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03W

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關要求,10月份本人就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門的調度和現場調查,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調研報告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嶽陽考察時指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洞庭水碧長江清,湖南作為長江中游重要省份,雖然長江流經河段僅長163公里,卻有大大小小5000多條河流匯聚“湘資沅澧四水”,“四水”匯聚洞庭、由城陵磯匯入長江,守護好“一湖四水”,還洞庭一湖碧水,正是讓“一江清水向東流”的重要保障。

一、基本情況

洞庭湖是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跨湘鄂兩省,北納長江分支鬆滋、太平、藕池三口,南接湘、資、沅、澧四水,諸水合流後由城陵磯注入長江,湖泊總面積2626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包括湖南省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長沙市望城區和湖北省荊州市,共33個縣(市、區)。東洞庭湖是整個洞庭湖的本底湖,總面積1328平方公里,佔洞庭湖總水面的50.6%。

曾幾何時,范仲淹先生筆下描繪的洞庭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處美景處處上演。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洞庭湖包含遠方的山脈,吞吐着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清晨湖面上撒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沉靜,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至於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波平浪靜,天色與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有時湖面上的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有時湖面上微波盪漾,浮動的月光閃着金色;有時湖面波瀾不起,靜靜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還是曾幾何時,洞庭湖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濕地面積不斷減少。由於圍湖造田、泥沙淤積等原因,洞庭湖水域面積不斷減少,目前面積不到明清時6000平方公里的一半。1998年發生大洪災後,國家大力開展退田還湖,水域面積減少得到有效緩解,但泥沙淤積現象嚴重。三峽工程蓄水運行之後,長江三口入湖泥沙量減少一半,但仍有近1億立方米,湖牀平均每年淤高3.7釐米。建國50多年來湖牀共計增高了1.8米,部分地方湖底已高出堤內耕地2~3米。

2、洪水威脅依然存在。據統計,進入洞庭湖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108億立方米,是鄱陽湖的3倍。其中5~10月汛期徑流量佔74.7%,屬於典型的過水洪道型湖泊。三峽工程建成後,洪水威脅的嚴重局面並沒有根本改變。按照防禦1954年型洪水的要求,城陵磯附近規劃安排分蓄320億立方米超額洪量的蓄滯洪區。即使三峽工程補償調度,分洪量仍將達110億立方米。目前我市163公里長江干堤完成了達標建設,但部分重點堤垸防洪標準只有5~10年一遇,部分蓄洪垸和一般垸僅3~5年一遇,存在許多險工隱患,防洪體系十分脆弱,蓄洪安全區建設嚴重滯後。

3、水體污染不容忽視。環湖地區的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水污染等各種污染交織,加劇了水體污染程度。據統計,每年直接或間接入湖的工業廢水達5億立方米,隨之入湖的各種污染物超過100萬噸。洞庭湖內作業船隻不斷增加,目前湖上保有的6000多艘船隻已達70萬總噸,每年產生廢棄機油上百噸,成為又一重大污染源。農業面源污染日益顯現,環洞庭湖流域農業生產每年農藥施用量為1.8萬噸,化肥年施用量為169.9萬噸,但化肥有效利用率僅為40%左右,大部分隨地表水進入了洞庭湖。規模養殖場的糞便污染和精養魚池的餌料污染加劇了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城鎮居民每年排放入湖的生活污水達1.5億噸。湖南省生態環境廳2017年底發佈的《湖南省地表水水質監測月報》顯示:“洞庭湖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營養狀態為中營養。全湖12個斷面中,Ⅲ類水質斷面2個,佔16.6%;Ⅳ類水質斷面5個,佔41.7%;Ⅴ類水質斷面為5個,佔41.7%,污染指標主要為總磷。”,與全湖保持Ⅲ類水質差距不小。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湖南時,重點指出了洞庭湖水質下降的問題。

4、生物多樣性下降。由於受污染、過度捕撈、挖砂、物種入侵、水產養殖、水文變化、航運干擾、楊樹無序種植等因素影響,洞庭湖資源開發利用嚴重過度。魚類資源方面,不僅中華鱘、白鱘、胭脂魚等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魚類難得一見,就連青、草、鰱、鱅“四大家魚”,如今全江段都已形不成魚汛。捕撈量由1962年的19萬擔減少到現在的不到6萬擔。在洞庭湖越冬的水鳥數量由歷史上的50萬隻,下降到不足10萬隻。

二、工作舉措

2018年6月13日,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以“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持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和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力解決水污染、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問題。2018年以來,我縣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共涉及10個方面,主要工作推進情況如下:

1、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穩步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主要措施包括畜禽退養、糞污綜合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置和規範養殖行為等。其中:在洞庭湖區、鐵山南北乾渠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共退養349家,共22.398萬平方米;糞污綜合利用改造15家;建成有機肥加工廠2家,成立沼液收運公司3家,建成6個病死畜禽收集中心和1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置中心。二是加強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全面摸清了水產養殖污染源底數,完成了全縣養殖水域灘塗規劃修訂;支持精養魚塘改造3000畝,新增綜合種養面積3000畝。三是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全面落實《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施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四是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扶持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五是抓好農業生物資源的綜合利用。嚴禁露天秸稈焚燒,加強秸稈還田利用。六是推行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在步仙鎮步仙湖村建設生態溝渠 300米、生態池塘200平米、户用型雨污分離設施300米、分散農户生活污水處理池12户。

2、工業污染防治

一是規範建設和管理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按省市要求,如期建成並投運縣城高新技術園區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嚴格監管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二是加強工業企業排污監管。2017年以來,開展假日、零點、環湖利劍等環境執法行動,立案處罰178起,責令整改企業69家,處罰金額1255萬元,行政拘留8件,刑事拘留3人。三是積極引導造紙行業退出。按省市安排,平穩有序引導全縣造紙行業退出。

3、生活污染治理

一是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縣城雨污分流系統和老舊管網改造工作,2019年底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2020年底做到鄉鎮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大力推進農村清潔行動和廁所革命工作。二是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大力推進鄉鎮垃圾中轉站建設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實現全縣15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全覆蓋,2020年底前建成農村鄉鎮垃圾中轉站44個,其中2019年底以前建成32個,城鄉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越來越規範。

4、船舶污染治理

一是督促運輸船舶安裝污水處理裝置,對未安裝的船舶實行准入限制,限制運輸船舶72條。二是加大對船舶油污回收、垃圾回收、生活污水的管理,保證水質安全,完成船舶污水淨化裝置改造318條。三是在鹿角碼頭建設船舶污水垃圾收集站並規範運行。

5、水源地整治和黑臭水體整治

水源地整治方面:一是已全面完成了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52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二是正在按要求開展鄉鎮飲用水源地整治工作。

黑臭水體整治方面:一是已完成城南河黑臭水體整治一期工程,二期整治工程正在掃尾;二是已啟動白洋水庫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明年全部完成。

6、非法採砂與碼頭整治

一是已全面禁止洞庭湖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敏感水域採砂工作,並加強巡查、嚴厲打擊盜採行為。二是關閉非法砂石碼頭23處,取締非法砂石堆存點21個,無反彈行為。

7、農村安全飲水

按時序進度,持續推進規模化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對已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配套改造、升級聯網,提高農村供水工程水質達標率和自來水普及率。2018年共解決10.3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8、溝渠清淤疏浚

按照“政府引導、羣眾為主,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的原則,多渠道整合溝渠塘壩清淤增蓄資金,共完成6條大型、17條中型和1101條小微型溝渠清理,共498.3公里;完成大、中、小型塘壩清淤共1495處。

9、血吸蟲病防控

一是全面落實封洲禁牧工作,有效截斷傳播途徑,共淘汰牛3947頭、羊1501頭、馬6頭;二是配備兩台7.5馬力的滅螺機,大力開展滅螺工作。

10、濕地生態修復

一是按時序推進清退歐美黑楊工作;二是全面清理矮圍網圍,共85處,1000多公里;三是開展洲灘整治,共6110畝。

2019年上半年,我縣境內洞庭湖鹿角、扁山水質監測斷面水質除總磷以外,其它指標達到Ⅲ類水質,總磷濃度從2015年的0.115mg/L下降到0.067mg/L,水質明顯改善。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初戰告捷。

三、幾點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為此,我們要在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上做好以下3件事情。

1、制定大規劃。規劃是建設的指南。目前,洞庭湖區還沒有一部完整的保護、利用、發展規劃。建議環湖地市聯合行動,大力爭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以省統籌編制環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各地再在總體規劃的框架下制定子規劃。在編制規劃時要遵循統籌兼顧、綜合治理原則,具體做到“三個統籌”。統籌大江大湖。洞庭湖作為長江最重要的調蓄湖,與長江休慼相關。要爭取國家重視,將洞庭湖綜合治理納入長江流域治理的重點,爭取治理資金、項目傾斜。統籌水域流域。根據江西治理鄱陽湖的經驗,治湖必先治河,治河必先治山。要從根本上改善洞庭湖的水環境,必須加大對湘、資、沅、澧等河流的綜治力度,消滅源頭污染。統籌開發保護。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切實加強對水資源、沙石、蘆葦、漁業等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規劃好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業,形成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合作競爭的發展格局,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堅持生態優先,做到在保護中開發,確保可持續發展。

2、創新大體制。完善的體制機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和保證。要從根本上解決環洞庭湖區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局面,關鍵要創新管理體制,理順權屬關係,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要完善協調體制。洞庭湖瀕臨兩省,連接四市,要跨流域、跨行政區劃進行有效管理,必須建立協商對話機制,建立各方信息網絡平台,推進跨市經濟協調發展。建議爭取省委、省政府重視,建立岳陽、益陽、常德三市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進行協作磋商,在基礎設施建設、要素流動、產業擴散、商品流通等領域進行協調,促進重點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每年召開一次環洞庭湖經濟貿易投資洽談會,共同謀劃區域內經濟的發展。

3、推進大整治。工業治污方面,重點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結構減排,從源頭上削減污染排放總量,切實加強規劃區域和項目影響評價工作,積極開展沿湖企業“退二進三”,“騰籠換鳥”,引導冶金、化工等污染企業向專業園區集中,加快建設和完善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廠等環保基礎設施,對工業“三廢”實現集中處理處置。嚴格環境准入,加大對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堅決取締關停污染嚴重企業。生活污染治理方面,以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生活污水處理率,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大力開展農村清潔家園行動,推廣農村沼氣,開展村莊整治,引導羣眾自覺改水、改廁、改欄,全面開展淨化、綠化、硬化工作。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要積極開展農業清潔化生產技術推廣,實行農業清潔生產,提倡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控制高殘留農藥的使用,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