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9W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多篇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1

一、引?

2007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份被大家稱為“禁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並且所有超市、商店等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購物袋。

國家實行“禁塑令”意在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遇制“白色污染”,我國存在塑料製品消耗大,回收處理不到位的問題,若大量塑料製品不能有效回收會對圭地、空氣造成嚴重的破壞。“禁塑令”自實施至今已有七年了,我就“禁塑令”實施後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情況做了以下調查。

二、相關範疇及現狀的概述

(一)中國經濟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中國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為之鼓舞,但我們卻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大問題,那就是地方工廠污染相當大,以前清澈的河流變成了黑河,土地裏面挖出數不盡的塑料袋……所以雖然經濟發展很快,但我們的生活環境卻犧牲了太多太多, 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經濟發展最終嚴重損害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在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自然資源消耗殆盡,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那麼我們在獲得了短暫的經濟發展後又將依靠什麼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損害地方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環境基礎,完全就是在殺雞取卵,自我毀滅,破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之所以把他們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大規模地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實也就是已經深刻認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難道我們還要重走他們的老路,重新品嚐他們因環境污染經歷的苦痛嗎?

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經濟發展最終損害地方的資源環境、生存環境、生活環境。經濟獲得了短暫的發展,但同時這個地方的生活環境條件惡劣,空氣、水資源污染嚴重,自然資源枯竭,疾病流行,人的基本生存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人們甚至到了不得不背井流鄉,試問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看新疆羅步泊沙漠百年來的變遷,我們發現,羅步泊從一個水草茂盛、物美魚肥的天然湖泊變成今天的人跡罕至的戈壁沙漠,它的每一步無不深刻説明了人口的急劇膨脹、無節制的資源開發索取對其造成的巨大傷痛。羅步泊的今天就是對人類破壞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明證和警告。

保護環境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一個地方的環境保護有力,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人人身體健康,人們每天都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反過來同樣對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不可估量的動力。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有序的開發利用,杜絕亂砍亂伐、濫挖濫採的無節制浪費資源現象,也為一個地方明天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證。

(二)與百姓相關的環保問題

經濟的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真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最大限度的保護好我們的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到可持續發展。

而説到可持續發展,與我們生活最近的購物袋使用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問題之一,一個城市每天

所需要的購物袋數以萬計,久而久之所造成的污染也是相當巨大的,我們必須為之做些什麼,使用自助購物袋便是很重要的解決辦法。

(三)關於我生活的城市:涪陵

涪陵是個三線城市,城區人口將近五十萬,每天所使用的垃圾袋按兩人一個來算也就是二十五萬個,這是相當嚇人的,畢竟中國那麼多城市,為此,我需要調查城區目前人們所使用購物袋的情況來得出一些結論和提出一些建議

三、調查結果及其成因分析

既然要調查涪陵城區購物袋使用情況,我便選擇了最大的樂天馬特超市,在一天中某個時間段統計固定幾個收銀台顧客使用購物袋的情況,並自帶了統計表,實時寫在調查表上,以下圖片就是本人所使用的調查表。

可以發現,在我統計的100人中,自帶購物袋的僅有11人,購買購物袋的超過一半,53個人,不適用購物袋的有36人,在使用購物袋的人數中購買購物袋的人數比例相當高。

那麼,對此結果相信大家都是不滿意的,環保意識並還未能達到深刻人心的地步,自帶購物袋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我們猜想在國家都作出政策調整後,為何過了7年了,情況仍不容樂觀,我相信這和我們國家所繼承的文化有相當關係,雖然我們愛國,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自私的,我們感覺購物袋這個微不足道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儘管電視上都會做出大量的公益廣告提醒大家,但我們會覺得麻煩,還有就是在我們還沒遭受環境的嚴重干擾時,我們也會覺得無關其事,新聞上,報紙上,網絡上所列舉的生態環境破壞的事實,我們絕大多數人也不過只是心頭一陣,但之後還不是看麻木了,憑什麼要我去管環保,我做了別人就會跟着我嗎,我這樣做不可笑嗎,我為什麼要麻煩自己?我想,問題並不是宣傳不夠,事實不夠,而是人們的自私,人們的一些心理因素,一個國家的文化,這是一個相當深入的問題,我想,這個是需要時間來解決的,而不是立即就能完成的。

四、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

所以對涪陵城區人們使用購物袋的調查發現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為此我們應該反思和做些什麼呢?首先我覺得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人民的素質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怎樣宣傳,沒有素質的人始終是沒有素質的,應該還是做好基本國策的教育問題,而不能盲目地一直加大宣傳環保力度,這麼做可以説只是強制性的,並沒能深入人心,沒有讓人自發地去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社會發展總是一個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是違背事實的,違背自然規律的,你叫非洲人注意環保,人家飯都吃不上還注意

什麼環保,弄大了還跟你反着幹,所以只要朝着正確的方向,只要我們意識到了,就是有希望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發現成果的,順其自然,一切都會好的。

關於建設生態環保型社會的調查問卷

1. 你去超市會自帶購物袋嗎?

a .會 b. 不會

2. 你覺得是否有必要自帶購物袋?

a.沒必要 b .有必要

3. 你身邊的人有沒有使用自帶購物袋的?

a.有 b. 沒有

4 你覺得使用自帶購物袋對環境保護的意義大嗎?

a.不大 b . 大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2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內涵和某縣的自然地理現狀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內涵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切旨在保護、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工作的統稱。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起因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濫墾、亂捕、濫伐、工程破壞及污染物質排放等,其後果影響到大氣、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資源等許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壞是關鍵所在,因為其他多方面的變化都與植被狀況密切相關。自然,要恢復改善生態環境,植被又處在關鍵地位,因為植被既能對近地小氣候起重要的調節作用,又能控制大氣中温室氣體,是一系列污染物質的吸收者和積存所;植被還能緩衝地表受外力衝擊,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陸地生物種羣的貯藏庫、避難所。只有恢復建設好植被,才能使生態環境中各個方面協調起來進入良性循環。因為森林植被體量高大,結構完備,所以森林植被建設處於植被建設的主導地位。

(二)某縣的自然地理現狀

某縣土地面積4056平方公里,臨近珠江源頭,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態環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屏障,養育着113萬多某縣人民,影響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某縣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積501萬畝(佔總土地面積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萬畝。全縣有林地11.6萬畝,疏林地1.3萬畝,灌林地54萬畝,未成林地101.4萬畝,無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巖山、開荒地)64萬畝,森林覆蓋率25.6%。石漠化面積23.6萬畝。某縣生態環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縣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大氣受到污染

某縣城關四周的四家水泥廠,產煤區的改良焦廠、火電廠等,晝夜不停地排放煙塵,還有其它生產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某縣上空大氣的污染。據某縣環保局報道,某縣煙道氣煙塵濃度最大值為827毫克/升,最小值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為4.53,某縣各地的大氣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氣平均環境質量為二級。

(二)水資源危機

1、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來,某縣河流流量嚴重減少,甚至出現了很多河流斷流。一些農田因水資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資源短缺,一年只有約4個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餘時間要到數裏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局部地區水環境惡化

某縣的一些地區水體受到污染。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烏都河(某縣段)、拖長江(某縣段)。烏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機物污染,是看不見的污染;拖長江的污染主要是無機物的污染,是看得見的煤粉污染。

(三)固體廢棄物排量日益增多,處理率和綜合利用率不高

某縣固體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礦產資源開採利用的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這些廢棄物處理率不高。它們既佔用土地、影響市容,又破壞生態環境。這些固體排放物存在的環境問題,礦區和人口密集區的人深有感觸。

(四)植被破壞嚴重

由於某縣人口多,農民為了獲得糧食,大量毀林開荒,農作物從坡腳種到坡頂;過度放牧;各種工程建設活動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嚴重破壞,現森林覆蓋率只有25.6%。

(五)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難度越來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樹造林,又要種糧,還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如馬依鎮、大山鎮的一些村寨,除了農民居住地周邊幾塊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餘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無耕地可種,而生態移民又難以做到。

2、未植樹造林的土地難以植樹造林

某縣植樹造林活動已經開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樹造林的荒山、荒坡、水邊、地角、路旁已經種上樹,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這些土地難以植樹造林。

三、建設好某縣生態環境應採取的對策

(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和宣傳的力度,增強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

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森林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除了對有關管理人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教育外,應着重對公眾開展環境教育,不斷增強公眾的法制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輿論氛圍,使他們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逐步在某縣中國小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生態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中國小生知道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從小養成良好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同步進行

生態治理必須體現保護與建設並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對可通過保護措施而自然恢復的區域,應以保護為主,村莊、公路、鐵路沿線等需要採取防護措施的地方則應加大綠化力度。

(三)保護好植被,營造天然堤壩

據研究,當大雨降落時,樹冠和樹葉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葉和雜草層能截留並吸收5——10%的水量,1畝林地比1畝無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對洪峯的最大削減量可達到50%左右。保護好植被,等於營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壩。因此,應保護好某縣的森林植被,做好某縣的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還林工作

退耕還林要把生態建設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還林,就是要把退下來的耕地利用好,農民感到退耕還林後的經濟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農民願意退耕還林,達到穩定退耕還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確處理好農、林、牧的關係。首先,要有以林為主的思想意識。綜合治理應定位在生態功能的發揮上。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基礎。大力發展林業,是實現某縣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目標”的有效途徑。治水之本在於治山,治山之道在於興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糧豐,糧豐才能致富。根據某縣各地土地條件、市場需求和農民需要,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合理安排林種,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林與經濟林,使植樹造林成為有經濟效益的產業。其次,要把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攔河壩、防護溝道等工程,實現截流、蓄水、攔沙、沉沙的目的,並解決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樹造林,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應儘量退耕還林(草),對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進度,切高墊低,砌築硬坎,通過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建立一批穩產高產農田,增強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廣推行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嚴重的企業;二是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要儘量採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產工藝;三是大力發展小水電、沼氣、太陽能等,解決農民的燃料問題,減輕農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四是提高“三廢”的綜合利用水平,實現“三廢”的資源化。

(七)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法律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依據,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是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根本途徑。應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打擊各種亂砍濫伐林木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應杜絕修路、開礦等直接或間接破壞森林植被的行為。同時還要依法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其它不法行為,使生態保護工作贏得公眾的有力支持,最終達到保護好生態環境的目的。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3

在2014年下學期,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門課程。本門課程是研究當代社會主義,主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發展道路和規律的科學。它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基本理論學科和其它學科的理論知識,是一門最具有指導性、實踐性的課程。在學習該門課程的過程中,有一個實踐教學環節調研昆明滇池生態環境。黨的報告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一、滇池簡介

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距昆明市約20公里,為我國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滇池為地震斷層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南北長39公里,東西最寬為13公里。湖岸線長163.2公里,面積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為15.7億立方米,素稱"五百里滇池"。主要河流有盤龍、金汁河、寶象河、海源河、馬料河、落龍河、撈魚河等,出水口為螳螂。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匯入金沙.屬長水系,流域面積2855公里,滇池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南有鶴山。這些山連綿起伏,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湖水在西南海口出,稱螳螂川,為金沙支流普渡河上源。過去環湖地區常有洪澇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盤龍上建鬆華壩,1268年又開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

出流量,減輕環湖澇災。滇池位於昆明市南的西山腳下,其北端緊鄰昆明市大觀公園,南端至晉寧縣內,歷史上這裏一直是度假觀光和避暑的勝地,居雲南旅遊省首位。滇池東南北三面有盤龍等20餘條河流匯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經普渡河而入金沙。並且在五百里滇池的岸邊,周圍風景名勝眾多,與西山森林公園、海埂湖濱公園、龍門村、觀音山、白魚口、大觀公園等隔水相望,雲南民族村、國家體育訓練基地、雲南民族博物館等既相聯成片又相對獨立,互為依託,是遊覽、娛樂、度假的理想場所。

二、滇池現狀 《懷念昔日滇池美》“瀟灑翠綠俏迎春,層林盡染爭鋪陳。垂絲飛柳情萬種,一片玉霞暢精神。綠波碧浪濤聲遠,細浪翻卷成舊聞。今日痛心伊憔悴,欲盼大禹再現身。來日春暉灑萬里,東風染盡三千程。”從上就可以看到,此時的滇池非彼時的滇池。真是往事不堪回首,近20年來,隨着經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加重了流域生態環境壓力,水體受到污染,導致湖泊嚴重富營養化,滇池面臨着水環境污染與水資源短缺的雙重困境。從網上了解到,2008年二季度滇池草海水體水質總體劣於Ⅴ類水,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79.4,屬重度富營養狀態。主要監測指標中氨氮、總氮、總磷超過Ⅴ類水標準,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達到Ⅴ類水標準,其餘指標均符合或好於Ⅲ類水標準。2008年二季度滇池外海水體水質總體劣於Ⅴ類水,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4. 4,屬中度富營養狀態。主要監測指標中總氮超過Ⅴ類水標準,總磷達到Ⅴ類水標準,高錳酸鹽指數達到iv類

水標準,其餘指標均符合或好於Ⅲ類水標準。2011年3季度滇池草海水質類別總體劣於Ⅴ類,主要監測指標中總氮、總磷超過Ⅴ類水標準。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70.1。2011年3季度滇池外海水質類別總體劣於Ⅴ類,主要監測指標中總氮超過Ⅴ類水標準。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70.3。滇池污染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發展較快,外湖部分水體已受到有機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指重金屬污染)尚不突出,氮、磷及砷大量沉積於湖底,致使底質污染嚴重,水質污染從七十年代後期開始,進入八十年代,特別是九十年代,富營養化日趨嚴重。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地處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帶;二是生活污水進入滇池;三是工業廢水進入滇池;四是農業面源污染;五是滇池流域城鎮化迅速發展;六是滇池屬於半封閉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潔淨水對湖泊水體進行置換;七是在自然演化過程中,湖面縮小,湖盆變淺,進入老齡化階段,內源污染物堆積。

滇池屬富營型湖泊,部分呈異常營養徵兆,水色暗黃綠,內湖有機污染嚴重、有機有害污染嚴重,污染滇池發展較快,外湖部分水體已受有機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屬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屬及砷大量沉積於湖底,致使底質污染嚴重,滇池近百年來已處於“老年型”湖泊狀況;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調查結果表明:隨着滇池生態環境的變化,導致魚類產卵、孵化場地的生態環境破壞、並加之過度捕撈和魚類種羣間相互作用等因素影響,使滇池魚類種羣發生巨大變化,土著魚種僅存四種、土著魚種瀕於滅絕,

如肉嫩味美的金線魚現己滅絕。就現在,滇池的水已污染嚴重,水體呈現綠色,而且是像綠漆一樣的水。在海埂公園,站在滇池邊上,會有魚腥味飄來,污染十分嚴重。

三、滇池污染原因

(一)自然原因

滇池地處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帶,再加上滇池至今已有約340萬年的漫長演化歷史,在現代演化過程中,水面不斷縮小,湖盆變淺,進入老齡化階段,內源污染物堆積,污染嚴重。目前滇池的水面積僅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僅為古滇池的

1.9%。 滇池已演化為半封閉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為

1.49_108m3,僅佔其蓄水量的11%。由於湖水置換週期過長、湖流緩慢,造成物質循環不通暢,出入不平衡,自淨功能有限,大量沉澱污染物,從而形成了大量內污染源。

(二)人為因素

一是生活污水進入滇池;二是工業廢水進入滇池;三是農業方面污染源;四是滇池流域城鎮化迅速發展;五是滇池屬於半封閉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潔淨水對湖泊水體進行置換;過去昆明受城市規模、工業生產、人口數量及生活水平的限制,排放的污染負荷沒有超過滇池水體的自淨能力,滇池得以維持生態平衡。隨着生產和生活用水的迅速增加,城市排出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負荷大幅度增加,這種生態平衡關係已經被嚴重破壞,這是造成滇池水質嚴重污染和惡化的

根本原因。例如:2005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高達23000萬噸,主要污染物有: 總氮9750t,總磷1160t, codcr,30674t。其中,生活污染源排放約佔45%~58%,工業污染源排放約佔11%~32%。2007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達到21000萬噸時,總氮8155t,總磷

1087t, codcr22449t。而滇池在正常情況下,總氮、總磷和codcr,的水環境容量分別只有4000t,400t和11000t。如此高的污染物排放量,使整個滇池水質各水質指標值均劣於國家v類地面水水質標準,超過70%的水體處於重、富營養化狀態。

四、個人體會總結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人類與水的關係就好比魚與水的那般關係,不管何時何地,總是離不開的。雲南的滇池,就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哺育了我們雲南的人民,給了我們眾所周知的春城,給了我們温暖的家園。她為雲南付出了太多,要是沒有她,昆明就沒有現在這樣適宜的氣候,昆明也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繁榮昌盛,昆明更不會吸引來更多的外國遊客,昆明也就更不會成為度假的聖地。可是,現在的滇池面臨着重重危機,它的水體污染已經很嚴重了,雖然面對這樣的困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經出了很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但是,這樣遠遠不夠的,為了能夠早日恢復原來的面貌。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我們有權力有義務去為滇池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詞的。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如果它受到任何破壞,最後破壞的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做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貫徹黨的精神,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不移的走黨的路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面向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節,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報告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所以,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眾人拾柴火焰高, 每人做一小件,加起來就變成一大件了,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校園內,看見地上有垃圾,自己主動撿起來放到垃圾箱裏。看見別人喝剩的水,把它澆到花草上。在宿舍裏用洗臉的水來洗衣服等等的一切,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面對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我們要利用好網絡資源,上網查一下,看看有什麼最適合的方法來減壓,多瞭解威脅的來源,從源頭來觀注。不管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積極參與到生態環境維護行列,大力支持政府的管理,積極向基層人民宣傳環保的重要性。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4

一、調查原因:

進幾年來,隨着大量礦業的開採,污染廢水的排放和水土資源的破壞,導致了人們生活失去了協調。由其是煤礦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使人們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為了使家鄉人民擺脱氟病毒,特對貴州織金黑土鄉作一份調研 報告 。

二 、調查目的: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宏揚春晦使者精神,使之服務於社會,反哺於家鄉,幾年以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家鄉的變化是日異月新,雖然得到了發展,但生態環境卻遭到破壞。大量煤礦的開採,水土污染的制理趣之於弱化,因此水的含氟量交高;不但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還破壞了人們的生命體系代謝,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氟中毒、氟斑牙、畸形兒童,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因此特為家鄉作了一份分析報告,做到反哺於民,為人民服務。

三、調查方式及成果:

(1)調查方式,通過實地調查和訪問的方式,瞭解到當地煤礦儲藏量豐富,交通便利,在此有利的條件下,大量煤礦合理開採卻不合理制理,導致水污染嚴重,生態土壤平衡失調,嚴重地危害了田間農作物的生長及水源問題,經過科學合理的數據統計,幾年來家鄉的發展雖有很大的進步,但人們的患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呈上升趨勢。各種不同類型的病症也在增加。

(2)調查成果,經過與村委員會的配合和實地堪察,瞭解到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主要元素是氟,屬稀有氣體在水中的一種產物,浸在水源中。雖然中毒者發病率高,污染源易於擴散,但在村委和眾多希望水理的幫助下,逐漸形成了實施的新修水理放案和調查儀器預備階段的統一,使方案的實施有了初步的形成,同時也得到了人們的配合,解決了許多必要的問題。

四、調查數據及原理的分析:

(1)調查數據整理,經過走訪與實地勘察得出,氟斑的得病率為95.5%,由氟中毒而導致的其他發病率為23.53%,處於不受氟侵擾的人基本很少,還有許多由於儀器不精確,得出的數據不是太科學,得到的數據可根據偏差的大小調整,總體上抓主要矛盾。進行氟中毒的深一步研究。

(2)中毒與侵害原理分析,氟屬於稀有氣體元素,符號為f,原子數為9,是鹵族元素之一,呈淡黃,一般情況下,氟可奪取牙齒中的碳元素,導致牙齒呈淡黃色,出現凹凸不平的跡象,中毒較深者還可導致畸形身軀,且不利於兒童身體的發育。

五、調查 總結 :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雖得出一張實地調查表,但卻出現諸多問題,調查的目的在於保證今後方案的實施,在於調節可支配與不可支配之間的關係。

一、調查出現問題,

(1)在許多水勢較湍急的地方無法靠近,很難得出氟對土地資源的侵害程度。

(2)在調查的過程中,宣傳力道不足,走訪過程中與鄉親們的溝通不是太順暢。

(3)出訪或是勘察,儀器裝備不是太精確,勘察設備差,拍攝資料分析欠缺。

(4)調查期限短,時間較少,準備不充分。相關參考資料缺發研究不透。

(5)無團隊合作,缺少交流與討論環節,導致許多結論片面。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5

一、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氣候氣象平樂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年平均日照時間1104小時,全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136mm。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風速1.65m/s。地形地貌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鎮城內山、丘、壩兼有,各佔三分之一,山勢挺拔,丘陵起伏,境內最高海拔841m,最低海拔520m。

土壤平樂鎮土質為黃壤土。酸性土壤佔47,中性土壤佔19,鹼性土壤佔34。土地肥沃,最低土層厚0.5m以上。

水資源平樂鎮地表水資源為穿鎮而過的白沫江,多年最枯月流量為10m3s,豐水期流量為1000s。地下水資源豐富,鎮區內白沫江兩岸為第四世紀沖積層,但夾有粘土及亞粘土和礫石層,水文地質情況較複雜。

植被平樂鎮植被是較好的,20xx年森林面積已達22250畝,森林覆蓋率達45。森林大部分分佈在山坡上。主要樹木有茨竹、楠竹、松樹、柏樹等,國家一二級樹種有紅豆木、香樟、楠木和柏果等。除14655畝耕地上是農作物植被外,其餘(除5000畝山坡地被開墾外)土地上均生長着灌木和草本植物。因此平樂鎮的植被覆蓋率是比較高的。

動物由於平樂鎮的植被良好,所以野生動物數量較多,野生動物種主要有野雞、野兔、野鴨、野豬、蛇及成千上萬的白鴿。無國家珍稀動物。動物主要生存在森林內。

農業生態平樂鎮共有耕地面積14655畝,人均耕地0.76畝,其中田9605畝,地5050畝。種植傳統農作物1萬6千餘畝(其中水稻7605畝,玉米4050畝,小麥4500畝),種植經濟作物1萬餘畝(油菜6550畝,蔬菜1500畝,茶葉1500畝,西瓜1000畝)。副業主要是養殖生豬和雞。

水土流失平樂鎮由於植被良好,加之沒有大型的土木工程修建,所以水土流失不嚴重,該區水土流失模數為2488t/km2·年,屬輕度侵蝕。全年水土流失量在6萬噸左右,水土流失面積約25km2,主要分佈在耕地、森林未覆蓋的山坡地上。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農作物的耕種和森林覆蓋未達到要求。

生態系統多樣性平樂鎮主要的生態系統有農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

植物多樣性平樂鎮生長的植物主要有竹類、松樹、柏樹及紅豆木、香樟、楠木、柏果、黃桷樹等及其它灌木。

動物多樣性平樂鎮生存的動物有野雞、野兔、野鴨、野獵、白鴿、蛇等。

二、環境保護情況

(一)生態保護:平樂鎮嚴格執行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政策,禁止亂砍亂伐、毀林開荒、毀林開礦和採石現象發生,杜絕了人為破環生態系統的現象。

(二)固體廢氣物排放、噪聲污染控制:平樂鎮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工業企業很少,植被覆蓋率又高,所以環境空氣質量較好,農村地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建成區中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平樂鎮因工業企業少,同時工業企業中產噪設備也幾乎沒有,所以建成區噪聲主要來源於交通噪聲,但車流量不大,所以環境聲學質量良好。

(三)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尤其是植被)保護較好,植被覆蓋率已達95,森林覆蓋率也達到45,水土流失不嚴重,屬輕度侵蝕。人為破壞生態的現象基本杜絕。國家一二級珍稀植物保護完好。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較好。

(四)環境指標:除白沫江水質在枯水期個別指標超標外,環境空氣、環境噪聲質量均是比較好的。環境空氣質量在城鎮區達到二級,農村區域達到一級。環境噪聲城鎮區達到國家1類(夜晚)和2類(白天)標準,農村區域達到國家0類(夜晚)和1類(白天)標準。

(五)基礎設施建設:

①道路平樂鎮道路發達,通外有土平路、卧夾路,距省道成雅路僅有9公里。鎮區內村村通公路,各風景區、風景點也有公路相連。

②住房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滿意標準(12m2)。

③給排水給水廠和給排水管道有一定基礎。

④街道綠化普及率98,人均工藝綠地面積為112m2。

三、目前存在困難

(一)經濟環境:農業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調整,傳統農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種植面積過大;農副業欠發達,尤其養殖業發展力度不大;農產品加工業太少,也未上規模。第三產業開發力度不夠,雖然有眾多旅遊資源存在,但來旅遊觀光的人太少;第三產業的從業種類太少。工業經濟不強大。

(二)社會環境:人口文化素質偏低,導致三種產業科技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

(三)基礎設施建設:

①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不當。

②風景區部分道路和鄉村道路未硬化。

③給水廠供水量偏小,城鎮供水管道服務範圍不夠。污水採用邊溝方式收集不恰當,排水管道遠遠不夠;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白沫江水質影響較大。

④公共設施(市場、商場、停車場、環衞設施、路燈、標語、廣告牌)未規範化建設。

⑤城區消防存在隱患。

⑥歷史文化遺蹟未能維修和維護,有的甚至成危房,有的甚至即將消失。

(四)能源:城鎮居民仍有80的住户採用蜂窩煤作為能源、鄉村農民仍有部分住户採用薪柴。

(五)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還要繼續提高。

(六)環境質量:工業污染源還未達標排放;地表水環境質量有待改善。

總的説來,平樂鎮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做到了較大成績,但還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打算

1、嚴厲打擊對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的行為,對於濫砍濫筏嚴令禁止,大力宣傳退耕還林政策,保護農村環境;

2、對於招商企業,嚴格限制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之企業;

3、按照鎮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改善城鎮居民、農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4、嚴格按照平樂鎮環境規劃進行環境保護及建設。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篇6

一、生態環境基本情況

1、全鎮轄37個行政村、2個代管村、3個居委會、553個村民小組,總户數12137户,總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7‰。目前所有村都已通公路,已被通訊覆蓋。現有田土面積8.6萬餘畝,20xx年糧食總產量35678噸,人均產糧月1400斤,20xx年人均總收入10000餘元,人均純收入3893元。

2、生態資源基本情況。鎮現有山林面積46萬畝,其中蘆頭林場、連雲林場、獻鍾森工林場、森工林場、獻鍾苗圃佔2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6.5,楠竹1200萬多株,立木蓄積35萬多立方米。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竹木儲量充足,辜、徐、蘆、灶四洞,綿延百里的等國有林場以及20多個村辦林場的杉木林基地成為的綠色寶庫,其中蘆頭林場是市最大的國有林場。同時,人民歷來就有靠山吃山的習俗,生態和環保意識較強,在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方面歷來相當重視。

二、生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情況和思路措施

1、發展思路和特點。“生態立鎮”是鎮長期以來的戰略定位,也是促進其旅遊業長足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鎮緊密圍繞縣委、政府“基礎先行、工業主導、旅遊活縣、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以“興旺大旅遊、推動大發展,建設有活力、有實力、有魅力”的為戰略目標,把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大力推動生態旅遊產業的發展,以旅遊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近幾年相繼開發了連雲峽谷漂流、麗江漂流、純溪小鎮、沱龍峽漂流等一批生態旅遊項目,創立了“一鎮三漂”的品牌,享譽省內外。20xx年,鎮榮膺“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今年,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建設“美麗”的目標,要求全鎮上下樹立長遠眼光,樹立憂患意識,抓緊抓好抓實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環境衞生改善,以實際行動配合“全國生態縣”的創建。。

2、生態文明有新共識。一方面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畝以上;各村要把境內水泥路作村級主幹公路看待,確保村道沿線有樹有綠化,鼓勵村民在屋前屋後進行綠化。另一方面加強生態保護力度。抓好節能減排,引導工礦企業走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倡導機關部門單位各村大興節能之風;嚴格落實採伐指標限額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闊葉林;森林防火要時時抓、人人抓,健全村級護林員制度,加大宣傳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組禁採麻石,對河道採砂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亂採濫挖、亂砍亂伐、破壞耕地林地、放火燒山等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

3、環境衞生有新舉措。走行政推動、全民參與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識。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宣傳教育力度,採取宣傳車、廣播、倡議書、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各中國小校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各廠礦企業單位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以迅猛的輿論攻勢,造就全民重視環境衞生的濃厚氛圍,提高羣眾自我約束的意識。二是以制度促轉變。各村要嚴格按照村級目標管理考核細則抓好環境衞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組,組上要抓到户;各村要制訂整治環境衞生的村規民約,倡導垃圾不出户、不出村,垃圾分户處理、分户解決;各村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試行家户籌錢成立村級環衞基金,用以聘請專門保潔員和補貼垃圾回收專員。三是以考核強督促。成立環境衞生整治辦,對各村環境衞生實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講評、一年一獎懲的制度,確保環境衞生天天抓、經常抓、不反彈、不放鬆;根據每月的考核結果對合格村插紅旗,對不合格村插黃旗;根據每個季度的考核結果進行通報,村幹部將在大會上進行講評;根據年度的考核總分,嚴格落實獎先進罰後進的制度;繼續實施每位村幹部負責一段路面衞生監管的方案,確保責任追究到人。

4、把生態環境和城鄉一體化有機結合。城鎮開發方面:依靠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旅遊,依靠旅遊經濟的繁榮促進城鎮繁榮,同時以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功能的日益完善來提高旅遊發展承載能力,合力打造特色旅遊景觀鎮品牌。繼續推進集鎮的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集鎮管理,力爭把大道沿線儲備100畝土地列入規劃。重點開發獻鍾集鎮,全力打造旅遊產品和遊客集散中心。根據總體規劃向西拓寬獻鍾集鎮範圍,大力引進各行各業商家到落户,力爭以旅遊流動人口和過往商客促進商業繁榮,以商業繁榮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着力把獻鍾集鎮建成住宿餐飲、休閒購物、娛樂觀光等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城鄉規劃方面:以科學可持續的戰略眼光進行發展規劃,提升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總體形象。提高科學規劃水平,促進村級合理規劃發展,堅決禁止土地非法買賣,堅決遏制農村無規劃建房、佔用耕地建房的現象。村級公路改造嚴格按照交通部門的規劃和程序實施,嚴格控制,沒有列入計劃的一律不能開工,上級不予解決資金。

三、生態建設的一些制約因素

一是大多數青壯勞力進城務工,導致植樹造林缺乏必要的行為能力,從而影響了生態建設的力度。

二是少數羣眾和工礦企業在影響生態環保方面的一些陋習做法短時間難以扭轉。如少數羣眾利慾薰心,偷盜亂髮森林資源或隨意野外用火、亂丟垃圾。再如少數工礦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捨不得投入,從而造成生態破壞;或以犧牲生態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牟取利益。

三是生態建設的各項政策相對太少,用於進行大手筆生態建設的資金嚴重缺乏,影響了生態建設的進度。如植樹造林的成本,上級撥付資金不夠,直接影響了造林質量和規模。

四、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讓生態文明意識成為各行各業以及羣眾的主流意識,做到生態創建人人知、人人積極參與。

2、加大鼓勵引導的力度,採取資金獎勵等實質方式鼓勵引導羣眾植樹造林,提高造林的補貼。

3、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嚴格落實採伐計劃,切實做到採伐跡地及時補種,對違反規定者予以嚴厲處罰。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嚴厲打擊失火燒山的事主。

4、加大生態環境工作的資金投入。綠色生態已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潮流。應逐漸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財政投入,切實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進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