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幹部現狀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7W

幹部現狀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暑假關於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眾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眾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為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眾的關係。村幹部與羣眾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眾,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2篇】2022年8月村幹部現狀調查報告範文

社會調查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狀態、社會矛盾等諸多問題。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村幹部現狀調查報告,閲讀!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眾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眾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為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眾的關係。村幹部與羣眾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眾,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3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眾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眾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為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眾的關係。村幹部與羣眾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眾,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4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 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 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 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 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第5篇】暑假關於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眾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眾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為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眾的關係。村幹部與羣眾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眾,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6篇】**縣機關事業單位股所級幹部現狀調查報告

股所級幹部是一個單位或部門的業務骨幹和中層領導幹部,是科級幹部隊伍的後備軍。加強股所級幹部的管理是幹部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股所級幹部選準用好、管好管活,是進一步加強我縣科級領導班子建設,把科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結構合理、團結高效、奮發有為的領導集體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5月23日至6月10日,我們採取發調查統計表、問卷調查表(1336份)、重點走訪、單位寫出調查報告的方式對全縣股所級幹部現狀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股所級幹部基本情況

至今年5月,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共有幹部2673名,其中有股所級幹部334名,佔機關事業單位幹部數的12.5%。在股所級幹部中,少數民族207名,佔股所級幹部數的62%;有黨員200名,佔股所級幹部的59.9%;有女幹部94名,佔股所級幹部的28.1%。

1、年齡結構。在全縣334名股所幹部中,30歲以下99名,佔29.6%;31歲—35歲82名,佔24.5%;36歲—40歲68名,佔20.4%;41歲以上85名,佔25.5%。

2、文化結構。在全縣334名股所幹部中,大專及以上文化162名,佔48.5%;中專高中159名,佔47.6%;國中及以下13名,佔3.9%。在股所幹部中,接受過全日制教育大學文化的11名,佔3.3%;大專35名,佔10.4%;中專及高中244名,佔73.1%;國中及以下44名,佔13.2%。

3、履職情況,產生形式。在股所長崗位上,履職好的258名,佔77.2%,履職較差的75名,佔22.8%。在334名股所長中,有79名股所長是通過競爭上崗的形式產生,佔23.7%。

二、股所幹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對股所幹部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如引入競爭機制產生股所長,股所長和一般工作人員間的“雙向選擇”,簽定股所(校)長崗位目標管理責任書進行管理,股所長報縣委組織部審批制度等。但是,隨着形式的發展,對幹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調查,我縣在股所幹部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1、股所級幹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股所級幹部是作為副科級幹部隊伍的後備幹部,況且從股所幹部到副科級幹部的成長還需要一個過程,理應年紀更輕,文化更高,但實際情況不然:在334名股所幹部中,41歲以上的佔25.5%;在文化結構上,大專以上文化的佔48.5%,國中及以下佔3.9%。在全縣189名副科級領導幹部中,41歲以上的佔8.5%;大專以上文化的佔74.1%;全縣沒有國中以下文化的副科級幹部。

2、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近年來,由於形勢發展需要,部份鄉鎮站所的工資人事權紛紛上劃到縣級主管部門,致使有些鄉鎮站所長在管理上出現“你管我管,最後都不管”的“真空”現象。在調查中瞭解到有的鄉鎮站所長長達一個月不上班,鄉鎮上找他,他説在縣級主管部門辦事,縣級主管部門找他,他説下到村上抓中心工作。

3、工作地點和考核單位脱節,考核方法不當。①對於雙重管理的鄉鎮站所長,縣級主管部門只是掌握本部門一些業務情況,而實際上股所長大量的工作在鄉鎮、圍繞鄉鎮的中心工作抓發展。在縣級主管部門對其進行考核時,大多隻是看其年終總結寫得如何,而對平常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如何、成績如何掌握瞭解得不多、不全面。縣級主管部門在對站所長的任用、考核、評優中不徵求鄉鎮的意見,有的還跟鄉鎮黨委的管理制度相牴觸。如某鄉鎮推行機關幹部下鄉雙聘制,按規定,沒有被聘下鄉的幹部不能擔任站所長,年終考核不能評為“優秀”,而在未被聘下鄉的3名幹部中,有一名卻在年中被縣級主管部門任命為站長,有一名在年底被縣級主管部門評為“優秀”。管理和考核脱節,致使個別站所長認為,鄉鎮對他們的管理可接受可不接受,不在意鄉鎮對他的履職情況是否滿意,只要上級主管部門滿意即可。如某鄉鎮對站所長進行綜合評定,評為不稱職的2名站所長均為工資人事權在縣級主管部門的站所長。②考核方法不科學。對股所幹部進行考核時,考核單位對考核指標沒有量化標準,對不稱職股所幹部沒有科學的認定標準,個別股所幹部雖然工作不力,思想滯後,幹部職工包括領導有意見,但沒有對他們進行免職的依據。

4、股所幹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差。股所長和一般職工在政治、經濟待遇上沒有明顯區別,而且當了股所長後工作要多幹,責任要多負,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致使股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據瞭解,部分單位在組織股所長競爭上崗時,如果不是強制性要求,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願競爭股所長職位。我們在問卷調查中問到“如果你是一般工作人員你願意當股所長嗎?”有41%的同志回答不願意擔任股所長。

5、股所長幹部任用中,幹部職工的“四權”落實不夠。隨着《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頒佈實施,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工作透明度逐步加大,而部分單位、鄉鎮還未把《條例》運用到股所幹部的選拔任用中,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商定股所幹部人選,忽視了廣大幹部職工在股所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三、加強股所幹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為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幹部路線、方針、政策,加快乾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幹部工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有效調控的宏觀管理體系,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效激勵、競爭擇優、富有生機與活力的股所級幹部管理機制,建立一支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股所幹部隊伍,針對我縣股所幹部管理現狀,思考如下:

1、努力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競爭上崗。在2001年的縣鄉機構改革中,要求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股所幹部,但由於各種原因只有23.7%的股所幹部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競爭上崗成了一陣風,沒有形成制度長期堅持。在股所幹部的任用中,要打破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的觀念,積極推行競爭上崗,使有知識、有文化、有本事的優秀年輕幹部、婦女幹部脱穎而出,選拔到股所長崗位上來,從而不斷優化股所幹部隊伍結構,增強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據瞭解,通過競爭上崗的股所幹部,從履職情況看,都比較優秀,説明選準了人。在問卷調查中,有77.5%的同志認為競爭上崗很必要。

2、明確管理權限,實行“雙重管理”和“雙重考核”。①在鄉鎮工作、工資人事權在縣級主管部門的站所幹部,縣級主管部門為主管方,鄉鎮為協管方。在鄉鎮工作、工資人事權在鄉鎮的站所幹部,鄉鎮為主管方,縣級主管部門為協管方。在幹部任免、評優、考核上,主管方要主動徵求協管方的意見,協管方正式答覆後,才能形成決定。協管方超過10天未答覆可視為同意。主管、協管雙方意見不一致時,報縣委組織部協調。工資、人事權在鄉鎮,考核權在縣級主管部門的幹部,縣級主管部門在考核時,在考核等次的確定上要主動徵求鄉鎮的意見,當雙方意見不一致時,報縣委組織部協調。②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疏通“下”的渠道。各單位、鄉鎮要根據各行業、部門、崗位的特點,制定可操作性強,便於度量的考核標準,使不稱職的股所幹部及時調整下來,打破部分股所幹部“一旦任用、幹好幹壞一個樣”的錯誤思想,增強緊迫感,認真負責地開展好工作。

3、加強培養,提高待遇,調動股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單位在組織職工外出學習培訓、非領導職務晉升、評優等活動中,要本着適當向股所幹部傾斜的原則進行。在工作中,要有意識、有重點地對他們進行培養鍛鍊,給他們參與決策的機會,提高組織協調管理能力,讓他們覺得自己和一般職工待遇上有區別,應從嚴要求自己,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在學習上,多加強政治理論和人生觀的教育學習,使他們在政治上逐步成熟,把幹事創業作為自己的追求,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4、在股所幹部任用上,加大對“四權”的落實力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黨政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工作進一步加以了規範。股所幹部作為單位和部門的中層領導幹部,在選拔任用上推行競爭上崗,部分不適宜競爭上崗的特殊行業和崗位,應參照《條例》進行選拔任用,落實羣眾對股所幹部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嚴把股所幹部的質量關,把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羣眾公認的一般幹部選拔到股所幹部崗位上來,使之真正成為科級後備幹部,為我縣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科級後備幹部隊伍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第7篇】村幹部現狀社會優秀調查報告範文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 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 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 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 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第8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本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眾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眾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為羣眾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眾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為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脱離羣眾,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眾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眾並不認可,羣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為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眾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説: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眾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眾民展經濟不適應。羣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羣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衞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眾的對立面上和羣眾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眾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眾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為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眾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為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眾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為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眾的關係。村幹部與羣眾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眾,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