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國中地理的教學論文(推薦5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關於國中地理的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關於國中地理的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關於國中地理的教學論文(推薦5篇)

篇1: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分享

【摘要】近幾年來,中學地理教育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學校中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衝擊下,教學水平處在低谷狀態。特別是國中地理教學的師資、課時、質量不令人滿意,經過幾年上百課時的地理課堂教學,仍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緯度、量算實地距、判斷方位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可以説,國中地理教學是目前中學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環節。

【關鍵詞】國中地理;教學;教育

1 地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地理專業的地理課任教師往往拘泥於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地理專業的地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於嚴謹、過於強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但對於國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悦、興趣是他們的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老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老師,那麼學生怎麼會喜歡“地理”?怎麼能學好地理?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歡聲笑語是指師生之間在地理學習上的共鳴,是師生雙方的一種地理學習的愉悦。歡聲笑語進課堂,需要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由於年齡的差異導致的“代溝”,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師容易產生責怪學生不配合、不適應老師”的想法。其實應該更多的考慮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齡年輕化、如何更好地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生“共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國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國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原因之一。

2 讓學生動起來

現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並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學校的課堂,也包括網絡、社區、野外的“課堂”由於國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國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佈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佈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的“教學民主”。在一堂國中地理觀摩課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景: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3 創設新穎的情境

由於長期以來不少學校的國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着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種是“講”法,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同學們,現在老師講……”,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劃書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國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實質的進步。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有:地理新聞引入法,教師或學生評述國內外地理新聞;地理趣聞引入法,教師或學生評述地理趣聞,如世界之最等;頭腦衝浪引入法,教師提出地理興趣題激發學生討論;學生報告引入法,學生對學習專題提出個人或小組報告;一題多練引入法,教師針對學生作業錯誤編制開放性題目激發學生舉一反三;目標激勵引入法,教師提出教學目標和獎勵目標,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課題:表揚批評引入法,對錶現較好的個人或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儘早進入學習狀態,並在教學過程中多表揚少批評:地理(電腦)遊戲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軟件進行地理遊戲或地理競賽。

4 充分利用地圖

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如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於國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習者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藉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藉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國中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地理教學中牽涉的各種各樣的原理圖、示意圖、綜合景觀圖、系統聯繫框圖、統計圖表等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次一級手段,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象的瞭解,掌握判讀方法。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很難成為一個好的'地理教師。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師不願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是實質是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表現。而目前在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現象,恰恰與地理教師不重視提高自己的地圖教學能力有關。地理教師還要注意學習電子地圖等新的地理教學手段。

5 合理地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與改革地理學業評價方法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改革死記硬背的考試方法。有的地理教師甚至將學生學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試”上,實踐證明這種想法過去、現在、將來都是行不通的。學業評價的評定是:在教師採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礎上,以六十分為界對學生給出及格與不及格兩種評定。地理結業評價試題的特點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備的大的地理事實;地圖性,即所有的試題都可以通過讀圖完成;開放性,如暑期去雲南旅遊的情境題中,有方位、距離、行車速度、氣温等的查算等。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拉近師生情感,改變學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習慣的更新;可以引導師生雙方明確地理學習的方法和目標,強化了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了,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了。

篇2: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摘要:地理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口、資源、環境等知識, 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指導作用, 但目前我國國中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本文分析了國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現狀, 又分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 並提出國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國中; 地理教學; 學習興趣;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 內容涉及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國中學生學好地理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擴充學生的知識寶庫, 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但目前的國中學生大多數對地理課堂不感興趣, 教師要積極探索國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

1、國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現狀

國中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這時的國中生好奇心比較重, 對於新奇的知識比較渴望。國中地理教學涉及國內國外的山川大河、氣候環境、民俗風情, 難易程度對於國中生來説也比較適合。因此, 相比於其他學科, 國中生應該對地理課堂充滿興趣。然而我國目前的大部分國中生對於地理學習並不感興趣, 部分學生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非常不利於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部分學生認為地理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重要, 為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努力學習地理知識, 然而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地理的學習可有可無, 對於以後的發展沒有作用, 因而地理課堂積極性不高。極少部分學生對地理知識真正感興趣, 認為學習地理不是為了成績, 而是真正喜歡, 真正願意去探索地理知識。國中生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對於地理課堂不感興趣, 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不利於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 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更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國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

國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不利於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國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內容沉悶無趣, 教學方式單一, 學生家長的影響。

2.1 教學內容沉悶無趣。

地理教學涉及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地理課堂理應是生動形象的, 可以吸引國中生的學習興趣, 滿足國中生的好奇心。但是在現實地理教學中, 由於部分教師教學語言過於蒼白, 教學形式嚴肅刻板, 教學素材選取不恰當, 使得國中學生對於地理課堂的興趣沒有想象中的高。一方面, 教師在上課之前沒有認真備課, 選取的地理教學素材遠離國中生的生活, 不能引起國中生的共鳴, 部分地理教學素材枯燥無味, 難以理解, 國中生在地理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第二, 教師教學語言蒼白無趣, 不能激發國中生的學習興趣。語言是一門藝術, 豐富的語言可以讓聽眾集中注意力。部分國中地理教師在地理課堂上不注重語言的藝術, 語調平緩, 讓學生容易跑神。學生對於一門學科的喜愛程度與教師有很大關係, 教師講課幽默風趣, 學生就會沉迷於教學課堂, 逐漸培養起學習興趣, 教師講課蒼白無趣, 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部分地理教師講課語言蒼白, 即使是有趣的地理現象教師也將其講的枯燥難懂, 學生慢慢就失去了地理學習興趣。

2.2 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的國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講, 學生聽, 教師是課堂的主體, 學生被動地接受地理知識, 無法激發國中生對於地理學習的熱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 教師僅僅注重為學生講解地理知識, 忽視學生地理素質的培養, 不利於國中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國中生在地理課堂上不能發揮主人翁地位, 課堂參與度不高, 對於一些地理知識的發現、探索不能親自參與, 僅僅是聽教師講解, 不能激發國中生對於地理知識的.熱愛。

2.3 學生家長的影響。

學生家長是學生的第二教師, 在學生的教育階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國中生對地理課堂興趣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家長的影響。第一, 大部分家長喜歡文學知識, 對於地理等偏理科的知識興趣不大, 國中生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對於地理課堂的興趣自然不高。第二, 部分家長認為地理學科難以理解, 給國中生灌輸學不好的思想, 國中生在家長思想的影響下會害怕地理學習, 甚至厭惡地理學習。第三, 大部分學生家長過於重視學生的成績, 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 家長認為學生應該花費大量精力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學科, 對於地理的學習僅僅是抱着不丟分就足夠的態度。在家長的影響下, 國中生會過於重視成績, 看不到學習地理帶來的快樂。

3、國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培養國中生對於地理學習的興趣有利於提高國中生學習主動性, 提高教學質量。國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從生活中選取地理教材, 豐富教學模式, 做好家長思想工作。

3.1 從生活中選取地理教材。

教師要學會從生活中選取地理教材。例如, 在講授熱帶草原氣候時, 教師可以播放《獅子王》影片片段, 讓學生在欣賞影片裏熱愛草原景觀中學習熱帶草原氣候。教師在講授中國季風氣候時, 可以結合黃土高原唱歌時歌聲情況, 幫助學生理解季風氣候夏季東南風, 冬季西北風的特點。教師在生活中取材, 容易引起學生共鳴, 激發國中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愛。

3.2 豐富教學模式。

教師要豐富教學模式。第一, 採取合作學習模式,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探討地理知識, 在全班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 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第二, 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模式, 組織學生親自參與地理實踐, 例如, 做一次地理小型科研調查, 製作地球儀, 觀察一天內旗杆影長的變化等,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與地理相關的科技館, 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地理魅力。第三, 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 教師可以播放動物世界、探索發現等視頻, 吸引學生的興趣,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第四, 教師採用詼諧幽默的講課方式吸引國中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提前備課, 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組織幽默的語言, 提高學生對於地理課堂的興趣。

3.3 做好家長思想工作。

教師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 培養家長對於地理的興趣, 從而帶動孩子愛上地理。教師要讓家長明白, 地理的學習對於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至關重要, 家長要鼓勵孩子熱愛地理, 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

3.4 採用直觀教學方法。

通常情況下, 地理知識的時空界限非常廣闊且遙遠, 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 僅依靠學生的見聞和視野很難對地理知識有個全面的瞭解和掌握, 此時教師需要藉助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地球儀和地理景觀圖等來開展直觀教學,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幻燈片、電視錄象等手段, 這樣可以將地理知識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 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國中地理教師,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 藉助地圖冊、課本插圖和地理掛圖來開展教學, 可以實現圖文結合的教學效果, 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 更好的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瞭解和掌握, 同時還可以有效擴展學生的地理視野,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2) 設計地理略圖, 確保課堂教學效果。在進行地理教學過程中,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來為學生設計地理略圖, 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抓住地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掌握, 培養學生的學習效果。 (3) 藉助投影、電影、幻燈片等電化教育手段來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加深學生對抽象地理知識的瞭解和掌握, 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總結

地理學習可以擴充學生知識寶庫, 教師要積極培養國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篇3: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摘 要:課程目標是課程教學的靈魂,課程目標對課程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作為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中地理教學中往往被忽視。闡述了在國中地理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培養途徑,如,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辯論活動、運用典型案例、進行課外活動、引入地理歷史資料等。

關鍵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培養途徑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教學的靈魂,課程目標對課程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課程目標展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作為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那麼在國中地理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哪些途徑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的情感氛圍。從某種意義上説創設教學情境就是模擬學生的真實生活,使課堂教學內容更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研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就會發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依然是地理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可見國中地理具有極強的生活性、實踐性。因此,在國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生活場景、播放音樂、視頻、插入美麗的畫面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隨着學生融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強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形成一定的價值觀、環境觀。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也可以僅僅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者課的結束。例如,在《巴西》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讓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樹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生討論完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這一話題後,我用綠色大樹的圖案作為背景,同時寫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幾個字,再插播《地球你好嗎?》這首歌曲,當學生聽到“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這一句歌詞時,教師適時講述:“亞馬孫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我們要保護熱帶雨林,保護地球環境,因為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可克隆。”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樹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

二、開展辯論活動

辯論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説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後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孩子進入國中學習,也就開始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身心鉅變時期,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長成大人了,總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開始對父母、師長以及周圍的事物表現出不馴服,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甚至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來尋找各種證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因此,大多數學生樂於參與各種辯論活動,積極性很高。國中地理課程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很多內容適合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活動,例如,在學習世界的人口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就“人多好,還是人少好?”展開辯論,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以及在課堂上激烈的辯論會認識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規模應該和該國或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條件相適應,逐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

三、運用典型案例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以來,案例教學被廣泛地應用於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這一方面和地理課程的生活性、實踐性強的`特點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在課堂中通過對案例的閲讀、思考、分析、討論、總結等環節,有利於鍛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鍛鍊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還有助於學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利於地理課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到。例如,在《聚落》一節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筆者將麗江古城的開發與保護作為典型案例引入本課,在學生了解麗江古城的概括,分析麗江古城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你要去麗江古城去旅遊,作為一名遊客,你能為保護麗江古城做些什麼呢?”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之後,教師進一步追問:“如果我們不保護像麗江古城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後果將會是怎樣的?”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就會明白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四、進行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生的直接體驗,和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繫,是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課外活動既來源於課本,又超越了課本知識的侷限,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可以對自然、社會以及自我認知形成整體的認識。課外活動包含多種形式,如,開展地理課外閲讀、觀看地理音像、組織地理參觀、製作地理專題報告會、進行地理野外考察等。目前在我國大多數省份,地理屬於非會考科目,教學任務相對較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條件在學校實際情況許可範圍內組織一定的課外活動,從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原》一節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後蒐集資料、整理資料舉辦“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成就展”,這樣不僅有利於鞏固課堂所學基礎知識,同時還實現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引入地理歷史資料

培根説過:“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其實,提起歷史,很多人認為歷史作用不大,無非就是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是殊不知歷史距離我們生活並不遙遠,生活處處是歷史,歷史包含着人類社會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知識和經驗,是人類的重要財富,學習歷史能使我們瞭解過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俗話説“史地不分家”,在國中地理課堂中引入歷史資料,這不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且非常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美國》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在美國西部開發和鐵路建設中華人勞工的血淚史、介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等資料,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綜上所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以上途徑,可以有效落實國中地理課程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以上是本人拙見,僅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王志洪。“日本”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03)。

朱慶鬆。案例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

篇4: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摘 要:現代社會的教學已經不是以前的生搬硬套了,而是更看重學生思維能力。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而且現代社會提倡大家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因為有了思想大家才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一個提線木偶。在教學中,尤其是地理教學,更看重思維教育,這也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現代教學 思維能力 學以致用

一、現代新課標教學模式

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模式,為了適應社會大潮流的發展趨勢,培養新一代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地被新課改取代。如今社會所需要的接班人是能適應社會,趕超社會的,而不是一直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進則退。尤其是地理這一學科,更需要老師積極地調動大家的主動性,如果只是學習書本上理論知識,那麼學生會停留在書本階段,而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大家,在大家學習地理的階段起到主導作用。説到地理很多學生都會覺得頭疼,認為怎麼學都學不會,剛開始看到書本的時候的確會有這種現象,但是當深入進去之後就會發覺地理其實是一門相當有意思的學科,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全都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走在路上我們所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運用到地理知識,就會覺得地理無處不在了。新課標是怎樣體現其“新”的:首先是老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以前上課都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講,那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理解呢?二者都會覺得這節課講完了,學生聽課也結束了,知識內容也就過去了,但是不一定進到了學生心裏;其次是學生學習的轉變,從老師帶領着大家聽課轉變為老師主導下學生自己去講、去交流、去領會,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領會。學生變成了主人,老師成為了輔助。

二、提高學習地理的思維能力

國中是學生剛接觸地理知識的階段,如果在高中階段不選擇文科,那麼可能只有短短兩年接觸地理的時間,有多少的學生因為地理而選擇放棄了文科。這就要求老師發揮好學生學習地理的啟蒙作用。首先學習地理要有紮實的地理知識,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就能全部領會貫通的,要想學好地理,基礎的地理知識要牢記,任何領域知識的融會貫通都是建立在有大量知識累積的基礎上的;其次,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翻開國中的地理課本,我們會看到形形色色圖畫,因為我們的`地球是立體的,並不只是一個平面圖形,只需要我們記住就行了,這個需要的是我們的立體空間感,對於想象力比較差的學生,學習地理可能是一件比較吃力的事情,但是任何學習都是有章可循的,這就需要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想象力。當大家都具備一定的思維之後,無論是國中的地理還是數學中的立體幾何問題,對我們來説都會迎刃而解。這種思維能力並不是天生的,所以想象、空間能力差的同學,也不用灰心失望,這就靠老師積極主動地引導大家,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中,選擇反差較大的材料,讓學生產生疑問,保持學習興趣,養成善於用腦、敢於開口提問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讀圖、認圖、記圖、想象、推理的能力,充分應運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因此在學生學習地理的啟蒙階段,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想象能力,一旦打開想象的空間,那麼學習地理難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學以致用

語出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鬥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並且勤學苦學。”孟子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本本主義之所以為人不齒,過錯不在於“本本”,而在於抱着“本本”不放的人。過度依賴書本,學生只能是學到很淺薄的書面知識,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而且現在的考試並不是只要學好課本就一定能拿高分,在很多考試中都會牽扯到時事熱點的題目。因此在學習中,無論是什麼學科,都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國中地理學科中當老師講完板塊構造學理論以後,讓學生運用這一理論解釋地理現象等。以前的中國式教育就是填鴨式方法,慢慢的中國的教育問題就落在了別的國家後面,然而學習就是為了學完之後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而中國的孩子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所以現在的新課改形勢就是轉變教學模式,轉化學生學習思維。學習就是為了學完就可以用的,如果這個知識學完以後我們不會用到,那麼就是做了無用功,或者我們學了不去用那就等於是浪費時間學習。在地理這個學科中學以致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只要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上,那麼時時刻刻都是在與地理打交道的,我們的學習不可能是脱離實際生活的,很多知識都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學習知識上我們的依託是課本,從課本中挖掘地理素材,因此書本為我們提供素材,那生活就為我們提供實踐。在生活中可以運用學到的地理知識,收集聽到、看到的地理時事熱點,現今也是一個信息時代,從各個渠道中都能獲得我們需要的知識。老師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在教授書本上知識的同時,不能脱離時代發展。

四、結語

國中的地理知識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攔路虎,只是需要的空間想象能力要強,但是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的,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老師也在一步步跟隨社會發展的趨勢,摒棄以前的填鴨式教育,在課堂上老師只是起到領導作用,而真正學習的主人變成了學生自己,通過交流讓學生一步步地變成主動學習,而不是以前的被動接受的教學。因為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等着別人挖掘的,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現代社會主張張揚個性,表現自己。新課改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個體潛在的能力。以前的課堂以老師講為主,但是現在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融入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者。

參考文獻:

[1]徐淑宏.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

[2]黃世卿.培養地理思維能力途徑的探究,2015.

篇5:國中地理學科教學論文

國中地理學科教學論文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跨度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怎樣構建高效課堂?確保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確保學生能夠有效自主學習;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本人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和對實際課堂教學的經驗總結,認為國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引導環節

要求教師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和相關參考資料,確保上課內容的充實、完整。在具體的備課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一個課堂的引導環節將抽象的、邏輯性強的教學知識融入課堂的導入中,做到從上課的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師做到:(1)吃透教材,將教材、教參和參考資料融為一體,結合學生學情有效地制定教學目標;(2)結合教學內容的性質將教學目標實行分層次設置,()如一級識記、二級理解、三級應用、四級拓展;(3)結合分層次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課堂引導環節,要求教師要顧及學習程度、等級不同的學生。

例如,在《中國地理》中要講的中國的人口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在調查自己家族(3~4代)、社區人口的增長變化狀況,初步瞭解其變化的特點,並嘗試分析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這樣可以分層次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有效的補充和點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課堂短片展示,通過壯觀的火山噴發、劇烈的地震以及模擬板塊的運動過程等景象來吸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課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要實現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就要確保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只將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並組織學生有效實踐,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應用知識。

在地理課堂中,需要教師將整個教學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一名負責人(組長),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不同的任務,通過給學生布置任務來驅使學生在課堂行動起來,每個小組都能積極思考、勇於發言,小組之間也能相互競爭、督促進步。教師需要給予有效的'補充和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從而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三、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效結合現實生活開展教學

地理知識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得以應用,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態度。如,在課堂提問學生喜歡去哪些城市旅遊?同學們去過哪些城市、著名景點?這些城市的經濟、人口、礦產、動植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可以設計一份旅遊線路圖,並説明設計的原因等一系列的問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使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地理、學習地理,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很好地應用於自己的生活。

四、鼓勵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現代教育中我們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地理課堂中同樣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對同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作為教師應當尊重、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結合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積極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疑問,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思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針對學生提出的具體問題在班級中可以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不僅可以督促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仔細批改學生作業,有效開展輔導答疑

教師佈置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得以有效鞏固的基本方法。同時學生作業的具體情況也反映了教師在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因此,教師只有在課後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對學生做到有效的輔導答疑才能鞏固強化所學,為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也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更好地完成教學。

國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中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為每一堂課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使用適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用心、用情去教學,做到真正地投身於教育事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很多,還需要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在工作中不斷髮現問題,提出更新更好的方法,大力提高地理教學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