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市政協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29K

市政協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市政協辦公室副調研員2022年個人述職報告

一年來,在市政協領導及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本人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學習黨章和習書記系列講話。堅持真抓實幹、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認真落實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現將本人一年來履行工作職責情況和廉潔自律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能力

習總書記説過“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年來,我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入落實“兩學一做”,自覺把黨和人民的要求融入到工作中去,積極運用正確的觀點及方法,分析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作為一名黨員,我認真積極參加“兩學一做”活動,主動查找對系列講話和黨章理解不深、對照黨章要求做的不夠等問題,時刻以一名黨員幹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倡正氣,禁邪氣,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思想上不斷完善,在政治上不斷求強,在工作上不斷求精,使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工作需要。為提高個人素養,本人積極參加幹部在線學習,主動參加黨校培訓,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處理好工學矛盾,順利完成了學校今年安排的全部課程。

二、務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組織安排我任機關黨委副書記,負責黨委日常工作。一年來,本人能夠緊緊圍繞分管的各項工作,注意改進工作作風,立足崗位、恪盡職守,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牢記黨的宗旨,增強羣眾觀念,個人利益服從組織和大局。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胸懷坦蕩,堅持原則,對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能獨擋一面大膽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始終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按照要求,認真抓好分管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在黨委書記的指導下,與其他班子成員一起抓好“兩學一做”活動的開展,形成了較好的工作局面。同時,我也注重市政協的工作任務,積極參加政協“走雙百”活動和其他各項工作,虛心向單位的同事學習請教,使自己儘快和大家打成一片,進入工作角色。

三、嚴於律己,切實做好廉潔自律工作

作為一名非領導幹部,雖然沒有各種權力,但我還是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和幹部廉潔自律相關規定,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實際工作中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分管工作一起安排,嚴於律己,率先垂範,注重實效,力戒空談。把廉政勤政作為對自己的經常性要求,堅持從具體工作做起,從細微的小事着手,努力用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言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科學的發展觀。不貪、不拿、不吃、不佔,積極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履行廉政承諾,做到廉潔自律,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

四、恪盡職守、爭做德能兼備的黨員幹部

本人始終把維護黨委班子的團結作為搞好工作的前提條件,身為副書記,對自己分管的工作,及時向主要領導彙報、溝通,對其他領導分管的工作,主動配合協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中注重講原則、講大局、講團結,相互支持理解,為努力營造上下協調、幹羣和諧的工作環境發揮應盡的作用。在工作順利的時候,從不忘乎所以,一向冷靜對待;在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從不灰心喪氣,而是努力分析原因,採取適當方法勇於面對,儘量爭取把自己主管和分管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常用共產黨員應發揮的模範帶頭作用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人民公僕。

五、存在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本人在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思想觀念需要進一步更新。隨着國內形勢的變化以及中央各項政策的出台,各項工作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發展的問題上,一些思想和觀念還較為保守。

二是崗位責任作用發揮還不夠。在深入細緻的把握工作大局、主動推動工作上還不夠。需要在今後工作上注意改進加強。

三是自身綜合業務知識需要增強。到地方工作3年了,在專業知識方面還需要努力學習,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今後本人將在單位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團結同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鋭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單位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2篇】市政協辦公室調研員2022年個人述職報告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本人在政治思想覺悟、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方面都有了進一步提高,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努力學習,增強自身思想業務素質

通過幹部在線學習、2022年5月參加市政協委員及機關幹部赴西柏坡培訓、機關集中學習和專題教育活動,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積極參加“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教育活動,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政策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了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盡心盡責,認真做好分管工作

(一)開展工會活動有聲有色。在本職崗位不斷創新進取,對待同事真心誠意,團結協助,從不計較。多次探望慰問治病住院的幹部職工,主動關心幹部職工的生活困難,維護幹部職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帶領、策劃、組織全體工會委員開展“慶五一、創文明”乒乓球賽、“中國夢、勞動美”演講比賽、舉辦“綠色發展、健康生活”徒步、開展“太極拳”、“工間操”培訓學習等等一系列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幹部職工文化生活,增強了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第3篇】上海市政協調研報告:為"科創中心"建設建言

上海市政協日前以綱要的形式,公佈了一份重量級調研報告,關注點落在上海今年的“一號課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該報告毫不隱晦地梳理出上海創新的“五大瓶頸”;而在對策部分,報告提出的第一項建議就是希望上海依託自貿區和張江自主創新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特區”和“國家科學中心”。

可視可感數據直指瓶頸所在

日前,市政協召開了今年第一次以議政建言為主題的常委會議。就在這“新年第一會”上,這份聚焦科創中心的報告綱要首次亮相。據介紹,相關課題研究於去年下半年啟動,前後經歷了30多次調研、研討,市政協多個專門委員會跨界參與,另外還有相當一批院士、專家參與其中。

根據報告,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存在五大瓶頸,分別是:對外開放力度與有效度不足、政府與市場定位不清、高端人才不足與作用發揮不夠、知識產權保護與成果轉化不力、企業創新動力與能力不強。

這些“瓶頸”看似宏觀、抽象,實際上都有實際案例或是數據支持。例如,提升科創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勢必要考察本地研發活動的國際化與開放度;但調研發現,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落户上海的跨國公司總部只有8家,而紐約、倫敦都超過20家,北京則有48家;即便放低標準,觀察“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亞太總部,上海也只有7家,不足北京的一半,而新加坡有118家。

談到政府在配置創新資源方面的不足時,報告經調研發現了一個高度“可視可感”的數據。市政協常委吳捷説,在每週的5個工作日中,科研人員有一天半(相當於30%的時間)用來處理雜事,主要是爭取立項、爭取經費。究其原因,既有科研經費制度之弊,更重要的是基礎研究佔r&d(研發)投入的比重太低。吳捷説,上海的這個數字是7.1%,而創新能力領先國家基本都在15%甚至20%。

市政協常委楊建榮在介紹報告時説:“中國是在13億人中選人,美國則面向全球,在70億人中爭取人才。”這種局面,解釋了為何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師”在上海嚴重緊缺。

打造高端人才離岸創業平台

一共有5位市政協常委走上講台,詳細介紹這份報告。在列舉一系列問題後,第一個發言的薛沛建代表課題組正式提出建議:依託上海自貿區和張江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特區”和“國家科學中心”。

如果説“國家科學中心”側重於重大基礎研究設施和項目的集聚,是聚焦科研本身,那麼“國際科創特區”的意義就在於體制機制創新的探索上--報告表示,“國際科創特區”可以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引領區”。

實際上,“科創特區”本質就是推動“自由貿易”與“自主創新”做加法,使得“1+1>;2”。在具體做法上,薛沛建説,可借鑑自貿區金融改革和貿易便利化成果,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開放、完善監管,營造更寬鬆自由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研發中心、企業總部落户。

對於借力自貿區“政策紅利”提升科技創新實力,報告中還散落着其他一系列設想。比如,為扶持有活力的創新主體,課題組建議借鑑“負面清單”模式,按“非禁即入”原則,放開可供民資進入的行業領域;為了“擇天下英才而用”,建議上海為高端人才打造“離岸創業平台”,培養相關孵化器和支持系統。

建立華裔科學家數據庫

這份報告針對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梳理出了五大瓶頸、近20項問題;針對每類問題,報告都立即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彙總起來也有25條。

這些建議中還有不少頗有亮點的提法。比如建議上海在繼續吸引跨國研發中心落户的同時,激勵國內機構“走出去”建研發中心;或是利用世界經濟低迷復甦之機,借鑑以色列等國的做法,建立華裔科學家數據庫,重點引進這批人才;為了更好地釐清政府與市場的定位,報告表示,應該“讓不能'犯錯'的政府和反覆'試錯'的企業相銜接”,並從“點球式政策突破,轉向系統性政策設計”。

根據此前部署,今年二季度,上海的“一號課題”就將形成總體方案。市政協相關人士表示,市政協將整理委員們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提案與建言,彙總後最終形成一份更完善的調研報告提交市委。

【第4篇】珠海市政協專題調研報告

為推動珠海市的老齡工作,走珠海自己的創新之路,市政協委託吉林大學“中國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由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協同調研工作的“珠海市人口老齡化現況調查及對策研究”課題組,組織相關專家開展了對珠海市老齡人口現況的調查。該項調查工作歷時一年半時間,採取分層、整羣抽樣的方法對珠海市1109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體格檢查與實驗室檢測。並形成了詳實的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近年來,珠海市政府在養老服務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完善了養老相關政策制度,制定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其次,形成了“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公民互助、規範推進”的養老服務社會化發展方向。第三,推進了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初步建立了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四是加強了老年人的權益保障。綜合來看,珠海市總體上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專業化、規範化管理等方面,都與實際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超過六成老人患有高血壓

調查顯示,截至xx年末,珠海市60歲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56萬人(數據來源於市公安局),佔户籍人口總數的11.59%。在接受調查的1109名老年人中,最高年齡103歲,最低年齡60歲,平均年齡67.68±7.13歲。男性414人,佔37.33%;女性695人,佔62.67%。從不同年齡組老年人口構成來看,60-69歲組人口數量766人,所佔比例最高,為69.07%;70-79歲組人口數量240人,所佔比例為21.64%;80歲及以上(≥ 80)組人口數量103人,所佔比例為9.29%。

根據老年人自報慢性疾病患病情況和相關檢測診斷,慢性病排名前六位依次為高血壓(66.5%)、骨關節疾病(29.7%)、眼病(16.9%)、糖尿病(15.7%)、心臟病(11.0%)和腦血管病(6.7%)。

目前珠海市共有養老機構24所

調查得知,目前珠海市共有養老機構24所,其中公立15 所,民辦9 所。珠海目前養老機構數量不少,但規模都不大,最大規模的一家牀位數也只有180 張,且整體上服務水平不高,高端養老機構在珠海暫時不存在。全市共有養老牀位3387張,平均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擁有牀位約26.8張。xx 年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上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牀位24.4 張。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珠海的數據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養老機構共入住老年人為1397人,入住率為49%。其中公辦入住率平均為36.4%;民辦入住率平均為65.5%。從入住率來看,雖然公立養老機構平均月收費低於1500 元/人,而民辦養老機構平均月收費高於xx元/人,但由於地理位置、服務設施等因素的影響,民辦養老機構的入住率要高於公辦機構。同時,絕大多數老年人還是選擇在環境熟悉的社區中居家養老。

建議制定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報告認為,珠海市還沒有充分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準備,社會上的中、青年人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及早、及時備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在部分人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

報告建議加強老齡政策及佈局的頂層設計,制定老齡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建立政府、市場、社會三大部門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體制機制。

報告還建議進一步完善醫療衞生體系建設。目前珠海市的老年護理康復服務設施和場所總量還顯不足,亟需優先發展社會化護理康復服務、健全醫療康復護理體系。構建大型醫院、專業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緊密結合、有序銜接的康復護理體系,加快康復護理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康復護理保險參與體系。完善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切實推進老年醫療衞生服務網點建設,並加強基層老年醫療衞生隊伍建設,完善防治結合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建立區域衞生和人羣健康評價制度,完善居民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增加投入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

報告建議增加政府投入;吸納社會資金;鼓勵個人投資,爭取有更多的投入,促進包括醫院醫療、健康管理、康復護理、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旅遊養生為鏈條的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促進疾病診療一條龍服務,醫聯體模式的建立 [ 醫院(二甲、三甲)、診所、家庭病牀]。有目的地完善教育、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進行健康評估及個體化生活飲食指導與保健、加強護理專職隊伍的培訓和全科醫生隊伍及人員的配備。

珠海目前從人們的觀念和選擇上,適宜以“居家養老”為主,模式應該是“健康加養老”,輔以相應的政策支持。新建居住(小)區要根據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積極推動旅遊養老的步伐。

【第5篇】市政協辦公室副調研員2022年度個人述職報告

一年來,我始終保持以平常的心態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協助提案委積極完成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現述職如下:

一、認真學習,堅定信念

我從專職副主任改任非領導崗位,始終做到把理論學習和工作業務知識的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政治責任、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認真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理論水平、思想素質和履職能力,堅定理想信念,忠於黨,言行一致。一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二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辦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精神;三是堅持幹部在線的理論學習和參加市政協委員培訓班的學習;四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中辦國辦和省委辦省府辦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加強與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的溝通聯繫,積極推進提案的協商辦理;五是保持與各縣(市、區)政協、市各民主黨派提案工作的對口聯繫和業務指導,分別受邀在吳川政協委員培訓班和市民建的骨幹培訓班講授提案工作知識,引導委員和黨派成員提高撰寫提案能力,積極運用提案方式參政議政,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

二、努力工作,認真履職

我始終如一以平常的心態、樂觀的心情和良好的工作態度,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做到有領導要求與沒有領導要求一個樣,領導在與領導不在都一個樣。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做好工作。一是積極參加委員和界別委員視察調研、“走百校”“走百醫”和提案跟蹤督辦等活動;二是積極配合做好主席視察團“回頭看”督辦《關於進一步綜合整治南渡河,力保雷州半島生命之源》提案的現場視察籌劃工作;三是積極引導委員深入調研,運用提案方式履職,並帶頭撰寫提案共4件、聯名的1件,其中禮讓斑馬線,文明我先行的提案榮獲優秀提案獎,為助推我市創文等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四是加強與市各黨派、團體、政協各專委的溝通聯繫以及搞好與有關承辦提案單位的協調配合;五是積極協助做好省政協擬在我市設立廣東省政協提案工作研究會(xx)分會和成立xx市政協提案工作研究會的前期籌備工作;六是積極做好省政協以“政協提案工作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徵文發動工作,我市共提交了1,其中本人也帶頭撰寫;七是協助做好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提案徵集、初審、立案、交辦工作;八是積極參與市政協辦公室在扶貧點開展的系列活動和6·30扶貧日捐款等活動。

三、遵紀守法,誠實做人,

我牢記黨的宗旨,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積極參加“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專題和普法教育。注重黨性修養,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修身做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素養和應有的風範。發揚優良傳統,永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在工作上高標準嚴要求。在道德品行上帶頭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誠實做人,多做好事,不圖名利,尊重領導,團結同志。

【第6篇】市政協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市政協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 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確定了方向。 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自願、規範、有序地流轉,又如何通過有效的土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經濟科學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最近,就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經營權流轉情況作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土地承包管理情況

各縣(市、區)以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維護好農民利益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了土地承包工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落實。1998年以來,全市範圍內開展了為期30年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户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縣(區)統一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屬證書。全市43個鄉鎮(管委會)518個行政村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應籤214298份, 3528654畝,已籤205973份,3431981畝,土地承包合同簽訂率96%;土地經營權屬證書已頒發207328份,土地經營權證書發放率97%。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進一步加強。在土地承包30年工作基本完成後,及時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土地承包的規範化管理上來,把加強制度化建設作為促進農村承包關係長期穩定的首要措施.一是規範土地承包檔案管理。青銅峽市、鹽池縣對土地承包合同進行整理歸檔,統一編號,納入縣(市)一級統一管理,其他縣(區)由鄉鎮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各縣均制定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檔案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強化管理措施。二是妥善處理承包土地糾紛。以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核心,建立和完善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定期報告、信訪、調節、糾紛處理及反饋等制度,規範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處理程序,確保黨在農村的土地政策得到切實落實。三是嚴格耕地保護,遏制違法違規徵用農村土地行為。各縣結合開展農村土地專項治理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土地承包自查和梳理工作。通過專項治理,土地承包規範管理得到加強,違法違規徵佔農村土地的突出問題得到明顯遏制。同時,還通過強化徵地補償的審計監督工作,切實維護了農民利益。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

(一)流轉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總體上還處於初始階段,規模較小。至20xx年涉及農户19821户,流轉總面積168611畝,佔承包農户的9.2%,佔承包面積的4.8%,其中:轉包的4927户,91131畝,佔流轉總户數的25%,佔流轉總面積的54%;轉讓的797户,4300畝,佔流轉總户數的4%,佔流轉總面積的3%;互換的741户,12373畝,佔流轉總户數的4%,佔流轉總面積的7%;出租的13356户,60807畝,佔流轉總户數的67%,佔流轉總面積的36%。

(二)流轉特點

近年,承包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流轉的規模逐步擴大。20xx-20xx年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規模較為穩定,其中,20xx年全市流轉總面積只佔到承包耕地面積的1.9%左右。近幾年呈加快趨勢,特別是到20xx年末,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總面積達168611畝,比20xx年增長71655畝,增幅7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明顯加快。

二是依法流轉的意識明顯增強。過去,農户間土地流轉基本處於隨意和無序狀態,矛盾糾紛不斷。《農村土地承包法》頒佈實施後,各縣(區)結合實際,在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了農民依法流轉的意識。農户更信任以鄉、村為中介的依法流轉。去年以來,流轉土地的農户大都簽訂了合同,部分過去隨意流轉土地的農户,也紛紛補簽了合同,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

三是流轉對象呈多元化趨勢。除農户之間流轉外,近年來一些工商企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户等規模經營主體作為受讓方參與流轉,並呈逐步增加趨勢。

四是流轉形式以轉包、出租為主。儘管近幾年流轉的形式多樣,但轉包、出租一直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要形式。20xx年轉包、出租面積151938畝,佔流轉總面積的90%。

五是流轉帶動了農業結構調整。特別是設施農業、養殖園區用地不斷增加,僅利通區金積、高閘兩鎮近兩年通過土地流轉新增設施農業17000畝。同時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開展,構築了加快發展的平台,推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三)流轉成效

土地流轉對改造我市傳統農業,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一是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為建設區域特色農業,形成佈局合理,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基礎,特色突出的甘草、奶牛、攤羊、高酸蘋果、葡萄、優質糧食 、設施農業等十大農業基地建設,都規模不等地涉及到土地流轉。一些有資金有技術有意向擴大種養規模的大户、企業和合作組織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二是促進了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騰出精力,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

二、三產業。實現了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的雙贏。青銅峽大壩鎮大壩、陳俊、利民等村,引進北京純真種子公司、區農技公司、北京先仁達公司等3家企業,以租賃承包形式租賃農民耕地20xx畝,種植無公害蔬菜發展設施園藝,帶動當地農民就業由原來的100人增加到800人,農民在得到每畝500元租金的基礎上,還為企業提供勞務服務,每月至少可增加600元收入。鹽池縣綠海苜蓿產業公司,租賃土地8000餘畝,發展牧草產業,_____沃能公司租賃1萬畝土地種植甘草。農民不但獲得部分土地租金,同時在公司打工,獲得務工收入,較好地解決了該地區閒散土地多,粗放經營效益低的問題。三是促進了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建立了託牛所、奶牛養殖基地,形成佔有_____半壁江山的奶產業。娃哈哈看好_____奶源來吳投資建廠。利通區高閘鎮馬興西瓜協會通過自身規模種植帶動周邊農户種植早熟西瓜上萬畝。企業與農户、協會與農户以合同訂單把家庭經營過渡到公司+農户、科技+農户、協會+農户,農民接受企業現代經營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場信息、經營戰略、經營目標實施標準化生產。四是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通過土地流轉,全市僅設施農業面積累計達到20.37萬畝,改善了我市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我市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村組土地承包合同未籤,經營權屬證書未發。從各年度調查情況來看,二輪土地承包合同簽訂及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全市仍然有3%的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未籤和4%的經營權屬證書未發;特別是撤鄉並鎮等原因使合同丟失,土地台賬不完善等問題均有存在,這些問題將為實施土地流轉帶來不利因素。

【第7篇】市政協落實非公經濟36條的調研報告

市政協落實非公經濟36條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推薦的調研課題,為推動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深入非公有制企業進行調查並召開了政協委員、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代表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座談會,會後又結合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貫徹“非公經濟36條”的實施意見和比鄰地區非公經濟發展情況,針對我市非公經濟發展現狀提出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工業強市、商貿富市、環境立市戰略,突出抓捲煙、石化、紡織、冶金和商貿物流五大支柱產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截止20xx年第三季度,我市共有私營企業826户,投資人數2910人,僱工人數9534人,註冊資金13.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8.85%、13.1%、11.2%、17.1%;個體工商户7002户,從業人員13463人,註冊資金1.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0.6%、4.36%、9.8%。非公經濟對財税的貢獻逐年上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二、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總體趨勢上是健康發展的,但在發展速度和質量上仍不甚理想,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從企業內部情況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規模小,實力較弱。我市個體、私營企業大多數屬於小型企業,在全市非公有制企業中,註冊資金超過100萬元以上的僅佔15%左右;高新技術企業少,還未形成產業集羣優勢,在行業領域中缺乏支柱性龍頭企業;部分企業經營者的自身素質也有待提高,缺乏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管理企業及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意識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的積極性;在市場經濟中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企業科技含量低,生產規模小,產品缺乏競爭力。

2、產業結構不合理。目前,在我市私營企業中70%以上主要集中在商業批發零售業和餐飲業。從企業分佈上看,商貿流通型企業多,生產加工型企業少;分散經營的企業多,形成規模生產的企業少。

3、企業管理行為不規範。我市的民營企業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集體企業改制而來;二是個體工商户發展而來;三是新近創辦的有限責任公司。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集體企業改制而來的民營企業,雖然管理體制健全,具有良好的基礎,但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方面還只是剛剛起步。從個體工商户發展積累而來的民營企業大多數只是改改名稱而已,仍實行過去“家族式”管理方式,不少民營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經營決策隨意。

(二)從外部環境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近年來,儘管國家、自治區鼓勵、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出台,但在實際執行中還着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奎屯市與之配套措施尚未出台。二是有的行業配套措施缺乏執行力度,可操作性不強。三是在落實具體措施時各部門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四是個別單位僅從自身部門利益出發,在審核、收費、執法等方面還存在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推諉拖拉,態度生硬等問題。五是存在重招商輕服務問題,企業入駐後,相關配套服務跟不上。六是税費徵收不盡合理,部分中小型企業負擔過重。

2、融資渠道狹窄,貸款困難。我市個體、私營經濟起步晚,起點低,規模小,實力弱。個體、私營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常遇到“求貸無門、擔保無人”的問題。其原因一是我市各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權限越來越小,審批程序層級越來越多。而很多企業管理不規範,企業的財務及經營狀況不透明等因素使銀行貸款時對企業的還款能力及信譽評估困難,因而無法放貸;二是擔保體系不健全。我市只有一家擔保公司,資金量有限,手續費用相對較高,對個體、私營企業來説,貸款擔保成本高、數額小、融資渠道狹窄、資金短缺已制約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瓶頸。

三、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的建議

(一)加強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導

根據新黨發[20xx]8號文件第26條有關規定,理順我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歸屬關係,建議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奎屯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增加工商聯(商會)副組長席位,辦公室轉設在市經貿委,辦公室主任由經貿委主任擔任。

(二)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政支持

1、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在我市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根據我市財力情況,每年逐步增加資金用於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創業資助、技改項目和服務體系建設。

2、我市用於扶持企業發展的科技三項費用、扶貧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小城鎮建設資金、科技興農資金等各項專項資金,可採用貼息、補助和設立擔保基金等方式,重點支持非公有制科技型、外向型、下崗創業型、勞動密集型等中小企業的發展。

3、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研究 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允許在交納企業所得税前按規定的比例扣除。

(三)嚴禁對非公有制企業亂收費、亂攤派、亂拉贊助

所有涉及個體私營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按國家法律、法規和自治區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廳公佈的收費標準收取。有關單位和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範圍和增加收費次數。不準強迫企業加入各種協會等社會團體,強行向企業攤派培訓、報刊雜誌等費用,要求企業接受中介機構服務。對國家和自治區規定有上下限收費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按下限標準收取。

(四)開展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培訓工作

要將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和員工培訓工作納入人才培訓整體規則,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和資助。逐步建立政府引導、社會支持和企業自主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充分發揮市行政學校、職業中學、各類培訓機構的作用,重點開展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經營管理、職業技能和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整體素質。

(五)建立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民主評議制度

由市糾風辦牽頭,每年組織一次非公有制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的民主評議活動,評議結果向社會公佈。對支持非公有制的發展,取得明顯效果的給予表揚。對評議不合格的部門負責人給予相應的處理,並限期整改。同時將評議意見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指標中,促進政府職能部門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六)充分發揮工商聯(商會)的作用

發揮工商聯作為市委、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紐帶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工商聯要做好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的商會、協會的管理工作,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維護個體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技術開發、經營管理、投資決策、招商引資、技術培訓、法律諮詢等方面的服務,形成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

(七)抓好國家、自治區及我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落實工作

要加緊出台和完善“非公經濟36條”的一些切實可行的配套措施,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行業准入門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積極引導廣大非公經濟所有者和經營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經營、誠實守信,不斷提高自己的經營水平、管理水平、融資水平、開拓市場水平,推動我市的非公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