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多篇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1

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髮展,違章建築、圍湖養魚、網箱養魚、娛樂場所、小餐館、農家樂等的增多,工業、生活、農業、畜禽、上游水體、大氣沉降、遊客等污染日益明顯,水庫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生態功能退化萎縮,水庫這個城區中脆弱的生態系統逐步退化。

針對喀什市周邊水質的污染,本組成員進行了水體質量以及污染來源的監測調查,此次調查目的在於通過對婁湖水環境的淺析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注入湖區的污水或廢物增多、漁業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圍湖造田等情況的調查,探究水庫的綜合應用、和諧治理、運行。

調查方法:以實地考察和問卷的形式展開調查

調查過程:

1、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2、取喀什市周邊生活用水和工業廢水作為樣本進行ph值的測定,並測定水的透明度,進一步分析水庫水污染來源有哪些。

調查結果:

採樣點一:東湖調查時間早上8:32。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的ph為6.3,水温為4.2攝氏度,透明度為0.61米。 由於該地段遊人較多,污染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大多為難分解的塑料包括塑料瓶,方便袋,快餐盒,包裝紙,瓜子殼和廚房垃圾等。附近水體水質較差,主要表現有水呈微黑色,有輕微的臭味,水草茂盛,水面有很多白色泡沫,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採樣點二:七裏橋調查時間早上 9:45。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的ph為6.9,水温為攝氏度,透明度為0.59米。 該地段為主要的批發菜市場,水草較少。但由於附近有居民點,污染物主要為生

活垃圾,主要有塑料瓶,方便袋,快餐盒,包裝紙和菜葉。附近水體水質較差,水呈微黑色。出水口流域有大量生活垃圾。在調查期間也看到有附近居民直接在水體內洗菜和洗衣服。經推測水體可能有磷污染。

採樣點三:圍湖造田區。調查時間早上11:02。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的ph為6.1,温度4.3攝氏度,透明度0.63米。

該採樣點有居民住宅分佈,居民將湖岸開墾作為耕地並在上面種植蔬菜,空餘低窪地方用於填放生活垃圾,岸邊堆放了各種塑料垃圾,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薄膜,以及煤灰。岸邊水面上漂浮着油污,浸泡在水裏的菜葉開始腐爛,水藻叢生。生活垃圾、農用化肥以及生活污水為該區主要污染來源。

採樣點四:木材加工廠及水泥塑料袋加工廠。調查時間為早上13:21。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ph為7.3,水温4.3攝氏度,透明度0.58米。

該採樣點主要分佈了木材建工廠及水泥塑料袋加工廠,工廠附近的水域上出現泡沫,水體顏色較深,工廠煙囱中排放出濃濃黑煙並散發出焦臭味,工廠旁邊開設了農家樂餐館,並有居民住宅分佈。工廠排放廢氣的沉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餐館運營產生的垃圾成為該區主要的污染來源。

採樣點五:八里橋魚塘調查時間為早上 15:35。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的ph為7.0,水温5.5攝氏度,透明度0.57米。

由於該採樣點附近有網箱養魚場,養魚户們把一桶桶魚飼料倒入湖水中的網箱中,以及養魚户們的生活垃圾,產生大量的魚兒和養魚户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難以想象。附近水質較差,發出惡臭。

採樣點六:吐曼河調查時間為早上14:55。

經過測定該採樣點水體的ph為7.3,水温6.2攝氏度,透明度1.3米。

該採樣點附近是居民區,污染物主要為生活垃圾,主要有塑料瓶,方便袋,快餐盒,包裝紙和菜葉。附近水體水質較差,入水口有大量生活垃圾,一些生活污水也會流入水中,有居民在附近水域中洗菜。

結果分析與建議:

據分析,造成喀什市周邊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有:周邊城鎮的生活污水和部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水;行人隨意向湖中丟棄廢棄物。此次調查就喀什市周邊水質展開調查。

措施:

1、拆除違法、違章建築。

2、取締違法經營活動,圍湖養魚、網箱養魚、洗車場、修車場、娛樂場所、餐館、農家樂等。

3、對附近水泥塑料袋加工廠生產廢水實施專項治理,禁止生產廢水外排入庫;對合法經營的臨湖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等實施限期治理,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網4、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技術、秸杆綜合利用技術、廢棄物沼氣處理技術,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開展高毒、高殘留農藥、生長調節劑、激素類藥物的市場執法檢查工作,淨化農資市場。

5、治理水庫周邊垃圾亂堆放、污水亂排放等現象; 改造和新建周邊公廁,安裝果皮箱,增設垃圾轉運站。

6、對庫內底泥進行疏浚治理,恢復生態系統,將水庫周邊居民(村寨)生活污水引入城市下水管網;每天定時對庫區周邊進行清掃、巡視、打撈漂浮物、清理野花生及雜草植物等。

7、加強水庫游泳、釣魚人員以及遊客的管理,杜絕投餌釣魚、洗衣、洗菜、亂扔白色垃圾現象。

8、加大水庫流域內植樹造林力度,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加強封育保護,提高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9、投放流濾食性魚類,不斷淨化水體。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2

調查時間:四月四日

調查地點:彩虹橋到珠江橋

調查對象:旌湖水質污染

調查過程:昨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德陽的旌湖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河裏竟然是乾的.媽媽給我説:“這是因為在施工,所以彩虹橋到岷江橋之間沒有蓄水.”我這才鬆了口氣。

沿着彩虹橋向南走,我聞到了一股輕微的酸臭味兒.原來是某個廠子排出的廢水,我不禁想到,要是我們的湖水全部是廢水的話,那成什麼了?再往前走,我發現一處有許多垃圾,比如各種各樣的包裝袋,臭鞋子,一次性飯盒......各種各樣的垃圾數不勝數.看上去特別髒.原來,我們的湖底是這樣的,我很心痛。

在岷江橋和珠江橋之間,蓄滿了水,我們看到了一個生活廢水排污口.這裏排出的水全部是生活污水,泛着白沫.這樣一排出,使附近的河面上泛着一層黃色的油污,令人噁心。

白天的時候,在這兩座橋之間,湖面上有許多野鴨子,説明這兒的水保護的還算好。

看到這些,我想起了這樣的情況:人們一邊想努力的保護好水,一邊卻使勁的丟垃圾到湖裏.難道人們非要那樣“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嗎?我希望所有的人們能立即採取措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拿出來好好執行.這樣,我們的旌湖表面和湖底就都能保持的乾乾淨淨了。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3

一、問題的提出

水的質量決定了生命的質量。我國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然而,水則與此息息相關。為此,我們夢痕假日小隊開展了一次關於西湖景區各水源質量的調查實驗活動。

1、西湖的水文特徵

西湖的底質是由含有機質特別高的湖沼沉積而成,屬於粉砂質粘土及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為泥炭層及沼澤土層,最下層為基底粉石砂層。

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k㎡,湖中島嶼面積6.3k㎡,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泥濘最深處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遊玩要穿着救生衣物。如今伴隨着“西湖西進”擴大了6.5k㎡,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

西湖與錢塘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水約30萬,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釐米提升到120釐米。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法

實地調查太子灣公園的珠簾壁瀑布、花港觀魚、麴院風荷和遊船碼頭,用醫療檢驗瓶採集水樣。

2、實驗法

用ph試紙實驗西湖水質是否達標

3、資料收集法

從網絡、書刊、雜誌等渠道調查污水給人體、動物帶來的危害。

三、對西湖水質的調查結果

1、珠簾壁瀑布

我們發現,珠簾壁瀑布的水遇到ph試紙後,試紙變成了青綠色的,青綠色代表鹼性,説明珠簾壁瀑布的水含鹼量高於標準水源,但沒有高太多。

2、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的水在遇到ph試紙後,試紙呈黃色狀態,與原來並無不同。

3、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中荷花池中的水也保持着良好的狀態,ph試紙顏色無變化。

4、遊船碼頭

遊船碼頭的水或許是因為遊客在裏面吐痰、洗手,還亂丟垃圾,導致這兒的水含鹼量高於標準水源,試紙呈綠色。可見,這兒的水質量不太可觀。

四、對西湖中的生物觀察結果

經過對西湖旁生物生長活動的觀察,我們發現,在健康的水源處,長着很多水草,水草都碧綠碧綠的,隨着水的流動而擺動着,魚兒也逍遙自在的生活着,在水草中游來游去。而在遊船碼頭這種遊客聚集的地方,情況卻不太樂觀,經常有遊客在裏面吐痰、洗手、亂丟垃圾,嚴重污染了水資源,雖然也有水草,但畢竟比那些乾淨的地方差多了,魚兒也很少,總是讓人感覺沒有那麼富有生機。儘管每天有工作人員坐船從水裏打撈垃圾,但可見效果仍不太理想。

五、資料整理

1、在乾旱地區,一年的降雨量遠遠不夠灌溉農田,而一些污水廠又把沒經過處理的污水排向河湖海,導致許多農田由污水灌溉,有毒物質通過這些被污水灌溉的農田長出來的果實,進入到人體,從而嚴重威脅到了人體的健康。

2、一些污水廠又把沒經過處理的污水排向河湖海,污染了水資源,水生動物因此大量死亡。以捕魚為生的動物斷了食物鏈,將瀕臨滅絕。

3、當水受到污染,會危及到水生生物生長和繁衍,並造成漁業大幅度減產。如黃河的蘭州段原有18個魚種現已絕跡。自1987年以來連續3次發生的死魚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萬元。我國淡水捕撈量50年代為60萬噸,60年代為40萬噸,70年代為30萬噸?由於水體污染也會使魚的質量下降,據統計每年由於魚的質量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300億元。

4、污水蒸發後融入空氣中,影響空氣質量,也影響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

5、污水中還含有一些可致癌物質。據統計水污染引發的癌症死亡率90年代比30年前高出1.45倍。飲用受污染水體的人羣,癌症(主要是指肝癌和胃癌)的發病率比飲用清潔水的高61.5%左右。

6、營養型污水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引起水生植物的過渡增殖,打破原有水體生態平衡,導致水生動植物因缺氧的死亡,而死亡的動植物屍體的分解,會形成水體的正反饋調節,直到整個水體系統崩潰。

六、總結

1.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2.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3.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最近發展起來的生物流化牀等。

4.生物接觸氧化法

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佈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淨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這種曝氣裝置稱謂鼓風曝氣。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4

一、問題的提出

浙江省開化市位於浙江西部邊境(東經118°01′-118°37′,北緯28°54′-29°30′),地屬衢州市,是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處,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為生態優良的休閒天堂。擁有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和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80.4%。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地表水水質達到國家Ⅰ類水標準。開化屬浙西中山丘陵,温暖濕潤,降雨量1814毫米,日照時數1712.5小時。全境峯巒重疊,山嶺連綿,縣域版圖的85%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常年平均氣温16.4℃,晝夜温差平均為10.5℃,年降水量達1814毫米,無霜期252天。素有“中國的亞馬遜雨林”之稱。 處於閩、浙、皖、贛四省邊界旅遊“金三角”中心,是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的天堂。身為開化人的我自然無比自豪。那麼,為什麼開化擁有如此之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呢?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二、探究的目的

1、探究開化縣優美的生態環境與所處地理位置和地貌的關係

2、探究開化縣水質優良的原因

3、思考開化縣旅遊開發

三、探究工具及途徑

1、通過查找資料明確開化縣地理位置

2、利用網絡及查閲相關資料探究開化縣地貌的形成

3、走訪錢江源、古田山等著名景點,觀察其地質結構,取山泉水化驗並獲取其水質情況;走訪水利局,獲取相關資料。

4、撰寫調查報告,得出結論

四、探究過程

查找資料

地形地貌:

開化山地具有典型的江南古陸強烈上升的地貌特徵,谷狹坡陡,山脊脈絡清晰,其中≥25°的陡坡面積172.99萬畝,佔51.77%。全縣按坡度級分類,坡度在46度以上的險坡 6.57萬畝,佔全縣總面積1.97%;36°~45°的急坡55.91萬畝,佔16.73%;26°~35°的陡坡110.51萬畝,佔33.07%;16°~25°的斜坡93.42萬畝,佔27.96%;6°~15°的緩坡36.18萬畝,佔10.82%;5°以上的平坡為31.58萬畝,佔9.45%。

開化縣境內共三條山脈,為白際山、懷玉山和千里崗。

白際山發脈於浙江省淳安縣餘家鄉與安徽省休寧縣白際鄉交界的白際嶺(海拔1208米),在休寧縣內西南行15公里到馬金嶺(1130米) 再西南行11公里,折向南走9公里後,進入開化縣境內。巍峨高大的花崗巖山體,聳立於縣西北部的齊溪、何田、長虹、蘇莊諸鄉鎮,連綿46公里,為浙江省白際山中山山脈之南段(北段在臨安縣、中段在淳安縣)。有千米以上山峯25座,其南段最高峯為齊

溪鎮的外溪崗(1276米),往西南6公里有蓮花山,主峯傘老尖(1145米),為浙、皖、贛三省交界處。白際山南段有四條呈西北往東南走向的支脈:一是馬金嶺,二是高樓尖,三是馬金溪與池淮溪的分水嶺,四是白象尖往南一分支,均為開化西北各鄉的自然分界。

清光緒《開化縣誌》載:“懷玉山由贛省三清發脈,為開邑之來龍”,即指江西省玉山縣境內的三清山主峯玉京山(1816.9米)。北行15公里,進入開化縣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峯11座,為楊林、桐村兩鎮與江西的界山。懷玉山脈進入開化後,有兩個分支,一支往東經過1135米、1143米、1146米、1027.1米四座無名高峯,總長7公里到達菜刀崗(1114米)再往東北2公里即為南華山(1166.2米),又東9公里,盡於龍山溪,為楊林與桐村兩鎮之分界。另一分支沿北經中黃崗、豪嶺關(340米),銀嶺關280米,盡於小關。為開化縣楊林鎮與江西省德興縣的境界。

千里崗山脈,斜貫浙西中部,有一條從杭州到開化之間多條山嶺的複式山地,山嶺走向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東南為蘭江,西北為新安江,長280千米,寬約40千米,山地內部多丘陵盆地,巖溶地貌特別發育。其南段即為千里崗山脈。由淳安、常山兩縣的邊界進入開化縣境。其主峯磨心尖(1522米)在常山縣境內,往西3公里即為開化縣最高峯白石尖(1453.7米)。

形成原因:

開化縣境域,因新地質構造運動作用,形成四周高,中間低,整個地勢,自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的基本地貌格局。具有典型的江南古陸強烈上升的山地特徵,切割作用明顯,山脊脈絡清晰。由於受下古生界加里東旋迴的影響,出現焦坑口—陰山壩,薛家嶺—華埠,裏洪丘—泉坑三條斜交斷層,控制龍山港、池淮港、馬金溪三條水系的形成。除沿河分佈小面積河谷平原外,其它均系高低起伏,綿延不斷的山丘。

水質水系:

開化縣地下水質評價主要是指淺層地下水(含巖溶水和基巖裂隙水)。經分析評價,開化地下水為重碳酸鹽類鈣質水,水質較好。基巖裂隙水多為未受污染的優質水;河谷孔隙水極大部分未超標,基本未受污染,可作為生活飲用水;而淺埋孔隙承壓水,由於原生水文地球化學環境因素的影響,一般説水質較差,為基鐵、氨根、總硬度、氯化物超標。

綜上所訴,開化縣的水質極好,而這些與其上流森林覆蓋,土壤肥沃有關,因此,也可見開化縣生態保護之好。

開化縣主要河流屬錢塘江水系。有馬金溪、池淮溪、龍山溪、馬尪溪,流域面積2092.11平方公里,其中開化境內1947.16平方公里。四溪均在華埠鎮匯合,入常山境。另外,屬於長江水系的蘇莊溪和下莊溪注入江西省樂安江,流域面積261.85平方公里。屬於新安江水系的東坑溪,溪長8.5公里,流域面積9.65平方公里。

1、馬金溪,又名金溪。發源於浙、皖、贛三省交界的開化縣齊溪鎮,海拔1144米的蓮花尖。流至西坑口,與安徽省休寧縣龍田鄉流入境內的龍溪匯聚成河。

自北向南,逶迤而下。全長104.17公里,河道比降5.92‰,流域面積1067.46平方公里。

該溪峽谷較多,谷窄流急。自西坑口至霞山鄉25公里為齊溪峽谷,兩岸山高坡陡,巖石裸露。再南流密賽至龍潭三公里流程為密賽峽谷,兩岸高山夾峙,中間碧水似鏡。縣城以下,至華埠谷地平原全長約25公里的河道,河寬水深,宜於通航。

2、池淮溪源出江西婺源縣大鱅嶺頭東麓,主峯海拔1060米。起點為江西婺源縣之坳頭村,高程750米。入常山港。河長53.8公里,河道比降9.27‰,流域面積413.03平方公里。該溪河牀多為卵石沙,自虹橋村以北長虹鄉河段,牀巖石裸露,河道狹窄,兩岸高山陡峭,水流湍急,僅18公里落差卻有164米。

3、龍山溪,發源於楊林鎮王山,古名雲霧山,主峯海拔1143米,起點為王山東坡,高程730米,山中樹木蒼鬱,植被茂盛。

4、馬尪溪,發源於海拔1454米之白石尖,西麓起點黃谷鄉林場,高程為970米。注常山港。河長56.7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5.3‰,流域面積為278.78平方公里。

5、葉溪:發源於華埠鎮雙林村與常山交界之葉溪嶺,海拔300米。自雙林出流經許家源,從漁塘村出口注入常山港。河長10.4公里,河道坡降為9.13‰,流域面積為36平方公里。

6、東坑溪發源於黃谷鄉東坑村,流經東坑、伏塢、姥女辛坑等村,於淳安縣大源村,匯楓樹嶺溪,注新安江。該溪河長8.5公里,河道比降10.9‰,流域面積為9.65平方公里,建有東坑水庫。

7、蘇莊溪

又名漳溪,屬江西省信江二級支流,為長江水系樂安江之上游。發源於開化縣蘇莊鎮石耳山青尖,高程1257米。該溪河長40.60公里,河道坡比降9.36‰,流域面積226.5平方公里。流域內有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木茂盛,雨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

8、下莊溪有兩源,皆在開化。一出蘇莊鎮高坑村丙龍山,海拔667米。一出張灣鄉歇嶺關,海拔300米。兩源在上莊匯合流向下莊,至小關,進入江西省德興縣境,注入婺源江(至海口匯入樂安江)。該溪境內流程10.7公里,河道坡降18.6‰,流域面積為35.3平方公里。

資料分析:

開化縣地貌以丘陵為主,經陸地上升,形成大小山峯數百座,美麗景點百餘個。

開化縣河流眾多,大小密佈,屬山溪性河流,有三個特徵:第一,源短流急,河牀比降大,水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第二,洪枯水位變化明顯,暴漲暴落。第三,含沙量少,清澈見底。共有大小河流數十條,水質清純,主要屬錢塘江水系(馬金溪),蘇莊溪、下莊溪屬長江鄱陽湖水系。

五、得出結論

開化縣位於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温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較多,但無明顯乾季。同温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較高,年降水量增多。因此形成了極高的森林覆蓋率和優美的生態環境。也使水系上游水土流失極少,形成了高水質的丘陵地區。

旅遊方面,我認為開化可以以森林、山泉為主,主打休閒牌,加大對錢江源、古田山一類地區的開發,聯繫四省交通,形成一個以開化為主,黃山、三清山、千島湖為輔的旅遊金三角。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5

雞西市水質調查報告

1 基本概況

水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大自然中天然包含的。人們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因此,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愈來愈大。按 1984 年估計,中國江河平均年徑流量為 271×10 億立方米,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徑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徑流量的四分之一,每畝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為 28.46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 16.93億立方米,扣除地表水與地下水兩者之間的重複計算量,全市水資源總量為 39.20 億立方米。 年全市 53 座大、中、小型水庫年末蓄水總量為 14672 萬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總量減少 5852 萬立方米[1].2012 年全市供水總量為 39.47 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為24.62 億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為 14.76 億立方米,礦井水利用量為0.09 億立方米。

全市用水總量為 39.47 億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為 0.70億立方米,生產用水量為 38.77 億立方米,生態環境建設用水量為0.002 億立方米。生產用水量中,第一產業用水量為 37.78 億立方米,第二產業用水量為 0.83 億立方米,第三產業用水量為 0.16 億立方米。全市用水消耗總量為 20.92 億立方米,綜合耗水率為 53.0%.全市廢污水排放量為 8218.1 萬立方米,平均日排放 22.5 萬立方米。

2 水質

2.1 地表水水質

全市主要江河有 12 處監測斷面,其中穆稜河 9 處,七虎林河 3處,總監測河長 645.8km.按照國家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對各斷面水質進行綜合評價,全年期沒有Ⅰ、Ⅱ類水質河段;Ⅲ類水質河段 215.5km,佔評價河長的 33.4%;Ⅴ類水質河段 430.3km,佔評價河長的 66.6%.以斷面水質類別計,其中符合Ⅲ類標準的河段佔監測河段總數的 75.0%,Ⅴ類標準的河段佔監測河段總數的 25.0%.各監測斷面水質主要超標污染物的最不利值分別為:化學需氧量 33.0mg/l,氨氮 1.71mg/l.

2.2 地下水水質

雞西市地下水以中性的中礦化度中軟水為主,地下水礦化度一般為 0.173~0.747g/l,總硬度大多在 92.1~400mg/l 之間,ph 值通常在 6.4~8.1 之間。依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選取主要參數對地下水水質進行綜合分析評價。評價的區域內,符合及優於Ⅲ類標準的監測井佔監測井點總數的 61.1%,符合Ⅳ類標準的監測井佔監測井點總數的 22.2%,符合Ⅴ類的監測井佔監測井點總數的16.7%.通過對全市地下水監測井點採用綜合評分法進行地下水質量評價,地下水中水質優良的監測井點佔監測井點總數的 33.3%,水質良好的監測井點佔 27.8%,水質較差的監測井點佔 33.3%,水質極差的監測井點佔 5.6%.

全市地下水主要超標污染物質為鐵、錳、高錳酸鹽指數,其次為硝酸鹽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等指標在局部井點超標。鐵的測值範圍為 0.0~29.4mg/l,超標率為 33.3%,最高值超標 97.0 倍;錳的測值範圍為 0.0~0.47mg/l,超標率為 22.2%,最高值超標 3.7 倍;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值範圍為 0.9~8.3mg/l,超標率為 22.2%,最高值超標 1.8 倍;硝酸鹽氮測值範圍為 1.53~43.2mg/l,超標率為 11.1%,最高值超標1.2 倍;氨氮的測值範圍為 0.0~0.39mg/l,超標率為 5.6%,最高值超標 1.0 倍;亞硝酸鹽氮測值範圍為 0.0~0.170mg/l,超標率為 5.6%,最高值超標 7.5 倍[3].

3 結束語

水是人類生存、生態平衡的必要條件,也是國計民生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規模的迅速擴張,水資源的供需關係矛盾日趨嚴重。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要注意節約、保護水資源,建立完善的取水、用水、再利用的循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傳起,王德貴。穆稜河水資源保護對策 [j].水利科技與經濟,,4:225.

[2]吳國祥,王英哲,姜雲,等。穆稜河水系雞西段水體污染分析及其治理措施[j].雞西大學學報,,2:71-72.

[3]高玉忠,蒼學深,於會芳。穆稜河水環境檢測與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6:66-67.

建築給排水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隨着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建築給排水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建築行業作為高能耗、高要求的行業,要更加地注重可持續發展[1].需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實現水源的節約是建築施工單位要面臨的問題。建築給排水中的節水利用意義重大,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建築給排水的合理利用有助於水源的節約,考慮建築施工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節水措施,節約資源,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這是施工單位需要擔負的責任。文章主要以廣西地區作為探討的例子。

1 熱水和生活給水

1.1 生活給水

堅持依法治水、科學治水,有效保護的關鍵是要嚴格實施好取水許可制度和做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2].生活用水要按照《建築給排水設計規範》中要求的固定額定標準使用,不能過度使用。直接用水和使用市政管網餘壓是生活用水採用的直接方式,針對不同的地區,使用分區供水模式,利用新型供水方式,採用豎向劃分區域的方式,保障不同水點具有均衡水壓;將減壓設備設置成關聯給水泵,減少減壓閥在管路系統中的使用;採用分支管減壓的方式設計管徑,為了節水,降低不同出水點的出水壓力;將水池降低,合理利用水池位置設置,為了降低水泵功率,可以提高升度,或者降低水泵揚程,採用恰當的供水方式,提高壓力,升高泵,採用高水位箱的方式有助於節水。

當前,我國民用建築廣泛使用二次加壓供水方式:一種是變頻恆壓變流量,另外一種是變頻變壓變流量。變頻恆壓變頻量:作業前,工作人員需要設置水泵工作壓力,確保水泵運行的'效率接近和高時段的揚程。變頻變壓變頻量:相比較變頻恆壓變流量給水方式,這種方式能夠較好的節約水源。作業需要具有兩台或者是兩台以上的工作水泵,水泵流量採用的方式為階梯級變搭式的、1/2流量的形式,為了確保較小流量的用水,需要設置氣壓罐。此外,二次加壓供水方式能夠減少能源消耗,有利於保護環境,不需要無負壓變頻公式設備。相比較常規二次供水,無負壓二次變頻泵供水不需要水箱和水池,節約了成本,有利於環境保護,節水效果明顯。

1.2 熱水供應

廣西地區有些地方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建築施工作業要區別考慮生活熱水,盡最大可能使用一些可以替代的能源,比如潮汐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將地熱熱泵技術和水源熱泵技術使用到熱水水源中,無論是設計,還是投入施工,浪費水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如果要想使用地下藴藏的地温,需要使用製冷和自動供水。自然循環、主流循環和機械循環是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中的三種循環方式。在設置太陽能熱水器的時候,自動温控裝置是一種理想的方式,能夠合理控制熱水温度,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的熱能要有效結合技術,使太陽能得到充分利用,為預熱生活用水提供能量來源,滿足節水要求,藉助太陽能熱水器中的管路設置,實現預熱目的。

2 空調系統冷卻水和消防給排水方面

要想提高水的重複利用效率,冷卻系統是不適合使用的循環系統。廣西地區,靠近沿海,有着豐富的湖泊資源,所以,在空調冷卻水的來源上,可以利用這些江河湖海資源。在對冷卻塔進行佈局時,要考慮冷卻塔位置和當年風向指標,合理化設計冷卻塔,為了提高冷卻塔中氣流組織的優異性能,弱化對建築物美觀與空間帶來的影響,適當調整距離。當建築物美觀和空間不允許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冷卻塔的散熱效果不受影響,可以提高冷卻塔的散熱面積,適當提高冷卻塔的高度。在選擇冷卻塔時,要按照設計參數,對冷卻塔的循環水量和循環管管徑進行精確的計算,儘可能不修正係數,使循環水泵功率較低,減少能源消耗。

為了讓冷卻水再利用,需要增加循環,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處理冷卻塔的水質,比如除氧法、化學除藻和物理過濾處理等,降低管路的破損。消防水和冷卻水相結合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方式,節約水源,減少清洗次數,對消防管道迴流系統設施進行合理化設計,循環利用消防試驗中的給排水。

3 建築排水和雨水方面

排水方式要選擇無壓流重力式排水。工業廢水和生活用水要通過直接排放的方式從敷設的管道中排出,不適用機械強排方式。對中水要合理利用,蒸汽凝結水回收利用的工作也要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是一種比較清潔的自然資源,如果能將這部分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對建築用水來説無疑將帶來巨大的幫助。集雨設施的建立能夠較好將雨水儲存起來,建築施工可以開挖一些溝渠,將雨水集中起來。建築施工周邊的儲水通道儲存大量的雨水,如果能將這部分水有效利用起來,對建築施工來説,帶來的幫助也是巨大的,減少了成本的開銷,有助於水資源的節約。當前,我國有關集水方面的設備算不上先進,多停留在比較固定的人工溝渠上,不利於土地資源的保護。為此,研發新型的集水設施的工作也迫在眉睫。

4 節能節水自動控制和計量方面

在進行建築改造時,根據廣西地區居民使用的熱計量器等,對調控環節進行設置,對每户使用計量熱量等措施。公共建築設計不僅要考慮熱計量器,室內也要採用温度控制的方式對室內温度進行控制,通過遠程操控的方式,讀取、控制和操作系統。在建築給排系統中,需要設置自動控制閥,控制儲水箱和儲水池等,採用遠程報警等方式。變頻給水運行系統中反饋信號壓力錶設置作業要注意,適合採用在管網末段進行設置的方式,對變頻水泵的轉速進行控制。面對不同建築物處的位置和不同的區域,相應設計水計量表。針對不同的單位和樓層等,還用設置水錶計量。另外,像小區水井用水和園林綠化用水等,要設置相應的計量水錶。在對一些集體宿舍淋浴、學生宿舍的公共浴室等,刷卡和紅外線自控控制開關等是不錯的用水方式。

5 其他材料設備方面

從材料、設備方面考慮,要確保採用節水產品,已經被確認淘汰的產品是不允許出現在設計施工中的,如果發現,將嚴肅處理。在選擇輸送管道時,要廣泛採用石油副產品中防腐、耐用的塑料管材。公共建築和多層住宅的生活給水管道有着不同的設計,需要使用建築新型材料和技術等,比如,pp-r 給水管道產品就非常不錯,鍍鋅鋼管是嚴禁使用的;將廣泛使用的、具有高密度(hdpe)聚乙烯雙臂波紋的管應用到小區建設室外排水工程中,採用鑄鐵管埋、地鋼管;將聚氯乙烯(u-pvc)塑料管應用到新建住宅室內排水系統中,不允許使用砂模鑄鐵管。提高管道和設備的保温質量控制,選擇保温材料時,要考慮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將絕熱層厚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提高絕熱質量。高效、節能等閥件比較適合用在熱交換站的設備和生活熱水鍋爐房中。

6 結束語

建築給排水中的應用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要從多個層面展開。

節水工作開展之前,需要對廣西地區的地形特點和環境狀況有所瞭解,制定相應的節水措施,實現水源的合理利用。隨着時代的進步,建築給排系統的革新手段也將增多,有助於廣西地區建築給排水的節約,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建築給排水實現節水利用,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也是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方法,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在保證建築工程正常給排水的基礎上,節約給排水系統的水資源,優化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節能減排設計,不斷提高建築工程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建築給排水的節水利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不斷堅持。當下,這項工作的開展還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胡誠。淺析建築中的節水節能措施[j].科技展望,(12):49.

[2]孟春麗。淺析地熱空調井項目的水資源論證[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20):11-12.

[3]莫子羣。試論建築給排水設計中的節能減排設計[j].科技展望,2014(11):67.

水質報告調查報告篇6

圍繞蕭山日益嚴峻的水環境危機,20xx年3月至今,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中,我小組對校園內一小河的水質進行了調查研究,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包括選定取水點、檢測器材準備、觀察檢測、樣本分析和調查結論等幾個方面。在這幾個環節中,用到了地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作為餘姚市第二中學的學生,針對現在水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狀,結合校園內小河的現實狀況,我小組想如實陳述並提出我們的想法。

首先,我先介紹小組的成員(共10人)。其中,第一小分組(陳杰、石清清)進行化學實驗;第二小分組(阮毅敏、章旭東)進行觀察記錄並以日記形式記錄;第三小分組(謝清、方雙桑)整理實驗數據;第四小分組(傅嘉瑜、葉婷婷)進行問卷調查並提出相關問題;第五小分組(徐珊珊、趙娜)總結並寫關於此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校園小河臨操場一邊,經過化學實驗樓、高一12個班及高二9個班,長約90米,呈東西走向。剛入校時,河水尚較乾淨,而今,河水的顏色已十分渾濁,多數同學認為呈墨綠色。第二小分組的觀察日記中所記錄的.小河狀況,都呈先出一幅髒亂的畫面低頭看去,時常可見塑料袋子、樹葉、水草、果殼、已死魚雨和不知名的蟲子浮在河上。

第一小分組在採取樣品後,在化學老師王學羣老師的幫助下,選擇了0.001%亞甲基藍溶液用於細菌總量檢測,並用5.4~7.0的精密ph試紙檢測水的酸鹼度。在第三小組的整理下,測驗結果是河水呈鹼性,ph值達到9,細菌總量也嚴重超標。,這裏只進行了簡單的酸鹼度檢測,對河水酸鹼度的成因分析不夠深入,可足以看出河水的污染相當嚴重。

第四小組在高一、高二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20%的同學對小河持噁心的態度,5%的同學對此習以為常,75%的同學對此覺得十分痛心和憤怒,覺得應該注重校內環境。小河的水質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差?我小組進行了如下推論:我校西北校區(高一、高二)所處地是原一中的校址,很早就建造完成,小河的歷史十分悠久,而小河與外界河流的交匯卻極其少,通道口幾乎已被堵死,即小河實為一條死河,僅靠雨水來增添它的活水,當然,這遠遠是不夠的;其次,經過問卷調查,32%的同學曾向小河扔過垃圾,61%的同學未曾實施過此舉動,7%的同學對此表示保密。從這可見,同學們並沒有很好地保護小河,臨近河的班級經常向河中傾倒廢水、洗拖把等。諸如此類的舉動,更是加劇了小河的水污染;水質的劣質破壞了河內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的減少更加無法改善河水的質量,加劇了河流的富營養化速度和程度。

面對失去活力的小河,我們感慨良多。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煩惱。的颱風,暴雨突驟,河內水量劇增,因無法及時排除,學校停課三天;夏天,河水散發出的臭味使同學頗為煩惱;髒亂的河水還“培養”了一大羣的蚊子等害蟲。據此,我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做法:

1學校可以制定校規,對向小河扔垃圾的、倒廢水的個人及其班級進行批評;

2學校可以進行定期的處理,或者安排值周班級的同學對河內的漂浮物進行打撈;

3引進除污的水草,或者種植荷花等植物,不僅美觀而且改善水質;

4通告有關部門,讓其來進行疏通,定期換水;

5投放適量化學物質進行淨水,如fe(oh)2、kal(so4)2;

6填滿。

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水資源已經十分珍貴,我們應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保護水資源,為人類的生存做努力。小河的現狀很多地區都應該存在,我們不能熟視無睹,為了可持續發展,為了祖國的明天,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