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工作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工作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企業醫院剝離企業後工會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醫院從企業中剝離出來已成為現實。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所有企業醫院都將從企業中剝離出來由政府管理。為了把企業轉事業醫院的工會工作做好,需要我們結合實際認真分析研究,找出可行性對策。

一、企業轉事業醫院工會的現狀

1.職工現狀。企業醫院為企業投資建設、發展,與企業共興衰。多為建院時間較長,人員相對穩定,缺乏新生力量。非專業人員較多,人浮於事現象嚴重,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學歷結構偏低,職稱結構不合理,技術力量薄弱,人才流失嚴重,沒有業務特色,職工沒有服務意識和競爭意識。

2.工會現狀。工會人員少,有的還是兼職的。從素質來看,不少以前是工廠工人,沒有工會工作經驗,工會的各項規章制度不瞭解,工作不規範,對工會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白,業務水平較差。工會經費落實不到位(因醫院總體經濟效益困難),工會活動沒有專門場地,必備的活動設施很少,很難達到職工之家的要求。

二、企業轉事業醫院工會工作的難點

從企業轉事業醫院的現狀來看,工會工作的難點如下:

1.特困職工多。由於企業經營的不景氣,導致企業對醫院投入不足。醫院從企業剝離走向市場後,又失去了企業與醫院醫療對口包乾的關係,企業職工就醫可自由選擇,企業醫院又沒有其他的市場來源,在短期內難以佔領醫療市場的份額,醫院多年經營困難,經濟效益難以保證職工的基本工資。

2.退休職工多。很多企業建廠都很早,一些企業的老領導、老同志年齡大後調到企業醫院的又很多,導致企業醫院老同志多,退休職工多。

3.活動經費少。由於醫院的經濟效益連年降低,工會的活動經費難以保證,又由於企業醫院轉事業後,管理方面不能很快適應事業單位的要求,使活動經費難以落實到位,受行政的制約很大。

4.專職人員少。由於企業醫院的特殊性,在人員安排上往往是兼職的多,且主要精力不在工會,也不像單位工會主席多由醫院的黨委副書記兼任,因此工作力度不大。

5.人員流動少。由於醫院的不景氣,導致有學歷、有資歷、有職稱的優秀人才不願到這樣的醫院,本院職工因種種原因又不能適應“外邊世界”的需要,影響工會活動的開展,又因人員素質偏低,也使得工會民主作用發揮的不好。

6.工作思路少。因工會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原因,也因人員多年不變,與外界接觸少、交流少的原因,使得工會在工作中沿襲老一套,沒有創新。

三、企業轉事業醫院工會工作的對策

企業轉事業醫院工會工作面臨諸多難題,工會工作要從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圍繞醫院的中心工作開展工會工作。

1.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提高工會幹部素質。做好工會工作的前提是有一個強有力的工會組織做保障。

2.立足全方位教育,提高職工素質。立足本單位職工的現狀,長期不懈地對職工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

2 3(½óéïò³)¡¡

¡¡¡¡3.¼á³ö°ñ¿ªíø´´ðâ¡¢óëê±¾ã½ø×÷¤»á¹¤×÷µäáé»ê¡£ê±´úôú·¢õ¹£¬¹¤»á¹¤×÷±øð뿪íø´´ðâ¡¢óëê±¾ã½ø£¬ö»óðõâñù£¬¹¤»á¹¤×÷²å¾ßóðíúꢵäéúãüᦡ£

¡¡¡¡4.°ñ¤ö°¹¤µäºï·¨è¨òæ×÷¤»á¹¤×÷µä»ù±¾ö°ôð¡£ðâµä¡¶¹¤»á·¨¡·ã÷跹涨£ºî¬»¤ö°¹¤ºï·¨è¨òæê繤»áµä»ù±¾ö°ôð¡£ä¿ç°àí¶¯¹øïµòñ·¢éúáëéî¿ì±ä»¯£¬ö°¹¤àûòæêüµ½çöº¦µäêâçéê±óð·¢éú¡£ôúõâööçé¿öï⣬¹¤»á×éö¯èç¹û²»äüºüºãµø¤ö°¹¤µäºï·¨è¨ò棬½«»áê§è¥ö°¹¤µäðåèò²¾íê§è¥áë´æôúµä¸ù»ù¡£

¡¡¡¡5.°ñ¼á³ö×¥ºãç£ò»·¢¶ø¶¯è«éíµä¹¤×÷×ö¤»á¹¤×÷µä»ù±¾·½·¨¡£èçºî°ñ¹¤»á¹¤×÷×öºã£¬ê¹¹¤»á¹¤×÷ôú¶ìê±¼ääú¼û³é𧣬îòµä¿´·¨êçòªñ§»áµ¯¸öçù£¬ñ§»á×¥öøµã¹¤×÷¡£òô¹ø¼üµäò»µã´ø¶¯è«å칤×÷µä¿ªõ¹¡£ôùóð¾íêç×¥ö°´ú»á¹¤×÷£¬ôöç¿ö°¹¤µäãñö÷¹üàíòâ궣¬í¬ê±¹æ·¶ò½ôºãñö÷¾ö²ßµäðð£

¡¡¡¡6.°ñ×öºã¾­·ñêõ½é¹¤×÷×÷¤»á¹¤×÷µäãüâöà´¶ô´ý¡£¹¤»á¾­·ñêçîòãç×öºã¹¤»á¹¤×÷µä×î»ù±¾±£õ¾­·ñâäêµµ½î»£¬²åäüîªîòã翪õ¹¸÷ï×÷´òïâἺãµä»ù´¡¡£òò´ë£¬¹¤»á±øðë°ñ¹¤»á¾­·ñµäêõ½é¹¤×÷·åµ½ê®·ööøòªµäî»öã³£×¥²»ð¸¡£3

【第2篇】某市自主創新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當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已成為我市“推進科學發展,加快追趕跨越”的現實需求,也是我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現,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一、我市自主創新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為契機,精心組織實施“創新推動”、“人才強市”戰略,全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為建設千億**、和諧**、活力**和文化強市發揮了重要的引領與支撐作用。

(一)高新技術產業有新發展

一是致力於高新技術產業化,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與產品、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方面有新突破。“xxx”以來,我市帝伯格茨活塞環公司、安徽金光集團先後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邁進了“國字號”行列。到目前,**市共有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0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58項。xx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87.7億元。為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我市積極組織企業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恆昌機械公司“自動化衞生包裝機械系列產品”、長谷川公司“船用柴油機燃油單元”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實施,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我市高新技術水平。二是致力於傳統產業高新化,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速傳統產業高新化方面有新成效。製造業信息化示範工作紮實推進。自xx年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製造業信息化示範工程重點城市以來,我市先後培育7家省級示範企業,使全市制造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加速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程。安徽華茂集團在市科技部門3萬元項目資金引導下,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以物流與生產管理為核心的企業erp系統,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技術水平和應用效益國內領先,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加速傳統產業高新化成效顯著。華茂集團用高新技術成功改造環錠紡紗設備,開發高支緊密紡系列產品,獲省科技獎二等獎,在國內棉紡行業達到領先水平。曙光集團實施氰化物生產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技術項目後,企業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再上新台階。三是致力於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在引導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方面有新進展。民營科技企業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閃光點”,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是**市具有優勢的特色工作。為做大做強民營科技企業,全面提升民營科技企業整體實力,我市啟動了骨幹民營科技企業“翻番計劃”,開展了引導重點民營科技企業“經濟上規模、產品上檔次、技術上水平”創新創業活動。據統計,到xx年底,我市累計認定民營科技企業950家,民營科技企業年技工貿總收入實現100多億元,從業人員38000多人,科技人員8000多人,民營科技企業已成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力量。安徽賽爾特公司在引進和吸收瑞典、法國、荷蘭等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自主創新活動,相繼自主研發的dpf800、dpf1000澱粉分離機,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我國大型分離機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中創生物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擁有國際上唯一能夠工業化生產高純度亞油酸專利技術,製取高純度亞油酸在全球具有壟斷地位。

(二)農村科技創新有進展

“xxx”以來,我市繼續加強與著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科學家的聯繫與合作,引進兩系雜交水稻和超級稻國際最新農業成果,高起點開展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工作。在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我市累計種植兩系雜交水稻和超級稻945萬畝,為農民增收9.5億元。我市兩系雜交水稻和超級稻配套栽培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標,受到袁隆平院士的稱讚和農民的歡迎。同時,我市“超高產棉花栽培新技術”試驗獲得成功,經三年的試驗示範,我市抗蟲雜交棉最高畝產達538公斤,創下了我國長江棉區單產最高記錄。組織實施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地區雙季稻豐產優質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取得重大進展,通過推廣應用水稻高產標準化生產技術、水稻優質無害化生產技術、水稻輕型栽培技術、雙季雜交稻綜合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實現了糧食豐產豐收,使40多萬農民受益。桐城市、懷寧縣被科技部列為全國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桐城市通過實施富民強縣工程,對安徽好運食品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產學研合作成果“傳統桐城風鴨工業化生產新技術”進行產業化開發,建成了300萬隻風鴨加工基地,解決xx多人就業,為農民創收1億多元。(三)產學研合作有新加強

“xxx”以來,我市把產學研合作上升到戰略層面來抓,全力推進自主創新工作的發展。截止目前,我市已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大、合肥工業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5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廣泛開展了技術與人才引進、難題招標、科技諮詢、科技服務,共建研發機構等重大科技活動。產學研合作已成為我市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成果轉化、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和興化工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生物可降解塑料pbs”新材料,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能力,項目被列入了省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計劃。**南方實業公司與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聯合開發的“激泠型連續鑄球生產線”獲9項專利,結束了上百年來磨球只能手工生產的歷史。**恆瑞達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汽車零部件杆系研究所,**特種橡塑公司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共建油罐密封材料技術中心。嶽西縣科技局與安徽農大合作實施“高山茭白高產栽培示範”科技扶貧項目,引導農民種植高山茭白3萬畝,幫助一大批貧困户脱貧,加快了山區脱貧致富進程……,這些都已成為我市產學研合作的成功範例。

(四)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新成效

xx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我市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又獲新進展。據統計,xx年,我市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達到227件和113件,全市專利申請總量突破xx件。安徽同發股份公司xx年被列為全國專利試點企業,公司一直將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支柱,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拓創新,提高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不斷開發專利技術產品,目前,同發股份公司擁有37項專利,其中4項發明專利。**衝浪能源公司在國家大力發展沼氣的政策背景下,加強沼氣相關產品的研發,目前已擁有12項專利技術,公司沼氣產品處於國家沼氣產業化領先水平。安徽華茂集團在市科技局的引導下,打破國有企業輕知識產權保護的思維定勢,致力於將企業專有技術轉化為專利技術,近兩年先後成功申報17項專利,為打造科技華茂與爭創中國名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有新推進

“xxx”以來,我市重點加強了安徽省汽車零部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研發機構和博士後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基地已擁有包括大型企業環新集團在內的13家骨幹企業,年產值達28.2億元。經過積聚和整合科技資源,**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今年初,**汽車零部件基地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安徽省首個科技孵化器——**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力不斷增強,“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孵化面積達1.8萬平方米。到目前為止,創業中心累計孵化5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轉化科技成果40多項,已有13家企業從創業中心畢業,進入規模化生產。**長谷川公司從創業服務中心畢業後,實現年銷售收入近億元;**和興化工公司畢業後,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其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的“生物降解塑料pbs新材料”年生產能力達3000噸。到xx年底,創業中心進駐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56億多元,上繳税金2400多萬元。企業技術創新載體建設步伐加快,近年來**市先後在華茂、環新等骨幹企業建成17户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增強了企業高新技術的吸收與研發功能,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博士後工作站積極發揮自主創新作用,不斷加強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大等高校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高科技項目和人才,為**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二、我市自主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近年來,我市自主創新工作在穩步發展中雖有較大的突破,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我省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城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我市自主創新方面存在的薄弱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偏小,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及先進製造等產業基礎較差。我市傳統產業比重大,大都處在價值鏈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缺乏自主品牌和具有重大產業帶動作用的戰略性產品。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大,xx年,經省確認的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為87.7億元,位列全省第九位;到xx年一季度,全省按國家新出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為682家,我市只有18家,僅佔全省2.6%。

(二)科技投入明顯不足。xx年,我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絕對值、r&d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市本級財政科技撥款佔地方財政支出的比例都處於全省中下水平。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支出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非常低,xx年,全市60家高新技術企業r&d支出佔企業總收入的比例僅為0.14%,而世界比較發達國家的比例為2.5—4.0%。政府和企業在科技投入上的不足,直接影響一個地方自主創新的能力和地區競爭力。

(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目前,我市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僅有1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尚屬空白。今年一季度,全省專利授權量為593件,我市專利授權量為16件,僅佔全省2.7%。整體看,我市企業的研發平台建設還比較落後,擁有核心知識產權較少。

(四)產學研合作尚不充分。今年一季度,據對全市60家(含重新認定18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統計,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業開展了對外合作與技術引進活動。其中,與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合作的企業僅12家,與其它企業合作的僅7家。

(五)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科技中介機構種類和數量較少,服務能力也有待提升;科技風險投資尚為空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孵化面積雖達1.8萬平方米,但距蕪馬銅6~10萬平方米的孵化場地尚有較大差距。

(六)科技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雖然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總量較大,但結構不合現。教育、衞生技術人員佔了整個隊伍的70%以上,科學研究、工程技術、農業技術人才不到全市人才的10%,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足6%,且真正在經濟建設第一線、在企業的人才更少。由於直接從事工業新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太少,致使我市技術創新能力較弱,成為制約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我市自主創新能力的對策建議

推進自主創新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組織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針對我市自主創新中存在的差距與問題,只有毫不動搖、持之以恆地建設以企業為主體、運行良好的自主創新體系,才能不斷提高我市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大自主創新資金支持力度,特別是增加政府直接投資與補貼額度。政府資金支持是企業創新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縱觀各國情況,政府的資金支持一般佔創新資金總額的10%左右,隨着我市財力的增加,政府需要加大對整個科技研究與開發的財政投入。政府的直接投資,可以為自主創新提供物質支撐和資金儲備,引導產業自主創新方向、刺激企業自主創新經費增長。政府應根據科技發展戰略,選擇重點創新領域予以投資,對符合政策規定的企業研發項目提供較大強度的財政補貼。同時,結合我市招商引資重點工作,政府還要在招商引資中突出引技工作,通過招商引資與自主創新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我市自主創新能力。(二)促進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合作。高校、科研機構少是我市自主創新面臨的現實問題,堅持“走出去”,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是加強我市反腐敗的最佳選擇。要圍繞我市高新技術優勢領域,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科研機構為依託,聯結產學研各個環節,組織好行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形成集聚效應,把高校、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企業的技術優勢,真正形成企業積極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全面支撐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鼓勵高校、科研機構進一步面向企業瞭解需求,為企業提供科技支撐,使企業的需求成為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研發活動的決策依據,同時也使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活動更好地面向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政府要通過組織項目的實施來促進產學研合作有效運行,引導各創新主體建立多種形式做利益共同體。企業研發經費要有一定比例用於產學研合作,以強化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的有效銜接,提高技術配套和自主開發能力。

(三)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進一步整合並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優勢,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提高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科技園區等創新載體建設,扶持優勢企業加快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加強科技孵化器建設,完善孵化功能,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在孵企業健康成長。

(四)大力扶持中介服務機構。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是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產業發展的基礎,需要政府從戰略的高度予以引導和扶持。要不斷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的制度環境,培育一批為自主創新服務的骨幹中介服務組織,為吸引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帶技術、帶成果進入市場創辦科技型企業提供優良環境和優質服務,使之成為科技創新服務和技術轉移的主要力量。

(五)大力吸引、培養創新人才。要根據我市自主創新的總體需要,制定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戰略要政策,明確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及措施,儘快建成一支規模宏大、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及時收集人才信息、分析人才流動趨勢,在此基礎上制定人才引進政策,創造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環境,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氛圍,促使一大批優秀人才脱穎而出。要有針對性地引進頂尖人才和人才團隊,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科帶頭人和既有管理頭腦、又懂技術的領軍人才,併為優秀人才提供施展才乾的舞台。鼓勵企業在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運用包括股權、期權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先進管理理念。

(六)優化自主創新發展環境。要優化輿論環境。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在全市營造一種敢於冒險、寬容失敗、勇於創新、追求成功的良好的創新文化和氛圍;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引導企業、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知識產權。進一步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產生和轉移的法制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堅持查處和打擊各種違法侵權行為,為自主創新提供製度保證;要優化政策環境,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功能,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貫徹落實上下功夫,把激勵自主創新的各種政策貫徹好、應用好,並落到實處。

【第3篇】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近年來,隨着我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留守兒童增多。由於親情缺失和監護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學業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現象。連雲港市_____區婦聯把關愛貧困留守流動兒童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爭取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為他們身心健康,自由成長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一、領導重視,推動政策落實。

我區《'十二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經20xx年縣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於20xx年12月正式頒佈實施。新規劃更加關注婦女兒童民生問題,新增了兒童與福利領域。增加'逐步完善救助制度,為貧困和大病兒童提供醫療救助'、'發展面向留守流動兒童的公益服務設施,滿足孤兒、單親困難家庭兒童的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進其健康成長'系列目標,區婦聯作為職能部門,積極作為,推進實施力度。'六一'期間,區四套班子領導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到鄉鎮學校看望他們,送去了慰問金、玩具等節日禮物,並與他們一起慶祝'六一'兒童節。

二、分門別類,建立信息庫。

建立貧困留守流動兒童信息庫,對各鎮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分類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統計、登記造冊,全面掌握了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學生的資料。目前,共有留守流動兒童5000餘人入庫(留守流動兒童、孤兒(包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服刑在押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兒童、流浪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吸毒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兒童(尚有三個鄉鎮沒有報齊材料)。全面建立貧困留守流動兒童檔案,及時做好留守流動兒童的發展情況記錄,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改進工作方法。

三、積極爭取,實行幫扶制。

四、整合資源,結對聚愛心。

五、利用陣地,活動促和諧。

通過區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村級婦女兒童之家、家長學校等陣地,設置親情教育課程,開設親情熱線,發揮家庭教育、親情互動、成長訓練等功能,為留守青少年兒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輔導、經濟扶助等家庭式助長服務。面向廣大家長開展宣傳教育,組織巾幗志願者和社會力量為留守流動兒童安全提供'一對一'的幫助。抓好'六一'、暑假等節點,開展'六一'書畫評比、市'百佳小公民'評選活動,為留守流動兒童營造積極陽光的氛圍;在_____鎮舉辦留守流動兒童'快樂暑假、翼起成長'暑期公益夏令營活動,先後組織300名留守兒童免費觀看舞台劇《藍精靈》、告別粗心半日營、科學的魔力、消防安全知識大講堂等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夏令營生活中充分體驗小夥伴關心互助、共同成長的樂趣,提高兒童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在城頭鎮舉辦4期兒童安全培訓'護蕾行動'活動,以兒童和家長、基層婦聯幹部和社區志願者為培訓對象,重點圍繞交通安全、食品衞生、防走失、防火、防溺水以及預防各種自然災害等進行兒童安全常識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身防衞能力,教給家長、基層婦聯幹部和社區志願者安全知識,確保兒童安全成長。組建30人的'家庭教育志願者'隊伍,通過巡迴講座、上門服務、網絡電話溝通等形式,確保留守流動家庭和諧平穩。

區婦聯將在以後工作中,繼續深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創建工作,使'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二是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三是抓好志願幫扶結對工作。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

【第4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以下簡稱矛調工作)作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項重要工作機制,可以把大量的民間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既方便羣眾,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又維護了社會穩定,是最經濟、有效的維穩手段,被稱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近日,區司法局圍繞新形勢下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如何適應社會發展大局的需要,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鄉鎮(街道)、村(居)開展調研並進行了認真思考。

一、矛調工作的現狀和矛盾糾紛的特徵

(一)矛調工作現狀。新區成立以來,全區共組建了216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其中鄉鎮(街道)8個、村(居)186個、企業學校等22個,共有660多名調解員和信息員,全區形成了以區協調小組為龍頭,鄉鎮(街道)司法所為骨幹,村(組)調解組織為基礎的三級矛調網絡體系,幾年來,全區共調處各類民間糾紛 1160多件,調成率達96%以上;各級矛調組織調處防止因民間糾紛激化引起的自殺事件11件,防止因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60多件涉及116人次,防止羣體性上訪40多件,大量社會矛盾糾紛解決在了萌芽狀態和基層,較好地減少了信訪量、訴訟量和可能發生的違法犯罪。

(二)矛盾糾紛特徵。主要表現為“四化”:一是類型多樣化。以往調解矛盾糾紛主要為婚姻家庭、宅基地、鄰里糾紛等類型,佔矛盾糾紛總數的80%以上,現在主要表現為“三跨”糾紛,即跨地區、跨行業、跨單位糾紛的勞動勞務、勞資糾紛。比如:20xx年_____鎮羣眾殷茂生組織幾個鄉鎮的農民工在包工頭王某承攬的建築工地施工,工程結束後,包工頭王某以工程質量不合格為藉口,扣發殷茂生等人兩萬多元工程款。殷茂生就組織幾十人準備到市政府上訪。_____司法所得到信息後,主動介入,追回了拖欠工程款併發到農民工手中,制止了一起羣體訪。二是主體多元化。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打破了舊的經濟模式和地區封鎖,矛盾觸及點明顯增多,大都發生在公民與法人,非法人團體和組織及其相互之間。比如:市區光明路市場因排水管道老化,積水外排不暢,道路嚴重受損,影響了商户生意。商户們多次到有關部門反映,但因市場屬於市工商局鐵東分局、市市場管理中心及税務部門共同管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於是,商户們準備兑錢高層上訪。天橋街道司法所瞭解情況後,分別到上述三個部門及交通部門反映情況,最終使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受到了商户們的稱讚。三是內容複合化。當前糾紛內容,往往同民事、經濟、行政、治安和刑事交織在一起,特別是近年來因徵地拆遷、基層選舉、環境污染等糾紛,數量增加,誘因複雜,參與者的合理訴求與不合法方式交織在一起,多數人的合理訴求與少數人無理取鬧交織在一起,羣眾的自發行為和一些人的別有用心交織在一起,給處置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比如:在天橋街道王國彥,豬廠拆遷上訪案件中,由於牽涉面廣,沒有及時穩控好當事人的思想,引起家族集體上訪,牽扯了區、鄉兩級幹部的大量精力,最後經多個部門配合協調,才得以妥善解決。四是矛盾易激化。有些糾紛激化過程短,甚至在幾分鐘內激化,釀成刑事案件;有的糾紛潛伏期較長,表露不明顯,經過矛盾積聚,突然釀成大案。比如:姬石鄉農民康順成因在本村給施工隊幹活時,沙漿攪拌機漏電致其死亡。施工隊工頭和業主相互推卸責任,情況十分危急,極有可能引起進京赴省上訪事件發生。區法律援助律師李會平和姬石該鄉專職人民調解員高貴清、閆玉亮及時到位,經過現場勘察,認定責任屬於電工安裝不合格導致事故發生。經過與市電業局交涉,最終協調賠償補償金5萬元,有效避免了一起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二、當前矛調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激勵導向不均衡降低了矛調工作的重要性,挫傷了基層調解員的積極性。黨委、政府在總結評價穩定工作時,往往把破獲多少刑事案件中。查處多少治安案件、處理多少赴市、省、京上訪事件。作為工作實績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而對人民調解員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避免許多矛盾激化缺乏感知和認可,客觀上形成了小事變大,牽扯了領導精力問題才解決看作是政績,大事化了、沒有牽涉領導精力而問題解決看作是無功的導向。

(二)司法行政部門唱“獨角戲”,人民調解工作尚未形成合力。有些糾紛涉及鄉鎮綜治、信訪、工商、民政、勞保等部門,但這些職能部門基本沒有參與對矛盾糾紛的調處工作,使司法所力量顯得相對薄弱,陷於唱“獨角戲”的境地。區劃以來,我區8個司法所,都是國債資金建的新所,目前,全區共下派專職司法助理員5名,其他3個司法所至今無司法助理員,每個司法所的轄區人口平均為5.4萬多人,很難完全承擔包括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在內的9項職能。

(三)調委會成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目前全區660多名調解員中高中以上學歷的僅有200多名,法律政策和業務水平欠缺,在宣傳講解法律,製作調解文書上有困難,不能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二是法律素質較差。法律服務所 從司法所分離後,部分法律水平較高的同志離開司法所,專門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導致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整體法律水平相對下降,從事矛調工作的其他人員中,法律專業或有法律職業背景出身的人員更少。三是調解員隊伍不穩定。受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影響,其調解員往往也隨之更換,調整頻繁,不能專職專用,致使專業調解人員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節。

(四)運轉經費、獎勵補貼缺乏保障。一是區、鄉兩級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無經費,調解員培訓、學習難以開展。鄉鎮(街道)調委會工作人員,主要由鄉鎮(街道)工作人員兼任。二是調解員無補貼。村級調委會成員主要是從事無償服務,介入調解程序後,調解員的交通、文書、就餐等費用不能解決,許多調解員面臨生存問題,或經商辦企業,或打工謀生,往往顧不上本村民間糾紛調解事務,不少村調委會名存實亡。極易導致上訪事件發生。

三、深化矛調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認識,切實把矛調工作置於建設和諧社會大局來思考和部署。進一步加強矛盾調處工作,正確處置新形勢下社會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把各類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充分認識矛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矛調工作納入目標考核體系,實行責任倒查,責任追究,在築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上取得新成效。

(二)穩定基層調解隊伍。一是解決司法所缺編問題。目前,全區各司法所缺編12人。建議採取從鄉鎮(街道)人員中選拔方式,充實到司法所工作。二是穩定村級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議對村(居)人民調解員及調解組織按照財政部、司法部聯合下發的財行〔20xx〕179號文件精神予以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或採用以調解案件的數量支付報酬的辦法激勵他們的積極性。三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調解員業務素質。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手段,促使人民調解員提高自身素質,勝任調解工作。

(三)大力加強矛調組織的規範化建設。對換屆後的村級調解組織進行全面摸排和整頓,按照“五有”(有相對的辦公室場所、有人民調解委員會標牌、有印章、有調解書、有統計台帳)和“四落實”(組織落實、制度落實、工作落實、報酬落實)的要求,規範人民調解委員組織建設,確保糾紛發生時人民調解組織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四)建立矛調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為矛調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一是區財政撥出專項資金,保證對矛調工作的有效管理指導及工作的正常開展。建議把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人民調委會工作經費和人民調解員補貼列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專項用於矛調工作建設。鄉鎮(街道)也要撥出相應經費用於矛調工作。二是對於鄉鎮專職調解員實行月工資報酬制。由區、鄉兩級按50%分擔,由區司法局每月統一發放。三是探索實行有償調解機制。根據具體辦理調解案件的簡易,對社會影響面、所費精力時間等程度,每件給予50— 500元不等的補貼。通過補貼和獎勵的形式,給予承辦調解員不同等級的費用補助,充分調動調解員幹好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5篇】檔案部門林改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林權制度改革涉及到農村家家户户,它涉及面廣,事關廣大農户切身利益,做好林改檔案工作,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積極的作用,為加強和規範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工作,確保林改檔案工作完整、準確、系統、安全。**縣檔案局為搞好林改檔案工作,對全縣52個村委會516個村民小組的林改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材料歸檔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林改檔案調研工作報告如下:

一、林改檔案工作基本現狀

**縣林改工作於二○○七年八月開始,涉及全縣10個鄉鎮林改檔案材料,初期對全縣52個村委會516個村民小組完成了調查摸底工作,515個村民小組制定和通過了林改及農地補換,發證工作方案,全縣野外確權林地共21036宗,已發證6389宗,發證率30.4%。林地、農地糾紛共1704宗,已調處1597起,調處率93.7%省、州林改部門要求檔案立卷工作於XX年5月30日前完成,時間緊迫,工作量大,目前各類林改材料收集不齊,不能順利開展立卷歸檔工作。

二、林改檔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林改檔案工作涉及面廣,材料繁多,如部分山林權證有誤,存在一證多山、一山多證、山林權證與實地不符、山地勘界沒有重新勘測、林權證沒有及時更換、山林權證內容不明、缺少標註宗地面積和四至界線、山林經營手續不完備,引起山林權屬問題的糾紛等情況,需要重新核對原檔案材料;二是村級林改材料收集不完整,如各村委會對上級下發的文件材料沒有妥善保存,導致文件材料收集不齊全;三是部分林地糾紛未調解清楚,材料不能歸檔;四是外業材料數據不準確,大量材料需要校對,沒有完結,文件材料不夠齊全完整,嚴重影響了林改檔案工作的進展。

三、林改檔案工作的建議

針對我縣林改檔案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搞好我縣林改檔案,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認識林改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林改工作關係農村生產資料再分配和利益調整的一場深刻變革,對解決“三農”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林改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林改檔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規範、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關係到林改工作的質量。完整、準確、系統的林改檔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觀反映和重要的歷史見證,是鞏固林改成果、維護林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和完善農村林業承包關係,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充分認識林改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抓好林改檔案工作,增強工作責任感,認真分析並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明確檔案管理的任務和要求,加強領導,狠抓落實,規範管理,為林改工作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明確林改檔案的收集和歸檔要求。林改檔案是指在林改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圖表、聲像、數據等各種形式和載體的原始記錄,要做好林改檔案工作,必須要明確林改檔案的收集和歸檔要求。一是要明確歸檔範圍。在林改過程中形成的應歸檔文件一般包括:各種會議材料、文件、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工作宣傳、檢查、彙報、總結等材料,由主辦單位按文書檔案歸檔保存;森林資源調查圖表、林權界線圖表、各種彙總清冊、統計表、林權登記申請表、林木林地權屬證明文件、公告材料、現場勘驗認界材料、附圖或者地塊示意圖、登記的核準文件、林權登記台帳等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發證原始材料,林權管理信息系統的備份等材料。二是要明確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XX年。本機關、本單位的政策性文件,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業務文件,重要問題的請示與批覆、重要的報告、總結、統計、彙總材料,重要的合同協議、憑證性文件等,上、下、同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往來文件等,應定為永久保管。上級機關頒發的需要本機關、本單位貫徹執行的文件和一般職能活動形成的一般性、過程性文件可定為定期保管。三是要明確分類方法。林改檔案一般應作為文書檔案進行管理。產生業務文件較多的機關或單位,可再按照合同類、林權登記類、調查類、綜合類等進行類目設置,也可結合本地工作實際採取期他適當的分類方法。

(三)規範管理林改檔案工作。一是要確保檔案的形成質量。依託林改檔案培訓平台,引入林改檔案的內容,大力宣傳林改檔案工作,整體提升林改檔案工作人員工作意識,使林改檔案工作的開展有一個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類檔案字跡工整、清晰、數據準確、圖樣清晰、簽字蓋章、日期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標識完整齊備,使用的書寫材料、紙張和裝訂材料等應符合檔案保護的要求;照片和圖片有文字説明;非紙質材料配以相應的目錄和説明,並能確保載體有效性;重要的電子文件要使用不可擦寫的光盤,並製成紙質檔案保存。二是要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加大對涉及負責林改檔案業務工作的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對林改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林改檔案工作的能力,促使他們加大對歸檔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工作力度,完善林改各類檔案。三是要加大林改工作法律檔案的管理力度,對糾紛調解類涉及到人民法院判決的判決書要採取多套制,有原件的就使用原件歸檔,沒有原件的就使用複印件歸檔。四是抓好林改檔案的源頭。林改檔案是涉及全縣10個鄉鎮的林權改革中形成原始記錄,保障村民林地的合法權益,不抓住這源頭,林改檔案工作將成為無源之水,只有從產生林改檔案的痕跡資料中抓起。切實做好相關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等幾項工作,林改檔案工作才有堅實的基礎,促使林改檔案源頭建設上台階、上水平。五是有效整合林改檔案信息資源,林改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是林改檔案充分、有效利用的前提和保障。把林改檔案作為檔案資源建設的重點,逐步建立、健全林改檔案體系。六是抓好林改檔案法規體系建設,制定出我縣林改檔案法規體系建設中的發展規劃,提出林改檔案歸檔的總體目標、方法和步驟,逐步建立和完善林改檔案法規體系,使我縣的林改檔案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檔案業務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出相對具體的指導性實施意見,深入基層、鄉鎮,幫助和指導其制定有林改檔案的管理制度與標準,提升林改檔案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以實現林改檔案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

(四)切實加強對林改檔案工作的領導。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林改檔案工作,加強領導,要把林改檔案工作擺上工作日程,要林改檔案工作與林改工作同步開展,建立健全林改檔案管理體制,強化林改檔案規範化整理措施,為規範林改檔案管理奠定基礎;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上應給予支持,加大林改檔案宣傳工作力度,利用報刊、簡報、廣播等多平面媒體專版宣傳,在**縣檔案網站等電子媒體開設網上專欄,定期或不定期編制林改檔案的有關信息,供給各級林改領導決策參考,為社會公眾服務,使林改檔案深入民心。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各相關單位要加強林改檔案工作研究力度,建立林改檔案工作領導負責制和林改檔案管理人員責任制,要配備業務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林改檔案工作,健全各項制度,完善林改檔案工作體系。三是要加強檢查指導。縣林業和檔案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加強對林改檔案工作的檢查指導,把林改檔案工作納入林改成果檢查驗收項目,確保林改檔案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主動為林改檔案工作提供業務諮詢和技術服務。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工作交流,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同時對林改檔案工作實行獎勵制度,對林改檔案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工作不到位的要限期整改,切實提高林改檔案工作管理水平,確保林改檔案工作取得實效。

【第6篇】農村低保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困難羣眾給予適當生活救助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從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舉措,是一項惠及廣大百姓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擴內需、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為進一步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引向深入,切實把惠及農村廣大困難羣眾的實事辦好,我們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難,加快脱貧奔小康”這一主題,結合民政工作實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專班對全縣實施農村低保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況及現狀

**縣實施農村低保工作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起步探索階段。xx年,**縣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全縣實施了農村特困羣眾救助制度,截止xx年上半年,全縣農村特困救助對象為2214户、5131人,佔農村人口的2.7%。人年均救助標準120元。這一階段由於救助標準偏低,救助面過窄,致使農村困難羣眾的生活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會效果不太明顯。

(二)過渡階段。xx年,省政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妥善解決農村困難羣眾的生活困難,構建和諧**,決定在全省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縣政府出台了《**縣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方案》,將原農村特困救助對象重新分類評定審批過渡為農村低保,截至xx年上半年,評定審批農村低保對象2392户、5860人,佔農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為30元,月户平保障水平為74元。其中:一類對象283户、319人,佔保障人數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類對象1041户、2613人,佔保障人數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類對象1068户、2928人,佔保障人數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這一階段由於保障標準提高,堅持按户保障和分類施保,使農村困難羣眾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層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社會效果逐漸顯現。

(三)規範提高階段。xx年,**縣民政局根據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開展年度核查和適當擴面提標工作,加強了農村低保對象的申請受理、民主評議、審核審批、公開公示和資金髮放等程序,進一步規範了**縣農村低保工作。截至xx年底,全縣農村低保對象累計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類別調整565人。實際在冊保障人數為3286户、8176人,佔農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為45元;月户平保障水平為112.6元。其中:一類對象282户、325人,佔保障人數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為80元;二類對象1419户、3462人,佔保障人數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為55元;三類對象1585户、4389人,佔保障人數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為35元。這一階段由於加大了年度核查和動態管理力度,堅持按户保障和分類施保,對特殊困難羣眾進行了特殊保障,進行了適度擴面和提標,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使農村困難羣眾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農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由政府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羣眾給予適當生活救助,它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對傳統社會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從全縣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來看,這項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顯的。

(一)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農村困難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由傳統的社會救助過渡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救濟覆蓋面擴大到全部農村困難居民,解決了他們特別是

農村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問題,加快了新農村建設和脱貧奔小康的步伐,緩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縣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從民政分管的這一塊看,主要由救災救濟、臨時救濟等所組成。社會救濟主要是解決資金保障,只有與資金保障結合才能構成比較完整的生活保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確立,解決了資金保障,從社會救濟工作內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規範化方面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進一步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羣眾的關係,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正因如此,這項制度的實施從一開始就進展順利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對傳統社會救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過去,解決農村困難羣

眾的生活問題,主要靠救濟生活款進行安排,“零打碎敲”,隨意性較大,農村困難羣眾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決。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對象、保障標準、資金來源、審核審批、管理監督都規範化,使社會救濟工作更加科學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加快了脱貧奔小康的步伐,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制度有力地保障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使廣大人民羣眾充分享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豐碩成果,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激發了廣大人民羣眾脱貧奔小康的積極性,改善了社會風氣,使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三、農村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縣自xx年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以來,這項工作從去年進展明顯加快,納入農村低保的人數和低保資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經過兩次提標以後有明顯提高,管理操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農村低保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監督機制和操作程序還不健全。一是民主評議機制不健全,評議依據不足。民主評議的基礎是入户核查。從以前組織評議的情況來看,部分鄉村沒有堅持入户核查,就是將指標一分解,由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評議,沒有任何調查核算評議依據,完全由評議人員憑印象、憑感覺選擇、其評議結果隨意性很強,不公平公正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入户核查機制不健全,輪流坐莊的現象較為嚴重。低保對象準不準,入户核查是關鍵。由於有的鄉村幹部在包村核查工作中對入户核查認識不高,怕得罪人,簡單地召開一個評議會,把所分指標一評完就了事,由村幹部説了算,造成對象不準確,輪換坐莊的現象無法有效解決,給農村低保工作帶來了一定損害。三是監督機制不健全,存在着“人情保,關係保”的現象。由於部分鄉村幹部受利益驅動,放寬低保條件,搞唯指標論,硬是將自己的關係户納入農村低保,造成了羣眾的不滿情緒,損壞了羣眾利益,損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二)低保機構不健全、人員少、工作壓力大。一是縣級低保機構與日益增長的保障對象不相適應。目前,**縣民政局低保股編制只有1人,無法行使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二是鄉鎮民政辦沒有配備專門的低保工作專幹,與日益繁雜的各項民政工作任務不相適應。日前,鄉鎮只有1名民政員、無法應付縣直部門部署的各項工作,而且民政員還要包村,根本就談不上城鄉保障對象的規範化管理。三是村支兩委幹部素質不高,變動較為頻繁,對低保工作不熟悉,加之縣鄉兩級低保工作人員偏少,致使城鄉低保管理工作難度增大,導致基層操作不規範,入户核查和民主評議把關不嚴,造成該保的沒保,不該保的保了,傷害羣眾感情,敗壞社會風氣,違背低保制度的宗旨。 (三)低保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制約監管工作無法到位。隨着**縣保障體系的逐步建立,保障人數逐年增加,工作難度大,要求高,沒有必需的工作經費、人員和設備作保障,很難完成管理監督工作任務。

四、農村低保工作的思考與對策

(一)進一步加強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年度核查制度。從xx年開始,每年6月底之前,對所有農村低保對象一年進行一次全面核查。二是要建立重點對象跟蹤管理制度。這項制度主要是針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家庭,重點是第三類對象。要根據勞動力變化情況、就業情況,及時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對象,又可適時新增符合條件的對象。三是要建立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真正困難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低保救助政策,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四是要建立相關政策銜接機制,要與扶貧開發、合作醫療、臨時救助、計劃生育、優撫安置、入學救助等有關政策相互銜接,充分發揮政策的整體效益,避免“低保養懶漢”的現象發生。

(二)進一步爭取加強城鄉低保機構建設。一是要加強縣民政局低保工作機構。今年**縣將按州民政局的統一要求,積極向縣委政府彙報,爭取下半年成立縣社會救助局,編制人員爭取5-7人。二是爭取鄉鎮組建城鄉低保工作站,聘請低保工作員2-3人。三是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給每個鄉鎮解決1-2個公益服務崗位,用於緩解低保工作人員不足的矛盾。

(三)進一步加大爭取城鄉低保工作經費預算力度。按照“農村低保工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爭取縣政府將工作經費按不低於農村低保資金支出總額的3%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用於聘用基層低保工作人員及調查核實,制證建檔,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費用支出。

【第7篇】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培養具備現代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的基礎性工程,意義重大。青少年學生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強,普法的效果明顯。實踐證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應花大力氣抓好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對於我區如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基本情況

**區現有中國小校19所,現有中國小生3萬人左右。近年來組織學生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義務教育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

(一)組織網絡健全。目前,**區已經把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到“xx”普法規劃及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當中。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督促,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全區中國小配備了法制副校長。**區教育局成立了“xx”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各級各類學校也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協調和督查“xx”普法工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宣傳形式創新。充分發揮學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絕大部分學校把法律知識教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基本上做到了“計劃、教師、教材、課時”四落實。在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中,我們採取了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參觀法律圖片展覽、編排法律黑板報等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生的學法熱情,提高趣味性。同時,我們還利用寒暑假、“五一”、“國慶”四個節假日開展了以“帶法回家、送法進社區”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加大了青少年法制宣傳的力度,擴大學法主題的範圍。目前累計接受學法教育的人數已達70萬人次。同時,**區各中國小校還以“12.4”法制宣傳日為活動載體,集中在全區廣大中國小生當中集中開展法制宣傳。

(三)抓預防,重在教育。在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過程中,**區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紛紛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明確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法制副校長為第二責任人,班主任為直接責任人,把專項活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整頓學校周邊環境,治理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文化、娛樂和其他場所。

(四)抓協作,發揮綜合效應。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門多,範圍廣,**區注意調動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發揮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明確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各職能部門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存在問題分析

**區在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實際效果有待提升;三是社會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存在死角盲區,亟待加強;四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率居高不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五是青少年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有待提高。經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在於:

(一)認識偏差。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學校、家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當前,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各級各類學校,或者一些學生家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認識,少數部門甚至是領導幹部,不能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些學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輕德傾向,忽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不到位,必然反映在行動上不積極,不配合,不參與,影響整體工作效果。

(二)社會負面影響。當前,社會上一些領域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誨淫誨盜的文化產品、網絡文化屢禁不止,都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養成產生不良影響。曾有法制課教師提出5+2=0,學校一週5天的教育,抵擋不住兩天週末社會家庭的消積影響;還有的講10+1=0,學校十年教育,走上社會一年,就被社會醜惡現象拉下了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方法老化,針對性差。對於在校的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雖然我們在加強青少年學生學法用法工作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動形象、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徵文比賽、法制文藝小節目、現身説法等,但這些活動畢竟範圍有限,活動時間有限,形不成長期效應,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對於法制課,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課,強制灌輸的方法,尤其是國中、國小,不分年級,不分受教育對象,一概採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內容,每學期或在開學或在結束之時舉行一次大型法制講座或法制報告會,幾百甚至幾千人集中聽課,這種強制性的説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殺了法制課的針對性,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四)措施棚架。 “一五”到“xx”普法,各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創造了很多成功的經驗,並形成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制度,目標管理責任制,法制課教學講評制度等等,都推動了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入發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許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並沒有得到一體遵循,有的甚至僅停留在文件裏,掛在牆上,出現了制度棚架,不落實。

三、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的建議

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直接關係到國民素質的高低,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敗,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整體作用,促進各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

(一)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增強效果 要根據青少年活潑好動,求知慾強,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點,進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徹底轉變靠書本灌輸、枯燥乏味的現狀,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的興趣,增強青少年的法律素質。要總結現有成功的教育方法,大力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徵文、模擬法庭、法律文藝小節目、法制手抄報等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業餘活動內容;要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編寫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的法制課教材,提高針對性;要把加強對“雙差生”的幫助教育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點之一,樹立轉變一個“雙差生”比培養一個尖子生更光榮的教育觀念。

(二)協調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首先,要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要明確各職能部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職責,既避免重複交叉、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又避免互相推諉扯皮、產生真空空白地帶,形成各部門協調配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領導,居中協調指揮;另一方面,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行使職權,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比如,加大校園及周邊壞境的治理力度,淨化影視文化市場,依法打擊違法青少年犯罪,幫教失足青少年等等。テ浯危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協調。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但學校不可能包攬青少年的一切事務。對於在校學生而言,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學生離校期間的管理,要推廣洛陽澗西區的經驗,“學校放假,社區開學”,發揮社區熟悉情況,近便安全的優勢,使學校管理與社會管理合理銜接,不留空檔。三是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協調配合。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動向,一方面要注意加強正面引導,教師、家長要起典型示範作用,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對於已經產生的錯誤,家長要配合學校及時批評教育,堅決予以糾正。

(三)加強領導,健全隊伍,提供保障ァ∈紫齲要加強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涉及範圍廣,牽涉單位多,必須由各級黨委、政府牽頭,出面組織協調,賦予各部門相應的職責權限,並給予必要的人、財、物支持,領導的重視,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條件。其次,要加強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大力增強學校法制課的師資力量,提高法制課教師的法律素質,鼓勵現有的法制課老師參與法律學歷教育,吸引法律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投身中國小教育事業,徹底解決中國小法制課師資短缺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培訓,完善他們的法律知識結構,改變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只懂與自身相關法律知識的單一知識結構現狀,培養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法制聘用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各級關心下一代組織的自身建設,促進離退休老同志更新知識,提高關工組織隊伍的整體素質。第三,要加強各種法制教育陣地建設。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組建法制宣講團,建設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開辦家長法制學校等,為青少年學法用法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

【第8篇】整鄉推進連片扶貧開發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整鄉推進連片扶貧開發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_____是一個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為一體的特困縣,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縣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的川滇交界處,俗稱“小涼山”,東北與四川省鹽邊、鹽源、木裏三縣毗連,西與玉龍縣隔江相望, 南與永勝、華坪兩縣為鄰,其範圍為東經100°22’ ~ 1 0 1 °26’ ,北緯26°33’ ~27°56’ ,總面積6025平方公里。_____屬低緯高原氣候區,乾濕季分明,四季不分明,立體氣候顯著,年氣温在 31℃至零下10℃ ,年降雨920毫米,無霜期190天。聚居着彝、漢、摩梭人、普米、傈僳、納西、壯、白、藏、苗、傣、回等12種民族,最高海拔4510米、最低海拔1350米。有“情、水、山”為一體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已初步探明金、銀、銅、鐵、鋁、錳等14個礦產資源;金沙江流經我縣105公里,境內分佈着金沙江、雅礱江水系10條河流,可開發利用的水能6. 7萬千瓦;有可利用天然草場24萬公頃,人工草場2萬畝;垂直變化的立體氣候和複雜地貌孕育着天然的蝦蟲草、貝母、靈芝、蘑菇、木耳、牛肝菌、松茸等珍貴藥材。

一、基本縣情及貧困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在中央、省、市的關心下,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整村推進項目的大力實施,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羣眾飲水困難得到進一步解決,文化、教育、衞生髮展不斷加強,農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社會、經濟發展穩步推進,農村貧困狀況得到進一步緩解。

(一)貧困人口數量及分佈

_____現轄15個鄉(鎮)、91個村委會(社區)、1152個村民小組,聚居着彝、漢、摩梭人、普米、傈僳、納西、壯、白、藏、苗、傣、回等12種民族。全縣總人口70865户、259865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7968户、212570人,佔總人口的81.8%;農業人口65201户、236145人,佔總人口的90.8%,其中少數民族農村人口53334户、198811人,佔農業人口的82%,有貧困人口20.19萬人(按人均純收入低於1196元),有16.59萬人尚未解決温飽。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該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較差,自然氣候條件惡劣,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同時也是我縣貧困人口較集中的區域。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全面發展,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提高,基本解決了温飽。但由於我縣地處高寒山區,交通閉塞,資源匱乏,經濟社會發展仍十分落後,文化、教育、衞生等發展緩慢,羣眾生活仍十分較艱苦。到20xx年底,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為111460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性收入5271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性支出71662萬元;糧食總產量71006噸,人均佔有糧295公斤,人均純收入1049元。從調查情況來看,我縣經濟水平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增長緩慢,除條件較好的壩區和旅遊開發區經濟發展稍微好外,其他地區經濟發展極為緩慢,部分區域還比較落後,要實現我縣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任務還比較艱鉅,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產生活條件及貧困現狀況

我縣屬高山民族貧困地區,長期以來縣委、政府對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極為重視,把貧困羣眾脱貧致富作為政府重要工作長抓不懈。經過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扶貧開發的深入,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羣眾生產生活得到了提高,文化、衞生、教育事業長足發展,貧困問題得到大幅度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但由於我縣位於高山河谷地帶,居住分散,交通閉塞,民族眾多,貧困面大、程度深,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水平仍處在同類地區之末。目前全縣尚有13455户43550人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喪失生存條件的地區,該地區羣眾長期以來形成了用電難、飲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居住條件極其艱苦;有28645户11.45萬人、22.42萬頭(只)牲畜仍處在背水、馱水的方式,飲水極為困難;有21242户貧困羣眾仍居住在杈杈房、黃板房、高危房中(部分為無房户);有468個村民小組未通路,610個村民小組未能通電,70個村委會630個村民小組羣眾無自來水飲用;13個鄉無農貿集市;文化、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基礎建設落後全縣僅有1台彩超, 6台黑白b超,病牀每千人口只擁有 157張,有1048個村民小組無衞生室,有420個村小組未通廣播電視,有527個村小組未建文化活動場所;村小危房230間共18400m2。

二、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取得的成效及經驗

(一)主要成效

長期以來,縣委、政府始終把扶貧開發特別是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作為我縣貧困人口脱貧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在省市的關心下,在各部門的支持下,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 顯著成效。自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以來來,全縣共實施整村推進331個,其中省級整村推進253個,温飽示範村47個,市級配套整村推進21個,市級掛鈎扶貧整村推進10個,共投入扶貧專項資金5560萬元。

通過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羣眾飲水問題得到明顯改善,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農村貧困現狀得到進一步緩解。5619户2.52萬人用電難題得到解決,2.47萬人和3.27萬頭(只)牲畜飲水問題得到改善,1.84萬人通路困難得到解決,2936户13505人告別了茅草房、杈杈房,710户3200人基本生存環境條件得到解決,新增灌溉面積1.2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72萬畝,解決絕對貧困人口2.42萬人、低收入貧困人口0.35萬人。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22188萬元(90價)增加到20xx年的111460萬元(現價),地方財政收入由1999年的1338萬元增加到20xx年52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9年的424元增加到20xx年的1614元。

(二)主要工作經驗

1、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貧困地區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務來抓。全縣各級黨委、政府把扶貧開發,解決羣眾温飽問題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提出的各項扶貧方針、政策,切實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實行了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建立健全各級扶貧目標責任,層層明確任務,確保扶貧到村到户。

2、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按《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要求,資金跟着項目走,切實落實到貧困村、户,項目資金封閉運行、專户管理、專款專用。堅持項目資金的年度審計、報賬制。縣、鄉、村全面推行了扶貧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3、扶貧先扶智,切實搞好科教扶貧。在實施扶貧項目的同時,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訓經費,採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適用技術培訓,使項目區户均有1人掌握1-2項農村適用技術。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事求是地制定扶貧規劃、項目實施方案。

5、堅持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共同協作參與,堅持依靠農民羣眾主體投入力量改變貧困面貌。成立了縣、鄉兩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把縣鄉各部門納入成員單位,形成了全縣上下相互配合、各負其責、真抓實幹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實行了縣級領導聯繫掛鈎到鄉,科級領導聯繫掛鈎到村委會,部門聯繫掛鈎到村民小組,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到户,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的聯繫掛鈎幫扶制度。在整個扶貧過程中,我們始終採取多種形式從思想上引導農民羣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最大限度地以農民羣眾作為投入主體實施扶貧項目。

三、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_____縣農村貧困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條件差,由此導致農田、水利、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衞生事業落後,進而使貧困人口物質文化生活匱乏。

1、區位不優。_____縣北與四川省鹽邊、鹽源、木裏等三縣接壤,西與玉龍縣、古城區隔江相望,南與永勝、華坪縣相連。 全境山高道窄,遠離省會市府,無鐵路,也無水路,僅有時有泥石流相阻的麗寧二永寧、華寧路與外相通,縣鄉、鄉村路多為過去伐木的林區便道。

2、地形複雜,氣候惡劣。綿綿山脈呈網絡狀連接,崗嶺起伏,叢巒疊障,地理氣候特殊。海拔2800-4510米的高寒帶,佔全縣總面積的54.7%,年平均氣温小於8.5℃,無霜期少於120天,基本喪失人生存的條件,但目前仍居住着3.5萬貧困人口。海拔2100-2800米的中涼帶,佔全縣總面積的26.5%,全年温涼多濕,洪澇、泥石流、冰雹、大雪等災害頻繁發生,中低產田(地)面積大,目前生活着14餘萬農民羣眾。海拔 1340-2100米的中暖帶、低熱帶,佔全縣總面積的18.8%,地形狹窄,日照較短,冬春晝夜温差較大,洪澇、乾旱、冰雹、大風等災害較多,耕地較少,目前生活着3餘萬農民羣眾。

3、起步較晚,人口素質差。和平解放的1950年以前,山區以彝族為主是奴隸制社會,壩區、半山區主要是漢族、摩梭人為封建領主制社會,金沙江邊以保保族為主是原始社會,多種社會並存,多種民族聚居,各民族發育程度參差不齊。長期以來由於教育落後,農村文盲、半文盲勞力佔總勞力的67%,農民思想觀念陳舊,自立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嚴重不足。

4、政策因素。天然林禁伐前,_____是一個林業經濟縣,靠山養壩,靠林養農,天然林的禁伐,使林業產值年減少2100萬元,並聯帶其它產業滑坡,地方財政收入年減少800萬元。1956 年自治縣成立時各種社會形態直接過渡為社會主義社會,一夜間跨越了上千年曆史,而民族地區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卻等同於較發達地區,由此導致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衞生、科技等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

四、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存在的問題及應採取的措施

隨着扶貧開發的深入,特別是整村推進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我縣貧困村羣眾的生產生活,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緩解了貧困矛盾。但隨着項目的實施,也反映出許多突出問題,主要是:

1、扶持力度不夠

_____屬邊疆民族貧困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羣眾生產生活困難。雖已實施了331個整村推進項目,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尚有780個貧困村民小組未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羣眾對項目的需求十分迫切,希望列入整村推進扶貧計劃中實施。

2、扶貧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實施的整村推進項目建設投資標準為每村15萬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貧困村羣眾深刻認識到整村推進項目資金的重要性,羣眾參與項目實施的積極性非常高。但由於,貧困村基礎設施差,急待建設的項目內容多,羣眾又無力自籌更多資金投入到項目的建設中,同時又受到扶貧資金額度的限制,造成扶貧資金難以滿足羣眾建設項目的需要。希望國家加大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資金的投入。

3、項目規劃缺乏科學性、可行性

整村推進項目的規劃實施採取的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的,即:項目規劃採用村到鄉、鄉到縣、縣到市的方式規劃上報,而項目的實施則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市批覆到縣、縣安排到鄉、鄉安排到村到户層層落實、層層監督。然而,部分鄉鎮在規劃項目時不與羣眾溝通,不結合實際,憑空規劃上報,致使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可行性。規劃項目時,要嚴格操作規範,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羣眾開展調研,充分發揮貧困羣眾的意願,確保項目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

4、資金整合力度不足

各部門對資金整合重要性認識不足,措施不到位。在項目實施中,缺乏相互溝通、協調,使各類扶持資金投入分散,點多面廣,資金效益不大。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資金整合的重要性,加強溝通、協調,盡最大可能地將各類扶持資金加以整合,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效益。

【第9篇】水利部門幹部交流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水利部門幹部交流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推動水利又好又快發展中肩負重要職責,發揮關鍵作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把我們的幹部隊伍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骨幹力量,是時代的迫切要求。建立和實行幹部交流制度,是培養鍛鍊幹部,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提高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單位整體效能的一項重要措施。20xx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工作規定》,在深入學習《規定》的基礎上,我們對全局科級以上幹部交流工作進行了調研,摸清了現狀,分析了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做好乾部交流的辦法和措施。

一、幹部隊伍的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10月,我局機關事業單位幹部總數為814人,其中處級幹部98人,佔幹部總數12%;科級幹部287人,佔幹部總數35%。

(一)處級幹部基本情況

正處級幹部40人,其中:領導職務33人,非領導職務7人。任職年限5年及以下的19人、6-9年的16人、10年及以上的5人;年齡36-40歲的3人、41-45歲的12人、46-50歲的15人、51歲及以上的10人;學歷為大學本科的29人、大學專科9人、中專及以下的2人。

副處級幹部58人,其中:領導職務44人,非領導職務14人。任職年限5年及以下的23人、6-9年的26人、10年及以上的9人;年齡35歲及以下的1人、36-40歲的8人、41-45歲的20人、46-50歲的13人、51歲及以上的16人;學歷為大學本科的36人、大學專科15人、中專及以下的7人。

(二)科級幹部基本情況

正科級幹部203人,其中:領導職務153人,非領導職務50人。任職年限5年及以下的105人、6-9年的59人、10年及以上的39人;年齡35歲及以下的37人、36-40歲的40人、41-45歲的53人、46-50歲的43人、51歲及以上的30人;學歷為大學本科的76人、大學專科77人、中專及以下的50人。

副科級幹部84人,其中:領導職務63人,非領導職務21人。任職年限5年及以下的41人、6-9年的37人、10年及以上的6人;年齡35歲及以下的27人、36-40歲的22人、41-45歲的18人、46-50歲的8人、51歲及以上的9人;學歷為大學本科的27人、大學專科37人、中專及以下的20人。

以上數據表明:我局的幹部隊伍在同一崗位同一職級的任職年限較長,任處級職務6年以上的佔處級幹部總數的47%,其中10年以上的有14人,佔14%;任科級職務6年以上的佔科級幹部總數的49%,其中10年以上的有45人,佔16%。幹部的年齡有老化趨勢,40歲以上的人員佔主體,其中處級幹部40-50歲的佔61%,51歲以上的佔27%;科級幹部40-50歲的佔43%,51歲以上的佔13%。科級幹部中中專及以下的學歷佔24%,學歷層次明顯偏低。

二、近年幹部交流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局緊緊圍繞改善幹部隊伍結構,提高幹部綜合素質這一目標,以規範程序和制度建設為抓手,着力推進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工作。一是針對實際,突出交流重點。我局幹部交流的主要對象是:對在一個單位工作時間較長,實行年限性交流;對有發展前途的青年後備幹部實行培養性交流;對班子之間鬧不團結的實行調整性交流。二是完善機制,規範操作。為規範幹部交流工作,20xx年3月我局印發了《關於領導幹部交流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幹部交流的對象、範圍、程序、交流工作紀律,進一步推進了我局幹部交流工作,加強了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三是注重培養,增長才幹。我局把幹部交流作為培養幹部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幹部在不同崗位和不同單位、部門任職,使幹部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考驗,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20xx年以來,我局共交流處級幹部17人次,其中機關部門之間交流2人次,局屬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之間交流8人次,局屬有關單位班子成員之間交流3人次,機關與局屬有關單位之間交流1人次,直屬事業單位調任局屬有關單位1人次,局屬有關單位與工程維修養護公司之間交流2人次。另外,選派4名處級幹部交流到西藏水利廳任職。局屬各單位科級幹部共交流71人次,其中:局屬機關各部門之間交流19人次,機關與三級基層單位之間交流(含提拔交流)31人次,三級基層單位之間交流21人次。

(二)幹部交流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的實踐表明,幹部交流在提高幹部素質,增強幹部隊伍活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主要成效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領導幹部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90%以上的領導幹部感到交流後接觸的面寬了,面對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壓力,緊迫感增強。為了更好地開 展工作,經常強迫自己去學習新知識,不知不覺地改善了知識結構,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反之,如果長期在一個單位或部門工作,輕車熟路,容易使幹部產生惰性,喪失創造力,甚至不思進取。交流到基層單位工作的年輕幹部則普遍感到,到基層以後,直接面對具體事務的機會多了,幫助自身提高了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跟基層單位的同志學會一些處理具體矛盾的方式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組織、協調和靈活應變的能力,增強了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

二是改善了領導班子的年齡和知識結構。部分基層單位實行幹部交流前,班子平均年齡大,學歷層次低,知識老化,加上長期在一線工作,直接和羣眾打交道,工作往往靈活有餘,規範不足;而機關幹部中,年輕人普遍學歷層次較高,知識面寬,新思想、新觀念多,工作講原則,懂規矩。實行幹部交流後,改善了各單位領導班子的年齡和知識結構。

三是緩解了矛盾,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在同一個單位時間長了,容易走向當事者迷的怪圈,以至於不識廬山真面目,憑經驗辦事,在工作及人際關係等問題上形成一些思維定勢和解不開的死疙瘩,時間越長,積累的矛盾越多。實行幹部交流後,新的領導沒有固定模式的束縛,能很快發現問題,並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打開工作局面。此外,由於新領導對下屬工作人員偏見較少,能喚起那些長期不被重視或重用的人的表現欲,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同時,也使那些過去與領導關係不錯的人工作上有了新的壓力。

四是轉變了機關工作作風,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交流乾部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考慮問題的角度變了,換位思考的意識強了,密切了機關與基層的關係,工作作風更加樸實。同時,幹部交流也使那些長期在管錢、管物等重要部門工作的幹部得到了解脱,普遍感到誘惑少了,風險小了,客觀上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幹部交流的調查與分析

針對幹部交流的問題,組織對全局處級、科級幹部分層次發放了調查問卷,並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研,通過座談會等方式,徵求意見,收集信息,經歸納分析後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對幹部交流的基本態度與認識

85%的人員對幹部交流持積極態度,認為:當前很多機關幹部長期蝸居一處,把自己歸屬為某個單位或部門,不僅視野狹窄、見識有限,工作熱情和創業激情會逐漸衰退,最終勢必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對交流的意向,副處級以上幹部中:72%以上的幹部願意在局系統之間交流;28%不願意交流;科級幹部中:45%願意在機關各部門之間交流,35%願意在機關和三級單位之間交流,11%願意在三級單位之間交流,9%願意在系統內交流。調查結果表明,大家對幹部交流在幹部隊伍管理、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非常認同,同時,希望儘快解決阻礙幹部交流的瓶徑問題。

(二)當前幹部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及原因

1、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單位對幹部交流工作還不夠重視,對幹部交流的意義和目的宣傳不夠,給交流工作帶來了一些思想障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平職交流困難,尤其是從大單位交流到小單位,從條件好的單位交流到條件較差的單位,從“熱”部門交流到“冷”部門,很多人不能正確理解,認為這個幹部不是有問題,就是受到“冷落”,有些交流乾部的親朋好友也不理解,給被交流的幹部造成很大的思想壓力。其二,機關到基層交流困難,認為基層單位工作條件差,工作事務繁雜,地方關係難處理。其三,基層單位之間交流困難,部分基層幹部已在當地工作多年,地方人事關係比較多,工作中容易溝通、協調,交流到新單位任職,熟悉地方關係還需要一定過程,思想上有畏難情緒。其四,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企業人員之間的交流困難,由於政、事、企三者的職責、身份、待遇不同,存在機關人員不願交流到事業企業、事業不願交流到企業的現狀。

2、交流工作缺乏制度化的安排。從目前來看,關於幹部交流工作的規定原則性的東西比較多,規範的、操作性強的措施比較少。幹部交流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很難有效地堅持和發展下去。同時,實施幹部交流既要有科學的規劃又要有具體的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幹部交流主要是為解決班子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針對性較強,計劃性不足,既沒有制定長期的交流規劃,也沒有制定年度計劃。

3、領導職數的限制。基層單位的非領導職數控制和人員編制實行按

二、三級管理級次分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員交流。目前,部分基層單位科級幹部年齡老化問題比較突出,由於非領導職數的控制,無法騰出實職崗位,給年輕幹部的交流帶來困難。另外,

二、三級人員編制分別控制,各單位人員又不得突破控制數,給人員的流動帶來了困難。

4、解決交流乾部實際困難的配套制度不夠完善。我局管理的堤防戰線長,單位分佈於河南、河北、山東三省有關市、縣,幹部異地交流自然涉及到夫妻分居、子女撫養、老人贍養等實際問題,況且大部分交流乾部的家屬都不能隨調,交流乾部也只能獨身居住單位辦公室、招待所。而跨地域交流的相關政策,如:配偶是否隨往安置、住房問題如何解決等,現在都沒有明文規定,操作起來較難把握。目前,由於幹部交流的配套制度不完善,未能很好地解決被交流乾部的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部交流工作的開展。

四、幾點建議

(一)廣泛宣傳,形成共識,營造幹部交流的良好環境。採取多種形式,對幹部交流的目的和意義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廣大幹部進一步認識到實行幹部交流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培養優秀年輕幹部的需要;是改善幹部工作環境,增強班子團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是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要,從而自覺地接受組織安排,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崗位的工作中去。

(二)健全和完善領導幹部交流制度。幹部交流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取得預期的效果,必須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制度作保障。一是根據《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工作規定》,制定一套較完善的配套落實措施,對幹部交流的目的、交流的範圍、形式、交流的時限、交流的對象和條件、交流的流向、交流的程序及交流的紀律等作出具體規定,增強可操作性,減少隨意性。二是推行幹部任期制度,使幹部交流逐步制度化、法制化,增強任職期滿交流的嚴肅性和約束力。三是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正常退出機制,制定擔任實職的處級、科級領導幹部退出領導崗位的年齡界限,為幹部交流疏通渠道,尤其是為年輕幹部的崗位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制定計劃,突出重點,加大交流力度。交流要有計劃性,可持續性,不能是運動式的即興之作,也不能因領導的更替而隨意變化。一是着眼於優化各級領導班子結構,推行調整性交流。對班子成員結構不合理和存在問題的領導班子,要通過交流其中的某些成員,改變班子的結構。對於能力較強、政績突出、羣眾公認的幹部,實行提拔交流;對於政治素質較差、事業心不強、自身要求不嚴、甚至影響班子團結的幹部,實行降職交流;對於年齡偏大或身體不好,不宜在班子中工作的幹部,實行非領導職務崗位的安置性交流。二是着眼於培養鍛鍊年輕幹部,重點抓好乾部的橫向和縱向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使班子的知識結構趨於合理,氣質趨於相溶,從而減少內部磨擦,增強班子團結,也可以使幹部開闊視野、增長才幹,同時,還有利於幹部換位思考,形成大局和全局觀念,增進機關與基層的溝通、理解和工作的協調。與此同時,針對年輕幹部文化素質高,但工作經歷、社會閲歷、實踐經驗相對不足的實際,有計劃地對他們實施培養性交流,要通過這種交流,讓一批年輕幹部到艱苦環境中去鍛鍊成長,培養他們駕馭各種複雜局面的能力。不同層級的領導幹部的最佳工作期是不同的,因此他們的最佳交流年齡段也不同。一般來説,處級幹部的最佳交流年齡段是35--45歲,科級幹部的最佳交流年齡段是30--40歲。三是着眼於改善領導幹部的工作環境,推行輪崗性交流。幹部在同一職級崗位上任職時間過長,思想上容易滋生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工作難以創新。因此,要通過輪崗交流,為幹部創造新的環境和崗位,激發他們的活力。一般來説,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在同一單位任同一職級領導職務,5年以上(含5年)可根據工作需要進行交流,7年以上(含7年)應有計劃地進行交流,10年以上(含10年)原則上必須交流。科級幹部在同一單位(部門)任同一職級職務,5年以上(含5年)要有計劃地安排交流,10年以上(含10年)必須交流。四是着眼於加強領導幹部廉政建設,推行迴避性交流。主要是“避親避熟”。有親屬關係的領導幹部不安排在一個領導班子內或有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的直屬單位內任職。這樣更有利於領導幹部減少社會關係的束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四)完善配套措施,形成有利於幹部交流的激勵機制。針對幹部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從尊重交流乾部實現人生價值的追求出發,解決交流乾部的實際困難,為交流乾部集中精力開展工作創造寬鬆的環境和良好的氛圍。如對從機關交流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基層單位工作的幹部,適當提高政治待遇;適時解決好住房和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對已到退休年齡,個人願意回交流前的工作地生活的,組織上應預安排安置,解決交流乾部的後顧之憂。此外,應把幹部的交流與使用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有利於交流乾部成長的政策導向。把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和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經歷作為提任處級以上幹部的必備任職資格。對那些經過不同崗位鍛鍊、政績突出的幹部,要優先提拔使用。

(五)嚴肅幹部交流工作紀律。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對幹部交流工作落實情況加強督查,建立幹部交流通報制度和工作檢查制度。對幹部交流工作領導不重視,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實的,應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二是嚴肅工作紀律。應對幹部交流的具體方式、紀律進行明確規定,對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組織決定,經教育無效,在規定期限內不到崗任職的,要按照規定嚴肅處理。

(六)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幹部交流工作的統籌協調。組織人事部門對幹部交流工作要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及早規劃,使幹部交流工作力爭做到規範、有序。一是每年年初檢索出當年任期已滿需交流的幹部名單,隨時查閲有關資料,提早做好安排。二是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編制被交流乾部信息資料庫。錄入交流乾部的基本情況,年度考核、離任審計結果,任期內的政績、失誤,優、缺點,性格氣質,工作作風等特點以及配偶、子女的情況。三是要推行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量化考核指標,完善考核機制,對幹部的政績作出科學公正的評價。把考核結果作為幹部升降交流的主要依據,真正把政治上可靠、政績突出、羣眾信賴的幹部提拔交流到新的工作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第10篇】抓好農村低保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xx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基於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新發展提出來的,不僅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得民心,順民意,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民政工作自古以來就與民眾的基本事務密切相關,無論是觀照歷史還是反觀現實,“以人為本”都是民政的基本內涵,也是民政工作的本質要求,更是民政事業的發展靈魂和永恆的主題。因此,我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圍繞“科學發展,服務民生、解決民困”這一主題。在服務民生方面,當前正由解決基本民生向着力改善民生髮展,在發揮社會保障“兜底”作用的同時,逐步向提升社會福利水平邁進。最近,我們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深入濃河、富林、三站、烏鴉泡4個鄉鎮,對農村低保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在掌握情況的同時,對如何創新農村低保工作,提升農村羣眾生活水平作了認真思考。

一、自然情況及經濟發展狀況

我縣是省級貧困縣,全縣轄8個鄉鎮、82個村,211個自然屯。總人口2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截止XX年3月末,全縣農村低保户3473户、5379人,佔農業人口總數的5%;農村低保邊緣户1716户、3260人,佔農業人口總數的3%;農村五保户718户、738人,佔農業人口總數的0.68%。XX年財政收入11441萬元;農村人均收入6202元;農村居民年人均支出2854元。

二、農村低保工作開展情況

我縣自XX年下半年實施農村低保制度。幾年來,在省市民政部門的指導下,經過認真調研,科學確定保障標準,規範審批程序,加強監督管理,並出台了配套政策、法規,使全縣農村低保工作步入規範化管理軌道。XX年,全縣共支出農村低保資金304萬元,XX年預算資金310萬元(縣財政匹配67萬元)。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效地保障了農村貧困羣眾的基本生活,維護了農村的社會穩定和諧。

(一)致貧原因分析

農村低保户致貧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一是年老體弱,二是因病致貧,三是因殘致貧,四是因無地(或地少)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依據低保檔案和此次抽查情況統計,我縣XX年底3610户農村低保户中,因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致貧户有1204户,佔低保户總數的33.4%;因病致貧的有971户,佔低保户總數的26.9%;因殘致貧的有606户,佔低保户總數的16.8%;因無地(或地少)等其它原因致貧的有829户,佔低保户總數的22.9%。

(二)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縣政府成立了由主管縣長任組長,各鄉鎮、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農村低保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目標管理,把農村低保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

2、認真調研,科學確定保障標準。按照“低標準起步,逐步提高”的原則,經過認真調研,在保證滿足困難羣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考慮物價、經濟發展水平和縣財政承受能力等綜合因素,確定我縣農村低保標準為年720元,這個標準符合當時我縣農村的實際情況。同時,隨着農村低保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縣域經濟的發展,實現了農村低保標準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

3、加強管理,規範操作。一是出台《**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細則》、《**縣農村居民家庭收入計算標準》等政策文件,增強了低保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規範操作,增強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按照農村低保申報審批程序的規定,嚴格把關,逐項落實,重點把住村委會調查、村民代表評議、鄉鎮複查、民政局抽查和兩次公示五個關鍵環節,確保全縣農村低保工作順利開展。三是加強動態管理,提高低保資金的使用效率。按照“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原則,每年組織鄉鎮和村屯對全縣農村低保對象進行年度複查,同時通過開通舉報電話、臨時抽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低保工作等方式,接受羣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對死亡和收入變化人員及時進行清理和調整,做到及時審批、及時調整、及時清除。四是規範資金的管理和發放,做到審批、發放兩條線。低保資金實行專户存儲、專帳管理、專款專用,社會化發放。五是加強檔案管理,按照市局要求一次達標。六是實施“分類施保”,根據低保對象家庭收入的不同,採取就近靠檔的辦法,拉開檔次,區別管理。

4、開展專項救助,進一步解決低保對象的生活困難。近幾年,圍繞健全和實施城鄉低保制度,縣政府開展了農村特困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災害救助、法律援助、住房救助等專項救助活動,進一步減輕了低保對象的生活負擔,低保對象的生活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5、加強宣傳,提高農村低保制度的社會效應。通過印發傳單和電視輔導等形式宣傳低保政策,不留政策死角。

6、準確核定收入,為確定低保對象提供依據。

家庭收入是界定農户入保的基本條件,因為農户居住地域的差別,家庭經濟來源的不同,主要成員勞動能力的強弱,土地質量的差異,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贍養撫(扶)養能力等因素影響,準確地計算貧困户家庭收入非常困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根據實際情況,農村低保《細則》和《農村居民家庭收入計算標準》中,對家庭收入計算的內容,贍養撫(扶)養費的計算和不計入家庭收入的內容做出了原則的規定。在實施過程中因地因户制宜,做到既有原則性的計算標準可參照,又不死搬硬套,解決了家庭收入計算難的問題。

三、存在問題

(一)需要進一步明確縣、鄉(鎮)、村低保管理機構,增加管理人員。

(二)亟待需要上級對工作經費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保證低保工作的正常運轉。

(三)農村低保標準偏低,難以維持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應該進一步調整。

(四)農村獨立生活的老人要求低保問題突出。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原本和子女在一個户口的老人為了要低保,把自己的户口單列出來,或把原本屬於自己的耕地過户給子女,要求最低生活保障。

四、提高農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建議和意見

(一)合理確定農村低保標準。農村低保標準的高低,直接影響低保對象家庭的生活水平。根據座談大家認為:確定低保標準應該以農村低保對象維持最低生活水平來確定。根據市場菜籃法測算,全縣農村居民年最低消費支出1180元,建議農村低保標準定在1200元,平均補差額在750元。這個標準既可以保障農村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又可以縮小與城鎮低保標準的差距。

(二)合理確定農村低收入標準。對農村低保邊緣户實施救助是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解決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難的一項惠民政策,但就我縣而言,由本縣財政籌集救助金是非常困難的。現在開展的救助只是發放國家一次性救助金、合作醫療救助、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和社會救助。如果探討發放救助金標準,可根據當地財政承受能力和邊緣户生活水平而定,我們認為,比農村低保年人均標準提高200--300元為宜。

(三)合理確定保障面,做到“應保盡保”。按照1200元標準調查測算,我縣農村低保人數將達到6040人,保障面為5.6%,該比例基本達到“應保盡保”。

(四)合理確定鄉鎮、村的民政工作機構、職級、名稱、人員配備、辦公經費和場所及交通工具。我縣各鄉鎮均設民政辦公室,為股級科室,人員大鄉鎮設4人(**鎮),其餘鄉鎮設2人,由於近幾年社會救助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建議鄉鎮增加一名專職人員負責社會救助工作;村級民政工作始終由村委會完成,沒有單設機構,工作任務基本由村會計兼任。辦公經費年1.5萬元至2萬元;辦公室保證2間,每個鄉鎮民政辦配備一台微型麪包車,每個鄉鎮配備一台電腦(與縣局聯網)。村級民政工作仍然由會計兼任為宜,每月發給一定數量的工作補貼。

貧困救助是一個長期的社會現象,因而,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切實發揮其在保障民生中的兜底作用也是長期的,必須進一步加強。農村低保工作是保障農村人民羣眾基本生活的最後一道兜底線、安全網,在調節收入分配、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縣級民政部門,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認真落實政策,適時調整低保補助標準,加大分類救助力度,健全動態管理機制,進一步規範操作,確保農村低保工作健康順利地開展。

【第11篇】某區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某區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工會、共青

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參與社會管理和

公共服務,維護羣眾合法權益。”這為今後婦聯工作指明瞭方向,為

更好地引領廣大婦女全面參與社會主義建設,提高婦女社會地位、生

活質量,實現男女平等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通過多年的實踐,我

們認識到:基層婦聯組織是與婦女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組織,是婦

聯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其職能作用的發揮程度關係到婦女工作

的成效,關係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問題,更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的進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認為,要全面做好婦聯工作,

仍然要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尤其要全力解決好影響基層婦聯組織發揮作用的熱點、難點問題,只

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推動婦聯工作的和諧發展。

為深入掌握鄉鎮、街道婦聯和村、社區婦代會婦女工作的整體情

況,xx區婦聯按照區委《關於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解決問題、科學

發展”課題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近半個月來深入所轄18個鄉鎮、

街道和163個村、社區,採取聽彙報、查資料、召開座談會、實地

走訪等方式,對基層婦聯工作和婦女組織發揮作用情況進行了調研。

調研期間,召開各類座談會20次,入户走訪45户,包括各級“巾

幗文明崗”、“婦”字號基地、“五好文明家庭示範户”、“女能

人協會”等。從調查情況看,大部分的基層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基

本上能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看,仍

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對此,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思

考,並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一、近年來基層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在各鄉鎮、街道婦

聯和基層婦代會的共同努力下,基層婦女工作取得了較快發展,概

括起來,主要是“三個普遍提高”。

一是基層婦聯組織得到不斷充實,整體素質普遍提高。各級婦

聯組織藉助xx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好

形勢,加大協調力度,及時調整和充實村和社區婦聯隊伍,積極推

薦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年輕、熱愛婦女工作、羣眾公認的優

秀婦女幹部進入村婦代會,同時一些經過考試的年輕女幹部也進入

了社區婦代會。使新配備的婦聯幹部更趨於年輕化和知識化,改變

了以往婦聯幹部年齡偏大、知識層次偏低、工作能力不強的現狀。

二是基層婦聯幹部對做好工作充滿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基層婦聯幹部大都提高了對婦女工作的認識,絕大部分婦聯幹部能

夠藉助崗位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極參政議政,為廣大婦女同胞服務,

以良好的工作業績體現自身價值。在工作實踐中,婦聯幹部們都能

自覺帶領廣大婦女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尤其是大力宣傳有

關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

知識,組織開展具有婦女特點、羣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體活動。通

過開展婦女兒童維權宣傳、家庭文化建設、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類

豐富多采的活動,給婦女工作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進而帶動了“雙

學雙比”、“文明家庭創建”、“美德在農家”等活動的普遍開展,

較好地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文明城區建設。

三是基層婦聯組織能較好地發揮作用,整體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層婦聯組織以調動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及和諧社會建設的積

極性為重點,着力增強服務能力、組織能力、引導能力,引領導農

村婦女增收致富,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1、抓培訓,

強素質。按照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幹部的要求,婦聯幹部

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業務和科技、文化等培訓,努力提高幹部隊

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科技文化素質,為她們進一步做好工作

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抓宣傳,樹典型。利用各種有利時機宣傳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婦女兒童權益保障 法》等法律法規,有

效提高了廣大婦女羣眾的維權意識,營造男女平等、有利於婦女發

展的氛圍。同時,積極選樹先進典型,充分發揮“以點帶面,輻射

全局”的作用,提高了整體工作水平。3、抓服務,促發展。全面

增強服務意識,按照“一手抓維權、一手抓發展”的思路,把工作

重點放在弱勢羣體上,在做好維權工作的同時,着眼於貧困婦女脱

貧致富,為她們牽線搭橋,尋找出路,尤其是在富餘勞動力轉移、

提供小額信貸項目、零就業家庭幫扶、貧困母親救助等方面做了大

量紮實有效的工作,促進了婦聯工作的和諧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年基層婦女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績,

但是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角度來看,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

題,主要體現在“三個不適應”。

一是部分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和婦女幹部的整體素質不能適應

形勢發展的需要。由於鄉鎮、街道工作繁重,而前幾年婦女工作沒

有具體量化的指標和要求,造成一部分領導對婦女工作認識不足,

把婦女工作當成是“軟”任務和“虛”工作。而近年來,婦女工作

已向範圍廣、內容實、任務重轉變,部分領導及婦聯幹部還停留在

以往的思想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面對新時期婦聯工作

在工作領域、範圍、對象及方式上發生的新變化,一些長期在基層

工作的婦聯幹部,僅靠幾十年的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已很難駕馭當

前工作。

二是農村、社區婦聯幹部兼職過多,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機構改革後,由於行政編制的限制和婦聯幹部提拔、交流等原因,

專職專用的婦聯幹部逐年減少,兼職已成為普遍現象,不同程度地

影響了婦女工作的開展。從總體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層婦聯幹部兼職過多。目前,基層婦聯幹部大多一人身兼數

職,除本職工作外,普遍兼任計生、信訪、辦公室工作、宣傳等多

項繁瑣的工作。對於這種現象,婦聯幹部們無奈地説:“上面千根

線,下面一根針,我們只有盡力而為。”此種現象也造成婦聯幹部

時間不夠用、精力跟不上,常常顧此失彼,處於被動應付狀態,工

作有時流於形式。

2、基層婦聯工作有時被“邊緣化”。由於婦聯工作大多是黨政領

導分管工作中的一項,相對其它那些層層考核或“一票否決”的中

心工作來講,婦聯工作缺少硬任務,也導致黨政領導工作忙時,往

往是“中心工作先行,婦聯工作讓道”,有時處於“邊緣化”狀態。

這種情況在村級婦代會中更加突出。

三是部分婦聯幹部不能把本職工作與其他各項工作有效結合起

來。基層工作包羅萬象,只有搞好結合,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而目前還有不少婦聯幹部習慣於“單打一”,不懂把婦女工作與各

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導致婦聯工作效率不高,職能難以實現,

形成了“無為就無位”的尷尬局面,婦聯的重要地位也就無從體現。

四是經費投入機制不健全,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基層婦

聯組織要在提高女性素質、宣傳引導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女性維權

等方面提供服務,創造條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經費作保障,但財税

體制改革後,鄉、街財政普遍困難,無法保證婦女工作經費。由於

缺少經費,各種活動和培訓開展的不夠,使婦女工作缺乏生機和活

力,導致基層婦女組織的職能發揮不夠。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

的是:各村、社區堅持嚴格執行和兑現人口計生工作“一票否決”

制度,計生工作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和措施到位,真正做到獎懲分明,

舉措明顯,計生工作以其人員足、政策強、資金雄厚為有利優勢大

大調動了基層一線計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基層婦聯

幹部不但兼有計生工作,還有其它多項工作,但其待遇有時還低於

計生管理員,在開展各項工作中,由於經費無保障,使基層婦聯幹

部產生一些畏難、牴觸情緒,阻礙了婦聯工作的發展,從而造成基

層婦聯幹部“重計生、輕婦聯”的現象。

三、對策和建議

按照黨的十七大對工、青、婦等羣眾團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根據調研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與不足,我們認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基

層婦聯工作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精神去迎

接新挑戰。當前基層婦聯工作必須與基層各項工作融合發展、整體

推進,才能凸顯其優勢和作用,才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

踐中做出更大貢獻。重點應做到“把握一個關鍵,抓住兩個重點,

實施三項措施”。

(一)把握一個關鍵,即:黨建帶婦建。“黨建帶婦建”為我

們加快婦女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載體,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做好這

項工作,將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

對基層婦聯組織建設實行分類指導。要爭取把婦女工作納入黨政重

要議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婦女工作的例會制度,爭取分管領導的

關心、支持,使婦聯組織能夠有效開展工作。鄉黨委和街道黨工委

要把加強和改進對婦聯工作的領導,列入對村、社區黨支部工作考

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選先進黨組織的重要條件,不斷完善“黨建

帶婦建”的工作格局。村婦代會主任依法進入村“兩委”時,應先

與上級黨委溝通,優先進入村黨支部,這樣更便於從黨建帶婦建上

加大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另外,婦聯組織要積極爭取從工作經費、

活動陣地上加大投入,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要

多渠道、多形式落實鄉村婦女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適當提高工

資待遇,或適當減少所兼工作項目,穩定村婦女幹部隊伍,調動村

婦女幹部參與新農村建設及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

(二)抓住兩個重點,即:建立婦聯工作與其它各項工作融合

發展的機制;進一步加強婦聯幹部隊伍的能力建設。

一是建立婦聯工作與其它各項工作融合發展的機制。胡錦濤總

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

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

顧”。這也是我們解決婦聯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本方法。從目前情

況來看,配備基層婦聯專幹和專門從事婦女工作已不太可能,一味

地等、靠、要,等待着條件改善,也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唯有

主動適應形勢,形成婦聯工作與其它各項工作融合發展的機制,才

能全面做好新形勢下的婦女工作。婦聯工作的開展主要以“聯”為

主,需要社會多方單位的協調支持,在基層婦聯中所兼職的工作,

往往是與婦聯工作有一定聯繫的,如能統籌利用一人兼職的各項工

作有利之勢,“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合理安排,共同部署,才

是上策。如:在基層婦代會主任兼有勞動力信息員、綜合治理、計

生及村支委委員等工作,一人身兼五職,作為村婦聯主任如何開展

好婦聯工作,將是一項如何統籌作好五項工作的問題。婦聯的工作

範圍比較廣,在這所兼的四項工作中,都有體現,可充分利用勞動

力信息員的統計數據,組織當地婦女進行勞動力轉移致富,促進當

地經濟發展;可將婦聯宣傳教育工作與計劃生育的各項活動相統一,

在入户宣傳黨的計劃生育政策、方針的同時,使羣眾瞭解和掌握婦

女維護自身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利用大集、各種紀念日開展

計劃生育宣傳與服務,開展“關愛女孩行動”、“艾滋病預防宣傳

活動”等各類相關的婦聯工作,從而增強工作的整體效能。

二是進一步加強婦聯幹部隊伍的能力建設。目前,婦女工作任

務繁重,要求婦聯幹部知識面廣,工作能力強。因此,加強婦聯幹

部的能力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已顯得十分迫切。要根據xx區

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研究制定婦聯幹部教育培訓規劃,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培養婦女幹部的活動,引導她們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

念,增強做好婦女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婦

聯幹部積極參加各種理論培訓和接受學歷教育,提高婦聯幹部的政

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要積極與組織部門、農業、科技局等部門

聯繫,爭取把鄉村婦聯幹部的培訓納入各級黨校幹部培訓和農業、

科技等部門的培訓計劃,並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婦聯幹部參加婦聯

系統業務培訓及外出學習考察。尤其要加大提高村級婦代會幹部隊

伍的整體素質的力度。要利用各種機會,組織培訓,重點突出婦女

工作業務、婦聯崗位職能、婦女工作職業道德以及婦女工作管理、

法律法規、電腦操作、農村實用技術等技能教育和培訓。要加強女

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確保基層婦聯組織人才濟濟。

(三)實施三項措施,即:增強婦聯工作的影響力;加強對婦聯

工作的考核驗收;推動婦聯工作的創新發展。

一是增強婦聯工作的影響力。婦聯是羣團組織,需要堅實的羣

眾基礎,婦聯工作的成效取決於影響力的大小。因此,要把“增強

影響力”作為婦聯工作的基礎工程來對待。重點是圍繞黨委、政府

的中心工作,突出重點、抓出特色,叫響“婦”字招牌,使羣眾對

婦聯工作有認同感和信賴感,真正成為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代

言人、“孃家人”。要依託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近年來北

湖區婦聯實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引導廣大婦女積極參與新農村建

設及文明城區建設。基層婦聯組織要增強服務理念,認真履行職能,

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中的生力軍作

用,從而不斷提升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和影響力。

二是加強對婦聯工作的考核驗收。考核驗收歷來是落實工作的

主要方法,也是落實工作的手段。我們要根據工作需要,進一步加

強對基層婦聯工作的管理和監督,規範工作考核,適當規定一些硬

指標,採取一些嚴措施,實行“軟”工作“硬”考核。尤其要加大

獎勵機制,年終根據基層婦女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細則評定等次,獎

優罰劣,使基層婦聯工作由虛到實,上級婦聯有什麼精神,基層就

有什麼行動,促使各鄉鎮、街道婦聯和村、社區婦代會之間出現比

學趕幫超的工作局面。

三是推動婦聯工作的創新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給基層婦聯組

織帶來了新機遇、新挑戰,基層婦聯組織要用科學發展觀推進婦女

事業創新發展,不斷解決婦女事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以創新的思維,自覺把婦女工作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中去

把握,把工作定位到發展城鄉經濟,引導城鄉婦女增收致富上來,

不斷推動婦女工作的創新與發展。要從滿足婦女羣眾求知、求富、

求發展的願望出發,在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等方面發揮良好的組織和

示範帶動作用。要結合女能人協會,組織培養當地的“婦”字號龍

頭大户學習經營新理念,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通過她們幫助周邊

姐妹學技術、創業績、快致富。要積極開展、“雙學雙比”、“美

德在農家”、“爭文明之家、創衞生庭院”等各類創建活動,設立

“實踐創新獎”,每年進行評比、表彰,形成常抓不懈的創新機制,

尤其要着眼於加快農村發展,在統籌城鄉發展上想辦法、做文章。

要充分發揮婦聯的協調優勢,積極爭取政策、整合資源、搭建平台、

提供服務,將城鄉婦女工作進行對接和有機地融合,達到以活動促

進工作、以工作帶動活動的目的,構建“城鄉互動、統籌發展、共

同進步”的婦女發展工作格局,推動基層婦聯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婦聯工作做好了只是

做好了本職工作,但將兼任的幾項工作都做好,並使其融合發展,

才能全面體現基層婦聯幹部的風采,更好地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

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文明xx

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12篇】鄉鎮統計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高龍 橫山統計

鄉鎮統計是瞭解掌握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各級政府制定和完善農村政策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反映'三農'工作的'晴雨表'.近年來,'三農'問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惠農政策持續強化,農村的村容村貌已經發生了深刻性的變化。隨着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給農業統計工作帶來了複雜多變的困難和挑戰。 鄉鎮統計基礎建設是整個統計工作的源頭和基石,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建設是從源頭上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和提高統計的科學性、準確性、權威性,因此,加強鄉鎮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非常重要。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區統計局進一步加強了鄉鎮統計基礎建設工作,為全區15個鎮,3個辦事處,1個農場統計所配備了1名公益性崗位統計協管員,同時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硬盤、u盤等硬件,並且安裝了oa辦公及sv獨立客户端軟件。並統一制定了《鄉鎮統計所組織機構》、《鄉鎮統計所工作制度》、《鄉鎮統計所工作職責》、《鄉鎮統計所統計報表報送制度》、《鄉鎮基本情況統計》等相關規章制度,上牆懸掛,進一步規範了鄉鎮統計基礎建設。

通過對我區鄉鎮的統計基礎工作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區的鄉鎮統計工作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統計工作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統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決策諮詢作用,統計事業不斷健康有序發展,但也存在着許多不足和薄弱環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力度,統計工作環境有了較大改觀,統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鎮(辦)領導對農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統計工作無足輕重,只不過是加加減減、計算彙總,極不起眼的重複勞動,不斷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對農業統計報表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認識不夠,沒將農業統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影響了統計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交接不到位 ,穩定性不強

統計工作默默無聞,幹部流動難度大,統計崗位吸引不了人,年輕有為、工作能力強的幹部,往往在統計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後,都調整到新的崗位。導致一些鎮(辦)統計人員變動十分頻繁,僅2022年以來,有十多個鎮的統計人員進行了調整,變動率達到60%以上。由於新老人員在交接工作時沒有銜接到位,導致新統計人員業務不熟練,嚴重影響報表上報和數據質量,對全區彙總上報造成很大影響。

三、崗位不專,隨意性較大

雖然配備了專職的統計協管員,由於不能做到專人專崗,導致部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同時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統計工作。由於鄉鎮工作的繁雜瑣碎,導致了一人身兼數職,不能夠專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專業業務工作當中去,很少有時間從事真正的統計工作,更不要説深入瞭解鄉情村情,加之時有兼顧其他工作,所以往往是'一人多崗'的情況。鄉鎮統計員只是將常規性的報表報送按部就班的向村級下發報表傳達其報表內容,村級統計員對於統計工作的報表任務僅憑自己對報表的認識理解填寫上報,隨意性較大,長此以往,村級統計工作很難保證報表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並不同程度地出現遲報、漏報、等現象。

四、資料不完整,服務不到位

部分鎮(辦)由於人員更換過於頻繁,統計員之間交接手續不完整,致使統計資料丟失、損壞,年度統計資料和村級報表斷檔現象較為嚴重。同時統計台賬和統計資料歸檔不夠規範,這樣不利於農業統計資料的積累。統計人員只侷限於一種簡單的報表收集和初步數據彙總整理上報,不能對歷年的統計數據做出應有的分析、研究,忽略了統計服務職能;不能準確反映農村經濟發展的變化過程,大大影響了農業統計工作的嚴謹性、嚴肅性和科學性;不能為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對領導決策的參考價值不足。

五、數據來源基礎不牢

村級統計工作是鎮(辦)統計數據的源頭。從目前情況看,村級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多數村的統計工作都是由村會計兼任,他們文化程度不高,認識不足,同時兼顧家庭重擔,也沒有充分的時間搞調查分析研究,對統計數據上報只能估算得出。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或運用不正確、不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彙總,一些統計指標也不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嚴重影響統計數據的真實性。

加強鄉鎮統計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一、強化統計法制工作機制

加大對統計法制的宣傳力度,拓寬宣傳渠道,提高公眾統計法律意識,讓統計成為全民關心的事業,要讓羣眾認識到統計數據與我息息相關。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及懲處力度,嚴明統計執法紀律為提高統計公信力而努力。開展經常性統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為。讓各鎮(辦)領導幹部明白農村統計是統計調查工作的源頭和基礎,是整個統計調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源頭統計調查數據質量的關鍵。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彙總、分析是為領導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手段,是貫徹落實統計法、充分發揮統計職能的必然要求,為統計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農業統計方法制改革

目前大多數專業開展網絡直報,但農業專業,僅有鎮卡為網報直報模式,其他報表種類較多且仍為傳統模式發紙質報表,逐級彙總上報,造成基層工作量加大。因此,農業統計應根據各級政府需要,減少全面調查,採取抽樣調查、專項調查為主,一方面減輕基層工作量,另一方面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可靠性。

三、提高統計優質服務水平

上層建築的數據來源於基層,基層的數據決定着上層建築對地區發展規劃和政策研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鄉鎮統計工作要狠抓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和統計產品的開發,為各級領導指導工作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此,廣大基層統計人員應深入到一線,挖掘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認識其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應站在羣眾的田間地頭,同羣眾談談農作物種植及複種的時間、條件和施肥及產量效益等情況;應該去企業看看效益情況,瞭解本地區的區位資源優勢,多出統計產品,為黨委、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建言獻策。同時廣泛地宣傳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為農民朋友創收增加渠道。努力打造優質的服務性農村統計,將工作重點放在統計調查研究上,讓每一個羣眾和門店經營人員都成為我們統計工作的重點調查對象,積極創新工作思路,着力開發統計新品、精品,為社會各界提供大量豐富的統計諮詢服務,贏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撐,樹立統計公信力。

四、抓培訓、穩隊伍

基層統計人員不論是從業務方面,還是綜合素質的提高,都需要及時加強培訓。因此:1.要多舉辦基層統計人員統計業務培訓班,集中學習理論知識、計算機程序和統計方法流程。2.要繼續堅持以會代訓,利用各種統計工作會議培訓理論知識和工作流程。3.帶出去交流學習,創新工作思路。當前鄉鎮統計所統計工作由文書和統計協管員共同擔任,文書工作繁雜,統計協管員即擔任統計工作任務,同時兼顧鄉鎮其他工作,大多協管員還要住村,但工資待遇較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影響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建議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適當增加基層統計人員的福利待遇。同時積極鼓勵統計員考取統計專業技術職稱,對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統計人員進一步提高工資待遇,這樣既提高了業務水平,又穩定了統計隊伍,促進統計工作健康發展,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統計服務。

由於調研時間倉促,對存在的問題對策和措施難免有不足之處和可操作之處,望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多加交流和指導,共同促進統計工作科學發展和全區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13篇】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現狀的調研報告

一、 調研目的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化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改革,讓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可持續、均衡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對全鎮中國小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設、體育藝術羣體活動的開展、場地設施、器材、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了調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採取的促進策略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藝術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冷水鎮各中國小、教學點

(二)調研方法

1、問卷法:

調查體育藝術教師師資隊伍狀況;經費投入;未來7年發展規劃。

2、訪談法:

與體育、藝術教師、校領導、辦事處教研幹事及學生面談。

3、觀察法:

看檔案資料;看場地、設施設備;看器材

三、調研綜述

(一)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成績

1、開齊開足了課時,嚴格組織管理

調查發現,全鎮中國小實施體育藝術教學管理的依據完全來源於上級下達的指導性文件,各校體育藝術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下設由主管副校長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實施。各校均開齊開足了體育藝術課時,並把體育藝術活動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了細緻認真的安排,並得以落實,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實羣體活動,競技成績、藝術成果喜人。

全鎮各校積極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了中國小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兩操”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克服場地、器材、經費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學生羣體活動,做到有時間保障,有訓練內容、方法,有訓練記載,充分調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以體促智,以體育美,以體育樂的目的。“課外一小時鍛鍊活動”開展率達100%。

各校體育藝術興趣小組及運動隊訓練達98%,俱樂部式的體育藝術教學法模式營造了生動、活潑、友善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堅持舉辦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徑運動會,開展月或季體育藝術活動,如“三大球”、“三小球”、廣播操、拔河、踢毽子、歌詠比賽、美術作品展等小型多樣的比賽活動,在參加各級體育、藝術比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體育藝術教育設施簡陋,但成果喜人。

3、體育藝術教師素質迅速提高,穩定教師隊伍

冷水辦事處積極響應國家、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爭取指標先後組織體育藝術教師到武漢等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為體育藝術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創建平台,落實體育教師服裝等有關待遇,並在評先晉級中優先考慮。真正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地位和待遇。

(二)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藝術教師地位不高,編制不足。

調研中發現,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師人均每週上課在14—18節不等,但額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紀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1—2年級國小體育教師應該保證每班每週4節體育課,其它年級3節體育課。目前體育藝術教師編制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村小師資嚴重匱乏,學生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

從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看,中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僅佔5%,而高級職稱為零。從社會輿論看,雖然近年來反覆提倡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可實際落實還是遠遠不夠,存在的差距還很大,輕視體、音、美和對體育藝術教師的偏見依然存在,多數學校在評先評職時不能夠考慮體、音、美學科的特殊性和艱苦性,晉級評優存在偏重文化課教師的現象,體育藝術學科教師評高級職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體育藝術教師被迫轉崗或下海,造成體育藝術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2、資金投入不足,場地、設施失修。

冷水鎮義務教育經費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於經濟比較落後,財政困難,尤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嚴重短缺,致使學校體育藝術不能很好開展。調研發現,許多學校體育藝術經費所佔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遇的1%。有的學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藝術工作不夠重視,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給予解決。

部分學校體育藝術場地設施建設不夠科學,部分設施被佔用,體育藝術設施存在着極大的浪費現象。由於養護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設施的使用壽命,致使器材頻繁損壞,甚至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春、秋、冬多風季節,各校體育場地揚塵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三)促進體育藝術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建議。

1、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狠抓師資培訓。

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體育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體育藝術的開展給體育藝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更要有突出的學識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風範,還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藝術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法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求知精神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能力。因此必須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加大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的力度,教育部門應把體育藝術教師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方面要抓住“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培訓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充實到我鎮中國小教師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採用多種形式,對現有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本校教學改革試驗、校際相互觀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和有興趣的富餘教師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和函授狀大隊伍。提倡校際之間教師相互聘任。促使他們更新知識,增進專業教學能力。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使體育藝術教師享受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積極性,穩定體育教師隊伍。

2、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嚴格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件》中規定的體育經費,努力達到全國平均,在經費的使用上,每年應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實解決有些領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計劃但難以落實的問題。

在教育經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為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增加創造了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藝術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同時也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集經費,迅速改變學校體育藝術遭遇嚴重短缺的局面。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不被侵佔,不斷完善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的配置,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正常運行,創造一個衞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翠綠的草坪、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運動場景中,去奔跑、去跳躍、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成長髮展。

3、重視羣體教育,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形成。

實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重視體育藝術課程教學而且還應重視羣體活動和興趣小組的訓練等羣體教育,堅持每年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制度,積極組織“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師生體育、藝術匯演活動。因此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校的羣體活動。建立青少年業餘體育藝術俱樂部,組織多種運動項目的課外訓練運動競賽,並以“體育與藝術”“積極生活”為主題,有計劃的開展體育藝術節等活動。建立羣體教育的評估標準,把體育藝術羣體活動作為對學校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藝術認知水平、體育藝術素質、體育藝術能力和意識着眼,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將體育藝術教育的實施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課內、課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育模式。採用教育部門、體育藝術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4、加大體育藝術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力度。

體育藝術是中國小生的必修課程,為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藝術的目標,國家教育部把體育課改變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是我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臨新的教育觀念、新的環境、新的要求,體育藝術課程必須加大改革和建設的力度,用新的教學理念重新修訂體育藝術課程計劃,使體育藝術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彈性化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實踐能力和體育藝術素養,使學生的終生體育藝術思想形成和發展。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間互動為原則,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藝術教學環境。

【第14篇】民政社會救助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按照州政府對社會救助工作進行調研的有關要求,我局及時抽調人員對全州社會救助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城市低保

xx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數為53489人,全年下撥低保資金8355萬元,人月均補助水平110元。按照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切實做好適當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水平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民發[xx]99號)和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鄂政發[xx]1號)精神,從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150元統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補助水平達到173元。同時,將城市“三無”對象、城市孤兒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結核病患者貧困家庭納入城市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即240元給予了全額補助。

(二)農村低保

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門的大力爭取下,全州農村低保人數擴大到15萬人,全年下撥農村低保資金7832萬元,人月均補差45元,其中,一類對象月補助不低於80元,二類對象月補助不低於50元,三類對象月補助不低於30元。xx年初,省民政廳批准我州再增加農村低保5萬人,達到了20萬人。目前我州農村低保資金通過金融機構按照“一卡通”的形式直接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

(三)五保供養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全州民政部門不斷創新機制,着力探索農村五保集中供養“_____模式”,不斷加強農村福利院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院辦經濟、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五保對象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農村五保集中供養“_____模式”受到了省民政廳和民政部的表彰,中國社會報、新華社等先後作了宣傳報道。目前,全州共建立了農村福利院110所,五保對象13441人,集中供養9800人,集中供養率為73%,xx年共下撥資金1386萬元。根據省廳文件規定,從xx年起,集中、分散供養五保對象以及分散供養孤兒的供養標準將各提高300元,分別達到1800元/年、1300元/年、1500元/年。

(四)大病醫療救助

我州於xx年開始大病醫療救助試點工作。幾年來,全州累計救助20多萬人次,有效地緩解了困難羣眾患大病的醫治困難。xx年,我州按照“取消病種限制、擴大救助規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門檻、提高救助額度、簡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則,進一步推進醫療救助的改革發展。在救助範圍、起付線、救助金額等方面重新規定。同時,對住院治療的低保對象免收掛號費、診斷費,注射費、觀察費、住院牀位費優惠50%,手術費、輔助檢查費優惠30%,常規性藥品優惠10%。

(五)臨時救助

為及時緩解城鄉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難家庭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我州建立了臨時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標準一般不超過800元,農村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標準一般不超過400元。對未滿18週歲、父母雙方因艾滋病或結核病死亡,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或結核病死亡,另一方因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艾滋病和結核病孤兒,按照人月均200元(生活費150元、撫養服務費50元)給予生活救助。xx年,全州臨時救助人數5000多人。另外,從xx年3月1日起,對六十年代精簡退職職工,享受40%救濟的對象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不符合40%條件的其他救濟對象(含國民黨寬釋人員)每人每月提高20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會救助對象致貧原因多樣

一是長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致貧。救助對象因患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且醫療費用偏高等問題加重了負擔。二是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致貧。部分貧困户因年老或殘疾沒有勞動力,無經濟收入,生活貧困。三是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由於多種原因,許多人因貧困而失學,文化水平低。在發展家庭經濟時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少,缺乏脱貧致富能力。四是交通閉塞,生存環境惡劣的外界因素等造成的貧困。五是自然災害大量存在。我州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雪災、雨災、冰雹災害時常發生。

(二)救助水平比較低

從總體上看,我州社會救助的範圍和標準在逐年擴大和提高,困難羣體的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還處於較低層次階段。一是生存保障能力有限。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不高,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新農合、大病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不能緩解根本問題。二是家庭發展需求得不到保障。城鄉困難家庭對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極為有限,子女輟學多;因文化、年齡、身體等多方面原因,困難羣眾創業、就業難度大,收入來源十分有限,家庭貧困狀況得不到根本解決。三是救助範圍還比較窄。截止到xx年底,我州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還有136.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51.97萬人,低收入貧困人口84.58萬人,而目前全州納入農村低保的只有20萬人。

(三)地方財政對社會救助的資金保障機制支撐作用不強

_____州是一個集“老、少、邊、山、窮、庫”於一體貧困地區,所屬的8個縣市財政均為國定貧困縣。縣市地方財政力量薄弱,可用於社會救助的經費十分有限,主要依賴於上級撥付的資金予以保障。且因為多方原因,社會救助的工作經費也較少。

(四)社會救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健全

一是收入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家庭收入核算比較困難。二是各項社會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不夠。當前實施的社會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住房就業援助等多項制度,但諸多救助制度還沒有專門的條例,存在管理多頭,條塊分割的問題。三是基層救助網絡平台薄弱。我州救助機構和隊伍不健全、經費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了社會救助政策在基層的落實。目前,全州僅有低保工作人員22名,88個鄉鎮辦低保工作人員159人,其中75人為兼職。農村福利院管理人員少、待遇偏低,部分縣市沒有核定編制,沒有將工作經費納入預算。

三、對策和建議

(一)以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為主導,加大地方社會保障資金的投入力度

資金是社會救助體系的生命線。建立普惠型社會救助體系,必須首先制定保障救助資金供給的基本制度。各級政府是社會救助工作的責任主體,財政投入是社會救助資金可靠、穩定的來源,必須建立科學合理、規範有效的財政投入機制。結合我州實際,要建立以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為主導,各級財政實行足額列支和按時撥付的機制,將社會救助各類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足額列入財政預算。足額安排城市低保資金(不低於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0.8%—1.5%)、農村低保資金(人年均40元)、大病醫療救助資金等預算,並隨着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建立預算自然增長機制,逐年加大投入,並重點向農村傾斜;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保證社會救助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完善社會救助工作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社會救助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作。健全社會救助工作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是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組織保證。一是各級政府應成立社會救助工作的領導協調組織,其職責主要是統一政策,協調步伐,全面管理與監督社會救助工作。二是應建立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邊救助機制,加強相關部門、單位之間及其與社會的溝通與合作,定期交流信息,協商救助行動,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的長效工作機制,以有效整合各種社會救助資源,形成強大的整體推進合力。在鄉鎮辦建立公共服務中心,建立統一的服務工作平台,並依託這一中心搞好社會救助的受理、審查、申報、資金髮放等工作,避免多頭申報、多頭救助、缺失救助,實現救助項目互補和救助效能最大化。着力推進救助信息化,建立救助信息網絡,實現信息資源互通共享。三是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要動員黨政、媒體和社會組織等方面力量,通過紀檢、審計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推動社會救助體系健康發展。

(三)搞好社會救助體系各項制度間的銜接配套

社會救助體系內容豐富,要素較多,頭緒複雜,涉及面廣,必須統籌考慮,整體設計,側重提升制度的整體效能,應重點在兩個層次上做好銜接配套:一是對各單項救助制度進行必要的整合和規範,使各項救助制度相互銜接,構成一個有機的制度體系,以充分發揮社會救助體系的整體效能。二是推進社會救助體系與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以及就業再就業、扶貧開發等制度間的銜接配套。要進一步搞好與就業、扶貧、住房、醫療等政策的銜接。民政、勞動部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調配合,民政部門加強對低保對象的分類管理,強化動態管理;勞動部門要認真落實關於促進困難羣體就業和再就業的扶持政策,以新增就業崗位為目標,以強化就業服務為手段,以加大資金投入為保障,支持和鼓勵困難羣體就業。扶貧部門在工作中重點吸收享受低保待遇的特困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參加項目帶動和就業,並提供免費技術培訓,加強與其他惠農政策的銜接,通過扶持,幫助救助對象擺脱貧困,走上生活自立之路。民政、勞動、衞生部門要在定點醫院設立保險、合作醫療、醫療救助“三辦合一”窗口,全部採取集中墊付補償金、救助金,事後統一結算,既減少各部門工作量,又方便困難羣眾。

(四)加強基層民政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

社會救助工作隊伍是落實各項救助政策的根本保證。要切實加快社會救助工作隊伍建設,確保社會救助在基層及時有效落實。按照湖北省民政廳《關於印發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的通知》(鄂民政規[xx]1號)要求,成立“州社會救助辦公室”,為隸屬州民政局管理的副縣級行政單位,並核定3-5名人員編制;各縣市要設立社會救助工作專門機構(最低生活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公室或社會救助局、社會救助管理辦公室),負責本地城鄉低保以及相關社會救助審批管理工作,並按照“每3000名對象配備不少於1名工作人員”的要求落實工作人員;鄉鎮辦要設立低保工作站,專職工作人員應不少於2人;村(居)民委員會(社區)或其它社會組織受社會救助管理機構委託,可以承擔部分社會救助工作,同時,可通過民間組織建立社區義工制,逐步將社區志願者納入社區救助網絡。

【第15篇】檔案部門林改工作現狀調研報告範文

檔案部門林改工作現狀調研報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林權制度改革涉及到農村家家户户,它涉及面廣,事關廣大農户切身利益,做好林改檔案工作,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積極的作用,為加強和規範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工作,確保林改檔案工作完整、準確、系統、安全。_____縣檔案局為搞好林改檔案工作,對全縣52個村委會516個村民小組的林改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材料歸檔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林改檔案調研工作報告如下:

一、林改檔案工作基本現狀

_____縣林改工作於xx年八月開始,涉及全縣10個鄉鎮林改檔案材料,初期對全縣52個村委會516個村民小組完成了調查摸底工作,515個村民小組制定和通過了林改及農地補換,發證工作方案,全縣野外確權林地共21036宗,已發證6389宗,發證率30.4%。林地、農地糾紛共1704宗,已調處1597起,調處率93.7%省、州林改部門要求檔案立卷工作於xx年5月30日前完成,時間緊迫,工作量大,目前各類林改材料收集不齊,不能順利開展立卷歸檔工作。

二、林改檔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林改檔案工作涉及面廣,材料繁多,如部分山林權證有誤,存在一證多山、一山多證、山林權證與實地不符、山地勘界沒有重新勘測、林權證沒有及時更換、山林權證內容不明、缺少標註宗地面積和四至界線、山林經營手續不完備,引起山林權屬問題的糾紛等情況,需要重新核對原檔案材料;二是村級林改材料收集不完整,如各村委會對上級下發的文件材料沒有妥善保存,導致文件材料收集不齊全;三是部分林地糾紛未調解清楚,材料不能歸檔;四是外業材料數據不準確,大量材料需要校對,沒有完結,文件材料不夠齊全完整,嚴重影響了林改檔案工作的進展。

三、林改檔案工作的建議

針對我縣林改檔案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搞好我縣林改檔案,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認識林改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林改工作關係農村生產資料再分配和利益調整的一場深刻變革,對解決“三農”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林改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林改檔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規範、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關係到林改工作的質量。完整、準確、系統的林改檔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觀反映和重要的歷史見證,是鞏固林改成果、維護林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和完善農村林業承包關係,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充分認識林改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抓好林改檔案工作,增強工作責任感,認真分析並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明確檔案管理的任務和要求,加強領導,狠抓落實,規範管理,為林改工作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