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師德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師德師風建設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師德論文【新版多篇】

師德師風的論文 篇一

【摘 要】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幼兒教師肩負着聖神而艱鉅的職責。幼兒教師的師德及幼教隊伍素質的優劣,決定着“教育從娃娃抓起”的成敗。因此,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本文從七個方面論述了幼兒園教師如何加強師德建設,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

【關鍵詞】幼兒教師 師德建設 內涵 重要性 措施

一、師德的內涵

何謂師德?即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稱為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

幼兒教師從事啟蒙教育,面對學齡前兒童,要懷着崇高的熱情和愛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良好的習慣、啟迪“美好”人生。以師德為最底線要求自己,以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在人生起跑線畫上清晰而端正的一筆!

二、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需要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幼兒教師師德素質的需求更迫切。只有積極培養熱愛幼兒、甘為幼教事業獻身的教師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因此,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對於提高廣大幼兒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持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園風的需要

幼兒園作為培養下一代的教育場所,良好的教風和園風尤為重要。

第一,教師道德比從事其他職業的道德要求更高。幼兒教師的語言、教態、行為、舉止自然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給孩子打上深刻的鉻印。教師的教風、幼兒的學風構建起一個幼兒園的園風,並反作用於教師和幼兒。

第二,幼兒教師的道德實踐活動方面,比其它職業更具有強烈的典範性。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嚴於師表,處處以身作則。

第三,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影響力比其他職業道德更廣泛、更深遠。因此,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核心。以師德建設帶動整體隊伍的提高,以師德推進教師育人責任感的增強,以良好的學風、教風,促進幼兒園良好園風的形成。

3、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幼兒教師忠於職守的需要

任何職業都要求有職業道德,忠於職守是現代社會公認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按幼兒教師職業的規範、規則和要求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全心全意、一絲不苟地幹好本職工作。

綜上所述,加強新時期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幼教隊伍,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幼兒園的辦學整體水平和教育質量有着重大意義。

三、如何加強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

1、提高待遇,創造師德推進的宏觀環境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他們對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的摯愛與追求,表現為他們對自己職業的自豪和責任感的強弱。當社會以物質的、精神的形態充分肯定幼兒教師勞動的作用,確立該職業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優越地位時,才會激發和保護她們敬業、樂觀的精神。因此,國家和社會對幼兒教師創造的物質待遇、社會地位及其在社會各行業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的現實狀況,是制約幼兒教師師德水平整體提高的決定因素。

2、弘揚先進,推進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

實施師德精品工程,樹立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先進性的師德典範,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行有標尺,形成唯德是尚、見賢思齊的崇德氛圍。營造“能者上、優者獎、強者升、弱者幫”的教學管理模式。另外,還要發揚“傳、幫、帶”的優良作風,以師徒結對活動為載體,促進保教水平不斷提高,促進良好師風逐步樹立,逐步形成教師以教書為己任,以育人為天職,安教、樂教、勤教、善教的良好師德風尚。

3、豐富載體,營造積極和諧的師德氛圍

師德師風建設必須依託多方式、多途徑才不至於流於空談,流於形式。因此,幼兒園可通過以下載體進行師德教育。

主題教育:每學期初,根據教育形勢,結合本園實際,確定本學期師德建設主題,並圍繞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請進來:聘請知名教育專家做師德專題學術報告;走出去:派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研討交流活動。

4、加強監督,完善公平有效的考核機制

師德建設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結合,才能不斷提高。首先,幼兒園必須建立內部師德考核機制。其次,幼兒園要聽取家長意見,接納家長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

5、職業認同,促進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

所謂“職業認同”是指一個人對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裏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並能夠從中找到樂趣。職業認同影響着教師工作的滿意度、職業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壓力。作為管理者,應有的放矢的、潛移默化的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引導教師發自內心的職業認同感,從而促進教師責任心、進取心的提升。

6、加強修養,樹立新時期教師行為規範

新時期對教育的高標準,對幼兒教育的新要求,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提出了更高、更規範的目標。幼兒教師不僅要愛崗敬業、熱愛幼兒、勤於學習、自強不息,還要活潑健康、舉止文明、作風正派、以身作則。幼兒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幼兒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身教重於言傳,用自己良好的行為影響幼兒。

另外,在教育工作當中,幼兒教師要善於總結適合自己職業特點的教育行為、教育技巧。

7、讓愛同行,促進師德建設的核心昇華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對於幼兒對新生活的適應起關鍵作用,教師的愛心能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使幼兒產生安全、愉快、積極的情感與心理狀態,易於將對父母的依戀,轉化為對愛他的教師的信賴和依戀,因此,師愛對於幼兒生活的適應,對於幼兒的身心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師愛可謂是幼兒生活有效的轉化劑、滋潤劑。

擁抱,是一種親密接觸,是心靈真情的表露,是愛心火花的迸發,是師愛的具體體現。無論是剛入園的小班孩子還是即將升入國小的大班幼兒,教師的擁抱、教師的愛,都會如同蜂蜜般沁入孩子心田。擁抱給他們帶來安全感,使他們從心裏認識教師,接納教師,依戀教師。教師投入的一個鼓勵的擁抱、由衷的讚賞,會大大促進幼兒內心產生積極的情緒,愉快的感情。因此,教師對幼兒的愛,是敬業精神的核心,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是教書育人的目的,是教師職業的靈魂。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總之,良好的師德,對於教育發展、國家振興是一種強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動力。所以,每個教師都要認真領會師德內涵,緊緊把握師德靈魂,用自己對教育事業、對純潔兒童的赤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文獻:

[1]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2008-8-31.

[2]林海燕。師德修養之我見。

師德師愛論文 篇二

摘 要: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取決於教師隊伍的素質,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對學校的生存及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師德是每一位國小教師所必需具備的重要品質,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要具備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待工作應兢兢業業認認真真,要有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言行舉止要起到表率的作用。

關鍵詞:國小教師;師德修養;方法

教師身負着重大的歷史使命,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國小教師。國小教師面對的是一張張懵懂稚嫩的臉龐,一顆顆天真無邪的心靈,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師德水平不僅僅影響孩子的這一個階段,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影響幾代人。因此教師必須要嚴苛要求自己,具備崇高的思想品德,提升自身的師德水平必須以師德修養為依託。

一、教師努力提升自身素質

要對教育事業的偉大意義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不要因為教師工作的繁重和複雜而產生負面情緒,時刻銘記“我所從事的事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及投入不言而喻,從近年來教師待遇不斷地提升便可充分展現出來。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地鑽研、探索,勇於嘗試、大膽創新,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探究出新的教學方法。教師絕不能停留於現有的知識面,要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地充實自己,擴大知識面。積極參與學校定期組織的教師評比、競賽、觀摩聽課等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一名高素質的教師必定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二、愛每一個學生

教師每天面對的工作對象是學生。然而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懂得去愛他的學生,愛學生與教育工作是一體的。當今活躍在各條戰線上的行業精英哪一個不是從國小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們未來社會的主導者及建設者。當這些孩子在我們的培育下一步步地成長,步入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的內心會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每個人都會對愛有本能的需求,尤其是國小生。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懷與愛護。師愛可以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温暖,當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他們會自然的產生情感的滿足,進而激發起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這樣的情感體驗差生表現得尤為明顯。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的不是溺愛、嬌慣學生。這裏的愛是指生活上的關心、情感上的關懷,學習上的引導幫助,愛是要與嚴格要求相統一的,教師在關心愛護學生的同時,要備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作業,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出,並積極地幫助其想辦法進行改正。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感染學生,從而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

三、為人師表、做好榜樣

國小教師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是學生崇拜模仿的榜樣。因此國小教師的言行舉止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在學識、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上去影響學生,同時還要注意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情感、道德、以及言行上去感染學生。由於國小生的生活環境比較單一,基本是學校和家庭,除了家長,與之接觸最頻繁的就是老師,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非常的大。教師要想做好學生的榜樣,在嚴於律己的同時還要具備仁慈、寬厚、無私、善良、真誠、坦蕩等美德;在教學方面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探索、刻苦鑽研。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身負的使命,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要時刻銘記“只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只有高質量的教育,才會產生高質量的人才”。因此做一名好的教師的前提是要給學生樹立起好的榜樣。在對學生提出要求的同時自己應先以身作則,真正起到模範作用。

四、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和諧的人文環境是師德修養的基礎,師德修養的完成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氛圍。學校應將師德建設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積極提倡團結和諧、愛崗敬業、尊師重道、互敬互愛、尊重寬容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力宣傳優秀的師德事蹟,大力倡導師德培養,充分利用宣傳媒介以鮮活的實例,以及身邊的楷模來感召每一位教師,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感染着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條件創設,使師德修養在教師的腦海中生根發芽,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在這樣和諧文化氣息濃郁的校園環境中,師德素養的提升不言而喻。

五、加強年輕教師的培訓

加強年輕教師的培訓,幫助其快速成長。可以採取老帶新、一幫一的方式,即一位實踐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帶一名年輕教師,將其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年輕教師,並以其高尚的師德感染着他們,激勵着年輕一代的教師加快前進的步伐。多組織他們參加各種學習培訓,上示範課、公開課,創造其去名校學習的機會,多看多學,借鑑別人身上的優點及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使他們在不斷地學習實踐過程中建立起職業責任感,在不斷地自我提升、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師德修養。

國小教師肩負着重大的責任及使命,對學生終身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師德修養是教育界從古至今一直討論的話題。師德修養直接關乎學生的道德素養、思想品質、行為規範的發展,因此國小教師更應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進行自身文化、道德、思想的修養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煥寧,吳永力。淺談師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8)

[2] 李兆敏。崔豔波。基於新時代背景下的是的國小教師師德修養途徑與方法[D]。上海師範大學,2014

[3] 耿嘉佑。淺議如何做一名有師德修養的國小教師[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師德師風的論文 篇三

摘要:中職院校是在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以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為自己的主要目標的技術類院校。基於此種教學目的,我們對於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讓他們在社會競爭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這就要求中職學校的老師不僅要在自己文化以及專業上可以獨當一面,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可以表現出來的師風師德,以身作則,給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行為規範的模本。

關鍵詞:中職學校 師德 師風 培養

一、現階段中職學校師風師德建設中的誤區

現階段我們在學生的培養方面,過分單一注重學生技術能力的發展,對於學生性格塑造重視不夠。因此也就造成了老師在自己的授課過程中,只注重對於學生技術知識的傳授。學生重視自己將來的就業前景,老師的教學任務也以此為依歸,對於精神層面的要求則變成了一種無足輕重的奢侈品,在師風師德的日常表現上也出現了缺失,很多老是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價值觀的傳達也出現了偏差。[1]

1、理想教育缺失的誤區

面對着社會上“物質觀念”,“金錢觀念”為上的風行,很多老師也不免手氣影響,在教學活動中過分強調學生將來就業趨勢,但是對學生品質的塑造沒有給與相應的重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則主要重視自己的教學成績,功利心很重。在教師自己身上首先就缺少了一種“理想”觀念的缺失,而理想觀念可以説是師風師德建設中的基石,缺少了這塊基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就缺少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我們的中職教育也就缺失了重要一層內容。因此,理想教育的缺失是師風師德建設中重要誤區之一。[2]

2、敬業精神的缺失

很多中職學校的老師,滿足於現狀,在專業發展上缺少進取心。由於上述已經提過的理想觀念的缺失,很多教師太過於看重自己的利益所得,對於教學工作不積極,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學生工作重視不夠,甚至很多人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課外職業上,怠慢自己的本職教學工作。[3]

3、忽視學生髮展的誤區

俗話説,教學相長,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更多的是體現一種互動性。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學生專業和知識的積累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生會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師行為方式的影響。老師如果只顧忙着賺取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忽視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缺少對學生日常學習或者生活中困難的關注,那麼與教師之間就會無形中形成一種代溝,無法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這種做法割裂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準則,這也是造成當前師風師德建設缺失的重要誤區之一。

二、加強師風師德建設的相關舉措

師風師德建設並非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他需要教師以及學校雙方的共同關注和持續的努力。完善建設機制,健全考核體制,從上到下形成有效聯動,完善師德師風建設格局。

1、完善評價體系

制度是行為規範得以確立的重要保障,在建設師德師風的過程中,學校相關的行政組織部門首先就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確立師德評估的相關指標,在教師員工中形成一種民主監督體系,對於違反師德師風規範的行為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學生的評價引入到評價體系當中,通過教師以及學生的綜合評價,確立當年度的師德模範先鋒,給予表揚和物質上的獎勵,形成激勵體制,刺激教師向這些先進榜樣學習。

2、健全師德培訓體系

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教師首先就是接受教育的重要主體之一。在進行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發揮的就是教育者作為受教育主體的這一特殊性質。首先,我們要對從教者進行教育理念的培訓,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是進行師德建設重要環節,先進教學理念的掌握,是我們提升教師職業素養的關鍵一步,也是提升教師責任感的重要方式。 其次,要將從教者的崗前培訓與上崗後的定期培訓進行有效地銜接。現階段,我們在新教師培訓中對於崗前職業素養的培訓佔有極大比重,但是相對忽略了入職教師的再培訓工作,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入職教師的範圍中也要定期開展師德培訓工作,發現具體工作中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師德建設的內容。[4]

3、為教師創造穩定的工作環境

正如我們上面論述的一樣,當前階段師德師風出現誤區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教師花費較大精力投身於第二職業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因此,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我們要想改變目前師德作風不正的重要問題就要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的生活問題,改善教師的待遇,完善教師的福利待遇,特別是對於青年優秀教師的住房問題我們要給予積極關注,用有我的條件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身到中職教育事業中來,從根本上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5]

總而言之,在中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發揮學校相關部門的組織評價功能,同時也要注意對青年教師的職業理想培訓,使青年教師正確對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使教師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工作並不僅僅是為了安身立命,更重要的是育人育德,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加強責任意識。同時學校的相關部門還要對教師福利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對於高素質人才要提供其良好的生活條件,使他們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更好的投身到教育事業中來。

參考文獻:

[1] 郭瑜佳。 高職院校師德師風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 考試周刊。 2010(21)

[2] 黃莉。 淺析高職院校師德建設[J]。 文教資料。 2008(03)

[3] 鄭輝。 當前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 衞生職業教育。 2010(04)

[4] 申華。 高職院校師德師風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陝西教育(高教版)。 2009(10)

[5] 黃小露。 論構建高職示範院校的師德建設機制[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2

師德師風的論文 篇四

【內容提要】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愛學生。教師要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在寬嚴之中,顯露真愛;在心靈溝通中,予以尊重,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關鍵詞】

教師;學生;愛;寬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正文】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説在一個招聘中,校方出了這樣一道題:“如果讓你選擇,你是先喜歡你的學生還是讓你的學生先喜歡你?請選擇並説明自己的理由。”其中一個人是這樣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學生喜歡我,但是我必須首先喜歡我的學生!因為,作為教師,喜歡自己的學生是學生喜歡自己的前提。”説到這裏,你會怎樣回答呢?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我在這裏之所以把這個事例講出來,主要是讓大家明白師愛的重要性。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説:“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説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愛兒童。”陶行之先生也説過:“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此可見,教師的愛多麼重要啊!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可以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準則。那麼,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託,是學生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付出愛,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温暖之情,而且還很容易打動學生。一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我們知道,在班級裏,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好的孩子。在老師和學生的眼裏,他們都是優等生,老師寵着,同學敬着,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讚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可我覺得,如果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話,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適當的批評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極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們班的崔嘉文,她學習成績優秀,品德高尚,遵規守紀。可是在課堂上,她卻很不喜歡説話,而且膽子小。因此我總會叫她起來讀課文,培養她的膽量。我用真誠的眼神看着她,她又把課文流利地讀了一遍。為了讓她徹底改掉這個毛病,課下我還經常找她談話,告訴她一定要起模範帶頭作用,不能在上課的時候顯得太懦弱。經過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她終於克服了毛病,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愛可以使好的學生充滿信心,不斷改進、提高,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才能打動學生,教育好學生。

二、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學生,還要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生與歧視差生。“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

和優等生相對立的,正是一些學困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可是我認為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我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而是對他們的優點、成績我都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認為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緻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太好不説,行為習慣也我們班裏有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不好,總是打架,;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我們班的崔少涵,在對他的轉化過程中,他學習成績不理想,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沒有無私的愛心,他可能就掉隊了。在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被鼓勵,對於他只要把最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掌聲。這時他的眼裏充滿了喜悦,充滿了自信。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去影響其他同學了。最難改的還是他的行為習慣,一下課他總會第一個衝出教室,一上課他又最後一個回到教室。上課之前總會有同學告他的狀。別人做遊戲他給人家搗亂,經常惹是生非我課下和他聊天,他保證以後再也不調皮了,可過幾天好像又忘了,又開始有同學告狀。光聊天不管用,後來我發現他愛好體育,於是就利用業餘時間讓他與我比一比,看誰跑得快,看誰出色。這樣,不但讓改變了以前驕傲自滿的缺點,而且還培養了他的特長,一舉兩得。從此以後,我看到了這個男孩嶄新的面貌,同學們也不再告他的狀了。

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愛差生與愛優生一樣,並給予差生更多一點的關愛,也可以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並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對學習、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們的心靈,從而真正轉化差生。

三、寬嚴相濟,顯露真愛:

寬容與嚴格是矛盾的統一體。寬容是另一種意義的嚴格。這裏説的寬容是一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一種策略。它的前提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和改正缺點、錯誤。教師要對差生“嚴中有愛”,對優生要“愛中有嚴”。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能只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壓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捧着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聰明,會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尊重相信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我班有4個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稱為“4大金剛”!主要是他們的行為紀律差、學習差、思想落後等。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要認真瞭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虛心聽取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人格,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這其中有一位學生杜恆軒比較懶惰,不能完成作業,成績差,忘性很大,書寫不認真等。對於他的種種劣跡、惡習,我及時幫助他指正。但過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況比以前還糟糕。這時,我就與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進對策,制訂計劃,並付諸行動。沒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嚴格要求下,改變了許多,書寫認真了,作業能及時完成,學習勤快了。雖然他的進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維持的時間很短,但只要教師給予他堅強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導,相信總會迴歸正道的。

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錯誤是學生的特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只有對他們“嚴中有愛,嚴中有愛;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的目標。

四、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説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學生進辦公室,要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與同事談趣正濃。因此,學生剛剛開口説話或是説了隻言片語,教師就極不耐煩地説:“去,去,去,別來煩我!”教師這樣粗魯地對待學生,就沒有顧及學生的內心情感,更沒有想學生之所想了,這樣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嗎?能換取學生的愛戴嗎?如果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一下的話,那麼就會體驗到學生的無助。

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以情為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這樣才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上的共鳴,無疑利於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

曾經我碰到這樣一個學生杜亞恆,由於這個學生經常違規亂紀,散漫成性,懶惰成習,惹是生非。以往帶班的老師歷來不讓他參加任何校內外活動。該生心理這道防線成為與老師交往的鴻溝,從而以更多的犯錯來對抗、回報老師。在這種師生情感上的強烈對抗下,老師的嚴厲批評、指責已經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從一開始,就用“將心比心”的方法處理。當我第一次與該我認識到並瞭解到了這切情況後生見面時,我將兩把椅子靠近,與這位學生並排而坐。從這一樣談話的形式上的改變,讓學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師平等對待。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後來,這位學生很喜歡與我溝通,下課一有時間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變了,惡習改了,心境開朗了,並能在班集體活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不再與老師對立,而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學生“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後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説明了教育的本質是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還要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別人。作為名一年輕教師的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着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着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台,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一信念不僅是促進我不斷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時刻謹記不能丟棄的精神支柱。

關於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 篇五

任之滔針對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第一,立足日常教學活動,重視踐行能力的培養。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要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要開展有深度的職業道德實踐活動。第二,營造“尊師重教”的大環境。

提高對教育重要地位的認識,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師的職業聲望。第三,規範和完善中國小教師隊伍的制度管理。完善教師聘任制度,淨化教師隊伍,提高法制觀念,加強制度建設。第四,重視學校管理制度的人文內涵的建設。加強學校管理者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能力,建立科學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創建寬鬆的校園文化環境。

宋美超認為,師德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僅僅需要制定具體的教育措施,還需要與其相適應的配套改革。一是提高教師待遇,減少教師壓力。要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二是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促成其意義世界的構建。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識,在實踐中加強高尚職業道德修養,鍛鍊道德意志,強化教師的自我教育。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考核管理。基於制度與人的道德的上層關係,我們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在教師考核管理方面,應明確獎懲機制。四是建立全方位的監督評價體制。鼓勵學生和學校、家長一同參與師德評價監督過程,並且通過社會媒體等各種渠道對教師師德進行輿論監督。

龍紹贇、徐海棠則從教育實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措施。他們認為,國家首先要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大環境。要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實現教育資源整合,提高中國小教師的政治待遇、工資待遇、職業待遇等,為中國小創設寬鬆的社會環境。其次,教育行政部門要規範和完善教師管理,加強中國小教師編制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師德評價體系,提高中國小領導者的民主意識及科學決策意識。最後,創建職前職後相互銜接的師德培育體系。

李慧芳立足於對新時期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的解釋,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一是確立以“以生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理念和價值實踐目標。“以生為本”即追求對學生本身的關照、關懷,中國小教師要保護學生安全,以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教師的職業價值目標。二是加強管理,開展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激發其職業道德情感。學校以及整個社會應有一個健康的道德氛圍和公正地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系統,要對教師定期檢查、定期考核。三是中國小教師要重視職業道德的自我修養和自我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新時期要求教師要注重自我教育、約束和控制。

可見,學者們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從主客觀兩方面考慮。主觀上,要努力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充分發揮其自我教育、自我調控的作用。重視教師對有關教育法律和法規的學習,使其依法施教;建立教師心理疏導機制,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減輕教師過重精神負擔;加強教師的再教育,使教師的教育思想及觀念得到及時更新,幫助教師建立正確的學生觀和人才觀。客觀上,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規範化建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建立強化師德建設的長效運行機制。提高教師准入門檻,制定嚴格意義上的教師准入制度;加強對教師的考核,制定嚴謹的考核制度;加強對教師的全方位監督,讓社會、學校、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重視對教師的評價工作,制定科學嚴謹的評價體系。

關於教師職業道德內涵的研究 篇六

(一)職業道德的內涵

職業道德並不是歷來便存在的,它是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產生、形成和發展演變而來的,有着屬於自己的獨特歷史。各行各業都有其道德,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在古代文獻中,其實很早就有關於職業道德的記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若有疾厄來求救等,不得問貧窮富貴,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是孫思邈對醫者該有的道德心態的具體描述。在現代,教師和醫生的職業道德演變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據此,很多專家學者給出了職業道德的定義。

李春秋、王引蘭認為,職業道德就是從業者在其職業活動中務必要遵循的,並且具有本職業特徵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它是基於職業分工,和實踐職業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因為有着相同的勞動方式,相同的職業培訓,所以從事某種特定職業的人們,往往有着共同的習慣、愛好、心理和職業興趣,形成一些特殊的關係,產生特殊的行為模式和道德要求。

在傅維利看來,職業道德是職業行為準則和規範系統,用來在工作中協調個人、羣體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它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角色道德,基於權利、責任和利益,同人們的職業角色、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緊密聯繫。職業道德具有它自身職業的特點和特徵,要求擔任某種社會角色的個人和羣體自覺遵守。

葉澤來在其研究中認為,職業道德是從職業生產活動中引申出來的,是從事一定社會職業的人員,在其職業活動中調節社會的利益和自我的利益時應該遵循的有自身職業特點的特殊道德規範,以及與規範相應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的總和。

由於對職業道德的闡述側重點不同,學者們對其定義不盡相同,但其實本質上是一致的,即:職業道德就是在社會上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具有本職業特徵的道德規範要求,並且用它來調節自己的職業行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表現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申繼亮認為,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區別於其它的一般道德,它是一般的社會道德在教師這個職業中的特殊表現,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們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及必備品德的總和。它是教師行業的專業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以及教師和學校領導、家長、社會其他方面關係的行為準則。

楊燕鈞從倫理的角度出發,認為教師職業道德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由教師勞動的複雜性、示範性、創新性等特性決定的,是一般社會的道德在教師職業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在教師特殊的職業勞動中形成了一些社會關係,教師職業道德以它特殊的方式調節這些關係,對全部教育教學活動和整個社會起着能動的積極的作用。

張磊則認為,教師職業道德僅僅是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在教師教育勞動過程當中生成,是用來調節教師與他人、集體、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時必須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規範和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體現出來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

從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學者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定義本質也是相同的,即都把教師職業道德概括為教師在其職業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及行為準則。從社會層面上來説,教師職業道德是指不管教師在社會上是作為一般人還是專業人,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從個人道德層面來説,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每個教師在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以及履行其職責過程當中在思想和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個人品格和修養。它規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當用怎樣的思想態度去教育學生,用怎樣的行為去待人接物,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盡職盡責。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一個概念,它有其基本外延,即《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當中敍述的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當然,這不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全部內涵,還應包括教師的職業理想與追求、職業良心、教師義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