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地理黃河教案(精選5篇)

欄目: 學校管理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4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國中地理黃河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地理黃河教案》相關的範文。

國中地理黃河教案(精選5篇)

篇1:地理黃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學生通過學習上一節長江,對學習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瞭解,本節教材主要從中國第二長河,“母親河”的奉獻中國的憂患,根治黃河四方面概況了黃河的整體地勢特徵本節的教學對學生今後學習我國的水資源,水能源,生態環境的保護西部大開發等知識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由於具備了學習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讀圖和析圖的能力,同時學生學過《長江》一課,對河流的學習方法有了瞭解,為學習本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學生對於本課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產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還不夠具體和深入,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進一步探究完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圖説出黃河的發源地、流經省區、注入的海洋、長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並瞭解黃河的開發利用狀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學會用地圖等資料,説明黃河的基本概況;能解釋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黃河治理的案例,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興利除弊的觀念;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黃河的水文特徵,瞭解黃河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探究黃河開發和治理的方案。

難點:運用有關資料和已有知識儲備,探究黃河成為地上河的成因和黃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從瞭解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過程中可體現出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地關係的不協調,從而可引出治黃的根本措施,所以“地上河”的成因是本節的重點。黃河的水資源和水能資源都很豐富,如果利用好這些資源將有利於加快西北內陸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不合理利用也將產生一系列問題,所以黃河的開發是本節的另一個重點。現實中,因為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等原因使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且近年出現斷流現象,這是人地關係不和諧的後果,也影響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黃河的治理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五、教學方法

學法:

(1)自主探究這是教學的準備階段,我設計學案了提前發下去,為學生預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

(2)合作交流我採用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同桌交流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給每一個學生以機會。

教法:

(1)目標重現:重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鍛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評價能力。

(2)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內展示預習學案,檢測預習效果

(3)合作探究,通過做綜合題來聯繫所學的知識,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精講點撥,對於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疑問、重難點、易錯的、易混的、易漏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5)鞏固檢測,針對學生對本節課的檢測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觀看黃河錄像導出本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3分鐘)[引入]用課件播放黃河景觀視頻,激昂的音樂伴着滾滾黃河水展現在學生眼前。

[教師過渡]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古代就有許多文人墨客歌頌過它。請同學們展示蒐集的有關黃河的詩。

[學生展示]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等。

[師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河。

(二)(10分鐘)[課件出示]黃河探險

[教師]先請同學們完成學案上的題:讀圖思考。

[課件展示]黃河流域圖

“動態移入”法首先畫好黃河“幾”字形狀作為文本。

[師]“黃河的幹流像什麼形狀?”

[生]像個巨大的“幾”字。

[師]鼠標點擊動態移入地圖上黃河的原位契合並重復幾次。

[學生自主學習]

請學生讀“黃河流域水系略圖”,並在小組內總結以下幾個問題。

1、找出黃河的發源地和入海口:巴顏喀拉山脈和渤海;

2、讀課本及地圖,明確黃河干流的長度和形狀:5500多千米;

3、找出黃河干流流經的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

[課件出示中國地形圖]

4、看看黃河流經了哪些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5、在圖上明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河南舊孟津;

6、找到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並請學生注意,這兩條支流分別位於黃河的哪一個河段。

[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由各小組充分討論後,派代表上台交流。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黃河的簡圖,並根據自己畫的圖進行講解。

[學生活動]自探空間:為什麼説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學生討論、回答]黃河僅僅是長度居全國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卻遠遠少於長江、珠江。

[師]黃河源於雪域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渤海灣,那麼,它有哪些主要特徵?

(三)[課件出示]黃河的水文特徵(10分)

[師]請學生自學課本49—50頁的閲讀來找出正確答案。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總結出上游的水文特徵。

篇2:地理黃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黃河流域知識信息多、容量大、空間概念強、重點集中,尤其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的素材極其豐富。黃河的問題較多,如果處理不當,易引起學生怒黃河、恨黃河,所以應該儘量用錄像和教師的情感流露來感染學生,使其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為黃河的偉大和開發成就而驚喜,為黃河的災難而憂思,為黃河的治理而出謀劃策,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和實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黃河的源流概況;

2、瞭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徵;

3、瞭解黃河水能資源和著名的水利樞紐的分佈;

4、理解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瞭解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中儘可能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角色扮演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對黃河的“利”與“害”有一個辨證的認識。

2、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治理黃河所取得的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3、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辨證觀。

三、教學重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學難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黃河水害的由來。

2、黃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平台、實物投影儀。

六、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自學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開放式教學等。

七、學法引導:通過自主收集有關黃河的地理信息,開展小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髮揮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並且治理黃河提出設想,對黃河存在的其他問題進行探討;養學生分析、歸納、創新等能力。

八、教學過程:

[引入]: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第一大河--長江,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我國的第二長河--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華兒女,為抗擊外來入侵,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

[講授新課]首先我們來了解黃河的基本情況。

[板書]一、黃河的基本概況

[活動]請學生讀“黃河流域水系略圖”,並依次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找出黃河的發源地和入海口:巴顏喀拉山脈和渤海;

2、讀課本及地圖,明確黃河干流的長度和形狀:5500多千米、“幾”字形;

3、找出黃河干流流經的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

4、結合中國地形圖,看看黃河流經了哪些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5、在圖上明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河南舊孟津;

6、找到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並請學生注意,這兩條支流分別位於黃河的哪一個河段。

[教師過渡]:黃河源於雪域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渤海灣,那麼,它有哪些主要特徵?

[板書]二、黃河的奉獻

1、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2.發電灌溉。

3.旅遊名勝。

[板書]三、黃河的水文特徵

[教師提問]:大家注意看,課本上説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為什麼不能説它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呢?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可以將長江、黃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為水量不大。

[板書]1、水量不大

[提問]提起黃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別渾濁)這説明什麼?(黃河泥沙多)

結合黃河流經的地形區,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小結]黃土覆蓋且疏鬆、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護是導致黃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條件可以播放錄像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書]2、中游含沙量大

[補充]:黃河每年輸入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如果把這些泥沙築成高寬各一米的長堤,其長度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3倍,可繞赤道27圈。黃河每年帶走的氮、磷、鉀肥約4000萬噸,相當於全國每公頃耕地被沖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國朋友驚訝地説:黃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動脈破裂。

[轉折提問]:黃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裏去了?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黃河出孟津後,水流平穩,大量泥沙淤積而成)

[板圖講解]地上河的形成過程。

[板書]3、地上河

[提問]這樣的“懸河”有什麼危害?

(如有條件可以播放黃河氾濫時人民逃難的錄像)引導學生閲讀教材中的“痛苦的回憶”部分閲讀材料(從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間,黃河決口1590次,大的遷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災難都奪去千萬人的生命,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1938年黃河改道,滾滾黃水洶湧南下,衝進淮河,淹沒了豫東、皖北、蘇北的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使得黃淮平原的千里沃野變成了一片悽慘、荒涼的黃泛區。),加深對黃河之害的理解,培養學生治黃的責任感。

提供的一首詩歌,對“地上河”的形成作一個總結:

黃河之水天上來,萬里奔騰入渤海;

捲走黃沙十六億,填充華北沉降帶;

走南闖北拐大彎,泥沙滾滾多危害;

淤塞河道高築堤,造就懸河飛天外.

[板書]4、易氾濫

播放歷史上黃河氾濫時房屋倒塌,人民流離失所的悽慘情境的錄像。讓學生感受洪水的危害,產生強烈需要解決水患問題的情感.

師:這決口之險,我真的親身感受過。98特大洪災,大家還記憶憂新吧,其實96年時長江就發過大水,我是湖南人我家住在長江沿岸,當時長江水位幾乎與大堤齊平,狂風暴雨,水天一色,只能聽到風的狂吼,水的翻滾聲。真的是令人擔心啊,但我的父老鄉親沒有一個人退縮,老少都誓死保衞大堤,堆沙包抬高堤岸。真的皇天不負有心人,那年沒有決口。黃河流域的人民和我的父老鄉親一樣,面對這兇猛的黃河,他們豈能坐以待斃。但如何合理的擺脱黃河的這些憂患,一直困擾着黃河流域的人民,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長,你認為治理黃河該採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板書:四、黃河的治理

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庫

篇3:地理黃河教案

【教具】:

有關圖片。

【教學過程】:

[引入]: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第一大河--長江,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我國的第二長河。

[講授新課]首先我們來了解的基本情況。

[板書]一、的基本概況

[活動]請學生讀“流域水系略圖”,並依次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找出的發源地和入海口:巴顏喀拉山脈和渤海;

2、讀課本及地圖,明確幹流的長度和形狀:5500多千米、“幾”字形;

3、找出幹流流經的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

4、結合中國地形圖,看看流經了哪些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5、在圖上明確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河南舊孟津;

6、找到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並請學生注意,這兩條支流分別位於的哪一個河段。

[教師過渡]:源於雪域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渤海灣,那麼,它有哪些主要特徵?

[板書]二、的水文特徵

[教師提問]:大家注意看,課本上説是中國第二長河,為什麼不能説它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呢?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可以將長江、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為水量不大。

[板書]1、水量不大

[提問]提起,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別渾濁)這説明什麼?(泥沙多)

結合流經的地形區,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小結]黃土覆蓋且疏鬆、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護是導致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條件可以播放錄像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書]2、中游含沙量大

[補充]:每年輸入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如果把這些泥沙築成高寬各一米的長堤,其長度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3倍,可繞赤道27圈。每年帶走的氮、磷、鉀肥約4000萬噸,相當於全國每公頃耕地被沖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國朋友驚訝地説: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動脈破裂。

[轉折提問]: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裏去了?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出孟津後,水流平穩,大量泥沙淤積而成)

[板圖講解]地上河的形成過程。

[板書]3、地上河

[提問]這樣的“懸河”有什麼危害?

(如有條件可以播放氾濫時人民逃難的錄像)引導學生閲讀教材中的“痛苦的回憶”部分閲讀材料(從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間,決口1590次,大的遷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災難都奪去千萬人的生命,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1938年改道,滾滾黃水洶湧南下,衝進淮河,淹沒了豫東、皖北、蘇北的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使得黃淮平原的千里沃野變成了一片悽慘、荒涼的黃泛區。),加深對之害的理解,培養學生治黃的責任感。

[板書]4、易氾濫

篇4:地理黃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黃河流域知識信息多、容量大、空間概念強、重點集中,尤其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的素材極其豐富。黃河的問題較多,如果處理不當,易引起學生怒黃河、恨黃河,所以應該儘量用錄像和教師的情感流露來感染學生,使其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為黃河的偉大和開發成就而驚喜,為黃河的災難而憂思,為黃河的治理而出謀劃策,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和實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黃河的源流概況;

2、瞭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徵;

3、瞭解黃河水能資源和著名的水利樞紐的分佈;

4、理解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瞭解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中儘可能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角色扮演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對黃河的“利”與“害”有一個辨證的認識。

2、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治理黃河所取得的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3、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辨證觀。

三、教學重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學難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黃河水害的由來。

2、黃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平台、實物投影儀。

六、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自學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開放式教學等。

七、學法引導:

通過自主收集有關黃河的地理信息,開展小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髮揮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並且治理黃河提出設想,對黃河存在的其他問題進行探討;養學生分析、歸納、創新等能力。

八、教學安排:

二課時(黃河的概況及奉獻為第一課時,黃河的憂患和治理為第二課時。)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播放錄像):

播放一段氣勢磅礴的黃河景觀錄像,配上對白和音樂,使學生感受到黃河博大的胸懷,增加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

師:是啊!此刻我們激動,我們自豪!我們多麼想去深入瞭解這條哺育了中華兒女,創造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母親河啊!

評價、反思:學生情緒一下子高漲,迫切需要去了解黃河。

滔滔黃河

板書:一、黃河的概況

活動一:

利用電腦課件展示學生畫的《黃河流域圖》,並結合《中國的地形圖》,要求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課本P49幾個活動題,代表上台指圖講解,其他的同學糾正

補充,最後師生一同在圖中分析出黃河概況(發源地、主要地形區、注入的海洋;流經的省區;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劃分.)教師及時板書。

在此活動之前,學生用素描的形式畫出《黃河流域圖》,教師將全班同學收集的有關資料、圖片進行整理,製成有利於教學的精美課件,在學生上台講解黃河的概況時,適時展現。如在《中國的地形圖》上動畫閃爍出現黃河的發源地、主要地形區、注入的海洋;在《中國政區圖》上動畫閃爍顯示黃河流經的省區;在學生畫的《黃河流域圖》上動態顯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段情況。

評價、反思: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表達能力,自我表現能力以及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成果的展現,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興趣高漲。

活動二(分組討論):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關黃河的討論:有的人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有的人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一條害河。你的觀點呢?黃河是其中之一,還是兩者兼有?(學生討論後自由發言,教師歸納總結。)

師:是啊,黃河像一條巨龍,蜿蜒在華北大地上,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夠具體指出是哪些?

由於有前面的知識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歸納出以下幾點:

板書:二、黃河的奉獻

塑造平原、富藴水能、提供水源

評價、反思:激勵學生大膽發言,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三:

接着學生代表結合相關的景觀圖片,指圖一一講解。

生:黃河衝出青銅峽後,水勢變緩,在乾旱的寧夏和內蒙古境內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區又塑造了廣闊的華北平原。(在流域圖中,配上相應的景觀圖片。)

生:請看大屏幕上的《中國地形圖》,我們發現黃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然而如此豐富的水能資源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卻付之東流。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黃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樞紐和水電站。(課件展示沿途主要水電站的景觀圖片,讓學生知道梯級開發成串分佈的特點。)

生:這些水電站和水利樞紐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水能,而且還提供了便利的灌溉。而首先揭開引黃灌溉歷史的是寧夏平原。新中國成立以來,又修建了許多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黃河流域的面積大大增加。(課件展示寧夏平原灌溉渠道圖片和劉家峽水庫圖片。)

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黃河的源流概況和黃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徵,以及黃河水能資源和著名的水利樞紐的分佈。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問題以及合作學習等方面能力。

課後活動:

學生分組收集有關黃河憂患和治理方面的資料,為下一節課作準備;

撰寫小論文“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長……”。

篇5:地理黃河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為一些難懂的詞語。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麼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出示黃河流域示意圖。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為一些難懂的詞語。

一、學習“預習”部分。

1、黃河是我國第幾條大河?

2、我們的祖先什麼時候就生活在黃河流域?

3、後來黃河有沒有變?變成什麼樣子?

二、提示課題。

1、板書課題。板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解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四、學習分段,根據段意。

第一段:講近20xx年,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第二段:講數千年前,黃河氣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講由於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黃河改道。

第四段:講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方案,使黃河逐漸變好。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人們把黃河比作什麼?

(中華民族的搖籃)

2、可是,近20000年來,黃河的表現為什麼叫人大吃一驚?

3、課文是怎樣説明這個問題的?

4、小結:這一段先從正面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着從反面來説明黃河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課堂作業。

1、抄寫新詞。

2、預習課後作業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麼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一、講讀課文第二段。

1、這一段講了什麼?(講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3、為什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課文是怎麼樣描寫的?

二、講讀第三段。

1、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憂患是什麼意思?

2、黃河造成災難的原因是什麼?(含沙量大,泥沙沉積,河牀升高,成為懸河,容易決口,形成水災。)

3、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麼?

4、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小結:這一段講黃河變壞的原因:大自然本身變化造成的;人類破壞造成的。

5、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三、講讀第四段。

1、讀最後一段。

2、面對日趨嚴重的問題,科學家們想出了哪些辦法?

(關鍵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

3、科學家設計了什麼樣的方案?

(1)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3)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4、這些方案有什麼好處?(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四、總結全文。

1、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麼樣的教訓?

2、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五、課堂作業。完成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