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近代史論文25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近代史論文2500字精品多篇

近代史論文2900字 篇一

《論辛亥革命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對我國的社會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確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開創了工業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道路,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沿着這個道路前進。辛亥革命還培養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骨幹力量。這些都對我國的歷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辛亥革命;當代社會;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至今已經過去了100多個年頭。它一舉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對整個中國歷史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對以後的中國社會的進步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一顆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紋會傳至很遠,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已經過去100多年的辛亥革命產生的種種影響。

一、辛亥革命確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的這片土地,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在世界各民族中居於領先地位,是世界各國爭相崇拜、學習的對象。可是自明清以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越來越束縛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中國在不自知的狀態下漸漸地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直至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天朝上國”的美夢被徹底打破,列強接踵而至,整個中華民族遭受“三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甚至瀕臨亡國滅種的邊緣。1911年發生的辛亥革命,徹底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採用共和制的南京臨時政府,從此開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程。

隨着清王朝的覆滅,革命實現了“驅除韃虜”的目標,結束了民族壓迫的歷史,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發展的格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這種民族平等的思想一直延續到今天,今天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體現。在這種民族平等的形勢下,各民族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時至今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國在世界上綜合國力和地位已經實現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中華民族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説,辛亥革命最早樹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接下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則接過了這面旗幟,今天的我們,則在繼承辛亥革命精神的基礎上,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而奮鬥。

二、辛亥革命開始了中國工業化的道路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有過洋務運動等一些發展民族工商業的時期,但是從未正式開始過在全國範圍內通過發動民眾展開工業化的浪潮。辛亥革命為中國工業化開闢了道路,據統計,1911年,全國共有近代工廠615家,資本總額23258萬元,其中中國人辦的工廠有521家,資本為13232萬元,佔總資本的56.95%。民營工廠419家,資本8855萬元,佔總資本額的38.12%。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發展。儘管由於當時的革命勢力不夠成熟,隨着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工業發展的勢頭也逐漸消失,但是辛亥革命引領的工業化浪潮為後世做出了一個表率,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今天,我們的工業化已經具備了雄厚的規模和基礎,而工業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主導,又對我們的國民經濟和綜合國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近代以來的倍受欺凌,“產業興國”的概念已經深深扎進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新中國成立後,工業成為整個國民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奮鬥下,建立起了中國的工業體系,正是這些紮實的工業基礎保證了我們今天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了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三、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將封建的國家機器打得粉碎,政治制度的變革帶來了社會意識的巨大變化。傳統的“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被否定,代之以“民主”、“共和”的新思想,開啟了民智,從此將民主共和的思想深深紮根進了中國人的心中,從辛亥革命起,各種封建復辟沒有任何一次成功,中國人從此開始了進行民主道路探索的過程。

在經歷了袁世凱的篡奪勝利果實、北洋軍閥的割據混戰、國民黨的一黨獨裁之後,中國人民終於找到了適合中國人自己的民主制度,那就是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可以説,沒有辛亥革命對封建思想的打擊,沒有辛亥革命帶來的思想大解放,以後的民主制度在中國的建立會面臨更大的曲折,經歷更多的困難,走更長的彎路。今天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辛亥革命引發的對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四、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法制化建設的進程

辛亥革命勝利,使南京臨時政府得以成立,南京臨時政府隨即頒佈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有憲法的性質,規定了革命政府的職能、組織形式、國家性質等一系列的問題,將革命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從而開啟了中國近現代法制建設的先河。在《臨時約法》之外,南京臨時政府還頒佈了一系列法規條例,禁止和廢除了刑訊、跪拜、吸食鴉片、纏足、蓄辮等一系列陳規陋習,並在教育、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法律體系。

南京臨時政府頒佈的這一系列法令條例,都為後世提供了一個藍本,也使“法制”的觀念紮根進了每個中國人的頭腦中。即便是後來的軍閥混戰期間,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出於騙取民心的目的,在不斷地制定新的憲法。這種對於法治的追求一直延續到今天,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在不斷探索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道路,人們的法律意識也不斷增強。

五、辛亥革命培養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辛亥革命中湧現了無數的革命志士,鮮為人知的是,這些革命者中有很多位成為了後來的中國共產黨領袖。辛亥革命的槍聲,不僅僅創造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也培養了中共早期的領導人,為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辛亥革命後,安徽宣佈獨立,陳獨秀在安徽都督府任祕書長一職。就任期間,他在安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安徽治理得井井有條,煥然一新;毛澤東當時還是一名學生,但是革命一爆發,他就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軍,並在軍隊中鍛鍊了自己;朱德則在蔡鍔的軍隊中擔任連長,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當時馬克思主義還沒有傳入中國,他們的思想還沒有像後來那樣進步,但是,辛亥革命的爆發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無疑在極大程度上震撼了他們的心靈,並影響了他們的一生。這段時間的革命經歷,磨練了他們的意志,增加了他們的經驗,為以後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一批優秀的領袖和幹部。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些人不約而同地紛紛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從而找到了拯救中國的真正法寶,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整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辛亥革命培養了中共早期的領導人,一方面為革命準備了後備力量,另一方面也對後來中國的歷史走勢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我們已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階段,在感受到國家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我們應該感謝黨帶領人民做出的長期不懈的努力,同時也應該想到辛亥革命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所曾發揮過的作用。

註釋:

[1]陸仰淵,方慶秋主編。民國社會經濟史[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22.

參考文獻:

[1]金衝及。辛亥革命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J]。求是,2001(20)。

[2]李斌。從辛亥革命中走出來的中共領導人[J]。湖南文史,2001(5)。

近代史論文2700字 篇二

《論辛亥革命》

【摘要】辛亥革命刷新了中國歷史,邁出了中國民主政治的第一步,併為其進程提供了一些啟發、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因其固有的侷限性而留給後人諸多教訓,致使革命以後的數十年,中國的民主進程依然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

【關鍵詞】辛亥革命;愛國主義;經驗教訓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樹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幟,開闢了中國人民繼續前進的道路。在今年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時候,全國各族人民深切緬懷領導辛亥革命的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深切懷念在辛亥革命時期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烈們。

1911年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於10月10日再次發動武昌起義,緊接全國各省紛紛響應並宣佈獨立。12月2日和25日,各省代表分別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和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從上海趕往南京途中在常州停車,在火車站台上向前來歡迎的常州市民發表演講,隨即赴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鋭,人民反抗怒潮不斷高漲的必然產物。毛澤東指出:“當着帝國主義不是用戰爭壓迫而是用政治、經濟、文化等比較温和的形式進行壓迫的時候,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階級就會向帝國主義投降,二者結成同盟,共同壓迫人民大眾。這種時候,人民大眾往往採取國內戰爭的形式,去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的同盟,而帝國主義則往往採取間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國家的反動派壓迫人民,而不直接採取行動,顯出了內部矛盾的特別尖鋭性。中國的辛亥革命戰爭……都有這種形式。”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爆發形式上是內部矛盾特別尖鋭性的表現,實則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統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實行政治上高強壓迫、經濟上殘酷剝削,造成嚴重的貧富懸殊,導致階級矛盾日益尖鋭。“窮人巴造反”的鐵定規律就會起作用,就會爆發革命。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僅是革命的先鋒隊,真正的主力軍是廣大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民羣眾;沒有全社會人民羣眾的支持,任何革命就會失去社會基礎,也不可能成功。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開創了亞洲的第一個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國,完成了國家政權由傳統專制政治制度向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轉變。雖然羣眾還沒有深刻理解自己對於民主國家所負的責任,不知道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新世界,但是民主共和已經取代君主專制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因為如此,袁世凱、張勛先後復辟帝制,均受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人民羣眾的堅決反抗。

民主理論經由辛亥革命提升到實踐層面,促動了知識分子階層的主體意識覺醒。他們成立了很多以“民主”為基本綱領的黨派政團,創辦了大量革命報刊,發行了不少革命書籍,向廣大民眾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如鄒容在《革命軍》中指出:“凡為國人,男女一律平等,無上下貴賤之分”。

辛亥革命破天荒的功績就在於它沒有重複幾千年改朝換代的舊例,公開聲言在推翻清王朝後建立的將是民主共和制。革命派的大力宣傳使共和制的觀念深入人心,此後,誰要是想在中國搞復辟,必將遭到社會的唾棄。對此,董必武明確指出:“自中華民國的名稱確定以後,帝制被拋入茅坑,便再也爬不起來了。袁世凱的洪憲皇帝,不過百日便被迫取消。張勛扶溥儀復辟,倒得更快,段祺瑞馬廠誓師討逆,十天功夫就把北京的辮子軍肅清了。無論帝制也罷,復辟也罷,都很快地塌台,這都是受了建立民國的影響”。在此之前,是人們都想不到的。七十年前,林伯渠説:“對於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經常被低估的,這並不奇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列寧對資產階級共和制的建立高度讚揚:“先進文明的歐洲對中國的新生是不感興趣的。4億落後的亞洲人爭得了自由,覺醒了起來,參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1/4的人口已經從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運動和鬥爭了。”

但是辛亥革命也有其侷限性,缺乏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和魄力,這是導致辛亥革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為什麼沒有成功,沒有解決吃飯問題呢?是因為辛亥革命只推翻一個清朝政府,而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剝削。”這種勇氣和魄力上的缺乏,源於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錯誤認識。董必武指出“辛亥革命時期的許多活動家,並不認識帝國主義的真面目。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甚至還天真的認為,由於他們走的是西方資產階級走過的路,所以西方資產階級會幫助他們,把中國建設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資產階級國家。他們不相信勞動人民,並且害怕人民的革命會引起帝國主義的干涉。他們對帝國主義既然存在幻想,因此,他們在行動中就力求避免去觸動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武昌起義以後,各地革命政府為了爭取外國的承認和支持,紛紛表示承認清反動政府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辛亥革命幾乎完全沒有觸動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統治。”帝國主義的侵略,最終打破了中國人學習西方的迷夢。孫中山在臨終才深知欲達勝利,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綜上所述,辛亥革命走出了中國民主進程的第一步,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同時由於其諸多的侷限性,特別是革命黨人的先天不足、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所導致的民主與法制制度缺失等多方面的限制,它留給後人的經驗和教訓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__週年、並用武裝革命奪取政權且已執政了60餘年的今天,面對許多國際國內與歷史上“驚人的相似之處”,認真研究其成敗得失,防患於未然,對於鞏固和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防止重蹈歷史覆轍;對於和諧社會建設以及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一定會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李喜所,“辛亥革命時期的教育改革”,《南開學報》,05期,2001年。

[2]範忠程,“毛澤東與辛亥革命”,《中共黨史研究》,06期,2001年。

[3]何振東,“辛亥革命的史碑──改朝換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03期,2001年。

[4]戈晶晶,“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紀念辛亥革命__週年”,《黨史縱橫》,04期,2001年。

[5]潘海濤,“論辛亥革命難以完成反帝反封的歷史使命”,《長江論壇》,05期,2001年。

[6]周良書、汪華,“辛亥革命與中國現代化”,《江海學刊》,05期,2001年。

[7]邢金娥,“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教訓與啟示――紀念辛亥革命__週年”,《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05期,2001年。

[8]林文彪,“論紹興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精神遺產”,《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6期,2001年。

中國近代史論文2500字範文:《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 篇三

摘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世界近代史學科擺脱了蘇聯史學體系的影響,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逐步獨立和完善,並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構建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與編寫世界近代史教材緊密相連,教材的內容只有不斷地完善和豐富,並且體現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推動學科體系的不斷髮展。

關鍵詞: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教材編寫

一、世界近代史的定義

世界近代史的定義問題是近代史學科體系的基本問題,對世界近代史的定義不同,必然出現不同的分期標準和對近代史上下界限的劃分不同,也決定着歷史學家對世界近代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闡釋方式。因此,一部較好的世界近代史教材首先體現在它對該學科涵義的表述上。整體而言,世界近代史和世界史的涵義一樣,都是隨着人類認識的不斷髮展而逐漸完善。

眾所周知,我國的世界史學科體系在建國初期全面引進蘇聯的體系,世界近代史也不例外。蘇聯體系把世界近代史界定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歷史,同時也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鬥爭的歷史,歷史發展的動力是階級鬥爭,因此體現了鮮明的階級鬥爭史觀。現在看來,這種觀點主要問題在於低估了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能力。事實證明,資本主義不但沒有走向衰亡,反而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實,恩格斯早在其生前最後一篇文章《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導言》中,就承認19世紀中葉“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資本主義的基礎還有很大的擴展能力。”[1](P.597)1978年以前,國內史學界對於世界近代史的定義,基本上照搬了蘇聯的定義,集中體現在週一良、吳於廑主編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中,認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的世界近代史教材開始逐漸更正對世界近代史的定義。80年代劉祚昌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稱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資本主義的歷史”;90年代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則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確立、發展和基本定型時期的歷史”。後來劉宗緒先生把世界近代史又進一步概括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成熟時期的歷史。”1992年,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教材《世界史·近代史編》認為: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和反響的歷史,也是從地區隔絕向世界形成統一整體過渡的歷史。

2000年,潘潤涵、林承節主編的世界史教材更直接明瞭,認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歷史。從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學術界對世界近代史定義的認識已擺脱了傳統理論的束縛,朝着多樣化方向發展。儘管對於資本主義的命運估計不盡相同,但這些定義都肯定了世界近代史的資本主義屬性,因此,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世界近代史的核心。但也有學者認為,世界近代史與資本主義社會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並不必然等於近代時期,因此主張“世界近代史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發展的歷史,或者説世界近代史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世界歷史。”[2](P.56)筆者認為,這種定義試圖擺脱傳統的以社會形態演變來劃分歷史時期的模式,其實是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世界近代史的內涵。

二、世界近代史的學科體系

我國著名史學家吳於廑先生認為,“世界歷史是歷史學中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羣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繫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勢。”[3](P.4)這段話深刻揭示出“世界史”是有機統一體的內涵。然而,構建世界史的學科體系並非易事。例如,20世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編寫的六卷本《人類史》和蘇聯科學院主編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儘管內容豐富、資料翔實,但卻“缺乏嚴密的體系,甚至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覺”。 [4](P.332)錢乘旦認為,歷史學科體系是歷史學家對歷史的理解和解釋系統,它決定歷史學家選用哪些素材來編織他對歷史的陳述。體系實際上就是篩選歷史的標準,通過它來選擇史料、重現歷史。[5](P.5)

中國的世界史學科,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來,並且全面引進了蘇聯的學科體系。根據蘇聯的學科體系,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始終貫穿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相對立的思想。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史學界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編寫新教材,重新解釋世界近代史,構築新的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主要有兩個:用現代化的觀點解釋的世界近代史,以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為代表;用整體的世界觀來組織的世界近代史,以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編》教材為代表。

在1999年版本的《世界近代史》中,劉宗緒先生從現代化的觀點重新解釋和組織了世界近代史。這個體系的編寫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以工業化為主線,以社會經濟史為重點,充分的體現了經濟的發展對社會變革的決定作用。按照生產力標準,該書將世界近代史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手工工場時代(17世紀到19世紀初)、蒸汽時代(19世紀初到70年代)及電氣時代(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這本教材採用的三大分期法的新體系,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論述,避免了以往教材以某個事件為中心和基本上按國別史單線條進行敍述的傳統模式,更清晰的勾勒出世界近代史的全貌。

錢乘旦也主張用現代化的觀點構建世界近現代史學科體系。他在《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一文中認為,世界近現代史的主題是現代化。以現代化為主題的體系,世界近現代史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現代化的準備、現代化的起動、現代化的發展、現代化的全球擴張和現代化的轉型。在這五個階段中,世界近代史就佔其中的前四個階段。因此,現代化是世界近代史的主題,也是構建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的主要依據。李其榮主編的《世界通史(近代卷)》就是以現代化為視角編寫的教材,闡釋了以資本主義現代化為主線、工業化為基礎,推動“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封閉型的農業社會向開放型的工業社會轉變,資本主義經濟由局部地區向整體世界擴展的歷程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