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7W

國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國學的論文 篇一

摘要:

國學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明人倫、敦善行”為基本修持,然後實現成己成物、造福社會的理想,這正是中華民族萬古常新、歷久不衰的主要因素。國學教育在開啟智慧、教化人格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而良好人格的養成則是奠基於童年,因此,在國小階段開展國學啟蒙教育,讓學生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可以使他們幼小純淨的心靈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形成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教師在國小國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深入的思考和真正的踐行,導致學生“食而不化”,即單純為背誦而背誦,不能充分發揮國學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國小國學啟蒙教育的有效性做探究,使學生真正汲取到國學的營養,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關鍵詞:

國小;國學;啟蒙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國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沉澱與結晶,其中藴藏着的中華五千年曆史中的智慧精髓不僅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而國小階段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習慣,那麼,如何使國學啟蒙教育在健全人格、培養情操、塑造品德、鑄造精神等方面發揮實效性作用?筆者認為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二、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獲真“知”

國學啟蒙教育的起始點和主渠道是課堂,課堂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吸收。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範讀一遍,然後解釋一下,最後領着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只是進行簡單、機械的記憶。這樣教學的結果就是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透過文字真正理解語句的內涵,教學內容無法觸及學生的。內心,難以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就無法使學生獲得真“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國學經典在字面上讓人感覺艱深晦澀,但它是對生活的總結,又是反過來指導現實生活的,其中所藴含的道理永遠是平實樸素的,因此,要採取符合學生實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深入淺出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加強誦讀記憶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在學習“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句話時,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分別展示玉石加工的四道工序,然後以“董仲舒三年不窺園”故事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原料玉石不經過“切磋琢磨”的加工過程,就不可能成為價值連城的工藝品;人不接受教育、不認真學習,就不會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不會取得成功。最後引導學生聯繫學習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從“無知到有知”的體會。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對國學經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幼小的心靈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三、開展各種活動,使學生動真“情”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國學啟蒙教育,僅僅能使學生達到“知”,而要想使學生把國學經典的精華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激發潛能並形成新的潛能、受益終生,還需要通過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突出學生主體性的各種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傳統美德的真、善、美,使學生動真“情”。為此,教師要創設不同形式的教育情境,對學生進行國學啟蒙教育。諸如利用班會、隊會、感恩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等節日,強化學生的親情意識和敬老觀念;開展“一封家書”、“算一筆養育賬”等有意義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組織學生觀看傳統文化經典劇目、舉辦《論語》、《孝經》等文化講座等等;精選“三字經”、“古詩”等多首歌曲,精心編排動作,讓學生邊唱國學邊表演;創設“國學劇場”,並製作道具、頭飾,指導學生進行排練、演出,通過組織國學情景表演,進一步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國學內容,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吉林省公主嶺市章漢國小校舉行的主題為“學會感恩”的中隊觀摩課,陶冶了隊員們的情操、培養了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真正理解了“愛”,學會用自己的愛去關心父母、關心他人,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懂得感恩的好少年。通過創設這些形式多樣的教育情境,使學生加深了對國學思想的理解,真正把握住了國學經典的內涵。

四、注重常規評價,使學生“動”起來

國學啟蒙教育的落腳點不是停留在知識層面和繼承階段,而是要學以致用、落實到行動上,將國學中的美好品德發揚並傳承下去。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不失時機地針對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討論、評價,宣揚高尚的、鞭撻低俗的,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送給學生一把衡量道德標準的“尺子”,增強學生對善惡美醜的辨別能力,從而糾正不良的思想傾向,發揚優良的道德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評價,鼓勵和表揚好人好事,批評和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國小生行為規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按步驟地進行養成教育的強化訓練,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習慣等內容做出具體的規定,並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使學生能夠自覺用“道德標尺”來衡量自己的行為並努力踐行國學經典中所提倡的道德準則和思想觀念。這樣就使學生達到了知情意行的統一、內化和外化的和諧。《大學》中説:“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正如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國學啟蒙教育也是一個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薰陶“把知識消化於生命,轉化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過程。因此,使學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不失為實施國學啟蒙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懈努力,用國學經典為學生的生命塗抹純正、亮麗的底色,使他們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為祖國培養出既博又雅、德才兼備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玫。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淺探[J]。山東教育,2008(6)。

[2]王文鳳。國學啟蒙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1(7)。

國學的論文 篇二

引言

從相關研究發現,早期時候,國學與古代文學沒有比較明顯的進行區分,而隨着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才有了比較明確的區分,通過學科史、研究史和學術史三個方面,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發展、特點、思想等進行分析,可以更全面的瞭解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從而推動國學與古代文學不斷髮展。

一、從學科史視角對國學與古代文學進行認識

從學科視角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進行了解,需要先從學科屬性方面對國學與古代文學進行認識,以對國學與古代文學進行區分和識別。一般情況下,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相互聯繫,會給學科帶來一定影響。在我國曆史發展中,“國學”最早是在文化轉型時期產生的,與“西學”有着一定區別,因此,在眾多文人學者發揮相關談論之後,這次國學思潮成為我國文學不斷髮展的重要開端。但是,在眾多研究和各種學説中,“國學”仍沒有明確的定義。隨着對“國學”各種解釋的不斷髮展,它給文學研究者帶來極大影響,在探討相關原理、尋求相關解決方法等情況下,出現了“學術”,因此,相關探討和理論都被稱作是“國學”。

在我國古代文學的不斷髮展中,“文學”在很多典籍中出現過,例如:孔子的《論語》就是比較經典的古代文學。在漢代時期,“文學”也被稱作是“文章”,是一切書面行為和作品的統稱。由此可見,古代文學和國學在早期時候沒有明確的被區分開,古代文學既包括現代人公認為文學的相關題材,也包括部分不屬於文學的體裁。因此,從學科史的角度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進行分析和探討發現,部分研究者給以的解釋是古代文學屬於國學範疇,但是,實際上古代文學和國學又存在一定差異。

二、從研究史視角對國學與古代文學存在的異同進行分析

從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研究範圍來看,國學研究的是詞句、文理、考據等,是對事物的本真進行分析和辨別,主要包括文宇學、版本學、辨偽學、口錄學、訓話學和校勘學等多個方面。從古代文學的作品來看,主要分為先秦、秦漢到唐代、唐代到元末、明初到五四運動這四個時期,其中,詩、詞、歌、賦、傳奇、小説等都是古代文學的體裁。在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相互影響下,中國文學文獻學的形成,給口錄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主要包括刻印、排版、辨偽、檢索等,對中國文化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由於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一樣的作品會產生不一樣的研究效果,從兩者的研究方法上來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例如:在對《詩經》進行研究時,國學研究的是其中的口錄,古代文學研究的是各種詞賦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由此可見,從研究史來看國學與古代文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可以從不同層次進行研究,使國學與古代文學具備各自的特色和研究體系。

三、從學術史視角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進行探討

一般情況下,學術史包括學術人物、學術事件、學術流變等,從學術史角度,對國學與古代文學進行的發展歷程進行探討,可以更全面的瞭解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國學學術史和古代文學的學術史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國學與古代文學之間的相互滲透,很多古代文學中得到了證實。其中,宋學和宋代文學觀念的關係,是國學與古代文學相互滲透的典型代表;二是,國學學術史具有比較獨特的特點,在很多時候可以更好地凸顯文學家多方面的思想觀念,使古代文學家的思想得以充分展示。同時,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全面地研究古代文學的文學成就;三是,現代文學研究中,國學學術史和古代文學學術史的相關研究必須客觀、公正,才能對國學學術史和古代文學學術史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和評價。因此,從學術史角度進行研究,可以對國學和古代文學的關係有更系統的瞭解,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學科史、研究史和學術史三個方面,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關係進行全面瞭解和分析,可以對前人的思想、著作等有更深刻的診釋,通過兩者的相互滲透、學習和交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可以有更長遠的發展。

國學的論文 篇三

摘要:

90年代逐漸開展起來的“國學熱”遇上了21世紀的全球化背景,保存本土國學教育的內容,結合西方的思維訓練和現代化學習方法,使之融入語文教學尤其是國小啟蒙教育中來,才能夠保護好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迎接全球化趨勢影響下文化領域的挑戰。

關鍵詞:

全球化;國學;國小教育

隨着“地球村”的建立,全球化的潮流不光發生在政治、經濟領域,也發生在教育領域。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在帶給我們全新啟示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一些擔憂,比如西方的文化影響力是否會高於本土?它的流行是否會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傳承?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從教育入手,從教育着眼,以國小教育為切入點,弘揚傳統文化。“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一方面,增加文化軟實力靠的是人才,而良好的國學啟蒙教育對從小形成傳統文化信念、培養愛國情感有幫助。另一方面,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理應隨環境而變,不斷修正,以達到教育目標。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多元、有競爭力同時又有傳統文化功底和現代技術運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國學啟蒙教育進入國小教育意義重大。通常意義上的國學啟蒙教育,是指用國學經典來啟蒙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論語》《大學》《詩經》《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經典書籍,影響孩子的年齡層可以從幼兒到少兒。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國小教育中的應用,舉例書籍為《三字經》。

一、道德教育的啟蒙角色

國學啟蒙教育應用到國小教育中應該是一種德育實踐,也就是一種“做人的教育”,對國小時期的孩子品德具有奠基作用。比如《三字經》中會教孩子怎麼對待家人、師長、朋友、上司,比如“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温席”告訴孩子們要孝敬親人、恭敬兄長、友愛兄弟姐妹,通過講故事、講道理這樣循循善誘的方式,規範孩子的品行,健全孩子的人格。國小時期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是好奇心強,內心純真,接受力和想象力特別強。比如在教學實踐課給孩子們講《三字經》時“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這一段的時候,提問孩子們“夏代為什麼會滅亡呀?”會聽到“因為他們朝代的君主不好,所以就下崗了”這樣孩子氣又成熟的答案。然後追問“那什麼樣的君主才算好君王呢?”有的孩子就搶答説“受人們愛戴的,德才兼備的人就是好君王。”這説明,孩子們的思想和理解潛力都超過成人想象。所以我們應該意識到國學經典讀物可以引發孩子們的思考,並且是修正他們道德觀的好機會。比如“首孝悌、次見聞”強調“百善也要孝為先”,“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寫出了應該遵守的道德順序,在這樣的講解中,把好的道德價值觀樹立起來,讓孩子們在朗讀和思考中潛移默化的習得,就會起非常大的作用。從上面的實踐案例可以看到,開展國學啟蒙教育,從近處説,可以幫助孩子們讀書識字,提高記憶能力和文學接受能力;從長遠看,可以協助他們培養福德,增長智慧,求取人生幸福,進而肩負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神聖使命。這種國學經典的薰陶能“養正氣,養心”,啟發孩子心裏“真善美”的本性,使他們成為道德價值觀端正、知識廣博、行為優雅的人。通過幾千字的精煉概述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二、通識教育的傳遞角色

國學啟蒙教育從知識的層面上看是一種通識教育。因為《三字經》寫於宋代,歷經了數個朝代的更替,帝王君主的治國興衰,囊括了很多內容,人文自然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很多知識和故事;對其他學科比如歷史、地理都有鋪墊,同時也沒有遺漏地滲透了生活常識,如五色五味五行、六穀六畜、七情……首先是典故多,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把孟母為了教導兒子,三次搬遷,為了督促兒子學習,用剪刀剪斷機杼上的織布的例子,用十二個字概括,簡潔明瞭,好理解,也讓孩子們能夠意識到母親勸學的用心良苦,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武王伐紂的故事“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刻苦學習的囊螢讀書,程門立雪的典故——“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諸多典故的作用,一是傳遞知識,告訴孩子們歷史上出現過的經典人物;二是説理授課,讓孩子們瞭解歷史故事背後的道理。上到為人處事“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下到朝代更迭,“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從天地到人到四時到萬物,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都是怎麼發展變化的。其次是地理知識的講述。比如“曰春夏,曰秋冬”,讓孩子們知道四季是什麼,“此四時,運無窮”進一步説了,四季是循環往復的,“曰南北,曰西東”展示了地理方位。

三、語言能力的培養角色

語言功底是進行所有學習的基石,包括積累和表達兩個部分。根據科學實驗,孩子的語言能力養成,14歲前是關鍵時期,也就是國小畢業之前的時期。那麼這個階段培養語感就顯得非常重要。《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樣的國學經典啟蒙讀物大多是三五成組,易誦讀易記憶,朗朗上口。經常聽到和朗讀“融四歲,能讓梨”的孩子自然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謙讓的意識,而語言詞彙和故事積累的豐富,也會使孩子在向他人講述時能夠“引經據典”,博學多識。

四、思維能力的訓練角色

通過誦讀傳統文化典籍,不光是可以親近我們的祖先,瞭解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鍛鍊思考能力的一種途徑。比如夏是怎麼由“禪讓制”變成“世襲制”的?商紂王為什麼成了亡國君?他的貢獻又是什麼?周武王是怎麼維護八百載的統治的?被任用的賢才譬如姜尚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倡“從做中學”,結合到思維領域就是從思考中成長。通常思維的理解習慣是按順序,按邏輯,由少到多,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三字經》這樣朗朗上口的淺近教材入手,感受語言的優美,瞭解生活習俗、傳統禮儀、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進而理解作品大意,體會其意境情感,思考事情發展的線索和變遷規律,對國小階段的學生思維建構,確是一種有效的鍛鍊。以上幾種角色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學啟蒙教育在國小教育中的應用。過去就有的、好的德育啟蒙功能和通識教育傳遞功能應該保留,新的多媒體形式也可以適當採用,諸如聽書、PPT文檔展示、電子書等形式……也就是説,傳統國學的內容+現代科技的手段。當然我們也要辯證的考慮問題,比如不能過度擴大化國學啟蒙教育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視先進設備把有温度的文化變得冰冷,失去它原本的韻味……

參考文獻:

[1]王應麟,三字經[M]。氣象出版社,2005.

[2]張雪琳,施肩吾撰,李竦編。西山羣仙會真記[M]。

[3]龔偉,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科學學科能力測評框架構建及應用研究[J]。學科教育,2014(3)。

[4]崔國富,“從做中學”的生命教育價值解讀---杜威實用主義經驗論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