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成長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18W

成長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兒童健康成長調研報告

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支持,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生命時報和武田製藥共同發起健康未來大型公益項目在京舉行。活動現場,《兒童健康成長調研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據瞭解,此項目將歷時三年,計劃每年針對不同羣體開展一系列公益和健康教育活動,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給予這些特定羣體切實的幫助和健康教育支持。作為該大型公益項目的第一個公益活動,將重點關注兒童健康成長問題。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部長白書忠表示:作為健康未來項目的第一個公益活動,我們將重點關注兒童健康成長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喚起家長和更多的社會公眾對兒童健康成長問題的重視與關注。

活動現場,《兒童健康成長調研報告》正式對外發布。此項調研歷時40天,覆蓋北京、上海和貴州三個地區,共收集3242份調研問卷。報告內容顯示:在飲食營養方面,超半數受訪者的孩子經常吃火腿腸(57.3%)、膨化食品(50.1%)和冰激凌等冷飲(48.8%)等零食食品。在身體發育方面,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孩子身高低於平均身高10%就是疾病;另外,超過兩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孩子分別存在身材矮,身形消瘦、超重虛胖,過早發育和體格發育落後,運動能力下降等發育不良問題。

針對報告內容,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專家伍學焱教授指出:飲食習慣關係到兒童健康!有些父母過度溺愛孩子,長期無原則地順應孩子們不合理的飲食要求,這往往是導致孩子們挑食、偏食的一個重要原因,其結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進生長髮育的合理營養,產生兩極分化營養不良和肥胖,兩者都屬於營養失衡問題。從三個地區的報告內容來看,營養失衡問題比較突出。另外,在身體發育方面,從報告內容可以看到,家長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重視度較高,但在進行自我判斷仍然存有一定誤區,如超四成家長認為身高低於平均水平10%就是疾病。此外,不同經濟水平的地區之間,仍然存在兒童發育異常問題。參與該活動的專家呼籲:兒童的營養健康問題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

關於當前少年兒童熱點文化現象的調研報告

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領域也出現全球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多種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滲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兒童文化發展不斷呈現出各種新的現象。為把握多元文化對少年兒童發展的影響,我們以多元文化與兒童發展為主題,認真研究各類文化在與少年兒童不斷互動中所產生的種種問題及發展趨勢,研究少年兒童羣體中存在的熱點文化現象,分析文化因素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並對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少年兒童 熱點文化現象 特點 問題 對策

一、研究的背景與方法

(一)研究背景

1、和諧文化為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提供基本前提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也是促進少年兒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命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滲入其間,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柱。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建設與之相適應的和諧文化。和諧文化建設既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又是必要條件,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

2、多元文化為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提供外部環境

一方面,世界範圍內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兒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觸各類資訊,視域不斷拓寬;另一方面,全球化視野下文化滲透日益加劇,未成年人已成為國際範圍內媒體影響和爭奪的主要對象。多元文化為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提供外部空間,如何應對文化滲透,保持文化的主體性,成為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3、對少年兒童羣體的對象研究為少年兒童文化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對少年兒童羣體的對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認真研究多元文化對少年兒童發展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要在全面與系統相結合、歷史與未來相結合、生活狀況與精神需求相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對少年兒童文化發展研究的時代性和導向性。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選擇7-15週歲的少先隊員和兒童團員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1705份,回收有效問卷1705份,有效率為100%。按照年級段、區域、學校類型等為分類依據隨機抽取樣本,同時考慮到包含一定數量的特殊羣體(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內容與結論

(一)當前少年兒童文化發展基本狀況與熱點文化現象

1、少先隊文化對兒童發展的積極影響:鍛鍊自主能力,培養民主意識

少先隊文化是由少先隊性質決定的,是一種反映少年兒童心聲特點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少先隊組織生存和發展的表現方式,是少年兒童健康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少先隊文化發展使少先隊所倡導的一切理念、一切價值的綜合形成一種影響場,在少年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少先隊文化對少年兒童成長髮展的影響是深層次的,使少先隊組織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影響,留下深刻的印記。在少先隊文化氛圍的薰陶下,隊員的自主能力不斷增強,民主意識也不斷得到強化。

★熱點文化現象:少先隊紅領巾小社團發展勢頭強勁

上海市少工委於2022年4-5月開展的普查顯示:大多數紅領巾社團是在2000年之後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團的成立時間為2-3年,可見近年來紅領巾社團數量增加比較明顯。紅領巾社團在社區少先隊中也有所發展。紅領巾社團在活動內容上大致可分為興趣愛好型、文體娛樂型、專業學術型、社會公益型等,所佔比例分別為47.0%、31.3%、11.4%、10.3%。

少先隊員對於紅領巾社團的參與度非常高。調查顯示,80.2%的少先隊員表示自己參加過學校或社區的紅領巾社團,其中,73.9%參加過學校的社團,4.9%參加過社區的社團,15.5%兩者都參加過;隊員參加紅領巾社團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學習更多知識(33%),獲得快樂(31%),鍛鍊、表現自己(27.2%),老師或家長安排自己參加(2.9%),交朋友(2.5%)。調查還顯示,有81.1%的隊員表示自己喜歡社團的活動;隊員對於紅領巾社團的作用認識依次為豐富課餘文化生活(74.3%)、開闊視野(64.5%)、繁榮和活躍校園文化(64.4%)、提高素質(60.3%)、學習社會交往(56.5%)。

調查中,隊員反映紅領巾社團的問題依次為:活動新穎度還不夠、隊員自主性不夠、與社會聯繫度不高、活動經費不足等。隊員的改進建議主要有:走出校園,聯繫社會、活動內容和方式上更新、活動時間上增加、能有更大的自主權利、能得到更多指導等。

2、學校教育主導兒童發展:素質教育繼續推進,全面發展備受關注

近年來,隨着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學校提供有效載體,鼓勵少先隊員和兒童團員各展其能,發展個性。體驗教育活動在學校大力開展,引導少先隊員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學習一種本領,培養一種習慣,實踐能力得到鍛鍊。儘管面臨一定的課業負擔,但廣大隊員仍樂於參加各類興趣小組和紅領巾小社團活動,在認真完成基礎學科學習的同時,努力培養廣泛的興趣與健康的愛好,不斷豐富自身精神生活。各學校也普遍重視體衞藝科工作,加大投入,鼓勵冒尖,湧現出一批體、衞、藝、科方面的特色學校(或學校特色),培養了一大批基礎紮實、學有所長的隊員。

★熱點文化現象:陽光體育鍛煉積極開展

據調查,上海少先隊員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時段依次為體育課、雙休日和節假日、放學後、課間與午休、早晨。其中體育課是隊員參加鍛鍊的最主要的時間段,而課間與午休並沒有被隊員充分地用於體育鍛煉。針對這種情況,上海市一些國小已經開始嘗試推遲上學時間,並把上課之前的一段時間用於學生晨練。

對於體育鍛煉,家長和輔導員老師均表示贊成和支持,絕大多數隊員也都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表示十分歡迎。95.2%的隊員表示願意參加陽光體育運動,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鍛煉。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意義有自己的認識,認為參加鍛鍊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科學的生活習慣、緊張的學習生活使自己腰痠背疼,適量運動能放鬆心情、增強體質。調查中,也有個別隊員表示自己不願意參加運動,理由為:沒有時間,要學習、不喜歡運動、就是不想動、學校裏沒什麼好玩的、在學校體育鍛煉,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等。

調查顯示,最受隊員喜愛的10種運動項目依次為: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籃球、跳繩、足球、乒乓球、騎自行車、溜冰和各種遊戲。可見,球類項目和輕巧方便的休閒運動項目頗受隊員喜愛。男女生在喜愛的運動內容方面有差異。男生最喜愛的5項運動依次為:足球、籃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則是踢毽子、羽毛球、跳繩、跑步和乒乓球。

3、傳統文化與兒童道德成長:汲取傳統文化養料,傳承優良道德品質

傳統文化是少年兒童成長的文化根基。少先隊重視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等活動,開展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對引導隊員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熱點文化現象:受洋節日衝擊挑戰下的傳統節日認同

傳統節日的產生、流傳、演變等,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形態的背景,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一段生動可感的歷史,無疑是對少年兒童進行民族精神傳承教育的最好教材。調查顯示,除了少年兒童自己的節日之外,傳統節日和洋節日一起受到少年兒童的青睞。在問及你最喜歡什麼節日時,29.5%選擇六一國際兒童節,24.9%選擇春節,18.7%選擇國慶節,8.4%選擇聖誕節,5.7%選擇中秋節。至於喜歡的理由,選擇熱鬧的為45.7%,選擇可以放假的為20.3%,選擇家人和朋友都很重視的為11.3%,選擇洋氣,外國人都過的為4.2%,這説明少年兒童雖然重視一些傳統節日,但普遍對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認識不足。

4、流行文化與兒童的成長認同:媒介影響日益加大,流行文化認同顯著

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成長各個階段發揮着心理暗示與情緒模仿等作用。流行文化具有輕鬆娛樂、釋放壓力、發泄情緒、排解煩惱等作用,與之相適應,對娛樂的追求正是少年兒童作為社會主體的一種天然需求與權利。然而,面對在新媒介技術背景下的日益豐富複雜、形式多樣的流行文化,處於成長與發育之中的少年兒童,世界觀與價值觀還未完全成熟,媒介素養教育成為處理流行文化、大眾媒介、青少年兒童三者之間互動關係的思路之一,有助於讓少年兒童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與認知能力,正確認識與對待大眾媒介及其廣泛傳播與製造的流行文化。

★熱點文化現象:從超級女聲到好男兒

從2022年的超級女聲到2022年的加油,好男兒,都受到了多數上海少年兒童的喜愛。調查顯示,表示非常喜歡的佔66%,表示無所謂的佔12.6%,表示不喜歡的佔21.3%。少年兒童喜歡超女和好男兒的原因主要為滿足個性表現、自我表達以及公平參與等。此外,選手、節目主持人、評委、pk環節、美女帥哥組合等也是吸引少年兒童眼球的重要因素。

調查還顯示,少年兒童對超女和好男兒的評價也趨理性和客觀。在問及你評判心目中的好男兒的標準時,選擇心地善良等優秀品質的為57.1%,選擇積極向上的為18.8%,選擇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為12.5%,選擇形象亮麗的為11.5%,説明少年兒童更看中的是好男兒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值得少年兒童學習的優秀精神品質。

5、網絡環境下的兒童發展:不可抗拒的影響力量

互聯網在上海少年兒童中已經有了極高的普及率,網絡已經深入了少年兒童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少年兒童也在互聯網信息的充分運用中悄然改變着學習方式,這些信息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方便了他們對知識的搜尋、吸收,甚至縮短了他們與長輩之間知識量的距離。面對正經受網絡大潮影響的少年兒童,團隊組織要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教會隊員正確認識互聯網、正確使用互聯網,讓網絡為他們服務,而不是成為網絡的奴隸。

★熱點文化現象:網絡信息依賴情況加劇

據中國少年雛鷹網調查顯示:在完成各種拓展性、研究性作業的時候,隊員的信息獲得方式主要為網上搜尋(33.2%),明顯高於圖書館查資料(14.5%)、請教老師、家長(24.7%)和自己實地調查、採訪(24.7%)。當問及佈置在很短時間內完成文章時,60.6%的隊員表示完全由自己思考完成,26.4%表示藉助網絡,但大部分依靠自己完成,10.0%表示大部分內容藉助網上信息完成,另有3%承認很多時候網上直接剪切下來就行。

網上信息有數量眾多、內容廣泛、搜尋便利、節省時間等特點,方便了少年兒童的知識獲取,但同時也存在信息重複率高、缺少新意、權威性差等缺點。長期依賴網絡搜尋信息,會削弱少年兒童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制約他們的發散思維訓練,需要引起家長、學校與社會的重視。

【第2篇】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髮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隨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謀求發展。在這些進城務工人員中,有相當數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於經濟、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們將子女留在農村,從而形成了一個較為龐大的羣體--農村留守兒童。兒童時期是人身體發育、性格養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由於生活環境不穩定,缺乏父母的關愛,部分留守兒童成長髮展受到一定影響,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為較為全面地瞭解全市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和發展現狀,我們利用開展大調研的實際,對高密市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髮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此份報告。

一、調研基本情況説明

為便於數據的統計和梳理,此次調研中,我們將留守兒童定義為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農村,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16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為確保調研數據和相關分析的準確定,調研過程中,我們隨機選取了高密市不同鎮街的200名留守兒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並通過調查問卷、座談了解、家庭走訪多種方式,深入瞭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從社會、家庭、個人等層面探究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並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二、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過程中,我們重點摸清了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情況、打工地域、回家頻率,留守兒童撫養、安全保護、學習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數據,並進行了深入客觀的分析,通過分析,我們感到,全市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和發展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親情缺失的問題。在作為調查樣本的200名留守兒童中,超過半數的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時生活在一起。37%留守兒童的父母同時在外打工,51%的父親單獨在外打工,25%的父母連續外出打工時間在2年以上。15%的留守兒童父母並不是在濰坊本地打工,部分離開濰坊市,前往濟南、青島、煙台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於離家較遠,回家不方便,進一步加劇了親情缺失的問題。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父母(父親)每月回家一次或幾次的佔40.8%,幾個月回家一次的15.9%,還有8%左右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家1-2次,農忙時一次,過年時一次,與孩子在一起時間較長的集中的春節期間,因此,打電話成為留守兒童與在外父母聯繫的主要方式。父母同時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中,57%的母親基本每天都會打電話詢問,其他的有的一週通一次電話,有的一月一次,但也有極少數父母與孩子聯繫比較少,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維繫鬆散。因長期在外,無法親自照顧孩子,父母只好將留守兒童託付給他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照顧。我們發現,調查的200個孩子中,有98人和他們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6人和關係較近的親戚在一起生活,有的白天在自己家,只有晚上和吃飯時去(外)祖父母家。雖然留守兒童的(外)祖父母、親屬等能夠盡心照顧他們的生活,但絕大多數留守兒童仍願意與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有什麼問題也希望能夠第一時間講給自己的父母,出現什麼困難希望父母能在身邊。

(二)學業缺教的問題。調查中發現,27%左右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於中下游水平,學習成績優秀的不足20%,還有一少部分成績較差,經常墊底。在問卷和座談中發現,“學習無用論”在極少部分留守兒童身上有所抬頭,他們的學習目的並不明確,學習興趣不高,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片面的認為學習讀書沒什麼用處,不如向父母在外邊掙錢那樣實惠,加之學習成績較差,發生厭惡學習的情況,做作業以抄襲為主,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常與其他同學打鬧,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刺頭”。分析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一方面,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缺乏必要的學業輔導、學業監督和興趣引導;同時,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久而久之,學習成績相較其他同學已產生差距,成績不斷下降;即使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裏的父親或母親由於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勞作,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如果學習上有了問題,只有8%的孩子會向家人(臨時監護人)求助,這在求助對象中的比例是最低的,我們在分析中感到,這往往由於臨時監護人,特別是(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孩子的作業,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或沒有這個意識,重視生活照顧,輕視學習上的督導,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甚至由於“隔代親”的原因,不少(外)祖父母對孩子一味的溺愛和袒護,即使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也是放任自流,疏於管教。

(三)安全缺護的問題。從調查問卷的情況來看,大約有14%左右的留守兒童在個人感冒、身體不適時並沒有選擇看醫生或者買藥,説明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強。一方面,留守兒童與臨時監護人之間的關係遠不如與父母親密、隨意,一般的身體不適,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告訴監護人,以至增加他們的麻煩和負擔;另一方面,監護人對孩子的關注,往往也不及父母持續、細緻,存在着疏忽大意。我們認為,這是留守兒童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同時,我們也發現,有74%以上的臨時監護人經常關注並採取措施預防留守兒童意外傷害發生,但也有28%的人只是在暑假、寒假等兒童意外傷害高發期會注意,還有8%明確表示自己本身很忙,對孩子有些顧不過來,很少注意孩子是不是會發生意外傷害。一些年齡較大的留守兒童離開了學校,特別是寒假、暑假或“五一”、“十一”等假期,脱離了正規組織的管理,往往處於無人監管,自行其事的狀態,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特別是暑假期間,留守兒童往往因天氣較熱,與其他孩子結伴去水庫、池塘游泳,溺水事故時有發生。部分留守兒童由於家庭原因,要做一些力所能及農活,承擔部分家務。如高密市李家營中學的陳小貝同學,由於父母常年在外,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中的一切家務、農活等都得由她承擔,雖然造就了她堅強和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但其在幹農活、做家務時的安全隱患仍不容忽視。

(四)心理性格的問題。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一般只管吃穿,不願管理教育或者不善於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兒童長期缺少親情和家庭教育,養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少年兒童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與認識,與此相關的也帶來了一些煩惱與衝突。他們沒有傾訴的渠道,監護人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使得留守兒童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在從嬰幼兒期到兒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因素。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靈孤獨、情感淡漠,親子關係發生了消極變化,這對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將產生諸多不利影響。調查中,有46%的留守兒童經常感到孤獨。另外,在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缺乏主動性,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安全的憂慮,從更深層次來看,反映了留守兒童內心的壓力。

三、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一)從社會整體發展來看,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與城鄉壁壘存在矛盾。隨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更多的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農村流動人口的數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城鄉二元結構使進城工作的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城鄉隔離的户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會考、大學聯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使進城務工農民只得將孩子留在農村。另一方面,由於經濟收入較低,很大一部分進城務工農民無力承擔因子女在城市求學所產生的一系列費用,直接推動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羣體的產生。

(二)從家庭認識來看,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提高經濟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裏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衝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從我們訪問的部分留守兒童父母的情況來看,他們更多傾向於獲得更多經濟收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認為和孩子分開只是暫時的,但恰恰是這種認識往往導致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

(三)從家長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在家裏的父親或母親忙於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於讓孩子完成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時期的中國小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

(四)從學校教育來看,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展不相適應。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體的温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團市委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堅持從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積極構建以各級團隊組織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關愛幫扶體系,強化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團幹部懇談日等工作機制,創新實施“希望樂園”項目,持續推進社區青少年“啟航驛站”建設,依託“心願直通車”少年兒童關愛行動,開展社會化幫扶聯動,先後籌集款物60餘萬元,幫助少年兒童13000人次,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搭建起良好平台、營造了濃厚的關愛氛圍。但我們同時也感到,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涉及政府、社會各個領域,僅憑共青團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立足自身發揮好各級團隊組織作用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有效推動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落實。

一是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留守兒童問題,不單純是教育和家庭問題,其實質是社會管理和社會保障在農民問題上深層次的反映。因此,建議各級政府要將留守兒童問題置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全市城鎮化建設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各相關部門一項常規工作予以佈置與落實,積極制定相關的政策,從體制、機制的層面來保護留守兒童。特別是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完善生活服務設施,配齊配強必要的師資力量,推動學校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心理課程,對少年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二是加強留守兒童服務機構的建設。進一步發揮團市委留守兒童“希望樂園”、“啟航驛站”作用,強化社會資源整合力度,鼓勵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希望樂園”和“啟航驛站”建設,加強留守兒童的社區教育和服務工作,為留守兒童提供看護、學習、教育、生活、安全、興趣等服務,引導留守兒童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推動其持續健康發展。建立健全由共青團牽頭,婦聯、工會、街道、教管辦、村委、學校等共同構建農村少年兒童健康發展的教育和監護體系,保護農村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培育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綜合素質。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儘量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長環境的農村留守兒童給予住宿便利,讓他們在社會、老師、同學中成長,以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家庭教育。

三是不斷構建社會共同參與的關愛氛圍。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以及各種宣傳媒體陣地的作用,加強宣傳《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大力宣傳保護兒童的方針政策、法律措施,表揚自強不息的優秀留守兒童,宣傳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好經驗和好辦法。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微博、qq羣等新媒體,在全社會範圍內引發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關注。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之際,召開家長會,向其介紹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情況,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更新家教觀念,學習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方法,引導他們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加重視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共同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第3篇】關於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影響的調研報告

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傳統婚姻觀念不斷變化,家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婚姻狀況中出現了離婚率增加,單親家庭逐漸增多,使一些家庭面對經濟、情感等方面的困擾。家庭環境、家長素質、教育觀念等因素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繼而帶來不少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不僅是擺在家庭面前的嚴肅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近日,金壇市對青少年成長與家庭環境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調查顯示,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佔85%,三代同堂的佔10%,單親或重組家庭佔5%。調查結果表明:家庭環境所包括的家庭結構、家長的素質、教育方式以及他們創造的家庭氛圍等,都對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性格形成、行為的塑造等方面有着深遠的影響。因此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家庭結構完整性問題

在婚姻觀念文明、和睦、平等的家庭環境中的青少年無論是在素質、認知、情感還是在社會方面的發展都更為理想;如家庭不和睦,婚姻觀念差,家長對孩子缺乏慈愛、温暖的感情,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損害而產生抑鬱。單親家庭不論是父母病逝還是離婚,都會給兒童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由於無法得到完整的家庭的愛,兒童容易產生孤獨、焦慮或憂鬱心理,加之缺乏溝通和管教等因素,通常會導致兒童的學業不良,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父母離異、家庭破碎嚴重地損害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負面影響。近年來,離婚率逐年上升的趨勢很令人擔憂。當然我們不可能阻止離婚現象的發生,但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那些打算或即將離婚的父母,在邁出這一步時三思而後行,多方考慮,以使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幸福地成長,使他們得到應有的關愛。

(二)家長自身素質問題

疽長的文化素質是決定其教育態度、教育方法的最關鍵因素。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修養越高,越有利於青少年的成長。家長的職業與他們受教育的程度、經濟收入、居住條件及對青少年的經濟投入情況等密切相關。相對工作不穩定、失業的家長由於疲勞、忙碌,再加上情緒低落,往往對孩子的應答少,而降低了對青少年成長的教育質量,尤其是不利於兒童的成長和發育。

(三)家長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的分歧,致使孩子處於矛盾的環境中而無所適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青少年心理上或行為上的異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孩子成功的動力,期望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妥當的。如果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要求過高,會使孩子經常處於過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障礙。調查中發現,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雖然有較高的積極性,但是缺乏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多數處於盲從狀態。家長過分斥責、打罵子女可導致青少年行為問題發生;漠不關心的教育方式會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障礙,他們對學校生活失去興趣,情緒控制力很低,甚至產生厭學。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會對青少年行為產生不良的影響,孩子可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模式而學習到一些不良的行為。

(四)家長與子女之間存在代溝問題

有些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過於急躁,這是因為兩代人年齡差異很大,又成長在不同時代,理解需要有一個過程。調查表明,親子關係密切的家庭對青少年的個性塑造和成長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紮實的行動,那就在親子關係上吃“夾生飯”。而生活在緊張、鬱悶的家庭氣氛中,親子關係差,家長與子女缺乏感情上的交流,雙方容易產生隔閡,甚至對抗,這是不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又一因素。

二、認真研究,採取庫決對策

疽庭環境是影響兒童成長的一個最基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以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姻觀念來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家庭環境,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從提高家長素質,建立經常性的文化教育機制,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庭成員開展親情、友情、愛情等問題探討,弘揚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具體解決對策如下:

(一)開展特色活動,促進婚姻、家庭、社會和諧

開展以“小手拉大手”、“贏在起跑線”為主題的特色活動,使家長的綜合素質、未成年人的文明修養得到提高。引導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及年齡階段採取不同的家教方法,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通過提高家庭成員的素質,切實影響和帶動青少年素質的提高,讓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得到全面繼承與弘揚,形成關愛他人、關注社會的良好風氣,為建設和諧鄉村、和諧金壇注入新動力。

(二)倡導先進教育理念,增強青少年文明素養

青少年的氣質類型不同,家長的教育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我們應依據家庭成員、青少年的不同情況,分層次、分類別的,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教育方法,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引領青少年的文明素養顯著增強。

(三)樹立科學教子觀念,提高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

為提高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建立一支由巾幗志願者組成的家教講師團,利用寒暑假、雙休日及夜間進村入户,以村為單位,依據家長、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家教指導。家長學堂定期組織家長學生參加親子溝通、互動體驗、心理諮詢等極富特色的家教活動。通過採取互動體驗、親子游戲、心靈溝通等手段,為家庭普及科學教子理念提供有效平台。

總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姻觀念,傳播先進的文化理念,從而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不斷增強家庭成員的責任感,樹立科學教子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婚姻、家庭、社會和諧。

【第4篇】進修科學實踐成長觀活動的調研報告範文

根據_____區教誨局《關於展開全區第二批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的關照》精神, 根據黌舍支部《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履行方案》的要求,為了搞好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周全把握黌舍成長的近況,找準制約成長的瓶頸,追求成長的衝破口,進一步策劃和理清成長思路,做到有的放矢,黌舍黨支部自動舉動,當真訂定調研方案,肯定調研內容和課題,環繞黌舍黨員幹部思維風格和傳授辦理立異,黌舍辦理軌制和系統美滿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調研工作。

1、調研內容

黌舍班子

1、黌舍帶領班子的政治責任感、奇蹟心環境;

2、黌舍貫徹履行黨和當局教誨目標、政策環境;

3、依法辦學環境;

4、履行教誨收費政策、典範教誨收費行動的環境;

5、強化傳授改革、進步教誨傳授質量環境;

6、黌舍幹部教師耿介奉公環境;

7、黌舍行政幹部風格、辦事傳授環境;

8、關心離退休教師餬口生涯環境。

教師

1、黌舍教師的教書育人的責任感、辦事意識存在甚麼題目

2、黌舍在培養新教師、增進青年教師成長應做哪些方面工作?如今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3、履行有效傳授,教師應怎樣做?

4、現門生不良風俗有哪些?應如何改革?

5、關愛門生表如今哪些方面?我還應當怎樣做?

6、績效嘉獎如何才華表現多勞多得,優良優酬?我覺得?

7、黌舍辦理存在哪些題目?我覺得如許改革?

門生及家長代表

1、教師關心關愛門生哪些方面還做得不敷?

2、黌舍辦理哪些方面存在不敷?

3、家長對孩子的進修餬口生涯關心環境。

2、調研展開環境

1、調研時限:調研於10月13日-10月28日期間進行。

2、調研範疇:黌舍教職工、部分離退休教師、門生代表、家長代表。

3、調研構造:建立了由校長、黨支部佈告牽頭,各辦公室組長以上當真人和進修實踐活動帶領小組辦公室人員構成的專題調研工作小組,當真探討調研內容,訂定調研方案,安排調研活動日程並展開詳細工作。

4、調研方法:以“不依不靠,攻堅破難迎桃戰,真抓實幹,周全提拔增進成長”為主題,採納發放政流行風查看錶和進行進步本質謀成長、辦理存在的題目的問卷查看以及召開漫談會等方法展開調研工作。

不等不靠,攻堅破難迎桃戰

3、現階段的緊張題目

1、感化黌舍科學成長的緊張矛盾和題目。

(1)部分黨員幹部在_____中學面對整合的機會面前目今壓力不敷。極個別同志思維抱殘守缺,帶領班子存在只求安穩過渡的保守思維,解放思維不敷,貧乏活力、動力和競爭力;在教誨傳授辦理上思路狹窄,眼界不寬,遠期目標不敷明瞭;“三精”工作不敷結壯,表如今科學成長的本領不敷強。辦理這些題目,兑現新的變革和超過必要有一個進程,不大略一蹴而就。

(2)部分黨員幹部在對科學成長觀思維認識不敷。基於覺得進修科學實踐發觀活動,緊張是處所帶領幹部的事,在黌舍中表現為黌舍展開科學成長活動,緊張是支部的事變,只要結束上級交給的材料,式樣上動起來就夠了,特別是在_____中學如許破爛的黌舍,只要安穩過渡,便是結壯展開了科學成長觀進修活動,表現出來的是走式樣,走過場,詳細表如今工作中碰到改革成長中的堅苦,還是按老套路來辦事變“過去怎樣做的如今也怎樣做,準保沒事”立異科學成長的見解和思路不多。因為在於進修意識不強、不能學乃至用,結果不很抱負,辦理題目不實在。拖沓現象凸起,因為這些認識上的過失,感化了大家加強落實科學成長觀本領的自發性和實效性。在工作中,另有少數非黨員行政幹部同志,對科學成長觀的進修認識不敷,覺得進修科學成長觀活動是你黨員的事,與我無關,學不學無所謂,有的固然明白了,但不長於用表面關聯實際,不長於用科學成長觀教導實踐,不長於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這些都直接感化了科學成長本領的進步。

(3)部分教師思維見解與科學成長觀不相適應。一是黌舍整合與我干係不大,反正我是國中教師,只是高中整合,_____中學“好耍”,今後我就在_____中學國中部;二是辦事學買賣識不敷,上完課就去做本身的事,責盡情識不強;三是對黌舍的教誨傳授辦理改革認識不敷,對工作安排有感情。這些題目都應在此次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中漸漸辦理落實。

2、教師的綜合素養、教誨傳授交易本領另有待進步。我校的師資達標率固然達99%,但綜合素能另有所欠缺,比如還是存在個別不按時上課,乃至於曠課等現象,這與當前落實科學成長格格不入,部分教師對付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新課程的領悟與操縱程度與教誨成長的要求另有差距。

3、成長受客觀前提製約。如今黌舍的校舍辦法差強人意,客觀上制約着黌舍向更高、更新、更強成長,這些客觀身分成了我們部分同志不能自動向上看齊的原因,少了實幹精神,成為苟且偷生的藉端。

4、在增進門生的周全成長方面還做得不敷。把追求傳授質量是黌舍工作核心,異國把德育工作真實的放在首位,加上週邊環境的卑劣,結果教誨傳授質量不高,另有個別門生身心不健康,是以,必須以德育為先,“以工錢本、周全成長”的教誨思維,德育為首,長抓傳授質量不放鬆。

5、軌制構築另有待進一步美滿。在教師的老例工作考核等方面,教師反應出軌制的訂定應更加科學化和人道化。

4、辦理題目的表面對策

辦理上述題目必要我們緊緊把握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這一有益機遇,從思維上富裕認識深切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對付辦理題目的教導意義和效用,進而找到辦理題目的方法。

一是要深入明白科學成長觀的第一要義是成長。從黌舍的實際動身,連續解放思維見解,立異工作方法,改革工作方法,堅定把成長作為辦學的第一要務。

二是要切當深切理解科學成長的理念。經過議定展開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聯合黌舍面對整合的機會和挑釁的契機,進步黨員的戰役堡壘效用。

三是要把握科學成長觀的核心理念,要進修實踐科學成長,就必須以育工錢本,更加存眷門生的周全成長、綜合成長、本性成長。

四是要以科學成長觀為教導,進一步促成黌舍黨建工作,在構造、思維、風格、軌制構築各方面獲得新的衝破。把進步黨的在朝本領、保存黨的進步性,表現到科學成長、增進社會和諧上來,為黌舍科學成長供給靠得住的政治和構造保險。

5、辦理題目的根本思路

一是構造加強帶領。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自始至終由黌舍一把手負總責。以黌舍的主題為活動的主線,全員參加,把活動各階段、各關鍵的工作一抓到底。

二是加強以科學成長觀教導黌舍改革成長的意識。要周全深入地明白科學成長觀的內涵,明瞭主題,環繞工作重心,以此次績效考核為切入點,進一步典範黌舍的各項辦理軌制,真實的把各項工作辦法落實到位。

三是力求實效,不走過場,不搞式樣。要使全部同志經過議定進修實踐科學成長觀活動,理清思路,強化辦法,用表面來教導實踐。黨員幹部都要比較科學成長觀的要求,到處室進一步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題目和不敷,有更好的方案、好的工作思路進行改革。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楚,使各項工作更好地上一個新的台階,讓大眾看到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有實效、有變化、有結果。

四是凸起重點,抓好關鍵。我們的重點工作是還是要在思維上真實的變化見解,關鍵是把教師面對的整合與挑釁的壓力變成動力,讓黌舍教誨傳授程度上一個新台階。

五是加強自動性和自動性。如今黌舍不管在硬件辦法和軟件構築上都是進步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黌舍的成長,也是質量不能獲得有效進步的一個客觀身分,為此,在師資步隊構築、師資研訓、教誨傳授、後勤保險等各項工作中進一步自動立異改革思路,採納有效辦理辦法,極大的提拔全部教人員工的工作自動性和自動性,在機會面前目今拿出本身真實的本領去歡迎挑釁。

【第5篇】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心理狀態思考對策與調研報告

一、當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

1.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的三大表現。

一般來説,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會在性格、情緒、行為、注意力及生理方面出現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做心理救助信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願上學、容易生氣、產生敵意,認為活着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

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甚至輕生。

二是行為表現:離羣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動、精神不集中,過分活躍,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為。

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到醫院檢查又沒有身體疾病。

對於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就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心理健康要從小抓起。

2.產生心理問題和障礙的三大原因。

首先在於學習至上的錯誤家庭教育觀念。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值過高,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太重。父母的這種觀念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學習壓力過重。其次,社會上成才觀念的誤區也間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們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成才,否則就要被家庭和社會歧視,迫使孩子把過多的時間投在學習上,影響了孩子社會活動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人際關係也隨之產生。此外,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也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用挖苦、尖刻的語言刺激學生,更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第三,違背孩子成長的正常發展規律,管束過嚴,經常打罵,會形成兩類性格的孩子:一類孩子壓抑天性,變得內向、膽小怕事,沒有自信心,敏感自卑,創造能力差,不會與人交往;另一類較倔強的孩子則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情緒。

孩子的心理健康應引起高度重視,我們要端正教育觀念,多以平常的心態與孩子溝通,杜絕責罵和訓斥,關注孩子精神上的變化,如焦慮、膽小、孤獨等心理症狀,及早預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持在平衡狀態。

二、用賞識教育解決當代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四大對策

有一位心理學家説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並加以肯定與讚賞。賞識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説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弱心理,樹立自信心。

一是抓住關鍵,掌握賞識教育藝術。實踐證明,發現兒童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鍵。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我們應以賞識的眼光給予關注,發現其“閃光點”,以積極的態度賞識,接受和喜愛身邊的孩子,並注重隨機教育,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哪怕是孩子做錯了什麼,也切忌大聲呵斥,而應講究藝術,語氣要委婉而富有啟發性,既幫孩子找到不足,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樣,孩子才能從教師的態度中敏鋭地感到我們對他的熱愛和信任,從而使自己充滿自信。二是多方引導,培養孩子自賞能力。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誌。悦納自我,多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孩子形成自信心、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孩子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孩子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

在家庭,培養孩子自賞能力的方法很多。根據孩子喜愛的形式,在活動中,家長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和讚賞等方式,可讓孩子感受到被讚賞的快樂,克服不足,養成良好習慣;每天,家長引導孩子會使自己的好行為,同時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上,並向他人介紹。通過這些活動形式,則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發現自己及欣賞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從而促進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三是營造氛圍,創設羣體賞識情境。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賞識,而性格內向、孤僻、自卑的青少年更是渴望受到賞識。他們很容易被他人忽視,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賞識。面對這些孩子,僅僅依靠教師去賞識,是不容易奏效的。這就更需要以教師為主導,營造氛圍、創設羣體賞識情境,發揮青少年“羣策羣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音樂會、畫展、詩歌朗誦會比賽等形式,都可以為孩子參與各種活動、讓孩子在羣體賞識中體驗成功創造條件,都是孩子自信心產生的重要源泉。四是家庭與學校同步,家長參與賞識教育。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庭與學校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並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實踐證明,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家長掌握青少年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知識,瞭解到一些現代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在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幾個問題:第一要實事求是。既不濫用賞識,又不吝惜賞識,更不能錯誤地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誇張要適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過度的誇獎。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誇獎,容易造成孩

子的虛榮心,效果適得其反。第二要全面對待。在賞識教育中,並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發掘孩子的“閃光點”,也要根據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分清榮辱。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講究藝術。這樣,才能使子女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中的缺點,只有賞識孩子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改進缺點,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正確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網絡的五條建議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給人以管理知識和處理信息的便捷,又存在讓人痴迷甚至難以自拔的危險。據調查顯示,在各地高校被辭退的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是沉溺在虛擬時空的闡述。在這樣一個容易失控的嶄新領域裏,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網絡,從網絡中汲取成長營養,使網絡真正成為青少年成長的有力推手呢?在此,向大家提供五條建議,以供參考。

1.父母和教師應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如能先行一步更好。在與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成人不僅便於與孩子溝通互助,甚至還會保持青春和童心,這種千載難逢的良機不可錯過。

2.讓孩子多多體驗成功。研究表明,人接觸不良信息的反應是不同的,對網絡和遊戲的迷戀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極影響較小,而在生活中失敗的人,容易沉溺於虛擬時空。因此,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禦不良媒體的關鍵。

3.孩子上網之初必先立下規矩。總的原則可按《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執行,還可以具體一些,如每天使用計算機一般不超過一小時,不泄露個人與家庭祕密,學會選擇並欣賞健康網站等等。

4.豐富孩子的生活。網絡之所以容易使孩子過度痴迷,往往與他們的課外生活貧乏有關。因此,培養孩子養成廣泛的興趣,尤其是熱愛户外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5.引導孩子學會交往。兒童長大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而社會化離不開同齡羣體的密切交往,離不開深刻的體驗。所以,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夥伴的友誼之中,是避免虛擬時空誘惑做重要的保障。

培養健康的青少年心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也是全民族文明的根基。少年兒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人生的春天。讓我們每一個富有愛心的前輩、父母與教師,搶在春天播種吧,播下人類的文明,播下成功的希望。

【第6篇】三大使者家鄉行之“我與改革共成長”調研報告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肖琪

肖琪,女,1999年3月生,共青團員。大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擔任班級團支書及學生會心理健康部副部長一職。

一、“我與改革共成長”社會調研

調研目的:

個人:對基層治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知道了國家政策給予人民羣眾的幫助及恩惠。

國家:將調研的信息反饋給上級,從而實現更好更符合民生的調控,即幫助國家從地方治理和基層民生視角探究治理問題。

時局背景:2022年全國人民都在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致敬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然而為什麼這個四十年是如此值得討論的呢?答案是這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成效成果已顯露,歷經這一時間階段,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同時,改革了四十年我們發現了諸多問題需要改正。所以致敬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這個話題既是致敬成就也是致敬未來。

形式:

基礎調研:以查詢資料,實地探索的方式進行。

採訪調研:走訪家庭,採訪商户,警亭及老年人。

自2022年10月起,新疆開始五年維穩計劃,之後將大力發展經濟建設。所以説這幾年算是新疆發展的特殊時期,本次社會調研以我的家鄉——新源縣為調研對象。

首先我先説一下我們新源縣的基礎建設。從近兩年我返校回家的情況來看,每次回來,新源縣就會增加一些新的東西,道路的修繕整理使縣城更加整齊美觀,主幹道的完善已基本完成,其中道路標誌線,道路標誌牌,交通信號燈的配備更加趨於標準化。

其次新城區的建設已基本成型,相應的商業區向新城區轉移,同時新城區的發展也必須需要更多的遷入人口。

從景區開發來看,首先新源縣擁有很好的風景資源,再配上合理的商業模式就會為縣城的經濟建設貢獻很大的力量。

簡單説幾個新源縣的開發景點吧。那拉提旅遊風景區,鞏乃斯草原,那拉提國家濕地公園,那拉提國際滑雪場,肖爾布拉克西域酒文化博物館等。這些景區使新源縣能夠擁有“塞外江南”之稱。

社區管理看新源縣的發展

新源縣直轄8鎮3鄉,擁有12個駐縣單位,77個行政村,我居住的地區屬於新源縣的中片鄉鎮別斯托別鄉,就我們鄉而言,我們擁有嚴格的區域劃分,為配合不同區域,我們鄉設置了相應的教育機構如幼兒園,中國小及高等中學,還設置了相應的醫療衞生站,警局等。

合理的社區劃分便於更好更高效地管理社區居民,對於維穩方面,基本算是五十米一個小警亭一百米一個大警亭,精準瞭解每個家庭每個商户的動向,同時大型商場,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政府機關必須配備安檢門以及安保人員,嚴格保障社區居民的安全,社區生活的穩定。

政治導向看新源縣的發展

新源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社區羣眾知黨學黨跟黨走。社區嚴格執行民族團結一家親政策,主要包括人民教師,公務員等國家公職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走訪住户少數民族及困難人羣的家,區域劃分,定向精準瞭解了每家每户的動態以及家庭情況。

據我瞭解的幾户家庭,他們的家庭都被走訪住户過,來訪人員基本都是學校老師和村幹部,這些國家公職人員會詢問這些家庭的基本情況,也會問一些黨建知識如“你們是否瞭解國家的惠民政策呢?”“十九大精神都是什麼?”等。

讓愛黨敬黨跟黨走的精神融入每一位社區成員的心中,對於一些家庭提出的家人沒有工作的問題,社區幹部會幫助這些家庭出主意或者介紹工作,真真切切地幫助每個家庭去解決問題。

社區治理嚴格堅持把“一個總目標”即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作為發展總目標;貫穿“一條生命線”即將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把握“兩個關鍵點”即穩定和發展並正確處理這兩個關鍵點的關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健全“一套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暴恐分子、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建立健全黨政軍警兵民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反恐維穩的強大合力;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社區維穩政策已趨於規範,維穩成果也很顯着。

精準扶貧的進行方式

對於困難家庭,社區嚴格規定了能夠擁有貧困家庭的資格數目,對困難家庭進行了實地考察確定情況,通過定點幫扶,建立幹部幫扶長效機制,即讓村職工幹部迅速融入貧困家庭,主動與貧困結對認親,實行“一對一”幫扶方案,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包聯特困户,多次到貧困村開展調研,幫助貧困村制定好扶貧規劃,深入貧困户家中看望慰問,瞭解貧困原因,制定幫扶措施。

組工幹部也分別到各自聯繫的貧困户家中,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共同商量謀劃增收渠道,制定幫扶年度計劃和發展規劃。

二、採訪調研的預備問題:

對於新疆的安保制度,您是怎麼看待的?

能説一下除了站崗以外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任務或者工作麼?

您們在執勤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什麼突發情況,可以方便透露麼?可以説説具體情況嗎?

你們是怎樣幫助廣大人民羣眾的呢?

請問是否有村幹部入住過您家?他們會找您們瞭解什麼呢?

請問您們平時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會去向駐村幹部詢問解決辦法麼?

請問您們的需要村幹部幫助的一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麼?

您能談談您對社區幹部或者國家政策的評價麼?

請問您對社區的黨建學習是如何看待的?

請問您們是否瞭解國家的精準脱貧政策,您們有受到過國家資助麼?

您能説説近幾年店鋪的發展都有哪些變化麼?

請問您對店鋪商鋪的改革制度有什麼看法?

您能談談您在這些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都是如何解決的麼?

採訪調研的感受:

對於家庭的採訪調查,據瞭解,關於國家公職人員走訪入住社區居民家庭,公務員需一個月入住8天,教師一個月需入住4天。

基本社區的每家每户都被走訪入住過,走訪居民家庭的公職人員需要了解居民户的家庭基本情況,詢問他們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問題,並向他們宣傳國家的惠民政策和十九大精神。

被入住的家庭尋求村幹部幫助的一些困難問題部分能得到解決,在黨建學習這方面,社區黨組織會經常組織居民集中進行學習活動,社區居民表示非常支持這些學習活動,並表示要感恩黨,做黨的好兒女。

對於商户的採訪調查,我的採訪對象是坐落於縣中心的一所私立幼兒園——智多星幼兒園,通過與智多星幼兒園的園長丁女士的交流,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哪些變化”這個問題上,丁園長表示,近幾年政府更加註重安保措施。

幼兒園增設了安全門,攝像頭以及保安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嚴查消防設施,刀具管控嚴格,嚴格控制刀具數量並對刀具進行打碼登記,實行了往來人員登記在冊的制度,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進行語言統一。

在宗教信仰方面,以正確公開國家認可的方式進行,對於這些改革政策,丁園長都很支持,表示從大局看,這些措施既保障了幼兒的安全,也營造了乾淨積極的幼兒成長環境,同時也為新疆維持穩定做出了貢獻。

我與改革共成長,在國中課本中説“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實現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習近平總書記也説過“推進改革根本目的是讓國家變得更富強”。

無疑,是改革讓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變成更好的自己,讓國家和人民擁有更好的未來。然而我們始終要懂得是什麼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了如今富強的中國,是什麼讓我們擁有大國崛起的稱號,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解放思想,開闢道路,創新理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崛起於大國之林。

這些成就都少不了人民的支持與擁護,都少不了每一位共產黨員的貢獻與付出,都少不了每一位駐村幹部的辛勤和盡心盡力。

就從我生活的地區來看,這兩年的維穩工作一直是很嚴格的,落實力度很強,大到企業商鋪小到私家小商店都必須配備報警器,以及相應的安檢工作。五十米一個小警亭一百米一個大警亭保證如果有哪家商鋪按了報警器,警察都會在三分鐘之內趕到報警商鋪去解決問題。

每個公辦企業以及政府機關的安保制度會更加嚴格,所有來訪人員都要登記在冊。書籍售賣進行嚴格管控,嚴查有違規內容的書籍並對有問題的書籍進行集中處理。嚴格進行刀具管控,落實家家户户刀具打碼並記錄在冊,在連接兩地的必經之路上會安設警務室通過讓來往人員刷身份證從而精準定位人員動向。這些工作都是嚴格落實的,所以我們居民也會對這些制度這麼瞭解。

從新疆維穩工作的落實程度來看,新疆的有着不可小覷的前景。五年嚴抓的維穩工作已經趨於正式化,也深入了我們每個居民的心中。而這些改變與進步都與改革息息相關,相信在未來新疆也會因為改革而變得熠熠生輝。

由於不能妨礙警亭的協警人員工作,所以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採訪,我可以簡單説一下我對新疆維穩安保制度的看法,首先,我們必須肯定維穩工作的重要性,維穩的目的以及結果就是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維護民族團結。

因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更是新疆發展的生命線。其次,新疆的嚴格的維穩工作有充分的必然性,自古以來,新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當各民族之間不再友愛,互相敵視,那麼新疆這片熱土也將滿目瘡痍,暗淡無光,新疆的發展也會因為個別激進暴力的人羣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作為社區的居民,在現如今的新疆生活,我及我的家人都表示很有安全感。這是國家和政府強大的實力給予我們民眾的安全感,這也是我們每個新疆居民的積極配合與共同努力創造出的安全感。

維穩工作講完了,可以簡單説一下我們新源縣的經濟建設。前面我説過從我近兩年回家後我們地區的狀況來看,“改變”無處不在,嶄新且有特色的路燈,已被修繕的道路,完善的交通標誌,新城區的建成,經濟中心的慢慢遷移以及擴大,據瞭解,在不久的未來,新源縣將遷入更多的工廠以及定居人口,這些必然都對我們新源縣的發展有所幫助。

前幾年的建設重心我認為都在發展新源縣的旅遊業上,比如五a景區那拉提景區的發展,其實在新疆,我認為還有很多的發展機會,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國家大力鼓勵在外省就讀的新疆大學生反疆工作,去建設新疆,擴大新疆的人口基數。

目前正在擴建鐵路道路網線,拉近新疆與內地的交流溝通。在新源縣也正在打通通往伊犁的高速路線,待工程完成,新源縣與伊犁的往通時間將縮短為大約兩小時,從前做大巴線路車大約會四個小時,這樣大大的給新源縣及周邊縣市的居民帶來了十足的方便快捷。

這次調研不僅僅是對我的家鄉各方面情況的調查展示,還是我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更瞭解的一次旅程。通過調研,我看到了我家鄉的美好前景,我看到了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新源縣,我同時也看到了新疆更團結更美好更有希望的未來。

只要我們每一位新疆居民懂得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我們相信新疆將會變成一個所有人都向往的土地!

【第7篇】2022中國小生快樂成長調研報告

xx中國小生快樂成長情況調研報告顯示,享受快樂童年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權利,擁有快樂童年是每個孩子發展的動力。為進一步保障兒童權利,貫徹“兒童優先”原則,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優化兒童成長環境,株洲市婦聯成立調研小組,開展以“快樂學習七彩生活”為主題的全市中國小生快樂成長專題調研。此次調查採用問卷和座談相結合的形式,調查對象為我市7-14歲的在校學生,年級分佈在國小二年級至國中二年級。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1200份,回收問卷1185份。

一、影響孩子身心快樂的主要因素

通過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影響孩子身心快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其次是自我認知和理想信念。

家庭對孩子的直接作用最大。被調查學生中,76.5%的孩子認為全家人相處很好,很喜歡自己的家,只有2.3%的學生表示不喜歡。當問到你是否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或者玩時,45%的學生給出了很喜歡的答案,41.3%的認為一般,也只有13.6%的學生説不喜歡。在面對一道假設提問:要是自己是別人家的孩子該多好時,只有6.1%的學生説是的。可見,我市中國小生對家庭的認同感、依戀感還是比較高的。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師生關係對孩子的身心影響很重要。74.9%的學生表示得到老師的表揚會很開心,12.2%的學生表示因為跟老師發生過爭執或矛盾,在學校會很難受,通過調查,市婦聯可以看出孩子們其實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同時,他們也很在意自己的考試分數,61.3%的學生感覺每次考試都會非常緊張,怕考砸,52.1%的學生認為考試得高分會讓他們感覺很開心,只有7%的學生表示對分數高低無所謂,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中國小生因為處在心理敏感期,對外界及自我評價還是以直觀體驗為主,他們更多的是在他人讚美的語言、欣賞的眼光中找到自我價值感。

二、孩子的心理困惑

在本次調查中,市婦聯認為有一組數據是值得社會共同關注的。

一是對學習的認識。被調查學生中,竟然有19.2%的孩子覺得學習沒有意思。在與部分厭學孩子座談時,他們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説他們其實也想學,但不願意被逼着學,他們希望自我發展,不接受家長的拔苗助長,他們討厭父母自己打牌、上網,卻安排他們獨自學習,他們討厭父母要求他們這樣那樣,自己卻安於平庸、享樂生活。

二是對學校的認知。被調查學生中,21%的孩子每天到學校的心情是鬱悶和不愉快的。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將孩子寄宿學校,在調查中市婦聯發現,37.7%學生不願意寄宿,32.3%的對寄宿無所謂,只有30%的選擇願意。

三是情緒的宣泄。當孩子們心中有祕密時,36.6%的學生選擇了放在心裏,誰也不説,7.98%的學生希望在網絡遊戲中去尋求釋放,15.9%的孩子因為沒有任何一項個人的興趣愛好,而不知道如何安排閒暇時間,更多的時候是選擇看電視。

針對現在未成年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困惑越來越多的狀況,株洲市婦聯將在六一前夕成立湖南省首家“株洲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中心將開展以兒童發展性心理諮詢為主,障礙性諮詢為輔的心理輔導工作,服務涉及未成年人需要諮詢、成長諮詢、成功諮詢、創新諮詢等多個類別。旨在引導學生培養積極陽光的心態,解決中國小生中出現的無理想、無動力、無興趣等心理問題。

三、快樂是學生生活的主旋律

此次調查問卷中雖然市婦聯發現了一些阻礙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問題,但也得到了一個讓人倍感意外的答案,那就是雖然孩子中49.7%的學生每天只有1-2小時自主安排的時間,28.6%的學生甚至只有半個小時;雖然他們中間45.9%的孩子要在繁重的學習之後還參加2個或2個以上的課外輔導班,但是卻有71.3%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快樂的孩子,79.4%的孩子表示有機會和能力幫助到他人,非常願意去做並感覺很開心,63.3%的孩子長大後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第8篇】關於“夾縫中成長的專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調研報告

XX級旅遊管理(酒店管理)1班 莫小威

由於社會中對酒店管理這門專業存在偏見,專科酒店管理專業發展前景讓人擔憂,我現以綜合新聞報道、結合自身體驗和實際觀察的調研方式對其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一份調研報告。

調研時間:XX-7-26

調研地點:佛山

從XX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的次貸危機迅速蔓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失業率也隨之飆升。政府如何解決大量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關係到國家的安穩問題,這就需要在第三產業的服務性行業下功夫。

酒店作為服務性行業的主要產業之一,解決我國的人力資源方面一直演着重頭戲。然而我國服務性行業的發展起點比較晚,相關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導致在相關方面一直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操上都需要學習和借鑑他國的有效成果來結合我國國情和人情走出一條特色之路。這就需要大量的酒店人才。如何培養出緊缺的酒店人才,社會上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職業培訓;二是靠高校的培養。而根據高校的現狀又可分為專科酒店管理和本科酒店管理,而且以教育部公佈的高校所設立的酒店管理專業來看,專科酒店管理佔了絕大比例。所以,從讀於專科院校酒店管理的人員才是政府教育部和社會關注的。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跟理論分析接軌。社會上還是對酒店管理這個專業甚至是整個酒店行業還存在這一種不好的偏見,特別是專科酒店管理。因為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整個社會中都趨向功利性,人人都想着學到一門可以獲得更好酬薪的專業技能。而想在酒店這個行業發展需要的是耐性,他不會給你一躍而上的刺激感覺,更不是個爆發户行業。酒店行業是個論資論輩的行業,裏面的潛規則有很強的約束性,在某些情況勝過於法律。所以從事酒店的人員絕大多數都必須從基層做起,而且工資對比於其它行業的同層次人員就顯得可憐。這就不怪社會上形成的這種認知。

正是由於社會資源的配置和行業的種種問題導致高校所設的這門專業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外國看來這是很出人意料的,從全球發展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來看,酒店管理專業是名列前茅的。所以我國對這門專業應該有所作為,高校也要有所重視,一步步改變這種一直以來於弱勢的地位。作為一名專科酒店管理的學生,深深感受到高校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失。舉一個例子:華南師範大學所設的酒店管理專業有本科酒店管理和專科酒店管理。相對專科酒店管理來説其是處於劣勢的,再加上社會中的酒店培訓專業機構,可以説其是在兩者的夾縫中掙扎着。首先,專科酒店管理畢業後文憑比本科酒店管理的低,其受教育程度自然會被招聘者比較,自然而然會根據意識和利益的考慮而選擇後者。其次,專科酒店管理的就實操能力而言又比不上社會培訓機構。社會培訓機構有專門的實踐模擬資源,一般的專科院校沒有這個能力滿足一些必要的設施設備。所以,專科酒店管理出來的人才又比其它同行低一個檔次。再次,根據身在其中的瞭解,在我國高校中專科酒店管理專業設置的課程不符合我國國情下的市場經濟對酒店管理人才的要求。其一,理論性過於廣泛,不着邊際。其二,與酒店聯繫的實踐機會太少。其三,專業老師沒有多少酒店實踐經驗。這些問題限制着專科酒店管理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社會中沒有什麼優勢,進而社會對其的偏見觀念逐步加深。

所以,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是各高校應該重視的問題。大學生不應該是高校生產出來的流水產品。讀了大學三年的酒店管理出來做酒店還不如一箇中學生在酒店做三年成了普遍的現象這是悲哀的。因此,專科院校要認清自己的資源和師資人才的缺陷,把課程設置得更接近市場化的人才要求,建立好酒店人才關係網。其中高校的輔導員起着關鍵的作用。設想建立一個與外國大學“兄弟會”的一個相似的組織形式把就業資源傳承下來。但是,不是每個院校都會想到這點或者做到這點;這就需要一些有眼光的院校進行創新和改革,帶領整個行業走出困境,形成自己的品牌。

參考文獻:

一、cctv2(經濟頻道)達沃斯論壇的報道和tvs的“馬後炮”新聞評論

二、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

三、XX年暑假尋找兼職期間,與酒店招聘者的面對面交流,結合對方對酒店

人才的客觀現實要求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調研報告

【第9篇】影響女幹部成長培養因素調研報告

女幹部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組織中處於領導崗位,擔任領導職務的女性人才。在今天,婦女參政狀況,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越來越受到重視。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指出:“如果各級決策進程沒有婦女的積極參與,沒有吸納婦女的觀點,就不可能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目標。”並提出在立法和各級政府決策職位中婦女至少應占30%的目標。實事上,我國婦女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的管理的程度相對偏低,下面淺析其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影響女幹部成長的因素

(一)影響女性幹部成長的環境因素

1、影響女幹部成長的政治環境。政治環境主要包括國家體制、政治制度、政黨、政治組織、國家法律、方針政策以及政治風氣、政治運行機制和方法等。事實上婦女經濟和社會平等地位的實現又是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逐步完善緊密相連的。中國決策實體缺乏足夠女性的代表性,決策體系和政策體系缺乏性別意識的支撐,是抑制中國女幹部成長的重大障礙,它直接影響到女性羣體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進步和發展需求在國家機器中的表達,直接影響到女性從自身生存和發展出發,對社會資源支配權限的實現。

在女幹部的培養、選拔作用上,某些地方的女性進入領導層和決策層並不是從法律上男女平等的角度考慮,也不是基於對人才和女性作用的重視,而是基於完成“指標”來“關照”,女性實際上是被“組合”進入領導層的。另外,女性人才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地區或部門領導人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而一些領導對女性幹部的提拔作用往往存在着“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多,落實少的現象,滿足於少數優秀女性人才的培養而忽視整體素質的提高。

2、影響女幹部成長的經濟環境。長期以來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各級政府還不能為女性幹部的培養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質保障基礎。我國是一個地廣人眾的多民族的國家,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存在着顯著差異,貧困依然是制約女性幹部進步和發展的巨大障礙。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文盲人羣中,2/3是女性,而60%至70%的女性文盲人口生存在貧困地區。

3、影響女幹部成長的文化環境。傳統的思想文化中也有消極的東西,“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不必才明絕異,不必辨口利辭”等從精神上壓制女性。還有,傳統性別成見在社會分工上給女性的機會太少,尤其在世俗社會中,女性被看成一種視覺形象,各種媒體把女性置於被“欣賞”的位置。這種與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的極端不協調的傳統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女性的進步和成才。

4、影響女性幹部成長的法制環境。我國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保障條例》、《母嬰法》等主體的婦女合法權益的法律體系,婦女在政治、經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權利在法律上已經受到明確的保護。然而事實上的法律保護效應與文本上的法律保護條款不還存在着差距,特別是女性幹部的培養選拔還時時遭遇因法律不健全或執法不嚴而導致的性別歧視,從而挫傷了女幹部參與的積極性。

(二)影響女幹部培養的家庭因素

1、早期家庭教育的影響。中國封建的“重男輕女”思想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從女性幼兒時期開始一直左右着女性的成長與成才。家庭教育鼓勵男孩獨立自強,學習創造和超越,而要求女孩聽話、服從、乖巧。這種“揚男抑女”的封建教育方式,使女性的活動從小就受到家庭的諸多限制,養成了被動、温順的性格,缺乏獨立與探索的精神。其次,傳統的家庭觀念對女性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要求不高,更是忽視女性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同時,她們不知不覺中將父母的性別歧視內化,形成自身心理的一部分,以此來指導、衡量自己的行為。

2、傳統家庭觀念的羈絆。“男主外,女主內”仍是當代中國社會佔主流的家庭模式。因此,傳統的思想觀念使社會希望女性仍然以家庭為主,並以強大的傳統壓力苛求現代女性。中國的傳統男性已經習慣了女性處於被動的從屬地位。由此,任何一個不想違背社會傳統又不想失去男性平等競爭機會的女性,不得不兼顧起照顧家庭和追求事業的雙重責任。

(三)影響女幹部培養的自身因素

第一,生理因素影響女幹部才能的正常發揮

生物學上也一再論證了男女智力的無優劣性。但生理上的差異卻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女性生理存在着經期影響,伴隨着經期的到來會給女性帶來壓抑、焦慮、緊張等症狀;其次,女性還受妊娠、分娩、產期的影響,產生身體不適、情緒激動等現象。這些都影響到女性幹部正常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女性幹部的正常發揮。

第二,消極心理因素的障礙

由於傳統文化中的性別歧視和偏見的影響、對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多重標準,也造成的女幹部產生一些心理劣勢,它們主要是自卑、依賴、成功恐懼、價值觀矛盾等障礙心理。

1、自卑和滿足心理。中國是個有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傳統的包袱很重。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和舊觀念成了一種文化模式,不僅為男性所肯定,也被女性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深深地影響着女性對自身的估量,並沉澱為女性的一種深層的自卑心理意識。。1973年貝爾德通過研究發現,女孩早在國小就出現了“自信心的鴻溝”,即使她們的學習成績很好,但一般來講她們的理想總沒有男孩子高。美國人馬爾頓強調:“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男女的智力水平是相等的,女性領導幹部的能力並不差,主要是信心不足。

2、依賴心理。依賴性是千百年來女性在夫權社會積澱而形成的天然弱點。新中國的社會制度給了女性崇高的法律地位和充分的人權保障,她們在潛意識裏與男性同樣認可男性為社會的主導、主宰,缺乏獨立意識,在“我不能”的陰影下放棄了開發自我潛能的努力,生活領域更加私人化、附屬化。在現實社會中,表現出來的是強烈的依賴心理,既要求生活給予地位,又尋求依賴男性,缺乏自我奮鬥的內在動力。女性天生的軟弱性和依賴性,一方面使她們容易與正職合作,誠心誠意地當好副手,真心實意地支持正職的工作;另一方面,這種依賴心理限制了女性打破常規、敢於發表獨立見解的闖勁,壓縮了她們獨擋一面的潛能。這正是造成女性參政“三多三少”(基層多、高層少;低職多、高職少;副職多、正職少)現象的原因之一。常德市調查中反映,有70%的女性認為自己的成長過程需要克服“依賴心理”,45%的女性需克服“害怕失敗的心理”,35%的女性需克服“自卑心理”。這説明大多數女性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了自身的弱點,我們期待着女性的覺醒能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3、成功恐懼心理。社會對女性領導幹部是十分挑剔的,性格熱情活潑,活動能力強,被人説成“瘋”;工作有了成績,顯得太出眾,常常是眾人議論的中心。社會輿論的嚴酷使女性難擋流言蜚語,出現了成功恐懼。因此,一些女性對從政有一種畏懼心理,潛意識裏避免成功。對於承擔挑戰性強的工作,或者下基層獨立地擔負起一方責任,或者放棄眼前的安逸生活去進修、深造乃至持之以恆地自學,往往從心底裏排斥,結果喪失了提高領導素質的機會,難以成為一個獨領風騷的女幹部。

4、退縮心理。女幹部缺少強烈的心理動機,比較消極被動,在心理上就已經認定自己難以應付激烈、緊張的挑戰和競爭,自然影響了其實際水平和作用的發揮。假若面對困難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久而久之,當遇事退縮成為女性領導幹部的一種心理定勢後,自身也漸漸失去了開拓進取和駕馭大局的能力,註定只能成為陪襯,撐不起理當撐起的半邊天。

5、內疚心理。女性領導要有所作為,得比男性領導多付出“三分汗水、五分勇氣、七分毅力、十二分艱辛”。社會對女性提出了多重角色的要求,導致了女性的價值觀念的多元,她們常常因角色身份處理不當而顧此失彼,陷入事業和家庭的兩難。在工作中,她們與男性一樣奮力拼搏,要求自己做出比男性更優異的成績,以求得社會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在生活中,又極力使自己成為賢妻良母,為家庭盡職盡責。於是,在多重角色的衝突中女性領導幹部常常產生內疚心理,認為自己是個好領導,但不是好妻子、好母親。這種內疚心理,使女性領導於部在多重角色的衝突和價值觀的矛盾中苦苦掙扎。

二、加強女幹部培養的基本對策

我們要利用政治體制優勢,發揮政府的行政干預力量,加大女幹部培養力度,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優化政策,完善法律

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和政策,要讓女幹部培養選拔走上法制化道路,要取締帶有性別歧視的政策法規,為女性平等參與競爭提供法制保證。作為組織人事部門,應該看到婦女在競爭中不公平的地位。要實行政策傾斜 ,規定女幹部在幹部隊伍和領導班子中的比例 ,提供婦女參政的機會和條件。選拔女性幹部 ,各級領導既要態度積極 ,又要堅持條件 ,不能湊數降低標準 ,以免造成負面影響。

(二)超前規劃,健全機制

女幹部培養機制的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超前規劃,健全機制,形成體系,科學管理,才能促進女幹部脱穎而出。①規劃體系。要制定女幹部培養規劃,明確職責、量化指標、硬化措施,使規劃具操作性、連續性和穩定性。②培訓體系。要制定女幹部培訓規劃。明確責任部門,確定培訓內容,量化培訓時間和培訓對象,保證財力支持。③選拔體系。運用公正、公平的選拔幹部制度,能激發女幹部的工作和參政熱情。要運用民主推薦、領導舉才、組織部門選才、婦聯薦才等形式,發現女性人才,建立女性人才庫,對列入後備名單的女幹部,要確定培養方向,制定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使女性人才得到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同時,要積極發展女黨員,特別是基層女黨員;在女大學生和公務員考試錄用的人員中選拔優秀人才進培養,夯實女性幹部隊任基礎。④任用體系。實踐育人是最有效的培養手段,要敢於把女性幹部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上鍛鍊;在上派、下派、外派,學習鍛鍊中加大女幹部比例,給她們展示才華、施展才能的舞台。⑤考評體系。對女幹部的任用考察和追蹤考察,要參考黨外幹部的做法,讓婦聯組織介入,發揮婦聯作用。這樣一方面更能全面瞭解女性幹部,另一方面,便於婦聯有針對性地培養教育女性幹部。⑥監督體系。要保證黨和政府培養選拔女性幹部的方針、政策、措施、規劃落到實處,必須建立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每年年底對各級各單位培養選拔女性幹部工作進行檢查。

【第10篇】個人成長經歷調研報告

個人成長經歷調研報告

人生是一個過程,心理也是一個過程,成長中充滿着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陰晴陽缺——回顧自我二十多年的成長曆程,不守在父母身邊的幼年生活讓我體會了父母親情的重要,也構成了我獨立、倔強、敏感、不服輸的性格。國中時候的失敗和挫折中接踵而至的打擊,造成了我心裏潛在的自卑情結和人格的顯現。而高中時候的拼搏和努力,造就了我熱情、感性、堅強的個性。進取向上、勤奮努力的青春時光使我感受歡樂、走向自信。成長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為我帶來新的收穫,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還是要感激挫折對我的磨礪,因為它讓我學會了關愛、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更加進取應對人生的熱情。

與心理學的近距離接觸源於在高中學校讀書的時候。十八歲,忽然覺得有無數的煩惱。應對大學聯考學習的壓力和枯燥,來自家庭和自我的壓力,讓我心煩氣躁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與心理諮詢有了近距離的接觸,那時的我就對這門神祕而充滿魅力的學科充滿了好奇。明白了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助人自助的職業,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報考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心理諮詢專業。經過三年的學習,我感覺自我變得成熟了,生活中的煩惱減少了,身體也好多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一向在思索走過的路,有的是對了,有的是錯了,用心理學的觀點來確定,我還不成熟,我還需要不斷完善自我。於是,我在慢慢的成長,對生活充滿了期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二十多歲,是人生輝煌的開始。

11月,我降臨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那時候父母工作都很忙,又正值祖父母退休在家,所以,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就將我送到了祖父母家撫養,每個週六日都過來看我,接我回自我家。雖然祖父母生活上照顧的我無微不至,可是他們代替不了父母在我心中的感覺,那時候小夥伴們在一齊玩,當他們明白我是跟着爺爺奶奶一齊住時候,都會問我,是不是父母離婚不要我了,才把我放在爺爺奶奶那裏。也許是兒時遠離父母的生活,使我的內心世界變得沒有安全感,性格上敏感謹小慎微。

我有一個很能幹的父親,工作中的父親十分優秀,他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看着父親一疊的獲獎證書,那時的我對父親更生敬佩,感慨萬分,我必須要做一個讓父親自豪的女兒。父親的認真執着也培養了我做事認真、細緻的品性。我沒有上過幼兒園,祖父母對我很好,教我識字唸書,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會背乘法口訣。因為小時候爺爺開的小灶,上學後,我學習刻苦努力,成績提高很快,我體驗了勤奮的樂趣,學習一向名列前茅,父母與教師每一次的表揚就能使我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成績的優異,師長的賞識、同伴的羨慕讓我的自信心開始增強,學習成為了我童年生活樂趣的最主要的來源。由於表現突出,被班主任定為班上的班幹部,使得我的處理事情的本事、與同學交往的本事、領導的本事等等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帶着這種成就感我升入到國中,很不幸,處於青春期的我,些許叛逆,加上教師的不重視,學習漸漸不如以前那麼努力和進取了。慢慢的淪為中下等學生,敏感自卑開始佔據我的心,人開始變得不愛説笑了。國中升高中的考試,自然考的很差,和報考的高中學校錄取分數線差了5分。

高中是父母找人託關係把我送進去的,還挑的是好班。全班60個學生,當時我的成績排到54名。看到父母為了我上學的事情如此費心,我痛哭了一場。我暗暗下絕心,大學聯考時,絕對不會讓父母為了我的學習再這樣求人費事。班主任和同學對我都很友好,班主任給我安排了一個學習很好的同學,幫忙我學習。經過努力,第一次月考,我就排到了班級30名。大家都為我的提高而感到高興。就這樣,人又變得開朗了,自信心也一點點找了回來。大學聯考時,我以班級第八名的成績出了高中的校門。以前的我,學習浮躁,做事情沒有耐心。就是高中的這三年,改變了這些。人踏實了很多。高三備考,基本上每一天都是不到五個小時的睡眠。我明白了,什麼是堅強,什麼是堅持,什麼是拼搏。

懷着對心理諮詢專業的好奇與期待,也滿懷憧憬地開始了我的大學階段的學習。我成為學生幹部,人際交往本事和職責心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正是這些,使我養成了吃苦耐勞、辦事執着的品質,開始學着為他人付出、與他人分擔,開始感受因為承擔職責而帶給自我的成長與鍛鍊、感受別人的苦痛與歡樂、感受成人的苦辣酸甜。

回首走過的人生路,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飽滿的充實。此刻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實現,人也變得恬靜、寬容、樂觀、進取向上。在學習中我慢慢地懂得:應對身邊的人要學會接納、包容,少些嫉恨,多些愛心,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努力創造真情的空間,才能與他人建立和諧融洽的關係。同時我也明白,一個人再卑微,只要自信樂觀,拼搏進取,定能成為一個大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個有所成就的人。如我,即便卑微如塵,只要努力,也定能在塵埃上開出花來。為了讓自我的生命開花,我給自我確立了奮鬥目標,那就是:成為一個出色的心理諮詢師,以幫忙周圍的人驅除心理上空的陰霾,還他們一片晴天麗日。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覺得自我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加強:

1、增強自信心,完善自我的人格。

2、心靜如水,心態平和。

3、播灑愛心,寬以待人。

4、不斷學習,精益求精。

5、學會感恩,幫忙他人,歡樂自我。

小時候,一提起“心理”這個詞,我們總會把它與算卦、占卜等迷信活動聯繫起來,認為是一些虛幻和神祕的東西,毫無科學根據。我上了大學,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理論,才得知這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科學,我們中國人對它的瞭解還不多。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在課餘時間購買和借閲了許多有關心理學的書籍,越看越有興趣。親戚朋友和同事遇到問題經常找我商議,一般問題經我開導、幫忙都得以及時有效的解決。每當看到他們愁眉苦臉而來,簡便愉快而去的神情時,自我也感到無比的滿足和欣慰。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首先需要讓自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要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還需要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良好的人格魅力、必備的助人技巧、以及必要的法律法規知識。

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不但要在知識和技能上有足夠的儲備和磨練,更重要的是能夠秉持一種追求生命成長的理念,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增長本事以超越自我的侷限。

我愛上這一職業,並沉迷其中而樂此不疲,因為在幫忙別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自我審視的一個過程。“助人自助,完善自我”。我發此刻助人的同時,自我的收穫是變得充實和歡樂,有幸福感。回過頭來審視自我成長經歷,發現過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其實是一種資源,是一筆財富,它能夠讓我體會生活中那些善良、真誠的價值。此刻,經過系統的學習,生命最初十幾年裏的自卑與苦悶開始化解,逐漸地,我對父母、對他人、對事、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發生了方向性的改變,我最終發現,生命是如此的歡樂、如此的豐富、如此的讓我珍惜!經過對自我人生歷程的分析,讓我切身地感受到,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諮詢師職業正是一項能讓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趨向完善的高尚職業,同時,它也是一項送人玫瑰而手留餘香的職業。我很願意用心理學的知識、心理諮詢的技能促動他人進取的改變,並以這種方式來實現自我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我期待、我努力、我樂在其中,我珍惜所體驗到的幸福和歡樂,也珍惜感受到的不幸和痛苦。生命本身就是一盤資料豐富的菜餚,而我的職業就是這道菜餚裏的主料,用心體味,所有的相遇都將成為生的喜悦——真誠感激在我生命路途上遇到的每一個人,有你們的支持,我的生命也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