降損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線損;理論計算;技術降損;電網改造

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以往在進行技術降損工作時,對高損線路、台區只有定性的看法,沒有定量的數據計算予以支撐。而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進行電網線損理論計算卻僅停留於線損理論計算報告上,沒用進行實際應用。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後,綜合線損管理工作劃歸發展策劃部,電網規劃專業和線損管理專業同屬一個部門,更容易打通專業壁壘,協同工作。利用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指導電網的技術改造,使公司的配電網技術降損工作不再盲目,也使花費巨大的線損理論計算得到實際應用,產生直接經濟效益。

1主要做法

(1)組織的電網線損理論計算。線損理論計算每年舉行兩次,分別為小負荷方式下(通常為4月中旬)和大負荷方式下(通常為8月上旬)兩個代表例日的理論線損計算。本階段的主要工作為線損理論計算系統(湖南省電力公司統一使用大方系統)的圖實相符核對修改工作,電網運行參數的採集、錄入和核對工作,理論線損計算工作,計算結果分析總結工作。

(2)篩選高損電網元件名單。第二階段:根據代表日線損理論計算結果篩選線路和台區,獲得初步的高理論線損的線路、變壓器、台區名單。篩選的條件為線損率高,供電量大。要求供電量大的原因是保證改造後有足夠的降損電量來收回投資。若線損率高但日供電量小,即使通過改造降低了線損率,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降損電量來保證經濟回報效益。

(3)再次校核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本階段針對第二階段初步篩選出來的高損線路和台區,通過校核線損理論計算系統中的圖紙、設備參數是否與實際相符以及線損理論計算系統中的代表日電網運行數據是否準確(和調度自動化系統、用電採集系統中、現場人工抄表的數據一致)來校核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對於不滿足以上兩個校驗條件的線路和台區,通過修改線損理論計算系統的圖紙、設備參數和電網運行數據,使之與實際相符,再重新計算確定其是否為高損。

(4)對比高損元件的理論線損和實際線損。對比實際線損和線損理論計算結果,獲得目標高損線路、變壓器、台區。本階段針對上階段確定的高理論線路、台區台賬,通過對比實際線損與理論計算結果來再次校驗理論計算值是否反映實際電網線損水平,校驗原則為實際線損率、線損電量均應接近或大於理論線損值和理論線損電量。若理論計算值明顯大於實際線損值,則分析清楚差異原因並通過另選代表日運行數據和現場核實圖實相符來重新校驗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若實際線損值明顯大於線損理論計算值,則説明該線路或台區存在較大的管理線損,在初步設計電網改造方案時,還應考慮要有利於降低管理線損。

(5)提出兩個及以上的降損改造初步方案。本階段先由線損專責向規劃專責介紹目標高損線路或台區的線損分佈情況和高損原因,並提出改造的初步意見;再由規劃專責和設備運維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地形、電力通道、交通、運維難度等),結合電網規劃發展,提出兩個及以上改造方案並估算各方案投資額。最後由線損專責根據各改造方案在線損理論計算系統中進行改造後的線損模擬計算,確定降損效果(線損率下降幅度和線損電量降低量)。

(6)挑選最佳降損方案。綜合考慮降損效果和投資回報情況,選擇最優改造方案。參與人員為各部門和基層供電單位的線損專責、電網規劃專責、技經專責。主要選擇原則是降損效果和投資回報綜合考慮,在保證每年的降損回報率大於20%情況下(即年降損電量摺合的降損效益要大於總投資額的20%),儘量降低線損率。

(7)高損元件技術降損項目評審、立項、實施。高損線路、變壓器、台區降損改造方案由發展策劃部上報省電力公司評審。省公司下達項目批覆,降損電網改造項目由建設部、運檢部和營銷部共同負責實施。

(8)跟蹤高損元件技術降損項目實施成果。電網降損改造項目實施後,連續三年對改造線路或台區進行降損效果跟蹤,檢驗降損效果及投資回報情況是否到達預期目標。參與人員為發展策劃部和基層供電單位的線損專責。

(9)總結、評價和考核。總結經驗、教訓,根據實際降損效果跟蹤情況對各降損項目進行後評價,對相關人員進行考核。針對前八個階段的實際完成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完善相關制度、規範流程。

2典型案例介紹

發展策劃部通過20xx年小負荷代表例日線損理論計算結果發現桂東縣35kV橋頭變的35kV母線電壓嚴重偏低,僅有31kV左右,導致35kV麻橋線線損率高達10.04%,日損耗電量2.7萬千瓦時。調控中心核實上述線損理論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主要原因是橋頭變兩台無功補償裝置故障,無法實現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運檢部核實橋頭變無功裝置無法通過檢修恢復,已補充列入20xx年大修技改增補項目。經協調,橋頭變兩台故障電容器的更換工作在一個半月後得以提前實施,橋頭變35kV母線最低電壓升高到35.5kV,麻橋線日損失電量降為1.66萬千瓦時,線損率下降為6.38%。發展部經過再一次的理論計算,發現麻橋線還存在導線線徑過小的問題,將其列入20xx年電網改造項目並向省公司申請提前到20xx年實施。麻橋線導線由LGJ-95改為LGJ-240後,日損失電量下降至2.14%,日損耗電量下降至0.56萬千瓦時。

3結語

利用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指導配電網的改造,使供電企業的電網技術降損工作不再盲目,也使花費巨大的線損理論計算得到實際應用,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xx年郴州公司共利用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指導電網降損改造項目11個,總投資額708萬元。根據項目實施後的降損效益跟蹤分析,這11個項目在20xx年、20xx年兩年間,為公司降低線損電量516萬kWh,產生降損效益304萬元,預計再需三年即可以通過降損收回電網改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