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國論》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2W

《六國論》教案【精品多篇】

課時 篇一

一、導入新課: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徵去世後,感慨地説:“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選自《貞觀政要》唐吳兢編著)

如何以史為鏡,關鍵在於發現錯綜複雜的歷史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繫,理出導致王朝興替的中心線索,才能達到借鑑史實、古為今用之目的。戰國七雄,何以演變為秦一枝獨秀,且看蘇洵是如何抽絲剝繭、層層剖析的。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蘇祠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國論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採用對比逐層論證的方法。

3、掌握課文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六王畢,四海一”,在《阿房宮賦》裏,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國、一統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為秦王朝過於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所以後人總愛在秦的暴滅上作文章,而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秦為什麼能夠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或,六國何以由強趨弱,轉勝為敗?歷史學家語焉不詳,文學家往往指斥不當。

賈誼《過秦論》主要指責秦之過,但對秦的勝利(六國的滅亡)之因也作了簡要的剖析:在六國,“爭割地而奉秦”,使秦國“有餘力而制其弊”;在秦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橫而鬥諸侯”。這種剖析顧及鬥爭的雙方,是辨證的;但分析不盡準確,因為並非這六個國家都爭着割地奉秦。

《六國論》是歷史上第一偏不鞭強秦之暴行,而剖六國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歷史的嚴肅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賂敵為安的悲劇結局,乃是有感而發,它具有現實批判的針對性(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課文中會進一步認識);它不足600字,言簡意賅,機鋒雄辯,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二、作者簡介

(學生自讀註釋一)補充兩副寫“三蘇”的對聯:

萃父子兄弟於一門,八家唐宋佔三席;

悟駢散詩詞之特徵,千變縱橫識共源。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閲讀課文

學生先初讀,掃清語音障礙;再齊讀。

四、疏通字詞

學生自譯。補充(板書):

重要字詞:率、厥、彌、判、速、洎、殆

詞類活用:小/大則……、義不賂秦、卻、禮、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異義:其實、祖父、至於、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厭、當

特殊句式: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詞多義:暴、與、猶、亡、始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二——四題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完成練習二——四題

二、分析課文

1、齊讀課文

2、思考練習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哪一句?兩個分論點是?分別是就哪些國家而言的?文章的論證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哪一句點明瞭寫作意圖?

4、教師簡析(參考教師用書)

5、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瞭解作者的愛國之情

作者生於真、仁、英宗三世。其時,宋王朝雖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遼),西有西夏,它們不斷騷擾,國家不得安寧。1004年,大遼舉兵攻宋,當時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遼在澶州打了一仗,宋軍大勝。形勢如此有利,真蹤卻一味求和,訂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向遼進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自此,抗敵衞國只氣鋭減,委曲求全之風日上。後遼又連連加碼,宋均慨然應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書停戰求和,宋卻反而給西夏銀、絹、茶。一代又一代的“為國者”皆被敵人積威所劫,以物供敵,以錢富敵。蘇洵是睹之心憂,憂而思救,以為這和戰國六國以地賂秦相比,有國之而無不及,下場更加不堪設想,於是寫下了這偏醒世文章。

所以,結合背景,我們能夠更加體察到作者的一片愛國之情。

三、小結

本文立論鮮明,論證嚴密,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語言上,長短相間、整散交錯。確如王安石雲:“蘇明允有戰國縱橫之學”。

文章字裏行間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這樣感情強烈的感歎,就是在夾敍夾議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賂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讚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着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齊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比較閲讀《過秦論》;

學習蘇轍《六國論》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背誦中心論點句、寫作意圖句;背誦全文

二、比較《過秦論》

1、都是史論文

2、都借古諷今,以史致用,都得源於作者的憂國情懷

《過》諷諫漢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滅亡的覆轍;《六》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鑑,奮起抵禦外侮。

3、論證方法:都運用對比論證方法。

4、中心論點的提出:《過》卒章顯志,《六》開門見山。

5、語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齊;長短相間,錯落有致。

不同:《過》詞采華麗,《六》淺顯易懂。

三、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另二篇《六國論》

一是蘇轍的《六國論》,見教材。一是李楨的《六國論》(節選)

國論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中出現的重要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標:梳理文本思路結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借古諷今的寫作意圖,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積累文言詞語,理清文章思路。

難點:體會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播放《秦始皇》電視劇中秦國統一六國的片段視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意味着持續五百多年的羣雄爭霸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終結。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知識,説説曾經稱雄一時的韓、魏、楚、趙、燕、齊六個諸侯國,為什麼會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裏相繼滅亡?

……

現在,我們來學習《六國論》,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學家蘇洵的觀點是什麼。(板書:六國論)

(二)梳理積累

互助討論學習。全班學生按四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先組內交流、討論、解決課前預習時遇到的文言詞句方面的問題。小組還有沒弄明白的問題,再提出來師生一起討論解決。

翻譯下列句子。提醒學生圈點句中的重要詞語,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

2、為國者無使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被動句、省略句)

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於)霜露。(省略句)

(三)誦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

自由誦讀課文,並快速閲讀文後賞析。思考並回答問題。

1、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如何提出論點的?

明確:本文的論點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弊在賄秦”。 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2、提問: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論述這一中心論點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明確:一是“賄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分論點一),這是從賄秦的諸侯國來説的;二是“不賄者以賄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分論點二),這是從不賄秦的諸侯國來説的。 其作用是,總領全文,引發以下議論。

3、既然如此,賂秦的是哪幾國呢?試據課文回答。

據“燕趙之君……”和“齊人未嘗賂秦”,可知“賂秦”僅指韓、魏、楚三國而言。)

為什麼作者不指名呢?(這是史實,盡人皆知,無須指名。)

4、哪一段是論證賂秦的危害?作者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從哪些方面展開論證的?

明確:第二段針對“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個分論點進行論證。(齊聲朗讀第二段);

作者運用了對比論證:

(1)以地事秦,導致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刺激了貪慾和擴張的野心。

(2)韓、楚、魏三國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5、齊國未嘗賂秦,燕、趙兩國也“義不賂秦”,可為什麼也滅亡了?

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滅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荊卿為計”,惹火燒身;趙“牧以讒誅”,自取。而蘇洵認為的根本原因是:“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孤立無援,其滅亡是“誠不得已”。

6、假如蘇洵是戰國時韓、魏、楚、齊、燕、趙六國的謀臣,你認為他會採取什麼策略來對抗秦國,而保全自己?試結合文章作答。

明確:(1)“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2)以賂秦之地封謀臣,禮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

(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討論文本。

再讀文本,分組討論:

1、你同意蘇洵關於六國滅亡的觀點嗎?試結合課文和相關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六國君主中了秦國的挑撥離間的詭計,不能“合縱”聯合抗秦。

(2)六國之間互相侵奪以及六國與秦的頻繁戰爭,造成六國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死亡,使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

(3)秦國具有雄厚的經濟力量和優越的物質條件,能支持連年對外戰爭。

(4)統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厭倦了幾百年的混戰。

……

從歷史事實來看,六國破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並非像蘇洵所論述的那樣簡單。

2、你認為作者有什麼樣的寫作意圖? 你是從何得知的?試結合文本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明確:從課文第五段和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可知,諷諫北宋王朝面對外來侵略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歷史覆轍,這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將六國的情況和北宋的情況作對比,六國力量雖然比秦弱小,“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而北宋現在一統天下,力量強大,來勸諫宋王朝改變妥協政策,奮起抵抗才是唯一出來。這是一種借古諷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對於六國的滅亡,古今學者進行過許多分析和探討,請同學們認真閲讀下面文段,並回答問題。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宋]蘇轍《六國論》)

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於人上,日驅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劉於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後之論者,何厚於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明]劉楨《六國論》)

讀了上述兩段選文,你有何感想?試結合所學知識,説説你對六國滅亡的看法。

(六)作業佈置

課後,請同學們查閲相關資料,以“也談六國滅亡”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附(一):板書設計(略)

課堂實錄

師:“一門詞客三父子”,這在我國文學史上是極其罕見的。除蘇氏父子兒只有魏晉時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寫一題的,除蘇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

蘇詢的《六國論)認為六國破滅的原因是賂秦。作者是怎樣提出這個觀點的?

生:開門見山。

師:對。是開門見山。。現在我們一起來背誦蘇詢《六國論)的第一段。

生:齊背。)

師:現在大家快速地默讀發給大家的材料,找出體現文章觀點所在的段落,並明確蘇軾、蘇轍二人的觀點是什麼。

(生:默讀。)

(師:巡視。6分鐘。)

師:好,請暫停。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能體現蘇拭《六國論》觀點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幾段?

生:在第一段。

師:第一段的什麼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結尾。

師:請你大聲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蓋出於此,不可以不察也。”

師:準確他説,應是“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於此。”大家認為如何?

生:對。

師:好。你請坐。

句子中的“此”,具體地指代什麼?××你説。

生:我認為應指代上一句的“鋤而盡去之,則是無道也。”

師:“鋤而盡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麼呢?

生:應該是這段所説的“士”。

師:XX説的對不對呀?

生:(齊答)對。

師:那麼,對“士”這類人正確的做法應該怎樣?

生:(齊)“區處條理,使各安其處”。

師:好。現在我們來看蘇轍(六國論)認為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論點在哪裏?××,你來試試。

生:也在第一段的結尾處,就是“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師:蘇轍這裏所説的“當時之士”中的“士”,是和蘇軾文中“皆爭養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嗎?

生:我想應該不是。

師:那“當時之士”中的“士”具體是指代什麼呢?

生:好象是這段開頭説的“天下諸侯”。

師: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諸侯”。而前篇“爭相養士”中的“士”是一個特殊的階層,這個階層中的人都各有專長,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説知識分子。

好。現在我們來作一個小結。如果説蘇詢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於韓、魏、楚三國“賂秦”的話,那麼,蘇轍則認為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原因在於天下諸烽“不知天下之勢”。這個“勢”,一指韓、魏戰略地位的重要,“韓、魏塞六國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二指天下諸侯“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莫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蘇軾在他的文章中則兼顧兩個方面,一是六國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關鍵在於是否能正確的對待知識分子。簡言之,老蘇談“賂秦”,大蘇談“養士”,而小蘇談“明勢”。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兩篇文間是如何分析問題的。除第一段外,兩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對論點進行分析。請同學們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讀課文。6分鐘)

師:差不多了吧?我們先看大蘇是如何分析的。××同學,你來説説看。

生:第三段是從秦的角度來分析的。

師:請談具體點,秦對“四人者”(知、勇、辯、力)採取什麼措施?

生:殺。

師:對。文中有“墮名城,殺豪傑”的句子。接下去是什麼?

生:“散而歸田畝”。

師:“散而歸田畝”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讓四種人分散,回家鄉種地。

師:導致什麼後果?

生:陳涉起義。

師:是不是可以這樣説:秦對四種人不是殺就是分散他們,不任用他們,從而對他們失去控制,總之是處置不當,最終導致他們不甘“老死於布褐”便挺而走險,揭竿起義。

生:是這樣。

師:那第二段呢?

生:……

師:好,你請坐。誰來補充?

生:我認為第二段應是真面論述。只是重點在説“先王”,説“六國”的少一些。

師:是這樣。第三段從反面論述較詳,第二段説到六國的就相對簡略,結尾有一句是説結果的,是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