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調研(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66W

第一篇:對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調研

對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調研(精選多篇)

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改善資本結構,提高資本充足率和抗金融風險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今年農村信用社深化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點工作。

因此,各級銀監部門和縣聯社緊緊把握改革機遇,積極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村信用社工作會議精神,把增資擴股工作列入今年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使農村信用社通過增資擴股實現資本結構的多元化和資本充足率儘快達到置換中央銀行專項票據條件。為了解宿松縣農村信用社今年以來的增資擴股情況,我們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全轄範圍內的增資擴股調研工作,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增資擴股計劃完成情況及主要措施為確保全縣資本充足率達到規定要求,宿松縣聯社根據全縣資本充足率狀況,年初,推算出股本缺口459萬元,並以此作為全縣全年增資擴股計劃任務,然後結合各基層信用社服務區域內的農户量進行分解落實,其中任務最多的社為孚玉社100萬元,最少的社為趾鳳社8萬元。至今年8月底,全縣已完成擴股淨增57萬元,佔計劃任務的12.4%。在組織實施增資擴股中聯社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把增資擴股工作列入各社經營責任目標綜合考核內容,加大增資擴股的考核力度;

二是要求各基層社在做好組織存款的同時,宣傳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政策,動員當地農民個體工商户和企業積極參與入股;

三是要求各信用社認真按照入股社員應享受優惠政策和原則,優先向入股社員提供貸款或貸款利率優惠,以此推動當地老百姓和企業向信用社入股;四是實行職工強制性入股,聯社要求各信用社正式職工必須每人入股2014元,代辦員每人500—1000元,社主任3000元,對未達到規定入股要求的職工,聯社採取在考核返還工資中直接扣劃方法確保職工入股數量的到位。至八月份,全縣信用社職工入股股金已達331500元,有19個信用社已基本完成了職工股任務。

二、基層社有關退股和分紅、計息前後政策矛盾問題通過調研,發現全縣所有信用社在執行退股、分紅和計息過程中與現行的政策存在很大矛盾,基本上延續一九八四年規範農村信用社時所定入股自願、退股自由政策,而對新的政策,一些信用社均不大瞭解。如陳漢社歷年虧損達100多萬元,在少數社員提出退股要求時,未按照現行規定程序和條件直接辦理了退股,同時按照原財務管理辦法規定計提股息給付了股金利息。該社依據的是原入股時政策規定“退股自由”,因此,必須履行承諾,否則會失信於民,給農村信用社經營和以後的增資擴股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而現行的政策則規定必須滿足六個條件才能退股,這樣導致了前後政策矛盾,使得農村信用社在對待以前入股的社員要求退股問題,陷入了是執行入股時的政策還是執行現行政策的難題。

三、增資擴股的難點與對策建議根據調查瞭解,目前影響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人民羣眾入股思想意識淡薄,對入股政策不瞭解或不關心。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農民對信用社入股政策和章程不關心,也不瞭解,認為入股沒有多大的意義和作用,入股後參與信用社的經營管理也不夠現實,與存款沒有區別。即使要求入股,也是抱着一種貸款方便的目的,根本不考慮分紅和參與信用社經營管理,因此,廣大羣眾參與信用社入股的積極性不高,缺乏一定 的認識。今年自增資擴股以來,基本沒有羣眾自願上門入股的情況。

(二)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業績差,而羣眾的風險意識增強,導致增資擴股缺乏吸引力。近年來,羣眾的風險意識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增強,人們對農村信用社入股也潛意識產生一種防範心理,當前農村信用社經營效益普遍較低,不良資產和虧損包袱較重,難以消化;而且農村信用社性質、地位和實力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競爭處於劣勢,認為承擔的風險可能性很大,分紅得實惠的可能性較小。這些因素導致羣眾對農村信用社競爭實力和經營的不信任,擔心不僅分不了紅,反而會虧掉自己的股金,從而增加了增資擴股的難度。

(三)入股社員享受的優惠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實,權益得不到充分體現。全縣所有信用社雖然在形式上成立了“三會”,但在實際中沒有發揮應有的職能。同時,羣眾的文化素質普遍低,對信用社的業務不瞭解,根本不懂經營管理,社員參與信用社經營管理現實作用並不大。因此,這些年來,信用社基本上沒有按照章程規定讓入股社員獲得參與信用社的經營管理權。其次,由於信用社加強風險管理,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特別是防範信貸風險上和貸款操作更加規範,使一部分入股社員沒有如願享受到“貸款優先、利率優惠”等政策,影響了入股社員的積極性,並在羣眾中造成了誤解,使得羣眾入股心理不穩定。再次,大多數信用社除規範清理時期分過紅,歷年來,未曾向入股社員分過一次紅,主要原因是信用社經營效益差,有的社歷年虧損嚴重,如陳漢社。這也不同程度降低了羣眾入股的積極性。

(四)由於過去規範清理股金過程中,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也影響羣眾入股的積極性。農村信用社自成立以來,歷經了多次改革規範:每次規範均對農民的入股股金進行了清理,

但在清理股金中沒有徹底解決新股金與老股金之間的問題,一些信用社對股金的管理也極不規範,出現信用社有帳而老百姓無股金證,老百姓有股金證而信用社無帳的現象,在老股金轉為新股金過程中,操作不當致使一些信用社存在既給老百姓頒發了新股金證又沒有收回老股金證,同一股金新證與新證在社會同時存在。如果將這樣的股金證一併認可,會給信用社帶來損失,如果不認可,則給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造成很大影響。另外,部分老百姓要求按照原來入股時的政策自由退股,並要求給予股息,信用社也根據財務管理制度規定計提了股息。按照現行的退股和股利政策,必須滿足規定的條件,並風險共擔,不存在計算股息,如不按原入股時的政策執行,必定在社員中喪失信用,不利於推動增資擴股工作。

(五)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受經濟環境和農村老百姓收入的限制。根據調研情況,凡經濟環境較好的和農民收入高的鄉鎮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比較容易一些,相反,經濟環境較差,農民收入低的鄉鎮信用社增資擴股難度很大。如我縣山區陳漢信用社,一些農户生活就很困難,要他們入股就更難,因此,基本上沒有吸收多少農民入股,而在洲區和城區的信用社,農民的收入相對較高,能夠承受入股規定的股金,所以較山區信用社相比,擴股具有一定優勢。這種地域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增資擴股的進度。

(六)聯社下達增資擴股的任務不科學、不合理影響了基層信用社擴股力度。由於聯社在年初下達的增資擴股任務是根據各鄉鎮農民的數量下達的,沒有考慮各信用社的資本率狀況和服務區域內農民的收入、經濟條件、地區差別;因此,給基層社增資擴股工作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些信用社認為不現實不符合實際的增資擴股任務沒法去完成,失去了增資擴股的熱情和信心,如陳漢社服務區域內大約有1.7萬人口,人均收入是全縣最低的,聯社分配該社淨增資擴股的任務達12萬元。顯然不符合當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因此到目前為止,不僅基本沒有老百姓入股,反而出現了退股現象。其次,職工入股比例受到限制,由於各社入股工作處於被動狀態,一些經營效益好的信用社採取通過職工入股來完成增資擴股任務,但是又受到比例控制。如孚玉社,聯社分配淨增資擴股任務為100萬元,目前完成入股16萬元,並且全部為職工股,面臨社會入股積極性不高,職工再增加股金受到政策限制。而且該社資本充足率也已經達到規定要求,再吸收新的股金會增加信用社的經營負擔。針對以上增資擴股出現的問題和難點,一些信用社認為應採取的對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加大宣傳力度,使增資擴股工作全面深入百姓家,讓廣大農民羣眾真正瞭解入股的意義和作用。目前,聯社和基層社只做到了口頭宣傳,宣傳力度較小,沒有統一的行動,宣傳方式和形式較為單一,聲勢很小,使羣眾對入股的政策缺乏必要的瞭解,因此,必須以多種方式和形勢展開聲勢較大的宣傳活動,促進羣眾入股意識和提高。

(二)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讓信用社取信於民,切實落實入股社員享受應有的優惠待遇。對原來的股金進行一次重新規範清理,出台解決新政策與老政策相互矛盾的措施,妥善處理同一股金原已發新證,舊證未收回的問題。對原入的股金按老政策完成退股,重新辦理自願入股手續,與新吸收的股金一起執行新的政策,這樣才能取信於民,化解信用社與農民羣眾之間的矛盾,有利於增資擴股的開展。另外對已成為信用社的入股社員必須落實好應享有的優惠待遇,同時,為避免風險,設立社員誠信方面的入股門檻,使信用社也能選擇入股社員。

(三)合理調整增資擴股任務,加大職工入股力度。聯社下達增資擴股任務應綜合考慮基層信用社的各種情況,如農民的收入和條件、經濟環境、信用社本身的資本充足率狀況和規模等,這樣才能科學地吸收股金,增強信用社增資擴股的信心。由於職工是信用社的直接經營管理者,信用社的經營好壞直接關係到職工利益,因此,加大職工入股的力度,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加主人翁責任感,職工也便於對經營管理進行監督。

(四)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效益,側重增強個體工商户和企業對信用社入投資股的吸引力。當前,廣大農民對信用社參股的意識十分淡薄,其入股的出發點也不過是想在信用社獲得優先貸款和優惠貸款利率,同時吸收的農民股較散,不便於信用社對股金的管理,而且此類社員參加經營管理的也不現實,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提高效益,側重增強對個體工商户和企業入股投資的吸引力,這樣不僅便於信用社對社員的管理,也便於社員享受參與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權益。只有通過利益驅動,才能提高羣眾入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藉助行政力量,推動廣大羣眾參與信用社入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信用社單方面進行宣傳發動羣眾入股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況且農村信用社成立時也是通過行政手段強制要求廣大羣眾入股的,廣大羣眾也在觀望村裏的幹部對入股的態度和行動,因此,農村信用社的增資擴股離不開行政力量和行政手段。總之,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信用社來説,增資擴股工作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只有解決好增資擴股的一系列難題,才能促進信用社的改革發展。

第二篇:xx縣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彙報

在本次增資擴股工作中,我縣農村信用社在縣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精心組織和周密部署下,增資擴股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截止x月xx日,全縣共吸收股金4373.78萬元,佔計劃的 54.67%,現將近期增資擴股工作的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狠抓落實

x月x日全區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結束後,我聯社即按照改革試點工作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實際,研究制訂了增資擴股計劃及與之配套的實施方案,以確保整個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加強對增資擴股工作領導。全縣召開農村信用社改革動員大會後,我聯社即成立了以聯社韋德足主任為組長,副主任林琳、潘繼光為副組長的增資擴股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宣傳、業務、安全等若干個工作組,具體負責每個階段增資擴股工作的落實。二是精心組織,層層分解落實任務。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聯社多次召開機關全體幹部職工、聯社機關中層幹部、全轄基層社主任、會計等會議作動員講話和工作部署。同時,針對增資擴股任務重、壓力大的實際,我們以績效掛勾的考核辦法把增資擴股任務落實到崗到人,使全體幹部職工個個有任務,人人有擔子。三是“捆綁”考核。為了提高全體幹部職工增資擴股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我們採取交風險金的形式,把聯社部室與各基層社掛勾“捆綁”起來,以推動整個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宣傳,大造聲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由於增資擴股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為使城鄉居民對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瞭解、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該項工作中來,我們針對入股社員最關心的問題,重點對自治區出台不低於3%的年紅利補貼、信用社出台對入股社員貸款優先、貸款利率優惠等政策進行宣傳。

一是在全縣召開農村信用社改革動員大會前夕的x月xx日,縣聯社統一製作了150多條橫額懸掛於縣城和各鄉鎮的主要街道,並將60多個宣傳水牌張貼到每個信用社的營業網點,為全縣開展增資擴股工作大造聲勢。

二是在“五一”黃金週期間,我們加班加點先後印刷了10萬份《致全縣人民公開信》、《招股説明書》等宣傳資料,並於假期前全部送到各個信用社。目前,這些資料除張貼到全縣每一個單位和村委外,我們還將宣傳單通過營業網點、設立宣傳服務點、走村串户等形式分發到羣眾的手中。與此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自x月xx日起,在縣電視、廣播和報刊進行滾動宣傳,使增資擴股的意義和好處家喻户曉,以增強城鄉居民和羣眾入股的信心。

三是搞好簡訊促進度。增資擴股工作開展至今,我們共自辦了5期簡訊及時將各社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交流,同時,定期將各社增資擴股的進度進行通報,有效地促進整個工作的開展。

三、服務到家,靈活擴股

我們深刻認識到增資擴股要着力抓好服務環節,為此,我們把做好服務工作放在第一位,以一流服務贏得廣大羣眾信任和支持。全縣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動員大會後,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各單位人員入股,從聯社到基層社總抽出業務骨幹150多人組成25個工作組,為各個單位提供預約上門服務,該項服務自x月xx日開展至今,共為230個單位的5300人吸收股金890萬元。

在本次增資入股工作中,聯社領導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動員廣大城鄉幹部羣眾入股,信用社系統的幹部職工要首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為此,全縣農村信用社改革動員大會後的次日,縣聯社即作了入股總動員,在聯社韋德足主任的帶頭下,聯社機關幹部職工第一天就認購股金118萬元,隨後各基層信用社也紛紛行動起來,至5月24日止,全縣農村信用社員工已入股1381.26萬元,佔計劃的92%。為了使更多的羣眾認購股金,我們深入研究,廣開思路,採取多種有效辦法開展該項工作。一是突出重點,抓大户。我們對存、貸款大户及與農信社業務聯繫緊密的企業業主、經濟能人的有關資料登記造冊,派出人員深入“大户”廠區、家庭,促膝談心,動員發動認購股金。如新圩信用社通過做活“大户”文章,20天時間,吸納認購股金在5000元以上共106户,其中1-2萬元48户,3-5萬元9户,5-10萬元9户。二是放長線,釣“大魚”。經瞭解,許多外出廣東務工人員經過多年的創業,手頭有大量的充裕資金,我們充分發揮駐村信貸員與當地羣眾的相互依存關係,通過電話聯繫、電腦qq聯繫等的方式,與其家屬或親戚朋友一起做動員工作,使許多打工老闆紛紛匯款回來入股信用社。如新圩鎮六澤村的一名在廣東辦廠創業者,在信貸員與伯父的動員下,不但自己認購股金10萬元,同時還以自己妻子及兒子的名義分別再入股10萬元和5萬元。三是勤跑多問,積少成多。任務下達後,各社職工紛紛行動起來,從“勤”字入手,不分上班下班,不分白天黑夜,進村入户,不厭其煩地做羣眾的思想工作,增強了廣大羣眾認購股金的信心和積極性,城鄉幹部羣眾對信用社的增資擴股熱情高漲,踴躍入股,許多網點出現了排隊購股的場面,期間共吸收股金1200多萬元。

六、存在問題

1、個別社領導對農村信用社改革有關精神不能認真的領會貫徹,認識不到位,對增資擴股工作未引起足夠重視,應付了事,工作十分被動,敷衍塞責,致使近期增資擴股進度較慢。

2、幹部職工動員社會各界入股的自覺性不高,部分職工還存在等待觀望態度。

3、部分信用社對增資擴股工作宣傳不力、引導不夠,未能使廣大羣眾充分認識到入股農村信用社的好處。

4、某些信用社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欠缺,少部分幹部職工對增資擴股工作存在畏難情緒,對完成增資擴股任務信心不足,存在等、靠政府的思想。

七、下一步工作計劃

1、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責成各信用社主要領導要自覺學習改革對信用社發展的重大意義,提高認識,重新落實任務,進一步作出要求和部署,抓實抓細增資擴股工作。縣聯社將於近日派出督查小組到各信用社進行檢查,檢查各社措施、任務落實情況,督促進度完成情況。機關部室要深入各掛鈎社,切實採取措施協助做好工作。

2、落實職工入股計劃。重點抓好乾部職工和內退、退休人員認購股金工作,對在認購數額上打折扣的個人,要限期補入,不能漏人漏數。

3、進一步明確責任、強化考核,克服等靠思想,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宣傳發動,下大力氣抓好廣大農民、個體工商户、企業的入股動員,以確保全面、及時完成本身增擴股任務。

4、繼續做好機關單位認購股金上門服務工作,着重抓好大户入股動員工作,先易後難,搶時間搶進度。

靈山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二〇一四年x月xx日

第三篇: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等問題與建議

農村信用社在成立之初都是由農民參資入股組建起來的,這一組織形式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當前,增資擴股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中是一大難點和亟待突破的問題。縱觀農村信用社的歷次改革過程,其共同點都是離不開增資擴股,但各個時期改革賦予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特定意義。最近,我對處於欠發達地

區的昭通市在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分析問題,提出了建議,並整理分析了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中的主要問題

欠發達地區大部分屬於地形地貌比較複雜,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財政主要靠轉移支付。對這些地區的農村信用社來説,存款來源少,支農資金主要靠中央銀行的再貸款,投放的貸款本息難以收回,隱藏着較高的金融風險,也給增資擴股帶來不少的困難。就雲南昭通市來看,2014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有11個縣聯社、基層法人社144個。各項存款餘額31.44億元,比年初增加10.33億元,增長48.94;各項貸款餘額22.67億元,比年初增加5.33億元,增長30.71。由此可見,全市農村信用社的存貸規模不及發達地區一個縣級聯社。當前,農村信用社在增資擴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擴股的認識片面。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較差、歷史包袱重、資本充足率低、增資擴股的任務較重,特別是對長期虧損社來説,其難度更大、困難更多,對此的認識也不明確。有的農村信用社認為,中央銀行設計的資金支持方案與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掛鈎是條件苛刻,多此一舉,不如比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和補充資本金那樣,直接把“真金白銀”送給農村信用社,實實在在體現國家的支持。還有的農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資擴股作為自身改革、促其長久發展的措施,而是純粹把它作為在短期內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謀劃獲得國家資金的支持上。這樣的認識必然帶來不規範的實際操作,很難促進農村信用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能達到“花錢買機制”目標。因此,業內有關人士指出,與其這樣,還不如把中央銀行向全國農村信用社發行的1600億元專項票據資金直接用於建立存款保險基金,以發揮這部分資金在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和化解中應有的作用。

(二)股權的結構不合理。由於欠發達地區受經濟不活躍的影響,農村信用社經營困難,長期未對股東分紅,導致各方入股積極性不高。加之,這些地區的中小企業偏少、經濟效益不高,增資擴股的對象主要依靠農民和農村信用社職工。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股本金結構呈現“三多三少”的特(請你繼續關注本站)點,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資格股多、投資股少;股民多、股額少。2014年末,昭通市農村信用社股本金餘額為1.28億元,較上年增加4119萬元,增長47.33,其中:自然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0.1,法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9;資格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3.8,投資股佔股本金總額的6.2;農户入股額的起點僅100元,職工入股額的起點也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額也不足200元。由於農民入股份額小,持股分散,農民民主參與意識相對比較淡薄,不可能參與農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終還得由內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紅無保障。農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紅後,只能靠改善經營,加強內部管理,增加盈利來回報股民。但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仍然較差,即使個別經營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徵性分紅。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盈餘額還不足以彌補歷年虧損掛帳,更無從為股民分紅。不僅影響股東的投資積極性,而且直接影響自然人股和投資股的股份穩定。2014年,昭通市農村信用社盈虧扎差後淨利潤177萬元,而歷年虧損掛帳高達11110萬元,按這樣的發展速度,還要幾十年才能彌補完歷年虧損。

(四)擴股的透明度缺乏。由於擔心農民瞭解股金的真實作用後不願入股,一些農村信用社不願意宣傳入股的意義、股民的權利和義務,更沒有向股民定期公佈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有意無意地迴避入股有風險等重要問題。大多數農村信用社只宣傳“入股社員貸款優先”,你要貸款就必須先入股。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擴充的股金中,主要是農户為取得農村信用社貸款支持的資格或為享受到農村信用貸款的優惠利率,而按照申請貸款額度的一定比例向農村信用社被動入的股,至於入股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或承擔什麼風險,大多數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員並不關心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更無法參與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而農村信用社也無須向社員負責。這樣下去的增資擴股難以起到推動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改革,也難以促進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改善。

二、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幾點建議

增資擴股是歷次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內

容,是不能逾過的一道坎。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積累來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防範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資擴股,才是實現農村信用社長足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提高增資擴股的認識。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國家適當給予資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銀行有條件給予支持,目的是通過“花錢買機制”,促進農村信

用社長效穩定的發展。因此,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不僅是快速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條件、獲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消化歷史包袱、改善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而且是促進農村信用社明晰產權關係、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為“三農”服務的重要舉措。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增強做好增資擴股工作的緊迫感和重要性。

(二)不斷改善股權的結構。要針對農村信用社股權結構單一的情況,按照股權結構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調整股權結構,擴大入股範圍,提高入股額度,廣泛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入股。要按照銀監會有關農村信用社入股的的規定,規範股金管理。要根據經營狀況合理確定擴股計劃,本着“入股自願、風險自擔、服務優惠、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增資擴股的長效機制,使擴股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循序漸進開展增資擴股工作,發揮好增資擴股在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應有作用。同時,人民銀行要會同銀監部門加大檢查和查處力度,對“以存化股、以貸求股、以貸入股、花錢買股”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堅決予以查處,確保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的合法合規,提高股本金的真實性。

(三)落實股金分紅措施。農村信用社當年如有盈利,要按照財務制度和信用社章程的規定,用利潤的一定比例對股東及時分紅,增強股東的積極性和入股熱情。如果當年盈利社還有歷年虧損,要將盈利的絕大部分用於彌補歷年虧損掛帳,少部分用於分紅。地方政府應幫助農村信用社落實股金分紅措施。農村信用社當年如出現虧損,不能給入股者分紅時,必然給增資擴股工作帶來困難。建議地方政府從財政預算中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或從信用社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給予虧損社股民分紅補貼,以增強股東的積極性和入股熱情,以此吸引廣大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向信用社入股。同時,要制定扭虧增盈的計劃,加強內部經營管理,限期扭虧為盈。

(四)增強擴股透明度。農村信用社在募股時,要力戒誤導股東,在向股東客觀宣傳股本金性質、盈利分紅前景和可以得到優惠服務的同時,必須如實披露信用社的風險狀況,對股東做出必要的風險提示,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如果誇大其宣傳,必然使股東心理預期產生巨大的落差,這將對今後信用社的信譽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農村信用社在廣泛宣傳增資擴股的政策基礎上,要如實向社會公開近幾年來的財務狀況、入股社員分紅情況。不能簡單地向股東承諾分紅多少,不能有意無意地用高分紅“承諾”,更不能使入股又變為了“存款”。要讓股東自己根據農村信用社的未來發展趨勢,來預測風險和預期收益,增加對信用社投資的信心,從而決定自己入多少股。同時,要按照有關規定,定時召開社員代表大會,調動股東參與農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不斷促進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

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的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

1980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在討論銀行工作時提出要對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目的是變官辦為民辦,把農村信用社辦得靈活一些,不受銀行約束,要起民間借貸作用。這是國家第一次要求對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當時負責管理農村信用社的中國農業銀行,隨後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進行了試點,並向國務院上報了改革信用社的報告。1984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的報告,從此在全國拉開了20多年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序幕,這期間的改革都把增資擴股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但各個時期有不同的表述和含義。

──1985年至1993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體現合作金融組織的羣眾性。這期間,根據《國務院關於批轉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體制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4〕105號)的精神,農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恢復和加強“組織上的羣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在這以後,黨中央、國務院又多次強調要把信用社辦成農民的合作金融組織,推動這項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資擴股”。這時的農村信用社實行了“入股自願、退股自由、保息分紅”的辦法,無論盈虧都按一年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付息,如有盈餘,還可照章分紅。可見,這時的農村信用社向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吸收的股金,實際上是存款化股金,其目的是用優惠的政策來吸收股金,把信用社與農民的經濟利益關係緊密聯繫起來,不斷增強羣眾基礎,壯大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力量。

──1994年至1995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表明合作金融組織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從1993年7月1日起,《企業財務通則》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又制定了包括金融保險等行業在內的企業財務制度。當時,作為農村信用社主管部門的中國農業銀行隨後與國家税務總局聯合制定了《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實施辦法》,對農村信用社的資本金的籌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並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實施。按照有關規定,農村信用社對吸收的股金進行了清理和規範,今後增資擴股時不再吸收存款化股金,也不對股金實行“保息分紅”,只能在年終決算後按盈餘分紅。這之前,由於國家曾兩度開辦保值儲蓄,農村信用社財務支出因此大增,加之農業銀行已向商業銀行經營大步邁進,不再給予農村信用社虧損補貼,這後的農村信用社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歷年虧損不斷,沒有盈利也就無從為股民分紅。但為了適應當時試行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要求,一些信用社仍然吸收存款化股金,以此完成增資擴股任務。

──1996年至1997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是按合作制原則重新規範的重要標誌。隨着農業銀行從專業銀行逐步向商業銀行轉軌,行社之間的利益不斷衝突,鑑於“一個經濟實體不能領導另一個經濟實體”的實際,國務院在1996年8月下發了《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1996〕33號),作出了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脱離行政隸屬關係的決定(簡稱“脱鈎”),由中國人民銀行承擔了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管職能,把農村信用社逐步改為農民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性金融組織。199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按合作制原則重新規範農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規範農村信用社的股權設置,適當提高股金起點,在擴大吸收農民(尤其是專業户)個人股的同時,適當吸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紅政策,實行按股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主要是體現農村信用社堅持合作制辦社方向和為農民服務的標誌。

──1998年至2014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在於增強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的措施。隨着東南亞金融風波出現,為了做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整頓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從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防範和化解風險。199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頓規範管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8〕145號),要求農村信用社要清產核資,核實損失。同時,繼續實行自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社員股金盈利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不再是堅持農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標誌,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風險的防範和化解能力,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發展。

──2014年以來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凸顯獲取中央銀行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把農村信用社由從前的“農民合作性金融組織”定位成“逐步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地方性金融企業”。這是相當大的突破,明確了對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按照這一要求,國務院在部署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試點時,要求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為此,農村信用社都要在原有股權範圍的基礎上,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擴大入股範圍,調整股權結構,提高入股額度,廣泛吸收轄內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入股,儘快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中央銀行資金的支持標準。因此,這時的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既是深化改革中明晰產權關係的需要,也是取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化解歷史包袱,達到國家“花錢買機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綜上所述,農村信用社在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都有不同的要求,都是作為促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進行,但每次增資擴股都有特定的含義,分析回顧這些特點,有助於推動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

第四篇: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等問題與建議

農村信用社在成立之初都是由農民參資入股組建起來的,這一組織形式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當前,增資擴股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中是一大難點和亟待突破的問題。縱觀農村信用社的歷次改革過程,其共同點都是離不開增資擴股,但各個時期改革賦予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特定意義。最近,我對處於欠發達地區的昭通市在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分析問題,提出了建議,並整理分析了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中的主要問題

欠發達地區大部分屬於地形地貌比較複雜,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財政主要靠轉移支付。對這些地區的農村信用社來説,存款來源少,支農資金主要靠中央銀行的再貸款,投放的貸款本息難以收回,隱藏着較高的金融風險,也給增資擴股帶來不少的困難。就雲南昭通市來看,2014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有11個縣聯社、基層法人社144個。各項存款餘額31.44億元,比年初增加10.33億元,增長48.94%;各項貸款餘額22.67億元,比年初增加5.33億元,增長30.71%。由此可見,全市農村信用社的存貸規模不及發達地區一個縣級聯社。當前,農村信用社在增資擴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擴股的認識片面。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較差、歷史包袱重、資本充足率低、增資擴股的任務較重,特別是對長期虧損社來説,其難度更大、困難更多,對此的認識也不明確。有的農村信用社認為,中央銀行設計的資金支持方案與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掛鈎是條件苛刻,多此一舉,不如比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和補充資本金那樣,直接把“真金白銀”送給農村信用社,實實在在體現國家的支持。還有的農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資擴股作為自身改革、促其長久發展的措施,而是純粹把它作為在短期內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謀劃獲得國家資金的支持上。這樣的認識必然帶來不規範的實際操作,很難促進農村信用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能達到“花錢買機制”目標。因此,業內有關人士指出,與其這樣,還不如把中央銀行向全國農村信用社發行的1600億元專項票據資金直接用於建立存款保險基金,以發揮這部分資金在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和化解中應有的作用。

(二)股權的結構不合理。由於欠發達地區受經濟不活躍的影響,農村信用社經營困難,長期未對股東分紅,導致各方入股積極性不高。加之,這些地區的中小企業偏少、經濟效益不高,增資擴股的對象主要依靠農民和農村信用社職工。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股本金結構呈現“三多三少”的特點,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資格股多、投資股少;股民多、股額少。2014年末,昭通市農村信用社股本金餘額為1.28億元,較上年增加4119萬元,增長47.33%,其中:自然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0.1%,法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9%;資格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3.8%,投資股佔股本金總額的6.2%;農户入股額的起點僅100元,職工入股額的起點也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額也不足200元。由於農民入股份額小,持股分散,農民民主參與意識相對比較淡薄,不可能參與農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終還得由內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紅無保障。農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紅後,只能靠改善經營,加強內部管理,增加盈利來回報股民。但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仍然較差,即使個別經營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徵性分紅。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盈餘額還不足以彌補歷年虧損掛帳,更無從為股民分紅。不僅影響股東的投資積極性,而且直接影響自然人股和投資股的股份穩定。2014年,昭通市農村信用社盈虧扎差後淨利潤177萬元,而歷年虧損掛帳高達11110萬元,按這樣的發展速度,還要幾十年才能彌補完歷年虧損。

(四)擴股的透明度缺乏。由於擔心農民瞭解股金的真實作用後不願入股,一些農村信用社不願意宣傳入股的意義、股民的權利和義務,更沒有向股民定期公佈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有意無意地迴避入股有風險等重要問題。大多數農村信用社只宣傳“入股社員貸款優先”,你要貸款就必須先入股。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擴充的股金中,主要是農户為取得農村信用社貸款支持的資格或為享受到農村信用貸款的優惠利率,而按照申請貸款額度的一定比例向農村信用社被動入的股,至於入股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或承擔什麼風險,大多數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員並不關心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更無法參與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而農村信用社也無須向社員負責。這樣下去的增資擴股難以起到推動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改革,也難以促進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改善。

二、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幾點建議

增資擴股是歷次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內容,是不能逾過的一道坎。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積累來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防範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資擴股,才是實現農村信用社長足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提高增資擴股的認識。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國家適當給予資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銀行有條件給予支持,目的是通過“花錢買機制”,促進農村信用社長效穩定的發展。因此,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不僅是快速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條件、獲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消化歷史包袱、改善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而且是促進農村信用社明晰產權關係、轉換經營機制、完

社逐步改為農民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性金融組織。199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按合作制原則重新規範農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規範農村信用社的股權設置,適當提高股金起點,在擴大吸收農民(尤其是專業户)個人股的同時,適當吸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紅政策,實行按股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主要是體現農村信用社堅持合作制辦社方向和為農民服務的標誌。

──1998年至2014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在於增強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的措施。隨着東南亞金融風波出現,為了做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整頓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從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防範和化解風險。199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頓規範管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8〕145號),要求農村信用社要清產核資,核實損失。同時,繼續實行自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社員股金盈利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不再是堅持農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標誌,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風險的防範和化解能力,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發展。

──2014年以來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凸顯獲取中央銀行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把農村信用社由從前的“農民合作性金融組織”定位成“逐步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地方性金融企業”。這是相當大的突破,明確了對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按照這一要求,國務院在部署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試點時,要求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為此,農村信用社都要在原有股權範圍的基礎上,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擴大入股範圍,調整股權結構,提高入股額度,廣泛吸收轄內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入股,儘快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中央銀行資金的支持標準。因此,這時的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既是深化改革中明晰產權關係的需要,也是取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化解歷史包袱,達到國家“花錢買機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綜上所述,農村信用社在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都有不同的要求,都是作為促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進行,但每次增資擴股都有特定的含義,分析回顧這些特點,有助於推動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

第五篇: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等問題與建議

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等問題與建議

農村信用社在成立之初都是由農民參資入股組建起來的,這一組織形式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當前,增資擴股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中是一大難點和亟待突破的問題。縱觀農村信用社的歷次改革過程,其共同點都是離不開增資

擴股,但各個時期改革賦予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特定意義。最近,我對處於欠發達地區的昭通市在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增資擴股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分析問題,提出了建議,並整理分析了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中的主要問題

欠發達地區大部分屬於地形地貌比較複雜,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財政主要靠轉移支付。對這些地區的農村信用社來説,存款來源少,支農資金主要靠中央銀行的再貸款,投放的貸款本息難以收回,隱藏着較高的金融風險,也給增資擴股帶來不少的困難。就雲南昭通市來看,2014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有11個縣聯社、基層法人社144個。各項存款餘額31.44億元,比年初增加10.33億元,增長48.94;各項貸款餘額22.67億元,比年初增加5.33億元,增長30.71。由此可見,全市農村信用社的存貸規模不及發達地區一個縣級聯社。當前,農村信用社在增資擴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擴股的認識片面。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較差、歷史包袱重、資本充足率低、增資擴股的任務較重,特別是對長期虧損社來説,其難度更大、困難更多,對此的認識也不明確。有的農村信用社認為,中央銀行設計的資金支持方案與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掛鈎是條件苛刻,多此一舉,不如比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和補充資本金那樣,直接把“真金白銀”送給農村信用社,實實在在體現國家的支持。還有的農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資擴股作為自身改革、促其長久發展的措施,而是純粹把它作為在短期內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謀劃獲得國家資金的支持上。這樣的認識必然帶來不規範的實際操作,很難促進農村信用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能達到“花錢買機制”目標。因此,業內有關人士指出,與其這樣,還不如把中央銀行向全國農村信用社發行的1600億元專項票據資金直接用於建立存款保險基金,以發揮這部分資金在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和化解中應有的作用。

(二)股權的結構不合理。由於欠發達地區受經濟不活躍的影響,農村信用社經營困難,長期未對股東分紅,導致各方入股積極性不高。加之,這些地區的中小企業偏少、經濟效益不高,增資擴股的對象主要依靠農民和農村信用社職工。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股本金結構呈現“三多三少”的特點,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資格股多、投資股少;股民多、股額少。2014年末,昭通市農村信用社股本金餘額為1.28億元,較上年增加4119萬元,增長47.33,其中:自然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0.1,法人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9;資格股佔股本金總額的93.8,投資股佔股本金總額的6.2;農户入股額的起點僅100元,職工入股額的起點也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額也不足200元。由於農民入股份額小,持股分散,農民民主參與意識相對比較淡薄,不可能參與農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終還得由內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紅無保障。農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紅後,只能靠改善經營,加強內部管理,增加盈利來回報股民。但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仍然較差,即使個別經營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徵性分紅。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信用社的盈餘額還不足以彌補歷年虧損掛帳,更無從為股民分紅。不僅影響股東的投資積極性,而且直接影響自然人股和投資股的股份穩定。2014年,昭通市農村信用社盈虧扎差後淨利潤177萬元,而歷年虧損掛帳高達11110萬元,按這樣的發展速度,還要幾十年才能彌補完歷年虧損。

(四)擴股的透明度缺乏。由於擔心農民瞭解股金的真實作用後不願入股,一些農村信用社不願意宣傳入股的意義、股民的權利和義務,更沒有向股民定期公佈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有意無意地迴避入股有風險等重要問題。大多數農村信用社只宣傳“入股社員貸款優先”,你要貸款就必須先入股。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擴充的股金中,主要是農户為取得農村信用社貸款支持的資格或為享受到農村信用貸款的優惠利率,而按照申請貸款額度的一定比例向農村信用社被動入的股,至於入股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或承擔什麼風險,大多數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員並不關心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更無法參與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而農村信用社也無須向社員負責。這樣下去的增資擴股難以起到推動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改革,也難以促進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改善。

二、進一

步做好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的幾點建議

增資擴股是歷次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內容,是不能逾過的一道坎。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積累來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防範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資擴股,才是實現農村信用社長足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提高增資擴股的認識。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國家適

當給予資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銀行有條件給予支持,目的是通過“花錢買機制”,促進農村信用社長效穩定的發展。因此,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試點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不僅是快速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認購和兑付中央銀行專項票據條件、獲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消化歷史包袱、改善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而且是促進農村信用社明晰產權關係、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為“三農”服務的重要舉措。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增強做好增資擴股工作的緊迫感和重要性。

(二)不斷改善股權的結構。要針對農村信用社股權結構單一的情況,按照股權結構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調整股權結構,擴大入股範圍,提高入股額度,廣泛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入股。要按照銀監會有關農村信用社入股的的規定,規範股金管理。要根據經營狀況合理確定擴股計劃,本着“入股自願、風險自擔、服務優惠、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增資擴股的長效機制,使擴股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循序漸進開展增資擴股工作,發揮好增資擴股在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的應有作用。同時,人民銀行要會同銀監部門加大檢查和查處力度,對“以存化股、以貸求股、以貸入股、花錢買股”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堅決予以查處,確保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的合法合規,提高股本金的真實性。

(三)落實股金分紅措施。農村信用社當年如有盈利,要按照財務制度和信用社章程的規定,用利潤的一定比例對股東及時分紅,增強股東的積極性和入股熱情。如果當年盈利社還有歷年虧損,要將盈利的絕大部分用於彌補歷年虧損掛帳,少部分用於分紅。地方政府應幫助農村信用社落實股金分紅措施。農村信用社當年如出現虧損,不能給入股者分紅時,必然給增資擴股工作帶來困難。建議地方政府從財政預算中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或從信用社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給予虧損社股民分紅補貼,以增強股東的積極性和入股熱情,以此吸引廣大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向信用社入股。同時,要制定扭虧增盈的計劃,加強內部經營管理,限期扭虧為盈。

(四)增強擴股透明度。農村信用社在募股時,要力戒誤導股東,在向股東客觀宣傳股本金性質、盈利分紅前景和可以得到優惠服務的同時,必須如實披露信用社的風險狀況,對股東做出必要的風險提示,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如果誇大其宣傳,必然使股東心理預期產生巨大的落差,這將對今後信用社的信譽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農村信用社在廣泛宣傳增資擴股的政策基礎上,要如實向社會公開近幾年來的財務狀況、入股社員分紅情況。不能簡單地向股東承諾分紅多少,不能有意無意地用高分紅“承諾”,更不能使入股又變為了“存款”。要讓股東自己根據農村信用社的未來發展趨勢,來預測風險和預期收益,增加對信用社投資的信心,從而決定自己入多少股。同時,要按照有關規定,定時召開社員代表大會,調動股東參與農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不斷促進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

農村信用社歷次改革中的增資擴股的特定含義

1980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在討論銀行工作時提出要對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目的是變官辦為民辦,把農村信用社辦得靈活一些,不受銀行約束,要起民間借貸作用。這是國家第一次要求對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當時負責管理農村信用社的中國農業銀行,隨後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進行了試點,並向國務院上報了改革信用社的報告。1984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的報告,從此在全國拉開了20多年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序幕,這期間的改革都把增資擴股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但各個時期有不同的表述和含義。

──1985年至1993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體現合作金融組織的羣眾性。這期間,根據《國務院關於批轉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體制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4〕105號)的精神,農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恢復和加強“組織上的羣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在這以後,黨中央、國務院又多次強調要把信用社辦成農民的合作金融組織,推動這項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資擴股”。這時的農村信用社實行了“入股自願、退股自由、保息分紅”的辦法,無論盈虧都按一年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付息,如有盈餘,還可照章分紅。可見,這時的農村信用社向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吸收的股金,實際上是存款化股金,其目的是用優惠的政策來吸收股金,把信用社與農民的經濟利益關係緊密聯繫起來,不斷增強羣眾基礎,壯大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力量。

──1994年至1995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表明合作金融組織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從1993年7月1日起,《企業財務通則》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又制定了包括金融保險等行業在內的企業財務制度。當時,作為農村信用社主管部門的中國農業銀行隨後與國家税務總局聯合制定了《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實施辦法》,對農村信用社的資本金的籌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並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實施。按照有關規定,農村信用社對吸收的股金進行了清理和規範,今後增資擴股時不再吸收存款化股金,也不對股金實行“保息分紅”,只能在年終決算後按盈餘分紅。這之前,由於國家曾兩度開辦保值儲蓄,農村信用社財務支出因此大增,加之農業銀行已向商業銀行經營大步邁進,不再給予農村信用社虧損補貼,這之後的農村信用社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歷年虧損不斷,沒有盈利也就無從為股民分紅。但為了適應當時試行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要求,一些信用社仍然吸收存款化股金,以此完成增資擴股任務。

──1996年至1997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是按合作制原則重新規範的重要標誌。隨着農業銀行從專業銀行逐步向商業銀行轉軌,行社之間的利益不斷衝突,鑑於“一個經濟實體不能領導另一個經濟實體”的實際,國務院在1996年8月下發了《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1996〕33號),作出了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脱離行政隸屬關係的決定(簡稱“脱鈎”),由中國人民銀行承擔了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管職能,把農村信用社逐步改為農民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性金融組織。199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按合作制原則重新規範農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規範農村信用社的股權設置,適當提高股金起點,在擴大吸收農民(尤其是專業户)個人股的同時,適當吸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紅政策,實行按股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主要是體現農村信用社堅持合作制辦社方向和為農民服務的標誌。

──1998年至2014年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在於增強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的措施。隨着東南亞金融風波出現,為了做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整頓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從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防範和化解風險。199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頓規範管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8〕145號),要求農村信用社要清產核資,核實損失。同時,繼續實行自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社員股金盈利分紅。這時的增資擴股不再是堅持農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標誌,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風險的防範和化解能力,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發展。

──2014年以來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資擴股,凸顯獲取中央銀行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把農村信用社由從前的“農民合作性金融組織”定位成“逐步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地方性金融企業”。這是相當大的突破,明確了對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按照這一要求,國務院在部署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試點時,要求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為此,農村信用社都要在原有股權範圍的基礎上,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擴大入股範圍,調整股權結構,提高入股額度,廣泛吸收轄內農民、個體工商户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入股,儘快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中央銀行資金的支持標準。因此,這時的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既是深化改革中明晰產權關係的需要,也是取得中央銀行資金支持、化解歷史包袱,達到國家“花錢買機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綜上所述,農村信用社在歷次改革中增資擴股都有不同的要求,都是作為促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進行,但每次增資擴股都有特定的含義,分析回顧這些特點,有助於推動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