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目錄

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第二篇: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第三篇:關於我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第四篇:關於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第五篇:新疆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社會保障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經濟社會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網”、“穩定石”和“調節器”。建立健全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體現,也是實現海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推動全島開放開發的支撐。為了加強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助推平潭“後大橋時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根據政協工作安排,縣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對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一)以維持最低生存為目標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一是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初步建立。我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基本實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斷深入。我縣低保制度從開始全面啟動,至4月底止,工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數有7489户、16622人,全額低保的對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發放低保金111.105萬元,人均月補差51.56元,全額補助對象人月均100元。城鎮低保從1998年試行以來,低保對象已擴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標準單人户為155元,多人户為145元。月發放低保金12.998萬元,人均月補差70.99元。二是各種救助制度全面實施。我縣高度重視困難羣體的幫扶工作,建立實施了多項救助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卓有成效,不斷提高農村低保家庭醫療救助標準,將農村低保户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救助標準提高到50%,五保户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救助標準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社會救助不斷推進,落實了農村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經濟適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積極籌建之中。

(二)以維持温飽水平為目標的社會保險逐步完善。截止4月,全縣養老保險參保單位852家,在職繳費職工9999人,退休職工5432人,養老基金收入944萬元,支出1681萬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90個,參保職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萬元,基金支出26.47萬元,歷年滾存節餘161.93萬元;生育保險參保單位190個,參保職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萬元,歷年滾存節餘208.2萬元。醫療保險參保職工19273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500.8(本站隆重推薦好範 文網)7萬元,支出274.78萬元,居民醫保參保人員28638人,累計節餘540.78萬元。機關社保共有投保單位290個,在職參保人員7262人、離退休人員3235人,實現基金收入312809萬元,歷年滾存節餘4594.61萬元。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新農合工作運行平穩。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為目標的社會福利穩步推進。一是切實落實五保供養。將全縣2541名五保供養對象經費全部納入縣財政預算。切實加強老齡工作,進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環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進一步強化了慈善援助網絡建設,積極推進光彩事業,逐步規範捐贈行為,積極做好兒童援助中心、養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實優撫撫卹新機制。建立了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對重點優撫對象實行了“一免三減”的優惠政策。

二、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會保險擴面尚有空間,統籌基金徵收不足。由於進城務工、自由職業人員不斷變化,宣傳工作不夠到位,導致部分企業和羣眾對社會保險認識不足,參保意識不強,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工資逐年增加,而我縣醫保基金仍按幾年前的最低標準徵收,造成醫保基金徵收不足,面臨較大的赤字壓力。

二是參保單位漏報、瞞報、少報工資金額現象仍然存在。由於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單位普遍存在牴觸情緒,稽查工作難以到位。

三是養老金倒掛現象較為嚴重。以我縣參保的差額撥補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為例,共有該類單位85個,倒掛30個,倒掛面達35%。

四是勞動關係不穩定現象依然存在。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於勞動關係、工傷認定、拖欠工資等引起的勞動糾紛呈上升趨勢,給社會穩定造成一定的隱患。

五是城鄉低保存在一些突出問題。1、低保對象家庭收入核實難,動態管理難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實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隱性收入的核實更是難以入手。在入户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實提供實際、隱性收入情況,給審批工作和補差標準的確定帶來困難。2、低保金髮放時間持續較長。個別鄉鎮的低保金財政部門一般在次月才能撥入民政部門的帳户,民政部門撥到各鄉鎮約需一週時間,各鄉鎮將保障金全部發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時間,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員編制過少。從我縣勞動社會保障、民政、衞生等部門專職從事社會保障工作的人員普遍偏少,多數依託於村委會和社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定編3至5人,在編人員只有1人,抽調人員1人,卻要負責對全縣近千户企業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疲於應付。鄉鎮沒有固定從事社會保障工作人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

七是工作經費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裝備。近年來,社會保障工作日顯重要,工作任務異常繁重,相關工作經費卻嚴重不足,裝備較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保障工作的正常運轉。

三、加快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明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制定切合實際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規劃。

第一,要堅持“立足長遠,分步實施”的原則。當前的重點,在於積極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覆蓋面,推進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研究建立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制度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着力解決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配套和轉移接續問題。第二,要堅持“低門檻進入,分標準享受”的原則。根據我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收入以及城鄉居民的繳費能力,對於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既要考慮“政府出得起、集體補得起、個人交得起”,也要考慮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運轉,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第三,要堅持“廣覆蓋,多層次”的原則。在制度設計中,破除城鄉户籍限制和職工身份限制,根據城鄉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全覆蓋。

第二篇: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丁 瑞 武

社會保障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經濟社會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網”、“穩定石”和“調節器”。建立健全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體現,也是實現海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推動全島開放開發的支撐。為了加強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助推平潭“後大橋時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根據政協工作安排,縣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對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一)以維持最低生存為目標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一是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初步建立。我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基本實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斷深入。我縣低保制度從xx年開始全面啟動,至xx年4月底止,工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數有7489户、16622人,全額低保的對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發放低保金111.105萬元,人均月補差51.56元,全額補助對象人月均100元。城鎮低保從1998年試行以來,低保對象已擴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標準單人户為155元,多人户為145元。月發放低保金12.998萬元,人均月補差70.99元。二是各種救助制度全面實施。我縣高度重視困難羣體的幫扶工作,建立實施了多項救助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卓有成效,不斷提高農村低保家庭醫療救助標準,將農村低保户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救助標準提高到50%,五保户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療機構住院的救助標準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社會救助不斷推進,落實了農村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經濟適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積極籌建之中。

(二)以維持温飽水平為目標的社會保險逐步完善。截止xx年4月,全縣養老保險參保單位852家,在職繳費職工9999人,退休職工5432人,養老基金收入944萬元,支出1681萬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90個,參保職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萬元,基金支出26.47萬元,歷年滾存節餘161.93萬元;生育保險參保單位190個,參保職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萬元,歷年滾存節餘208.2萬元。醫療保險參保職工19273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500.87萬元,支出274.78萬元,居民醫保參保人員28638人,累計節餘540.78萬元。機關社保共有投保單位290個,在職參保人員7262人、離退休人員3235人,實現基金收入312809萬元,歷年滾存節餘4594.61萬元。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新農合工作運行平穩。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為目標的社會福利穩步推進。一是切實落實五保供養。將全縣2541名五保供養對象經費全部納入縣財政預算。切實加強老齡工作,進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環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進一步強化了慈善援助網絡建設,積極推進光彩事業,逐步規範捐贈行為,積極做好兒童援助中心、養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實優撫撫卹新機制。建立了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對重點優撫對象實行了“一免三減”的優惠政策。

二、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會保險擴面尚有空間,統籌基金徵收不足。由於進城務工、自由職業人員不斷變化,宣傳工作不夠到位,導致部分企業和羣眾對社會保險認識不足,參保意識不強,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工資逐年增加,而我縣醫保基金仍按幾年前的最低標準徵收,造成醫保基金徵收不足,面臨較大的赤字壓力。

二是參保單位漏報、瞞報、少報工資金額現象仍然存在。由於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單位普遍存在牴觸情緒,稽查工作難以到位。

三是養老金倒掛現象較為嚴重。以我縣參保的差額撥補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為例,共有該類單位85個,倒掛30個,倒掛面達35%。

四是勞動關係不穩定現象依然存在。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於勞動關係、工傷認定、拖欠工資等引起的勞動糾紛呈上升趨勢,給社會穩定造成一定的隱患。

五是城鄉低保存在一些突出問題。1、低保對象家庭收入核實難,動態管理難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實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隱性收入的核實更是難以入手。在入户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實提供實際、隱性收入情況,給審批工作和補差標準的確定帶來困難。2、低保金髮放時間持續較長。個別鄉鎮的低保金財政部門一般在次月才能撥入民政部門的帳户,民政部門撥到各鄉鎮約需一週時間,各鄉鎮將保障金全部發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時間,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員編制過少。從我縣勞動社會保障、民政、衞生等部門專職從事社會保障工作的人員普遍偏少,多數依託於村委會和社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定編3至5人,在編人員只有1人,抽調人員1人,卻要負責對全縣近千户企業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疲於應付。鄉鎮沒有固定從事社會保障工作人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

七是工作經費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裝備。近年來,社會保障工作日顯重要,工作任務異常繁重,相關工作經費卻嚴重不足,裝備較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保障工作的正常運轉。

三、加快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明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制定切合實際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規劃。

第一,要堅持“立足長遠,分步實施”的原則。當前的重點,在於積極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覆蓋面,推進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研究建立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制度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着力解決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配套和轉移接續問題。第二,要堅持“低門檻進入,分標準享受”的原則。根據我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收入以及城鄉居民的繳費能力,對於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既要考慮“政府出得起、集體補得起、個人交得起”,也要考慮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運轉,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第三,要堅持“廣覆蓋,多層次”的原則。在制度設計中,破除城鄉户籍限制和職工身份限制,根據城鄉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全覆蓋。

(二)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

——加快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

第一,繼續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一是要積極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逐步將破產、改制集體企業職工、失業人員、無就業能力的城鎮居民以及農民變市民人羣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重點探索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將進城農民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並積極探索災民變市民、農村五保户變市民、農村退役士兵變市民機制。要切實做好被徵地農轉非人員和城鎮用人單位未參保超齡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工作。三是探索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通過發揮農保養老的作用,最終減少農村低保人數。在繳費方式上,可設計多種方式供農民選擇,如按月按年繳費,一次性繳費,或豐年多繳、欠年少繳、災年不繳等。逐步推行老年農民社會養老補貼制度,對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農民,建議每月由財政給予一定的社會養老補貼。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換社保的新機制,鼓勵農民自願交出土地使用權,把土地使用權讓給村集體用於開發,其收入首先用於給出讓土地的農民提供終身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第二,加快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一是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擴面以新建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並將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險納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範圍。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完善醫療保險用藥管理和診療項目管理辦法,控制醫療費用過快上漲。二是深化城鎮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爭取把目前我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都沒有覆蓋的城關居民納入醫保體制。三是積極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按照“大病統籌,兼顧門診”的原則,逐步擴大慢性病補償種類,提高慢性病門診治療報銷標準;適當提高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農村獨生子女死亡、殘疾家庭成員住院費報銷比例;取消特殊羣體(五保户、特困户、優撫對象)在各類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門檻費。

第三,推進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設。規範工傷醫療服務,加強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工作,積極推行工傷醫療協議管理,進一步加大建築、化工、危險品等高危行業工傷保險強制執行力度。加快機關事業單位生育保險制度建設,使女職工生育權利得到保障。

第四,研究解決社保體系中的難點問題。一是逐步做實個人帳户。針對個人賬户空帳運行和個人帳户透支問題,深入研究養老金隱形債務分類償還問題,積極探索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户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並對個人賬户的管理和運作實行全面和全過程的外部監管。二是統一同類企事業單位社保繳費基數和比例。實行同類企業按照統一的繳費工資基數和規定的費率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並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核定遞增的繳費工資基數。

——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

第一,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鄉居民低保制度。要注重推行分類施保,並將低保制度與教育、醫療、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制度和促進就業的政策相結合,使困難羣眾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和社會援助。二是拓寬農村低保覆蓋面。重點保障孤老殘幼、貧困家庭、貧困人口。三是保證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要進一步完善低保評議、動態管理和信訪督查制度,積極推行社區低保聽證制度,強化監督,真正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第三,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資金保障機制。一是加大政府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財政改革步伐,打破城鄉分治的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二是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要根據經濟成份多元化和就業形式多樣化的實際情況,及時把外來投資企業、新興行業納入覆蓋範圍,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三是改革完善社會保險費徵繳體制。加大社會保險費清欠催收力度,強制企事業單位為職工“買保險”。四是建立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穩定機制。擴大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村社會保障的比重,探索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住宅的質押、流轉換保障、換救助的機制。五是充分發揮隧道業、海運業、商貿業等社會各界的力量和優勢,吸收更多的捐助資金,培育更加廣泛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

第四,推進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各項配套改革。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能“單兵作戰”,而有賴於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以及相關制度的配套改革。一是深化户籍改革,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户籍登記制度,消除城鄉居民待遇的差別。二是提高統籌城鄉的就業再就業工作水平,健全以勞動合同制度為主要方式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逐步統一城鄉就業政策、勞動力市場、就業失業登記和職業培訓。三是深化完善徵地制度改革,把握我縣開放開發過程的城鄉土地一體化發展方向,逐步提高被徵地農民安置補償標準。四是健全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立醫療服務價格控制機制,提高醫療保障服務水平。

(四)加強對社會保障事業的領導

——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共同推進社會保障工作的合力。

充分發揮由税務、財政、工商、建設、審計、建設、質檢、國土資源、安監等部門的作用,協調解決社會保障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實行目標責任制,建立社會保險欠費企業檔案,簽訂補繳協議書;加大執法,對不履行繳費協議的依法強制執行;加大審計力度,對出口退税的欠費企業,財政從退税中直接劃撥到養老基金帳户;欠費企業不能享受扶持政策;工商部門可把企業是否參加社會保險作為年檢的條件;質檢、工商、建設、税務和勞動保障相互聯動把企業是否參加社會保險作為評選企業信用等級的條件;對拖欠社會保險的企業,國土資源部門控制用地指標;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積極開展代表、委員調研視察等活動。通過整合社會力量,推動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的順利開展。

發揮工作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將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納入鄉鎮、村居工作的考核範圍。縣直有關部門各內部機構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

——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強化社會保障意識,使社會保險的相關政策、知識深入人心。

加大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向各單位免費贈閲勞動保障信息、舉辦法規政策培訓班、送法進企業、設置宣傳站、開展定期和定事(主題)相結合的宣傳活動,讓社會各界瞭解政策,引導企業經營者關心支持勞動保障事業,引導職工合理表達訴求,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加強輿論監督。通過報紙、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加強對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監督,對於違法亂紀、侵犯職工羣眾合法權益的企業和個人,適當予以曝光,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建立社會保障工作獎懲機制。對社會保障工作做得不好的企業及企業家,實行評先樹優一票否決,使按時足額繳納各項保險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實行社會保險預警制度。對於欠繳社會保險達到警戒線(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企業,進行警告,規定繳費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未繳納的,作為重點的執法對象,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督促其及時繳納社會保險。

——加強社會保障、民政部門能力建設,提高服務社會的水平。

社會保障工作羣眾性強,特別是社會救助工作面對的都是困難羣體,要求工作人員必須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工作作風。要進一步強化能力建設,挖掘內部潛力,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全面提升工作和服務水平。要學習商業保險的服務理念和模式,建立社會保險方便快捷的查詢系統,健全面向基層的服務網絡,使社會保障工作公開透明。要實現勞動保障工作的重心下移,改變“救火式”的工作方式,以主動出擊、主動服務為主,深入基層、深入企業、社區和基層羣眾中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及時地把勞動保障的政策帶下去,把基層羣眾的意見帶上來,成為人民羣眾感情上的貼心人,呼聲上的代言人,權益上的維護人,使社會保障工作起到為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第三篇:關於我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社會保障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經濟社會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和“調節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體現。今年7月至8月,區政協對全區涉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十餘個部門、鎮街及下屬機構進行了調查研究,並通過各種形式廣泛

徵求了各界羣眾的意見。調研結果表明:我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形成了以五大社會保險為基礎,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優撫和社會救助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雛型,開創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業有救濟、困難有低保的社會保障新局面。但目前在保障種類、保障水平、覆蓋比例、資金保證、政策配套及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與構建和諧**的要求和人民羣眾的願望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推進和完善我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一)社會保險穩步推進

我區堅持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養老保險日趨完善,醫療保險穩步實施,失業保險逐步規範,工傷保險順利運行,生育保險全面啟動,基本形成了參保對象多領域、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為主要特徵的社會保險體系,為促進企業改革、維護社會穩定、保障職工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2014年6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達到650户7.5萬人,離退休3.9萬人全部納入了社會化管理。醫療保險參保單位674户10.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職工達到7.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企業812户6.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單位337家3.6萬人。

(二)城鄉低保體系初步建立

我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經規範化、制度化,“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全面實現。2014年共保障低保對象9.9萬户次,保障人數17.7萬人次,年發放低保金2014萬元;今年7月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210元/月。從2014年元月起,我區建立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納入農村低保2465户4349人,年發放低保金210萬元,年人均領取低保金400多元,較好地保障了農村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

(三)社會救助全面實施

我區高度重視困難羣體的幫扶工作,將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了災害應急救助、農村大病救助等10項救助制度。2014年以來,共安排救災資金634萬元,招標採購救災糧980噸,救濟災民39200人次;幫助災民恢復住房1900户,重建住房6450間。2014年建立了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市、區兩級共安排醫療救助資金74萬元,救助標準均上調至1000元;今年我區大病救助27户,發放救助資金3.5萬餘元。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覆蓋

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於今年3月開始啟動,全區擁有農業人口的15個鎮、街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100%,參合農民人數29.5萬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優撫對象合計7898人,參合率達84.52%。從總體運行情況看,初步取得了“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醫院得發展”的“三贏”效果。

(五)社會優撫、社會福利日趨完善

我區以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為目標,廣泛深入地開展了雙擁共建工作,社會優撫政策得到了落實。近三年來,我區累計發放在鄉複員軍人生活補助費、“三屬”對象撫卹金、傷殘軍人撫卹金、帶病退伍軍人生活補助費700多萬元。為城鎮和農村義務兵家屬發放優待金96萬元,優待率達100%。修建完成擁有240張牀位的**區社會福利院,修建完成軍隊幹休所1個,建立民政福利企業66家。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任重道遠

(一)社會保險覆蓋面較小,民營企業和農民工參保率低

一方面由於部分民營企業主對參加社會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或者因經營效益不好,把為職工投保視為企業負擔,對保險費能欠就欠、能拖就拖;另一方面由於民營企業員工流動性大,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政策不完善,農民工參保積極性不高,造成目前社會保險發展不平衡。一是養老保險以城鎮職工為主,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僅佔總數的10%左右。二是失業保險由於自己不積極、企業不重視,農民工參加失業保險僅佔總數的8%左右。三是煤礦等高危行業對工傷保險重視程度高,而紡織等低危行業意識較差。四是五大社會保險基本沒有覆蓋城市居民和農民。

(二)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低,羣眾意見較大

我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從2014年4月起在全市率先啟動,但至今未納入市級醫保統籌,存在着多方面缺陷。一是職工到區外就醫不方便,既不能直接刷醫保卡,也不能直接享受區醫療補助;二是職工享受醫療待遇差,普通門診不能按比例報銷,住院費用

第四篇:關於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關於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社會保障是國家的一項基本經濟社會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和“調節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體現。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形成了以五大社會保險為基礎,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優撫和社會救助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雛型,開創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業有救濟、困難有低保的社會保障新局面。但目前在保障種類、保障水平、覆蓋比例、資金保證、政策配套及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和人民羣眾的願望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推進和完善我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一)社會保險穩步推進

我市堅持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養老保險日趨完善,醫療保險穩步實施,失業保險逐步規範,工傷保險順利運行,生育保險全面啟動,基本形成了參保對象多領域、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方式 1

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為主要特徵的社會保險體系,為促進企業改革、維護社會穩定、保障職工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城鄉低保體系初步建立

我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經規範化、制度化,“應保盡保”的工作目標全面實現。我市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較好地保障了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覆蓋

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於2014年3月開始啟動,全市擁有農業人口的區、縣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100%。從總體運行情況看,初步取得了“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醫院得發展”的“三贏”效果。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任重道遠

(一)社會保險覆蓋面較小,民營企業和農民工參保率低 一方面由於部分民營企業主對參加社會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或者因經營效益不好,把為職工投保視為企業負擔,對保險費能欠就欠、能拖就拖;另一方面由於民營企業員工流動性大,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政策不完善,農民工參保積極性不高,造成目前社會保險發展不平衡。一是養老保險以城鎮職工為主,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僅佔總數的10%左右。二是失業保險由於自己不積極、企業不重視,農民工參加失業保險僅佔總數的8%左右。三是煤礦等高危行業對工傷保險重視程度高,而紡織等低危行業意識較差。四是五大社會保險基本沒有覆蓋城市居民和

農民。

(二)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低,羣眾意見較大

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從2014年7月起在全省率先啟動,但至今仍存在着多方面缺陷。一是職工到市外就醫不方便,不能直接享受區醫療補助;二是職工享受醫療待遇差,普通門診不能按比例報銷,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較低;三是部分破產、改制企業的退休、失業職工沒有納入其中。

(三)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影響保障水平

社會保障政策機制的健全和完善,對於推進社會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推進社會保障工作遇到的很多矛盾和問題,都與法制不健全、監察手段不足有關。一是立法滯後,目前國家和重慶市都沒有一部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由於社會保障沒有上升為法律意志並由國家強制執行,社會保障部門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力,企業事業單位欠交、延交、拒交保險費的現象屢屢發生。二是部份勞動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少數私營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户,不願為其僱傭的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併為其投保,勞動者只要提出維權要求即有遭到解僱的可能。三是外出農民工社保賬户轉移困難。有的農民外出沿海地區務工,進廠後企業為其繳納了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但農民工返鄉後,由於內地沒有配套的體系,其社會保障賬户不能順利轉移和延續。

三、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

按照政府主導、統籌城鄉,各方聯動、分步推進的工作思路,着力構建多層次、全方位,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現階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增添工作措施,全力推進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

(二)貫徹城鄉統籌原則,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 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全民覆蓋,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在要求。要認真研究和切實解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制度、特困羣體救助、等人民羣眾極為關心的問題,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全覆蓋和一體化。

(三)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建立穩定的社保資金來源

一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十五”期間區財政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佔總支出的18%,而“十一五”期間計劃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只佔總支出的13%,兩相比較下降了5個百分點。區財政要根據財力增長情況和實際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需求,合理調整社會保障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並應有相應的增長。

二是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社會保險的基本原理是大數法則,統籌互濟,如果沒有覆蓋全社會的“面”,沒有包容所有勞動者的“羣”,就無法達到這個基本要求。只有擴大覆蓋面,才

能增加基金收入總量,才能降低撫養比,才能互助互濟,平衡不同企業的負擔。要根據經濟成份多元化和就業形式多樣化的實際情況,確定擴面方向和重點,及時把外商投資企業、新興行業、多種經濟成份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納入覆蓋範圍,逐步實現社會保險的全覆蓋。

三是依法加強基金徵繳。建立相應的制約機制,加大社會保險費清欠催收力度。對拖欠養老保險費的企業分清原因,屬惡意欠費的企業要加大處罰力度。

(五)完善監督機制,確保社會保障工作有序運行

一是監管社保基金工作。建立健全內部監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報告制度,完善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隊伍建設,開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發揮行政監督、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協同作用,形成人人關心基金安全、重視基金安全、維護基金安全的社會氛圍。

二是監督低保管理工作。要不斷提高低保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與法律意識,強化責任機制,全面推行工作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嚴格規範低保管理制度,促進低保工作依法、公正、公開、廉潔地進行。加大普查力度,確保低保金的公平、公正發放,排查“假低保”户,杜絕寧吃低保、不要低薪現象發生。民政部門在加大低保檢查力度與提高自身監督效率的同時,還要積極主動地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增強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性,促進低保工作健康有序進行。

(六)整合社保工作機構,提高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水平

目前社會保障種類繁多、機構重疊,增加了運行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整合工作機構,是我市提高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增加對社會保障工作的投入,根據實際需要增加社會保障工作機構設置和工作人員編制,加大投入完善設備設施,推進社會保障的規範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建設。

第五篇:新疆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新疆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作者:姜曄 紀陽 來源:對外經貿2014.5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29日 點擊數:

摘 要]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我國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提高我國農村生活水平和減輕農民經濟負擔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基於對新疆察布查爾縣烏珠牛錄村的實地調研,分析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應加快社會保險、社會救助以及建立資金保障機制的對策與建議,希望為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 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救助

[中圖分類號] f8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14-3283(2014)05-0120-03

筆者在對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愛新含裏鎮烏珠牛錄村調研過程中,着重從醫療衞生、養老、殘疾人福利及抗震安居工程等方面瞭解其社會福利與保障的現狀和發展情況。通過分析調研結果,烏珠牛錄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呈現以下特點:醫療衞生制度的變革與國家各時期的政策基本相一致,新農合制度迅速地得到推廣和普及;老年人福利和保障在政府引導和其傳統習俗的共同作用下日趨完善,老年人的各類活動機構逐步健全;殘疾人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工作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抗震安居工程能夠及時妥善有序地開展。雖然各項福利措施日趨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快村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一、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醫療衞生

建國後,烏珠牛錄村由於缺乏資金等原因一直沒有村級衞生院,與愛新舍裏鎮其他三個村共用愛新舍裏鎮中心衞生院。愛新舍裏鎮中心衞生院始建於1956年,為滿足村民就醫需求,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政府在財政資金困難的情況下,自籌配套資金132.33萬元,在2014年10月初,建成建築面積為1200平方米的高標準鄉鎮衞生院,併購置了血球儀、半自動生

化儀、麻醉機、手術牀、無影燈等醫療設備以及醫院垃圾處理等附屬設施,改善了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和患者的就醫條件。

1.醫療制度

(1)合作醫療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決定》出台後,烏珠牛錄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籌集標準為每人每年16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60元;自治區財政補助60元;縣財政補助10元;農民自繳30元。截至2014年底,烏珠牛錄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以上。沒有參合的人員,部分是因為户口在烏珠牛錄村,而本人長期居住在外地,還有部分是因為其他原因,不願意參保。

(2)城鄉二次醫療救助

2014年,烏珠牛錄村開始實行城鄉二次醫療救助政策。其資金審批發放程序是:村民本人遞交申請,經烏珠牛錄村村委會、愛新舍裏鎮、察布查爾縣民政局三級審查,民政局審批簽字後報縣財政局審核後將救助金轉入愛新舍裏鎮賬户,愛新舍裏鎮再進行社會化發放。目前,烏珠牛錄村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穩步推進,僅2014年對經新農合、居民醫保報銷後仍有困難的人員給予二次醫療救助的村民達26人,累計發放資金43974.2元。二次醫療救助初步緩解了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計劃生育

烏珠牛錄村對具備《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中規定的扶助條件的村民實行的獎勵標準是:對初婚或再婚家庭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獎勵金,對喪偶家庭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扶助金,對離婚家庭給予一次性1500元的扶助金。此外,在烏珠牛錄村,對於本人和父母均為農業户口、所在家庭按規定已領取《光榮證》的大學聯考考生也有一定的優惠政策。

(二)養老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烏珠牛錄村的養老制度從無到有,不斷完善,始終緊密結合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烏珠牛錄村老年人口總數為289人,佔全村人口總數的9.5%,已經成為人口老齡化村,這對烏珠牛錄村老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

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也給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一系列深刻影響,這種影響將隨着人口老齡化的繼續發展而加劇。烏珠牛錄村從2014年起全面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擴大醫療服務覆蓋面和提高其可及性,以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水平和政府補助標準,逐步擴大參保覆蓋面。每位參保人員可得到30元/年的補貼和55元/月的基礎養老金。

(三)殘疾人福利制度

烏珠牛錄村的殘疾人總數為81人,其中具有殘疾人證的人數為72人。烏珠牛錄村殘聯逐步實行《察布查爾縣殘疾人優惠政策》,其中涉及到農村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例如在2014年3月,烏珠牛錄村根據愛新舍裏鎮下發的文件《關於愛新舍裏鎮減免殘疾人農業水費的函》,本着關心和照顧貧困殘疾人的生活,有效減輕其生活負擔的原則,同意45名符合減免條件的殘疾人分得農地共計152.5畝,並獲現金補貼3500元。

(四)抗震安居工程

2014年,烏珠牛錄村實施了“扶貧抗震安居”工程。隨着工程的逐步推進,農民居住條件也明顯改善。從2014和2014年統計數據看,全村新建抗震安居房45幢,發放補助資金22.5萬元;完成自建新居舍25幢、3875平方米,烏珠牛錄村人均佔有住房面積已達到18平方米。截至2014年底,抗震安居房已經累計達到245座,農户有磚混結構房屋達到85%以上,烏珠牛錄村人均佔有住房面積已經達到30平方米。

2014年烏珠牛錄村遭受自然災害,災後重建情況良好。對於受災村民,房屋重建間數不少於倒塌間數,且重建面積要多於倒塌面積至少10平方米,最多達50平方米。2014年初至今,烏珠牛錄村新建的抗震安居房有23户。

目前,烏珠牛錄村正以建設經濟繁榮、規劃合理、設施配套、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村莊為總體目標,加快促進新農村建設。

二、烏珠牛錄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從烏珠牛錄村的醫療衞生、養老、殘疾人福利以及救災救濟等方面的調查情況來看,其社會福利與保障制度正在逐漸從不完善、不健全的初期發展階段向成熟穩定期過渡。但與此

同時,村內的公共設施較為薄弱,市場體系不健全,農業面臨着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一)農村養老保障基本制度尚不完善

當前,相當一部分村民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以及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知識並不瞭解。尤其在缺乏全國性基礎制度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方面,存在更多問題。據烏珠牛錄村村委會反映,20世紀90年代,按照國家民政部1992年頒發的《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以及本地區實施辦法,開展了以個人繳費為主,集體補助為輔的“老農保”,先後經歷了試點、逐步推進、全面鋪開和清理整頓階段,而目前這項工作處於停滯狀態。對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還缺少一個全國性的指導意見。雖然烏珠牛錄村漸漸探索開展新農保制度,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但在繳費標準、政府補助、保障方式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做法欠妥,與一些發展程度較快的農村地區相比差別較大。烏珠牛錄村村民總體收入比較低,個人養老能力較差,老人對家庭的依賴正在顯著增加,但是由於本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自治區養老方面財政投入不足,導致農民參保能力有限。此外,烏珠牛錄村的小富即安觀念始終影響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進取心,最終會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家庭養老能力弱化和農民參保率下降。

(二)農村低保問題突出

儘管隨着五保供養標準的進一步提高,五保對象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從愛新舍裏鎮勞動保障所瞭解到烏珠牛錄村的五保工作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低保對象家庭收入核實難,動態管理難度大。村民家庭收入的核實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隱性收入的核實更是難以入手。在入户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實提供實際、隱性收入情況,給審批工作和補差標準的確定帶來困難。二是從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中安排的農村五保供養經費明顯不足,很多地區的各級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較少,而且由於縣級財政困難,缺少開展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資金。烏珠牛錄村集體經濟來源相當有限,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要求集體負擔的部分很難落實。三是由於管理體制的原因,五保供養經費在鄉鎮一級大都由財政所或農經站發放,被擠佔挪用的現象比較普遍;四是農村五保“應保未保”問題比較突出。(三)殘疾人事業困難諸多 。

默認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揭西縣社會保障網絡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關於我縣勞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狀況調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