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指導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54K

指導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調研報告

20xx年,我被派到_____縣_____鄉_____村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從2月份駐村開始,我按照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總體要求,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為了實現這個總體目標和要求,結合鄉情村情,我通過走訪、問卷、實地調查等形式,對本村的生產生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科教文衞等情況作深入調查,從_____村近幾年來的發展 中,找到了很多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思路和舉措,也發現了許多制約發展的瓶頸,對此進行了總結和思考,有利於我們深化認識、更新思路、改進措施,推進_____縣_____鄉_____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深挖問題根源,突破瓶頸謀發展

_____縣_____鄉_____村地處_____縣城西部,在風景名勝區_____山、小雞足腳下,是典型的山區農村,是_____鄉的窗口,距縣城20多公里,有21個自然村,26個村民小組,855户,3624人,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71名黨員,民族以漢、彝兩個民族為主,彝族是世居民族,經濟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經濟作物有烤煙、白雲豆、梅果、核桃和紅雪梨等。_____村雖地處縣城近郊,但長期未能改變落後面貌。20xx年村級體制改革以來,_____村兩委班子不斷深入基層認識村情,深挖阻礙發展的問題根源,研究解決發展瓶頸,聚合人力人心謀發展。

1、強化班子建設,打造團結實幹的發展氛圍

_____村地緣優勢突出,水利條件好,長期以來,村民以世代守着一方熱土為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繼承祖業,卻難改變落後面貌,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問題當然首當其衝。20xx年村改委後,經過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認識與思考,班子問題最早被提出來,也得到了最及時的解決。

閒 散現象突出是制約_____村發展的主要問題,根源是守業思想嚴重。面對這累年積弊,村兩委班子正視問題,查擺問題,努力打造團結過硬、實幹過硬的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羣體,影響帶動全村樹新風謀發展。村兩委班子在班子內查找到了個人自我意識過強等矛盾根源,求同存異,增進團結,帶頭改變了'散'的形象,促進了'八大員'和全體黨員之間增進相互瞭解,化解誤會,逐步影響廣大村民,促成全村齊心聚力、和諧共進氛圍;村兩委班子帶頭改變'閒'的形象,紮紮實實地一件一件解決好羣眾呼聲高的問題。

2、強化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_____村委會地處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十分困難,人背馬馱的原始運輸方式和'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溝年年放水難'的水利,'寨頭亮、寨腳黑'的供電和同是一個村電價不一樣,落後的基礎設施狀況,使地緣優勢難以轉化為發展優勢,延緩了發展速度;'昨砌一牆磚、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經濟和'早種一墒菜、午賣一窩雞'的家庭小副業,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好全村發展問題。

針對這樣的情況,_____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礎謀發展。經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過'爭取項目投一點、上級部門要一點、村民集一點、投工投勞擔一點'的方式,實施了:一是積極爭取省州縣項目資金,基本實現村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積極爭取煙水工程項目,投資50多萬元,建成全長5.7公里的'三面光'溝渠,改善農田灌溉面積20xx多畝;三是努力爭取縣農網改造項目,力爭在一年內實現改造通向各自然村的10餘公里電網,要實現户均一表,城鄉同價;四是投資近萬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電話線路,全村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覆蓋面均達100%;五積極爭取血防改廁項目和人畜飲水項目,全村80%村民都用上了衞生廁所,改變了過去那種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全村90%都 喝上了衞生安全的自來水;六是邀請縣內外的科技人員和專家,請他們研究_____村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思路,指導村民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對村民實用技術的培訓,改變了過去那種靠天收成的原始耕作方式,五項基礎設施和一項基礎產業的建設,解決了_____村最想解決,也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初步建成了有較好基礎設施條件 和產業發展基礎的文明村、花果山,打牢了_____村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基礎,增強了發展能力。

3、強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白 乃村地處縣城近郊山區,城區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為,極易感染到這裏,貪圖享樂思想、遊手好閒現象、酗酒鬧事情況、小偷小摸問題等極易發生,户與户居住比較散亂,村民各自為政,意見難統一,管理難實現,行為難約束。本來看好_____村地緣優勢的一些投資者,往往會顧忌這裏的綜治環境和村民的精神狀態,望而卻步。

白 乃村兩委班子認識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是促進農村發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加快農村發展的奮鬥目標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實。從建立領導責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 、問題有人解決的良好局面。從提高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入手,堅持開展思想、文化、科技、衞生等寓教於樂的活動,促進了農村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從制定實施《_____村村規民約》入手,實現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從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髒亂差'等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整頓亂堆亂放,大力規劃整治村容村貌。從加強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入手,以培訓的形式向村民宣傳《環境保護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加強了綜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鬥毆、聚眾賭博、移風易俗等歪風得到遏制。從民主選舉村兩委班子入手,發揚基層民主,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濃厚氛圍。從發揮羣眾組織的作用入手,動員多方面力量參與全村經濟和各項事業建設。責任到人,各項措施的落實到位,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村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不斷總結經驗,加快_____村發展步伐

_____村近幾年的良性發展,發端於基礎建設,發展於不斷解放思想、深化認識、更新思路、團結實幹,這些成功的舉措和取得的實際成果,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泛的智力支持。

1、解決好思想問題,發展思路便明晰可鑑

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_____村的發展困難,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緣優勢帶來的滿足感,優越的農村政策帶來的依賴感,淡化了村民幹事創業的思想,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勞作方式,導致了公益事業無人問津無人管,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想都不去想上。 _____村兩委班子以幹出來的實際變化,來影響帶動廣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閒、散'思想,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訴求;發展就意味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安逸閒適的狀況改變了,就容易產生'難、怕、厭'思想, _____村以黨員幹部帶頭幹、致富能手帶路幹,來破解這一心理障礙,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信心;要發展就要面對新環境、新挑戰,就要有新能力, _____村以加強培訓指導、加強示範推廣,來破解'老、舊、陳'思想,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能力。從村兩委班子到普通羣眾,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質,想幹,敢幹,會幹,最終幹出了發展的新天地。如 _____村上_____村民小組的集體羊場(每年收入近萬元)、集體的華山松林地(價值近上百萬元)。

2、解決好班子問題,發展就有堅強的組織保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人,關鍵在農村黨支部,關鍵在有一個圍繞發展、服務發展、促進發展的兩委班子,關鍵在有一批帶頭創業、帶民創業的黨員幹部。 _____村從守業到創業的深刻變化,源於此次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創建黨員示範户、十星級文明示範户等為手段,帶頭解放思想,帶頭團結幹事,以好作風創造了新業績,從而使'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各項思路和舉措,贏得了羣眾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團結帶動全村團結,班子實幹帶動全村實幹,班子發展帶動全村發展'的生動局面。

3、解決好環境問題,發展就會有不竭的動力

怎樣讓各生產要素積極湧動,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白 乃村以環境改變人、以環境塑造人、以環境吸引人,激發村內村外各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村兩委班子自身建設開始,通過制度建設、服務組織建設、羣團組織建設,不斷改善軟環境,促進硬環境建設,廣大村民逐步被髮展的實際成果感化,被髮展的具體要求同化,支持發展、維護髮展成為主流思想,全民參與的基 礎設施建設,就是實證。內部環境好了,地緣優勢就更具吸引力,投資者從無到有,迅速增加,資金、技術、市場信息不斷湧入,加速了發展。特別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明晰了山林的權屬,許多外商來_____地區投資發展林果業,內部外部兩股積極的力量互動發展,為_____村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第2篇】調研報告寫法指導

一、標題要求

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範圍、問題,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調查》等。

二、列出調查的主要內容,格式如下: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調查方法:

調 查 人:

調查分工:(以小組形式調查的要求,小組人數不得超過3人)

三、報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

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説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一般來説,調查報告的內容大體有:標題、導語、概況介紹、資料統計、理性分析、總結和結論或對策、建議,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調查報告結構,就包括標題、導語、正文、結尾和落款。 1.標題

調查報告的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類。所謂單標題,就是一個標題。其中又有公文式標題和文章式標題兩種。公文標題為“事由 文種”構成,如《浙江省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情況的調查報告》。文章式標題,如《××市的校辦企業》;其二是標明作者通過調查所得到的觀點的標題,如《調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謂雙標題,就是兩個標題,即一個正題、一個副題。如《為了造福子孫後代--××縣封山育林調查報告》。

2.導語

導語又稱引言。它是調查報告的前言,簡潔明瞭地介紹有關調查的情況,或提出全文的引子,為正文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導語有: ①簡介式導語。對調查的課題、對象、時間、地點、方式、經過等作簡明的介紹; ②概括式導語。對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課題、對象、調查內容、調查結果和分析的結論等)作概括的説明; ③交代式導語。即對課題產生的由來作簡明的介紹和説明。

3.正文

正文是調查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敍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説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據邏輯關係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採用。 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4.結尾

結尾的內容大多是調查者對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調查報告的結尾方式主要有補充式、深化式、建議式、激發式等。5.落款

調查報告的落款要寫明調查者單位名稱和個人姓名,以及完稿時間。如果標題下面已註明調查者,則落款時可省略

【第3篇】2022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農村調研報告

在今年3月,我採取的囑託,省委和縣支行護理,並開始新農村建設的工作和生活教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心目中的宗旨,以維護和認真履行職責,並積極通過訪問和聊天的形式和村莊的鄉親和了解民意的村莊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分析思考,並獲得相關信息後,調查報告。縣,鄉,鄉鎮政府,村位於從124公里外的縣,東,南鄰村,西鎮,北縣,三組村民管轄村38公里,基本情況現有農民638人,農村人口119。在農村經濟的1.6607萬億元的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1599元,是一個貧窮的村莊。村森林資源豐富,是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75%,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森林面積。是保持最好的,物種多樣性和立體分佈在世界上的生態環境。村土地面積474平方千米,人均耕地1.81畝,有效灌溉面積1157.8畝,251.8畝農田耕地,林地5400畝,包括經濟水果,85畝,每秒0.13英畝人均經濟林果,主要種植核桃和經濟成果; 18200畝草原,主要用於152畝荒山荒地的犛牛和羊羣等牲畜。村,平均海拔2900號,年平均氣温14℃,年均降雨量76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大麥和其它農作物。基礎設施,接近年底,村裏已實現水,電,道路,電視,電話,五通。所有住户安裝太陽能;所有家庭的力量;自來水的116訪問,仍然有飲用水,或不符合水質電視農民87固定電話或手機號碼與農民40。房屋土木結構的房屋在村裏的農民,農民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村到鄉鎮公路,泥濘的道路,農村道路,是一條土路,主幹道,除了村道中的污垢集團,中村26日,28拖拉機,摩托車,汽車。車站,市場等。經濟,萬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6607億元人民幣,其中:農業收入為513,000元,約佔總收入的30.89%,畜牧業收入614,000元,佔收入總額的36.97%;林業收入113,800美元,佔總收入的6.85%; 214,900第二個和第三產業的收入,約佔總收入的12.94%;工資收入1.892億元人民幣,約佔總收入的11.39%。 1599元的人均純收入的農民,農民的收入,牲畜收入,畜牧業產業化的主要特點和水產養殖。數的18.92元,每年的52移徙工人(佔14.08%的勞動力),在全省所有工人村的農民收入。

文化,教育,衞生,國小學校4995平方米,建築面積,與教師和81名學生。 123個行政村的農村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其中包括81名國小生,42名中學生。村建立了文化活動室,業餘文化生活的村民網站。衞生設施幾乎是準備設立的三個村莊,鄉村醫生,村民的普遍濫用條件下的醫療室。村土地純藏定居點的人文地理,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除了藏族傳統節日,很有當地特色的丹巴節7月15日農曆9月第15屆農曆京山,跑馬節的節日。二,村(一),畜牧業,牲畜種類和數量的村莊,牲畜品種,畜禽品種的大量人口,牛,犛牛,犏牛,綿羊,山羊,馬,騾的主要支柱產業的地位,豬,共有村犛牛,黃牛和犏牛4843;馬,騾,785;綿羊,山羊,1781豬895的藏族牧民放牧犛牛村,以家庭為單位,從每户牲畜公牛的40多頭不等200來了在全大陸第一犛牛體格粗壯,以適應高海拔氣候,覓食能力,犛牛肉,皮,毛,尾巴,從世代生存的基本生計的犛牛肉營養價值高,口感好,一隻羊的市場價值高,是在傳統養殖品種的一個村莊。主要是白色的綿羊羊毛生產性能,羊毛是一個重要的藏族婦女的手工紡織品,羊糞或種植農作物,有機肥原料的主要來源。此外,羊具有較高的繁殖率,容易飼養,屠宰,等犛牛接近市場價格,因此在近幾年的羊村養殖的人數正在增加。西藏小型豬養殖村的各種特性,一般餵食蘿蔔,土豆,穀物,牧草,飼養藏豬喂酸奶,不要使用混合飼料,添加劑,肉類是優秀的琵琶藏豬生產的豬肉是一個村該產品的特點。 2,農業的特點很長一段時間,村裏的牧民擠牧養牛羊,它是很難圈養,終年放牧管理。只要可能越冬,牧民冬季草場和牲畜,以保護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季度過度放牧,從高海拔到低海拔地區在冬季和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遷移,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區放牧牲畜保護和順利生態保護,無論是有用的家畜村牲畜屠宰率的銷售量,但單一的銷售渠道,主要依靠村民自發收購,或牧民直接牛縣交易,交易成本,銷售價格和數量的變化,市場得不保護非肉類產品,深加工(二)耕地的農業村,主要是在海拔2300-2800米的山谷,高原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温, 7℃,年均降雨量700毫米,主要用於種植小麥,玉米,大麥,土豆,蘿蔔,油菜,蔬菜,水果,乾果等。村特殊的自然和地理形成了獨特的農業土地和生產方式,培育村分佈有兩種類型的年度作物灌溉在乾旱河谷耕地,水澆地,水澆地主要分佈在村莊附近,比種植玉米,小麥,大麥收穫更多。在過去的兩年中介紹,村裏的塑料薄膜地膜覆蓋技術種植玉米產生顯着的改善。灌溉生產,提高冬季作物輪作,苗施肥。超過一年的是一個熟悉的兩種作物,缺醫少藥的地區,蘿蔔和其他種牧草,綠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有利於牲畜的目的。 2,乾熱河谷乾熱河谷位於離村,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和其他農作物,一年一熟的壯族房子。乾熱河谷近年來,大規模引進核桃種植經濟作物的比例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目前,大部分核桃樹仍處於苗期,預計五年後要承擔水果,會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在村莊,牧場,強房間耕作,放牧,在村中心的主要房子,畜牧業和特殊的自然環境,村和傳統的生產方式,形成了獨特的“一個三口之家和生活方式的生產和經營。

農業,形成多點,之前,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廣泛分散種植的特點,根據調查發現,在一個單一的作物品種,生產成本高,糧食作物和現金的比例;作物不合理的低收入村的農業總產值。

【第4篇】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

xx年3月,我被選派到xx縣xx鎮xx村擔任第九批新農村建設駐村幫扶工作隊指導員,為切實履行好“八大員”的職責,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基層組織的幫助、配合下,駐村期間,採取聽彙報、召開座談會、走村入户、實地調查等方法,對xx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概況

(一)地理氣候概況。xx村隸屬xx佤族自治縣xx鎮,地處鎮東及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鎮道路為毛石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89公里。東鄰xx縣中課鄉嘎勒村,南鄰勐卡鎮永業村和xx鎮阿莫村,西鄰xx鎮xx村,北鄰xx鎮代格拉村。xx村屬於亞熱帶雨林季風氣候,乾濕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平均海拔1602米,年平均氣温20.3 ℃,年降水量1950毫米。

(二)人口及土地概況。xx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445户,户籍人口1556人,其中農業人口1541人,勞動力906人,其中佤族1551人、漢族5人、彝族1人。全村國土面積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65畝,人均耕地2.41畝,擁有林地12699畝,人均佔有林地8.15畝,臨時耕地960畝,旱地415畝,人均佔有旱地0.26畝。茶葉面積1224畝,甘蔗面積365畝,玉米麪積1060畝,水田面積1190畝,蔬菜面積80畝,其他作物面積68畝。適合種植稻穀、玉米、小紅米、小米蕎等農作物。

(三)經濟情況。xx村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6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50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經濟來源以傳統糧食種植業(稻穀、玉米、米蕎、茶葉、甘蔗)、傳統養殖業(養豬、牛、雞等)及農民外出勞務收入為主,第二產業為零,第三產業只有商飲和運輸業收入,佔總收入的5%。目前正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但由於種植週期較長,經濟效果尚未顯現。全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佔全村勞動力的40%以上,外出務工收入佔總收入的30%。

(四) 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配套設施狀況。水利條件:境內有xx河,是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但設施有限,利用率低,大部分耕地主要以雨季的天然降水為農作物提供水源,該村農業仍屬山區雨養農業。全村的農田水利化程度還很低,全村20公里水均為未實現三面光。交通條件:通鎮的主幹公路道路1條,為毛石路13公里,路面寬4米,有效路面3.5米。能源條件:7個村民小組445户已全部通電,通電率為100%。由於經濟貧困,用電僅用於照明和電視,羣眾基本上是靠伐薪柴作為生活能源;經濟條件稍好的羣眾安裝了太陽能。教育:建有國小1所,但僅辦到4年級,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71人,住校生29人,圖書約有xx冊。文化: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衞生: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室和鎮衞生院,衞生室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13公里。廣播電視:339户通衞星電視,擁有電視機339台。農户住房:以杈杈房、木板房為主,抗震級別較低,基本屬於貧困危房的改造範圍。

(五)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全村共有正式黨員40人,全部為少數民族,黨員年齡結構為最高年齡75歲,最小年齡24歲,村黨總支部設5名委員,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主任實行“一肩挑”,黨總支部下設 7個黨支部,黨員活動室有8個。

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xx村林地多,耕地少,耕地土壤貧瘠,現有的農田多數是“雷響田”,由於水利基礎設施差,無法保證農田的灌溉需要,多渠道發展農業經濟受限。目前,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玉米、茶葉,並有小規模種植核桃、米蕎、甘蔗,由於近年農資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費用不斷上升,村中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特別是今年種植的甘蔗由於國際糖價下降,糖廠收購價較降低,導致農業經濟效益不好,全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經濟收入偏低。

(二)農業生產缺少技術支持,市場觀念落後。農民收入的增長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要想從根本上增加農民的收入就必須在農村發展特色產業,而在農村發展特色產業要依靠的便是先進的技術。例如,在xx村家家户户都養殖冬瓜豬,但存在飼養時間長,肥肉多瘦肉少,產量低的問題,而在銷售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本地人喜歡買,外地人不認可,但是本地人購買力有限,由於缺乏對產品的包裝宣傳,沒有與國內市場對接,未能向高經濟附加值農產品加工發展。再如種植的米蕎,生育期短,適應性廣,營養價值高,投入少,全國範圍內只有xx縣種植,又稱為“xx米蕎”但種植户缺乏技術指導,產量較低,多為“單兵作戰”,沒有形成規模生產和“公司+基地+農户”的訂單保障,米蕎產業多以初級產品出售,其潛在的巨大經濟附加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三)道路交通滯後。該村7個村民小組中,一、三、四、五、七組的道路交通條件相對較好,實現了村內道路路面硬化,基本能滿足現階段發展的需要,但二、六組處於山區陡坡地帶,路面狹窄,還屬土泥路面,尚未得到硬化,道路路況較差,經雨水沖刷後路面損毀嚴重,部分路面已變得溝壑縱橫,嚴重影響了羣眾出行。

(四)農村公共事業條件差、教學水平低、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是鄉鎮醫務人員醫療水平普遍偏低,藥品短缺,醫療設備落後,醫療衞生狀況令人擔憂,農民因病返貧現象比較突出。二是農村羣眾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農村公益性文化設施欠缺。三是農村教育教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師資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農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傳統的小農意識仍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面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相差甚遠。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法治意識較為淡薄,致使法律在調解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社會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全村村民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0%以上。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比較少,導致農業生產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

(五)認識上有偏差。一是農民思想守舊,觀念落後,對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認為新農村建設是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存在過分依賴於政府投入的不良傾向。二是鄉鎮和相關部門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雖然高,但是缺乏引導和激發農民加快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有效措施。少數幹部對於新農村建設存在模糊認識,思想上希望立竿見影、早見實效,期望兩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農村。xx村作為xx重要的佤族村落,有着豐富的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然而這些特色文化並沒有得到深度挖掘,如何將特色文化建設同經濟建設同步發展,起到互惠互補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六)環境衞生整治還需進一步深入。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農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全村建蓋了七個公廁、五個垃圾池,但大多數村組、農户沒有形成愛護環境衞生的習慣,雜物亂堆亂放,牲畜隨意放養,糞便到處有,垃圾路邊扔,長年累月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影響了居住環境。

(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動作用的發揮上不強。一些黨員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指導、幫助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思路不寬,工作方法單一,在羣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二是黨員幹部工作作風不夠紮實,服務意識不強。一些黨員幹部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眾的感情,心想的都是自己的日子,盤算的都是自家的“如意算盤”,精力沒有放在本職工作上。三是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無任何經濟來源。目前,村級組織使用的經費基本上是依靠上級組織下撥來維持,很多工作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村“兩委”的作用無法全面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

(八)貧困危房户較多。xx村約406户為貧困危房户,貧困危房户佔80%,多為杈杈房、木板房,存在漏雨、裂縫、抗震級別低等問題。今年xx縣實施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按照要求,作為邊疆少數民地區,由財政籌措房款最高可達4萬元,剩餘部分動員社會力量,由貧困危房户向親友籌措、銀行貸款,或採用捐助、出義工等形式共同解決,經過抽調了專門人員對所有住户進行逐户宣傳動員和摸調查,大部分羣眾都願意擬建新房。

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勢

(一)上級支持力度大。今年來,xx縣交通局不斷幫助xx村改善交通條件,xx村到xx鎮和中課鎮混泥土硬化道路即將完工,為沿路村組項目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定條件,有利於農產品、物資的運輸和沿街鋪面的經營。現任村“兩委”班子勤奮鑽研,熟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導向,努力爭取上級更多的扶持。

(二)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xx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不大,文化水平較高,有思路,班子團結務實,能為羣眾辦實事,理清了促進本村發展的思路,在具體實踐中為實現奮鬥目標付出了諸多努力。目前全村大部分黨員積極性高,能起到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三)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大。xx村屬於山區,降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林地面積多,木材資源以冬瓜書、杉樹、竹料、西南樺、雜木為主,可大力開發“林下資源”,在林下發展種養殖業,積極打造生態農產品牌。半山坡地帶水源不足,適合規模種植泡核桃、茶葉等。耕地地帶大量推廣種植“xx米蕎”、小紅米、玉米等。水田地帶可以種植水稻。通過農業多種經營,便能闖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對農民增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抓住省委、省政府對xx實施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機遇,加快實施貧困危房户新居改造、鄉村潔淨等工程, 以改造農村豬圈、廁所、廚房, 帶動種植養殖業三位一體生態種植養殖技術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村莊改造中,應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在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民房設計上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注重與自然相和諧。要把農村新能源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結合起來, 要積極發展太陽能、水能等潔淨能源。要整體推進鄉村道路、給排水、村莊淨化亮化美化、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二)突出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各級政府應加大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力度,提高公共資源對農民的覆蓋度,突出發展農村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繼續實行“三免一補”政策, 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成果, 改善辦學條件,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鞏固“兩基”成果,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高羣眾依法送子女入學的自覺性。進一步完善農村三級衞生服務網絡,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力爭參保合格率達100%,不斷籌集新農合基金,減免新農合補償金,切實解決農民看病、就醫等問題。增加農村文化事業投入,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積極發展農村體育事業, 堅持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組建佤族民間文藝演出隊,舉辦農民喜歡的文藝晚會和農民趣味運動會。完成“户户通”安裝和維修任務,有效解決羣眾看電視難、聽廣播困難的問題,提高廣大農民羣眾的幸福指數。

(三)基層領導幹部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與政績觀。要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由於各家各户的家庭財力狀況差別,組與組之間基礎各異,新農村建設要儘量終做到不增加農民負擔,符合羣眾願望,不搞強迫命令,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不搞無效益的產業。要嚴格遵循“先規劃後建房,未規劃不批建”,使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能發揮更好的效益。建設新農村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好事需要辦實,切不要重“唱功”輕“做功”,更不能搞大幹快上式的“政績工程”。

(四)努力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要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基層農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作用,分期分批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等的培訓,促進科學種田、科學養殖,增強農民就業創業的能力,培養一批發展第二、三產業的致富帶頭人。要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強化普法宣傳教育,着力培育羣眾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引導農村羣眾依法表達利益的訴求,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利益,減少用“陳規陋習”解決問題,營造羣眾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五)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立足xx村農業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按照鎮政府提出的“兩穩兩突兩推進”的工作措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穩定糧食生產,使糧食麪積達到6000畝以上,人均達5畝以上,進一步壯大米蕎產業發展,大力推廣米蕎“提純復壯”和脱殼加工技術。穩定發展茶產業。加大1000畝核桃後勤管理和500畝核桃嫁接,壯大核桃產業規模。突破養殖業發展,推出土雞養殖及大牲畜養殖。抓好竹產業發展。推進板栗、澳洲堅果等新興產業發展。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的產、供、銷生產模式,重點解決xx村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有龍頭無基地,有基地缺龍頭,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鏈不長,企業、農户、基地利益聯結不緊的問題。

總之,通過半年的農村工作,深入實地走訪、調研,使我對xx村的現狀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思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珍惜機會、倍加努力、善於思考、刻苦鑽研,為xx佤族新農村建設奉獻微薄之力。

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範文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當前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實現農村、農業、農民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年初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文化局把檢查調研全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發展作為一項必須落實的目標。11月27日至31日,西吉縣文化局聯合有關業務部門對全縣農村文化情況進行檢查調研,對今後規劃建設農村文化事業,指導農村文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基本情況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88個農民文藝團隊,4個社區藝術團,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

2、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

(1)xx年新建綜合文化站6個。新營站佔地xx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紅耀站佔地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什站佔地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西灘站佔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王民站佔地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平方米;火石寨站佔地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

(2)xx至xx年先後建在鄉(鎮)政府院內的文化站有:硝河站50平方米,平峯鎮站80平方米,將台鄉站100平方米,吉強鎮站100平方米,興隆鎮站73平方米。

(3)xx年以前建的獨門獨院的文化站有:沙溝站(xx年)佔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平方米;馬建站(xx年)佔地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81平方米;馬蓮站(xx年)佔地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蘇堡站(1999年)佔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白崖站(1998年)佔地1000平方米,建築191平方米;偏城(1998年)佔地848平方米,建築面積165平方米。

(4)已拆除無站舍的有興坪鄉站、田坪鄉站。

3、文化站人員現狀

全縣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共有91人。其中男81人,女10人;幹部8人,工人83人;回族36人,漢族55人;大專以上學歷28人,中專及高中48人,國中15人。技術職稱:中級1人,初級34人。在崗80人,離崗退養11人。50歲以上42人。

4、村文化室基礎設施。

全縣有村文化室(黨員活動室)306個。標準化建設的活動室88個,總面積7920平方米。組織部門給306個村活動室均配有電教設備、桌凳等,文化部門配備娛樂活動設施的活動室10個。

全縣原有農民文藝團隊(村社戲班子)169個,皮影戲班7家,現在正常活動的農民文藝團隊88個(包括1家皮影戲班)。xx年以後縣城成立社區藝術團4個,建立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文化部門給予扶持配發設施器材的農民文藝團隊8個,文化示範户19個,農家書屋2個。

二、農村文化工作情況

全縣農村文化機構健全,鄉鎮有專職工作人員,村室有兼職人員。

xx年全縣鄉鎮綜合文化站舉辦較大型的羣眾文體活動總計206次。活動次數最多的吉強站16次,將台站15次,最少的田坪站、新營站、硝河站、什站、火石寨站8次。舉辦科普文化培訓班總計121次,5901人(次),最多的8次,分別是吉強站、興平站、將台站、硝河站、興隆站、火石寨站、沙溝站、偏城站,最少的4次,分別是紅耀站、田坪站、馬建站、蘇堡站。全縣19個綜合文化站陣地活動均在240天以上。全縣306個村文化室每年活動3216次,平均活動都在10次以上。全縣88個農村文藝團隊年演出總計2735場(次),21個農村示範户(農家書屋)每年活動總計320次,平均活動都在16次以上。農村文化工作建立資料檔案的有吉強鎮、硝河鄉、馬建鄉,其它16個鄉鎮均無資料檔案。

三、存在的問題

1、鄉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面積窄小,功能不全。有拆除無站所的、有破舊不堪的、有的在鄉政府院內、有的地處偏僻、有的是磚木結構、有的是磚混結構,面積有大有小。興坪站1991年建,1997年維修,佔地650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興坪中學被拆除。田坪站1999年建,佔地281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市場被拆除。蘇堡站、馬蓮站、白崖站、偏城站、馬建站、沙溝站為獨門獨院磚木結構,面積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吉強站、興隆站、將台站、平峯站、硝河站是近年新建磚混結構都在政府院內,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紅耀站、新營站、火石寨站、王民站、西灘站、什站是xx年按照自治區統一設計建設,結構、功能和使用面積都達標,但沒有配套活動器材,圍牆、院落沒有硬化,目前還不能使用。

2、鄉站的陣地和職能作用沒有運用發揮

xx年全縣19個鄉站全部配發了數電影設施,落實“2131”目標,只有沙溝站、火石寨站專業人員開展農村放映,其它17個鄉(鎮)站電影放映專業人員閒置,在社會上另聘的人員放映。鄉(鎮)站的活動陣地一部分出租為門市部,一部分為家屬院。鄉站的專業人員絕大部分被鄉(鎮)政府挪用包村駐隊,進行其它工作。全縣19個鄉站都沒有正常開展日常業務活動的場所。

3、農村文化工作沒有納入目標管理,指導、協調、配合不夠,致使農村文化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近xx年來,特別是鄉鎮機構改革文化站移交到鄉(鎮)政府管理後,業務主管部門就很少與鄉鎮站取得聯繫。在本次調研時,鄉鎮領導和鄉站工作人員均提出建議:一是將文化站收回文化主管部門管理,利於開展工作。二是每年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農村文化工作要提出目標並聯係指導。

4、村級文化陣地設施器材相對滯後,缺少必要的活動器材和報刊書籍,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引導不夠,致使大部分文化陣地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近2年爭取項目扶持村級文化室10個,文藝隊8個,文化示範户(農家書屋)21個,但對其開展活動、設施的使用沒有跟蹤調查,致使一部分設施閒置,一部分設施流失變為私有。

5、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多頭管理,資源配製等方面各主管部門關係未理順,各唱各的調,因此資源的綜合利用不夠。

6、鄉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年齡偏大,學歷低。90%的人員為工人,70%的人員無專業技術職稱,50歲以上的人員佔50%。

四、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對農村文化工作進行分級管理,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管理指導鄉級文化站,鄉文化站管理指導村級文化室、文藝團隊、文化示範户。

2、將鄉鎮文化站建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積極爭取文化建設項目,建設功能齊備,面積達標的綜合文化站,並陸續配套文化活動廣場和舞台,改善羣眾文化活動條件。

3、整合和合理配製文化資源,建設集羣眾業餘文藝演出、體育活動、新農村信息化、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小功率發射點等綜合功能的農村文化陣地,並設立專門的村級管理組織,指派專門的管理人員組織開展活動,理順部門之間的關係,有效地利用現有文化資源。

4、村級文化室購置一定數量的農村、農業和農民方面的報刊書籍。以農村文化室為陣地,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延伸到村級,並堅持送戲下鄉,以解決農村羣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

5、積極組織引導農村羣眾業餘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舉辦較大型的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活動,以激發羣眾參與文娛活動的熱情。

6、對農村文藝和文化方面有特長的農民組織培訓,培養農村文藝、文化體育活動的骨幹。

7、扶持農民業餘劇團,建立文化示範户和農家書屋,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建設。

8、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引進文化專業人才,培訓現有人員,提高素質。

黨建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

我縣自1998年全面實施農村土地二輪承包以來,30年不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得到了鞏固完善,農民生產積極性得以進一步提高。進入xx年後,隨着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農村非農收入的穩步提高,農民對土地的依存度逐漸減弱,農民流轉土地的願望日益增強。針對這樣一種新形勢、新發展,開展對xx縣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存在問題進行調研,提出推進xx縣農村耕地流轉應進一步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化建設、加強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機制等4項政策建議。

一、xx縣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及特點

(一)農村土地流轉現狀

xx縣轄11個鄉(鎮)、100個村民委(社區),截止xx年底,全縣農業人口42.2467萬人,佔全縣人口總數的92.6%,勞動力24.5767萬人,佔全縣農業人口總數的58.17%,家庭承包耕地面積478816畝(其中:田145305畝、地333511畝),林地92.66萬畝。

從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以來,全縣11個鄉鎮都開展了完善二輪農村土地承包工作,共落實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經營權户數91354户,簽訂承包合同88197份,佔承包農户總數的100%,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88197份,發證率達到了100%。截止目前,全縣共流轉耕地面積43301畝,佔承包耕地的9.04%,涉及農户7582户;辦理林權流轉45612畝,佔林地面積的4.92%,有87宗林地進行登記,發放林權證77本,涉及10個鄉鎮、28個村民委、56個村小組,流轉金額823萬元;草地流轉23020畝,租期30年,流轉金額4143.6萬元。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特點

一是耕地流轉方式以出租為主,代耕比重還比較大。截止目前,全縣流轉的43301畝耕地中,以轉包方式流轉的1892畝,佔流轉總面積4.37%;以出租方式流轉的28315畝,佔流轉總面積的65.39%;以互換方式流轉的1592畝,佔流轉總面積3.68%;以轉讓方式流轉的960畝,佔流轉總面積2.2%;其他形式(代耕)10542畝,佔流轉耕地總面積的24.35%。林地、草地流轉方式都為直接出租。二是林地、草地屬於長期,耕地流轉多為短期。耕地除了轉讓、互換、代耕以外,土地流轉期限在2年以內的佔90%以上,多數土地出租合同一年一簽。三是土地收益差別大。全縣土地流轉山區和壩區的土地流轉費用差距較大,山區林地、草地流轉費用偏低,每年每畝60—300元不等,壩區按基礎設施條件好壞的每年每畝300—1000元不等。四是土地流轉經營範圍多元化。由以前耕地流轉單一從事種植業為主發展到耕地、林地、草地流轉從事種植、養殖、經濟林多元的發展格局。五是流轉經營主體多元化。由本地農户自發流轉發展到本地農户、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及引進外地有技術、有經驗的龍頭企業共同參與流轉的多經營主體的格局。

二、推進土地流轉現階段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政策,規範流轉,促農村和諧穩定

由於土地流轉關係到農民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土地流轉中,始終農民利益放在首位,以農民需要為出發點,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在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不變的前提下,把不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作為先決條件,切實保護耕地和保障農户土地流轉收益權。同時,按照“自願、依法、有償”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下硬性指標,不搞強迫命令,不違背羣眾意願,不強行推進,嚴格遵循規定,充分保障雙方的主體地位,大力規範土地流轉申請、登記備案、公證各項程序,依法合理有序地進行土地流轉。

隨着土地流轉管理機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不但解決了從事非農產業農户的後顧之憂,還拓展了種地農户的發展空間,開闢瞭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徑,減少了口頭協議進行流轉造成的糾紛,促進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的解決,做到有證可查,有據可依,減少了人為的調處障礙,促進了全縣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多管齊下,加強流轉,促農民分工分業

結合農村土地流轉尚處於自發階段,羣眾對土地流轉認識不高,參與積極性不強等特點,我縣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時機,一是通過廣泛宣傳,深入指導,營造土地流轉良好氛圍。二是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對土地進行流轉。前面提到的形式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都可以進行。三是積極探索有效的流轉辦法,成片集中流轉承包土地,結合優勢特色產業實行集中開發。四是進一步加強勞務輸出就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土地流轉加快了農民職業分化,實現了農民身份的多種轉變,大量流轉了土地的農村人口轉移和聚集到小城鎮,由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民轉變為城鎮的消費者和勞動者,既為社會創造了商機,也提供了勞務,促進了城鄉之間勞動力、資金、技術、設備等各種要素的互相流動,為城鄉一體化創造了條件。其次,土地的合理流轉,還可讓農村“能人”整合和盤活土地、人力資源,發展集約化、專業化、效益化種養業,做強第一產業,使農村形成一種業主與用工的新的生產關係,造就一批新型農村業主,帶出一批農業產業工人,使農民“昔日種田盼秋收,而今每月領薪酬”。如xx年4月引進的xx鬆南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投資500餘萬元,租賃土地大稼依、小稼依2個村民委6個村小組423農户1000畝土地,建成全州首家千畝連片港澳蔬菜特供基地,不僅為當地羣眾帶來每畝600元租金收入,還吸納了200餘名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廠務工,年務工收入達180餘萬元。

(三)利用時機,築牢基礎,促流轉步伐

自從xx年全省加強中低產田地改造力度,充分整合各部門資金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新煙區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極大了改善了我縣項目實施地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57.36萬畝,平整土地10.73萬畝,為我縣大規模流轉承包土地,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基礎。

如:xx—xx年,在平遠小舍姑、回龍新煙區通過中低產田地改造,對3.2萬畝零星分散土地進行倒埂平整、重新分配,使33個村小組的20761塊土地調整為3445塊,通過互換、出租、轉包等形式,化整為零,實現了2萬畝集中連片種植,為全縣乃至全國烤煙規劃化栽培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烤煙栽種過後因改造後便利的交通、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吸引浙江客商租地種植反季大棚西瓜7300畝,未改造前該地土地一畝租金250元左右,改造後達到850元/畝,光一年的租金周邊羣眾就能得到620.5萬元,比改造前增加438萬元。同時到西瓜大棚打工的周邊村寨羣眾可以拿到30元/天的工錢,一畝按15個工計算,共請工109500人次,周邊農户打工報酬328.5萬元,極大的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xx年在平遠地區計劃租地栽種西瓜的客商已經開始租地建棚,截止目前已出租耕地3000餘畝。

(四)培育龍頭,帶動流轉,促規模經營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土地流轉工作高度重視,明確提出了“搞好土地流轉,鼓勵規模經營”的總體思路,依託資源優勢,“引商户、建基地、拓市場、促外銷、帶發展”,積極培育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户,鼓勵開展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經營。截止目前我縣已經培育本地規模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共實現銷售收入104780.8萬元,上繳税金1646.25萬元,實現淨利潤4667.65萬元,出口創匯2837.7萬美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40元。其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州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新引進香港客商在平遠、稼依租地建立蔬菜種植基地成立規模化龍頭企業2家(xx縣興仔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xx縣鬆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幫助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0家,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

土地流轉流向龍頭企業、專業大户及農業合作組織的有1 509户,面積10985畝,佔流轉總量的25.37%。通過土地流轉形成規模經營的業主(企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户),為了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多種先進的農機具、優良品種和先進農業適用技術,多方接受農業信息服務,繼而整合生產要素,實行專業化、規模化經營,解決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在銷售、技術、信息和資金等方面的難題,為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提高了經營效益,帶動農業生產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轉變,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如:潤輝公司、華博公司、同和公司投入資金承包土地建生產基地,引進小米辣、韓國辣新品種給農户種植,在種植技術上提供指導,使全縣辣椒種植農户小米辣、韓國辣種植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如今辣椒種植已成為羣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xx縣興仔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於xx年11月落户xx縣平遠鎮堯房白者村,計劃xx年在xx縣投資建立蔬菜基地達到3000畝,五年內發展到1萬畝以上。xx年11月至今,已租用土地1500畝,租金每畝800—900元,用於種植油菜心、芥藍、江門白菜、豆角(豇豆)等10多個品種的優質蔬菜。目前公司1500畝基地平均每天用工200人,可實現農民勞動力收入182.5萬元;1500畝基地每天可產蔬菜約15噸,年產5475噸,按5000元/噸計算,每年可實現2737.5萬元的經濟收入。萬畝基地建成後每年可保障就業勞動力1300人,實現勞動力收入1186.25萬元;每年產蔬菜36500噸,可實現經濟收益1.825億元。5年後,xx縣農民學會種植經驗和技術後,將以“公司+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種子、種苗給農户種植,產品由公司統一收購,大面積發展優質蔬菜,帶動當地農户致富,積極推動xx縣無公害蔬菜的發展,實現公司利益和農民利益雙贏。

(五)特色經營,多元流轉,促產業優化

我縣農村流轉土地經營方式已經從以往單一的蔬菜、烤煙、辣椒、西瓜等經濟作物種植業擴展到雜交玉米制種、經濟林果、畜禽養殖等多元化的範圍,使全縣農業產業佈局不斷完善,規模化種、養殖業不斷擴大。以八嘎鄉為例,xx年全鄉流轉承包地8000多畝,其中:940畝用於建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及三星上寨巴西蘑菇種植合作社,種養户畝產收入在3200元以上。5900畝用於發展杉樹、桉樹經濟林作物栽植,實現土地流轉創造55000萬元的經濟價值。100多畝山林地用於圈養雞禽養殖、鴨禽養殖、生豬養殖,實現經濟創收4.5萬元/年,通過土地流轉承包方式,全鄉創造了多贏的局面,改變了傳統模式,促進了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了農業產業化水平。

(六)創新方法,打造亮點,促模式創新

草場土地流轉在我縣土地流轉中是新發展方向,我縣天聖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採取“公司+基地+農户+市場”的生產經營模式,在阿舍鄉租賃23020畝草場,建成了阿舍黑巴人工草場,改變以前公司單方面養殖的方式,開展與農户進行聯合養牛,即:公司負責提供基礎母牛、負責品種改良、負責廄舍改造、負責科學飼養管理技術指導和畜產品的回收銷售;農户主要負責草場的維護與牛的飼養管理,在草場周邊的農户,公司還把草場劃分片區,由公司出資對牧草的施肥與管護,讓農户在劃定區域內放牧,以便公司統一管理和跟蹤服務,隨時瞭解牛的生長狀況,以便及時回購新增的犢牛,從而提高農户養牛的積極性和管理牛羣的主動性,在與農户聯合飼養上,採取3:7分成的辦法,即:公司30%、農户70%。目前與該公司聯合飼養的農户有231户、飼養母牛1155頭,户均飼養5頭。經公司回收聯合飼養户的雜交犢牛,共先後育肥肉牛外銷xx餘頭,銷售收入達3000餘萬元,贏利200餘萬元。聯合養殖農户年養牛收入高的達1萬餘元,低的達6000餘元,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帶動了當地肉牛產業的發展。初具發揮了畜牧龍頭企業的作用,並示範帶動了稼依帝龍養殖場、平遠特色養殖場、王武養牛場等養牛企業的興起,為我縣實施草食畜產業化發展步伐和開展畜牧業土地流轉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三、當前制約我縣農村土地流轉的障礙及分析

(一)對土地流轉宣傳引導不夠廣泛和深入,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

除了部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户與農户達成的流轉合同比較正式外,絕大多數流轉依然是自發性的鬆散型管理模式,無序性、隨意性大。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私下流轉的多,組織流轉的少;轉包、出租或代耕的多,轉讓的少;口頭協商多,文協議少。自發流轉的農户大部分是在親戚、朋友範圍內流轉,流轉規模較小,許多隻是口頭協議,即使私下有文協議也不規範,雙方的權利義務不明確,法律手續不完備,容易發生糾紛卻難以解決。根本原因一是我們的宣傳不夠到位。有些基層幹部擔心由土地引發更多矛盾,採取謹慎態度,基本是放任發展。對相關政策、法規宣傳不夠,沒有全方位深入人心,農民沒有充分認識到土地流轉的好處,一部分農民不懂土地流轉。也有一部分農民思想觀念轉變比較慢,土地情節比較深,加上農耕勞動強度減小,外出務工缺少技能,進城務工,因為不能享受城市的各種保障制度,也缺少相關保障機制,所以不敢進行土地流轉。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户怕土地被徵用流轉出去後,一旦佔地,在補償方面吃虧,所以不願意流轉土地。二是對土地流轉的指導管理存在缺位,流轉不規範。對土地流轉,缺少具體的政策規定,缺少規範管理的實施細則,沒有統一的合同範本,在流轉程序、流轉方式、流轉檔案管理、流轉糾紛調處等方面沒有指導性意見。

(二)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缺位,缺少土地流轉的服務機構

目前,各鄉鎮雖提供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服務,為土地轉讓、互換提供了方便,但由於沒有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土地流轉信息渠道不暢,土地流轉的供應雙方消息不能及時溝通,存在“要轉的,轉不出;要租的,租不到”,導致部分土地資源使用效率低。從調研中發現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的地方對土地流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土地流轉是農户自己的事,應由農户和業主自由協商,對之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疏於管理;二是土地流轉的管理機制,制約了土地流轉進程;三是現行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法規有不便操作之處。調查中沒有發現專門從事農村土地流轉的中介服務組織,沒有哪個服務部門能在供求主體之間架起橋樑,沒有信息服務,往往出現轉讓者找不到合適的受讓者,而需要土地的人則又找不到有意向的出讓者。同時,土地流轉方式比較單一,缺少依託流轉土地進行開發經營的經濟實體企業。

(三)對土地流轉户缺少相應的保障機制

對離土農民沒有相應的轉移就業促進機制,沒有比較完善的為其解除後顧之憂的生活保障機制,沒有平衡利益關係的流轉價格調控機制,農民缺少對未來生活保障預期信心,所以不敢流轉或不敢長期流轉,重新就業也很難安心。同時,流轉期限短,土地的投入和養護受到一定影響,個別存在掠奪式粗放經營的現象,這對流轉雙方都很不利。

(四)地塊分散,不便流轉耕地

雖然通過近年來的中低產田地改造等項目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57.3557萬畝,但是由於是分為多部門建設,建設標準參差不一,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薄弱,土地平整面積只有10.73萬畝,只佔改造完成面積的18.7%,目前農户土地主要還是以小塊土地為主,面積不大、難以成片、不便於大户耕作和管理,制約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影響了規模化經營的開展,降低了大户擴大土地耕作規模的熱情。

(五)農業税收與補貼政策對承包耕地流轉缺乏相應補充

最近幾年,相繼免除農業税,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農業補貼,並通過“一折通”直接發放到承包農户手中,造成參與土地流轉的經營户與承包户之間到底誰應該得到補貼的矛盾,影響了部分經營户和承包户進行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四、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化建設

由於土地流轉涉及農民較廣,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遵照黨中央的農村土地政策,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以農民所需為出發點,結合各鄉(鎮)實際,加強制度化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工作。一是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的前提下,把不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作為先決條件,切實保障農户承包期內土地權益;二是按照“穩制活田”和“自願、依法、規範、有償”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保護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不下硬性指標,不搞強迫命令,不違背羣眾意願,不強行推進;三是嚴格遵循政策規定,充分保障流轉雙方的合法地位,大力規範土地流轉申請、登記、備案、公證各項程序,依法合理有序進行土地流轉。四是把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農民土地流轉收益權,杜絕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截留、扣繳和佔用,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五是完善健全農資補貼政策,對於參與土地流轉的耕地相關補貼採取“誰種植、補貼誰”的激勵措施,鼓勵大户、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進行土地流轉。

(二)加強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機制

要逐步建立各項保護機制,為土地流轉提供強有力保障。一是規範土地流轉程序,土地流轉必須簽訂規範的流轉合同,實行登記制度,由村委會備案,鄉鎮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登記,建立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積極探索通過市場調節土地流轉的長效機制,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鄉鎮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充分利用數鄉村網絡平台,開展土地流轉供求登記、信息發佈、土地評估、政策諮詢等服務工作。村級成立土地流轉合作社,接收農户申請託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由合作社進行規模種植或通過鄉鎮調劑和廣告招租等形式,把土地承包出去,解決“包給誰”和“誰想包”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問題,使土地流轉進入有序的市場化軌道。二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轉激勵機制,願意流轉土地的農户,對其再創業、再就業給予優先支持;三是出台種糧大户優惠扶持政策,鼓勵規模經營;四是建立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機制,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同時要儘可能多的開發適合農民的就業崗位;五是完善養老統籌、醫療保險等基本生活保障機制,為農民流轉土地解除後顧之憂;六是完善農地徵用補償制度,提高補償標準,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徵用農民土地,不能政府強制,要讓農民以自己的合法身份,參與土地非農開發經營,價格可以市場化,讓農民多獲得一些補償,為以後的生存、發展創造好一點條件。七是制定鼓勵土地流轉的措施,對於引導農户流轉土地較多、增收效果顯著的鄉鎮和行政村給予適當獎勵;對於通過採取土地流轉合作方式集中農户土地進行規模經營,並能切實帶動農户增加收入的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户進行重獎,並從扶持資金、税收政策、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傾斜。

(三)加強政府服務職能

做好土地流轉指導與服務工作是各級政府的職責,必須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特別是農業經管部門要幫助農民羣眾做好流轉合同簽訂前的指導、審查,對已簽訂合同進行登記備案,出現糾紛後進行調解和仲裁。鄉與村必須監督農村土地的合理使用,為土地流轉及時提供政策諮詢、信息服務,尤其是要建立信息平台,提供土地供求信息。還要把土地流轉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支持專業户、專業村的發展,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整理和村莊整治,讓土地流轉更加方便,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結合新農村建設、中低產田地改造,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和村莊整治力度,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這是促進土地流轉的有益補充,有利於解決地塊過小、土地質量和耕作條件差異過大帶來的土地流轉難問題。

【第5篇】2022年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

xx年3月,我被選派到xx縣xx鎮xx村擔任第九批新農村建設駐村幫扶工作隊指導員,為切實履行好“八大員”的職責,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基層組織的幫助、配合下,駐村期間,採取聽彙報、召開座談會、走村入户、實地調查等方法,對xx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概況

(一)地理氣候概況。xx村隸屬xx佤族自治縣xx鎮,地處鎮東及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鎮道路為毛石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89公里。東鄰xx縣中課鄉嘎勒村,南鄰勐卡鎮永業村和xx鎮阿莫村,西鄰xx鎮xx村,北鄰xx鎮代格拉村。xx村屬於亞熱帶雨林季風氣候,乾濕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平均海拔1602米,年平均氣温20.3 ℃,年降水量1950毫米。

(二)人口及土地概況。xx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445户,户籍人口1556人,其中農業人口1541人,勞動力906人,其中佤族1551人、漢族5人、彝族1人。全村國土面積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65畝,人均耕地2.41畝,擁有林地12699畝,人均佔有林地8.15畝,臨時耕地960畝,旱地415畝,人均佔有旱地0.26畝。茶葉面積1224畝,甘蔗面積365畝,玉米麪積1060畝,水田面積1190畝,蔬菜面積80畝,其他作物面積68畝。適合種植稻穀、玉米、小紅米、小米蕎等農作物。

(三)經濟情況。xx村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6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50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經濟來源以傳統糧食種植業(稻穀、玉米、米蕎、茶葉、甘蔗)、傳統養殖業(養豬、牛、雞等)及農民外出勞務收入為主,第二產業為零,第三產業只有商飲和運輸業收入,佔總收入的5%。目前正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但由於種植週期較長,經濟效果尚未顯現。全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佔全村勞動力的40%以上,外出務工收入佔總收入的30%。

(四) 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配套設施狀況。水利條件:境內有xx河,是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但設施有限,利用率低,大部分耕地主要以雨季的天然降水為農作物提供水源,該村農業仍屬山區雨養農業。全村的農田水利化程度還很低,全村20公里水均為未實現三面光。交通條件:通鎮的主幹公路道路1條,為毛石路13公里,路面寬4米,有效路面3.5米。能源條件:7個村民小組445户已全部通電,通電率為100%。由於經濟貧困,用電僅用於照明和電視,羣眾基本上是靠伐薪柴作為生活能源;經濟條件稍好的羣眾安裝了太陽能。教育:建有國小1所,但僅辦到4年級,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71人,住校生29人,圖書約有xx冊。文化: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衞生: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室和鎮衞生院,衞生室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13公里。廣播電視:339户通衞星電視,擁有電視機339台。農户住房:以杈杈房、木板房為主,抗震級別較低,基本屬於貧困危房的改造範圍。

(五)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全村共有正式黨員40人,全部為少數民族,黨員年齡結構為最高年齡75歲,最小年齡24歲,村黨總支部設5名委員,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主任實行“一肩挑”,黨總支部下設 7個黨支部,黨員活動室有8個。

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xx村林地多,耕地少,耕地土壤貧瘠,現有的農田多數是“雷響田”,由於水利基礎設施差,無法保證農田的灌溉需要,多渠道發展農業經濟受限。目前,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玉米、茶葉,並有小規模種植核桃、米蕎、甘蔗,由於近年農資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費用不斷上升,村中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特別是今年種植的甘蔗由於國際糖價下降,糖廠收購價較降低,導致農業經濟效益不好,全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經濟收入偏低。

(二)農業生產缺少技術支持,市場觀念落後。農民收入的增長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要想從根本上增加農民的收入就必須在農村發展特色產業,而在農村發展特色產業要依靠的便是先進的技術。例如,在xx村家家户户都養殖冬瓜豬,但存在飼養時間長,肥肉多瘦肉少,產量低的問題,而在銷售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本地人喜歡買,外地人不認可,但是本地人購買力有限,由於缺乏對產品的包裝宣傳,沒有與國內市場對接,未能向高經濟附加值農產品加工發展。再如種植的米蕎,生育期短,適應性廣,營養價值高,投入少,全國範圍內只有xx縣種植,又稱為“xx米蕎”但種植户缺乏技術指導,產量較低,多為“單兵作戰”,沒有形成規模生產和“公司+基地+農户”的訂單保障,米蕎產業多以初級產品出售,其潛在的巨大經濟附加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三)道路交通滯後。該村7個村民小組中,一、三、四、五、七組的道路交通條件相對較好,實現了村內道路路面硬化,基本能滿足現階段發展的需要,但二、六組處於山區陡坡地帶,路面狹窄,還屬土泥路面,尚未得到硬化,道路路況較差,經雨水沖刷後路面損毀嚴重,部分路面已變得溝壑縱橫,嚴重影響了羣眾出行。

(四)農村公共事業條件差、教學水平低、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是鄉鎮醫務人員醫療水平普遍偏低,藥品短缺,醫療設備落後,醫療衞生狀況令人擔憂,農民因病返貧現象比較突出。二是農村羣眾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農村公益性文化設施欠缺。三是農村教育教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師資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農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傳統的小農意識仍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面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相差甚遠。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法治意識較為淡薄,致使法律在調解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社會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全村村民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0%以上。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比較少,導致農業生產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

(五)認識上有偏差。一是農民思想守舊,觀念落後,對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認為新農村建設是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存在過分依賴於政府投入的不良傾向。二是鄉鎮和相關部門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雖然高,但是缺乏引導和激發農民加快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有效措施。少數幹部對於新農村建設存在模糊認識,思想上希望立竿見影、早見實效,期望兩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農村。xx村作為xx重要的佤族村落,有着豐富的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然而這些特色文化並沒有得到深度挖掘,如何將特色文化建設同經濟建設同步發展,起到互惠互補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六)環境衞生整治還需進一步深入。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農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全村建蓋了七個公廁、五個垃圾池,但大多數村組、農户沒有形成愛護環境衞生的習慣,雜物亂堆亂放,牲畜隨意放養,糞便到處有,垃圾路邊扔,長年累月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影響了居住環境。

(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動作用的發揮上不強。一些黨員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指導、幫助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思路不寬,工作方法單一,在羣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二是黨員幹部工作作風不夠紮實,服務意識不強。一些黨員幹部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眾的感情,心想的都是自己的日子,盤算的都是自家的“如意算盤”,精力沒有放在本職工作上。三是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無任何經濟來源。目前,村級組織使用的經費基本上是依靠上級組織下撥來維持,很多工作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村“兩委”的作用無法全面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

(八)貧困危房户較多。xx村約406户為貧困危房户,貧困危房户佔80%,多為杈杈房、木板房,存在漏雨、裂縫、抗震級別低等問題。今年xx縣實施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按照要求,作為邊疆少數民地區,由財政籌措房款最高可達4萬元,剩餘部分動員社會力量,由貧困危房户向親友籌措、銀行貸款,或採用捐助、出義工等形式共同解決,經過抽調了專門人員對所有住户進行逐户宣傳動員和摸調查,大部分羣眾都願意擬建新房。

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勢

(一)上級支持力度大。今年來,xx縣交通局不斷幫助xx村改善交通條件,xx村到xx鎮和中課鎮混泥土硬化道路即將完工,為沿路村組項目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定條件,有利於農產品、物資的運輸和沿街鋪面的經營。現任村“兩委”班子勤奮鑽研,熟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導向,努力爭取上級更多的扶持。

(二)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xx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不大,文化水平較高,有思路,班子團結務實,能為羣眾辦實事,理清了促進本村發展的思路,在具體實踐中為實現奮鬥目標付出了諸多努力。目前全村大部分黨員積極性高,能起到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三)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大。xx村屬於山區,降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林地面積多,木材資源以冬瓜書、杉樹、竹料、西南樺、雜木為主,可大力開發“林下資源”,在林下發展種養殖業,積極打造生態農產品牌。半山坡地帶水源不足,適合規模種植泡核桃、茶葉等。耕地地帶大量推廣種植“xx米蕎”、小紅米、玉米等。水田地帶可以種植水稻。通過農業多種經營,便能闖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對農民增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抓住省委、省政府對xx實施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機遇,加快實施貧困危房户新居改造、鄉村潔淨等工程, 以改造農村豬圈、廁所、廚房, 帶動種植養殖業三位一體生態種植養殖技術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村莊改造中,應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在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民房設計上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注重與自然相和諧。要把農村新能源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結合起來, 要積極發展太陽能、水能等潔淨能源。要整體推進鄉村道路、給排水、村莊淨化亮化美化、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二)突出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各級政府應加大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力度,提高公共資源對農民的覆蓋度,突出發展農村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繼續實行“三免一補”政策, 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成果, 改善辦學條件,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鞏固“兩基”成果,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高羣眾依法送子女入學的自覺性。進一步完善農村三級衞生服務網絡,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力爭參保合格率達100%,不斷籌集新農合基金,減免新農合補償金,切實解決農民看病、就醫等問題。增加農村文化事業投入,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積極發展農村體育事業, 堅持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組建佤族民間文藝演出隊,舉辦農民喜歡的文藝晚會和農民趣味運動會。完成“户户通”安裝和維修任務,有效解決羣眾看電視難、聽廣播困難的問題,提高廣大農民羣眾的幸福指數。

(三)基層領導幹部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與政績觀。要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由於各家各户的家庭財力狀況差別,組與組之間基礎各異,新農村建設要儘量終做到不增加農民負擔,符合羣眾願望,不搞強迫命令,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不搞無效益的產業。要嚴格遵循“先規劃後建房,未規劃不批建”,使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能發揮更好的效益。建設新農村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好事需要辦實,切不要重“唱功”輕“做功”,更不能搞大幹快上式的“政績工程”。

(四)努力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要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基層農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作用,分期分批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等的培訓,促進科學種田、科學養殖,增強農民就業創業的能力,培養一批發展第二、三產業的致富帶頭人。要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強化普法宣傳教育,着力培育羣眾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引導農村羣眾依法表達利益的訴求,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利益,減少用“陳規陋習”解決問題,營造羣眾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五)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立足xx村農業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按照鎮政府提出的“兩穩兩突兩推進”的工作措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穩定糧食生產,使糧食麪積達到6000畝以上,人均達5畝以上,進一步壯大米蕎產業發展,大力推廣米蕎“提純復壯”和脱殼加工技術。穩定發展茶產業。加大1000畝核桃後勤管理和500畝核桃嫁接,壯大核桃產業規模。突破養殖業發展,推出土雞養殖及大牲畜養殖。抓好竹產業發展。推進板栗、澳洲堅果等新興產業發展。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的產、供、銷生產模式,重點解決xx村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有龍頭無基地,有基地缺龍頭,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鏈不長,企業、農户、基地利益聯結不緊的問題。

總之,通過半年的農村工作,深入實地走訪、調研,使我對xx村的現狀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思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珍惜機會、倍加努力、善於思考、刻苦鑽研,為xx佤族新農村建設奉獻微薄之力。

【第6篇】移民開發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特色發展調研報告

移民開發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特色發展調研報告

為深入推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紮實開展調研實踐,全面推進全區水電移民工作。按區委的安排部署,近日,區移民局組織黨員幹部對我區當前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移民資金及檔案管理、移民工程項目實施管理和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箐門口水庫、景洪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等移民點和_____鎮、龍潭鄉、_____鄉、_____港鎮進行調研,就蹲點調研,並就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影響和制約我區移民工作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移民安置總體任務和年度計劃完成情況

我區當前水利水電移民安置工作涉及景洪、糯扎渡兩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區內大中河、箐門口以及區外爐房、蒿枝壩(昭通遷入)等大中型水庫。

(一)景洪水電站。根據《景洪水電站建設徵地及移民安置規劃實施報告實物指標及移民安置規劃》(審定本),我區景洪水電站建設徵地規劃水平年移民搬遷安置人口1754人。現已完成了庫區、失穩區移民搬遷安置219人。20xx年度需完成大營盤383人、七星巖325人的搬遷安置任務。

(二)糯扎渡電水站。根據《糯扎渡水電站建設徵地及移民安置規劃實施報告實物指標及移民安置規劃》(審定本),我區糯扎渡水電站建設徵地規劃水平年移民搬遷安置人口6280人。現已完成了施工區、提前徵用區、圍堰截流區等移民搬遷安置1220人。20xx年度需完成多渠道安置庫區移民方案編制工作。

(三)其它水庫。從20xx年始逐年落實大中河、箐門口以及爐房、蒿枝壩等大中型水庫移民2315人後期扶持政策20年,包括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兑付及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大中河等水庫20xx年第三季度至20xx年第二季度後期扶持資金的兑付工作。

二、移民安置點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根據景洪、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實施規劃報告,景洪水電站共規劃建設大營盤、七星巖、蚌塘、南奪、冬谷田三期5個安置點;糯扎渡水電站共規劃建設冬谷田、南島河、整碗、龍潭、大沙壩、三棵樁6個安置點。

(一)景洪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大營盤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287.818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967萬元。

2.七星巖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水利設施、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898.733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老普地箐水庫工程建設,投資357萬元。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75.9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人畜飲水、對外交通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175.97萬元。

4.蚌塘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規劃生產安置107人(蚌塘村民小組30人、中隊77人),實施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94.93萬元。現已完成人畜飲水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14萬元。生產用水工程因大中河干渠建設未啟動未實施。

5.南奪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原規劃對六隊的33人進行生產恢復,現針對移民意願,已取消了該安置點。

(二)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冬谷田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711.946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建設,共投資711.946萬元。

2.南島河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河道改造、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139.0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河道改造、廁所、村內供電供水等項目建設,共投資753萬元。

3.整碗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衞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868.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整、文化室、廁所、人畜飲水、對外交通、供電工程等項目建設,共投資606.97萬元。

4.龍潭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衞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現已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廁所、人畜飲水、農田水利等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6084.93萬元。

5.大沙壩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衞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97.35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廁所、供電、人畜飲水等項目建設,共投資152.23萬元。

三、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

(一)景洪水電站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移民生產資料原規劃共需配置水田402畝、產業地2127畝、旱地812.5畝、林地1625畝,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大營盤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4畝、產業地5畝,規劃安置383人共需流轉水田153.2畝、產業地1915畝。根據移民恢復生產需要和_____港鎮橄欖壩村實際情況,採取移民自行流轉和政府統一流轉相結合的辦法恢復羣眾生產,現已流轉產業地(橡膠)400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800萬元。水田因移民不同意用土地補償費進行改造,無法進行配置。

2.七星巖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6畝、旱地2.5畝、林地5畝,規劃安置325人共需流轉水田195畝、旱地812.5畝、林地1625畝,現已流轉園地350畝(用於改造為水田),投資170萬元,計劃開墾為水田195 畝。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安置移民屬生活安置,不配置生產資料。

4. 蚌塘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65畝、產業地1.98畝,規劃安置107人共需流轉水田53.5畝、產業地212畝,採取羣眾自行流轉的方式恢復生產。

5.南奪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1.17畝,已採取羣眾自行流轉的方式恢復生產。

(二)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移民生產資料原規劃共需配置水田2542畝、旱地5509畝、菜地290畝、林地13375畝,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冬谷田移民安置點:冬谷田一、二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安置糯扎渡水電站施工區南帕河村民小組移民248人,屬生活安置,不配置生產資料,移民仍回老寨子耕種田地。

2.南島河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7畝、旱地1.5畝、林地 4畝、菜地0.1畝,規劃安置556人,共需流轉水田389畝、旱地834畝、林地2224 畝、菜地55.6畝。已流轉水田442.93畝、菜地27.9畝。

3.整碗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7畝、旱地1.5畝、林地5畝、菜地0.05畝,規劃安置568人,共需流轉水田397.6畝、旱地852畝、林地2840畝、菜地28.4畝,已流轉水田475.72畝、旱地1080.97畝、置換林地 5000 畝。

4.龍潭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8畝、旱地1.7畝、林地4畝、菜地0.1畝,規劃安置2065人,共需流轉水田1652畝、旱地3510畝、林地8260畝、菜地206.5畝。已流轉水田746.518畝、旱地2327.89畝、其它土地502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3329.497萬元。

5.大沙壩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 0.5 畝、旱地1.5 畝,規劃安置209人,共需流轉水田104.5畝、旱地313.5 畝、林地51.6畝。已流轉水田105畝、其它土地180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181萬元。

四、移民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

移民專項資金共分為農村移民補償費、基本預備費和其它費用等。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為主要資金,包括移民搬遷補償補助和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兩大部分。我區移民資金使用管理嚴格執行《_____省大中型水利水電移民資金管理辦法》,落實制度,強化監督,專款專用,保證了移民資金的規範管理和高效使用。

(一)移民補償補助費支付程序。實物指標認證兩榜公示無異議,移民局彙總材料逐級上報確認、核准後,個人和集體財產補償補助費由區移民開發局撥付到相關鄉(鎮),由鄉(鎮)支付給移民個人(專户儲存);土地補償費統一用於安置區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後剩餘土地補償費由區移民局兑付給村民小組用於生產發展。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結束後,全部補償、補助費由區移民開發局核實結算。

(二)移民工程款項支付程序。移民工程款項嚴格按照項目預算、財務決算和審計後支付的程序進行。所有項目須驗收合格並經移民綜合監理部審核和審計部門審計通過後進行結算,每個項目款項必須按工程建設管理規定經監理部門、管理技術人員、區移民開發局分管領導等審核簽字後,由局長審批支付。

(三)移民專項資金收支情況。截至20xx年2月,我區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44202萬元,共支付37782萬元。

1.景洪水電站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21061萬元、支出17007萬元。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移民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費)撥入12774萬元、支出10779萬元;國有土地補償費撥入1011萬元、支出674萬元(20xx年12月撥入區財政);_____港防護工程建設費撥入6514萬元、支出4814萬元;專業項目費撥入454萬元、支出348萬元;基本預備費撥入141萬元,支出140萬元;其它費用(實施管理費)撥入167萬元、支出252萬元。

2.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23141萬元,共支出20775萬元。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移民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費)撥入22332萬元、支出19698萬元;基本預備費撥入336萬元,支出210萬元。其它費用(實施管理費)撥入473萬元、支出867萬元。

五、移民工程項目實施管理情況

(一)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根據移民安置實施規劃和結合移民安置區實際情況,由區移民開發局委託設計單位,對所擬實施項目進行設計,並將初步設計成果提交專家會議評審。

(二)工程項目上報核准。根據項目規劃設計成果及專家評審結果,嚴格按照《_____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實施項目核准辦法》和《_____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管理費使用審批辦法》規定,認真做好項目的上報核准工作。

(三)工程項目組織實施。項目核准後,嚴格按照招投標法組織項目招投標。工程項目建設委託具有相應監理資質的監理公司負責監理,並請質檢部門進行質量監督,完工後按要求進行初驗和終驗。根據項目歸口管理規定,專業項目一律委託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如水、電、路、學校、衞生等。如在建的龍潭泡貓河水庫工程委託區水務局建設,整碗國小擴容工程委託區教育局建設等。

(四)工程項目移交使用。工程項目建設竣工並通過驗收後,由區移民開發局現場移交相關部門、移民村組管理使用,並履行移交手續。

六、檔案管理情況

_____區水電移民檔案管理工作始終嚴格按照《_____省水電工程移民檔案管理辦法》(雲移局[20xx]7號)和《_____省水電移民檔案工作三個業務規範》(雲移局[20xx]90號)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結合水電移民工作實際分文書檔案、會計檔案、移民搬遷安置户專業檔案、移民工程建設項目專項檔案和移民影像電子文本檔案五大類進行收集整理、立卷歸檔。至目前共建立文書檔案19卷、會計檔案52卷、移民搬遷安置户專業檔案289件,刻錄影像光盤100盤,影像電子檔案30000餘張。移民工程建設項目專項檔案正收集整理歸檔中。由於諸多原因,移民工作實施初期部分檔案資料缺失較大,目前正在蒐集、完善和彌補。

七、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落實情況

(一)移民後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記情況。根據《國務院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xx〕17號)和《_____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_____省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方案及相關暫行辦法的通知》(雲政辦發[20xx]8號)精神,認真核定登記了我區20xx年6月30日前竣工的大中型水庫移民人口共2135人,其中區內大中河水庫409人、箐門口水庫1440人,區外昭通爐房水庫254人、其它水庫32人;核定登記了我區景洪水電站移民後期扶持人口1102人。

(二)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兑付情況。20xx年第三季度至20xx年第二季度,市財政局、市移民開發局共下撥我區移民後期扶持資金256.2萬元,其中_____鎮1443人173.16萬元,已兑付3人3600元,因箐門口水庫移民身份界定工作未結束,1440人172.8萬元的後期扶持資金暫未兑付;_____鎮2人兑付2400元;倚象鎮27人兑付3.24萬元;六順鄉663人兑付79.56萬元。

(三)移民後期扶持項目實施情況。根據_____省移民安置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轉發做好大中型水庫庫區和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大綱的通知》(雲移領辦[20xx]31號文)要求,結合實際編報了《大中河水庫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箐門口水庫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和《景洪水電站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大中河水庫項目規劃總投資348.6萬元,箐門口水庫項目規劃總投資300萬元,景洪水電站項目規劃總投資358萬元,分別包含基礎設施、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口糧田改造、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等。所規劃項目待上級核准後實施。

八、影響移民安置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移民庫區剩餘資源處理政策未予明確,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落實相對滯後,已搬遷安置移民意見較大,返遷現象突出,移民安置點生產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二)新老移民政策更替和受“同地不同庫”、“同庫不同策”情況的影響以及現行移民政策難於全部解決移民人口指標、移民身份界定、補償補助標準等實際問題,移民上訪頻繁,維穩形勢嚴峻。

(三)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較遷出地大為減少,移民自身技能難於適應安置地生產發展要求,移民產業培植較為困難,移民生產生活恢復發展緩慢。另外,安置點土地流轉過程中,經過收儲和分配環節後,土地損失突出,造成今後無法結算。

(四)整體聯動、上下互動的移民工作機制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和更好的落實,歸口解決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中,諸如組織建設、户口遷移、入學就醫、扶貧幫困、生產發展等實際問題,更好的服務於移民羣眾。

(五)涉及移民安置工作相關鄉(鎮)黨委、政府需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發揮鄉(鎮)黨委、政府對移民工作的主導作用,依據職責區分切實抓好相關工作落實。

(六)移民工作的協調力度需進一步加大,要積極與業主、設計、監理等部門溝通協調、互通情況、共商對策,及時解決好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促進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

(七)糯扎渡、景洪水電站20xx年以前須直接完成7756人的搬遷安置和落實20年後期扶持政策,繁重的工作任務與移民工作機構缺編少員的現狀極不相符,維持工作正常運行十分困難。建議增加人員編制,充實工作人員。

九、下步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移民工作的領導,全力推進移民安置工作。

(二)進一步加大移民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特別是糯扎渡水電站庫區多渠道安置移民政策的宣傳。

(三)進一步加大移民工作的協調力度,特別是與省市、昆明院和業主的協調,以保障移民安置工作有序推進。

【第7篇】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作為_____鎮_____村的一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我嚴格按照要求,深入村組户進行調查走訪,進一步掌握村情民情,結合其它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走訪情況及全鎮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情況,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_____鎮地處兩市(昭通、曲靖)、兩縣(會澤、巧家)、五鄉鎮(爐房、大橋、迤車、老店、崇溪)結合部,俗有巧家“東南大門”之稱。最高海拔老黑箐樑子3202米,最低海拔木橋蟲源2080米。國土面積29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148500畝,森林履蓋率達48%。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230個村民小組,總户數7139户33027人,其中農業人口31313人,居住着漢、彝、苗等五個民族。20xx年全鎮人均純收入1814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956萬元。全鎮種植業主要以玉米、馬鈴薯為主,養殖業以生豬為主,經濟作物主產油菜籽,綠肥籽。20xx年和20xx年該鎮分別在小米地村新房子自然村和_____村新灣自然村建設衞生文明村示範點及特色產業村示範點各一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設點農民收入不斷提高,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產業基礎得到夯實。

同時,自實施新農村建設以來,該鎮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建設點7個,修建村衞生室2個,新修進村公路23公里及客運站1個,建立仔豬基地2個,生豬養殖小區2個,扶持培養10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户2户,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户900户,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方面進一步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經過各個指導員的調查走訪,雖然該鎮在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現出一些共性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基礎設施條件產,水利化程度低下,產業基礎薄弱,農民增收困難等,具體情況如下: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各村經濟發展不平衡

20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_____村位居首位,分別為1946.2萬元、2134元,而木橋村位居未位,僅645.8萬元和1046元。農村經濟總收入相關3倍多,農民人均純收入相差2倍多,導致了各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差異太大。並且我鎮農村經濟總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業生產屬粗放式的,加工能力低,缺乏產業化經營。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禽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忽視了品牌效應,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免徵農業税後,我鎮農村的基礎財力巨減,財政“缺口”大,加之各村都無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上級下撥的轉移支付無法維持鎮、村組織機構運轉所需財力。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20xx年,我鎮農業人口31313人,勞動力資源19333人,勞動力轉移7000人,轉移部分國中生僅佔30%,而國小或以下文化的達65%,未轉移部分國中生所佔比例僅為15%左右。為此,我鎮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文化水平低下,即使轉移出去也只能乾重活、粗活。農民思想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我鎮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衞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衞生狀況令人擔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

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羣眾致富本領不高。一些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三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眾的感情。四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8個村都沒有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正常的辦公費用都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

三、幾點建議

新農村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結合調研走訪情況,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為民辦好事實,解決羣眾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水、電、路的新建與改造,還是民間糾紛的調解;無論是 產業的發展,還是諸多紛繁複雜的信訪問題;無論是農民的那“一畝三分”地,還是羣眾碗裏的一口糧;無論是一個扶貧點的建設,還是整個集鎮的建設,都關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羣眾的切身利益。為民辦好事實事,就發展方面來講無外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村容村貌整治;就和諧方面來講無外乎民間糾紛的調解、信訪問題的及時處理、社會救濟等。每一方面,從大劃到小,次生出許許多多,對於農民來講,也許某一件小事,就能讓他火燒眉毛;對一個社或一個村來講,某一條路的不通或水源的缺少就能阻礙這個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民辦好事,可大可小,無論大小都是一個農民或一個集體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勿“勿以細小而不為”,應盡力服務好、做好每一件關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小事。

(二)加快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面對當前農村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鎮、農村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建立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切實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抓好統籌規劃,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的統籌發展和城鎮及農村社保制度的統籌發展,確保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三)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衞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

(四)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儘快抓好落實招商引資項目肉聯廠、澱粉廠、採沙採石場的建設,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五)逐年規劃新農村建設,逐年完善新農村建設機制,逐年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要有總體規劃,但有總體規劃還不行,總體規劃總是有缺點的,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會帶來諸多不便,每年都要對總體規劃進行修訂完善,每年都要對新農村建設進行一次必要的規劃,根據其現有特點,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對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管理辦法、鞏固提高辦法等都要進行逐年修訂完善,健全方案制度,嚴禁強迫百姓違背本意實施大規模的建新拆舊,給百姓增加負擔,新農村建設應該根據當地實際,進行逐年規劃,逐年建設,逐年推進。

(六)繼承與發揚並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式,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繼承併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七)加快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認真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執行好免收義務教育學雜費,加強中國小教師管理,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建立教師合理交流制度。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徵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促進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8篇】大學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格式指導

一、實踐報告撰寫的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實踐報告應由以下部分組成:

1.報告題目

報告題目應該用簡短、明確的文字寫成,通過標題把實踐活動的內容、特點概括出來。題目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如果有些細節必須放進標題,為避免宂長,可以設副標題,把細節放在副標題裏。

2.學院及作者名稱

學院名稱和作者姓名應在題目下方註明,學院名稱應用全稱。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後)

報告需配摘要,摘要應反映報告的主要內容,概括地闡述實踐活動中得到的基本觀點、實踐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結論。摘要字數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個實詞。

4.正文

正文是實踐報告的核心內容,是對實踐活動的詳細表述。這部分內容為作者所要論述的主要事實和觀點,包括介紹實踐活動的目的、相關背景、時間、地點、人員、調查手段組成,以及對實踐活動中得到的結論的詳細敍述。

正文是調查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敍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説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據邏輯關係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採用。 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5.結束語

結束語包含對整個實踐活動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到的收穫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6.謝辭

謝辭通常以簡短的文字對在實踐過程與報告撰寫過程中直接給予幫助的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實踐報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實踐報告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

8.附錄

對於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以編入實踐報告的附錄中。

二、撰寫實踐報告的準備與主要步驟:

實踐報告的寫作過程應包括以下步驟:收集資料、擬訂報告提綱、起草、修改、定稿等。各個步驟具體做法如下:

1.收集資料

資料是撰寫實踐報告的基礎。收集資料的途徑主要有:通過實地調查、社會實踐或實習等渠道獲得;從校內外圖書館、資料室已有的資料中查找。

2.擬訂報告提綱

擬訂報告提綱是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準備。根據報告主題的需要擬訂該文結構框架和體系。我們在起草報告提綱後,可請指導教師審閲修改。

3.起草

報告提綱確定後,可以動手撰寫實踐報告的初稿。在起草時應儘量做到“綱舉目張、順理成章、詳略得當、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報告初稿寫之後,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點或錯誤,因此應反覆推敲修改後,才能定稿。

【第9篇】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範文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當前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實現農村、農業、農民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年初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文化局把檢查調研全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發展作為一項必須落實的目標。11月27日至31日,西吉縣文化局聯合有關業務部門對全縣農村文化情況進行檢查調研,對今後規劃建設農村文化事業,指導農村文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基本情況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88個農民文藝團隊,4個社區藝術團,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

2、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

(1)xx年新建綜合文化站6個。新營站佔地xx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紅耀站佔地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什字站佔地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西灘站佔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王民站佔地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平方米;火石寨站佔地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

(2)xx至xx年先後建在鄉(鎮)政府院內的文化站有:硝河站50平方米,平峯鎮站80平方米,將台鄉站100平方米,吉強鎮站100平方米,興隆鎮站73平方米。

(3)xx年以前建的獨門獨院的文化站有:沙溝站(xx年)佔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平方米;馬建站(xx年)佔地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81平方米;馬蓮站(xx年)佔地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蘇堡站(1999年)佔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白崖站(1998年)佔地1000平方米,建築191平方米;偏城(1998年)佔地848平方米,建築面積165平方米。

(4)已拆除無站舍的有興坪鄉站、田坪鄉站。

3、文化站人員現狀

全縣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共有91人。其中男81人,女10人;幹部8人,工人83人;回族36人,漢族55人;大專以上學歷28人,中專及高中48人,國中15人。技術職稱:中級1人,初級34人。在崗80人,離崗退養11人。50歲以上42人。

4、村文化室基礎設施。

全縣有村文化室(黨員活動室)306個。標準化建設的活動室88個,總面積7920平方米。組織部門給306個村活動室均配有電教設備、桌凳等,文化部門配備娛樂活動設施的活動室10個。

全縣原有農民文藝團隊(村社戲班子)169個,皮影戲班7家,現在正常活動的農民文藝團隊88個(包括1家皮影戲班)。xx年以後縣城成立社區藝術團4個,建立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文化部門給予扶持配發設施器材的農民文藝團隊8個,文化示範户19個,農家書屋2個。

二、農村文化工作情況

全縣農村文化機構健全,鄉鎮有專職工作人員,村室有兼職人員。

xx年全縣鄉鎮綜合文化站舉辦較大型的羣眾文體活動總計206次。活動次數最多的吉強站16次,將台站15次,最少的田坪站、新營站、硝河站、什字站、火石寨站8次。舉辦科普文化培訓班總計121次,5901人(次),最多的8次,分別是吉強站、興平站、將台站、硝河站、興隆站、火石寨站、沙溝站、偏城站,最少的4次,分別是紅耀站、田坪站、馬建站、蘇堡站。全縣19個綜合文化站陣地活動均在240天以上。全縣306個村文化室每年活動3216次,平均活動都在10次以上。全縣88個農村文藝團隊年演出總計2735場(次),21個農村示範户(農家書屋)每年活動總計320次,平均活動都在16次以上。農村文化工作建立資料檔案的有吉強鎮、硝河鄉、馬建鄉,其它16個鄉鎮均無資料檔案。

三、存在的問題

1、鄉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面積窄小,功能不全。有拆除無站所的、有破舊不堪的、有的在鄉政府院內、有的地處偏僻、有的是磚木結構、有的是磚混結構,面積有大有小。興坪站1991年建,1997年維修,佔地650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興坪中學被拆除。田坪站1999年建,佔地281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市場被拆除。蘇堡站、馬蓮站、白崖站、偏城站、馬建站、沙溝站為獨門獨院磚木結構,面積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吉強站、興隆站、將台站、平峯站、硝河站是近年新建磚混結構都在政府院內,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紅耀站、新營站、火石寨站、王民站、西灘站、什字站是xx年按照自治區統一設計建設,結構、功能和使用面積都達標,但沒有配套活動器材,圍牆、院落沒有硬化,目前還不能使用。

2、鄉站的陣地和職能作用沒有運用發揮

xx年全縣19個鄉站全部配發了數字電影設施,落實“2131”目標,只有沙溝站、火石寨站專業人員開展農村放映,其它17個鄉(鎮)站電影放映專業人員閒置,在社會上另聘的人員放映。鄉(鎮)站的活動陣地一部分出租為門市部,一部分為家屬院。鄉站的專業人員絕大部分被鄉(鎮)政府挪用包村駐隊,進行其它工作。全縣19個鄉站都沒有正常開展日常業務活動的場所。

3、農村文化工作沒有納入目標管理,指導、協調、配合不夠,致使農村文化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近xx年來,特別是鄉鎮機構改革文化站移交到鄉(鎮)政府管理後,業務主管部門就很少與鄉鎮站取得聯繫。在本次調研時,鄉鎮領導和鄉站工作人員均提出建議:一是將文化站收回文化主管部門管理,利於開展工作。二是每年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農村文化工作要提出目標並聯係指導。

4、村級文化陣地設施器材相對滯後,缺少必要的活動器材和報刊書籍,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引導不夠,致使大部分文化陣地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近2年爭取項目扶持村級文化室10個,文藝隊8個,文化示範户(農家書屋)21個,但對其開展活動、設施的使用沒有跟蹤調查,致使一部分設施閒置,一部分設施流失變為私有。

5、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多頭管理,資源配製等方面各主管部門關係未理順,各唱各的調,因此資源的綜合利用不夠。

6、鄉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年齡偏大,學歷低。90%的人員為工人,70%的人員無專業技術職稱,50歲以上的人員佔50%。

四、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對農村文化工作進行分級管理,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管理指導鄉級文化站,鄉文化站管理指導村級文化室、文藝團隊、文化示範户。

2、將鄉鎮文化站建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積極爭取文化建設項目,建設功能齊備,面積達標的綜合文化站,並陸續配套文化活動廣場和舞台,改善羣眾文化活動條件。

3、整合和合理配製文化資源,建設集羣眾業餘文藝演出、體育活動、新農村信息化、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小功率發射點等綜合功能的農村文化陣地,並設立專門的村級管理組織,指派專門的管理人員組織開展活動,理順部門之間的關係,有效地利用現有文化資源。

4、村級文化室購置一定數量的農村、農業和農民方面的報刊書籍。以農村文化室為陣地,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延伸到村級,並堅持送戲下鄉,以解決農村羣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

5、積極組織引導農村羣眾業餘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舉辦較大型的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活動,以激發羣眾參與文娛活動的熱情。

6、對農村文藝和文化方面有特長的農民組織培訓,培養農村文藝、文化體育活動的骨幹。

7、扶持農民業餘劇團,建立文化示範户和農家書屋,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建設。

8、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引進文化專業人才,培訓現有人員,提高素質。

【第10篇】2022年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調研報告

一、新塘村基本概況

新塘村地處巧家縣南面,金沙江江之畔,有約11.7平方公里。距縣城區35公里,全村10個村民小組,625户,總人口2160人。xx年人純收入4640元,以種植蠶桑、烤煙等農作物為主。按照上級要求設立黨總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以及附屬職能機構。在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的指導下,建立健全各種治安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治保、調解組織;發動羣眾成立治安聯防隊,明確職責。村交通方便,社會穩定,村民安村樂業。

二、社會經濟、社會事業、農村基礎設施

(一)經濟發展水平

全村去年糧食總產量30萬公斤,人均年有糧243公斤,經濟總收入1601.27萬元,年人均收入4640元。

1、種植情況:蠶桑1100畝,產量36產值60萬元;烤煙面積300畝,產量4.5噸,產值45萬元。

2、養殖業情況:發展生豬養殖1500頭,出欄肥豬900頭,實現收入50萬元。

(二)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1、教育:全村有1所完小,校點4個,有教師10個,其中村完小在校學生150人,校點在校學生70人。

2、衞生:全村有村衞生室3間,農村合作醫療普及率98%。

3、廣播電視: 已安裝電視村村通用户150户。

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狀況良好。

(三)基礎設施狀況

1、鄉村公路:江邊3個自然村地處巧蒙公路兩側,交通便利。

2、農田水利灌溉:三面光渠20千米,抗旱水窖500個 15000立方米。

3、人畜飲水:飲水管網5000千米,解決800人。

4、農村電網通電情況:農户通電100%。

三、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設黨總支部1個,總支書記1人,副書記1人,支委5人,黨支部5個,支部書記5人全村有黨員49名,特困老黨員有10名,外出黨員2名,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 2名。

四、村級發展長遠規劃

(一)基層組織建設。 以創先爭優為契機,抓好農村黨建示範點建設。一是加強班子成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二是重視和發展黨員工作,消除黨員空白小組。

(二)基礎設施建設。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爭取資金加大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三)產業結構調整 。鞏固發展蠶桑、烤煙產業,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外出務工經商。

(四)社會公共事業 。爭取資金改善教育、衞生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村民提供較好的教育和衞生醫療環境。

五、意見建議

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新塘村的實際,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不僅是對農村長期形成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紮實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新塘村由於羣眾對村內各項建設的支持力度不夠,影響了羣眾的生產生活。通過摸底調查和走訪羣眾,新塘村最急需建設的項目是:村內道路栽種綠化樹,修建村委會公共廁所和衞生室以及改善村國小的教學樓和學生課桌修繕等基礎設施建設。如果建設這些項目,應發動羣眾積極投工獻料,採取以政府扶持和羣眾自籌相結合的方式來建設新塘村。項目建設完畢,將使新塘村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人民羣眾的精神面貌將煥然一新。

二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要形式,把農業產加銷、農工貿等環節有機聯結起來,實現龍頭企業與原料基地、農户與農產品市場有效對接,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體系,切實增強農業抗市場風險能力,確保農民從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獲得收益。產業建設要結合新塘村委會產業結構單一 ,立足村情,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上下功夫。通過走訪得知,新塘村委會目前有耕地 餘畝 ,人均有耕地1.05畝。迫切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多發展一些適合新塘村發展的新產業來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更多新產業的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 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通過調查發現,農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應做好引導,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快速、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三是發揮優勢,加大資金投入,加快開發建設進程。由於新塘村位於巧蒙公路沿線,是縣委打造新農村長廊的重點,建設新農村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由於農業產業的脆弱性和農村經濟落後的狀況,這就決定了農村和農民自身難以解決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一矛盾,就必須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尤其是在“多予”上下功夫,採取有效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 積極運用補貼、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激勵農民羣眾籌資投勞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和農民積極籌資投勞的多元投入機制。同時,要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力度,繼續落實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醫療救助、計劃生育激勵等有關政策,努力完善制度保障,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讓廣大農民羣眾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四是加大培訓農民工力度,大力造就新型農民。從總體上看,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缺乏從事非農產業的職業技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素質的提高。努力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使農民有一技之長,使轉移就業的農民成為掌握各種專業技能的能手,使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和非農產業的專業農民,從而增強農民羣眾自主創新、自我創業、自主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人力智力支撐。同時,在農村要積極組織一些內容通俗、貼近生活、羣眾喜歡的文化娛樂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五是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處於領導核心地位,要善於發現人才,把那些年紀輕、素質高、進取精神強的青年農民培養成農村的各種致富帶富的能人,又要把這些能人中政治素質高、管理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人才培養成農村基層幹部,充分發揮這些人的組織、領導、示範和帶頭作用,幫助困難羣眾致富。要繼續鞏固和擴大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黨組織建設年”活動的成果,強化基層組織的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注重改善班子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第11篇】2022年新農村指導員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在新農村指導員工作中,我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結合村情實際,我通過走訪、問卷、實地調查等形式,對本村的生產生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科教文衞等情況作深入調查,從該村近幾年來的發展中,找到了很多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思路和舉措,也發現了許多制約發展的瓶頸,對此進行了總結和思考,有利於我們深化認識、更新思路、改進措施,推進古城街道後落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深挖問題根源,突破瓶頸謀發展

古城街道後落村地處會澤縣城南面,全村各村民小組分佈於半山腰,是典型的山區農村,有8個村民小組,442户,1633人,全村有耕地面積2265畝。經濟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後落村地處山區離政府駐地較遠,因其該村特殊的地理環境,長期未能改變落後面貌。xx年村級體制改革以來,後落村兩委班子不斷深入基層認識村情,深挖阻礙發展的問題根源,研究解決發展瓶頸,聚合人力人心謀發展。

1、強化班子建設,打造團結實幹的發展氛圍

後落村地理優勢突出,水利條件好,長期以來,村民以世代守着一方熱土為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繼承祖業,卻難改變落後面貌,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問題當然首當其衝。xx年村改委後,經過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認識與思考,班子問題最早被提出來,也得到了最及時的解決。閒散現象突出是制約該村發展的主要問題,根源是守業思想嚴重。面對這累年積弊,村兩委班子正視問題,查擺問題,努力打造團結過硬、實幹過硬的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羣體,影響帶動全村樹新風謀發展。村兩委班子在班子內查找到了個人自我意識過強等矛盾根源,求同存異,增進團結,帶頭改變了“散”的形象,促進了“八大員”和全體黨員之間增進相互瞭解,化解誤會,逐步影響廣大村民,促成全村齊心聚力、和諧共進氛圍;村兩委班子帶頭改變“閒”的形象,紮紮實實地一件一件解決好羣眾呼聲高的問題。

2、強化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後落村委會地處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十分困難,人背馬馱的原始運輸方式和“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溝年年放水難”的水利,“村頭亮、村尾黑”的供電和同是一個村電價不一樣,落後的基礎設施狀況,使地緣優勢難以轉化為發展優勢,延緩了發展速度;“昨砌一牆磚、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經濟和“早種一墒菜、午賣一窩雞”的家庭小副業,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好全村發展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該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礎謀發展。經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過“爭取項目投一點、上級部門要一點、村民集一點、投工投勞擔一點”的方式,實施了: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基本實現主要村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積極爭取農業水利工程項目,建成一條貫穿全村的“三面光”溝渠,改善農田灌溉面積xx多畝;三是努力爭取縣農網改造項目,力爭在一年內實現改造通向各自然村的10餘公里電網,要實現户均一表,城鄉同價;四是邀請街道農科站、畜牧站、林業站科技人員和專家,請他們研究後落村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思路,指導村民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對村民實用技術的培訓,改變了過去那種靠天收成的原始耕作方式,基本解決了該村最想解決,也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初步建成了有較好基礎設施條件的行政村,打牢了後落村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基礎,增強了發展能力。

3、強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後落村地處古城街道遠郊山區,農村長期遺留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為,普遍存在於村民的思想意識中,貪圖享樂思想、遊手好閒現象、酗酒鬧事情況、小偷小摸問題等極易發生,户與户居住比較散亂,村民各自為政,意見難統一,管理難實現,行為難約束。後落村兩委班子認識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是促進農村發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加快農村發展的奮鬥目標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實。從建立領導責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問題有人解決的良好局面。從提高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入手,堅持開展思想、文化、科技、衞生等寓教於樂的活動,促進了農村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從制定實施《後落村村規民約》入手,實現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從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髒亂差”等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整頓亂堆亂放,大力規劃整治村容村貌。從加強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入手,以培訓的形式向村民宣傳《環境保護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加強了綜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鬥毆、聚眾賭博、移風易俗等歪風得到遏制。從民主選舉村兩委班子入手,發揚基層民主,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濃厚氛圍。從發揮羣眾組織的作用入手,動員多方面力量參與全村經濟和各項事業建設。責任到人,各項措施的落實到位,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村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不斷總結經驗,加快後落村發展步伐

後落村近幾年的良性發展,發端於基礎建設,發展於不斷解放思想、深化認識、更新思路、團結實幹,這些成功的舉措和取得的實際成果,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泛的智力支持。

1、解決好思想問題,發展思路便明晰可鑑

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後落村的發展困難,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緣劣勢帶來的畏難感,優越的農村政策帶來的依賴感,淡化了村民幹事創業的思想,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勞作方式,導致了公益事業無人問津無人管,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想都不去想上。後落村兩委班子以幹出來的實際變化,來影響帶動廣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閒、散”思想,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訴求;發展就意味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安逸閒適的狀況改變了,就容易產生“難、怕、厭”思想,該村村以黨員幹部帶頭幹、致富能手帶路幹,來破解這一心理障礙,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信心;要發展就要面對新環境、新挑戰,就要有新能力,以加強培訓指導、加強示範推廣,來破解“老、舊、陳”思想,強化了村民主動發展的能力。從村兩委班子到普通羣眾,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質,想幹,敢幹,會幹,最終幹出了發展的新天地。

2、解決好班子問題,發展就有堅強的組織保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人,關鍵在農村黨支部,關鍵在有一個圍繞發展、服務發展、促進發展的兩委班子,關鍵在有一批帶頭創業、帶民創業的黨員幹部。後落村從守業到創業的深刻變化,源於此次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創建黨員示範户、十星級文明示範户等為手段,帶頭解放思想,帶頭團結幹事,以好作風創造了新業績,從而使“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各項思路和舉措,贏得了羣眾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團結帶動全村團結,班子實幹帶動全村實幹,班子發展帶動全村發展”的生動局面。

3、解決好環境問題,發展就會有不竭的動力

怎樣讓各生產要素積極湧動,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後落村以環境改變人、以環境塑造人、以環境吸引人,激發村內村外各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村兩委班子自身建設開始,通過制度建設、服務組織建設、羣團組織建設,不斷改善軟環境,促進硬環境建設,廣大村民逐步被髮展的實際成果感化,被髮展的具體要求同化,支持發展、維護髮展成為主流思想,全民參與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實證。內部環境好了,地緣優勢就更具吸引力,投資者從無到有,迅速增加,資金、技術、市場信息不斷湧入,加速了發展。特別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明晰了山林的權屬,給羣眾投資發展林果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為該村村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三、後落村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目標及措施

在對後落村的調研中,村“兩委”提出了以發展科學化,行走路面都通暢化,人畜飲水衞生化,產品流通協會化,房前屋後清潔化, 村風文明普及化,村級管理規範化等七個方面來實行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這些目標都很明確,發展方向都很好.並且在這幾年的努力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是一幅美好的藍圖,今後還要朝着這一個方向邁進.為了早日實現這一目標,應根椐本村的實際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突出發展主題,狠抓結構調整。玉米、洋芋等農產品資源,如何去掉以往的自發性生產方式,把農户引導到集約化生產的軌道上來,當作特色農業經營,創造品牌效應,這是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村“兩委”可根據實際情況,以合作社的形式把農村户組織成若干個合作社,進行集約化生產,協會化銷售,把特色產業做大做精做強。

2、實施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按照“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的要求,加強對農民工培訓工作,組建村網絡信息平台,為農民工牽線搭橋,鼓勵支持農民外出務工,轉移就業。

3、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大力為各類企業駐村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利用本村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到村辦廠,為本村轉移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

4、圍繞“作風建設年”做好工作。着力推進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工作、誠信計生工作、助殘救助工作,使農民老有所養、難有所助,改善羣眾生活。

5、圍繞“環境優化年”及項目建設年“做好工作。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植樹造林,爭取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

近半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一是思想解放不夠快,執行力還不夠強。工作開展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過大,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克服困難,對農村工作的現狀分析不夠、總結不足,報送工作信息方面不及時,與領導的彙報和交流不夠,身邊的資源未能有效利用,陷入單幹的境地,使工作開展的速度、效果得不到保障。二是面對農村複雜工作的辦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改善。對工作的難度估計不足,認識不到位,工作項目的計劃不夠細緻,策劃上考慮不周,致使工作的開展比較被動。總結駐村以來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努力去完善;繼往開來,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逐項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點,想早一點,想細一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服務羣眾的水平和質量。

【第12篇】駐村指導員2022年3至5月份工作調研報告

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着眼長遠發展,與時俱進提出的重要戰略決策,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更好的體現執政為民理念的戰略部署,是構建5、堅強的後盾支持是保障

良好工作局面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單位的關心和支持。下派以來,xx市機事務局、政府辦、打私辦、交通局、運管所領導在生活上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工作上,更是對我悉心指導,並建立了“每月聯繫”制度,讓我在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得以及時反饋和彙報,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3月18日,xx市機事務局、政府辦、打私辦、交通局、運管所領導及幹部職工35餘人親自下到村裏進行植樹造林,優化了村裏的環境,進行了一次有力的環境保護宣傳。

三、體會及存在問題

通過進村以後對村情的瞭解和以上工作的開展,使我對農村工作有了更新更多的認識,對黨中央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有了更深的體會。

(一)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我黨政權的重要基礎,是國家政權的基礎,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組織基礎,農村黨員是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幹力量。交東村由於自身特殊的地理區位,黨支部委員會成員因受教育少,文化素質不高,年齡結構偏高,對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學習的機會少,無法正常發揮出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無法發揮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偉大實踐中的核心地位。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抓好農村的黨建工作,把真正代表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代表廣大農民羣眾的人吸收到黨組織裏來。把那些有清醒政治頭腦、改革開放意識、犧牲奉獻精神、真抓實幹作風的能人選拔到村“兩委'班子中來,選配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幹部的素質和能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二)新農村建設規劃必須突出“中心'

和“核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以發展農村生產力為中心,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放在優先位置。只有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特別是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優勢、環保產業,不斷提高農村生產力,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新農村建設必須實現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給農民羣眾帶來實惠,這是新農村建設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

(三)轉變羣眾發展意識和觀念是實現新農村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參與者和建設者,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羣眾的主體地位。要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教育,使廣大羣眾和基層幹部深刻認識到,新農村是靠自己幹出來的,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建出來的,使他們樹立信心,將羣眾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到發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優勢、環保產業上來,通過致富帶頭人的帶動作用,不斷提高羣眾的素質,把建設自己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廣大農民自覺投身到產業發展、村貌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中去,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得到廣泛、深入開展。

(四)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是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實效的有效方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一無經驗,二無模式可借鑑,只有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正確評價農村發展現狀,傾聽民聲,把握民情,從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按照不同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有先有後、不同標準的原則,提出既有針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規劃方案,才能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總結幾個月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一是思想解放不夠快,執行力還不夠強。工作開展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過大,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克服困難,對農村工作的現狀分析不夠、總結不足,報送工作信息方面不及時,與領導的彙報和交流不夠,身邊的資源未能有效利用,陷入單幹的境地,使工作開展的速度、效果得不到保障。二是面對農村複雜工作的辦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改善。對工作的難度估計不足,認識不到位,工作項目的計劃不夠細緻,策劃上考慮不周,致使工作的開展比較被動。

幾個月來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努力去完善;繼往開來,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逐項

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點,想早一點,想細一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服務羣眾的水平和質量。

【第13篇】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20**月,我被派到草壩鎮**村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進村以後,根據黨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經過近幾個月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走訪羣眾,徵求部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初步瞭解掌握了**的基本村情,結合自己切身體會,形成了如下調查報告。

一、**村基本情況

(一)村情概況

**村隸屬於雲南省蒙自縣草壩鎮**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草壩鎮西北邊,距離草壩鎮5.5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6.94平方公里,海拔1272米,年平均氣温18.8℃,年降水842.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石榴、枇杷等農作物。有耕地2941畝,其中人均耕地2.18畝;有林地252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户317户,有鄉村人口1471人。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該村的特色產業為優質稻、大棚甜椒及鋼架大棚蔬菜等農作物種植,主要銷往省內外。

(二)黨情

**黨總支共有73名正式黨員,其中有女黨員15名,預備黨員5名,女黨員佔黨員總數的20.5%。**村黨支部設5名支部委員,其中女支委1名;年齡結構為最高年齡80歲,最小年齡25歲,黨員佔全村總人口的4.9%。

(三)交通、住房等基礎配套設施狀況

該村到草壩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75輛,摩托車28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51户;裝有太陽能農户25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5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4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4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8畝。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7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0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0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0**,村容村貌建設不斷改善,完成柵欄建設1500米,綠化樹種植160株,排水溝建設2022米。文化廣場卡設正在推進中。已經確定10户為地震安居房建設户;**村農户飲用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完成衞生户廁所完成110户;庭院綠化近100户。全村農轉城36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04人,參保率為99%。202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644.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00元。

二、**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對新農村建設有了新的認識,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能夠圍繞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並努力抓好落實。二是農民增收的渠道越來越寬。三是村級經濟發展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由於受自然環境、基礎條件、區位優勢、羣眾認識問題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村裏貧富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取得的成績

(一)國家政策利民惠民,農民盼望新農村建設

大家認為黨中央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非常重要,集中體現了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信心和決心,代表了廣大農民羣眾的強烈願望和根本利益,是一項利民惠民工程,廣大農民羣眾十分盼望新農村的建設,願意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願意投入資金改造自己的生活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在省、州、縣、鄉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良策,在種植業、畜牧業等支柱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快速、穩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

(三)基礎設施逐步改善,成為新農建設亮點

**委會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村組織實施了人畜飲水改造、村內道路建設、村內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逐漸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村幹部羣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四、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村水資源匱乏,地下水要打20多米才有水,打井投入資金大;需要人工拉水到地裏灌溉;農村經濟收入渠道單一,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

綜上所述,需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衞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

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範文

【第14篇】2022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入村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保證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如果忽視農民羣眾的願望和切身利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發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無法落實。

黨的xx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

自xx年3月雲南省委省政府首批派出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以來,已整整過去了5個年頭,5年來,全省各地新農村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和做法,農村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xx年2月21日,全省召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表彰交流暨派出新一批指導員電視電話會議,省委仇和副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其中之一他強調,廣大新農村指導員要加強調研,搞清摸透村情民意,要創新思維,積極作為。

xx年2月22日至3月1日,xx區商務局工作人員陶榮才、陳珉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指導員正式入村,通過與蹲點的xx區寥廓街道瀟湘村委會黨總支和村組幹部座談和走村串户,實地走踩物候地貌、人文生態、人民生產生活的基礎上,進行了調研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村委會基本情況

xx區寥廓街道瀟湘村委會位於曲靖城西南偏南,出城約2公里,是曲靖瀟湘水庫水源所在地。瀟湘河從水庫流出,經曲靖城南穿城而過,瀟湘村委會處於上游,與曲靖城區主山寥廓山隔河相望,地勢較城區壩區為高。瀟湘水庫水量主要從周邊山澗溝壑沖積而成,村民沿河而居,水田與山林坡地並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村委會原屬瀟湘鄉建制所轄,xx年瀟湘鄉撤建併入xx區寥廓街道。

現瀟湘村委會共有4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平坡、大營、大碌碑和小碌碑。人口共計2760人,黨員84名。每年外出務工人員約600人。

村委會共有耕地面積4000餘畝,農業產業主要以烤煙為主,養殖和經濟林果為輔。xx年計劃種植烤煙面積3670畝,收購產量50萬公斤,實現產值1000萬元。現有15户30只以上的養羊户。xx年計劃確保發展20户,力爭25户,培養4户xx只以上的養雞大户,鞏固3户萬隻以上的養殖户;發展1户上規模的肉牛養殖基地。現有成片的千畝葡萄園一個。xx年計劃完成糧食產量1260萬公斤,實現人均糧食450公斤以上,實現經濟總收入2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30元,種植洋芋1000畝,種植包穀1000畝。

瀟湘村委會黨的基層組織健全,兩委班子8人,村組幹部31人。村組幹部團結民主,工作積極性高,有黨員教育室和接受遠程教育。基層黨組織能很好堅持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的原則,做能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身上有擔子。

當前村組幹部正積極組織村民進行烤煙裝袋和排苗工作,正在安排抽排水澆灌工作,由於去年以來降雨減少,今春以來又一直乾旱少雨,旱情明顯,但人畜飲水不存在問題。

村委會治安狀況良好,發案率低,民風純樸。

主要困難是村民經濟收入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大。

二、幾點思考

(一)從長遠計,保證水庫區生態和植被不被破壞,為曲靖城提供潔淨安全用水,意義重大。

水資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瀟湘水庫是曲靖城用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託,若對水資源造成破壞,代價將是難以挽回的。必須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角度審視。包括對整個水區的綜合整治和整體規劃,加強植被保護和河道疏浚。充分考慮項目建設與環境承載的關係,防止水污染。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及主觀部門給予充分的重視。這也不僅僅是涉及瀟湘村委會的事情,而是關乎多方的事情。事實上對水庫的保護各方已做了大量的工作,這裏只是更加強調的問題。村委會由於在水庫區,從短期來看是受限發展,但從長遠看,潛在的利益和優勢更大。

(二)以和諧為主旨,提高農民幸福指數。

發展最終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既是非一也是非二,科學當中有和諧的因素,和諧當中也有科學的因素,發展離開這兩個方面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認為,提高農民的幸福,不能單從增收的角度着眼,導致以偏概全,其中有許多有形和無形的因素。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不出問題就是保持家庭這個細胞不要出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説,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其他地方,家庭的和諧幸福就顯得非常重要。人們對於幸福的期望,不外乎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子女有出息,家庭成員身體健康,鄰里關係融洽。所以提高農民幸福也得從這些向度上展開,我們不能説發展不重要,而只能説發展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全部。在農村大力支持開展這些方面的創建是十分重要的。當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站在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説的。這裏我們要轉變一種觀念就是:有錢並不代表幸福,經濟發達也不代表犯罪率就低,收入高並不代表壓力小,條件好並不代表人長壽。如果缺乏人心教化,發展也就不和諧。大力發展人心教化工程,發展也就在其中了。在當前農村,如果孝敬老人生一顆功德心,夫妻相處時生一顆平等心,教育子女時生一顆慈悲心,處理鄰里關係時生一顆圓融心,身體有病時多一份祈禱心,和諧也就在其中了。

(三)以公德滋潤人心,着力改善幹羣關係

古人云: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反映了古人的一種人文關懷和人格情操。對於當前社會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來説,也有很大啟發和借鑑意義。首先我們要做到無私忘我,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壯大我們的公德心。只有培養好我們的公德心,才能贏得廣大的民心,這是我們做事為人的不二法門。如果我們黨員幹部在為老百姓做事的時候,作自身的功德利益想,終究是狹隘的。如果以一顆公心做事,百姓自然會了解,功德利益也會不得而得。關心羣眾,體恤孤寡,憐貧惜弱,當然是要從最困難、最薄弱處入手,好事做多了羣眾自然會明白。老百姓不看誰當官,是看誰具有公德心。《論語》上説,人不患不知己,患不己知也。我覺得我們應該不忘記三句話:第一句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第二句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第三句: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這不是我們當前所搞的“四羣”教育最好的註腳嗎?我們要知道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性,至於方法還是次要的。毛主席所説的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永遠不會過時。

(四)抓產業強科技,推動農業現代化。

瀟湘村委會雖然離城不遠,但農業生態仍然屬於山區,目前主要產業是烤煙,做好烤煙的種植收購,提高煙民的積極性,仍是當前的重點工作。加之又是水庫區,重大工業項目或污染性強的項目也不宜入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同時也帶來了項目開發的創新性。充分發掘農產品需求市場,發展經濟林果種植、適度發展養殖業、建立專業合作社、開發農業觀光旅遊業、農家樂等,與肉食品公司、蔬菜生產加工銷售等企業建立聯繫,建成加工基地等也大有可為。

(五)做好勞務輸出。

瀟湘村委會現每年約600人左右外出務工人員。每年組織培訓外出務工一批,鞏固在村務農一批,鼓勵回村創業一批,充分實現人力、財力和物力的合理配置與分流,也是實現農民增收和加快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出路。

以上是下鄉幾天來到村委會了解村情民意的主觀感受,好多事情只是泛泛而談,並非特指。其實中國廣大農村總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謂人心一理即是。短短几天不可能把所有情況都掌握無誤。所説並非即是真理,肯定會存在一些偏見和謬誤,但説出來總比不説好吧,就算是偏知偏見,若能從偏知偏見中得出正知正見的結論,能起到一點點拋磚引玉的作用也是好的。我們就好比是學生,我們是來實踐鍛鍊的,老師總會體諒學生的。其實最瞭解村情的是農民,是整天為那村務纏繞的村幹部。他們更知道要怎麼幹,只是不會空談理論而已。讓我最感動的是,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詳細地向我介紹了村委會的情況,黨總支書記蔡樹良同志、高聰雲副書記還親自到我到各村小組指導生產,到田間地頭察看實情。主任楊勇同志也在忙着佈置春耕各項工作。看着村幹部整天都在磨嘴跑腿,我也只好以一顆拳拳報國之心,親親愛民之情做好下鄉工作了。

【第15篇】提升學生指導服務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提升學生指導服務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它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重大戰略思想,同時對具體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高等學校承擔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須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明確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取向,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20xx年,我校從轉變體制入手加強學生指導服務工作,將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和困難學生資助等工作整合到一起,成立學生指導服務中心。實踐證明,這種體制深化了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統籌解決大學生髮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工作效果逐漸顯現。我校08屆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4.9%,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升學率為30%,為歷史最高水平;進入世界、中國500強企業、中央企業畢業生佔就業畢業生40.7%,比上一年增加10個百分點;地震重災區畢業生一次就業率100%;貸款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8%;近90%畢業生通過學校就業市場就業。全校沒有一個學生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沒有一個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

一、學生指導服務工作要牢固樹立“學生為本、服務至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工作理念

以人為本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的價值理想和思維原點,它要求最廣泛調動人的積極性、最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活力、最大限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大學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於讓大學生能體驗美好、體驗崇高、體驗成功、體驗快樂,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鮮明的價值判斷,豐富的思想體系。以人為本的理念包括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人的自由、幸福、尊嚴、終極價值,尊重人的個性、人格、權益;體現人文關懷和道德情感。20世紀50年代末和整個60年代,國外學生工作確定了“以服務促發展”的主題。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學生髮展理論”(student developmental theory)應運而生,尤其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sli(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理論,逐漸成為目前國外發達國家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指導思想。

幾年來,我校學生指導服務工作確立了“學生為本、指導為基、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從學生的需要、利益出發,自始至終貫穿主動、積極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學生之所需,以期為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既滿足學校和學生的現實需要,又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重點。一是堅持以指導服務人員為本,加強指導服務的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家化的高素質隊伍,進而提高對大學生指導服務的實效。目前我校各類職業指導師已達14名,心理諮詢師已達16名。二是堅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指導服務的出發點和歸宿,把完善學生的人格、保障學生的權益和提升學生的素質作為重點,注重對大學生個性化的指導服務,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來指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三是堅持在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上有所創新,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要,在更高的層面上發展學生的個人潛能。幾年來我校指導服務工作創新了系列有效載體,進一步提升了指導服務的質量和學生受益率。

二、生涯發展指導是學生指導服務的核心

生涯規劃是一個人為實現人生價值所進行的自我認識、規劃和實現的過程,最終實現自已的目標。它源於職業規劃,但比職業規劃有更加廣泛和更加高層次的意義。職業生涯是人生事業的開端,職業選擇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生涯規劃宗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與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我國大學生的生涯發展輔導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轉變為大眾化階段,就業體制也從計劃分配體制轉變為自主擇業方式。如何設計、規劃並開發每個人生涯發展的道路,選擇好有利於事業成功的職業,是當代大學生關注的頭等大事。幾年來,我校在生涯規劃指導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根據現實需要原則、有利於個人發展成才原則、發揮個人優勢原則和獨立性原則等,針對不同年級特點,初步建立起較為系統的分年級生涯發展指導體系,有效地開展普遍指導、分類指導和個性化指導。一年級通過對學生進行發展意識、成才意識、目標意識、規劃意識、就業意識等培養,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學生自我探索、管理、教育、完善的意識與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確定發展方向。二年級幫助學生深入瞭解社會需求,認識職業環境,進行職業探索,把握職業成功的條件與環境,指導學生拓展職業素質,提升就業能力。三年級在引導學生職業探索的基礎上,拓展職業素質,加強創業教育、考研指導和就業指導, 為求職擇業做準備。大四深化就業指導,開展職業適應教育,使學生順利就業,成功進入職場。依據生涯發展指導內容體系,為實現普遍指導、分類指導和個性化指導目標,構建了以課程指導為主體,個性化輔導為重點,講座、活動、網上和實踐指導為補充的有效渠道,極大地促進了我校大學生成長成才和走向成功。

三、學生指導服務要堅持以體系化建設為統領,以專業化建設為重點,以全程化、全員化建設為保障,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

(一)以體系化建設統領學生指導服務工作全局

當前大學生髮展過程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業、心理、經濟、就業等方面,這些問題有時獨立存在,有時交織在一起,處理不當極易導致“併發症”。因此必須形成科學、系統和完整的工作體系,統籌考慮和有目的解決問題。

組織領導體系建立是前提。一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理論和工作研究,從學校層面統領工作。二要建立起各級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責任機制,全校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組織機構;三要建立起學校為主導、學院為主體的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有效落實。工作內容體系建立是重點。幾年來,我校面向學生和就業市場,構建了“就業指導、市場拓展和人本服務”三位一體的就業工作體系,實現了穩定就業率、提升就業質量、促進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的就業工作目標;面向全校近30%的困難學生羣體,構建了“物質資助、精神培育、能力提升”三位一體的資助工作體系,實現了資助育人工作目標;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構建了“教育、諮詢、危機干預”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心理品質和提升心理調節能力。支持保障體系建立是關鍵。要在機構、人員、資金、環境等方面為學生指導服務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要建立起科學、量化的考核評估體系。實踐證明,我校獨具特色的指導服務體系發揮出重要作用,有效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二)以專業化建設為重點,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工作隊伍

大學生指導服務工作內容廣泛、信息多樣、實施難度日益加大,既要面向就業市場,又要面對學校的辦學實際,同時也要兼顧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深入到學生的意識形態。在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對指導服務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一支專業素養高、精幹、高效、相對穩定的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工作隊伍。專業化隊伍建設應考慮如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依託學科建設,將專職指導人員納入師資隊伍建設,要成立專門機構,構建學術和研究梯隊。二是要配置知識結構合理,學歷層次比較高的精幹人員。學生指導服務是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要選拔以教育管理學知識為主的人員,要具有高校管理知識為核心的複合型知識結構,能夠較好地體現指導服務工作的特點。要擁有心理諮詢、職業指導、事務管理、學生髮展等方面的碩士及以上學位。三是構建開放性的培養模式,加強對現有特別是專職工作人員的培養和培訓,以課題研究、研討和培訓班、工作調研、集體備課、出國學習等多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專業化意識和專業能力。四是積極創造條件,選聘專家、學者組建和擴充指導服務的兼職隊伍。創造必要條件,積極邀聘各個領域的人才市場管理專家、人力資源專家、知名企業管理人、成功創業家、教育界著名人士及成功就業的校友組成學校強大的兼職指導服務隊伍,切實提高指導水平。五是要構建規範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組織管理體系,有效提升指導服務的效率。六是要加強學生髮展理論的研究,為實際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

(三)大力推進學生指導服務工作全程化、全員化

學生指導服務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學業、心理、經濟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進而實現生涯發展的目標。因此要大力推進指導服務工作的全程化和全員化,有效保證目標的實現。

學生指導服務不是獨立於教育、教學之外的工作,而是要貫穿人才培養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從新生入學開始到整個大學期間直到就業分步實施,是全程化的系統工作。要正確認識大學各階段教育的承接關係,將學生指導服務的目標和內容分解到各年級、各階段,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和實際發展需要,結合大學的學業規劃,確定相應的子目標和內容。學生指導服務也不是幾個人和幾個部門能夠完成的事,需要整合全校資源,走全員化的建設道路。要組建成由校級領導、職能部門、院系領導、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組成的指導服務隊伍;要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專業領域的優勢,發揮他們在指導服務工作中的獨特作用;要充分調動黨團組織、工會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信息化建設是加強學生指導服務的有效途徑

現代信息技術為提高指導服務效率和質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網絡指導因其快捷及時、互動性強、溝通交流方便、信息量大深受學生喜愛,正在成為學生指導服務的有效載體。信息化建設一要構建有效的信息化平台,重點建設就業、心理和資助等服務性網站,同時有效利用短信平台、qq和博客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指導服務工作,注重吸引專業教師、研究生參與到網絡指導服務工作中來,開闢“專家在線”、“同輩交流”等專區,提供更具有針對性、貼近性的指導服務。二要在學校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把學校的想法及時傳遞給學生,同時把學生的意見及時反饋上來。例如我校設立的畢業生接待日和網上、電話諮詢等,起到了有效溝通的作用。

以人為本的學生指導服務工作在我國雖起步較晚,但只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研究、總結和規律的把握,一定會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