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淺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1W

淺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論文通用多篇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篇一

一位班主任的生態文明建設

石家莊市第三十八中學

趙玉環 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已成為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請看黨的十八大:

“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這些充滿激情和期待的號召,引起人民大會堂內代表們雷鳴般的掌聲。就好像一隻強心針,給廣大人名注入了活力。

讀着這些我激動萬分,彷彿看到了祖國到處天藍藍、地綠綠,到處花香鳥語、鶯歌燕舞。同時也感到自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兼班主任肩上的責任和大有可為。因為我可以比一名普通百姓做的更多。這更堅定了我的信念。回想這些年的做法我十分欣慰。

老百姓常説“三歲看小,七歲看大”,意思是凡事從小時候開始教育效果最好。學生固然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必是首當其衝的。你給學生們灌輸什麼理念,學生總會受到影響的;你堅守什麼,學生也總會耳濡目染的。所以,我主要培養了學生的節約意識和環保低碳意識,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踐行。

樹立一種意識,就等於在學生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越早越好,越深刻越好。所以我主要從如下幾方面去做:為什麼要樹立節約和環保低碳意識?樹立怎樣的意識?現在怎樣踐行?長大了怎樣踐行?這三個方面步步遞進、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一、為什麼要樹立節約和環保低碳意識

這是問題解決的根本。只有讓學生弄明白這個問題,才會從心底觸動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問題的急迫性和嚴重性,學生才會從心底接受這種理念。為什麼要樹立節約和環保低碳意識?主要原因就是國家資源的有限甚至短缺與日益增多的需求之間的極大矛盾,所以要節約;觸目驚心的資源破壞與環境生存、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以要低碳環保。我的方法是放手讓學生蒐集資料,一個小組一個方面,分別從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資源的短缺、破壞和浪費,電資源的短缺和浪費,水土流失及危害,空氣質量與危害,温室效應及其危害,糧食資源及其浪費情況六個方面進行。大家彙總後展現給全班同學,形式要多種多樣,比如手抄報、課件等,可圖文並茂,相互解説。目的是人人動手,人人瞭解,人人自危。雖然耗費了一定的時日,但對學生來説卻是一個大大的教訓,真是不弄不知道,一弄嚇一跳,學生們感言説太可怕了。我把大家的資料整理如下:

1、水資源的短缺、破壞和浪費 .水資源的短缺:

水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地球雖有70%的表面被水覆蓋,但其中的97%是海洋,海水含鹽量過高,不能被陸生生物利用。剩下3%的淡水面中又有2%以上集中在地球南北極,其餘不足1%的淡水,主要分佈在江河、湖泊、地下、大氣以及生物體內,可見,水資源並不豐富。由於利用、污染和浪費越來越劇烈,水資源缺乏問題日益明顯。

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全國66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個,其中嚴重缺水城市114個。嚴重缺水城市中北方城市佔71個,南方城市有43個。即便在多水的長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個,缺水縣城155個。中國近90%沿海城市水資源短缺18城市極度缺水。

.水資源的破壞:目前我國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震驚國人的十大水污染事件。

.水資源的浪費: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水的寶貴,隨意浪費水,隨意往江河扔垃圾,排放污水。有很多孩子認為:自來水一開水籠頭就有,自來水廠裏多的是,沒必要節約。他們沒有意識到水從河裏抽上來要經許多工序才能供我們使用,而且,河水被污染得越利害,花費的人力、物力就更大。每一滴水來之不易,不節制用水,不保護好環境,水就會越來越少,將來我們用的水就要比金子還寶貴。

2、電資源的短缺和浪費 當前,我國一方面面臨電資源短缺的困擾,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嚴重的電資源浪費現象。以北京市為例,今年夏天估計最高用電負荷將突破1000萬千瓦,而電網供電能力只有830萬千瓦,供電形勢嚴峻。但是,有多少單位出現“長明燈”現象。

3、水土流失及危害

當前我國水土流失狀況嚴重。

面積大,範圍廣。根據遙感調查,全國現有土壤侵蝕面積達到357萬km2,佔國土面積的37.2%。水土流失不僅廣泛發生在農村,而且發生在城鎮和工礦區,幾乎每個流域、每個省份都有。

強度大,侵蝕重。

根據水土流失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例以及流失強度綜合判定,我國現有嚴重水土流失縣646個。其中,長江流域265個、黃河225個、海河71個、鬆遼河44個,分別佔41.0%、34.9%、11.0%和6.8%。從省級行政區來看,水土流失嚴重縣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個;其次是山西省,84個;然後依次是陝西省63個,內蒙古自治區52個,甘肅省50個。

危害:導致土地退化,耕地毀壞,使人們失去賴以生存的基礎,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導致江河湖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對我國防洪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同時,由於水土流失使上游地區土層變薄,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增加了山洪發生的頻率和洪峯流量,增加了一些地區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機會;惡化生存環境,加劇貧困,成為制約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削弱生態系統功能,加重旱災損失和麪源污染,對我國生態安全和飲水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4、空氣質量與危害

我國空氣污染嚴重,空氣質量很差。環保專家指出,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區,尤其是大城市,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建築施工、冬季取暖燒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質難以擴散,導致空氣質量顯着下降。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是室內的建築材料、裝飾材料及傢俱等散發的有害氣體: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苯、氡、氨等。

危害:

二氧化硫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主要影響呼吸道,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統疾病,產生氣喘、咳嗽等一系列症狀。可吸入顆粒物,能隨人體呼吸深入肺部,產生毒害作用,尤其值得關注。

二氧化氮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從而引起肺水腫。

一氧化碳可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降低血液輸送氧的能力,引起組織缺氧,使機體各項代謝發生紊亂。

臭氧對呼吸系統可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甲醛可引起人的嗅覺異常,並對皮膚和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時可出現流淚、流涕、咳嗽等症狀,併發生呼吸道疾病。慢性吸入可導致持續頭痛、無力、失眠等。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異常,甲醛還被確定為可疑致癌物;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對人體影響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導致皮膚過敏,使人產生頭痛、咽喉痛、乏力等症狀;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為有毒致癌物質,吸收或經皮膚吸收一定量會引起中毒,嚴重時會對人體造血系統、神經系統造成損傷。

苯不僅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還能在體內神經組織及骨髓中蓄積,破壞造血功能,長期接觸會造成嚴重後果。

5、温室效應及其危害

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環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海平面上升;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6、糧食資源及其浪費情況

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發表報告稱,全球每年浪費20億噸食物,幾乎佔生產量的一半。生產食物需要耗用大量土地、水資源和能源,浪費食物無疑就是浪費寶貴的資源和能源。因此,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環保。我國一年的糧食浪費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

以上內容的整理讓學生既懂得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最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懂得了人類主要生存資源的有限性以及其被破壞的現狀和極大的危害。從根本上懂得了為什麼要樹立節約和環保低碳意識,這種認識是根本性的、長久性的,也是刻骨銘心的,他們會發自內心的需要去做。所以如何實踐就不會是一種空話。

二、樹立怎樣的意識

樹立節約和環保低碳意識意識 。大力宣揚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思想,倡導環保低碳的行為。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升油,每一粒米,每一元錢的小事做起,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多用節能環保產品,做到人走水斷流、下班關電源、剩飯剩菜不浪費,熱愛自然,珍惜資源,厲行節約,拒絕浪費。拒絕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做到少開一天車、多植一棵樹等,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影響和帶動自己的親朋好友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節約環保行列,揭露和制止鋪張浪費行為,在社區、在企業、在校園、在農村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樹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理念。樹立節約環保刻不容緩的危機意識。樹立節約環保關乎民族生存發展的憂患意識。樹立節約環保為自己、為子孫的發展意識。樹立人人為建立“美麗中國”盡一份力的責任意識。

三、如何踐行

只有理念的倡導,沒有行為的實踐,理念就會變成一句空話。要把理念轉化成一種有力的力量,就必須在如何踐行上下功夫。為此,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發動學生,讓學生説自己或他人平時的浪費和不環保低碳的行為,然後分成幾類進行整理如下:

1、吃的方面 ①吃飯時挑食,不好吃就扔掉,剩飯剩菜隨意倒掉;請客大講面子,多點多要,大半剩下倒掉,尤其是婚宴和公款吃喝。 ②買各種零食吃; 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餘的、不必要的、過高的需求均會帶來浪費。

2、穿的方面 ①舊的衣褲不穿,總愛買新的衣服; ②互相攀比,追求新異穿名牌。

3、用的方面 ①隨意丟棄、破壞物品,比如桌椅,買不適合學生的高檔文具和圖書 ②將鉛筆、橡皮、書本、衣服、雨傘等經常丟失。 ③浪費紙張,不會節約用紙,環保用紙,亂撕作業本,一張紙上隨意寫幾個字就丟掉。無用的紙張隨意丟掉 ④亂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書籍、雜誌,花錢大手大腳。(5) 買東西大量使用塑料袋又隨意丟掉,一天使用十幾個是常有的事。(6)廢舊電池亂仍。

4、玩的方面 ①買很多玩具,又不愛惜,幾天就弄壞了。 ②過生日,大手大腳請客。 ③到公園時,玩這樣那樣。 (4)電視、電腦長時間使用,無效使用。

5、資源方面 ①隨便浪費水電。洗臉、洗澡時使用大量的水,不用時也不關水龍頭,在公共浴池洗澡用水量是在自己家洗澡用水量的幾倍;能第二次使用的水也任它流走。長流水經常出現在辦公場所及公共場所;隨意開空調等。

二、大家討論解決辦法,暢所欲言,整理分類,有的放矢。

1、水:水龍頭使用時間長有漏水現象,用裝青黴素的小藥瓶的橡膠蓋剪一個與原來一樣的墊圈放進去,可以保證滴水不漏;洗澡時多用噴頭淋浴,這比用浴缸洗澡節省水量達八成之多。洗澡時應避免過長時間衝淋,搓洗時應及時關水,不要將噴頭的水自始至終地開着;用洗米水、煮麪水洗碗筷,可節省生活用水及減少洗潔的污染。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洗水來澆花、洗車及擦洗地板,蔬菜先用淘米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水,而且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殘存農藥 ,增加水的二次利用。

2、電腦:長時間不使用電腦,可以將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關閉,短暫休息期間,儘量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關機後,一定要將電源插頭拔下,否則不僅浪費電而且會縮短電腦的壽命。在用電腦聽音樂或看影碟時,最好使用耳機,以減少音箱的耗電量。

3、電視機:音量不要太大,時間不要過長。關上後應切斷電源,拔下插頭。

4、燈光:不用時隨即熄掉;儘量用日光燈代替白熾燈,日光燈具有發光效率高、光線柔和、壽命長、耗電少的特點。

5、空調:夏天温度不要過低,冬天不要過高,能降低一度算一度。

6、電冰箱:冷藏室設在5℃,冷凍室設-6℃,冰箱處於最佳工作狀態,也最省電,購買時應挑選高能源效益的型號。

7、洗衣機: 裝滿一機衣物才洗衣;切勿使用過量洗潔劑; 特別是使用乾衣機前,先採用高速旋轉脱水程序較為節電。

8、、拒塑:拒絕塑料袋、使用布袋子,也儘量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9、不浪費糧食:吃多少,做多少,不隨意丟棄;吃不完打包;不買過多的零食。

10、不買過多的衣物,不破壞物品,做到物盡其用;紙張兩面使用,廢棄紙張集中存放,回收利用。

以上是教導學生們的個人行為,要落實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落實在每一天。我們還探討了班級節約行為,營造了一種人人環保節約的班級氛圍:

1、開展了“環保節能口號”徵集大賽,各班上報的口號簡潔新穎,“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人人樹立節約意識”,“個個爭當綠色天使”,“樹環保之風,迎美好明天”;充分體現了同學們重視環保,提倡節約的決心。並且張貼這些學生創造的環保宣傳語,各小組輪流。

2、設立環保角,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要求學生集中存放塑料瓶、廢棄紙張。各組輪流管理。

3、紙張必須雙面使用,且合理使用。

4、選派專人負責電扇和點燈的開關,防止無效浪費。燈開關處張貼了自制的寫有“隨手關燈,節約能源”字樣的提示牌,提示同學們從點滴做起,樹立節約意識

5、定期選擇並嘉獎優秀環保員。

6、定期創辦“我為環保做貢獻”手抄報。

通過以上行為,學生樹立了節約環保意識,形成了節約環保習慣。

毛概有關生態文明14500字論文 篇二

《生態承載力與崇明島生態建設》

摘要: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位於長江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T”字形格局的交匯點,是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之一。崇明的自然資源數量,特別是灘塗土地面積,風能、太陽能和大量生物能等綠色能源供給狀況,以及綿長穩定的深水岸線在本區域都具有一定優勢……

關鍵詞:生態承載力崇明島生態建設

1崇明島生態建設背景

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位於長江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T”字形格局的交匯點,是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之一。崇明的自然資源數量,特別是灘塗土地面積,風能、太陽能和大量生物能等綠色能源供給狀況,以及綿長穩定的深水岸線在本區域都具有一定優勢。此外,崇明島也是目前長三角地區受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化影響較小的地區,素以“水清、土潔、氣淨”而著稱[18]。但是,由於崇明島遠離上海市中心,受交通條件的制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嚴重受阻,所受輻射影響較小,導致工業和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明顯缺乏競爭力[41],被稱為上海的“西部”,已嚴重製約了上海市社會經濟的全面騰飛。

因此,崇明的發展早已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2002年,上海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積極做好崇明開發準備”,並隨後編制了《崇明島域總體規劃綱要》。2004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上海市提出把崇明島建設成現代化綜合性生態島的規劃給予了肯定,希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規劃好、建設好崇明島。同年,國務院對崇明越江通道可行性給予批覆。依照《崇明島域總體發展規劃》,根據崇明島域自南向北的地帶性規律,結合島域東西兩端的特色空間要求和道路佈局特徵,整個島域總體佈局將形成五大功能分區:崇東分區,以生態示範,休閒運動,國際教育為主體的門户景觀區;崇中分區,以森林度假,辦公總部,休閒居住為主體的中央森林區;崇北分區,以主題樂園和生態農業為主體的樂園旅遊區;崇南分區,全島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的田園式中心城區;崇西分區,以國際會議,濱湖度假為主體的東方日內瓦式景湖度假區。到2020年,崇明將基本建設成為以優美的生態環境為品牌,以聞名的遊樂度假為主導,以發達的清潔生產為支撐,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保障健全、城鄉融合的上海世界級城市的生態島區和最優美的“海上花園”,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人類生態環境與生態活動示範島區。科技興島,從2004年7月起,上海市科委組織十幾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上百名專家,先後幾十次上島,實地調查,傾聽建議。十易其稿,一份《崇明生態島建設科技支撐實施方案(2005-2007)》日臻完善。目前,上海市崇明生態科技創新基地已初具規模,市科委佈局的包括“崇明島生態承載力與生態安全預警系統研究”的一批科研項目正陸續展開,新成立的六大實驗室已經啟動,生態崇明蓄勢待發。

2崇明島生態經濟現狀及生態建設中的科學問題

崇明島自然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狀況均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

(1)從自然條件上,作為一個成陸歷史很短的河口島嶼,崇明植被羣落構成單一,穩定性差,服務功能和抵禦風險能力低[26][29][32][37]。崇明島島嶼面積變化顯著,岸線不穩定。自公元7世紀露出水面以來,崇明島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其變化有兩大特點:一是面積不斷擴大,僅解放以來的半個多世紀面積就擴大了一倍,由建國初的600km2擴大為現在的1200km2。崇明東灘是歷史上淤漲最快的岸段,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每年向海推進200~300m。但是,近十餘年來,由於長江入海泥沙急劇下降,崇明東灘淤漲減緩[4][28][31]。二是不斷移動,長期以來崇明島呈“南坍北漲”之勢,島嶼中心向北移動。演變不定的崇明島不僅關係到島嶼的空間擴展,還會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帶來諸多生態風險。

(2)在自然資源和環境方面,突出的問題是水資源與水環境。首先,崇明生態島的建設面臨着淡水資源匱乏的嚴峻問題。雖然崇明島三面臨江,一面瀕海,境內河網密佈,雨水充沛,水資源條件得天獨厚,但是崇明島水資源量和利用狀況卻不容樂觀。崇明地表水總量雖然豐富,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約為33.60×108m3,但其中約90%為理論上可利用長江引潮水量,本地徑流量僅佔10%左右[33]。隨着長江沿岸耗水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長江口鹹潮入侵對崇明島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劇,每年用於防潮、排漬等的水資源消耗量不斷增加,崇明淡水資源的季節性短缺會更加突出。同時,由於長期以來產業經營比較粗放,生產和生活用水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現象比較突出,不合理的利用導致崇明可利用水資源量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其次,由於近年來長江流域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產業的快速擴展,造成崇明沿岸水質不斷下降,其中三氮、活性磷酸鹽等營養鹽含量指標已接近或超過三類海水標準,油類含量相當於二類海水,海底的某些重金屬元素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而島內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有機污染和石油污染的範圍擴大等加重了河網水系的污染,近40%的河道水質不能達到功能要求。崇明每年排放生產和生活廢水4292.62×104m3,絕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水體,是造成河道水質污染嚴重的重要原因。這些問題已成為困擾崇明發展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42]。最後,船行波淘刷、引排水帶進的泥沙、水土流失等,造成河道淤淺嚴重,加之道路和城鎮建設等導致的河道填堵等,使崇明島河網水系不斷衰減,水資源的調蓄和利用能力受到嚴重製約[27]。

(3)崇明島是長江河口海陸相互作用複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特有的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影響最嚴重的是鹽水入侵。整個島嶼東側和北側每潮均受海水入侵之虞,西側和南側上段還要遭受北支鹽水倒灌之害。特別在枯水季節,嚴重的鹽水入侵可能會使崇明島被鹹水圍困,給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重大危害。如1978年正逢長江流域流量大幅減少,沿江各地大量抽水,致使長江口南、北港鹽水上溯強度大增,同時北支鹽水連續大量倒灌入南支,致使整個崇明島被鹽水包圍,眾多工廠被迫停產,居民飲水發生困難,崇明縣2萬畝水稻因此錯過種植季節。此次鹽水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400多萬元,間接損失不可估量。而近年來,隨着南水北調、三峽水庫及河口深水航道等許多重大工程的建設,鹽水入侵將進一步加劇。其次是風暴潮。崇明島毗鄰大海,地勢低窪,由強熱帶風暴或颱風造成的風暴潮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風暴潮席捲之處,海水淹沒房屋等建築設施,直接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引起的海水倒灌造成農田鹽鹼化,沿岸淡水資源受到污染,自然資源退化。風暴潮還增大沿岸泥沙的運移,加劇了對海岸的侵蝕。據有關資料統計,每年具影響力的颱風平均6~7次,特大風暴潮平均約18年出現1次。在全球變暖趨勢下,海平面上升抬高了風暴潮的基面,勢必會加劇風暴潮的破壞強度。

(4)經濟相對落後[41]。2003年,崇明縣的GDP增加值僅70.1億元,為全上海市19個區縣最低,是閔行區的1/4,浦東新區的1/8[30]。農村人口比重大。雖然人口是上海市各區縣中唯一長時期來持續減少的地區,但是,隨着滬崇蘇快速幹道建設規劃的實施,橫沙、長興、崇明三島之間以及三島與浦東新區的聯繫必將大大增強,產業分工與協作必將跨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投資的增長、工業化的推進,必然會帶來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壓力。

總之,在資源有限,經濟落後,災害頻繁,風險增大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經濟跨越式發展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平衡關係是崇明新發展過程中必須正視的問題,也是實現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的前提條件。依照《崇明島域總體發展規劃》目標需求與崇明現狀,筆者認為急需解決以下重大科學問題:崇明生態島建設的生態內涵應該怎樣落實?崇明重要資源、環境與社會承載力的潛勢和未來擴展空間如何變化?它們對新型產業和未來人口的支撐能力如何?規劃目標下,未來崇明適合的人口規模、能源、交通結構以及新產業結構、准入標準和佈局應該是什麼?如何建立承載力基礎上的崇明島生態安全預警和保障體系等等。這些科學問題和建設需求是關係到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能否實現的首要問題,同時也決定了對崇明島人口和經濟發展與其資源和環境支撐能力關係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3生態承載力與崇明生態島建設

生態承載力強調特定生態系統所提供的資源和環境對人類社會系統良性發展的支持能力,是多種生態要素綜合形成的一種自然潛能[1]。與其它能力一樣,它可以發展,也可以衰退,取決於人類的資源利用方式。一定生態承載力基礎上,可以承載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是可變的,取決於人口與生產力的空間分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間的優化程度、以及產業結構與產業技術水平[15]。因此,生態承載力決定着一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而生態承載力的不斷提高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34][38]。如果在一定社會福利和經濟技術水平條件下,區域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超出其生態系統所能承載的範圍,將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匾竭,嚴重時會引起經濟社會的畸形發展甚至倒退。生態承載力研究是區域生態環境規劃、實現區域人口、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科學保障。生態承載力研究注重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係,屬於評價、規劃與預測一體化的綜合研究,研究內容包括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的共容、持續承載和時空變化特徵,以及人類價值的選擇、社會目標、價值觀念、技術手段與承載力的互動。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找到一整套政策,使一個地區在人口和資源變化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持續穩定的發展,或根據區域承載力制定相應的人口、經濟政策,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向、速度和規模密切相關。

崇明生態島建設旨在實現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跨越式區域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對崇明的資源與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明顯壓力[24]。首先,交通條件、流通環境的改善將會大大增加島上的人口數量。相應地,這將要求單位面積上的土地產出更多。但是,由於崇明島目前社會經濟文化水平均落後於上海市其他各區,從和諧社會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崇明縣要盡力趕上上海發展的節奏,也必須大大地提高土地的生產能力,土地承載壓力勢必增大。其次,生態島的建設目標對島嶼淡水水質和水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劇了原有的水資源矛盾和水環境問題,資源性、工程性和水質型缺水等問題更加突出,水資源安全利用的風險將會成為影響崇明生態島建設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戰略瓶頸。加快制定合理的水資源利用和開發規劃戰略,為崇明生態島建設提供安全的水資源保障,是一項十分迫切的戰略性任務。第三,根據《崇明島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森林花園島、旅遊渡假島以及生態人居島的建設目標,未來崇明的森林生態系統不僅要提供更多、更好的林產品、果品以滿足更多人口消費和建設需求,還肩負着如何在人口壓力增大、各項工程帶來的生態風險增加情況下,維持和提升完備的生態涵養和防護的功能,同時能滿足人們欣賞風景、陶冶性情的旅遊需求。根據《崇明島林業發展規劃》(2003~2020),至2020年崇明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5%,屆時崇明島將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森林生態系統將成為崇明島最為重要的生態系統,也是崇明島生態建設的主要部分[30]。因此,崇明森林資源承載力研究對生態島的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最後,由於特殊的區位地理條件,崇明島還存在一些明顯的自然災害,如鹽水入侵、風暴潮等。因此,崇明生態島建設應該首先借鑑國際島嶼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提出自己的發展模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和佈局方案,並對島嶼生態承載力進行綜合評估及閾值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區域生態承載力的對策,構建崇明島重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模型,建立、開發環境安全和災害預警系統,為崇明生態島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建議和戰略決策依據。

4建議

依據生態學原理,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結合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考慮崇明島重要資源、環境、人口和產業現狀以及區域優勢,從生態承載力研究出發,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4.1崇明生態承載力研究要緊密結合區域特點

根據生態承載力的國際研究熱點,結合崇明島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研究應注重以下方面:

(1)注重資源要素的網絡關係,開展區域生態承載力的綜合研究。早期關於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多側重單一資源要素,如水、土地和關鍵礦產等,忽略了資源各要素間的網絡關係以及系統的整體效應。隨着可持續發展思想和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從“自然—經濟—社會”更宏觀的複合巨系統層面上,探討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同人口、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問題。崇明島面臨着良好的國際、區域發展機遇和挑戰,必須協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複合關係。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三島聯動,特別是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加上崇明與浦東、蘇北交通聯繫的改善,崇明與外界的聯繫必將大大加強,崇明縣與上海市、長江三角洲、中國其它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與競爭態勢、互利機制將增強,崇明島將有更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機會,並會在未來長江流域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機遇挑戰並行,崇明生態島良好的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利外部環境還將需要大量的協調與合作。因此,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研究要注重多目標、多情景系統模擬與動態預測。

(2)強調結果的動態及可預測性。以往生態承載力研究多偏重於靜態現狀分析,缺乏對動態變化過程的預測,未能將現狀承載力同潛在承載力相結合。對於崇明島而言,作為一個沖積島嶼,其面積和岸線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而崇明島生態環境建設將給島上的人口、土地利用以及產業等社會經濟環境帶來巨大變化。動態的環境要求其承載力的研究結果是動態的,並且具有可預測性。

(3)考慮區域及國家政策等人為影響,強調經濟發展的跨越性。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崇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享受到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青睞。優惠的政策,鉅額的投資,將為崇明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使崇明成為國際投資環境新熱點,並迎來一次跨越式的大發展。同時,勢必帶來人口規模、產業結構的大演變。因此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必須充分考慮區域及國家政策等人為影響因素,注重其時效性、滯後性和潛在性。

(4)從“3R”原則、B模式理念出發,探討提高崇明承載力的對策。“3R”原則是指循環經濟建立依賴於以“減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環(Recycling)”為內容的行為原則。與傳統經濟“對資源的高開採、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相對,以“3R”原則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展示出的特徵是“對資源的低開採、高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相類似的,萊斯特·R·布朗提出的B模式是以太陽能、氫能為主要能源,廣泛再使用、再循環和穩定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布朗提出要通過市場的努力,促進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最重要的是要調整能源經濟結構,改變過去那種以高度能源消耗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崇明生態島建設為一種跨越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面臨許多資源與環境問題,必須遵從“3R”原則、B模式理念,積極尋求提高崇明生態承載力的對策與策略。

4.2研究生態島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模式

儘管具有自己的區域特色,崇明的發展也需要借鑑國際成功經驗。美國紐約長島和崇明島的情況是最相似的,它是毗鄰大都市的島嶼經濟發展典範。它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環境和廣闊的土地,大力發展度假居住、科技研發等產業,成為紐約集投資移民和智力移民的後來居上的現代化綜合型生態島。通過對紐約長島生態島研究,分析如何利用毗鄰大都市島嶼的區位條件,發展以科技研發、度假旅遊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同時又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區域開發模式。重點應放在生態島與毗鄰大都市區互動的內部動力機制和外部政策文化環境。制定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的調整和優化佈局方案,提出崇明生態島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模式。

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似乎是矛盾的,難以兩全。然而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發展模式給這一問題以圓滿的答案,巴州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是德國最大的“農業州”。50多年前,巴州工業貧乏,經濟落後,在經濟發展中“掉”在了德國國家經濟的最後面。但是,目前巴伐利亞州已成為德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純農業佔GDP的比重下降到1%,工業、科技及服務業所佔比重增至99%。2003年巴州的社會生產總值達3709億歐元,已超過歐盟25國中的19個國家。人均產值為29917歐元,也明顯高於德國和歐盟的平均水平。巴州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模式也非常值得崇明島借鑑。此外,位於德國南部的“黑森林”地區不僅保持了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的優勢,而且通過發展生態旅遊、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城鎮,較好地解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崇明生態島建設應該借鑑國內外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容,結合崇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重點分析與崇明島類似地區的區域發展軌跡,分析和總結生態島建設不同模式及其發展的成功經驗,探索崇明資源節約型生態島建設模式。總之,可以通過調研和模擬,分析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時的人口結構,環境污染,產業結構,經濟資源消耗密度與經濟總量(GDP、人均GDP)的關係,揭示“社會經濟發展-環境響應”的變遷模式和一般規律。最後,對比研究崇明島自身歷史、現狀與未來(生態島建設目標)。應通過實地調查、統計數據收集,對崇明島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氣等環境因子狀況、經濟結構與空間形態、人口增長與分佈、鄉土文化與公共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調研與分析,建立生態資本帳目表與環境狀況動態監測及預警、預報系統,鑑明崇明歷史、現實與未來之間的相似與相異之處,以瞭解現實差距、明確薄弱環節、確立開發優勢,從而對崇明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做出科學判定。4.3綜合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和發展動態

近年來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側重於模型模擬和區域承載力的綜合研究[3][5][11]。在模型研究方面,有系統生態學的分室模型[25],生態足跡模型[9],Logistic模型[6]等。英國蘇格蘭資源利用研究所(英文名)應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建立了提高人口承載能力備選方案模型,即ECCO(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模型[19]。該模型在“一切都是能量”的假設前提下,模擬不同發展策略下,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彈性關係,從而確定以長遠發展為目標的區域發展優選方案。該模型在一些國家應用取得了較好效果,並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認可[35]。在區域生態承載力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報道[7][12][13][16]。Walker(1995)對經濟增長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在國家、區域和地方三個尺度上進行了比較研究[22];而Harris等(1999)在全球和區域尺度上對農業生態系統的承載力進行分析,探討了農業產量、生態制約因素及人口等的關係,為研究區域生態承載力樹立了典範[10]。因此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研究應緊跟國際前沿,直取生長點,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

(1)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調查與分析

首先必須對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現狀有清楚的瞭解。可以通過對現有自然、社會和經濟背景資料進行調研,採用網格法對島嶼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要素調查、取樣、分析,獲得相對完整的水、氣、土、動植物、社會經濟數據以及它們的時空分佈格局,並進行環境監測。對衞片、航片進行判讀和解譯,應用國內外成熟的商業數據管理系統和主流的商業GIS工具,以及成熟的Web服務技術框架,建立崇明島生態信息系統,以便為研究人員提供簡捷、高效的數據貯存、獲取、量化、分類,可視化分析和製圖,情景模擬以及輔助決策管理等綜合服務平台。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與上海市數字城市基礎平台的對接。系統主要由多源、分佈式生態環境資源數據模塊,生態信息管理模塊,元數據庫和目錄服務模塊組成。基於生態信息系統,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如生態足跡分析方法、自然植被淨第一性生產力估測方法、資源與需求差量方法、可持續環境承載力模型方法、生態承載力綜合評價方法及狀態空間法等對比[14][20][21][39]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

(2)評價崇明島重要資源和環境要素承載力

崇明作為“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系統,其重要資源和環境要素承載力應當建立科學完備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通過評估模型研究,探討特定資源或環境要素的承載力與區域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係,以確定特定資源或環境對人口、產業的支撐能力和閾值。應包括以下內容:i)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土地資源承載力分析應從資源、環境、人口、發展之間的關係入手,研究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速度與人口合理承載的動態關係,從而為人地關係的協調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包括土地利用結構與人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承載力的雙向互動關係;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經濟密度、空間結構與土地經濟承載力的互動關係;在特定前提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與空間分佈及其與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的互動關係;在上述三方面分析研究基礎上,建立多目標、多因素綜合評估目標體系,提出可供選擇的決策諮詢方案。ii)水資源承載力研究。根據崇明島生態環境功能分區,探討崇明島生態環境需水類型,研究崇明島不同功能區域各部分生態需水量。從水資源供水系統、需水系統和排放系統,篩選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構建崇明島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系統動力學(SD)方法,設立評價指標體系內各系統的反饋結構及其因果關係鏈,定量計算崇明水資源所能承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模和生態資產維護目標,判斷崇明島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承載可行性。研究制定崇明節水型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從技術、經濟、政策、宣傳等角度,構建崇明島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保障機制。iii)森林資源承載力研究。森林是區域生態基礎設施之一,對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大意義。森林資源承載力應從島嶼森林資源現狀質、量調查入手,根據木材、果品、防護、景觀美化、道路養護等不同目的需求及其動態變化,基於島嶼不同的生態功能分區,採用3S系統,對整個島嶼的森林承載力進行評估、模擬和預測,為崇明島未來森林規劃與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3)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綜合評估和多目標系統模型預測

考慮崇明生態島建設的目標定位,應從整個島嶼的可持續利用管理出發對崇明島生態系統承載力現狀和發展動態進行綜合研究。通過探討崇明產業狀況、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協調機制,尋求提升崇明生態承載力的對策等。同時,應納入預測的科技發展、可利用的區域優勢,進行情景分析,預測崇明重要資源承載力在未來(2005-2020年)的發展動態,並評估不同時段崇明資源承載力潛勢與預測人口、產業發展的耦合狀況,提出優化資源配置、利用途徑以及提升資源承載力的有效對策。具體內容應包括:社會、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量化綜合指標體系建立;以ECCO(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模型為基礎的崇明生態系統承載力數學模型的構建和參數化;崇明生態系統承載力的動態模擬及變化趨勢預測;崇明產業狀況、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優化配置等。

在人類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任何生態系統都是一個存在人類經濟活動的開放性系統,因此研究區域承載力就不能過於侷限,而應該把它放在更高一層的系統中綜合考慮。儘管崇明島是一個孤立的島嶼,它與周圍生態系統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上海市或整個長三角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模式及水污染的狀況直接影響崇明島的水資源現狀。崇明島不斷與外界發生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特別是當滬崇蘇快速幹道和東海大橋建成之後,崇明與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就會迅速融合為一個整體。因此研究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必須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考慮整個上海市,甚至長三角地區的資源與環境要素狀況。

4.4研究提高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對策

生態承載力是可變的,但這種可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類活動加以控制,這體現出生態承載力具有人類價值的選擇性。人類在經濟活動中應有目的地尋求生態限制因子,並降低其限制強度,以使生態承載力在量和質上向人類預定的目標變化。但人類施加的影響和作用必須有一定的限度,必須在生態系統本身的自然規律範圍內,否則會降低系統的生態承載力,造成生態系統的退化。提高生態承載力的過程是人類在一定條件下,將生態承載力低的生態系統改造為生態承載力高的生態系統,且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經濟等,阻止生態系統功能發生退化。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增加自然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淨初級生產力

太陽能要通過綠色植物才能被固定下來,並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流動。研究表明,植被覆蓋率將直接影響區域生態承載力的大小。因此,大幅度增加崇明島植被覆蓋率將有助於其承載力的提高。由於各植被類型固定太陽能的能力不同,其承載力也不同。森林是淨生產力最高的植被類型,生態承載力也最高。因此,為提升崇明島的生態承載力,應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目前全島森林資源總量明顯不足,2003年森林覆蓋率達16.8%,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按照《崇明島林業發展規劃》,至2020年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5%。如何實現,怎樣實現這一目標呢?作者認為除了按規劃在島嶼中部建設100km2左右的森林休閒度假區外,在島嶼西、南、北面沿江200m範圍內建設防汛護岸的江防林,樹種以陽性、耐濕樹種為主,如濕地松(Pinuselliottii)、旱快柳(Salixmatsudana)、加楊(Populuscanadensis)等。東面在圍墾地邊緣建設保地防潮的海防林,選擇陽性、耐鹽鹼、耐生理乾旱、根系發達的樹種。以上兩種防護林應同時考慮配置灌木樹種來增強防護效果,樹種選擇耐陰、樹型優美、花期長久的品種,如檉柳(Tamarixhispida)、小葉黃楊(Buxusmicrophylla)、赤楊(Alnustinctoria)(有固氮能力)。這樣,在崇明島不斷向東淤長的過程中,將在島嶼東部逐漸形成大面積的森林生態系統,也會大幅度提升東灘的旅遊承載力。在道路兩側50m範圍內建設景觀優美的防護林;在農田中每隔500~800m建設寬度為30m左右的農田防護林網,樹種以陽性樹種為主,枝葉繁茂,防風效果好。這些防護林不僅能直接提高生態承載力,同時通過抗災減災間接地提高了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此外,優質牧草場、高產作物品種等也屬於承載力較高的植被類型。

(2)科學規劃園區建設,適度發展立體交通

崇明島由泥沙淤積而成,成陸歷史很短,目前還在不斷向東擴展,面積以每年兩萬畝的速率逐年增加。但作為島嶼,它的發展空間還是受到限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單位土地的生產能力明顯低於其他各區。隨着人口的增加,城鎮建設規模的擴大,以及道路建設的增長,環境壓力將增大,對土地的需求將空前高漲。因此必須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寸土寸金。在城鎮建設和道路建設規劃中要有超前意識,充分發展空間結構,科學規劃園區建設,避免“住宅”污染,保證有大面積的土地以實施生態農業、集約經營的需求。在交通建設方面,應考慮崇明的長遠發展,須作到水、陸、空結合,立體發展。陸路交通要合理規劃,具有前瞻性,避免重複建設。

(3)開發利用無公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的利用方式對區域生態承載力影響很大,很多能源工業會產生大量的工業“三廢”,嚴重污染環境,造成區域承載力下降,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導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降低。所以必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開發崇明島具有優勢地位的清潔、無公害能源,如風能、太陽能,進行能源利用結構的優化和合理佈局,使得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生態島建設以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緊密結合。

(4)發展生態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生態農業有利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避免掠奪式開發和經營,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因而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及區域生態系統承載力,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投入少,產出多。在崇明這個一直以農業為主,今後以保護原生態為目標的相對落後的城市邊緣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是唯一可行的對策。因此必須調整現有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資源節約型、集約化、科技含量高的規模化農業模式。在牧業方面,到目前為止,崇明島上的牧業(山羊)還是以散養為主,不僅效率低下,對生態系統破壞也很嚴重。對牧場的管理基本上採取只取不給的掠奪式經營。要提高生態承載力,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首先要建立以人工或半人工草場為主的經濟型畜牧業生產基地,提高草場淨第一性生產力。草場管理集約化經營,牲畜採用圈養,不僅可發揮崇明畜牧業的原有優勢,還可大大提高其草場的生態承載力。

(5)產業結構的合理佈局和優化

根據生態島建設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應用循環經濟、資源節約型、產業集羣、新產業區、點軸模式等理論,以崇明島經濟社會基礎、資源和區域優勢、科技進步等為前提,進行崇明資源供給需求分析,崇明島經濟物質代謝對外界依賴度分析,以及經濟轉型後的資源利用模式情景分析,構建崇明經濟資源消耗密度評價和資源節約型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崇明未來生態型經濟發展目標,優化產業結構,探討生態產業園區的組織模式以及生態產業的發展路徑,最終建立基於生態承載力和生態安全的崇明島產業集羣發展戰略與模式。

(6)崇明生態島建設的適度人口規模和目標

雖然崇明人口是上海市各區縣中唯一長時期來持續減少的地區,但是,隨着崇明大發展的不斷深入,必然會帶來人口的大量集聚。意味着消費的增加,也意味着人類向自然索取的遞增和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增多。因此,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如何確保資源與人口、經濟、環境之間的協調有序發展,是必須切實予以解決的首要問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應深入研究適宜崇明生態島持續發展的產業與人口結構,探討崇明產業結構轉型、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互動機制[23]。同時,應制定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的調整和優化佈局方案,對於實現崇明大開發的目標定位和宏偉藍圖,促 進崇明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可以採用P—S“可能—滿意度”法、“環境—就業”法,“趨勢—理想—目標”法等方法建立經濟適度人口規模理論模型,評估崇明島人口發展的壓力,並在多方案設計下,模擬和預測未來(2005-2020)的適度人口規模。應重點探討人口發展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人口發展與城市化過程關係,人口發展和資源承載力擴展以及人口發展與環境容量發展的協同關係。

(7)加強法制宣傳,增強法制觀念,運用法律、法規等保護環境

法律、法規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人們生態意識還不太強時,它是防止生態退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應加強有關法律的執行檢查力度,依法打擊破壞資源與環境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與企業在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執行生態環境的有關法律法規。懲前是為了毖後,還應充分利用崇明縣前衞生態村生態學科普教育基地,加強示範和生態宣傳教育。

4.5構建崇明島生態安全預警調控系統

與生態承載力密切相關的另一人類關注的問題是生態安全[2][8][17][36][40][43]。隨着崇明生態島建設的實施,生態安全問題將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重要的資源生態系統、環境敏感區,如主要交通幹線沿線區、重要濱岸濕地、淡水資源等。如何構建生態安全預警系統以確保生態島建設目標的實現將是當務之急。生態安全的基礎是生態承載力,在前兩項建議的基礎上,採取多種數據採集方式,進行不同尺度調查和過程模型分析,結合區域人口、產業、交通、能源和資源需求的動態發展狀況以及承載力閾值分析,開發多層次、多尺度以及兼備評價、預測、預警和對策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安全預警信息系統,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1)評估淡水資源生態安全

應參考崇明島水資源承載力研究,進一步對崇明島淡水資源的狀況,供需平衡,重要風險源過程、影響進行模擬研究,結合宏觀經濟、社會、人口、生態環境等多因素預測,對崇明島淡水資源安全現狀和未來20年的變化進行生態安全評估。

(2)評估重要公路沿線生態環境安全

依照《崇明島域發展規劃綱要》,未來崇明交通狀況將發生巨大變化,如陳海公路和擬建中的滬崇蘇高速公路等,將大大改善崇明的交通狀況。作為一個生態島的建設,應充分考慮崇明島交通幹線及沿線區域重要生態系統健康和風險狀況以及環境,對污染、土地佔用和能源消耗等安全進行調查和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滬崇蘇高速公路開通後崇明交通狀況進行情景模擬分析,預測和評估未來崇明主要交通幹線區域生態環境安全狀況。從生態和資源環境角度對崇明交通的發展規模進行監控和預警,以促進崇明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3)評估重要濱岸濕地生態環境安全

濕地是崇明島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之一。應對崇明島重要濱岸濕地結構和功能,濕地生態服務價值,濕地在不同層次的安全閾值等進行評估。利用“P-S-R”法,從“壓力(P)”,如鹹潮入侵、風暴潮衝淤頻率、圍墾強度、沉積物污染狀況、水體營養狀況、動植物污染狀況、灘塗養殖和捕撈等,濕地“狀態(S)”,如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指數、灘地面積、灘地淤漲速率等,,以及“響應(R)”,如濕地保護措施的加強、恢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治理經費的增加等,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對濱岸重要濕地生態安全進行綜合評估和預測。

(4)基於3S系統的崇明島生態安全風險管理與預警系統

作為現代信息技術,3S系統是區域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與方法。運用3S技術,基於崇明生態信息系統,可以構建崇明島生態安全的風險評價、管理和預警信息系統,為崇明生態島建設提供安全管理的分析平台。主要內容包括:用户需求調研和分析,主要風險要素的識別,風險評價的方法和技術體系建立,生態環境風險評價,風險要素的製圖和地球觀測數據的使用和評估模型建立等。

5結語

崇明島由於其獨特的區域位置和自然優勢,成為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崇明生態島建設應通過對比研究國內外類似發展的成功模式,結合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以及崇明島重要資源、環境、人口和產業現狀以及區域優勢,提出適合崇明生態建設目標的發展途徑。通過確定崇明島重要資源的承載力,環境容量以及適宜的人口和經濟支撐能力,提出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和佈局方案,並積極探討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承載力的對策。構建崇明島重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開發環境安全與災害預警系統,為崇明生態島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建議和戰略決策依據。

拓展:生態文明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篇三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建設目標。大學的校園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養人才好壞的衡量標準,校園文化也被視為大學的風骨。它包括園林景觀、校園建築、綠化美化等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學風、校風、心理氛圍、集體輿論、傳統以及校內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人員在共同活動中形成和體現出的非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積極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情操、豐富人文內涵,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文化是大學的核心影響力,是大學的血脈,也是大學之根。校園文化建設伴隨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高校重視的一個關乎學校發展的戰略性問題。興建綠色、生態大學,推動生態教育的全面開展和符合生態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成為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高校生態文明現狀及對策 篇四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由於國家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國民擺脱經濟貧困狀態時日不多並深受傳統文化習慣的影響,接受和理解的環境保護概念較少,因而公民環境知識與水平、環境保護活動參與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環保形式多表現為在政府倡導和引導下廣泛的行政動員模式。且環境意識極度缺乏,國民被動的接受政府組織的大規模環境保護活動,除大學或職業學校開設的環境專業外,環境保護行動更多是在中國小校的學生居多,所採取的環境保護手段有限,效率較低,遠遠不能提供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從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觀念出發,以形成生態系統內部動態平衡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理念,以建設生態文明高校為目標,以高校為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的輻射源,把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的視野轉向各種形式的實踐行為。通過生態文明校園的建立,在全社會形成良性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體系。隨着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人們對所處學校的校園環境要求也隨着不斷增長,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在高校建設中占主導地位。生態體現着物種之間物與水、熱、光等因素之間的和諧關係,這種關係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學習媒體,能夠使學生從中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物、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

一個健全的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的校園文化不僅能夠為學生在環境教育所提供的實際生動的內容與素材,讓學生適應融入羣體的感覺使用多種感官去了解環境並思考遇到的問題,在生態環境建設和維護的實際操作中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長期性生態體驗、觀察的環境和目標。在校學生身在不同的專業和班級也會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擁有獨特的對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理解和表現的方式,有本校特色的交往關係、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學生參與進行編寫的校報、定期的講座、社團及其他科學、娛樂、文化、體育等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的活動和各類文化設施會作為校園文化的主要特徵充盈着大學校園的各方面建設,從而使得大學校園更富有生機和活力。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綠色生態校園的建設方案。充分反映出學院的辦學、人文、時代等特色,注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結合,推進全院師生植綠護綠活動長期進行下去。以生態文明理念開展公共課程;加強生態文明課題研究。校園內添加具有人文內涵的標誌。弘揚校園特色文化。並定期舉辦以“生態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這些都可以提升廣大師生對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解和熱情,並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高校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號召全體師生加入到校園生態文化的建設中來,美化校園內部環境狀態,樹立行業新風。

毛概有關生態文明2700字論文 篇五

《略論生態文明建設》

【摘要】黨的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本文談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地位與措施。

【關鍵詞】報告;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方式

一、生態與生態文明的內涵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説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説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着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範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着眼點。劉驚鐸在其《生態體驗論》中把生態文明定義為從自然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之三重生態圓融互攝的意義上反思人類的生存發展過程,系統思考和建構人類的生存方式。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可以説,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

二、生態文明的突出地位

為什麼報告把生態文明提到這麼高這麼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共產黨基於對當今世界出現的能源資源環境瓶頸約束、氣候變化異常、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持續等問題的科學分析,制定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戰略對策。如何解決這一系列全球性的嚴峻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對策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變人類的不良行為、觀念、習慣。不管是什麼政治制度,不管是什麼階級階層,不管是什麼民族種族,不管是什麼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態文明建設這一超意識形態的全人類共同利益原則,使人類利益原則恢復了本來的權威。這一決策既能夠贏得全國人民的擁護,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之中;又能夠把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緊密連接在一起,增強“地球村”的意識,共同保護地球生態系統。這是從根本上、源頭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惡性循環問題,實現永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建設生態文明,當然要加強保護、優化和建設生態環境,但絕不是單純的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而是關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重要紐帶。我們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保護地球,優化自然生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實現發展與環境雙贏,造福人類”,實現生產方式根本性變革,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落實四個“着力”,五個“更多依靠”的要求。實現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必須徹底改變人們奢侈過度消費的不良觀念、行為、習慣,經濟發展與財富增加並不能讓我們丟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由於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經濟規模,即使採用各種末端治理措施,也難以避免嚴重的環境影響。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大規模開發和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這對於尚處於工業化時期的我國來説,挑戰是巨大的。但作為後發國家,我們又具有積極借鑑和吸收其他國家經驗的優勢。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建設生態文明,觀念要先行。

要使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強化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意識;強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效益意識;強化經濟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全面發展的政績意識;強化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資本,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環保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使生態文明觀念成為13億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自覺行動。

(二)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三)建設生態文明,告別“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別“黑色文明”要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核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要讓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成為兩根“高壓線”,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建設生態文明,實行嚴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標要出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護耕地一樣,實行嚴格的環境資源保護制度,嚴肅法律制度、環境標準、執法紀律、執法手段,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將能耗降低和污染減排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政績督察制和行政問責制,對那些我行我素、無視法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人要堅決懲處,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絕不允許“少數人發財、人民羣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再出現。

結束語 篇六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認識為我們創建生態文明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我們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環境。政府部門要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引導產業結構升級,改革環境保護税制,為構建生態文明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經濟視角下構建生態文明 篇七

(一)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政策,同時對地方官員的考核也主要是根據當地GDP的增長情況。這樣的考核模式在當時具有很強的進步意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結果。但是,歷經35年的發展,單純考核傳統GDP已很難滿足實際需求,更造成了政府層面對於環境保護的消極態度。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構建上的重要作用,應該構建綠色GDP考核制度。

謂綠色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與環境因素影響之後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從現行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其計算結果可稱之為“綠色GDP”綠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將資源和環境獨立出來,建立資源和環境賬户,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補充,在此基礎上對現行GDP進行扣減和調整,從而得出綠色GDP。簡單地説,綠色GDP=傳統GDP -資源環境損害+環保部門新創造價值。對綠色GDP的實際測算,目前集中在對資源環境損失的測算上。可以説,綠色GDP這個經濟發展衡量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淨正效應。綠色GDP佔GDP的比重越高,就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低,反之亦然。可見,綠色GDP不僅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而且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觀的思想和要求。通過綠色GDP核算有利於真實衡量和評價經濟增長活動的現實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傾向和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GDP唯上的政績觀,增強公眾的環境資源保護意識。可以説,綠色GDP核算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效利用資源的結合點,實行綠色GDP核算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與此同時,要把綠色GDP這一科學的概念轉化為實際操作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這緣於綠色GDP核算面臨的兩大挑戰:一是對資源耗減和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進行量化困難;二是綠色GDP對資源耗費的估價沒有標準,不同的人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所以有一個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問題。但是由於綠色GDP所具有的優越性,開展綠色GDP核算肯定是一個發展方向。

(二)產業升級、結構轉型是根本保障

當前的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要克服即將到來的“劉易斯拐點”所引發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障礙,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從“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產出”的棕色經濟向“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和高產出”的綠色經濟轉變。真正踐行“綠色經濟”戰略,才能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宏偉目標。

以浙江省為例,2014年伊始省政府就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決定,其實就是生態文明建設“倒逼”機制的體現。表明了浙江省政府將經濟發展的重點從“數量”轉移到“質量”上來,把 “環境”迴歸到“民生”的本質上來。“五水共治”最重要的還是要從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出發,“騰籠換鳥”實現經濟發展結構的綠色化,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當前應該重點建設一批具有節能環保特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產業促環保、以環保倒逼產業升級,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新路子來。

(三)環境保護税制改革

環境保護税制體系是指在税收體系中與環境資源利用和保護有關的各種税種、税目和税收政策的總稱,旨在實現特定的環境政策目標,籌集環境保護資金,調節納税人的環境保護行為。環境保護税是一種庇古税,其核心精神就在於“誰污染,誰治理”。

通過對污染行為附加環境保護税使污染行為的成本變高,使得企業放棄採取污染環境的行為。因為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外部性,具有負的外部性的行為會使得供給大於合理的供給,也就是説,污染的供給大於合理的污染供給。環保税的目的就是讓那些污染的企業承受自身污染所帶來外部性的成本,這樣企業的生產成本升高,污染必然會下降。

我國現行税制,沒有設置專門的環境保護税種,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大多散見於各税種之中。其中涉及環保的內容主要有下列幾個方而:一是有關企業“三廢”的税收減免。包括免除、先徵後返增值税及減免徵企業所得税;是節能、治污等環保技術和環保投資的所得税減免;三是限制污染產品和污染項目的消費税、車船使用税税收調節;四是開徵資源税、城鎮土地使用税和耕地佔用税,促進自然資源有效利用;五是開徵城市維護建設税為城鎮環保建設籌集資金。

參考文獻 篇八

[1]高敏雪。綠色GDP的認識誤區及其辨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3):57.

[2]吳曉青。關於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若干建議[J]。環境保護,2008,(3):23.

[3]王玉慶。科學發展觀與生態環境保護[J]。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報,2005,(6):3.

[4]吳曉青。加快發展綠色經濟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產業,2010,(1):21-24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篇九

成績

論文題目:論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課程名稱:形勢與政策 授課教師:侯培巖 院系:日本語學院 年級:2012級 姓名:孟哲 學號:120121316

論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概念與生態文明理念,是20世紀以來人類為解決威脅自身持久健康發展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在對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根源的認識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與戰略思想。可持續發展概念主要着眼於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問題,強調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這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從人類社會文明轉型的歷史視角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的內在要求,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在內涵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一脈相承,次第漸進,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擴展和昇華。在實踐上,二者是相通和統一的,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生態文明。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已是人類發展的必要需求。基於我國所處的人口資源環境的特殊國情,協調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的關係這一歷史任務顯得更加緊迫。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佔有率在世界各國中處於低位;同時,我國的資源和人口分佈呈逆相關,許多資源分佈在人口稀疏、環境惡劣且難以開發的中西部地區,而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資源卻較為稀缺,人均可利用資源相對匱乏。這些現實的情況,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走資源消耗型之路,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生態環境保護。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的報告, 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 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當前,隨着我國社會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進一步增長,生產、生活所帶來的資源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嚴重。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快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積極發展生態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環境良好型發展模式轉變。

我國為促進生態平衡採取的措施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

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羣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可持續發展戰略

(1)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作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要調整需求結構,要把國民經濟增長更多地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更好、更快的發展現代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產業,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要素投入結構,把它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和管理的創新上來。

(2)要把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着力點,在全社會的各個系統都要推進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續發展實際上講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權利,可持續發展的所有問題,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 (4)是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實際上很多不可持續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創新。(5)要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樣的體制和機制,特別是要深化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的責任制。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能做的更多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做起,從保護做起,從響應國家的號召做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潮中去,為人類的美好明天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