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多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多篇精品多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篇一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偉人毛澤東》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人文與管理學院 應用心理專業

2010225012 徐夢茹

2011.9.15

美國軍事作家、評論家拉瑞斯約本海默曾經這樣評價毛澤東: 是誰能把一個貧瘠的國家,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迅速崛起於世界強國的行列?事實上我記得美國以前有一位總統他是喬治·華盛頓。他以貧弱的美國北方軍,經過多年苦戰打敗了先進的南方殖民軍。使得美國獲得了統一與和平。但是,在東方一個大國,他就是中國。他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毛澤東先生。領導了他的人民,在貧困、飢餓、壓力下卻取得了遠遠超越喬治·華盛頓的偉大成就。

是什麼讓他對毛澤東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呢?

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誠然,於黨、于軍、於國,毛澤東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如果我們做一個假設,當他從萬人之上的神壇走下來的時候,我們又應當怎樣評價這位偉人呢?

作為一名農家子弟,毛澤東走出了韶山,也就走進了一個無比廣闊的大世界。這個世界就像一件藝術品的原胚,雖然五色斑斕,卻瑕瑜互見,總需要一雙靈巧而有力的大手來雕琢。毛澤東也許不知道,他就是這雙大手。他在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參與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開始構建與兩位19世紀的偉大德國人遙遠的迴應。他秉持着自由的理想,領導中國人民反擊黨國政府的圍剿,抵抗日寇的入侵,拯救中華民族於瓜分豆剖之際。理想的旗幟揮舞在他的前面,這是最博大的民族理想,革命的人生理想,並在他熱情的詩歌中讚美了為實現理想而進行的壯麗的鬥爭。 《七律·長征》就是這樣一個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詩歌典範,既寫出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又把紅軍為了實現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礙、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發揮到極致,達到了內容和形式完美的統一,堪稱為藝術精品,千古絕唱。

正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正是在生命最後的十多年裏,毛澤東陸續發動了“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反右傾”鬥爭,農村和城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至於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帶來十年**,十年的傷疤,用了幾十年也沒有完全醫好。據此,有人意圖對毛澤東做全面否定。早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裏,毛澤東已經得到了客觀的評價:“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在其名著《美國與中國》中説:“毛澤東號稱不朽,可能主要是由於他力圖粉碎自古統治階級的傳統。他對特權和城市官僚的種種弊病深懷樸素的反感。這種反感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敲響了警鐘,觸動了久遠以來就有的感情;因為舊中國是世界上以上層階級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一大典型。”可以説,對理想的追求造就了毛澤東,一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毛澤東,一個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毛澤東,一個要掃除一切危害的毛澤東。 毛澤東是一位雙重英雄。作為勝利英雄,他踏着自鴉片戰爭以來所有志士仁人、先進分子,直至一些偉大共產黨人奮鬥的道路,取得光耀千秋的勝利,建國後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而作為另一類英雄,他無畏無悔、執著探索,不怕風雲變幻,一改歷史上很多中國名人和成功者的負名而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清靜無為的處世哲學。在他一生中從來都是萬難不屈,一往無前。即到了垂暮之年仍是鬥志不息,壯心不已。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的這種奮鬥精神,在完全知曉創新性探索極可能失誤,因而也極可能成為國人的“怨府”,或“被打得粉碎”的情況下,仍不改其衷。中國自古以來,有幾人能如此?

作為政治家,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作為詩人,他是政治家詩人。毛澤東特殊的進取個性,鬥爭意志,浪漫想象和執着情感.這些詩化的性格,為他從事的事業譜寫了一首首傑作,也鑄造了一篇篇遺憾的敗筆。這傑作與敗筆對國家民旗的影響既深且大。其反差相隔天壤卻同樣驚心動魄。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作為飽餐中國傳統文化而達“內聖”、“外王 的毛澤東,其詩化的秉性、氣質、風格與其畢生的政治實踐融為一體。儒學士大夫其墨客騷人的秉性氣質和風格是多重的。有其氣勢磅礴、灑脱不羈、氣衝霄漢、豪邁不屈的一面,又有超凡脱俗、遠離客觀現實、文過飾非、虛幻理想的一面。很明顯,這兩個方面在毛澤東身上都是濃墨重彩。 當他天才的想象與歷史邏輯的軌跡吻合時,毛澤東創造了奇蹟,這種奇蹟是那些把歷史的進步看成電梯一層一層上升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無法領略和創造的。當他天才的想象和歷史邏輯的軌跡錯位時,災難性悲劇也是天崩地裂。毛澤東是大半個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設計、創造和指揮者,民主革命的成功和勝利把毛澤東推向“唯意志論”,而且是“唯己意志論”。他對自己天才的想象力從不懷疑,把“文化大革命”當作他一生兩件大事中的一件,便是最好的佐證。

毛澤東以畢生精力鑽研馬克思主義是為了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毛澤東思想體現了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革命和建設既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規律。

毛澤東思想概論,有助於我們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真學習和研究毛澤東思想,有助於我們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堅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現在正站在21世紀的門檻上,要在這個新的世紀裏,使我們國家以社會主義強國的地位屹立於國際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年輕一代成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羣體,而思想理論素質是人才素質的靈魂。

因此,年輕的一代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就必須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論素質,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無獨有偶,史玉柱在巨人集團倒閉後,一度閉門讀書,只讀有關毛澤東的書,他認為一事通,百事通,只學毛主席就夠了。有所得後才重新出山,且不論他的腦白金是否有效,欠下幾億債務能夠自己償還的,普天之下又有幾人?

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永遠敬仰緬懷毛澤東同志!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篇二

從鴉片戰爭看中國之變遷與發展

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姓名:張可明學號:

1105616034

中國近代歷史中的牽絆

內容摘要:中國近代史中,一次又一次,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最後內戰的結束,從中經歷的無數恥辱,無數不甘,國人心中留下了數不清的傷疤和不可磨滅的印記,終於等到中共建立了共和國,以為從此遠離了噩夢,卻又再一次陷入了另一個似乎走不出的漩渦,經歷十年文革,太長久,總也成就了一箇中國,從此崛起。 關鍵字:近代史,艱難,傷痕

自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以此作為近代史的起點,開始了一段令國人振奮,悲哀,無奈的不可磨滅的歷史。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並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的簽訂,為中國近代史寫下了一個恥辱的開頭,世界就這樣用近乎殘酷的方式讓中國人認識了當時的時局,認識當時的中國,當時的世界。當時在一連串的失敗後,中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大堆的條約,使得帝國主義披着宗教外衣,進行侵略活動,19世紀60至90年代,各地羣眾反對外國教會侵略的鬥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並不是偶然的。他們還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宣揚中國等黃色人種對西方人構成的威脅,但是這樣更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擊,刺激了中國人民的醒覺,促使中國人民投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

鴉片戰爭後不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中國成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外國資本主義實力的入侵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相結合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種從屬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主義形態。帝國主義勢力於中國封建勢力、買辦勢力相互勾結,共同壓迫、剝削中國人民,鎮壓中國革命。由於外強的進入,大量傾銷商品使得中國本身的自然經濟迅速崩潰,白銀外流嚴重,人民生活失去經濟來源,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了中國從落後的自然經濟中發展到商品經濟,然而過程卻是異常艱苦的,當人們意識到仍舊依靠單純的自然經濟手工勞動已經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是已經太遲,而地主,官僚等得出現更是使他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這種情況在19世界70 年代終於開始轉變,中國的民族資本興辦的形式企業逐步發展起來,但其中的真正的民族資本家卻因為原始積累不足,大多數規模過小,設備落後,受到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及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壓迫,發展緩慢,始終未能在中國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但這樣成果是來之不易的。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去附和敢於鬥爭的英雄氣概。1867年,台灣人民也在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奮起反抗,《馬關條約》簽訂時更讓他們鳴鑼罷市,表示抗議,1884年,中法戰爭時,香港中國造船工人舉行罷工,拒絕修理受傷的法國軍艦,愛國商人也罷工,碼頭工人則不運送法貨。1900八國聯軍侵華,義和團部分清軍與之展開殊死戰鬥。鴉片戰爭後只有少數人朦朧意識到的民族醒覺意識,在甲午戰爭以後,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中國人才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醒覺。19世紀60 年代初清政府開始了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建立新式海軍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這在客觀上對中國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促進主用,都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始,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開始變化,工商業者的地位上升,但洋務運動有封建性,加上對外國的依賴最終難免失敗。由此給人民心中一個重擊,寄予的希望都無望。清末新政可以算是中國最偉大的政治革命,清末新政自1901年開始,在慈禧太后主持下,進行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清末新政的偉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學界已經得到承認,清末新政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徹底而迅速地對中國政治系統加以改造,在體制和思想兩個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從傳統向現代轉移,從中國轉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舊兩個中國的分野。清末新政之前的中國政治與清末新政之後的中國政治有着根本意義上的區別,清末新政成為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標誌着中國政治在西漢至今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唯一的一次革命。“新政”以政治上的革新為主,實際擬定和實行的改革措施以政治為多,改革所影響最深的領域也是政治。新政的開始起因於帝國的危機,但它又刺激引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價值觀,反而又加劇了帝國的危機,促進了清朝的滅亡,然而新政所帶來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制度,卻保留了下來。新政所規劃的改革措施,很大一部分沒有來得及推行,已經明令實施的計劃也有相當一部分由於各種原因而舉步維艱。但是,清末新政是一系列歷史事件鏈條中的一環,它受到了以前歷史環境的影響和限制,也影響和限制了後來的歷史環境。新政的失敗更是讓國民對未來的飄渺的希望一個迎頭重擊。 一直到了1911年10月,武昌首義,全國響應,人民首盡了太多的壓迫,太多的委屈,終於在這一刻爆發出來,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得封建帝制終於覆滅,年底,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整在人民當然地以為會迎來新生活的時候,人民艱辛取得革命成果卻袁世凱竊取,雖然如此,1921年新文化運動,1919年得五四運動,依然是人民心中對自由、幸福無限追求的體現。隨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共逐漸擴大,卻形成了國民黨和中共的對峙,國民黨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厲行文化專制主義,企圖壓制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但是民心所向,馬克思主義在人民心中擁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人民一直堅持着的它,一直相信它,堅持了七年直到抗戰勝利,再堅持了十年,直到內戰結束。

1927-1937年為土地革命時期,也是十年內戰時期。期中中國出現短暫繁榮的現象,但是因為國民黨的欺壓,中國人民開始作出堅韌的反抗鬥爭,為了取得民族的獨立和自身的解放。從而進入了土地革命戰爭,在毛澤東主席的帶領下,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方式,經歷了長征的洗禮,一步步的走向中國革命的心局面。

剛開始,在張學良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後,國民黨就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自己的統治。但國民黨變成一個由代表地主階級,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利息的反動集團所控制的政黨,這個政權性質與當時的北洋軍閥的統治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所以國民黨實行***和軍事獨裁統治。首先,為了鎮壓人民和消滅異己力量,國民黨建立了龐大的軍隊,而且還建立了龐大的全國性特務系統。同時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動,國民黨還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以控制廣大人民的行動。最後,為了控制輿論,剝奪人民的言論和出版自由,還厲行文化專制主義。一個個的控制手法,正是為了維護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鞏固自身統治。

不過在“一戰”期間,因為歐洲列強暫時放鬆對華的經濟侵略,使得中國的辦工廠和投資數額增長迅速;輕工業發展顯著;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可是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相當的不成熟,也為成為中國的統治階級,所以很快就被國民黨控制了。

這樣的情況,這樣的背景使得中國人清醒了,也開始站起來了。無論在國民黨的追殺,摧殘下,還是在白色恐怖統治下,中國共產黨還是獨立高舉起反封建的革命旗幟。

可是當時無論中外,都沒有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而且中國近代革命也曾在大城市進行過革命鬥爭,但不成功。不過當時的毛澤東主席已經在艱難的探索中發現了問題,他最早關注農民問題,最早提出進行農村的武裝鬥爭,還明確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領導創建了第一次農村革命根據地,明確提出以農村為中心,最早提出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所以由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後來的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廣州起義,讓我們革命時期走到了土地革命時期。

土地實行私有制,農民生產力得到解放和發展,保護中小工商業,消滅地主階級,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這一個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發展生產和參軍參戰的積極性,再加上聲勢浩大的左翼文化運動,大大推動國家的進步,而且根據地也慢慢的成為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雛形,使身在苦難深淵的中國人民看到了一線光明和希望。

由於中國情況的複雜性和中國革命的長期性缺乏認識,而且不善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所以中國共產黨滋長了一種“左”的急躁情緒,而且“左”傾錯誤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領導機關取得統治地位,使得很多方面產生了很多的錯誤,導致中國革命受到嚴重挫折。所以迫使到最後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長征。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主席在全黨的實際領導地位後,開始從理論上系統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為中國革命提供合乎實際的,完整的理論,路線和方針。再加上紅軍戰士秉着長征精神,為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拼搏一戰,展現了長針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在經歷過種種的阻礙和困難,中國共產黨已在人民的心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而且慢慢的走進了人們的心中,所以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人民都滿懷信心的去鬥爭、去奮鬥。這次的土地革命是成功的,它確立了中國的性質,找到了中國的前進方向,而且人民也開始相信中國共產黨能帶給他們明天。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經歷了109年的不斷戰火後,中國人民終於都能夠過上自由和平的生活,然而回憶當中的戰火燒得依舊猛烈,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謹記歷史的教誨,謹記自己的處境,自尊自強,不再受辱。

而1958年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工作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進行了糾正,但並不徹底,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還有發展,最終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1966年5月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使黨和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因為“文化大革命”中江青集團的艱難曲折的鬥爭,使得“文化大革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國民經濟雖然遭遇巨大的損失,仍然取得了進展,糧食生產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國家**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依然英勇地保衞着祖國的安全,對外工作也打開了心的局面,這一切並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結果,但是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本應取得更大的成就。

儘管經過“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這兩次嚴重挫折,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在以毛澤東未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下,新中國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進步,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主義制度,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古老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隨後開始的改革開放事業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人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中國人民定以此為戒,努力開創屬於自己的自由、富強的時代。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十卷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徐中約著《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鬥(第6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第一版

(3)費正清 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上下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月第一版

(4)[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5)[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6)《毛澤東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 (8)《江澤民文集》人民出版社 (9)李侃等:《中國近代史》(第四版),中華書局,2004年版。 (10)蔣士第等編:《中國近代史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第11次印刷。

(11)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3)何沁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魏宏運主編《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5)金衝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16)曾業英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17)胡繩著《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18)費正清、賴肖爾著:,張沛等譯《中國:傳統與變遷》,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9)費正清著 劉尊棋譯《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20)[美]李侃如著《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小論文:《淺述中國近代百年憲政史》 篇三

[摘 要]近代中國憲政之路異常曲折。在追求憲政的路上,有林則徐、魏源、袁世凱、段祺瑞、孫中山等人為追求憲政的一次次努力。近代中國的憲政史可以説是一部為強國理想奮鬥的歷史,一部夾雜着屈辱與不懈奮鬥的悲壯史。

[關鍵詞]近代中國;憲政;民主;獨立

一、中國社會憲政化的源泉: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昭示的不僅是典型的現代與傳統兩種社會體系的衝突,而且揭開了西方與東方兩大文明體系在中國衝突的序幕。正是在兩大文明的撞擊中,中國艱難地開始了憲政化的歷程。

林則徐是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四洲志》中輯錄了一些關於美國政治制度的資料:“君國大事,關係外邦和戰者,均由議會定之,設所見不同,則三佔從二。升調文武大吏,更定律例,必詢謀和同。”這些介紹雖然過於簡單,但已接觸到了西方近代憲政制度的最核心的一些東西:實行議會制,少數服從多數,元首任期制。魏源的《海國圖志》在林則徐的《四洲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對西方民主、憲政制度的記載比《四洲志》更詳盡。該書已經涉及到了議會的地位,議會與國王的關係,議會、國王與各級官員之間的關係,議會與國王的權利界限等制度。關於美國,作者表達了對美國憲政制度的嚮往。

鴉片戰爭使得一部分如林則徐魏源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拋卻“天朝上國”的幻想,開始睜眼看世界,在與西方人的交流中接觸到了西方先進的憲政制度並且著書立説介紹引進,為後來對西方憲政制度的進一步理解打下了基礎。

二、中國立憲的初次嘗試:甲午戰爭與百日維新

在近代國際環境中,對中國憲政化歷程起決定性作用的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甲午戰爭及1895年的《馬關條約》是近代中國憲政化進程的轉折點。甲午戰爭最終使中國社會進入憲政化階段。甲午戰爭對中國體制內外刺激之大,遠遠超過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中國被一個過去視為屬國的小邦所擊敗,而這個小邦從事現代化改革甚至比中國還晚約20年。而且,這場戰爭中國人是被西方人之外的黃種人擊敗的。

1898年6月11日,在遭受了甲午戰爭慘敗的打擊之後,在維新派的極力勸説之下,在經過長時間的思想和人事準備之後,清光緒帝毅然下詔“明定是國”實行變法。可以説,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憲政化歷程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百日維新則是中國立憲的初次嘗試。

戊戌變法的中心內容之一是體制內的開明派與維新派精英集團合力進行的推動憲政化的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資產階級改良派向清政府提出了“立憲法,開國會”的要求,第一次把資產階級改良的政治理論運用到政治實踐。隨之在一系列的內憂外患的壓力之下,鎮壓維新運動的當權者被迫開始了全方位開放,君主立憲作為一種政治和變革思潮在中國開始興起。“變法”、“新政”和德日憲法模式的抉擇。立憲、官制改革、責任內閣制、中央及地方準議會的建立及試驗這一系列新觀念和新事物在眼花繚亂之中紛紛在中國社會登場。

由於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和光緒皇帝和康有為自身的侷限性,維新運動曇花一現,“立憲法,開國會”也只停留在口號上,沒有真正實施。但是“百日維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光緒皇帝規定的“許官民上書言事”是“百日維新”在憲政建設上所取得的最大成就。“百日維新”是中國以日本為參考下的立憲的初次嘗試,但在頑固派的阻擾下,中國失去了實現憲政的絕好機會。

三、抵制革命的幌子:清末預備立憲

“百日維新”失敗以後,中國的憲政歷程並未終止。逃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繼續鼓吹君主立憲制,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堅定的走從暴力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國。

清政府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拋出“預備立憲”的醜劇,派出五大臣出國考察,不久頒佈《欽定憲法大綱》。雖然清政府只是把它作為抵制革命維護自身統治的幌子,“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漸輕,三曰內亂可弭”、“使我滿洲朝基礎永久確固,而在外革命黨亦可因此消滅。”但是《欽定憲法大綱》第一次將憲法作為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來源,使得中國在通往憲政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可是這種純粹的“皇族特權”當然不會被人民接納,也無法挽救窮途末路的腐朽清王朝,辛亥革命爆發後,四面楚歌、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發佈了近代中國的第一部成文憲法――《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該“信條”同樣聲明“大清帝國皇統萬世不易”,“皇帝神聖不可侵犯”,但是與《欽定憲法大綱》相比,皇權得到一定削弱,國會權威有較大提高, “皇帝之權,以憲法規定者為限”;“皇帝繼承順序,於憲法規定之”;“憲法由資政院起草議決,由皇帝頒佈之”;“憲法改正提案權屬於國會”;“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公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並各省行政長官”;“皇帝直接統帥海陸軍,但對內使用時,應依國會議決之特別條件,此外不得調遣”;“年度預算,須經國會議決”;“國務裁判機關由兩院組織之”。以歷史的眼光看,《憲法重大十九信條》是一部比較中立、平衡的憲法,含有“虛君共和”的因素,憲法文本規定的國會之地位,足以與皇權分庭抗禮。

四、中國憲政路上的短暫春天:辛亥革命的成功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佈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得“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觀念深入人心,古老的中華民族站在了新的歷史階段,開始新的征程。

南京臨時政府頒佈實施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眾多憲法中最具民主性的憲法之一,它的制度模式仿效美國模式, 其民主性體現在“主權在民”的憲政原則和程序性規範兩個方面。《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這種“主權在民”的宣示,從根本上否定了“主權在君”、“主權在國”等反民主的政治原則以及世襲君主制的合法性。其次,從內容上看,該法的主要部分是涉及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國務員、法院組成及選舉的程序性規範。雖然迫於當時的情勢,有“因人設法”遷就個人的跡象,但是總體上並未規定任何個人和團體的“先定”統治地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使命止於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成立之時,1913年國會成立,正式的制憲才被提上議事日程,此時袁世凱早已就任正式大總統。先選總統併成立政府,後製訂憲法,這決不是一個簡單的順序問題。早在美國革命時期,潘恩就指出憲法必須先於政府由人民制訂,否則先成立的政府必定干預制憲,謀取“私利”。潘恩的話不幸在中國得到驗證,事實上袁世凱不僅篡改憲法,而且最後完全拋棄憲法復辟帝制。袁世凱當政期間,產生過《天壇憲草》和《中華民國約法》,前者因無法滿足他的權力慾望而被其廢棄,後者是在袁世凱直接干預和授意之下制訂的,史稱“袁記約法”,它的真正宗旨就在於增加總統權力,削弱議會對總統的牽制,完全是滿足其私慾的“作弊”之作。袁世凱的稱帝以及後來的軍閥混戰是中國的憲政之路戛然而止,中國再次與機遇失之交臂。

五、結語

近代中國的發展處處是血與淚,悲傷與苦難伴隨着古老的中華民族。中國人一次次的在最關鍵的時候錯過了發展的機會。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出現過兩次難得的機遇,曾經“閃現”出培育“健康”憲政的契機:一次是辛亥革命之後,另一次是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這兩次機遇性的時刻,有許多共同或相似的歷史蹟象,對憲政的“生長”是適合的,例如,都存在幾種勢均力敵的政治勢力,政治上呈現出一定的均勢狀態;都出現了掌控着較強政治權力,也享有較高政治權威的“強權人物”。如果這些強權人物能夠將其勢力真正地用於推動中國憲政的發展,那麼他們一定會名垂青史(而不是貽害於歷史)。可惜的是,他們都逆歷史潮流而動,將其有限的政治權威和合法性用於追求反民主的專制獨裁政體,從而耗盡自己的政治資源,最後都落得身敗名裂、遺恨萬年的可悲下場。他們的失敗,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客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意圖地追求“極端”的個人、集團和階級的政治權勢,是使得他們“權慾薰心”,無法把握歷史機遇的主觀原因。

百年中國憲政史昭示人們,容忍不同的價值取向,分享共同的政治利益,協商解決政治衝突,是憲政制度走向健康成熟的最終途徑,而極端的黨派利益和意識形態,則是憲政發展之大礙。

憲政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表明,憲政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在於它如何才能與社會、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才能引起民眾真正關注,如何成為權力的制約而不是工具並值得人們奮不顧身的捍衞與服從。

[參考文獻]

[1]張生。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2]徐祥民。中國憲政史[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

[3]王文博。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M]。法律出版社。1997.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篇四

中國近代史綱要

摘要: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探索經歷了百餘年的探索歷程,進程遲緩,本文擬通過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粗略梳理,簡要分析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並分析歷史對中國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鴉片戰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以史為鑑

中國近代史以一八四〇年的鴉片戰爭作為開端,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仍處於“威加四方,萬邦懾服”的天朝大國的幻想中,但很快這種幻想就被列強的炮火轟碎,中國被列強用鐵甲艦拖進了世界舞台之中。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市場,其實質是對中國的一場侵略,但從客觀上來説,中國打開國門與世界交流並逐漸融入其中乃至在國際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與鴉片戰爭不無關係。鴉片戰爭不僅僅是一場關於鴉片貿易的戰爭,更是兩種不同不同文明的撞擊,甚至是中國開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契機。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但這強盛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阻礙新的生產力的發展。在鴉片戰爭之前,以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據着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思想上,吏治敗壞,封建專制達到了頂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束縛人們的思想,對評議時政者進行殘酷鎮壓。對外,清政府長期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中國的對外貿易和政治、經濟的發展。同時,清政府內部也是一團散沙,國防空虛,軍備廢弛。

隨着清朝統治的日益腐敗,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羣眾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中國的封建社會走到了盡頭,而與此同時,西方的工業化進程卻在迅速發展。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由於各國工業的發展,其工業產量急劇上升,“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世界各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蒸蒸日上,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而古老的中國幅員遼闊,成為了他們狩獵的對象。簡言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使其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加劇了中國人民的苦難,但同時也使中國由閉塞走向開放。不僅如此,鴉片戰爭還加速了社會內部的改革,先進的知識分子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西學東漸局面逐漸形成。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開始興起。前期,清廷官員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在全國開展工業運動,後期又以“求富”為口號增加民用工業部門。在兩次鴉片戰爭失利後,請聽為解決內憂外患,形成了“頑固派”與“洋務派”兩大陣營,其中洋務派官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利用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以增強國力,維護統治。雖然洋務派在學習西方文化時仍不夠大膽甚至有所抵制,但與頑固派相比,他們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無疑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他們邁出了近代官方對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其意義在於其引進的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幫助了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其培養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也引發了中國的文化結構的變化,可以説,正是洋務運動時期對外來文化的接納和吸收,才導致了舊知識分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思想的萌發。雖然洋務運動最後不了了之,但其深刻揭示了在舊制度和舊思想下要依靠自身發展現代化產業是無法達到“自強求富”這一美好願望的事實。政治上的失利也讓國內的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富國強民,必須從政治體制上下手,否則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了學習西方君主立憲制度,並第一次把西方政治主張同救亡圖存的實踐結合起來,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試圖對舊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嘗試。它的失敗讓廣大的愛國人士意識到,清廷是不會接受西方先進的制度的,要想救亡圖存,就必須推翻清王朝的統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清王朝統治的滅亡,從此結束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國開始了歷史的新紀元。這次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它不再是以往那種循環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而是在世界的東方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的旗幟。

“掃除數千年種種之專制政體,脱去數千年種種奴隸之性質,誅絕五百萬有奇被毛戴角之滿洲種,洗盡二百六十年殘慘虐酷之大恥辱,使中國大陸成乾淨土„„驚數千年之睡獅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獨立„„中華共和國萬歲!中華共和國四萬萬同胞的自由萬歲!”(鄒容《革命軍》)矇昧的國人中有部分志士漸漸覺醒,他們不再滿足於換湯不換藥似的朝代更迭,他們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權在民等真正能夠挽救民族危亡的先進思想。

對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一直有着不同的議論,筆者認為,過去的認識常常過低。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為此後的革命打開了一條道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義上是我國近代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的統治,為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所以説,辛亥革命在一定意義上是成功的。

1937年,日本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經過中國人民的頑強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不懈努力,二戰獲得了勝利,國共兩黨通力合作,維護了我國的領土完整,但在治國方針上,國共兩黨發生分歧,重慶談判後,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於1946年6月爆發全面內戰。三年多的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多次擊退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進行了規模空前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等,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解放了全中國,為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基礎。

筆者認為,過去的是歷史,但歷史並沒有過去。歷史,以他巨大的慣性連接未來,又以他可貴的經驗給後人以借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今日之中國發展蒸蒸日上,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仍然不能忘記近代中國的屈辱。日軍的侵華行為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但在社會變化的過程中,抗戰最寶貴的精髓信念——自強奮進、團結民主、逆境求勝、和平博愛等,對今天的人們同樣具有巨大的感召與秉承意義。事實上,如果把物質作為生存的基礎,信念才是人類的靈魂。如果一個國家失去靈魂,無異於行屍走肉,同樣的,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靈魂,不僅會喪失凝聚力,還會失去前進的方向。

愛國主義從來都不是誇誇空談,無論在任何時代,實力才是硬道理。當今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面臨着社會進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挑戰。將滿腔熱情化作牢固的發展信念,將對現實的不滿足化作對奮進努力的原動力,讓有限的人力物力發揮無限的社會價值,真正從自己做起,這才是愛國情懷的最正確的表達,也是抗戰精神在當代的應有體現。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的瞭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是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喪失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了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他會在當今風雲變幻的世界潮流中迷失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重複自己的錯誤。“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歷史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真正效用。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長流,人們真正經歷的只是其中的一段。司馬遷説“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可以隨時攝取、揣摩乃至反芻,這對人類的現在、未來的發展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懷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更多的是對過往的反思。

時間的流逝有可能會磨滅很多記憶,但這些往事將永遠警醒人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不會放棄也不能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然沉重,但卻必不可少。

參考書目:孫立平,《中國近代史現代化努力失敗原因的動態分析》,(《學習與探索》,1991)

布萊克,《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王開璽《中國近代史資料彙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10.6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淑鐸主編《中國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朱維錚《重讀鴉片戰爭》

1999年3月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篇五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裏,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併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説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説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衝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衝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衝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衝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衝突。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儘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説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衝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説:“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裏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説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説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衝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鬥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鬥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説:“階級關係——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鬥爭學説。至於將階級鬥爭等同於“以階級鬥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着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説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敍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説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着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説文擬雅》、《國小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註》、《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裏,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説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着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説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説,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範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羣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侷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係。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説,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裏。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説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羣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羣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説”,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着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燬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着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鬥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是一個世界多種政治體制的實驗田,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還沒開始呢。文化上已經90%的西化了,看看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西方的,數理化,都是西方的。現在試圖振興國學,但我認為沒必要。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篇六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論文

題目:班級:姓名:學號: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及其影響 自動化12-01 劉 衞 54120101012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及其影響

摘 要

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極大的影響,它為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大範圍傳播產生了巨大的歷史意義,它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這場運動是在新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劃時代事件。這場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等精神成為中國近代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整體上帶動了當時科技、文化、經濟等的發展,是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本文通過淺析五四新文化的性質來談談它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關鍵詞: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科學/民主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説法。狹義的説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説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説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化運動視為一場對政治、社會學術思想與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重大的啟蒙運動,它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可以説是舉足輕重的。

我們通常將新文化運動分成前期和後期兩個時期,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分界線。前期是從1915到1919年, 後期是從1919年開始 ,前期宣傳民主科學,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運動。大概於20年代結束,通常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結束的原因是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運動宣傳的資本主義思想已經落伍。 新文化運動前後期的比較

共同點:從性質上看,前後兩個時期都帶有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性質;從領導者方面來看,前後兩個時期有些領導者是相同的;從形式上看,兩個時期都是通過著書立説開展文化宣傳,同時都經過了長期激烈的爭論;從作用來看,都是當時社會先進思潮的主體成分,都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

不同點:①從性質上看,前期屬於純粹的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後期則帶有大部分無產階級新民主主義性質。②從領導者上看,前期是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來倡導,帶有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後期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繼續領導,但已經轉化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或馬克思主義者,同時又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如毛澤東等。③從內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學,提倡新文學、新道德;後期主要是宣傳馬克思主義。④從陣營上看,前期表現的較為一致;後期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傳人引起了一些爭論,尤其是問題與主義之爭,使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⑤從範圍上看,前期主要侷限於局部地區、少數知識分子;後期則進一步擴大了區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運動當中來,且馬克思主義還與工農運動結合起來。⑥從作用上看:前期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會啟蒙作用;後期影響深遠,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為傳播,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因素。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由一部分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力爭實現名符其實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新文化運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一場資產階級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運動。它衝擊了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倫理道德思想和政治意識,解放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的思想。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1、新文化運動首先是一場思想革命:它宣傳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向封建思想禮教發起了全面挑戰,啟發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廣大青年的“民智”,促進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這是此前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不曾做到的。新文化運動後期開始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賦予新文化運動新的內容。

2、新文化運動又是一場文學革命:新文化運動提倡用本站取代文言文,並且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的形式結合起來,使新文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富有時代氣息,有利於人們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本站,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我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與感想

對於新文化運動,總感覺有多話想要説。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擁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每當想起就心情澎湃,恨不能回到那個時代,去宣揚民主,自由和科學。在我看來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文學創新的運動,它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引導人們同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鬥爭,打破了人們身上傳統的精神枷鎖,促使人們從麻木中驚醒,從而更加積極的加入到救國救民的運動中去,尤其是青年學生。

新文化運動前期宣傳民主科學,是反封建的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具一定的侷限性。首先新文化運動前期倡導的是批判孔學,是為了給資產階級發展掃清障礙。其次是領導人物沒有發動羣眾,缺乏羣眾基礎。最後是那時候的領導人物還不具有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還具有資產階級性質。新文化運動後期,即五四運動以後,宣傳的是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如果説,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鬥爭,那麼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文化運動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後期的新文化運動使民主精神更加的得到了弘揚,不再是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人民羣眾的民主,充分的發揮了人民羣眾的力量。所以後期的新文化運動更徹底的宣揚和繼承了民主與科學,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結尾

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早已結束,可是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還在。新文化運動給中國帶來了民主與科學,使中國人民不在愚昧和麻木,使他們用先進的思想武裝了大腦,徹底的戰勝了封建主義,迎來了民主主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奮勇向前,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

1、王開璽,中國近代史資料彙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10.6 2.伍啟元,中國新文化運動概觀,黃山出版社,2008.5.1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1

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小論文:《理論教育法在《近代史綱要》教學中的運用》 篇七

摘 要: 理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和形式,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要求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理論灌輸。《近代史綱要》理論灌輸教學必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學生自我理論灌輸,改革理論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論聯繫實際,增強理論教育效果。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理論教育法 《近代史綱要》

重視理論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理論教育是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們的思想的重要途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論教育往往採取填鴨式、命令式、教條式和硬性灌輸的方法,缺乏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缺乏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學生成為教師單向灌輸的工具。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這種簡單落後的灌輸教育模式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抨擊。

一、當今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灌輸的必要性

理論教育通常也叫理論灌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形式,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受教育者傳授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幫助受教育者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其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的一種教育方法。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閃電一旦徹底擊中這塊樸素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1]這裏的“徹底擊中”就是指把科學共產主義思想的閃電“灌輸”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園地”。列寧曾經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主義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他認為,科學的、系統的社會主義思想不可能通過自發的方式產生,而只能通過各種形式的自覺地教育,才能被人民羣眾所接受和掌握。只有進行理論教育,才能引導人們超越個人、家庭為單位的局部範圍,用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武裝自己,認識社會和階級的整體利益,認清自己的歷史地位和社會責任。“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但是,“我們的理論始終是發展着的理論,而不是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越少從外面把這種理論硬灌輸給美國人,而越多由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經驗(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去檢驗它,它就越會深入他們的心坎”。因此我們講的“灌輸”並不是強制性“填鴨式”的灌輸,而是去引導、啟發人們通過自身體驗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心悦誠服地接受科學理論。在今天,雖然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灌輸的理論、原則並沒過時,反而對灌輸的要求更高了。

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形態教育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國際敵對勢力與我爭奪接班人的鬥爭也日趨尖鋭和複雜,他們加強了對我國的社會主義進行和平演變,利用各種途徑加緊對當代青年學生進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價值觀念、文化滲透,企圖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輕一代全盤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最終達到他們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目的。我們必須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灌輸,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複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日益多元化。當前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的缺乏。例如當代大學生贊成和擁護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但對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性、長期性、主要矛盾的複雜性認識不夠;堅持和擁護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但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漸進性和長期性認識不夠;堅持擁護改革,但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乏理解和寬容。因此只有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灌輸,才能幫助青年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理論教學法在《近代史綱要》教學中的運用

《近代史綱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歷史教育的角度承擔着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在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加強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灌輸。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近代史綱要》課程的開設,不僅僅是對大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育,而是幫助他們從歷史知識的認識上升到思想上的科學的認識,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應通過國史、國情的內容教學,加強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使學生更加堅信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一)理論教育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保障教學效果的根本途徑。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而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時要力求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提倡互動式、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例如在講述中國古代燦爛的文明時採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問答來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講述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時採用參與式教學,使學生懂得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抗爭史;在講述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時採用研究式教學,把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作用放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的大背景下,通過對國共兩黨在抗戰中的策略方針、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在抗戰前期和後期的作用與戰果等問題的比較,用歷史事實説明兩黨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此外,我們應認真組織好課堂討論和辯論。針對一些比較重要、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組織討論,由於這些問題與現實聯繫緊密,能夠激發同學們的討論熱情,也會有不同意見的爭論。例如講授怎樣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堅強黨的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等問題時開展課堂討論。在討論中,我們應儘可能鼓勵學生主動起來發言,並提倡學生不同觀點的爭論。由於學生都會有一定準備,因此發言時會比較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討論中,教師要給予適度的點評和引導,對於不正確的觀點要明確地進行糾正和説明。只有準備充分,發言熱烈,討論課的效果比較好,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起到理論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採用理論教育法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自我理論灌輸。

《近代史綱要》在每個章節最後都給學生列出相關閲讀文獻,要認真指導學生自覺課下閲讀這些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會黨的文件精神,寫出讀書心得體會,作為學生平時的考核成績記入學生的學業考核總成績,這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章節內容,弄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思想認識,使學生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更加堅信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更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導學生閲讀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胡錦濤《在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等,有助於學生深刻理解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救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深刻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通過閲讀毛澤東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義論》《唯心主義歷史觀的破產》等,學生能深刻理解近代中國的三種建國方案,以及兩種命運的選擇。

(三)應用理論教育法必須改革理論教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媒體、網絡及小説和影視作品等多種渠道獲得近代史方面的知識,因此學生對教師上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要精心做好多媒體課件,精心選擇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學生已經不滿足於教師課件僅僅是文字和圖片,還希望有圖表,並且穿插一些視頻,必須體現教師自己的特色。因此,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在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儘可能把課件做得精美些。當然,課件的設計也要恰當,不能文字太多,也不能太花哨。如果課件過於追求形式和色彩,就可能喧賓奪主,使學生忙於記筆記或過於關注課件圖片而沒有聽清楚教師講課內容,從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影響教學效果。《近代史綱要》無論是歷史題材還是政論題材的影視作品和專題片都非常多,講授這門課程時要充分利用相關的豐富的影視教育資源,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影視作品,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生動性,提高理論灌輸的直觀效果。

(四)應用理論教育法必須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中國近代史的歷史實際。

我們應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任務的分析,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是非和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在講授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時,必須聯繫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國際國內環境;講授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正確性時,必須聯繫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論教育法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解決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和感到困惑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

《近代史綱要》教學還要加強社會實踐環節,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圍繞教學目標,制定大綱,規定學時,提供必要經費;加強組織和管理,把實踐教學與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專業課實習等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到基層去,到工農羣眾中去。我們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5-16.

[2]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3]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