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素質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4W

學生素質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報告

北京大學體育健康中心一直從事學生體質測試研究工作的老師赫忠慧在體育健康中心為 20-39歲,40-59歲的教職工做了體質測試後,發現年輕一代的肥胖率要大於比他們年長的一代。而男生的肥胖率和消瘦率已經達到了30%。許多女生因為怕胳膊變粗而不願鍛鍊上肢,帶來的是柔韌性的下降。青春的身體,是這樣的嗎?連教育部部長賙濟都提醒大學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爭取做到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嚴重下降,而面對這樣一個令人擔憂的嚴峻的現實,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採取一個可操作性強、有力的措施是他們必要的職責。但是把體質健康作為大學生能否畢業的先決條件,強調畢業必須過體制關。其目的雖然不是為了卡住那些體質不合格的學生,而是要引起學校和學生對體制健康的足夠重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把體育活動作為完成學業的必修課,進而作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下去。但筆者認為這首先是對殘疾生的歧視,即使四肢健全的普通學生,體育不達標又能代表什麼呢?因而,如果真是本着從學生利益出發,就不宜搞這種一刀切的硬性做法,可以不它作為一項參考項目,通過鼓勵性的政策來達到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這一目標。

雖然關於大學生體制不合格不能畢業的爭論正反雙方都有不把對方説服不罷休的架勢。但我們要絕對相信,在這場爭論中,沒有誰會故意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關心,任自己發胖,任自己得高血壓、糖尿病什麼的,但焦點是大學生該怎樣保持健康的身體,自生自滅亦或是有人監管?我們認為,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反對後者的。經過幼兒園、國小和中學期間老師和家長的層層管制,終於在大學得到釋放的學子們再也不願聽到什麼規定、規章制度的話了。可現實是,現代生活得五彩繽紛讓大學學子們眼花繚亂,太多的選擇往往導致無所適從,網絡室內舒適的環境、花前月下的愛情,讓越來越多的學子遠離了運動場,越來越多的胖墩、豆芽菜出現在大學校園裏。這不但嚴重影響着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將會使得整個教育和科研事業受損。

再從大環境來看,現今在校大學生將會在未來的幾年內走向社會,成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故大學生身體素質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關係到我國未來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不但可以在社會上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而且將會從整體上提高我國人口的身體素質。因此,為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鍛鍊提供科學準確的訓練方案迫在眉睫,為此,筆者採用了問卷調查和科學測量兩種方式,瞭解當代大學生體育鍛煉和身體素質的狀況,並進而作出了一些建議性的訓練方案。

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的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調查説明

本次問卷調查專門以級文祕教育專業的全部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其進行了關於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通過調查瞭解到級文祕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參加課外活動與體育鍛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女生與男生之間在各種活動的參與度上的差別。(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調查方式,於5月25日向57名同學發放調查問卷57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28份,並於5月25日全部回收,問卷全部有效。)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是否有自己的體育鍛煉計劃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起碼有佔40%的同學沒有自己的體育鍛煉計劃,只有10%左右的同學擁有計劃,50%的學生是隨機安排自己的體育鍛煉計劃。

(二)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方面

總體上來説,主要目的在於興趣、愛好(43%)和健身(38%),同時也是為了緩解壓力(40%)。但其中體現在女生當中更為明顯的是健身(36%)和緩解壓力(48%),而在男生當中最顯著的在於健身(40.6%)和興趣、愛好(53%)。

(三)參加體育鍛煉所持續的時間長度

更多的同學喜歡在20分鐘~60分鐘之間。有27.6%的同學喜歡在20分鐘~30分鐘之間,有29%的同學喜歡選擇在30分鐘~60分鐘之間。調查顯示,不論女生還是男生都較多選擇在20分鐘~30分鐘之間。

(四)您喜歡在什麼時間段參加體育鍛煉

(五)對學校體育館開放情況的瞭解

只有佔9%的同學擁有體育館入館證,佔91%的同學沒有辦理入場證,其中女生沒有辦理的居多(佔660%)。只有佔35%的同學知道學校體育館的開放時間,

(六)其他相關調查

* 有47%的同學把沒有時間作為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 佔36%的同學把體育鍛煉作為自己的一項必修課程,但是有佔41%的女生不這麼認為。

* 對於參加體育鍛煉的必要程度,有佔52%的同學認為有必要,認為無所謂的佔17%。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看到:關於是否有自己的體育鍛煉計劃問題的調查中,有佔84%的同學沒有明確的個人體育鍛煉計劃。同時有佔45%的同學不把體育鍛煉作為自己的一項必修課。在我看來,對於自己的大學生活是否滿意在於個人的參與度高不高,參加體育鍛煉是提升滿意度的最好方法,有計劃的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不僅能達到這個目的而且還會大大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為未來的激烈競爭作好充分的健康準備。

甘肅農業大學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測試結果及分析

檢測結果如下:

由此可見,甘肅農業大學學生身體形態、機能、素質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強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實為農大學生亟待關注的一個問題。

結論報告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應該認識到突出強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尊重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選擇性,以人為本,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培養學生體育鍛煉能力、掌握科學鍛鍊方法和技能,以終生體育為目標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所以充分發揮大學生的智力優勢,努力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健身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學生的創造性和潛能。與此同時強調教師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提高大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重視大學生學習的效果和反應,真正使大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大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在改善大學生餘暇鍛鍊行為實踐中,應重視大學生在鍛鍊後有愉悦感受,並可將大學生鍛鍊後的良好心理感受程度作為預測大學生參加餘暇體育鍛煉程度的指標。在指導大學生選擇鍛鍊項目、鍛鍊內容、鍛鍊形式、鍛鍊負荷、鍛鍊強度等時,應以其能否在鍛鍊後產生愉悦感受作為重要的依據。在對大學生餘暇體育鍛煉行為的干預中,應引導大學生選擇多人蔘加的集體鍛鍊形式,促進羣體鍛鍊與鍛鍊習慣形成的互動,形成良好的鍛鍊氛圍;同時應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生鍛鍊行為的堅持性。總而言之,我們每位體育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和體育課程發展的大趨勢,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為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終結點,積極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歡樂、寬鬆的具有各取所需的個性化健身課堂和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在大學體育教學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華,使體育教學真正成為充滿智慧的偉大事業。

其次課程學習評價是大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評價中應淡化甄別、選拔功能,強化激勵、發展功能,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使體育課程學習成績的評定成為激勵和促進每個大學生學習鍛鍊,提高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成績和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等方面發揮作用,體育課程學習成績的評定不僅只有教師參與,同時還要學生進行自我評定與相互評定。教師要積極地組織、科學地指導學生對自己的體育學習成績進行評定以及學生在小組範圍內進行互相評定,這樣可以使學生既能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又能瞭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進一步改進學習。建議大學體育教學可參考下列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 學生自我評定學生對自己的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現等進行的綜合評定。

* 組內互相評定學生對組內各個成員的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現等進行的綜合評定。

* 教師評定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目標達成度、學習態度與行為表現,進步幅度等,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再次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要求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從事運動的能力----具有與年齡相適應的體能和基本身體活動能力,具有一定的運動技能和經驗,具有學習和從事適宜運動的能力;

(2)體育鍛煉的能力----能準確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鍛鍊的需要,能有為自己制定合理的鍛鍊計劃,並安全地從事鍛鍊的能力;

(3)體育娛樂能力----能在各種場合和條件下運用多種身體練習手段和體育運動項目,與同伴進行愉快的體育娛樂的能力;

(4)體育觀察能力----能理性地和愉快地對競賽和表演進行欣賞,能對有關體育的社會問題進行洞察和分析。

最後還應通過體育活動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是大學體育教學應注重的一個方面,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要努力使大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展心理品質;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採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對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合作與交往等能力能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要特別關注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推動大學生體育鍛煉,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任重而道遠。在今後體育鍛煉教學中,我們還應加大的改革力度,使體育教學個性化、多樣化,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把增進學生健康,提高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作為大學體育鍛煉的首要任務來抓。

【第2篇】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與法律素質調查報告

近來,有關大學生缺乏道德和違反法律規則的現象頻頻出現在社會公眾的視野之內,這令部分的公眾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法律素質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針對這種狀況,近日,我在大學生這羣體裏展開了一次關於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與法律素質的現狀的調查。本次調查總共發放了50份紙張調查問卷,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0份,並且通過網絡發送並收回了30份有效的調查問卷,總共有80份反饋問卷,而具體的調查情況以及我對此的思考觀點如下:

先從大學生道德修養的現狀方面談起,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研究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的現狀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絕大多數人是思維活躍、目光遠大、樂於助人,廉潔自愛的,他們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新道德倫理建構中的作用有清楚的認識,努力地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現狀的主流是好的,例如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當中,就有72.5%的大學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經常讓座位給老,弱,病,殘人士;在大學裏,課桌文化,牆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學生對亂圖亂畫的現象表示否定,等等。從一定程度上看,當代大學生道德意識還是比較高的。

然而,在今天這個紛繁複雜,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有部分當代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卻偏離了主流的發展方向,與主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要表現在:第一,在學習上,缺乏學習熱情,上課經常遲到早退,課堂上不專心聽課,睡覺,敷衍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出現隨便逃課現象,這對任課老師極不尊重,不識尊師重道之禮。第二,社會公德意識較差。有部分大學生在公共場所中,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財產,在互聯網上發佈一些不雅信息,在公眾場合行為舉止不得體,特別是一些大學生情侶,他們毫無顧忌地在大街小巷裏親熱,一幅幅異常令人肉麻的畫面真是不堪入目,以上種種行為,都直接破壞了大學生的形象。因為在公眾的眼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與其所受的文化教育層次成正比的。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得道德如此低下的大學生,真的讓所有的大學生蒙羞啊!第三,勤儉節約意識淡化。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社會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有些大學生的生活便開始奢侈了,他們生活不節儉,鋪張浪費,穿名牌衣服,買高檔手機,根本就把他們的父母當作自己的私人取款機。第四,缺乏應有的誠信。有的大學生在考試時作弊,例如,傳紙條、發短信等,這些已經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拖欠助學貸款等違反國家法規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了。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近年來,大學普遍實行擴招,這導致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的同時,大學教育的問題也開始凸現,根據調查問卷顯示,有81.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並沒有隨之上升,那為什麼絕大多數受調查的學生都持這種觀點呢?我想這無非是與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有關。可能因為在受訪者的身邊或周圍經常出現一些能夠直接體現大學生道德素質低下的現象,他們已經看煩了,所以他們會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並沒有隨之上升,這樣講起來的確有一定道理。但是造成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呢?有45%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上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同了,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有13.8%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盲目擴招,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了,關於這個主要原因,我是比較認同第一種觀點的,也就是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而大學雖盲目擴招,但飛進林子裏的不一定以劣鳥居多啊!

在如今這個充滿激烈競爭、弱肉強食的社會裏,部分大學生已經看透了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一旦出現了有利於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辦妥事情,從而獲取相關利益。他們只顧着自己的感受與享樂,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自然也就變了。

大學生是促使國家未來能夠繁榮發展的生力軍,面對着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現狀,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辦法去改善它呢?我們大學生應該怎麼做才能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

第一,以人為本,推崇仁愛原則。

要使大學生明確道德風尚的內涵,就要他們深刻理解以人為本,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孔子曾強調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人為本是公民道德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每個人處理人我關係的基本原則。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是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樣必然導致對他人利益的損害。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貴的。

第二,懷有感恩的心。

作為一個學子,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每一個曾經施恩於自己的人,學會知恩圖報。父母飽嘗艱辛把我們拉扯長大,我們應該記住父母的恩情,發奮學習,好好孝順父母,但是感恩的範圍不僅僅侷限於我們的父母,我們可以感謝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過我們的人。有了這顆善心的支撐,才能在走向社會後處處散播愛的種子,才能回報社會和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們的道德品質。當代大學生是不能缺少感恩意識的,否則,往往會使他們存在着人格缺陷,而馬加爵殘害殺死四名同學就是例證。

第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

當代大學生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解,從而形成正確的榮辱觀,引導自己能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行為導向,推進自身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加強對榮辱觀的理解和認識,能夠讓大學生知道做什麼事是光榮的和做什麼事是恥辱的,通過自身不斷地反省、批判與激勵,使榮辱觀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法律素質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當前大學生法制現狀的需要。

在這次調查中,有很多的被調查者例如被問到你買了某種商品但你後來發現被騙了,你會怎麼做?假設不幸遭劫或被盜,你會報案嗎?等關乎自身切實利益的問題時,他們都會積極地運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但是當被問到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小偷正往路人口袋裏偷東西,你會怎麼做等不與自己利益形成直接衝突的問題時,雖然有42.5%的被調查者會立刻告訴被偷者,但是卻有22..5%的人會選擇明哲保身,視而不見,選擇後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這就表明了當某些大學生遇到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時,他們那種維護別人權益的主動性不會太高,因此,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面對着這些問題,我們大學生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呢?對於大學生來説,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愉快的心境。要做到心理健康就要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有了良好的人格品質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不去超越道德的底線。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各類實踐活動,閲讀優秀文學作品,觀看優秀影視劇等,去培養良好的人品。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四周發生的一切現象,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2、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大學生應自覺加強自身的法律素質,努力掌握法律知識,適當地參加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座、模擬法庭、辯論會等活動,自覺地做到遵紀守法。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善於、勇於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就好像在本次調查中,有77.5%的大學生都肯定了以上這個觀點,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大學生在自己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促使人們多一點了解、熟悉我國的法律法規,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遵紀守法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發展。

3、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當自己或別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但是這必須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前提。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也可以制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行為,總之,一切都要按合法的途徑去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自身和別人的權益都要同時維護,把已學的法律知識用於實踐中。

當代大學生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大學生都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要抵制那些對大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就要求大學生能夠自覺地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做一個德才兼備、知法守法的稱職大學生。

【第3篇】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開創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何加強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難題,到目前為止關於道德修養教育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

當今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很多,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大多數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狹獈、唯我獨尊的習慣。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xxxx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作為大學承擔着培養四化建設所需人才的搖籃,在人才質量把關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綜合素質的複合型人才。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人才質量關上起着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品質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形成的。因此,我們要在大學期間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也要學模範、創先進,不斷提高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

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對現實狀況的真實瞭解,我們經過的仔細的調查。調查結果:

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關心社會問題。

三、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愛好方面。

四、其他方面

存在的問題:

一、人生觀、價值觀有些模糊。

大部分學生了解自己的任務,清楚現在的社會競爭情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潛在的人生危機。

二、素質方面有所欠缺,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

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我們當代大學生,雖然有文化,有知識,但是我們無法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和當今激烈的競爭,那就根本無法談及為社會做貢獻、無法達到社會以及老師家人對我們的期望。

三、對黨和國家的政策瞭解欠缺。

對黨和共青團沒有濃厚的興趣,就很難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不能很好的響應國家的號召,需要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讓當代大學生切身的參加和體驗政治活動,瞭解黨和國家的政策。

如何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改變這些現狀呢?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作為成人教育學院這一特殊的學院,招收的學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就更嚴格,作為教師自己都忽視首先修養,又怎樣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呢?現在許多教師只管書本的教學任務,忽視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師上課時而有些學生卻在下面講話、看小説、零食等不文明行為是對教師的勞動成果不尊重的行為,應該受到嚴厲的譴責。但學生畢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師不説或懶得説,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教師不但承擔着教學任務的職責,而且也承擔着育人的義務,如果學生養成了這些壞習慣,走上工作崗位上如何能肩負四化建設的重任呢?

但是,作為我們學生更應當從自身來考慮和解決問題。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明白我們肩負的重擔,應當明確我們的任務。我們象牙塔裏的莘莘學子,走向社會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建設者。大學階段是我們這些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大學生教育者承擔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由於我國經濟落後,教育投資相對於發達國家如杯水車薪,教育體制畢竟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進入大學教育的學生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的優勝者,在中學階段的教育是以題海戰略為主,父母、老師一般都認為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生,而其他方面的缺點都被良好的成績所掩蓋,這叫以優遮百醜,這樣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沒有負擔放縱自己,長此以往就很危險,可見思想道德教育對大學教育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的大學教育應當注重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我們大學生自身反省,自我認識。

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的關注社會,關注我們身邊的事。在許多的社會實踐中,我們應該更多的去掌握一些在社會競爭中生存的技巧和方法。

我們大學生應當多多樹立模範形象,提高道德修養的學習氛圍,從過去全社會學雷鋒,學習孔繁森等給人們的思想,來改善我們今天的大學思想教育。特別是我國最近發生的非典災難,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在這非常時期湧現出來的白衣天使的先進事蹟,很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去學習。她們的道德品質是那麼高尚,我們應當向她們學習,實際上非典時期,她們在無私奉獻的同時,也相當於給我們的當代大學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課。

在黨和國家的要求下,我們應當更好的響應國家的要求,應該更多的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不斷增強我們適應社會的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給社會奉獻我們微薄之力,為祖國的建設努力拼搏。

真正明白我們年輕人需要什麼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實施行動。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不斷奮鬥、不斷進取同時也要不斷的反思:我們年輕一代需要的是什麼。

【第4篇】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格式範文

導語:素質,是後天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 素質的高低不以人種而劃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質高的人和素質低的人。人的素質的高低:就是相比較而言,人天生的生理元素和思維元素的多少,以及,後天培養的生理組織的健康程度和思維繫統的健全程度。以下是小編整理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格式範文的資料,歡迎閲讀參考。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瞭解大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在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生一、二、三年級進行,共發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9份,回收率89%。

2、網上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大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1、對所學專業的認識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專業認識有充分的瞭解,30%的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只侷限於課本,25%的學生認為專業與工作不對口,根本無法就業。

2、身體素質

調查結果表明,66%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18%的學生對運動熱情中等,9%的學生討厭運動,7%的學生不排斥運動,但一般不做運動.這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是相一致的,正常飲食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同時,調查還不喜歡運動的學生,他們經常在生病,喜歡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個人能力

在調查中發現,18%的學生適應能力差,同時其應變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協調能力,適應力普通性都不盡如人意,其活躍度也不夠。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學生的適應力感到無限地憂慮,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學生已經起來越注重自身個人能力的培養,其適應能力強,各方面的個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為舉止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48%的學生認為自己不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30%的學生認識不到隨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為,12%的學生不注意整潔得體,舉止文明。

5、價值觀念

通過調查發現,65%的學生有自己清晰的事業藍圖,且精神充沛,學習的動機是為提高自己意識,完善自我,35%的學生精神不濟,不能認識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沒有事業的目標。

6、對他人的態度及團隊合作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78%的學生認為團隊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規章制度,與團隊成員共同完成工作,同時調查還發現這部分學生對他人態度良好,樂於幫助他人,且積極聽取別人意見,但仍存在22%的學生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快樂,以及幫助他人的樂趣。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在集體認同感和適應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十幾年最大的目標可能就是為了尋找一份高薪面具體面的工作,因此,學生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導向的作用,是一種行為動力。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無不重視價值觀的作用和影響。通過這次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自身已經意識到大學生價值觀評價的重要性和社會意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接觸,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對方長處和積極因素,從而增進友誼,實現自我價值,增加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未來的社會發展不是一、兩個人能決定的,藉助團隊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發展。首先,必須認清當前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綜合素質提高和人格魅力養成的意義和長遠利益,養成主動力、積極的習慣;

其次,必須克服思想障礙,大膽探索創新,認真學習實踐,注重形成特色;

最後,自覺主動培養堅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堅強親和力;品行高潔、才學逸羣的吸引力;沉着果斷、瀟灑自如的感召力;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親和力;舉止得體、言談機智的感染力;勇於開拓進取的創造能力。

未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決定了生存於社會的易難,為了更好的生活,也為了更好的發展社會,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不可延遲的事情了。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有和英雄一樣的使命---繼承中華民族的一切優良傳統,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自覺擔負起挑戰。

【第5篇】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

摘要:

坐落在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地區的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的學生是一羣來自改革開放前沿地帶的先富裕起來的家庭子第。就像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出國留洋的留學生一樣,要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富家子弟才能出去讀書,進華商就像出國留洋。但家庭經濟富裕,並沒有因此影響他們的學習進步。他們刻苦努力,能在學校管束和老師教導下,學有成就。本文通過對本校在校一、二年級學生實地問卷調查,瞭解到一些我們不曾清楚的目前學生的政治思想、學習狀態。這些數據資料可以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學管理提供依據。

關鍵詞: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生活狀態

作為統計課案例教學的一部分,xx年5月,我設計並在相應教學班組織了一次大學生素質培養問卷調查。整個調查分析過程中的某些環節也讓所教的班級學生參與,使他們親身感受到統計工作的艱辛和重要。現將調查分析報告如下,旨在較深入地瞭解目前本校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學習生活狀態,以便有關部門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42份,佔發放數的96%,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23人。

本次調查集中在會計、物流專業的一二年級學生中進行,學生年齡有三分之二在21-23歲之間,即來源於應屆高中畢業生,絕大部分學生是共青團員,也有少量學生黨員,佔十分之一。

調查顯示,本校學生的家庭經濟收入狀況良好,跟華南師大這類學校學生比較夠富裕了,平均收入達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華師學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費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學生每月需要500元,而華師是41.1%,近一半的學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費(48.77%),和華師學生比,有明顯的差別,華師只有17%的學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數目”項目上的調查顯示,本校學生來自於獨生子女的家庭並不多,只佔18.45%,有一個兄弟姐妹的佔30.95%,26.19%的學生有二個兄弟姐妹,還有24.41%的學生有三個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經濟狀況好,兄妹多,父母還是重視子女教育。

富裕起來的沿海地區的人們的情結還是多掙錢多生孩子,並願意讓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佔13.35%,良好的佔32.94%,一般的佔44.51%,很差的佔9.2%,人數分佈符合正態分佈,成績表現正常。但英語水平(沒有等級的佔85.84%,四級的12.65%)和計算機水平(沒有等級的佔65.40%,一級的28.73%)都不高。

在調查中設置了了解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長“希望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的類型”項目。調查顯示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親佔比80%,母親佔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學有成就,去“當公務員”(26.4%),“做會計”(22.42%),“接班做老闆”(6.06%),“當老師”(4.55%),當“高級物流師”,從事證券工作,進銀行、進電力系統等收入高的行業,…,將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意味着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辦學的責任很大。

一.問卷情況分析

需要對問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進行分析。可信度反映問卷在一定時期內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有效性是指問卷是否真正檢測到了學生目前的思想和學習狀況。人格理論認為,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學習生活屬於人格範疇,在正常情況和在某一個不太長的時間段內,它們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而具有相對穩定性。我們認為今年5月份進行的測試能反映學生目前的思想和學習狀況。在有效性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和施測目的,重點關注了問卷題目的設置,政治思想層面分為政治與時事、人生觀與價值觀、道德觀三個分層面;學習生活層面分為學習狀況和校園生活二個分層面。為克服統計帶來的差異,上述各個層面的每個分層面的題項數基本相等。對342份有效問卷的得分進行正態性檢驗,結果總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學習生活得分k-s統計量分別為1.275,1.213,1.177,p值分別為0.075,0.105,0.125,均大於0.05,表明三種得分均服從正態分佈,我們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二.思想狀況

(一)政治觀

我們認為學生的政治觀是指學生對社會的政治體制和方針政策等國體、政體等制度的認知和立場。它可以從三個方面得到體現,一是相信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例如,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二是堅持真理,崇尚正義。例如,和平是世界發展的主流,正義的戰爭是必勝的。三是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對學生來説,就是要學好知識,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遵紀守法,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踐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不畏懼外部勢力的強權威脅,對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趨堅定。例如39.8%的學生希望和平解決卡扎菲所領導的利比亞局勢混亂問題,27.5%的學生關注長江中下游乾旱問題,77.8%的學生贊同對日本地震給予人道主義援助,贊同因核輻射對進口於日本的農產品進行限制,甚至取消進口。50.12%的學生認同儘管中國的經濟總量與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國人民的生活卻比美國人民幸福得多。

學生的政治熱情沒有出現大規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學生表示“很瞭解”或“比較瞭解”科學發展觀的含義,但也有20%的學生認為“學習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去了解”。有趣的是,學生對政治時事與熱點的瞭解,主要途徑不是政治時事課堂,而是來自“朋友之間的交流”,或“網絡”等媒體。説明社會環境和實際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應侷限於課堂內,而應孕育於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點點滴滴;不應是單純刻板式的宣講,而應是多維“和風細雨”式的滋潤。

(二)人生觀與價值觀

理論認為,人生觀是關於人生的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如享樂主義、禁慾主義和共產主義人生觀等。人生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個人發展同社會進步的關係。例如,共產主義人生觀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認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貢獻一切可以貢獻的力量。價值觀是人們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的目標的準則。

首先我們關注了影響人生成長的重要因素。毫無疑問,學校教育對人的價值觀的形成起着關鍵的作用,但不能忽視其他因素潛移默化的作用。原表列舉了25個項目,

學生按對自己成長和發展過程影響程度給予評分,影響很大的給予9分,沒有影響的給予1分。結果得到影響人生成長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環境與家庭教育”、“父母言傳身教”、“個人向上發展的心理動機”、“對未來的憧憬”、“老師以身作則”、“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環境與家庭教育”、“父母言傳身教”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依次是有95個和66個學生選9分,佔比27.7%和19.3%。

其次我們看到了華商學院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總體上呈健康和積極的發展趨勢,對我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主流價值取向予以認同,其人生態度,價值判斷積極進取,勇於競爭,有比較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渴望為祖國奉獻智慧,施展才華。在談到上大學的目的時,28.82%的學生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57.65%的學生是“為了提高素質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學是準備“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多出一份力量”,還有10%的學生是“為了權力和金錢”。

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調查中,從學生身上表現出強烈互惠互利意識。34.14%的學生對此持贊成態度,42.3%的學生傾向於“比較贊成”。具體問及“你認為當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互助”的佔44.14%,“相互利用”的佔23.72%,“金錢關係”的佔13.51%,“競爭對立關係”的佔9.31%。進一步,再具體問及“如何權衡個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關係”時,58.82%的同學認同“先有集體和國家利益,而後才有個人利益”,41.18%的同學認為應“先滿足個人發展,而後推及國家”。這説明,學生既表現出較強的集體觀念,但又不願為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在理想與金錢,物質與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維模式,而是二者兼顧。所以問及學生對“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看法”時,回答“非常重要”的佔26.27%,“比較重要”的佔45.48%,“無所謂”和“沒啥作用”的共佔28.25%。大學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質利益和生活目標,這是社會多元化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各種矛盾和利益交織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順利解決,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程。我們將教育學生對現階段我國國情應有充分的認識,既要對社會發展充滿信心,也要對目前尚未解決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問及“你認為當前大學校風如何”時,57.61%的學生回答“一般”,還有25.97%的學生回答“較差”,認為“好”和“很好”的學生才16.42%。對“大學生道德狀況”的瞭解,認為“比較好”的佔38.46%,認為“不太好”的佔43.27%。對“目前生活狀況”感到“滿意”的只有20.06%,“比較滿意”的佔44.68%,“不太滿意”的佔28.57%,還有6.69%的同學“不滿意”。問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實”嗎?回答“很充實”的只有8.11%,“比較充實”的佔32.73%,“不太充實”的佔42.94%,“感到空虛”的佔16.2%.問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據”,回答“學習成績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學認為是“人際關係”,52.4%的同學認為是“權勢”。所以對“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學“充滿信心”,47.38%的同學“有信心”,35.08%的同學“信心不足”,還有8%的同學沒有信心。在“當前就業形勢”認為“很好”的只有9.06%,認為“較好”的也只有8.46%,認為“一般”的達45.62%,認為“不好的”也達36.86%的前提下,“當前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單一的“學習問題”(27.6%),還有“生活問題”(32.55%)。雖然是大一大二的學生,32.55%的同學就在關心“就業”之事,少量的學生在“熱戀”中。適時引導學生之間出現的戀愛現象,樹立正確的婚戀觀。調查顯示,只有4.73%的同學“反對”大學生談戀愛,“支持”的佔27.81%,“無所謂”的佔30.77%,持“只要不影響即可”態度的學生佔比最大,達36.6%。然而學生們還是有理想的,當問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專業對口的”佔40.31%,“符合個人興趣的”佔55.81%,“高薪但挑戰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穩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學願意找。

(三)道德觀

有理論認為,道德是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人們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範,而道德觀就是主體對作為道德的意識形態規則的認識和立場,它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範圍內是穩定的,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道德觀是可以適時調整和變化的。道德與情操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

被調查的學生的道德觀念基本正確,具有基本的道德評判能力,其道德判斷和行為取向趨向合理。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選項分別是“團結友愛(48.7%)”、“艱苦奮鬥(18.2%)” 、“心胸坦蕩(16.6%)”;88.3%的同學表示,當看到宿舍水龍頭在白白地流淌時,會“馬上前去關上”,而持“不用去關”或“當作沒看見”的只佔1.4%。在個人成長方面,68.7%的學生認為“和諧的家庭”是影響個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遠遠高於“家庭經濟狀況”(13.9%)和“父母工作情況”(6.6%)等兩個因素。在被問及個別大學生出現自殺行為的可能原因時,認為是“就業壓力”的佔78.8%,接着是“學習壓力”(64.2%),“愛情失敗”(62%),“同學關係緊張”(43.8%)和“經濟貧困”(30.7%)。進一步,在被問及對自殺行為的看法時,83.2%的學生認為,這是對“父母親人的一種嚴重不負責任的自私行為”,77.4%的學生認為,這是“對生命尊嚴的自暴自棄”。

調查還顯示,38.6%的學生表示最讓人煩惱的是“就業前景不明”,其次是“學習任務太重”(28.8%),“受到別人嫉妒、排擠”(21.3%)、“重修和補考”(21%),40.1%的學生認為人生最成功的標誌是“生活與親情”,超過了“事業與工作”(25.5%)和“理想與信念”(19%)這兩個因素。這啟示我們“生活與親情”是預防學生出現極端行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線。

43.2%的學生持有“量入為出、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還有39.6%的同學懂得“有意識存點錢,以備他用”,也有10.4%的同學“有錢就花,以後再掙”,還有6.8%的同學消費行為是“捨棄日用品去買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絕大部分學生具備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品格。

三.學習生活

(一)專業學習

我們把專業學習主要定義為學生在大學校園內,對學習的認知和行為,以及對專業的認同與感受等心理特徵。調查表明“對當今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學認為“非常重要”,41.3%的同學認為“比較重要”,“無所謂”和“沒啥作用”的同學佔18.3%,即絕大多數同學初步樹立了素質教育的思想,但認為現在的學習環境“一般”的佔63.4%,“很好”的佔13.2%,“較好”的佔20%,“不好”的還有17%,宿舍太吵(48.9%),圖書館太擠,課室太熱。現在學校開設的課程“較普通”(55%),“不合適”(28%),只有17%的同學認為“合適”,對學校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的態度是14.4%的同學“積極參與”,59.2%的同學“有時參與”,還有26.5%的同學“從不參與”,對待義務勞動的態度也是“有時參加”的佔多數(64.2%),“積極參與”的不多(20%),“從不參加”的佔16.2%。當問及“怎樣才能搞好學習”時,41.62%的同學回答是“好的學習方法”,43.11%的同學回答是“努力學習”加上“好的老師”。大多數同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但部分學生專業信心不夠,學習興趣不足,上課玩手機甚至睡覺。在對待課程考試方面,63.9%的學生認為考試題目“沒有考出學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學生認為“記憶力好的同學佔絕對優勢”。如何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進行評估,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調查顯示41.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自學能力“一般”,28.4%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甚至還有26.5%的學生承認自己的自學能力“很差”。儘管學生有積極進取的意識,但他們往往缺乏證明自己的勇氣與毅力,於是從其他方面尋找藉口,不適當地歸因。例如有的學生依賴性較強,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學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學一樣,在課堂上就能全部聽明白。如果沒有聽懂,不是課後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給自己找藉口,如認為教師不會教或教得太難了。或者希望老師一學期只講課本內容的二分之一,考試只考已講內容的二分之一,考題是已做過的作業。

(二)校園生活

我們首先關注了學生的生活費用支出情況。每月花費500元以下的學生佔10.2%,而華師的佔42.1%,每月花費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華師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費高187.1元(見表五)。瞭解生活費的來源,82.53%的同學是“家裏給”,“課外打工籌集”的有9.94%,還有7.53%的同學依靠借款維持生活、學習。後兩類學生懂得珍惜,更勤奮讀書,學習成績都不差。

問及除了餐費,其它消費主要用在“購買衣服”(46.7%),“朋友應酬”(20.5%),“買書及網絡費用”(20.2%)和“購買體育用品及娛樂”(12.7%)等方面。

在問及學習之餘的主要活動時,58.4%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或娛樂”,57.7%的學生“從事體育活動”,38.7%的學生會“上網查找資料或學習”,另有32.1%的學生選擇“參加社團活動”。進一步統計檢驗,這些活動無性別顯著性差異(p = 0.401),説明網絡受到了男女學生的一致喜愛,並對他們的課餘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網蟲並非是男生的專利,女生同樣有較高的可能。只不過相比男生熱衷網絡遊戲,而女生相對更喜歡看網上電視或聽音樂之類的節目。

27.8%的學生認為“網遊消遣”可以緩解心中的煩惱。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認識假象,暫時地解脱不能根本解決讓學生煩惱的根源。例如,考試重修而心情不好時,顯然不能靠網遊來解決。相反,暫時的輕鬆會麻痺自己的學習意志,甚至造成網絡成癮。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正確的做法是自我調節,向父母或身邊的同學、老師求助。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問及“當你心情煩惱時,你會選擇…”的問題時,58.5%的學生選擇“向朋友傾訴”,而22.6%的學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師求助”的分別只有4.3%和3.7%。

四.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華商學生整體上是健康向上發展的,儘管少部分學生還存在一些不足或困惑,但在接下來的專業學習生活中,會在老師們的教育和幫助下,正確認識自己,逐漸步入專業學習的正軌。在有關部門的正確引導下,樹立正確的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良好的校園生活氛圍,使在校學生的政治思想與學習生活更上一個新台階。

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 瞭解大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二) 調查方法

1.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在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生一、二、三年級進行,共發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9份,回收率89%。

2. 網上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大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1. 對所學專業的認識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專業認識有充分的瞭解,30%的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只侷限於課本,25%的學生認為專業與工作不對口,根本無法就業。

2. 身體素質

調查結果表明,66%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18%的學生對運動熱情中等,9%的學生討厭運動,7%的學生不排斥運動,但一般不做運動.這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是相一致的,正常飲食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同時,調查還不喜歡運動的學生,他們經常在生病,喜歡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 個人能力

在調查中發現,18 %的學生適應能力差,同時其應變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協調能力,適應力普通性都不盡如人意,其活躍度也不夠。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學生的適應力感到無限地憂慮,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學生已經起來越注重自身個人能力的培養,其適應能力強,各方面的個人能力都在提高。

4. 行為舉止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48%的學生認為自己不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30%的學生認識不到隨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為,12%的學生不注意整潔得體,舉止文明。

5. 價值觀念

通過調查發現,65%的學生有自己清晰的事業藍圖,且精神充沛,學習的動機是為提高自己意識,完善自我,35%的學生精神不濟,不能認識到精神生活的

重要性,沒有事業的目標。

6. 對他人的態度及團隊合作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78%的學生認為團隊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規章制度,與團隊成員共同完成工作,同時調查還發現這部分學生對他人態度良好,樂於幫助他人,且積極聽取別人意見,但仍存在22%的學生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快樂,以及幫助他人的樂趣。

三 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在集體認同感和適應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十幾年最大的目標可能就是為了尋找一份高薪面具體面的工作,因此,學生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導向的作用,是一種行為動力。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無不重視價值觀的作用和影響。通過這次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自身已經意識到大學生價值觀評價的重要性和社會意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接觸,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對方長處和積極因素,從而增進友誼,實現自我價值,增加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未來的社會發展不是一、兩個人能決定的,藉助團隊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發展。首先,必須認清當前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綜合素質提高和人格魅力養成的意義和長遠利益,養成主動力、積極的習慣;

其次,必須克服思想障礙,大膽探索創新,認真學習實踐,注重形成特色;

最後,自覺主動培養堅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堅強親和力;品行高潔、才學逸羣的吸引力;沉着果斷、瀟灑自如的感召力;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親和力;舉止得體、言談機智的感染力;勇於開拓進取的創造能力。

未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決定了生存於社會的易難,為了更好的生活,也為了更好的發展社會,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不可延遲的事情了。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有和英雄一樣的使命---繼承中華民族的一切優良傳統,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自覺擔負起挑戰

【第6篇】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未來骨幹,他們的道德素質是值得全社會關注的。本文將為你提供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調查對象:全校各年級部分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實踐時間:

調查主題: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的時代。當代大學生應該修身立德,全面成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各種非道德現象,例如:曠課、損毀公物、打架鬥毆、考試作弊、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正不壓邪等不時向高校襲來,這充分暴露出當前教育中嚴重的現實問題。

因此,通過分析、研究大學生非道德行為規範,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採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對預防大學生非道德現象的蔓延,糾正道德觀念上的不良傾向,加強人才品質的培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調查內容:

在過程中,我們設計了一個非道德現象指標,該指標主要包括了大學生有違於道德規範和正常價值觀、人生觀的異常行為。我們從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異常行為、品行異常行為、學習異常行為、審美異常行為和體育異常行為,以及自我修養異常行為等六個方面對大學生非道德行為進行調查。

實踐過程: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份。

調查結果:

其中,有72.5%的大學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經常讓座位給老,弱,病,殘人士;

在大學裏,課桌文化,牆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學生對亂圖亂畫的現象表示否定等。

從一定程度上看,我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現狀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目光遠大、樂於助人,廉潔自愛。他們對思想道德建設有清楚的認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知榮辱、講道理的大學生。

但仍有部分當代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卻偏離了主流的發展方向,與主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要表現在:

第一,學習缺乏熱情,上課經常遲到早退,敷衍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出現隨便逃課現象。

第二,社會公德意識較差。在公共場所中行為舉止不得體,直接破壞了大學生的形象。

第三,勤儉節約意識淡化。

實踐總結:

一、道德意識個體化趨勢和道德判斷的多元化傾向;

二、新舊道德矛盾衝突帶來的困惑,主要體現在物質生活和做人處事方面;

三、生活和學習上的非道德傾向日益嚴重。

實踐對策(當代大學生非道德現象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

一、加強學風建設,建立有效的競爭和激勵機制。

二、加強校園道德建設,改善學生周圍道德氛圍

三、加大理想觀念教育力度,健全學生價值觀念

個人觀點:

近年來,大學普遍實行擴招,導致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的同時,大學教育的問題也開始凸現,根據資料顯示,有81.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並沒有隨之上升。那造成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呢?有的大學生認為思想觀念不同,大學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還有的則認為大學擴招,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了。關於這個主要原因,我是比較認同第一種觀點的,也就是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註重實際利益,而大學雖盲目擴招,但飛進林子裏的不一定以劣鳥居多啊!

在如今這個充滿激烈競爭、弱肉強食的社會裏,部分大學生已經看透了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一旦出現了有利於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辦妥事情,從而獲取相關利益。他們只顧着自己的感受與享樂,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自然也就變了。大學生是促使國家未來能夠繁榮發展的生力軍,面對着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現狀,我們應該採取措施去改善,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從而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以人為本,推崇仁愛原則。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做到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貴的。

第二,懷有感恩的心。感謝每一個曾經施恩於自己的人,學會知恩圖報。有了這顆善心的支撐,才能回報社會和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們的道德品質。當代大學生是不能缺少感恩意識的,否則,往往會使他們存在着人格缺陷,而馬加爵殘害殺死四名同學就是例證。

第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通過自身不斷地反省、批判與激勵,使榮辱觀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法律素質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當前大學生法制現狀的需要。

在這次調查中,有很多的被調查者例如被問到你買了某種商品但你後來發現被騙了,你會怎麼做?假設不幸遭劫或被盜,你會報案嗎?等關乎自身切實利益的問題

時,他們都會積極地運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但是當被問到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小偷正往路人口袋裏偷東西,你會怎麼做等不與自己利益形成直接衝突的問題時,雖然有42.5%被調查者會立刻告訴被偷者,但是卻有22.5%的人會選擇明哲保身,視而不見,選擇後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這就表明了當某些大學生遇到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時,他們那種維護別人權益的主動性不會太高,因此,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面對着這些問題,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四周發生的一切現象,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宣傳法律知識。

三、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把已學的法律知識用於實踐中。

當代大學生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大學生都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要抵制那些對大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就要求大學生能夠自覺地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做一個德才兼備、知法守法的稱職大學生。

【第7篇】中學生身體素質調查報告

繼在廣州馬拉松上出現一位大學生猝死後,在上海一所高校的1000米測試以及武漢一所學校的體育測試中,相繼出現學生陸續倒在跑道上的事情。本月10日上午,上海杉達學院一學生在籃球課上突然倒地,雖被緊急送醫但終因搶救無效去世。接二連三發生運動意外,一時間,國內不少學校談跑色變,甚至取消了跑步。

ymg記者近日先後奔赴一中、二中兩所中學採訪,儘管之前對學生體質的下降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是採訪過程中瞭解到的情況還是令記者感到震驚。十年前二中的體育課熱身就是兩圈(800米),現在就是一圈或者半圈,學生跑不下來。學生體質下降的情況確實很嚴峻。二中體育組組長隋永倫介紹説。

跑步不可怕,不跑步才可怕。對於這種現象,煙台一中副校長侯成偉一邊跟ymg記者歎息,一邊又不禁為現在孩子們的體質捏一把汗:我們學校給足了學生運動的時間,但是由於場地緊張以及社會尤其是學生家長對孩子們的體育鍛煉普遍不重視,現在孩子們的體質跟過去相比,下降得太厲害。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質,需要學校和社會一起努力。

體育課熱身,半圈不到已有半數學生掉隊

ymg記者在二中採訪的時候,正趕上上午的第四節體育課。不遠處,七年級的一個班級剛剛整隊完畢,記者清晰地聽到體育老師的佈置:先熱身一圈。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還能保持隊形,到了半圈左右,已有近半數學生開始漫步;到了300米,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名學生還在堅持,絕大多數漸漸逃跑,繞近路回到起點。

相對於其他運動,跑步確實是最枯燥、最無聊的,學生們覺得沒意思。隋永倫搖着頭説:可是他們不知道,跑步是所有運動中最基礎的項目。不會跑步,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項目都玩不好,沒有足夠的體能作為支撐。心肺功能達不到,體質肯定會下降。

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一線體育教師們想出了很多法子,學校也給予了大量的支持。二中的拔河比賽目前正在進行當中,除此之外,級部籃球聯賽、跳繩比賽、春季運動會也延續着學校的傳統。一中同樣如此,大繩接力、老鷹捉小雞、袋鼠跳等項目同樣在國中學生中開展得如火如荼,記者在一中南校尋訪的時候,偌大的操場上有一些學生在進行着籃球、跳繩、踢毽子等運動,這是學校在每天下午必須推行的大活動課。只是學校單方面的努力着實倍感有心無力,依然有不少學生偷偷潛回教室,一中南校體育組組長董宏峯很無奈:總會有學生甚至家長想各種辦法開請假條,怕累着孩子。我們在學生鍛鍊的時候有着嚴格的紀律,必須班主任簽字才能批准,可不時會有家長來請假,又能怎麼樣呢?

跳遠孩子們難跳進沙坑,一線體育教師是弱勢羣體

如果説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健康,這肯定是站不住腳的,但是如果説與對學習成績的關心相比,家長顯然對孩子的體質狀況普遍感到陌生。

現在的孩子太累了,週末或者假日普遍被家長報學習班,希望給孩子培養點特長。條件好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捨得花錢。可是在這裏面,又有幾位家長願意給孩子辦一張健身卡,或者讓孩子在假日出去從事體育鍛煉?一中南校體育組組長董宏峯發問道:與學習相比,現在社會的觀念總還是認為文化課教育是重中之重,殊不知現在孩子的體質下滑的真到了可怕的地步。

學生體質的下降到了什麼地步?煙台市中學運動會的鉛球記錄已經塵封了20年,一中的體育課已經沒有了跳山羊和跳馬,學校運動會的項目設置方面不見了1500米、3000米、跳遠、三級跳遠等項目。二中運動會乾脆在秩序冊上取消了學校記錄的公示,體育老師可以非常自信地表示:現在的孩子不可能破記錄。

取消這些項目也都是被迫的,比如説跳遠吧,正常的距離,孩子們跳不進沙坑。二中的隋永倫搖頭説道,他還給記者介紹説,110米欄需要在刻意減低跨欄的高度,因為對現在的孩子不適用。儘管欄的高度符合中學生的鍛鍊標準,而且十年前的孩子們可以輕鬆地跨過:體育老師們平時在體育課也不敢隨便加量,運動起來哪有不受傷的,可要是真有學生受傷了,家長又不理解。可以説,在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方面,目前各中國小的一線體育老師着實是擠在學校和家長中間的弱勢羣體,他們用各種方式呼籲學生擁有充足體育鍛煉時間的重要性,可是又有誰能在行動上給予真正的重視呢?

跑起來才有希望,高中生體質不如國中生

越是體質差越要加強鍛鍊,更加不能隨便取消運動項目。只要堅持鍛鍊,對學生的成績和體質的提升都有好處。一中南校校長侯成偉在跟記者聊起近期不少學校取消長跑運動的時候是是這樣説的,但同時他又坦誠,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確實讓學校有很多憂慮,畢竟目前升學率依舊是社會看一個學校好壞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標準。

高中的學業壓力更大,不少家長甚至一些班主任認為體育課是耽誤孩子學習,打個籃球、踢個足球都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還會有學生因此成為反面典型。採訪中,一位體育老師苦笑着跟記者表示。在這方面,董宏峯的感受更為深刻一些:去年我曾去高中部測試學生的體育成績,很多學生國中的時候我都帶過,但僅僅兩三年後,本來他們的體格應該更健壯,結果成績卻不升反降。

説起這些,侯成偉連連搖頭: 我小時候滿山頭跑,現在的孩子電視電腦不離眼。都中學了,很多孩子在家長看來依然一步也走不得。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是家長騎自行車、電瓶車或者汽車接送,好像一出校門,孩子就一點都累不得了。侯成偉呼籲説:無論學校還是家長,我們都該重視一下孩子的體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