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調研報告師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教師調研報告師多篇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1

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積累經驗,併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我們9月1日來到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新平中學,到10月26日實習結束。我被分到七年級(2)班進行實習。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六份,試講次數為六次,上課節數為六節;批改作業五次;自習輔導十二課時。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主題為“愛”的班會;找學生單獨談心、瞭解學生心理狀況。

雖然之前做了許多的準備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所幸的是在指導老師及其他在校老師的幫助下,加之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讓我在順利完成實習任務的基礎上,學會了許多在學校沒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種.種缺點和不足,激勵着我不斷地進步和成長!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一波三折有收穫”啊!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學識淵博,其它各方面如語言、表達方式、心理狀態以及動作神態等也都是要有講究的。每上完一節課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好一名老師真不容易啊!

試教工作開始以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聽優秀化學教師的課——寫教案——試教——修改——試教,這樣反覆練習,完善。教案反覆修改,再拿給指導老師過目,她馬上會指出一堆大大小小的問題來,像這裏導入語言太羅嗦,那裏要求不明確,這裏沒講透徹,那裏不連貫等等。不斷的改,直至老師説合格。然後把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練到爛熟於心為止。即使這樣,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還是遇到了許多在學校裏沒學過、事先也沒有料到過的難題。畢竟試教的時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課的時候的心態是很不一樣的。

教學生知識如果我們僅僅只懂得書本上的知識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説的好“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課不僅要求我們能夠旁徵博引,而且平時學生也會提一些書上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這時候你不僅要自己對這些知識點有所瞭解,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你要能夠以學生容易理解的平實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礎訓練的時候,有一個題目是説“往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裏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時會有什麼現象發生?”此題只要知道了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的小,就能得出“可見到有白色晶體析出”的結論。由於事先我覺得此題很簡單,也就沒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無論我怎麼講,同學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的小就會有晶體析出。後來只好向他們的原任課老師請教此處該如何表達。

通過這次的經驗,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維來揣度學生的思維,自己認為很簡單的問題,對於剛剛涉及這一知識的學生來説很可能就會是一個無法理解的地方,這時候,我們以何種方式將此知識點向他們表達清楚就顯得猶為重要了。於是,在以後的備課過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樣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側重於如何將知識的來龍去脈向學生表達清楚。我的這一舉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聽完課後普遍都説我講得較清楚。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在當實習班主任的過程中,我從他們原班主任那裏學到了很多關於班級管理方面的經驗,確實讓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與學生談心,如何幫助後進生轉化成為先進生等等。雖然這些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但是我也沒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覺得我的身份畢竟與他們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覺得我與學生年紀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樣與他們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溝,這是我的優勢所在,應當加以利用。所以,在與學生的長期交往中,我漸漸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風格,又吸收了原有寶貴經驗的行事方法,而且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比如説我和我們班上一位同學談心的時候,她告訴我她國小成績很好,幾乎每次考試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數學成績猶為突出,用她自己的話説就是“那時侯學數學簡直就是一種樂趣”,但是現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不僅整體成績直線下降,就連自己的強項數學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當我問及其中的原因時,她告訴我,由於畢業考試的失誤,進入國中以後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國中的課程本身就比國小的要難,使她的成績更加後退了,以至於現在對讀書失去了信心,想一心從事自己的愛好去學聲樂算了。而這些她都沒有和原班主任説過,原因是班主任“太兇了”。我聽了之後並沒有直接反對她的觀點,而是從客觀條件、學習條件以及以後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這種想法,使她明白了學習和愛好之間誰輕誰重,並引導她自覺得把心思放到了學習上來。

兩個月的實習已經結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咀嚼、去回味、去的探索。這一個多月的裏有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講台上、第一次面對學生説了很多話、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師……。我想這些酸甜苦辣、這些第一次將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偉大的經歷。將是我今後走上工作崗位後的一筆財富。在此,對指導老師、原班主任陳老師及其它所有支持和幫助我的老師、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2

一、問題的提出

1、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然而在過去的教育現實中,有的教師曾經膚淺地認為教師的存在只是為向學生這一中心進行單向的傳遞,而忽略了教師專業化成長這一重要的環節。教育的發展需要迫切的要求教育研究者在專業化發展方面進行更深層次地研究。

2、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我校的發展至關重要。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有着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就我校而言,儘管平時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但尚未從專業化發展這一高度去研究和關注。因此青年教師需要快速地成長,必須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強我校教育實力,推進我校教育可持續發展。

3、我校課題《有效教學,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益》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開,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開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調查”,調查數據的完整、準確可為課題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調查目的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校的開展,必將有力的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實現學校的科學發展,應該落實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而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科學發展最有力、最直接的動力。

對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情況做專門調研,目的在於瞭解我校的教師專業發展狀況,更好地把握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徵,探索新形勢下“有效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為尋求富有針對性的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有效教學技能的實踐策略奠定基礎,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科學發展,從而推進學校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調查方法與工具

我們結合我校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擬出《大連市第三十六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問卷》,對全校教師進行了調查,問卷主要從教師的基本情況,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教學交流和教科研活動及需要學校所創造的條件等多個方面着手的。本項調查發放問卷88份,收回有效問卷為80份。

四、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的基本情況

我校教師共96人,其中女教師較多73人,男性教師23人。 教師的年齡分佈比較均衡,既有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隊伍,又有一羣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從整體上看, 25-30歲的佔全體教師的17%;31-40歲的亦佔65.9%;40-45歲的佔10.5%,46以上12人,佔13%。偏年輕化的年齡分佈表明:教師思想比較活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比較容易被教師接受。

從學歷層次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佔10%。這表明我校教師整體學歷較高,教師的主動學習,持續發展的意識較強。

就職稱結構而言,中學高級32人,中學一級佔45人,中學二級佔17人。由此可見,學校教師的職稱層次雖總體偏高,但職稱晉升還有不小的空間,學校管理者應抓住這個契機,有效地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

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有着強烈的內在需求。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態度54%選擇比較重視,但25%的教師表示聽從學校領導安排,缺少自覺主動性。有近半的教師認為:內因是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教師們尤其看重自己的後天努力,如32%教師主動研修,並有明確的目標;學校環境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外因之一,佔31%,其次是專家引領26%,藉助網絡23%。26%的教師認為同伴互助是最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途徑,説明校內教師有互幫互學的良好教風。教師普遍認為工學矛盾嚴重阻礙了自己的專業發展,佔62%,此外學習、研究意識不強,理論修養不高(25%)、校本研修的機制尚未完善(18%)、存在職業倦怠(17%)都是阻礙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師目前最想學習、最需要的知識依次是:與教學方法、技能相關的知識34%、與擔任學科相關的學科知識37%、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知識28%、有關學生身心發展和評價知識30%、與教育科研有關的知識214%。另外教師認為專業發展必須注重的是研究自己的學生,為學生的發展着想,佔74%,解決教學中和實際情況48%,立足自己的課堂,不斷上好課43%。有15%的教師比較強調追求個人發展。

在教學中,有95%的教師經常使用電視、廣播和網絡資源輔助教學,説明我校教師具有較強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能力;教學參考書依然是教師最廣泛運用的教輔材料,選此項的佔43.8%。不過,僅有3%的教師經常使用社區、生活資源,説明教師比較缺乏將教育融入生活的意識,不能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經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90%的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43%的教師經常使用課件、模型和模具展示, 27%的教師經常使用錄音機、錄像機。

被調查的教師中,有46%的人認為需要增強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加工的能力;38%的教師需要學習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21%的教師缺乏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尤其是非班主任的任課教師,很少有時間和機會與學生做較深層次的交流;20%的教師認為欠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採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學生的思維:85%的教師喜歡組織學生討論,將每一個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之中;81%的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6%的教師鼓勵學生閲讀有關教學指導書籍;另有11%用其他自己創新的形式。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如何開展教學科研感到困惑,37教師認為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24%師希望能加強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的學習; 22%教師希望提高學科的信息接納的能力;教師對如何評價學生以及與同事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表現得比較自信,沒有一人認為自己欠缺這兩項能力。

(四)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後,最常使用的後續策略是在腦子裏回顧一下,選擇此項的教師佔總人數的37%;其次是和同事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佔19%;在教案後面寫幾行佔8%;11%的教師會徵求學生對本節課的意見;只有12%的教師會系統思考並寫下來,説明教師比較缺乏總結教學經驗並記錄成長曆程的意識,甚至個別教師從教以來就從來沒自己主動寫過教師反思。

在開展教學反思時,教師的困惑主要有:有12%的教師不知道如何表述;6%的教師不知道反思什麼。可見教師們的理論水平需要提高,須多讀教育類書刊,增加積累。但調查顯示只有35%的教師有計劃的選讀專業著作,14%的教師一年能讀2本以上,49%的教師只是偶爾看看。2%的教師一本不讀。

教學反思之後,多數教師都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43%的教師一定能調整;59%的教師有時能調整;沒有很少能調整和不能調整自己教學行為的教師。説明教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地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提高教學水平的動機。

(五)教學交流及教科研活動

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普遍具有開放的心態和交流的意識,能在教學中取長補短,互通有無。50%的教師經常與同行交流經驗或看法;43%的教師有時與同行交流;6%的教師有其他形式的交流;沒有教師從來不與同行交流。對於適合自己的研修方式,29%選擇研習優秀教學案例,29%認同集體備課,23%喜歡專題培訓,20%藉助專業引領。

我校教師較多參加的教科研活動是教學觀摩92%;其次是説課評課53%;再次是課題研究34%;有12%的教師開展教學實驗。説明我校教學研究活動比較豐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對學校教研活動的認識與態度,69%認為重要,需要加強,但仍有20%的教師認為沒有實效性,更有5%的人不願參加。對我校集體備課的態度,65%的教師給予肯定,認為切合實際,值得深入開展,31%的教師建議改進,讓大多數教師真正參與。可見,有效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是我們應該思考並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校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可以考慮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課題研究的隊伍,鼓勵教師多形式地進行校本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良好的平台。

(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調查數據統計結果表明,教師希望學校能通過以下途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邀請專家開設相關的課題研究講座,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

2.多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先進地區和學校的經驗,感受直觀的教育成果。

3.希望能與名校結對,推選學科骨幹,組織業務競賽。

4.加大經費支持,採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激發教師提升專業發展的動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五、存在的問題

1.很大部分教師專業發展遭遇高原時期。教師生涯發展的高原期對應的教師年齡大約在35~45歲左右,這時期的教師從教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經驗,但常因自身的經驗及資歷而自以為是,也會因“職稱”到頂而不思進取;會因自己對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環境”的顯赫成就而驕傲自滿,也會由於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或地位,產生“職業懈怠”的心理,從而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可能。我校教師平均年齡正處於這個之間,其中35-45歲的教師共87人,佔專業教師總數49.3%。從調查結果來看, 44.4%的教師認為自己目前工作達到勝任水平,35.9%的選擇為能手,但對於第二欄“您的下一個發展目標是什麼”,僅有 16.2%的選擇為能手,21.4%的選擇為專家。這表明大部分教師對專業發展缺乏思索,沒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滿足現狀,教育理想不鮮明。還有53.3%的教師認為下班後很疲憊,不願再想學校的事情,這些都證明我校教師普遍感到職業的倦怠。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我校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處於專業高原平台期。

2.教師本體缺少及時的自我反思。這原因大體有二:一是忙於日常教學,無暇反省;38%的老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忙於教學進度,缺少及時的自我評價與反思。二是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積極性不高。調查表中,44%的教師一學期僅有一篇教學反思,25%的教師甚至沒寫過; 73%的老師對自己已有的知識比較滿足,沒有迫切想充電的慾望。這系列數據表明教師本身缺少積極進取的強烈動機,學習慾望不強烈,自主學習、自我反省意識比較淡薄。這與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要求存在較大距離。

3.教師羣體缺少有效的學習交流和專業引領。23%的教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氛圍,缺乏理論支撐,理論學習機會少。70%的教師對專家和同事聽自己課,未持高興態度。教學中遇到問題請求幫助,64%的老師沒有選擇請教專家,可見教師對專家的認同感不高,專家與一線教學距離太遠,一些專家教師未發揮引領作用。

六、建議與對策

總結上述各項調查,我認為,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已經作了許多工作,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我們要不斷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構建適合本校文化特點的發展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

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校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場所,而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地。教師任職的學校當然是其專業發展的主要環境。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並發展的。構建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團隊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科學具體的教師生涯規劃是教師發展的重要保證。

現如今大部分研究都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為教師安排學習內容,制定考核標準進行考核,使很多老師都在被動接受着學習,沒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個人目標,這對教師的終身發展是有着不良影響的。“凡事預則立”,而且教師因根據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學會制定科學的目標。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證少走彎路,快速發展。幫助教師明確自身的地位、價值以及今後發展方向的可能性。便於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個人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學校制定出科學的教師發展目標體系。在此目標體系的引導下,教師建構個人年度成長目標。

2、要進一步搭建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交流平台。

首先是重視制度保障。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全體教師的發展。學校要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通過對全體教師的教科研需求調查,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教師教學研究的啟動和支持體系。要在制度層面上將開展行動研究作為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促進每一位教師的成功,實現教師專業的整體成長。二是注重骨幹引領。骨幹教師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寶貴財富。學校一方面要制定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加大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師徒結對、教學示範、經驗介紹、專業講座等形式為廣大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路徑。三是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都是工作在教學一線,有着共同的經歷,也面臨着類似的問題。因此,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搭建各種形式的教師交流平台顯得尤為重要。要繼續抓實“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如一直堅持的“集體備課”、“師徒結對”等均給予了教師相互學習、切磋,共同提高的機會。要讓教師有機會走出校園,合作、探討,進而促進教師隊伍的凝聚與合力。如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各校觀摩學習。要加大校園網絡平台建設,擴大教師交流空間,為教師專業發展開闢新途徑。

3、要進一步構建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體系。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專家的智慧引領、同事的合作互助,應勢而生的各種形式的培訓成為了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加油站。在培訓的內容與方式上要注重教師個體的學科性與差異性,比如實行分層培訓,對於教齡短、教學經驗貧乏的青年教師採取集中培訓,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聽取專家報告的機會;而對於已經形成一定經驗和風格的教師則可以採取互動式教學等校本培訓方式。另外,要通過開展積極有益的讀書活動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讀書成為支撐教師專業成長的支點。同時,要加強校本培訓,特別是同一學科的“組本培訓”。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應關注理論學習而獲得的知識積累,更應重視在實踐中獲得的智慧成長。學校要加強校本培訓,組本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動教師參與培訓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校本培訓落到實處。在教育行動研究過程中,使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得到有機的結合,使學校成為教師成長的樂園。

4、要進一步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活動是教師發展成長的關鍵。教學實踐是內外因作用於教師發展的聚焦點,也是推動教師發展成長的直接與現實的力量。研究過程中,我們將以開展各種科學研討活動為主渠道,以學科教研組為抓手,推進“一課例多階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師互動的傳、幫、帶為主的結對策略,青年教師基本功對抗賽的競賽機制,隨機的課堂教學展示等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有效實踐,讓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得以充分鍛鍊,才華得以充分展示,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同事的認同,領導的賞識,以期進一步的發展,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既滿足了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學校教師隊伍的素質。

5、建立教師專業化成長考評制度。

要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方向,科學制定考評內容和考評標準,努力使考評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要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瞭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6、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教育研習活動。

“教師即研究者”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培養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是教師職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使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就必須讓其參與系統的研究性學習,只有在研究性學習中才可能學會研究。所謂教育研習,是指教師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對教師職業專業化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等進行分析、探討和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教師工作。教育研習有利於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於教師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各項技能進行反思與總結,從而進行及時調整,最終達到“有效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的。

7、倡導自主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一種內源性、主動性的發展,而不是外源性、被動性的發展。要倡導教師在反思自身工作中發展、在學習中發展、在調查研究中發展、在與專家和同行的合作與互動中發展。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理論、新觀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發現問題的專業敏感性。要提倡教師做的“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學習型教師”、“合作型教師”。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3

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中,我兢兢業業面對每一件教學工作,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從未停止上進的腳步。精神飽滿的面對每一天的工作。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為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工作,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就是為了更好地幹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端。在教學中,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從大學畢業到今天,我一直沒有停止閲讀的習慣,不斷的充實自己,向學生展示一個豐富的自我。

五、工作業績方面:

剛開始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由於教學經驗不足,我帶的班級成績不是很理想,後來在各位同事的幫助下,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積極聽優秀老師的課,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斷學習改正,後來我帶的班級的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我所帶的課程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之一,我也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讓我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份春實,一份秋華,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悔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愧於我的事業。

我想這一年的教師生活無疑已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道遠任重,我仍需繼續加倍努力,從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能力,爭取在教師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績。"人才與國相始終,千古興亡鑑青史。"教育是崇高的事業,需要我們去獻身;教育是嚴謹的科學,需要我們去探究;教育是多彩的藝術,需要我們去創新;教育是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共同參與,齊心協力。我為自己能從事這種綿延亙古,傳遞未來的職業而驕傲和自豪!

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4

根據局黨委的統一安排,在校委會調研組的領導下,我先後深入教育教學一線,廣泛與教師座談、交流,虛心徵求他們的意見,並接受社會各界反映的問題,對我校教師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成效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細緻的專題調研,瞭解了我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現狀,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校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現狀

近幾年來,我校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舉行“強職業道德,樹師表形象”演講賽、“學會教學”專題研討交流會,廣泛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尤其是教師大會、黨員會、_的召開,極大的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其使命感、責任感普遍增強,人人爭創一流成績的濃厚氛圍正逐步形成。

由於教師隊伍比較龐大,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受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影響,出現了一些與《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相違背的問題。

1、認識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師雖説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普遍認為,抓質量是硬任務,每時每刻都不能鬆動,而師德建設是軟任務,是間歇性的工作,見效慢,致使師德建設工作不能深入開展,不能持之以恆。

2、缺乏典型性培養。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方面,它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搞一兩個活動、辦幾件事情就能奏效的。要有規劃、有措施、有目標、有重點、有典型、有活動,從上而下,從內到外,圍繞一條主線,持之以恆地抓下去,才能抓出成效。我們彭中這支教師隊伍,還沒有推出一個在全縣能表率的師德典型,我們學習的師德典型片子,都是外地校、外縣區的,與我們離得太遠,必能起到較好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很好地培養我們的典型,實施“培養——選拔”活動,用我們自己的典型帶動我們的教師隊伍。

3、工作作風方面,部分人業務學習能力不強,學習態度不好,對工作不深入調查研究,不全面瞭解具體的校情、教情、學情,大搞形式主義,真抓實幹做的少,對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對工作“等”、“靠”、“推”。

4、組織紀律方面,主要是部分人工作紀律鬆懈,對安排的工作大而化之,敷衍了事,消極對待。

5、師德問題的主要表現為:

(1)有的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將從教當成了謀生的手段,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教學成績始終較差。

(2)有的教師缺乏責任心,覺得學生學習與否、成績如何、表現怎樣與己無關,對學生的困難漠然置之,對學生的不良表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與幫扶。

(3)有的教師不愛讀書、不善於學習,理論水平低,知識陳舊,管理方法、教學方法落後,缺乏現代教育思想。

(4)有的對學生不能公平對待,根據自己的好惡偏向一部分學生,厚此薄彼。

所有這些現象,都與教育的社會形象、與人民教師的工作性質、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格格不入,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警惕,我們要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深刻自查。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樹立教育的良好社會形象,辦人民羣眾滿意的教育。

二、對我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要落實“狠抓質量效益、辦人民羣眾滿意的教育”這一辦學宗旨,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使廣大教師敬業愛崗,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一神聖事業中去。現就下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

教師的職業決定了道德的特殊性:一是要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是師德的方向;二是要愛崗敬業,這是師德的核心;三是要教書育人,這是師德的重點;四是要為人師表,這是師德的基礎。

師德建設要抓好,首先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讓領導小組切實負起全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督促責任。另外各年級組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二)培養樹立身邊典型,帶動全體教師

全國教育系統的典型千千萬萬,但對教師影響、最有説服力的還是他們身邊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先進人物,因此,我們要培養、樹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來我校教育方面湧現出的先進人物、模範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限度地發揮他們帶動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通過我校“穿、幫、帶”活動實現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三)以活動為載體,講求師德效果

一是舉行師德演講比賽。全校組織師德演講比賽,全員參與,使廣大教師在參與的同時更好地接受教育。

二是豐富教師業餘生活。開放我校教職工活動室,組織教師進行有益性、友誼性、團結性比賽活動。

三是加強對教育理論和業務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我校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

(四)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

一是學生評價教師。每學期組織兩次學生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材料和表格,發到每位學生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每位任課教師進行評議、打分,同時用一個綜合欄目讓學生提出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是學生家長評議教師。定時召開家長會,讓學生家長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是領導班子成員評議教師。在自查會上,班子成員公正公平的評價教師。

(五)實行鼓勵政策

大力表彰師德模範教師,樹立和弘揚師德正氣。對我校湧現出來的師德模範教師,學校要進行表彰鼓勵,把師德作為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氛圍。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5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今年年初出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專門針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省教師隊伍建設,結合省委“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的有關部署,前段時間,調研組先後赴温嶺市、淳安縣開展蹲點調研,深入剖析兩地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温嶺、淳安兩地教育工作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温嶺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990.4億元,居全省第9位,但教育事業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淳安是省重點扶持的加快發展縣,是我省地域面積最大的縣(市、區),但經濟總量和教育資源總量都不大。選擇這兩個市、縣作為調研對象,可以以點帶面進行分析研究,有利於更好地推動解決我省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問題。

一、現狀和問題

(一)教師隊伍建設情況。近年來,温嶺市、淳安縣都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着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堅持黨管教育、黨管人才,以黨建促師德,積極開展學校黨建工作,有效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加強教師師德師風考核,將考核結果與業績考核、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掛鈎,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強化榜樣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學習優秀教師、師德羣體創優、爭做教育鐵軍等專題實踐活動,組織評選表彰先進教育工作者、師德楷模、師德標兵、十大“感動教育”人物(羣體)等。

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把好教師進口關,嚴格執行教師准入制度,實行逢進必考、好中選優。重視教師的專業研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訓制度,強化新招錄教師的職前培訓,選送骨幹教師赴海外研修。温嶺市規定新招錄教師統一參加“4+1”模式培訓,培訓不合格不予轉正。淳安縣規定教師出國培訓不受“三公”經費指標限制。統籌推進名師名校長等骨幹人才梯度培養,引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淳安縣每年投入1300萬元專項經費,開展名師名校長培養。

教師收入逐年增長。兩地在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同時,持續提高教師收入待遇。温嶺市從20xx年開始設立48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一線教師的績效考核獎勵;20xx年提高到9600萬元,20xx—20xx年全市在編教師年人均收入(含五險一金)分別為11.49萬元、12.62萬元、14.15萬元。淳安縣20xx—20xx年在編教師年人均收入(含五險一金)分別為9.85萬元、11.97萬元、13.52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調研中發現,兩地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總體表現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數量不足。數量不足既有絕對數量的不足,也有結構性的短缺。

首先是絕對數量不足。我省教師配備在數量上基本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近年來,隨着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各地小班化教學成為常態,即使在學生總數不變的情況下,由於班級增多,配備的教師勢必要增加。同時,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城市化的推進,學齡兒童也在逐年增加,而且不斷往城市集聚。為此,各地都新建、擴建了一批幼兒園、中國小校,教師數量不足問題隨之凸顯。如淳安縣近2年計劃新建、擴建5所學校,但是沒有足夠的教師可供調配,教師缺口達100多人。温嶺市也面臨新建公辦學校沒有足夠的教師可供調配的問題。另外,由於我省山區、海島較多,再加上農村人口大量流出,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小規模中國小校。這些學校由於學生數量少,不能按一般的師生比來配備教師,往往出現既缺教師又“超編”的情況,從而進一步加劇教師數量不足問題。

其次是結構性短缺。結構性短缺主要表現為性別結構的矛盾。目前全省中國小教師中女教師佔72.84%,其中34週歲以下育齡女教師佔女教師總數的55.63%。學段越低,女教師比例越高。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女教師生育請假導致的教師臨時性短缺問題更加突出。此外,我省實施大學聯考綜合改革試點後,不同學科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物理教師普遍富餘,地理、技術等科目教師則出現不足。

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是工作積極性問題。受社會價值多元、職業榮譽感下降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把教書僅僅看作一份謀生的職業,教育理想缺失,責任意識淡薄,缺少長遠的目標,從教熱情有所下降。其次是專業素養問題。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地區的教學質量。從調研瞭解的情況看,目前教師在教學研究方面的能力水平普遍不高。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但有些教師還是老觀念、老辦法,滿足於原有的知識儲備,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教學創新能力不足、專業知識“老化”的現象,影響了改革的成效。從區域差異來看,農村教師整體素質明顯低於城市教師,水平不高問題更加突出。農村骨幹教師不斷流失,讓農村教師隊伍陷入低質徘徊的“怪圈”。20xx年至20xx年,全省從農村學校調到城區學校的教師佔調離人數的34.5%。

二、原因分析

當前中國小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高,既有教師隊伍建設內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從內部原因分析,在招生環節,優秀學生報考師範院校的主觀意願不強。當然,這也與師範類高校的辦學層次和水平有關。在培養環節,主要存在重知識輕素質、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職業道德教育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一些師範生對教育事業缺少責任感、使命感。教學實習只有短短8周時間,真正能夠站上講台給學生上課的實踐機會很少,教學實踐經驗明顯不足。在准入環節,教師行業的准入門檻不高,教師招聘普遍允許非師範生報考,非師範生通過考試獲取教師資格證並不難,師範生培養與教師招錄脱節、錯位的現象比較嚴重。淳安縣最近一批招錄的160名教師,師範生只有60人,而非師範生為100人。大量師範生最終沒有成為教師,造成了師範教育資源的浪費。在使用環節,普遍反映教師的職業並不輕鬆,除正常教育教學任務之外,額外的工作名目繁多,佔用時間和精力很大。據温嶺市一所國小的校長反映,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間,上級組織學校開展的示範創建等各類各級達標、評比、檢查達20餘項,老師們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應付。在培訓環節,教師在職培訓形式單一、工學矛盾導致學時不足、遠程學習監管不嚴、培訓機構敷衍塞責等問題也比較突出,不能很好滿足教師職業發展的需要。

從外部環境分析,首先是教師地位待遇偏低導致職業吸引力下降。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文件明文規定“中國小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近年來,各地教師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但由於公務員與教師的績效考核情況不同,最終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擴大,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職業吸引力和工作積極性。其次是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在弱化。教師的社會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教師的職業榮譽感、自豪感下降。再次是新時代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從而也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老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高。四是城鄉差距加劇了農村學校的進人難、留人難。城鄉二元結構帶來城鄉不均衡發展,城市生活便利性、人文環境、職業發展機會、子女教育資源明顯優於農村,這些因素都在促使農村教師流向城區學校。定向生從教、農村特崗教師等成為大多數人的“臨時安頓”,而非真正的“職業終點”。農村師資隊伍不穩定又造成農村地區適齡學童流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惡性循環。

三、對策和建議

這次調研發現的問題,有些由來已久,有些則是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決難點問題,加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整合教育資源,做好“增量”文章。進一步優化各地學校佈局,確保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分佈狀況、生育水平和城鎮化進程等相適應,改變校點分散、辦學規模小、辦學效益低的局面。對偏遠農村的極小規模教學班、教學點,也要審慎佈局,科學安排教與學,力求在質量和覆蓋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結合新時期新特徵,綜合考慮城市化進程、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統籌區域內現有編制存量,適當向教育系統傾斜。同時,要嚴肅清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直屬事業單位擠佔的教師編制,加強公辦學校在編教師到民辦中國小校任職任教管理,清理被非教學崗位擠佔的教師編制,為教學崗位騰出更多編制。推動教育系統“員額制”管理改革。鼓勵公辦學校向民辦學校、社會力量購買教學資源或管理服務等,緩解編制壓力。

優化管理機制,激發“存量”活力。全面推進“縣管校聘”改革試點,盤活現有教師編制存量,突破試點中出現的瓶頸,抓住“管”“聘”關鍵環節,引導各地公開公平公正地配置每所學校的教師編制和崗位結構比例,解決結構性短缺和區域性矛盾,有序推進教師合理流動。逐步推進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試點,推進校長任期制、校長任期目標考核制、校長年薪制,加強校長專業化隊伍建設。擴大學校在教師職稱評審方面的自主權,將中級及以下職稱評審權下放給有條件的學校,在高級職稱評審中進一步提高學校對教師評價的話語權,實現使用人與評價人相統一,讓一線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得到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

做強師範教育,把好師資“源頭”水準。大幅度增加現有師範院校的經費投入,支持師範院校辦好師範類專業,提高教師培養水平。適度加大農村學校教師定向培養力度,引導立志紮根教師行業、服務鄉村教育的優秀青年進入教師隊伍。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開設師範專業。選擇部分師範學校開展“一專多能”(複合型)教師的培養試點,適應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需求和大學聯考改革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要求。

提升培訓質量,拓寬職業發展“空間”。以師德師風建設、知識技能強化和專業素質提升為重點,繼續深入開展青年教師入職常規培訓、中年教師價值認同、骨幹教師轉型升級等常規培訓,優化線上線下多元化教師培訓模式,提供開放共享的菜單式培訓,不斷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提升基層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敬業又專業的教師隊伍。推動省、市、縣優質培訓資源重心下移,建立送培訓下鄉入校制度,對基層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教學實踐進行經常性定期指導,達到科學引領、雪中送炭的效果。完善中職教師培訓制度,加強學校與企業實質性的產學互動,提高中職教師培訓的適用性和先進性。鼓勵高校、教育研究機構和培訓機構針對一線教師教學需求,研發針對性強、特色鮮明的專題培訓項目與課程。

落實教師待遇,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按照《教師法》和中央文件有關規定,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中國小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明確“不低於”的標準和統計口徑,切實保障中國小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農村教師待遇,統籌整合現有的農村教師任教津貼、農村教師特崗津貼、鄉鎮工作人員補貼等政策,按照越是邊遠艱苦待遇越高的思路,優化農村教師待遇保障。研究改進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指導學校合理運用考核評價結果,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突出教育教學實績,適當拉開收入差距,體現“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干與不幹不一樣”,真正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

加強人文關懷,創造教師樂教“環境”。當前,社會對學校教育期望值越來越高,教師羣體承受着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諸多方面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要切實為教師“減負”,從物質上、情感上、心理上予以關心、理解和支持,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典型事蹟,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健全教師考核評價制度,避免簡單地把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儘量減少教師從事與教學無關的超負荷工作量,精簡優化各類檢查評比達標活動,讓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為教師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要切實關心農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鼓勵農村學校利用自有土地或校網布局調整後的閒置校舍,建設集體宿舍,解決廣大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為他們長期紮根農村教育提供堅實的保障。

教師調研報告師篇6

一、概述

為了加強阜南縣的教育成績,提高新老教師的專業發展,搞好教師培訓管理,增強教師培訓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我縣教師繼續教育的規範性。針對近期培訓的一線教師的培訓需求展開調查,內容包括教師培訓的內容、時間、和指導教師

二、調研方法:談話

三、教師反應的主要問題

(一)培訓內容方面

1、“提高教學技能、技巧的培訓”

多數教師十分重視基本的教學技能的提升。他們希望借鑑優秀教師成功的經驗提高自己教學執行能力;同時也想通過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來指導實踐,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好地遷移到、。工作中去,是教師們感到很困惑的

2“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培訓”

目前城區和農村國小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較高層次的信息技術水平來輔助教學

3、“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社會、學校對教師要求越來高,教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教師渴望能運用良好有效的調節方式,緩解、放鬆心理壓力

(二)在培訓形式方面

目前培訓形式較單一,主要體現在授課教師一言堂現象嚴重。

座談發現,教學研討、專家互動、小組活動等是教師一般關注的形式。可見,開放性、參與式、主體性的培訓方式更受歡迎。

(三)在師資聘請方面

教師普遍喜歡來自一線的專家和名師,説明教師希望借鑑他們的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執行能力。

四、分析與思考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是當前教師關注的焦點。

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特別是“課改”的推進,教師普遍認識到自身在專業發展方面存在不足。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擺在教師面前,成為教師當前最迫切的需求,61%教師在座談中提到參加培訓希望個人專業能力得到提高。如:從學歷提高、教學技能、技巧提高、術科培訓等分析,教師希望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視野,學與用緊密結合。

(二)教師對培訓的期望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通過座談,我們發現教師在普遍關注“提升身素質、提高教學技能”的大前提下,教師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反映出,教師對自身發展問題上是有針對性進行了反思。從教師培訓的內容來看,教師在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與分散的並存。如:“信息技術能力提高的培訓”,目前教師普遍能熟練的將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到教學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廣泛,但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教師不滿足簡單的操作技術,通過系統、規範、實用的培訓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心理健康知

識的普及”,在日益緊張,社會壓力增大的環境中,教師開始關注自身的心理問題。同樣,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引起社會的重視。在這個環境下,教師需要掌握基本層面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心理分析技術的學習。

(三)傳統形式培訓影響力減少,互動、參與式培訓受到認可。傳統的講座式培訓不再受教師的歡迎,而對於觀摩、案例評析的教學培訓受到了教師的追捧。同時,同行的展示,共同研討受到了教師認可。這體現出教師認識到教學問題不能僅僅靠專家和理論解決,主動參與是解決自我問題的關鍵建議與對策

五、建議與對策

(一)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化引領是教師對培訓的期望。

“會議式”培訓一直是我們採用的主要培訓方式,隨着教師培訓需求多樣化發展,培訓報告會難以滿足教師個性化培訓需求。因此,多開展參與式、對話式、觀摩式等形式的培訓。

(二)圍繞教育教學問題為目標,突出教師關注的熱點,滿足培訓者的需求。

將教師關注的內容進行整理,開設培訓項目。圍繞教育教學,開展調研,加強培訓課程建設。改變以往培訓專題零散、不繫統的專題設置,體現課程針對性、層次性、系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