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W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多篇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1

一、養殖現狀

在珠海市斗門區有一個以養殖、飼料、魚藥和水質檢測為主的一體化公司,即珠海海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水產追夢隊全體成員去拜訪了海龍服務站負責人黃建強先生,也對珠海市斗門區的水產養殖現狀有了大概的瞭解。

據海龍服務站負責人黃建強所説,他從事水產養殖已經有20多年,養殖區域約100畝,主要養殖品種為海鱸魚。據瞭解,珠海鱸魚養殖面積約佔全市海水魚養殖面積的66.7%,是我國海鱸魚池塘養殖的主要區域,由於現珠海斗門鱸魚養殖均採用傳統的池塘高密度養殖模式,結合這個特點,要想獲得理想的養殖效果,需要在魚苗的選擇與放養、飼料管理、水質監測以及蟲害防治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規劃,增加養殖效益。

二、經營管理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魚塘的負責人自身有豐富的水產養殖經驗。除此之外,他們還聘請了高校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的學生作為技術人員,提供專業的科學知識。在數年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的融合下,他們在海鱸魚的養殖方面頗有受益。瞭解後,我們初步得出海鱸魚養殖的管理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魚苗的選擇與放養

1.魚苗選擇:魚苗是在福建孵化並淡化後直接運到珠海斗門,魚苗應健康無病,遊動活潑。

2.魚苗的放養:放養時,應選擇氧氣充足的時間段,開啟增氧機,放養魚苗。由於高密度養殖投餌多,會造成水質污染,所以可投放適量的其它魚類,以減輕水質污染,同時增加養殖收益。

(二)投料管理

海鱸魚易暴食,應適當控制投餌量,不僅可以減少海鱸魚腸胃病的發生和水質的污染,還有利於降低成本。除此之外,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要注意觀察魚羣的進食和健康狀況。

(三)水質監測

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水產品的生長和發育,也直接關係着養殖户的收益。目前有些水產養殖户只是憑藉經驗,如水的光亮生物的狀態水產品的活躍狀況等進行估測,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仍舊避免不了由水質造成的水產品減產或者死亡的事件發生。如果能夠定期的進行科學的水質監測,及時的掌握水質的狀況及其的變化規律,並輔以各水產品的要求標準就能夠儘早的發現問題,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及時的避免事故發生。

1.含氧量:廣東省天氣炎熱,要保證池塘水的溶氧充足,可以合理使用增氧機,為鱸魚生長創造合適的氧氣環境。一旦池塘水溶氧不足,就會影響水產品的覓食、消化,對農產品的健康就會帶來危害。持續的低氧量會使水產品的出現浮頭現象,嚴重時會造成水產品缺氧窒息大量死亡。

2.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含量過高,魚類積累毒素過多,免疫力降低,易患病,嚴重時會造成水產品各個內臟出血而死亡,使養殖户損失慘重。因此要加強亞硝酸鹽的離子監控避免其超標造成水產品的減產或者死亡。

值:ph值在評價水質方面是很重要的,如果水質ph下降,從而造成水產品體內的血液ph值下降,使血液的載氧能力大幅度下降,從而造成水產品缺氧,影響其健康程度,嚴重時會影響其存活時間。如果水域ph升高,則會造成鰓類水產品的鰓受到腐蝕,影響其健康。另外,ph如果過低的話會抑制硝酸還原酶的活性,使水生植物缺氧,許多的微生物的活動就會受到影響或者死亡,一些有機物的分解也會受到影響。高ph值則妨礙藻類對鐵、碳的利用,超越了水產品的生存極限。通常情況下養殖海鱸魚的水域ph值應控制在7.5~8.1之間,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海鱸魚出現爛鰓或出血的狀況。

4.藻類含量:

(1)藍藻:藍藻等藻類在較高温度下易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溶氧不足,陽光照射率低,水質惡化,導致魚類死亡,因此應採取措施控制藍藻等藻類的繁殖。

(2)綠藻、硅藻:綠藻、硅藻等藻類有釋放氧氣,淨化魚塘水質的作用,有利於養殖魚類的生長,因此應適量讓其繁殖。

5.魚類排泄物含量:應使用排污設施定期排污。

6.魚藥種類:要選擇合適的魚藥對症下藥,以免濫用藥物造成水質污染嚴重,破壞魚類生長環境。

7.重金屬含量:隨着污水的排放和工業產品的增多,以及食品添加劑等的濫用,重金屬會在水域中逐漸積累,到達一定濃度時,就會對水域造成污染,造成水產品自身的活性氧防禦能力降低,產生疾病,嚴重者會造成水產品的大量死亡。如果含有一定量重金屬的水產品被人類使用,會造成身體的慢性中毒,使胎兒和新生兒發育不健全,引發多種疾病。因此,對重金屬的監測,是水質監測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因此,只有加強對水域的監測才能保證水產養殖的科學。按照相關的標準對水體進行健康監測,可以防患於未然,可以有效的降低或避免水產品遭受傷害。

(四)蟲害防治

控制合適的ph值與藻類含量可有效控制蟲害。

三、市場銷售

(一)銷路

1.內銷:售往周邊地區。

2.外銷:主要銷往青島等北方城市,以打冰運輸為主。

(二)銷售情況:

近年來,眾多養殖户因為前期海鱸魚市場廣闊,投資大量時間、精力和財力於海鱸魚的養殖,使海鱸魚市場飽和,供大於求,以致價格持續低迷。

四、存在的問題

1.養殖品種結構單?

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比較單一,各品種發展不夠平衡,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2.海鱸魚供大於求,價格低迷

據瞭解,近年來珠海市斗門區鱸魚收成一直不錯,但鱸魚的價格卻一路下跌,其原因就是鱸魚存塘量大、供過於求。不少養殖户因為前期海鱸魚市場廣闊,投資大量資金購買鱸魚種苗,導致市場上鱸魚產量過高,市場飽和,供大於求,價格低迷。

3.氣候問題

廣東省天氣炎熱,魚類發病較多。

4.養殖交流較少,養殖户缺乏科學養殖技術

漁業推廣會與經驗交流會舉辦較少,加之,技術交流人員經驗不足,使各養殖户不能在養殖知識技術上有顯著的提高。由於科學養殖技術的缺乏,飼養和管理水平不高,市場分析能力不強,不能隨着市場調整放養結構,改進放養模式。

五、希望政府給予的支持

1.資金支持

近年來,由於鱸魚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存塘量大,導致前期投資的資金難以在短時間內回收,在購置魚苗等方面資金短缺,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可能地提高養殖業貸款額度,降低貸款門檻與貸款利率。

2.組織經驗交流、技術培訓活動

就燈三村當地來説,基本沒有舉辦漁業推廣與技術交流會,各養殖户難以在養殖知識技術上有顯著地提高,希望相關部門可以邀請技術人員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及技術培訓等活動。

3.多放活水

根據海鱸魚的養殖特點,希望水利部門可以多開水閘,放活水,加強魚塘的排污系統的換水工作,更加有利於海鱸魚的生長。

六、給小型養殖户的建議

近年來,如今許多養殖户為了追求海鱸的高產量、高利潤,忽視市場行情,盲目地進行高密度養殖,卻忘記了海鱸本身的品質問題,以至於高密度養殖帶來了許多養殖病害,降低了魚本身的品質,導致近年來鱸魚市場飽和,供過於求,鱸魚價格低迷。希望各養殖户可以將市場需求和自己魚塘的養殖條件結合,選擇適合自己養殖的種苗,使養殖魚類種類多元化,提高養殖效益。

七、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門給予的支持

在實踐期間,我們走訪了眾多養殖户,從他們的口中,瞭解到了他們在養殖時遇到的困難,並將他們的期望反映給了當地村府,村委會也就養殖户遇到的問題給出了詳盡的解答。

(一)資金政策支持

1.農業貸款

我們從村委處瞭解到,對於養殖户們而言,農商銀行目前關於魚塘的貸款貸款額度太小,且貸款門檻高,需要公務員擔保簽字,因此對於普通養殖户而言難以實現,所以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可能地提高養殖業貸款額度,降低貸款門檻與貸款利率。

2.農業養殖補貼

據瞭解,水產品市場價格的高低因素由市場需求、社會整體經濟狀況及當時水產品產量影響,這個影響一般會持續一到兩年,對於這種市場價格浮動引起的對養殖户的損失,村委方面暫時並未做出過多的補貼。但當水產品價格過低致使養殖户虧本過多時,會通過飼料經銷商降價讓利方式減輕養殖户負擔;

對於惠民政策,村委表示,惠民政策除了魚塘的補貼外,如之前發生凍災,政府也有補貼。同時,村府希望各地區的農業水產養殖補貼政策能達到一致,如珠海市金灣區補貼政策便很不錯,希望能得到公開推廣,讓斗門區這邊也能得到平等的補貼待遇;

隨着水產養殖業發展,對於養殖器械的完善和發展等的補貼,村府表示出積極肯定態度,但目前由於人力以及財力資源的不足,難以跟進實現。

(二)打造並推廣電商平台

據我們瞭解,針對水產品的爛市滯銷現象,政府投資打造了珠海首個電商平台。村委對此事表示肯定態度,並表述了一些關於自己的看法:他們希望通過與學校、漁業局等進行溝通,生成一條產業鏈,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間接增加養殖户利潤,與此同時也可以讓買家買到便宜的水產品。

(三)水源支持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源的好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養殖户們也希望能多開放水閘,放活水,利於魚的養殖。對此,村委一直努力在養殖户和水利部門之間進行溝通商討。鑑於開閘放活水不當會造成水利設備損壞並出現安全問題,而且雨後的水並不適合水產養殖,所以村委一直在與水利部門商量在不影響安全與天氣合適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為養殖户們開放水閘,一直在為養殖户們盡力爭取利益。

(四)提供技術支持

水產養殖是當地的經濟支柱,就燈三村當地來説,基本沒有舉辦漁業推廣與技術交流會,各養殖户難以在養殖知識技術上有顯著地提高,隨着水產養殖的發展,在技術培訓和交流方面,村府表示養殖户們非常需要技術的普及和支持,希望我校該方面專業師生及一些水產養殖專業機構能多組織落户活動,對養殖户們進行水產養殖技術的培訓、藻類菌類等知識普及以及進行水質的監測,也希望相關部門可以邀請技術人員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及技術培訓等活動。

八、未來發展潛力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認為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的水產養殖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可以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將傳統品種做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二)每個行業的市場都存在着多樣性,應在做大傳統品種的基礎上,引進和開發新品種,完善當地水產銷售市場。

(三)引進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和優良的水產養殖人才,提供充足的技術與理論支持。

(四)加強水質監測和魚類健康監測,形成高品質、綠色無公害的水產養殖體系。

fanwenwang/122057/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2

按照縣第十期青幹班的計劃安排,xx鎮調研組一行五人通過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xx鎮的農村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鎮農村工作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20xx年xx鎮與b鄉、a鄉合併後,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396.44平方公里,全鎮總户數9482户,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農業户數6104户,23880人。全鎮轄47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8個鎮直單位,22個州縣直單位。全鎮有耕地面積6397公頃,鎮黨委轄65個黨支部,968名黨員(農村黨員731名)。全鎮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户339個。20xx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16500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00元,財政收入達到370萬元。

xx鎮在合併後,區域面積的增多,人口數量的增大,使整個農村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經調查表現在:

1、機構龐大,人員眾多,對村屯的指導力度加大,但也相應存在人浮於事的不足。新組建的xx鎮政府共執行行政編制58名,現有在職人員55人,其中副鄉(局)級領導共有人,事業單位各站所共有人員107人。這些人員中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是按照原鄉鎮合併的三定方案進行安排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將原先的各部門按照行業隸屬進行了合併,沒有進行機構改革。由於合併後,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馬來運作,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力量,雖然所轄面積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礎工作由於已經完成,雖然對村屯、基層的指導上力量得到了增強,但是由於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於事的現象的存在,忙的人總是在忙,清閒的人總是清閒,有些人甚至無所事事。

2、經濟發展和村屯建設的互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鄉鎮合併前,b鄉和a鄉在整體經濟上與xx鎮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卻各有長處,如:b鄉的養殖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民對養殖的認可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個地區。a鄉的人蔘市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對小沙河以至周圍地區的幅射效用已形成。xx鎮的小城鎮建設以及它獨特地理優勢,長期以來已形成了這個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物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在合併前都是較為突出的特色。合併後,由於新一屆xx鎮黨委、政x及時調整視角,樹立全局觀念,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三個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既發揮各自的條處,調動其積極性,又注意從全局出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資源和優勢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三大主導產業的定位,使整個xx穩步向農業大鎮的方向邁進。xx鎮黨委、政x通過對全鎮整體形勢的分析,將xx鎮總體發展定位為:以藥材、畜牧、特色經濟三大產業為主,以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旅遊、商貿、土特產品加工為輔的生態經濟強鎮。號召全鎮人員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一條主線,促進兩個轉變,實現六個突破,加快一個進程。這樣的定位及發展思路,我們認為是完全符合xx實際情況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xx雖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興鎮的氛圍,但由於xx造紙廠及一些企業的陸續下馬和破產,導致xx鎮的財政税收完全依靠於農業。如何在農業上大做文章,通過農業增效來實現農民增收,經濟發展,這應該是作為鄉鎮當家人考慮的事情,雖然我們現在是需要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發展並不是要我們本末倒置,完全拋開農業的基礎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號,空談跨越,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xx鎮把自己定位於一個生態經濟強鎮,是符合農業鄉鎮的情況的,作為一個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質量高,農民對於在土地上耕作有着無比的親切感,對於他們來説與其去颳風式的種這種那,不如踏踏實實的種糧食這樣安全放心。

4、實現六個突破為鎮域經濟的增長找準了切入點。

藥材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落腳點之一。xx鎮在藥材業的突破上用建設藥材大縣的理念來謀劃全鎮的中藥材發展,通過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質量,依靠大户拉動形成羣體規模。他們注意到大户的典型帶頭作用是發展整個藥材業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共為大户協商資金達430餘萬元。這方面xx鎮從技術革新着手,發揮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鎮推廣人蔘重茬技術,解決人蔘種植業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另外,由於xx鎮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源,土壤質量高,生態環境優良,適於種植道地藥材,因此把發展藥材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通過附加值高的藥材業的突破可以為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畜牧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落腳點之二。xx鎮現有牛24645頭,50頭以上的大户有8個;豬16942頭,50頭以上的大户有34户;鹿969頭,大户發展5個;蜂5285箱,大户有22户。由此可見,xx鎮畜牧業的基礎有一定的基礎。今年以來,xx鎮黨委政x把畜牧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一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計劃興建一個投資100萬元,養牛300頭的規範化、科學化的牧業小區。培育三道村的暖棚養豬產業,引導他們建立養豬協會,實行科學養豬,規模養豬,變一家一户的單獨養殖為全村一個品種,不同梯次出欄的整村化養殖,盡最大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户、標準户和專業户的培育工作。通過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户的示範標準得到了提高,鄰里效應開始產生。如:王連紅有養牛已達到300多頭,出欄270頭;鄭兆梅養豬達到300多頭,出欄240頭,帶動周圍9户人家進行生豬養殖。王德清的養鹿已發展到110多頭,今年共接待參觀達600多人次。正是由於這些標準户和模式户的帶動和影響下,xx鎮的畜牧業才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的突破提供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設的突破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在xx鎮的調查中,我們對“一村一品”的建設頗為讚賞。在現代農業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是站穩腳跟,就得在規模上、科技含量上達到一定的層次,這既利於政x的管理和服務,也利於對其進行科學的跟蹤指導,一家一户的單兵作戰在現代農業中是形成不了氣候的。另一方面,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認可程度不同,搞全面的統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處理這二者的對立統一關係,xx鎮黨委政x在這方面就堅持了一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農業,一個村屯或幾個條件相似的村屯發展一個適合本村(本地區)的品種,即“一村一品”。這個作法非常符合當前我縣農村的形勢,更符合“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即不搞“大一統”,又避免單而薄的處境,提高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現在“一村一品”的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條村,面積達到300公頃;“瓜果村”有勝利、楊木和德化村三個,種植面積達到120公頃;“蔬菜村”有四合、xx屯、東風村等三個,種植達到80公頃;“葵花村”有山後和東南村二個,種植面積達到200公頃。“養豬村”有三道村,養殖生豬達到3000頭;另外,如“蘇子村”、“白瓜籽村”、“細辛村”等也都相應地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這些“一村一品”的建設,經過預測計劃收入4950萬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長9.8%,可見只有農業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業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民才有抵禦自然災害,抗擊疾病的能力,否則只依靠一個單一的糧食作物,一旦遇上災年,攤上疾病就會很容易返貧,給自己和親人以及社會帶來負擔。

股份制農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結合點。xx鎮黨委、政x通過搞活經營機制,放開經營主體,鎮機關幹部直接與農户聯繫,發展股份制農業,機關幹部共出資354萬元,投入到藥材業、畜牧業、林業和第三產業上來,為這些產業的發展注入的資金,使農民一些想幹沒錢的事業得以實現,而且由於機關幹部的出資,也相應地增加了機關幹部對農業關注程度,對產業發展的前景預測和中期監控以及後期的銷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形成了幹部與農民經濟利益一體化的格局,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勞務輸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xx鎮黨委政x也有了很好的嘗試。針對鎮裏土地相對集中,一些種、養、加工業的大户需要一些季節性用户的現狀,引導農民成立勞務市場,鼓勵一些土地不多的農户靠為大户打工的形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既促進了一些大户的發展,又相應地為小户、散户創造了收入,使鎮內資金的流轉合理化。

培育市場功能,增強經濟調節能力是發展經濟的一個着力點。xx鎮原為老縣城,是這一帶經濟中心,對平衡三地之間的經濟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xx鎮黨委政x從興辦xx“萬人大集”着手,打造xx在整個鄉鎮經濟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擴大建xx中心市場,整治市場流通環境,使其成為了區域性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使xx地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xx鎮在發展農業大鎮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設中,許多項目還只是追求面積的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的提高,也忽視了品牌效應,有時還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複等現象。

2、科技含量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農作物、產品及其它輕工產品多是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與原材料生產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沒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xx鎮在實行“三大主導產業”,定位於農業大鎮,但是農業產品本身就是初級產品,產品加工性強,xx鎮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帶農業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各產業之間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形成。如糧食的流通還僅僅停留在農村經紀人的自發性的`流通環節,沒有在鎮辦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農業所獲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税收的工商企業。今年以來,由於農業税和特產税(除煙葉外)的全面免徵,使xx鎮的財政收入鋭減,這使xx這個靠農業吃飯的鄉鎮,現在吃飯成了問題,如果能充分挖掘資源,引進一兩個高利税的企業,一方面鎮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對於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了途徑。

三、幾點建議

通過幾天來在xx鎮的調查,我們發現xx鎮在做大作強農業大鎮的工作上還在很大的潛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貫徹好現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農業大鎮的前景一定會實現的。這裏根據我們的調查提幾點建議:

1、發揮產糧大鎮的優勢,嚴格落實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xx鎮地大物豐,糧食產量在全縣位居前列,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鍵是在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上來。一是狠抓政策宣傳。要進一步組織人員進村入户,宣傳兩個“一號文件”,通過大張旗鼓宣傳政策。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户曉,深入人心。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做農業税的免徵和糧食直補款的發放工作,嚴格兑現程序,嚴格陽光操作。三是規範涉農收費,防止負擔反彈。堅持把規範涉農收費鞏固税改成果、推進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抓,從源頭上控制涉農收費反彈。

由於糧食價格的上調,及中央優惠的糧食政策,成為一個糧食大鎮也是xx的發展出路,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户集中,探索新的農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農民變成勞務型農民,使掌握新型農業技術和頭腦靈活的農民作為糧食種植業的領頭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創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板塊經濟。

據調查現在xx鎮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大而全,品種多,規模相對來講還是小。許多“一村一品”的項目的建立還是靠村屯支部或一兩個帶頭的影響下形成的,有的也許一兩年內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當中xx應發揮管理的職能,組織專家對整個鄉鎮的土壤、氣候、礦產等資源進行規範,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現板塊經濟,既要注重糧經結構比例,又要注重當地實際情況,既要注重穩產高產,又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平衡。

3、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盤活鎮內資金,培育新的投資主體。

當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後,他們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農業上,而是大部分錢投在房地產、餐飲、零售和娛樂業上,直接在農業的投資規模小,而且投資的人羣相對較少,這一方面是由於這部分人在剛脱離土地時,對土地的一種解脱感和認為自己以前吃苦太多,現在應該享受的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前農村投資主體的單一,許多有錢農户不知道該把錢投向何處,由於意識和眼光的侷限性,他們只能在別人已有的例子上尋求答案,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發的零售的;住宅樓蓋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樓中樓的;網吧開了一個又一個,純平的液晶的;人們只是在別人的成功中去尋求思路,而沒有去創新,去創造一個獨有的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來發展。因此,作為黨委、政x應當去培育新的投資主體,把老百姓手中的錢流通起來,引導農民向小型企業(如加工業)進行投資,多建設一些前店後廠式的中小型企業。加工業的建設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鎮的“幹豆腐”口感好,質量優,被許多老安圖人所認可,應該把這個品牌打出去,要把質量再提高一個層次使其綠色化,無公害化,用公司+農户的方式,與農民簽訂大豆的訂單,與企業簽訂銷售的訂單,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這個品牌的發展。多開發一些新的品種,把幹豆腐的形式多樣化,包裝藝術化,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相信這也是一個陽光產業。

4、抓住“東邊道”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設利税大户,為財政收入的增長注入活力。

xx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豐富,加之“東邊道”鐵路的修建更是給xx帶來了無比的發展機遇,應當審時度勢,應當借這個機會把xx的優勢展現出來,儘可能地引進一些大公司到xx來安家落户。政x多營造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政x職能,深化政務公開,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手續。加強信用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親商,這樣才能為税改後的政x財政收入的保障上開闢財源。

5、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農業行業協會建設。

行業協會建設可以説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行業協會,有的雖然制度健全了,但是執行起來的隨意性,參加人員的無組織性,使行業協會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x要引導農民建立規範的行業協會,並且依靠這些組織為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產銷信息服務,避免企業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互相內耗。以往的農民產業化過程中,加工業或營銷業沒有與農户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一部分加工企業儘管與農户簽訂了合同,下了訂單,但也很不規範,受經濟利益驅動,市場價格高時,農户就把空氣農產品賣到市場;市場價格低時,下單企業壓價收購或廢棄合同。企業與農户之間缺乏一種緊密、相互制約的合作關係,現在應當先由政x工作人員擔任行業協會主要領導職務,逐步由行業業內人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兩到三年內政x工作人員逐步退出各類行業協會,由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外,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加、銷一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溶化加工、開拓市場的作用。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在xx鎮形成一個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村發展的優良機制。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3

一、現狀

目前,鎮鎮村公路總里程是50.4公里,寬度為4.5米,其中鄉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損壞影響出行40公里,從20xx年開始至今,全鎮村村通公路建設已近有十年時間,給羣眾出行帶來了便捷,農村經濟的發展環境有顯著改善。但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村車輛不段增加,特別載重車輛噸位多數道路使用頻繁,部分道路已損壞嚴重,路面坑窪不平,直接影響羣眾出行。

二、主要問題及困難

1、建設資金問題。“村村通”工程配套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設資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設的核心問題,但是上級補貼資金有限,鄉村兩級在配套資金上卻存在着較大的缺口。從建設資金運轉來看,如修建4.5米寬、18釐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萬元/公里,如果按省裏每公里只補助15萬元,尚有25萬元左右的資金缺口難以落實,因此,各地雖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設的迫切願望,但由於配套資金缺口較大,導致上級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不敢爭取。

另外由於資金短缺農村公路項目附屬設施基本沒有,直接羣眾的出行安全;同時也有資金鍊斷裂的危險,建設單位欠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欠材料供應商,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不但影響今後農村公路建設,還會產生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列系問題。

2、基層債務問題。村村通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廣大農村百姓千百年來的夢想與祈盼,羣眾熱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設是當前的一項惠民工程,村民把它當作對幹部滿意程度的最低要求,處在中間的鎮村基層領導壓力之大超過想象,籌集資金的能力非常有限,無配套資金或配套資金較少或配套資金遲遲不得到位的情況下,開工一條路就得欠幾十萬元,啟動非常困難。

3、工程質量問題。由於資金缺口較大以及大規模建設導致項目管理難以跟上,由於建設道路成本過高,利潤偏低,導致質量、安全隱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體質量之外,還有道路的邊溝、排水等附屬設施的質量更得不到保證,有的路基、路面和構造物標準過低……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4

隨着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農村建設是國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新農村建設在全國正處於蒸蒸日上的勢頭。因此,利用暑假時間,我回到我的老家xx市xx縣xx村進行實踐調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況、調查的方式、我村改革發展所帶來的變化、調查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為依據形成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xx村坐落在xx縣城西南,距縣城2公里。全村共有x個村民小組,xxx餘户人家,xxxx人,人均耕地xx畝。村民主要從事水稻、小麥、蔬菜種植及銷售,其佔耕地面積的5∕8。

二、調研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間地頭,個別訪談;

2、到村委會進行詢問。

三、我村改革發展所帶來的變化:

通過訪談了解,廣大村民回顧了改革開放30年來,村上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十六大以來中央實行的各項惠農政策,即減免農業税、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建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等等,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應黨的政策好,得民心。許多村民反應,近年來,村上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農村人心整體穩定。具體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一是彩電普及,我到訪的10多户農民家庭已經全部用上了彩電,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線,大部分都是衞星接收。從調查情況看,電視是農民瞭解國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徑。

二是摩托車和汽車普及。由於在外就業的年輕人比較多,因此村的摩托車和汽車比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擁有一部摩托車,每20户就有一輛汽車。

三是電話普及快,用手機的多。在調查的農户中,90%的.安裝了電話,98%的農户均使用上了手機。

四是電腦下鄉。通過本人溝通聯繫,年初鎮西小組與縣信心產業局合作建立的村級信息服務站已經正式對村民開放, 互聯網 這一新的名詞在村民間逐漸傳播開來。通過上網村民們可以瞭解時下最新的惠農政策,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並通過瀏覽村區信息網學習新的種植、養殖技術等等。

(二)農民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

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主體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識加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才能真正展開。通過這些天的走訪,利用問卷調查,我接觸的農民中絕大多數人都參加過村委組織的 四民工作法 學習班,並在村務大會上投過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 自掃門前雪 的思想有所轉變,都一致認為只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村 兩委 班子的帶領下,日子會越過越好。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5

一、xx信用社支農基本情況最近,我對賢庠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選擇了農户、種養大户、個體工商户以及農村經濟組織共102户,其中純農户50户,佔55.9%;種養大户11户,佔10.8%;農村個體工商户25户,佔24.5%;農村經濟組織9户,佔8.8%。調查顯示,農村信用社圍繞農民增產增收這個中心,立足服務“三農”,切實加強管理,增加信貸投入,在促進本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自己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具體情況綜述如下:

1.增加信貸投入,成為“三農”資金供應主渠道。據對102户調查顯示,有78户表示向信用社借款是其解決生產、生活資金的最主要渠道,佔被調查户的76.5%;有99户在農村作用社借過款,佔被調查户的97.1%。

2.不斷簡化貸款手續,為支持“三農”發展提供優質服務。近幾年來,信用社在切實轉變觀念、積極籌措資金、增加信貸投入的同時,深入農户,及時瞭解農民的心志,努力簡化貸款手續,切實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得到了廣大農户的肯定。例如:在黃避嶴鄉塔頭旺村實行送貸上門、農户聯保的模式;在轄區範圍內評定“信用户”、“信用村”,實現農户隨到隨貸的方式。

3.切實加強支農宣傳,助推服務功能增強。為使羣眾真正瞭解農村信用社的性質和服務宗旨,真正發揮民主辦社、羣眾監督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於農業和農村,賢庠信用社通過臨櫃宣傳、標語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農民對農村信用社的認識逐步得到了提高,農村信用社在農户中的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變。據調查顯示,102户調查户中有98户表示有錢願意存入農村信用社,願意向農村信用社借款,分別佔被調查户的99%。對貸款種類,有70户佔68.6%的調查户表示清楚,只有3户2.9%的調查户表示不清楚。因此,近幾年賢庠信用社存、貸款業務發展較快,支持本地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4.切實加強信貸管理,力促農民信用觀念轉變。農民信用觀念比較差一直是影響賢庠信用社及其他信用社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為此,在縣職社動員下,信用社把培養農民的信用觀念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使廣大農户還貸意識增強。據調查顯示,102户調查户中有94户表示能按期歸還農村信用社借款,佔92.2%,只有8户7.8%的調查户表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

二、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服務對象不廣。據調查看,仍有眾多的農户、個體工商户,沒有把農村信用社作為貸款的首選機構,從存款看,本地同有一家農行的儲機構,其存款效益與賢庠信用社不相上下,説明許多農户事實上沒有把農村信用社作為存款的首選機構。102户調查户中只有51户表示在農村信用社有存款,佔50%,另有50%的農户在農村信用社根本沒有存款。

2.服務層次不深。受信貸管理制度、經營目標考核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賢庠社在信貸投入上存在重傳統業務輕新業務、重生產輕消費、重農户輕其他的問題,貸款用於生產(含基本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87户佔76.5%,貸款用於生活消費的15户佔23%,其中上學為5户,建房為7户,其他2户。

3.服務力度不夠。主要表現為農民貸款難問題依然存在,此次102户調查户中,分別有24户佔23.5%和27户佔26.5%的調查户表示向農村信用社貸款偏難和辦理借款手續不夠方便。

以上關於信用社調研報告範文的文章如果對您有幫助,請繼續關注。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6

宜昌市夷陵區地處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山區面積佔四分之三,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解決農民坐方便車、坐安全車、坐經濟車、坐舒心車,納入了地方人民政府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筆者根據區情,提出一些想法,與同仁共同探討。

一、客運市場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提出新農村的建設,它的意義和作用非常明顯。其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榮的任務是在農村,城市中除了下崗工人和低收入羣體以外,絕大多數居民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下一步全面小康能不能實現?關鍵就看農村。其二,是中國國情決定的,無論城鎮化怎麼發展,農村始終會有上億的農村人口在那裏生活。怎麼讓他們在那裏安居樂業,怎麼把農村家園建設好,讓他們也能分享現代化的成果。要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速度,就得加快農村的發展,加強農村建設。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地區的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保障,發展農村客運則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工程之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二、我區的客運現狀

(一)通達狀況,我區現有12個鄉鎮(街辦),222個行政村(居委會),3400多平方公里,51.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80%。現有公路通車裏程3688公里,班車營運線路58條,營運里程2250公里。這58條線路中有10條的終點為鄉鎮政府所在地,有46條線路終點到村,貫穿了157個村(居委會),佔行政村總數的71%。還有65個行政村未有通客車,主要集中在西北山區。

(二)運力狀況,現有客運公司12家,客車378台,其中從事農村客運的客運車輛310台,5846座.日發班次758個,日發送客運量4萬人次。

(三)站場建設狀況,現有二級客運站2個(夷陵客運站和太平溪港水陸客運站各一個),鄉鎮五級客運站現有2個(霧渡河、黃花),在建的2個(下堡坪、分鄉),擬建的1個(鄧村)。現有招呼站5個,擬建75個。現有候車棚27個,擬建50個。原有2個五級客運站(鴉雀嶺、土門)因為種種原因閒置。

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線路開不通。鄉村公路等級較低、通車裏程短、斷頭路多、維護不夠、通車數量少,有將近一半行政村未通等級公路,無法投放客運車輛,當地村民無車可乘,步行肩挑,出行困難。原因很直接,就是資金不足。但隨着農村公路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未來五年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變化。

(二)經營者開不起。一是經營者投入大、效益低。農村客源分散,客運量呈週期性變化,農民以自然村莊散居,又受季節影響,實載率低。加上高額的税費、油料和修理費用,使經營難於維繫。曾有牛坪的楊柳池、梅子埡、下坪太陽山等數條線路開班以後又停下來。二是有的鄉村線路開班以後,雙排小貨車、“面的”、摩托車等充斥其間,原本少得可憐的一點兒客源被低票價的非法營運車輛所截走。霧渡河至樟村坪線路上就有100多台“小面的”和“皮卡”以假親戚、貨主的名譽等方式進行非法載客營運,長期以往,已開通的客運班車就自然而然地開不下去了。

(三)農民坐不起。鄉村客運線路里程短、路況差、票價相對高。山區農民收入少,往往為節省五毛一塊錢而改乘摩托車或者其它廉價的“黑車”,甚至繞“山間小道”步行趕集。

(四)乘客不敢坐。一是從事鄉村的客運線路大多道路等級低、彎多路急,行駛不安全;二是從事鄉村線路的車輛大多技術狀況差,有的車輛儘管通過了車輛技術檢測,但長期行駛“山間小道”,維修保養跟不上,車況令人擔憂;三是部分駕駛員駕駛技術和經驗不足,隨時可能出現事故。四是司乘人員服務質量較低,坑客、宰客、甩客現象時有發生,很多乘客不敢坐。

(五)村民出行難。一是客運站場設施薄弱,候車條件差。全區等級客運站數量少,大多數鄉鎮無等級站,只有簡易停車場,行政村基本沒有停車場,沿線居民點也沒有候車棚,村民只好在路邊候車,見到什麼車就坐什麼車,顧不了安全不安全。二是現有的客運班車,不適應村民隨時出行和攜帶農副產品的需要。

(六)黑車打不死。鄉村客運線路上的“黑車”大部分屬於當地村民自用的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他們利用農閒時節非法載客,有生意的時候就撈一把,沒有生意或遇有執法檢查的時候就在家“休整”,靈活機動、隨叫隨走。即使被查扣,他們也會串通乘客(鄉里鄉親的)百般抵賴,造成取證難,執行難,受到處罰後,他們又會變本加厲。

四、幾點思考

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村村通,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發展農村公路的重要條件,而且是發展運輸經濟、改善投資環境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區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使我區通車裏程、通車質量和候車條件大大改善。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7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從20xx年9月起,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在全黨分三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是中央深謀遠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xx鄉作為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單位,堅決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強大的工作動力,全鄉上下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突出特色,掀起了學習實踐活動高潮。

隨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農用地轉用制度的嚴格執行,各地宅基地管理法規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節約用地意識和耕地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各地嚴格宅基地審批管理,積極探索、充分挖掘現有村莊用地潛力,充分利用閒置宅基地和空閒地,進行舊村改造,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但是,農村宅基地仍存在一些問題,現將新形勢下農村宅基地的調查報告彙報如下:

一、農村宅基地現狀及存在問題

農村宅基地是從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中採用無償、無使用年限的方法劃撥給村民使用,村民對宅基地中能自用,不能進入土地市場進行公開轉讓,也不能用於抵押或出租。但是,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土地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尤其是大量工業的發展,促使農村的宅基地悄然成為高額利潤的商品,進而使現行的農村宅基地治理制度引發許多問題。

1、農村宅基地管理難度大。關於農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規數量少,且效力層次低,宅基地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規範性文件和地方政策調整。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調整農村房屋和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規。近年來,一些地方雖然制定了相關的宅基地管理辦法,但由於各地宅基地管理政策內容上的不統一,且有的`地方管理辦法不夠規範,加上各地管理力度上的差異,宅基地管理效果差異很大。20xx年11月國土資源部雖出台了《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但以部門意見的形式出台,法律效力低。與立法較為完備的城市房地產管理相比,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有關宅基地流轉及登記發證方面的規定滯後,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土地管理部門的管理難以到位,管理難度較大。

2、農村住宅建設用地規模難以控制。從全國農村宅基地利用情況看,大部分地方宅基地只有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確定的數字規劃,沒有落實到具體村莊和地塊的點和麪上,村莊佈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普遍缺乏,而且部門規劃也早已過了規劃期,規劃建設未能合理確定農村居民點的數量、佈局和用地規模及調整範圍,導致農村住宅建設用地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亂。

3、村規劃建設如同虛設。雖然有些地方有村建設規劃,但由於涉及農村宅基地置換、轉讓的問題,在劃分宅基地後,不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不能形成“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另外,由於各村貧富不均,在宅基地上的建築物參差不齊,使得村建設規劃難以落實。

4、宅基地所有權不明確。在九十年代初期,宅基地的治理不規範,可以隨意買賣、劃撥以及轉讓,所以,一家有2處宅基地樓房是非常常見的。另外,農村的宅基地實行的是終身繼續制,自己分户獲得宅基地後,老的宅基地仍可使用,導致宅基地使用混亂,所有權不明確。

二、改善農村宅基地治理的建議

1、要完善宅基地相關立法

宅基地相關立法不健全、規定不統一。針對這一問題,完善立法、增強地方性規章可操作性,可根據村民申請時家庭人口數劃定面積;明確規定宅基地佔用耕地的相關審批手續;完善宅基地權益受損的司法救濟途徑;完善徵地補償標準的規定,切實保障被佔地農民的利益。完善宅基地立法,是保護國土資源的需要,更是維護廣大農民切身利益,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保障。

2、編制科學合理的村鎮建設規劃

加強農村宅基地建設規劃,節約用地,保護耕地,應科學合理的編制村鎮建設規劃。村鎮建設規劃應區分具體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口密集程度來制訂,人口密度較大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應適應城鎮化建設需要,堅持集約化、合理用地原則。舊宅應及時拆除,進行復墾,恢復置換為耕地,最大化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宅基地規模,分批分次治理宅基地混亂現狀,有計劃地逐步改善農村村民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的整潔。

3、加強宅基地相關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宣傳

不少村民提出建議,加大宅基地相關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宣傳。在現有社會條件下,廣大農村地區仍不具備日日讀報,天天上網的條件,他們既沒有充足的時間,也沒有多餘的金錢。因此,行政機關理應為村民瞭解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提供便利,具體到一定宣傳的方式,村村設宣傳欄,定時張貼相關法律法規及政府規章,定期更新,成立法律宣傳隊,流動下村宣傳。採取靈活的形式,可發放宣傳資料;播放相關多媒體資料;村委還可利用廣播、標語、簡報等形式開展宣傳;利用農閒時間,組織培訓班,以立體、形象、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開展普法宣傳。

4、基層國土治理部門要依法履職、加強治理

基層國土治理部門應明確職權、加強治理、認真履職,監督和治理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情況。首先,審批程序應簡化、完善,增加審批條件的透明的,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村民申請;明確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其次,推進村務公開,使國土部門的宅基地治理工作置於村民及社會的監督之下,督促其嚴格依法辦事、公正治理,合理、平等地分配宅基地;及時處理閒置宅基地,限制宅基地使用權,控制宅基地用地規模。再次,國土部門應提高工作人員素質,講究工作方法,樹立便民意識、服務意識及廉潔性,嚴格按批准面積實地丈量,定期深入農村核查宅基地使用情況、完善登記制度,引導村民更好地利用宅基地。最後,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監督,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嚴厲處罰知法違法的工作人員,引導其依法辦事、執法為民;同時在治理中吸納一般羣眾的參與及監督,定期聽取反饋意見,瞭解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改進宅基地治理水平。

農村由亂到治調研報告篇8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村經濟逐步發展,農村老人的温飽問題已基本解決。但是由於農村家庭供養意願和供養水平普遍較低,老人的生活水平還停留在温飽線附近。

一、農村家庭養老制度面臨的困境

目前在農村,由於代際關係“輕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質資源的代際間分配嚴重扭曲,老年人處於被忽視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和社區中的話語權也在迅速失落,他們不但缺乏與子孫交流和溝通的機會,而且連表達個人意見和不滿的權利也經常被剝奪。老人生活質量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弱化與農村整體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反映了農村以年齡和代際為界的社會分化業已形成,並在不斷擴大。

第一,家庭養老的制度基礎已經改變。一般認為,家庭養老是在長輩對知識和家庭經濟具有控制權威的社會中形成的制度性傳統,父輩對財產等資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賴以獲得子孫贍養的主要制度基礎。我國農村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經濟社會結構變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着人口流動與交往範圍的擴大,資源配置方式的改變,長輩對家庭經濟和其他資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復存在,他們可用於與子女交換贍養的物質基礎亦非常有限。在農村,兒孫對老人的贍養意願和贍養水平,通常與老人的財產和收入狀況密切相聯。由於父權基礎的普遍衰落,除親情約束之外,養老不再具有強有力的制度約束力和保障,較大程度上主要依賴子女的個人意願和內在道德的支撐。

第二,家庭養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有研究認為,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即“孝”文化可以成為當今家庭養老制度的主要依託性資源。但調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撐作用並不樂觀。在農村,對贍養內涵最具共識的看法是“給老人吃飽”,這種基本義務也成為普遍的標準贍養行為。例如,兄弟幾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穀子或300元錢後,對老人其餘衣食寢飲、情感悲歡不聞不問,以“供”代“孝”,有“養”無“孝”。雖然農村目前還能普遍接受家庭養老制度,但是在養老的制度基礎逐漸瓦解後,作為其文化基礎的“孝道”觀念也已逐漸式微。

第三,人口流動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資源短缺和血緣關係弱化。調查顯示,貧困農村家庭的養老仍然主要依賴子女數量。農村勞動力在地理上的流動和遷移,使得因計劃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現的老人供養及其照料資源短缺的問題進一步加重。流動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改變了家庭養老所賴以存在的重要條件———緊密的血緣聯繫。地理間隔使得農村老人從兒孫方面獲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變得不現實。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另一個重要後果是,農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過程的開啟將會導致血緣關係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們對家庭養老模式的認同程度也會隨之下降,從而進一步削弱家庭養老的基礎。

第四,養老行為的規範資源消失或功能減弱。作為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家庭養老制度還包含一套規範人們養老行為的制度維護機制,如法律、社區行政組織、宗族制度和公共輿論等,對不贍養行為予以規範和懲戒。但農村的現實情況是,除法律外,其他傳統的制度維護機制作用都在顯著消退,家法族規和公共輿論曾經是農村最重要的規範資源,但是這項制度資源的功能也在弱化中。村幹部對眼皮底下發生的一些贍養糾紛通常持消極態度,“民不舉官不究”,“管不了,沒法管”。一旦發生不贍養或其他事件,老人能夠從制度渠道獲得的救濟非常有限。

第五,新的制度資源開始進入,但是遠遠不夠。一些新的支持性制度資源正在進入農村並且受到老人們的歡迎,如農村合作醫療、計劃生育獎勵制度等。但是這些制度資源目前還存在着資源量小、覆蓋面窄等問題,總體而言,還只是杯水車薪。

二、解決農村家庭養老困境的政策思路

農村養老制度目前面臨兩難選擇,所謂資源困境實際折射的是農村經濟、社會和文化變遷的背景下,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因其制度化基礎改變而難以為繼。對此,首先要改變對農村養老方式的自然主義態度,加強國家對農村養老行為的積極干預、扶植和管理;其次,要創造新的資源形式,立足農村資源的開發,鼓勵探索和實驗新型養老方式。

第一,政府主導在農村興起尊重、關懷老人的風氣,以政府的威望代替老人在社區和家庭中日益沒落的權威。除必要的大力倡導和宣傳工作之外,還應考慮採取一些制度措施,如成立老年人協會等,並規定其在村莊相關事務決策中的一定地位,以提高老年人在社區中的話語權來帶動老年人其他權利地位和權利意識的提升。

第二,強化村級組織在社會風氣、道德建設方面的規範、監管職能。在養老制度以道德自律方式難以充分維持的情況下,應補充以行政>文祕站:

第三,倡導移風易俗,鼓勵女兒贍養,挖掘農村新的養老資源。在多數老人看來,兒子供養是出於義務,女兒贍養則是出於親情,女兒的'重要性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都能得到體現。但傳統的風俗習慣制約着老年人在兒子和女兒間自由選擇贍養者。對女兒而言,因有義務而無權利也存在諸多不平等問題。所以在農村,倡導新觀念,宣傳和推進兒子女兒平等的繼承和贍養地位,不僅有利於普法而且有着更為現實的意義。

第四,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社區集中供養試點,探索社區和鄰里相助的福利功能。如在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村莊,由村委會負責,子女部分出資,嘗試將老人的贍養或部分贍養職能集中在一起,建立老人的疾病、照料、閒暇等統一管理和相互照顧制度等。

第五,針對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年的“準老人”,逐步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這些“準老人”與集體化時代過來的老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大多數有自我養老的意識,也經歷了一定的市場化洗禮,並且具備一定的財富準備。只要養老保險制度制定合理,經過若干年後,農村能夠實現從完全的家庭養老過渡到合理的家庭與保險制度並重的養老方式。

第六,針對老年人是疾病多發羣體、醫療消費的最困難人羣,應在合作醫療制度中設置傾斜性資金。可以考慮國家撥付專款,對65歲以上老人提高一定的醫療報銷比例。還可針對老人“大病等死”的窘境,建立專項的“大病扶助基金”,規定家庭和國家不同的出資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