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5W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多篇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篇1

一九九五年世界上第一個網吧在英國的首都倫敦正式成立。短短的九年間,網吧風靡世界各地,遍及城鄉。××市××區的網吧是一九九七年設立的,由於網吧溶知識性、趣味、娛樂性為一體,迅速受到廣大青少年的歡迎。因此,網吧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據××電視台新聞報道,到目前為止,已在××區工商部門註冊的網吧有198家。加上以計算機培訓實為網吧的有30餘家,共計××城鄉現有218家。××居民居住相對集中,70%的網吧也集中在主城區,網吧的密度在××市屈指可數。

在這200多家網吧中經營規模都比較小,最大的新華網吧也只有150台機器,最小的僅10台,平均每家網吧的機器在30台左右。218家網吧有機器6240台,形成的固定資產2400多萬元,從業人員600餘人,人均產值4萬多元,每年為地方財政提供60餘萬元的税收,為促進××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儘管××網吧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通過調查,歸納起來,當前××網吧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各行政部門審批失控,形成盲目發展,數量過多,經營效果差。

從20xx年6月份北京的網吧發生嚴重火災事故的一段時間,××區一度對網吧審批把關較嚴,網吧的發展比較適度,當時××區網吧只有110多家。但從20xx年以來,由於當地文化、公安、工商等行政部門對網吧的審擬放寬。因此,在一年之內,新增網吧50%,其增長十分驚人,超過××經濟增長的4倍,本來網吧已經飽和,“非典”流行期間,網吧停業50天,一些黑網吧紛紛誕生,有的以計算機培訓為名引誘青少年上網,還有的家庭互聯網用户買二手機,利用他們的互聯網線路未被切斷的優勢,接起了家庭網吧,一些職業玩家和網蟲在網吧停業後自己購買了計算機在家上網,有的學生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到網吧上網,很快購置了計算機。“非典”加速了計算機的家庭化進程。據統計,“非典”前,在電信部門辦理互聯網業務的每月只有200~300户,而“非典”盛行的20xx年4月—6月份,平均每月達20xx多户,引起電信部門互聯網容量不夠,不得不迅速擴容。一方面是網吧的數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家庭計算機的超高速發展,因此,網吧客户大幅度減少,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從此以後,網吧一蹶不振。

××區一居民投資10萬餘元,在紅光路開了一家網吧經營,兩個月就虧損了近萬元。由於××區網吧總量失控,多數網吧都或多或少地發生了虧損,有的網吧為了外爭取客户,不得不大幅降低網費,有的已降到1。00元/1小時,儘管如此,上網客户仍然沒有明顯增加。

二、網吧經營者負擔過重

網吧本來是個高投入,高折舊,設備更新快的產業,一年前買的計算機現在只值原價的三分之二,加之税務、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的相關税費重,可以説網吧經營户不堪重負。如××文化部門所謂的罰款每月每台計算機10元,公安部門計安費每月每台20元,税每月每台10元,還有工商、治安、文化監控行政事業費,再除去電信網費、房租、電費、維修費,設備更新,每月下來,網吧老闆感歎地説:“又虧了!”現在××有不少的網吧老闆都想把網吧轉讓出去,但誰又敢接招呢?

三、網吧或多或少的存在違規違法經營的問題

網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青少年,據統計,到網吧上網的人員中,40歲以上的只有5%,35~40歲的約10%,35歲下佔到85%,青少年正是長身體學知識的成長階段,絕大多數是學校在讀生。儘管學校行課期間,不允許未成年人入內,但仍有網吧老闆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上網,這將對社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時有家長到網吧找孩子,為此也造成了有的人對網吧產生偏激的想法,全面否定網吧對普及計算機知識,開發學生智力,促進經濟發展,休閒娛樂的積極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

一是政府行政部門,特別是文化,公安、工商、税務等行政執法部門應嚴格控制審批新的網吧,堅決取締黑網吧,控制數量,提高質量,鼓勵兼併重組,引導網吧穩健發展。

二是調整對網吧業的税收和行政業收費政策,減輕網吧經營者的負擔。

三是引導網吧經營者成立協會,嚴格自律,依法經營,防止相互排擠的惡性循環和其它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維護網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加強宣傳密度,引導正確看待網吧業。一時間,網吧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學生家長的孩子因不聽話,逃學或出走都怪罪於網吧,這是一種十分偏激的看法。隨着人類的文化不斷髮展,網絡經濟已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固然有的青少年進網吧沉溺於網絡遊戲之中,樂不思學,影響了學習,甚至有的千里迢迢出走去找網友,不辭而別,給家長造成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負擔。但是也要看到他們絕大多數在網吧學到了不少東西。筆者在春節期間碰到一位××第二中學的女生。他們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題,通過互聯網給老師發一封電子郵件,她請我幫她申請一個電子郵箱,我認為這位老師引導學生的思路很正確。對學生上網採取了疏導的方法,鼓勵青少年接觸計算機,學習計算機,使他們懂得了計算機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操作。這些都對他們的將來起到了積極作用。將來的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大家回想一下上個世紀80年代,通訊個人化還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在短短的20年內已變成了現實。過不了幾年,計算機個人化也是勢在必行的事。

因此,我們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才是正確方法。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篇2

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縣立足實際,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現狀

1、農業結構逐步優化,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一是積極推進了林業產業化。各鄉鎮搶抓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和嶽紙集團原料基地擴建機遇,按照“穩杉穩雜,擴竹擴鬆”的結構調整思路,大力發展工業原料林,全縣馬尾松和楠竹面積已分別發展到34萬畝和36萬畝。面積達1200畝的連山苗木基地每年可向本縣和周邊縣市供應優質林業種苗500萬株。二是着力優化了種植業品質結構和發展了訂單農業。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達16萬畝,其中訂單面積達1萬畝;優質油茶和油菜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全部由賢勝油業公司訂單收購;西瓜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以上,禮品瓜訂單達0.5萬畝;蠶桑面積發展到XX畝,蠶繭全部由縣種子公司訂單收購;烤煙生產面積發展到3000畝,全部由縣煙草公司訂單收購。三是大力扶持了畜牧業生產大户。以外銷型“三元雜交”瘦肉型豬、山羊和肉牛生產為主的畜牧業繼續向大户方向發展,全縣年飼養牲豬100頭、山羊50頭、肉牛10頭以上的大户分別達到300、400和30餘户。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了竹木、草食牲畜、蠶桑、柑桔、花卉苗木、藥材、優質稻、無公害蔬菜、烤煙、茶葉、辣椒等11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農產品生產基地多達110萬畝,其中14.5萬畝優質糧油、水果蔬菜基地已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我縣還成為國家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商品羊生產基地縣及全國21個楠竹生產示範縣、湖南省12個楠竹產業化生產基地縣之一。

2、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廣大羣眾積累了不少生產工藝和生產經驗。明末清初,灑溪鄉就有羣眾開始利用楠竹造紙,根雕等工藝水平也令人讚歎不已。上世紀90年代,畜牧技術人員在積累羣眾養羊經驗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林間草地商品羊生產技術研究,形成了本品種選育、吊腳樓式羊舍建築設計、適度規模生產等一整套飼養配套技術,先後獲聯合國(tips)中國國家分部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和國家及省級大獎。與此同時,農產品結構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已形成食用油、茶葉、糧油、果品、竹木精深加工等系列產品,產品綜合優質率達40%以上,並擁有了一批市場看好的拳頭產品。賢勝油業公司生產的賢勝牌植物油獲XX年湖南省第六屆國際農博會最暢銷產品獎和湖南省第二屆西部農博會金獎,並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論證,產品暢銷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縣園藝場生產的臍橙獲國家農業部檢測中心優質證書,並申請“神臍”牌註冊商標,產品出口俄羅斯等國。

3、運行機制逐步完善,組織化程度有所提高。通過積極探索與本地實際和市場相適應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和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公司+農户”、“基地帶農户”、“市場連農户”、“科技引農户”等模式,我縣相繼成立了西瓜、蠶桑、紫株、靈芝、糧油、山羊、臍橙、楠竹、無公害蔬菜等9大專業合作組織,擁有會員4872户1.57萬人,大大增強了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每年可助農增收1.12億元。縣山羊協會參與組織了全縣90%以上的商品羊產銷,交易網點覆蓋湘、黔、桂等省20多個縣市。縣臍橙協會則將交易拓展到中俄邊貿市場,每年可向俄羅斯等國出口120噸以上的優質“神臍”,其在廣東、上海、香港及東北地區的銷售額也日漸擴大。縣西瓜協會、蠶桑專業合作社還被納入國家農業部、財政部的示範組織扶持項目。

4、加工體系逐漸完備,經營效益明顯提高。目前,我縣農產品加工企業共有124個,擁有固定資產總額1.87億元,從業人員5132人。其中,市級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有3家,納入湖南省湘西地區開發產業發展重點扶持規劃建設項目的企業有3家,賢勝油業公司還晉升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XX年,全縣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1.9億元,佔工業產值的16.1%,比上年增長18%。實現年銷售收入1.78億元,增加值0. 46億元,實現利潤771萬元,上繳税金1032萬元。

5、市場體系逐步健全,銷售網絡不斷拓展。通過大力開發農產品批發市場,推行訂單農業、會展農業及直供直銷、連鎖配送、網上交易等新型營銷方式,培育農民經紀人、營銷大户、專業合作組織等市場主體,全縣農產品銷售網絡向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方向發展。目前,全縣已形成各類農副產品市場26個,年產品交易額達10.5億元。其中,馬鞍商品羊交易市場已形成集山羊品改、養殖、加工、流通為一體的產銷格局,年交易商品羊10萬隻,交易額達0.26億元。同時,全縣農作物訂單面積達到2.3萬畝,其中主要經濟作物訂單比例在36%以上,養殖業訂單比例達到40%。

二、問題

1、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水平低,市場競爭能力不強。一是多數企業設備簡陋,生產手段落後,產品多以“原號”出售,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低,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有限資源,而且對縣財政和農民增收的貢獻很小;二是企業與農户聯繫鬆散,沒有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有機整體,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三是技術和營銷人才嚴重匱乏,科研人員更是寥寥無幾;四是企業佈局分散,產業關聯度不高,生產鏈條較短,缺乏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名牌企業或企業集團。這種不大不強的局面,既影響了農產品的加工增值和市場競爭能力,也滯緩了我縣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進程。

2、原材料需求矛盾突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受到較大制約。我縣農產品品種結構單一,創新技術落後,農產品專業化程度不高,缺乏加工業發展需要的優質專用原料。同時,原材料生產分散、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與加工業發展要求有較大差距。加上大多數企業仍停留在作坊式生產的水平上,加工粗放,原材料浪費嚴重,尤其是林產品加工企業“小而散”,相互之間存在掠奪資源甚至“內耗”現象。

3、投入嚴重不足,發展後勁乏力。縣鄉財政相當困難,投入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資金十分有限。加上農業屬於弱質產業,生產和收益週期較長,金融部門和民間資本很少涉足,許多經營大户和企業經常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賢勝油業公司正在進行的年產1萬噸植物油生產線擴建工程,因資金缺乏而進展緩慢。據調查,我縣現有的12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平均資產僅150萬元,總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只有3家,年產值過3000萬元的只有2家,農產品加工和銷售能力十分有限,制約了農產品的轉化增值,對農業的輻射和帶動能力明顯不足。

4、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滯後,農民組織化程度不夠高。目前,全縣僅組建了9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模小,穩定性差,且參與到組織中的農户只佔總數的5.2%,大多數農民仍遊離於合作組織之外。由於沒有健全的科工貿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以及防疫檢疫、技術標準、環境保護在內的服務組織,加上已建立的農民專業組織自身也存在法律不健全、規章制度不規範、工作程序、服務範圍和合作程度等不完善的情況,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的要求。

5、農業產業化缺乏長遠規劃和合理指導,持續發展能力不強。一些鄉鎮和部門只看到局部效益、眼前效益和經濟效益,而忽視整體效益、長遠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重複建設了一些特色、優勢雷同的農業產業化項目,推廣了一些可能加速水土流失的生產經營方式,造成加工企業的惡性行業競爭和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並引發了一些工農矛盾。如長城紙業、恆達紙業等企業一度因污染問題而被迫停產。一些地方熱衷上項目,重生產、輕銷售、更輕服務,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銷售市場沒有保證。同時,農產品加工業在宏觀管理方面存在着“婆婆過多”的現象,更缺乏部門間的必要協調,導致信息不暢,生產、加工、銷售脱節,不僅造成了重複引進與建設,還形成了加工企業優質原料缺乏,而一般性農產品原料卻大量積壓,外銷不暢,內銷不旺,影響了農業持續發展。

三、對策

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國家“中部崛起”和湘西地區開發機遇,圍繞農業結構調整主線,以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着眼點,以市場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提高農產品綜合加工能力,實現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加工轉變、傳統作坊式加工向現代高新技術轉變、資源消耗向高效利用轉變,農產品加工業原料生產基地化和農產品及其加工製成品優質化、安全化、產加銷一體化,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第一,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一是要加快基地建設。繼續做大做強烤煙、蠶桑、“神臍”、辣椒、茶葉、優質瓜果蔬菜、優質稻等七大無公害生產基地。同時借我縣申報“廣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之機,大力發展竹木加工原材料供應基地,逐步形成“一鄉一品”、“幾鄉一品”的各具特色的塊狀經濟,提高農業生產的商品化、集約化水平。二是要發展和壯大龍頭企業。堅持“做優、做大、做強”的原則,大力扶持賢勝油業、恆達紙業、金裕竹業等一批前景看好的龍頭企業,再努力打造1-2家畜禽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使之既能帶動基地發展,又能拉長產業鏈條,並在開拓市場、加工增值、打響品牌、技術創新等方面形成更大的優勢,以輻射和帶動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整體發展。三是要努力發展服務體系。根據基地、農户的需要,加強技術、信息、流通設施建設,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服務,幫助農民增加收益和分擔風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農工貿一體化。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運銷服務等專業合作組織,積極溝通生產與市場的聯繫,降低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風險。

第二,積極培育市場體系,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一是繼續擴大大中城市市場。目前國內農產品銷售主要流向大中城市,我們仍然要把城市作為農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通過各類農博會、展銷會和推行網上交易,積極擴大我縣無公害的、高附加值的優質農產品在大中城市的市場佔有率。二是積極開拓農村市場。要進一步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將更多的的農村人口轉入小城鎮居住,並使商品性消費成為他們的主要消費趨向,拉動農產品內需。三是大力開拓國外市場。要借我國入世和我縣一些企業品牌打入歐美市場等有利條件,根據國外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變化和質量標準,有針對性地組織生產、加工、包裝、儲運和銷售,不斷開闢、鞏固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篇3

為全面瞭解當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指導,前段時間,同有關部門一起,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進行了專項調查。

一、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基本現狀

去年以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後,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並趨規範。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延州市土地流轉户數達到23538户,流轉土地面積34028畝,分別佔總户數和承包土地總面積的93%和21%。調查的46個村,有1140 户進行了土地流轉,流轉土地面積23904畝,分別佔調查村總户數和承包土地面積的94%和4%。從面上情況看,主要有六種流轉形式:

1、轉讓。指農户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餘期限的轉移。有些農户因無力繼續承包土地,與其他户協商一致,經村委會同意,將全部或部分土地轉讓給第三方,由第三方與村委會確立新的土地承包關係,出讓方與村委會在轉讓土地上的承包關係即行終止。這種流轉形式的好處是:出讓方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從事非農產業;受讓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轉入土地擴大經營規模。延州市共有7030家農户進行了土地轉讓,轉讓土地6805畝,分別佔流轉土地總户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99%和20%。

2、互換。即農户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餘期限的相互轉移。互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耕種方便或種植結構調整的需要。互換後,互換地塊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原承包合同約定的相應地塊的權利義務關係隨之互相轉移。從方式上看,有同等面積互換,也有不等面積互換,雙方視互換土地的地級和遠近條件決定。延州目前有2689户進行了土地互換,互換土地3743畝,分別佔流轉土地總户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14%和11%。林家村鎮西麻溝村張進富,為了種植方便,自願以18畝與張樂玉134畝地級相同的地塊互換,建冬暖式油桃大棚。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共有7户農民通過互換土地建起油桃大棚。

3、退包。指農户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餘期限退回村委會。由於各種原因,農户無力或不願繼續承包土地,便將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餘期限退回村委會重新發包。退包後,退包户在承包期內不再要求重新承包土地。退包的主要原因有農户農轉非、務工經商、不願或無力繼續承包土地、承包地自然條件差等。延州市退包户有5784户,退包土地7486畝,分別佔流轉土地總户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46%和22%。

4、轉包。就是土地承包方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包給第三方,農户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實現轉移。轉包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餘期限,轉包方與發包方的原承包關係不變。延州市共有轉包户數4032户,轉包土地6638畝,分別佔流轉土地總户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1%和195%。

5、出租。主要指農户與承租方之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是承包土地收益權的一種分配形式,收益是固定的。這種方式,主要在農户與用地單位之間進行,農户自願將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權出租給承租方,承租方給出租方固定的收益。出租的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餘期限。目前,延州市共有3993户進行了土地出租,出租土地9306畝,分別佔流轉土地總户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和273%。昌城鎮西河崖村,有123户自願將2906畝土地出租給本鎮東老莊日龍食品有限公司,由其組織種植出口蔬菜,期限2年,每年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方獲得。

6、入股。農户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為股份,參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經營,以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分紅依據,入股收入按經營效益的高低確定。枳溝鎮南老屯村王法茂等10户農民,將50畝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實行股份制,由王法茂經營,種植花卉和苗木,每年根據經營的情況,按照入股股份分紅。

另外,由於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部分農户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也隨之轉移。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原因

當前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加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過去,多數農民不知道要依法流轉土地,農户間土地流轉基本處於隨意和無序狀態,矛盾糾紛不斷。《農村土地承包法》頒佈實施後,延州市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出台了《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暫行辦法》,並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初步認識到了依法流轉土地的好處,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流轉程序趨向規範。去年以來,流轉土地的農户大都簽訂了合同,部分過去私自流轉土地的户,也紛紛要求補簽了合同。

二是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市34萬畝流轉土地中,僅用於經濟作物種植和擴大養殖面積的,佔流轉土地總面積的50%。全市10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種苗繁育、示範推廣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萬洋食品有限公司在昌城鎮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以租賃的方式,租用土地1300畝,平均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户獲得。馬莊鎮龍宿村,有94户種植大棚蔬菜,現有日光温式大棚99個,其中28户的33個蔬菜大棚就是通過互換土地建起來的。

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了土地流轉。調查發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鄉鎮(街道)駐地村莊流轉土地多於其他村莊,平原村莊多於山區和丘陵村莊的現象,這反映了二三產業發展是帶動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二三產業發展越快,務工經商勞動力越多,土地流轉力度就越大。我市424萬名農村勞動力中,目前從事非農產業的有22萬名,佔農業勞力總數的519%。程戈莊鎮程戈莊四村,在本鎮木器廠、翻沙廠、織布廠和商業街經商的勞力,佔本村勞力的70%,因勞動力不足轉讓土地的有38户,轉讓土地面積81畝。

四是園區建設用地不斷增加。為促進招商引資工作開展,構築加快發展的平台,各地加大園區建設力度,使園區建設用地連年增加,成為拉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重要原因。

?┐逋戀爻邪經營權流轉工作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少數幹部對土地流轉認識不夠到位,對土地流轉的形式、應把握的原則掌握不夠,對土地流轉指導不力;土地流轉還存有不規範的問題,特別是農户間隨意流轉,不籤合同問題比較突出;個別村莊存有以土地流轉為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問題,等等。對這些問題,必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三、下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針對當前土地流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下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在嚴格遵循“依法、自願、有償”原則的前提下,重點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被動流轉與主動流轉的關係。需要指出的是,在土地流轉中,農民是土地流轉的市場主體,土地流轉應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政府“引導”不能變為變相“逼迫”,必須靠宣傳、引導、服務使農民由被動調整變為主動調整。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土地流轉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土地流轉。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應遵循的原則、流轉的形式和應履行的手續,達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鄉、村兩級幹部要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學習與研究,熟悉和掌握土地流轉的政策和做法,爭當明白人,指導和幫助農民進行土地流轉。要注意培育土地流轉的好典型,依靠典型帶動引導和鼓勵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二是自發流轉與依法規範的關係。“依法、自願、有償”是土地流轉的基本原則,自願是前提,依法是保證。只有依法流轉土地,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使用權才能得到保障,流轉土地的收益權才能得到保護。無論採用哪種形式流轉土地,都應當依法簽訂合同。農村經管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做好土地流轉的業務指導工作,幫助基層完善土地流轉手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建立土地流轉登記制度,及時掌握土地流轉動向。鄉鎮(街道)要完善幹部崗位責任制,把土地流轉納入考核村幹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增強責任心和壓力感。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嚴厲打擊私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搞掠奪性經營的違法行為,保證土地流轉健康有序進行。

三是土地流轉與社會穩定的關係。土地流轉政策性強,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工作中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把握政策。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不得動搖農户土地流轉的主體地位,不得改變承包合同約定的土地農業用途和土地所有權權屬關係。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不搞行政命令,強迫農民流轉土地,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標、限時間、限面積流轉土地,不準擅自截留、扣繳農户土地流轉的收益。工業園區佔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好減免和補償政策,維護農民利益,確保社會穩定。

四是土地流轉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土地流轉有利於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有利於提高土地經營效益,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要把土地流轉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放在加快發展、富裕農民上,既不能片面強調土地承包30年不變影響發展用地,也不能因為加快發展而隨意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要充分發揮土地流轉的積極效應,通過健康有序地流轉,促進經濟發展。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篇4

連鎖經營概況

連鎖經營的發展最早出現的連鎖經營是正規連鎖。1859年在美國紐約出現的“大西洋及太平洋茶葉公司”開創了正規連鎖的先河。1887年,美國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資,創辦了一家聯合批發企業,為出資的成員服務,實行聯合分銷,統一管理,而各成員企業仍然彼此獨立,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家自由連鎖店。自由連鎖是中小零售企業聯合對抗大型零售商業壟斷而產生的經營形式,經過幾十年的不懈競爭,到1955年,自由連鎖在美國的銷售額終於超過了正規連鎖。

隨着企業銷售渠道和方式的不斷變革,連鎖經營第三種類型——特許連鎖在1865年出現了。第一家開展特許連鎖的企業是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到19xx年以後,這種通過合同契約,有償轉讓經營特許權的連鎖經銷網絡迅速在全美普及,並擴展到其他的零售、飲食、服務等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特許連鎖的勢頭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相繼超過了其他兩種形式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xx年度中國連鎖經營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顯示:xx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長,銷售額達到244億元,同比增長129%;加盟店3968個,同比增長89%;員工人數近11萬人,同比增長20%。根據apfc公佈的數據,目前亞太地區七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的特許企業總合達4701家,加盟商總合達252620個。另據wfc的統計,歐美地區11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巴西、荷蘭、瑞典、奧地利、比利時、芬蘭、丹麥)的特許企業總數達到6632家,加盟商總數達253361個。

連鎖經營是一項理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程,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要在推行中注重連鎖經營的長遠規劃,就不會被一些問題遮住雙眼而走彎路。

許多專家認為連鎖經營的實質就是:“連鎖經營是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原理在商業流通領域的應用”,通過連鎖擴大企業的規模,降低交易費用和流通費用,優化商業資源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連鎖經營,不是為了連鎖而連鎖,或者是僅僅改變一下經營管理方式。連鎖不是目的,而是以連鎖經營為手段,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逐步擴大經營商品的市場佔有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規劃連鎖經營時,要制訂連鎖經營的發展戰略,如發展多少連鎖店?用幾年時間?發展區域是侷限在本省內還是全國?還必須明確提出實行連鎖後要達到什麼樣的具體目標,比如各連鎖點的經營成本和費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潤是否增長,增長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適應?未來的預期目標能否實現?等等。

連鎖經營的三種類型,即“正規連鎖、特許連鎖、自由連鎖。

正規連鎖具有資產一體化的特徵,每一家連鎖分店的所有權都屬於同一主體,歸一個公司、一個聯合組織或單一個人所有,所以在經營管理權方面基本上高度集中,各連鎖店不僅店名、店貌等完全統一,經營管理的決策權,如人事權、進貨權、定價權、財務權、投資權等也都高度集中在公司總部,公司總部為每個連鎖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保證公司的整體優勢。

特許連鎖具有資產獨立性的特徵,即特許連鎖店之間以及連鎖店與總公司間的資產都是相互獨立的,所以在經營管理上往往不採取強制性的措施,一方面通過特許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有效的服務、指導和監督來引導特許店的經營行為。

自由連鎖,各成員店的所有權、經營權和財務核算都是獨立的,成員店可以使用各自的店名商標,總店或主導企業與成員店之間並不存在經營權的買賣關係,他們主要是靠合同和商業信譽建立一種互助互利關係,以達到規模經營的目的;總店與成員店之間是協商和服務的關係,總店主要負責統一進貨和配送,各店鋪在核算、盈虧、人事安排、經營品種、經營方式及經營規模、經營策略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權。

從對連鎖經營的幾種形式可以看出,連鎖經營的實質是:專業化經營與分散化開店相結合。集中化採購與分散化銷售相結合。

中國連鎖業發展背景

中國引入連鎖商店經營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資的餐飲業。當時也有少數零售企業連鎖店,經營狀況一般。到了90年代前後,國內市場疲軟,零售企業普遍陷入經營困境。一些中小企業在經歷了承包經營和租賃經營之後,卻到了難以維持的程度。在大企業發展集團化經營的同時,中小零售企業的連鎖經營開始起步。近二三年中國的連鎖商店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原有區街綜合食雜店、商業公司等,為了擺脱困境,各企業紛紛改造,匆匆連鎖,一時間大中城市的中小商業企業幾乎都在走連鎖經營之路。中國的連鎖商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目前我國的連鎖商業在各地的發展不均衡,東南沿海一帶和大城市發展比較快,管理也比較規範。上海的聯華超市公司1991年開辦,到1995年末共開業46家連鎖超市,到1999年末,已經發展到600家連鎖門店,並且步入規範化和科學化管理。據統計,xx年初上海的連鎖門店已達到3200個。

連鎖經營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發展速度非常快快。據統計,到1997年底,全國已有連鎖經營公司1,000多家, 各種形式的直營店和加盟店近15,000個,實現銷售額達到420 億元,成為流通產業新的增長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連鎖明星企業也相繼湧現。我國連鎖經營的市場佔有率正逐步提高,其發展領域已延伸到商業、物資、糧油、醫藥、煙草、服務等眾多行業,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優勢,“價廉、放心、方便、增效”的優越性已明顯地發揮出來。此外,連鎖企業正逐步從中心城市向小城鎮、農

村市場擴散,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外資企業等各種所有制成分共同參與連鎖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

連鎖經營大致有以下幾種:

(1 )以大型商業企業為龍頭的百貨及餐飲連鎖經營企業,帶動小企業加盟。

(2 )在原有國營副食商店和國營糧店基礎上採用自由連鎖形式發展起來的便民連鎖店。

(3)以專業經營為特色的連鎖店。

(4)平價倉儲式連鎖超市。

連鎖經營發展戰略和目標

實行連鎖經營,不是為了連鎖而連鎖,或者是僅僅改變一下經營管理方式。連鎖不是目的,而是以連鎖經營為手段,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逐步擴大經營商品的市場佔有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規劃連鎖經營時,要制訂連鎖經營的發展戰略,如發展多少連鎖店?用幾年時間?發展區域是侷限在本省內還是全國?還必須明確提出實行連鎖後要達到什麼樣的具體目標,比如各連鎖點的經營成本和費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潤是否增長,增長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適應?未來的預期目標能否實現?等等。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戰術目標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連鎖也有區別。一是直營店,屬於美容品牌直接管理和規劃;另一種是加盟店,即投資者以一定比例的資金,直接購買下美容品牌已經成熟的一套經營模式。不過,不管哪一形式的連鎖美容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做好“服務”這一環節。詩麗堂營銷總監歐陽莉説:“每個美容連鎖品牌,都應該具有自己的獨特企業文化並根據加盟商的個體情況做出調整。對新開張的店給予技術和硬件上的支持,一般會有2-3個月的培訓期,對銷售業績不俗的老加盟商,則會給予更高的回報與優惠。”思妍麗執行經理代麗萍女士説:“要留住顧客,就一定從服務上抓起。一是產品的品質保障;二是服務意識和專業性的有效結合,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三是以人為本,美容行業應該是高素質人羣的聚會,不僅顧客是如此,美容從業人員更應當如此。”

根據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的調查,全國前30家連鎖企業xx年上半年銷售額為2365.3億元,比xx年同期增長29.9%,店鋪總數為13467個,比xx年同期增長21.2%(其中,直營店的銷售額為20xx億元,佔銷售總額的85.2%)。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商業連鎖部分)以364.9億元銷售額、5910家店鋪的業績,名列全國首位,銷售額與店鋪數分別比xx年同期增長13.7%和23%。 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蘇寧電器集團、大連大商集團有限公司、家樂福(中國地區各企業)分別以195.7億元、178.3億元、129.5億元和102.3億元的業績排名第2至5位。

位列第6至20的企業是:蘇果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農工商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三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北京物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諮詢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華潤萬佳有限公司、XX市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家世界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文峯大世界連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沃爾瑪中國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

排在第21至30位的企業是: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合肥百貨大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武漢中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家園有限公司、北京京客隆超市連鎖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見,一個朝陽性的行業會產生一個大的國際化企業,會使該企業進一步推動這個朝陽行業的發展,企業與行業共同發展。家電行業產生海爾,pc機行業產生聯想、戴爾,汽車行業產生大眾、通用,地產行業產生萬科、順馳,通訊行業產生華為、中興,便利店產生了7—11、零售店產生了沃爾瑪。美容化粧品業連鎖經營,將會由誰來主載,我們將拭目以待。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篇5

為了準確摸清xx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狀況,便於制訂科學的產業政策,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步伐。根據縣政府的統一部署,近期我們對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調查,目前全縣產業化經營特點是:優勢特色產業在不斷擴大,新產業在不斷髮展,已建立了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湧現了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精品名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效益日益顯現,已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一、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現狀

(一)商品基地初具規模,主導產業逐步壯大。

全縣商品基地面積達139萬畝,其中優質稻基地56萬畝,優質油基地58萬畝,優質棉基地10萬畝,水產精養基地10萬畝,商品蔬菜基地5萬畝。全縣基本形成了優質稻、優質油、優質棉、無公害蔬菜、江漢雞、名優魚、意楊等七大支柱產業。

(二)龍頭企業蓬勃發展,帶動能力逐步增強。

目前全縣發展鄉及鄉以上農產品加工、經銷龍頭企業182家,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xx集團、xx有限公司),縣市級龍頭企業10家,固定資產3。2億元,帶動基地139萬畝,發展訂單農業面積120萬畝,帶動農户6萬户,從業人數8萬人,全縣農產品年加工能力糧食達50萬噸、油菜達20萬噸、原棉達1萬噸。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步發展壯大。xx公司是今年9月被批准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總資產為10980萬元,註冊資金為6000萬元,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年銷售收入可達1。2億元,帶動農户4萬户;xx公司固定資產460萬元,年銷售收入720萬元,上交税金4萬元,利潤18萬元,帶動養殖户512户。

(三)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通過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實施精品名牌戰略,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xx精米、xx香米、xx龍米、xx色拉油獲中國綠色食品認證,其中xx牌、xx牌精米已被評為湖北省名牌產品之一,並已先後通過了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而且xx公司已經取得了自由出口權。xx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xx城郊蔬菜基地通過了xx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20xx年,xx大米、xx香米在深圳、廣州等地銷售供不應求,市場佔有率明顯提高,徹底改寫了當地湖北大米不好吃的“惡名”。

(四)產業化經營模式逐步形成。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基礎是千家萬户,核心是龍頭企業和農户之間建立相應穩定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近年來,企業與農户在農業部門的協調下,訂單農業發展迅猛。農業部門一方面與科研院校研究品種、加工等,與企業商討品種、價格、外銷,另一方面幫助農户抓好無公害生產,20xx年xx公司與農户簽訂了優質稻訂單10萬畝,雙低油菜訂單5萬畝,20xx年xx米業有限公司免費向農户贈送中國香稻種子10000斤,並以高於市場價30%的收購價與農户簽下了訂單。通過發展訂單農業,達到了農企雙贏的效果,穩定了企業與農户的關係,摸索出了科研院校+企業+農技部門+農户的經營模式。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農業產業化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速度不快,整體水平低,產業化程度不高,名牌產品少,與先進地區比較差距還較大,與市場農業發展的要求和農業大市場資源豐富的實際還不相適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不夠。

我縣產業化龍頭企業正處於成長壯大時期,目前產值能過億元的企業只有xx公司、xx集團、xx糧油有限公司等,其它一些加工企業產值大多在幾百萬元至一、二千萬元之間,龍頭企業的發展與農產品生產大縣的實際還不相適應。也就是説龍頭企業數量少,類型單一;企業塊頭小,規模不大;企業實力弱,帶動力不強;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低,檔次不高;經營分散,競爭力不強。

(二)龍頭企業人才缺乏,管理落後。

農業加工企業一般地處經濟落後的農村,國家培養的人才大多流向了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很難進入農村和產業化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在企業管理、市場策劃、技術信息、品牌創建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很多企業的管理仍停留在家庭式和家長式的落後階段,這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

(三)對農業產業化扶持不夠,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國家八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真正落實到下面的情況不好,省級龍頭企業由於資產抵押實力不夠,很難貸到款;龍頭企業普遍存在缺收購資金、技改資金、流動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我縣的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我縣的農田基本建設、水利設施建設、機耕道路等大多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一直以來未進行過全面整修,防汛、抗旱、抗災能力較弱。目前,我縣尚有部分“望天收”田;部分毀壞的水利設施沒有修復;有的機耕路越來越窄,所有這些,都嚴重製約着我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四)龍頭企業與農户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脆弱。

龍頭企業與農户多數還是一種簡單的買賣關係。訂單農業數量不小,但由於訂單的責任關係不夠明確,企業和農户之間缺乏誠信,違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是由於農户生產的產品達不到質量衞生標準;有的是市場價與合同收購價不一致,市場價高,農户不願賣給企業,市場價低,企業不願收購農户的產品。

(五)農產品流通渠道還不夠暢通。

我縣近幾年來一直在抓市場建設,但與全縣農業發展的速度比較,這樣的市場體系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由於流通渠道不暢,農產品價賤傷農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對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影響很大。

三、加快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措施及對策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在今後的發展思路上,堅持“市場嚮導、企業主導、科技先導、政策誘導”。堅持統籌規劃、重點突破、示範帶動、分層分步推進。

(一)加強領導搞好農業產業化全程服務。

在縣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的組織和協調下,將農業產業化經營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統籌安排,制訂發展規劃,做好服務,規範好市場秩序,搞好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認真服務好產業化經營中各個環節,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切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有關農業產業化方針政策。

(二)加強招商引資促進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

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落實各級制定的農業招商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外商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各種方式創辦各中類型企業和開發三高農業。

(三)加快名牌戰略推進提高市場競爭力。

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名牌戰略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快培植名牌產品,提高我縣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一要樹立品牌意識,借鑑工業創名牌經驗,樹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名優品牌。二是樹立質量意識,依靠優質創名牌。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三是制定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提高名優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四)加強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農產品商品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突出抓好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本縣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不斷做大壯大特色產業。

(五)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合作組織是農民與市場連接的紐帶,可以改變單家獨户型市場主體在市場交換中的弱勢地位,可避免農户與龍頭企業訂單難以兑現,責權利的問題。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從工商和社團登記、經營、税收、信貸等方面給予扶持優惠政策。建立更多的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連接機制和運行機制。

(六)加強市場和信息網絡建設。

在大宗、重要農產品集散地,重點建設一批大中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加快建設和完善各地農貿市場,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促進農產品運銷。加強信息網絡建設,逐步建立起進村入户、聯接國內外的市場信息網絡,為廣大農户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供求、價格、良種、技術信息,利用網絡開展網上營銷,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