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大學生畢業論文創作內容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1W

本次畢業創作內容大致圍繞《客家詩詞三百首》當中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的內容進行隸書作品的創作。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客家人,所以對於客家的傳統文化有着不一樣的羈絆,所以在選題的時候,在我腦子裏蹦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有關我們客家文化的內容。

大學生畢業論文創作內容

張九齡的傳奇經歷,對嶺南學子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促使他們不斷為嶺南地區發聲,爭取話語權。張九齡科舉及第後,靠着自身的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宰相高位,打破了千年以來中原人士對嶺南蠻荒落後、不出人才的固有印象,成為後代學子的楷模,對於我們嶺南學子來説,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感遇十二首》分組的形式寫的,一共分為十二組詩,在意思上並沒有嚴格的順序,都是被貶以來即興創作,而不是和《秋興八首》如此精心經營的作品。但是,儘管十二首詩前後不一致,每一首詩在立意上卻有內在的關聯。很多組詩也是這樣的共同的特點,看起來好像凌亂重複卻又自成一體,,不可分割。

二、關於《祀三公山碑》的簡略介紹

《祀三公山碑》全稱為《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或有稱《大三公山碑》,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結構特點與我本次書法創作所用的章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在章法上我選擇了“亂石鋪街”的章法“豎有行、橫無列”的章法特色,但是在“亂”的同時,我借鑑了《祀三公山碑》的章法去營造亂中有整的秩序,我把每一個字的結體做的相對方正,左右對齊,並運用了四、六、四的排列方式,在正文中做了兩處留白使得在空間上更加的透氣,在字形設計中我將一些字形做拉長筆畫處理,如“令”字“花”字,並且我運用了一些篆法,使得在章法上緊密的同時也有鬆動的地方,整篇幅下來有鬆有緊,並且在墨色

變化上,我做了濃墨,枯墨,淡墨的處理,在墨色上顯得更加豐富,在正文中呈現了塊面的效果。

三、關於《石門頌》、《好大王碑》簡略介紹

《石門頌》(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是一部摩崖刻石的代表作品,原刻石位於陝西省寶城縣的褒斜道入口,也叫《楊孟文頌》,是一塊很有代表性的碑刻。這是順帝年間漢中郡守王升為順帝初期順帝之交楊孟文所作的一份讚美詩,對楊孟文向朝廷進貢,要求重修褒斜道,以及褒斜道修通之事,作了較為詳盡和詳盡的敍述。在我的作品中,我將《石門頌》中的許多線條特點都結合了起來,它既保留了簡牘和絹本的直爽,又保留了篆書用筆的圓潤和簡單,主要是用圓筆,同時又融合了方和圓兩種筆法,筆劃流暢而又有力。,線條具有韌性,強調書寫的自然性。逆鋒起筆,用筆含蓄;中間運筆遒緩,肅穆敦厚;收筆回鋒,不過分強調主筆畫。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它與鮮卑石室中鐫刻的祭祖文並稱中國東北地區古文獻“南碑北石”的書法神話。在創作過程中我融入了《好大王碑》的結體,特徵為整體方正,在空間上,採用了聚集和收縮的方法,整個石碑的外部形狀,井然有序,卻又不散漫,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這座石碑的內部構造千變萬化,在內外構造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體現出了石碑製作者的遠見卓識和豐富的想象。

四、小結

基於《祀三公山碑》的章法、《石門頌》的線條,《好大王碑》的結體特徵進行書寫創作,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對《感遇十二首》中的內容進行隸書創作同時進行查漏補缺。以上為該次畢業創作選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