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天淨沙秋思》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87K

《天淨沙秋思》教案多篇

《天淨沙秋思》教案1

教學目標:

1、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3、學會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難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品析法,研討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堂

圖片導入。請大家欣賞一幅圖畫,説説,可以給這幅圖畫配一首什麼詩。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詩的國度,唐有唐詩,宋有宋詞,元有——元曲。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首《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紹體裁

1、我們來讀一遍註釋⑨:選自《全元散曲》。天淨沙,曲牌名。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元大都(現在北京)人,著名戲曲作家。

2、讀過註釋,我們可以來猜一猜,元曲具有什麼特點?預設:可以唱。這個“曲”字告訴我們,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為是元代的作品,我們把它叫做元曲。簡單地説,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轉、載於:、書業網)種文學作品體裁。

3、那麼,“天淨沙”是什麼意思呢?跟這首元曲的內容有關係嗎?(可引導:註釋裏是怎麼説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説,“天淨沙”與這首曲的內容沒有關係,而與它的——曲調有關係。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調的。

4、而與內容有關的是哪個部分?“秋思”。那麼“秋思”就是這首曲的題目了。

三、誦讀感知

1、從秋思二字,我們可以猜猜,這首曲可能會寫哪些內容?

預設:秋天裏的想法。引導:也可能會寫一些秋天裏看到的——景物。

2、那麼我們來讀一讀這首曲。老師先來讀一遍。(範讀,讀出感情,讀出“斷腸/人在天涯”的斷句,但不點明此處斷句。)同學們也來讀讀看。(生齊讀)

3、我們剛才猜了,馬致遠可能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景物,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想法。我們猜對了嗎?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景物,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想法?

預設:可能有學生把“夕陽西下”劃分到後一部分,明確前四句為寫景,最後一句抒情。

4、前四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我們在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點,把形容這些景物的字用括號括起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們先來看這一組景物。

(多媒體)藤、樹、鴉

對於這些景物,我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加上這幾個字呢?

(多媒體)枯藤、老樹、昏鴉

預設: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秋的荒涼和悽清。、為什麼這幾個字就能給我們帶來這種感覺?換成“青藤大樹烏鴉”還有這種感覺嗎?、引導學生分析:枯:枯萎,沒有生命力。老:蒼老,光禿禿的。昏:黃昏使得烏鴉飛不動了,變得沒有精神。這些詞都給我們一種荒涼、悽清、沒有生命力的感覺。秋天的味道就出來了。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凋零悽清之感。再班級齊讀。

②還有哪些詞也給我們帶來秋的味道?

(多媒體)古道、西風、瘦馬

請學生分析,引導:古道是什麼樣的道路?年代久遠,雜草叢生,沒有什麼人在行走。西風是什麼樣的風?換成微風或清風好不好?秋風,吹在人身上讓人感到寒冷。瘦馬,説明醒了很長時間的路,旅途勞頓,精神疲憊。這些詞給我們的感覺是孤獨,寒冷。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孤獨寒冷之感。再班級齊讀。

③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又有一個行人,騎着瘦馬,吹着西風,獨自走在雜草叢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邊上枯藤和老樹互相纏繞,烏鴉棲息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淒厲地叫着。心裏湧起一陣又一陣的悲傷。他往另一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小橋流水人家。

有橋有水這沒有什麼,加個“小”字,橋立刻顯得——温馨了;水流動起來,立刻顯得生動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圖畫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農村圖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橋跨過小溪,小橋後露出了幾户人家的屋檐。

這種氛圍好像與我們剛才感受到的淒涼、悲傷的氛圍好像矛盾了,為什麼要寫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殘霞”不是更添悲涼之意嗎?

引導學生分析:這是反襯。行人見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卻是身處在古道西風瘦馬之中,更加悲傷了。

補充:這是以樂景襯哀情的寫法。我們也把這一句朗讀一遍,讀出一種温馨中帶着些苦澀的感情。

④這時行人又往西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多媒體)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了,該幹什麼了?預設:回家。

夕陽西下了,遠處人家飄出了縷縷炊煙,就連烏鴉也不再飛翔,停在樹上休息了。而自己卻在哪裏?古道西風瘦馬。

於是我們知道,行人傷心並不只是因為秋天的景色太過淒涼,而是因為他——想家了。他的悲傷到了什麼程度?用了哪個詞?斷腸!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極點。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馬致遠為什麼會被傷到幾乎痛斷肝腸的程度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當時的處境。(多媒體)介紹馬致遠生平:

元朝建國以後,把中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種種特權,只有他們可以被任用為官員。這是民族高壓政策。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已經開始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擔任過地方小官吏,卻未能實現他滿腔抱負,一生漂泊無定,鬱郁不志。

我們來讀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説不在——家裏。使他傷心斷腸的是他那顆抑制不住的思鄉的心。這就是他見秋景而生的秋思,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實也是愁思,這愁思愁的是家鄉太遠,難以回去,是鄉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鄉太遠,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飄零。

讓我們再次體會馬致遠的思鄉之情,再齊讀這首曲。(生齊讀)

四、自主分析

我們看到課本為這首《天淨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圖。現在,根據我們對這首曲的理解,説一説,這幅插圖有哪些地方畫得好,那裏地方可以改進。同桌前後可以討論一下。

1、沒有畫出枯藤。畫出枯藤與老樹纏繞,更能表現蒼涼的意境。

2、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太靈動了,不符合“昏鴉”。不如改為棲息在樹上,表現出烏鴉的沒有生氣。

3、小橋流水人家應該花的遠一些,表現出作者遙望鄉村,嚮往家園的情感。

4、西風沒有體現出來。可以畫一些炊煙,或者讓畫中人不戴帽子,亂髮飄飛;或者讓人物的衣衫隨風翻卷。可以表現出西風來。

5、馬應該畫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牽着馬更能表現出黃昏時分鞍馬勞頓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陽不畫整個圈,畫半輪,更能體現出夕陽落山的情景。

五、改寫元曲

經過這番改動,相信同學們心中已經有了一幅全新的畫面,馬致遠見秋景而歎思鄉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請大家順着這種斷腸之情,把心中的畫面,用文字表現出來。假如你就是這個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此時所見景象,所起斷腸之心。

生寫短文。請學生朗讀。

六、作業

背誦《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教案2

教學目標

1)運用想象和聯想勾畫這首小令的意境

2)掌握賞析古詩詞的方法

3)學會品味語言

4)感悟對祖國對親人深切感情

教學方法

啟發、合作學習、討論、展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元曲四大家、導入課題(投影展示)

1、識記關於元曲四大家的文學常識

2、瞭解散曲的有關知識

3、關於這則小令的定評“秋思之祖”

二、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把握字音及初步體味文章的感情基調

(淒涼、哀婉、濃濃的歸思)

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誦這首小令並作出評論

四、小組選派朗誦最好的作展示大家做點評。老師總結

五、根據課文內容運用想象和聯想,通過討論和交流體會本文所勾畫的深秋意境。

附討論結果:

1)枯藤:給人一種荒涼感。

2)老樹主人公聯想自己的人世滄桑,給人一種人生暮年的淒涼感

3)昏鴉:黃昏歸巢,增添悽慘之感。

(以哀景寫哀,襯托淒涼無比)

4)小橋、流水、人家、:走上彎彎小橋,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頂炊煙裊裊,由幽雅、安寧、温暖之景,突然撩起主人公無盡的歸思之情,景觸發遊子的“愁”、(以樂景寫哀,反襯悲意更濃—)。

5)瘦馬:浪跡天涯之人的精神清瘦

夕陽:籠罩整個畫面、此為背景

6、)斷腸、人在天涯:篇末點題。人在天涯和斷腸的因果關係。突出無以名狀的濃重歸思之情。

六、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所討論的結果,進一步展開想象和聯想,拿起手中筆,把這首小令改寫為一篇融、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為一體的散文。

附:範文

深秋的黃昏,一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極其消瘦的老馬,迎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獨行。

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幕鴉,在自己的頭頂和樹梢之間盤旋,同時發出淒厲的叫聲。

正在他為此而倍感淒涼之際,他走到了一座橫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橋之上。低頭他看到流水清澈見底,偶有魚兒嬉戲,發出泠泠響聲。此時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當他再次抬頭看間溪旁的機會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裊裊炊煙之時,他頓時感到,自己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此時太陽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將又是一個慢慢的長夜。“日暮相關何處是?”至於文中的遊子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從哪裏來?今晚當投宿誰家?明天又往哪裏去?任憑我們思想馳騁。

七、學生展示其作品、大家評

八、小結

1“、秋思之祖—”————————元、周德清

2、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

3、不是一覽無遺,而是留有餘味———————馮友蘭

4、有意味的形式———————貝爾

5、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宋玉

《天淨沙秋思》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領會詩歌中藴含的節奏美,提高詩歌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領會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誦讀並背誦。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法、想像法。

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個成績比較差的班級,學習詩歌,對他們來説,也許除了朗讀以外

可能就沒有別的印象了。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鄉愁的詩歌,教學中我儘量在教學中採用讓學生朗讀的方式去領會這首小令跟我們呈現出來的節奏美,讓學生還原詩歌中的畫面來領會詩中展現的圖畫美,領會詩人表現的遊子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説“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七百多年來,人們説起“鄉愁”,仍不得不想到這篇作品《天淨沙、秋思》。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懷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二、解題

“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元曲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是元代的新詩體。“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於元代,又稱散曲。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雜劇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存《東籬樂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熱衷於功名,卻屢不得志,經歷了漂泊生涯20餘載,本曲是這種漂泊生涯體驗的結晶,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是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之為“秋思之祖”。

三、朗讀詩歌

1、學生齊讀,讀文本

2、教師配樂朗讀

2、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注意重音,讀出感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學生配樂朗讀

四、學生合作探究

賞景品情

1、四人為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

(2)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3)説説這首小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的?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書、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着西風,騎着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於遊子為什麼漂泊到這裏?他究竟要到哪裏去?這些言外之意,儘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3)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2、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學生的思鄉情。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筆畫,加深思考。

3、齊聲朗讀並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

讓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六、總結

這首小令僅用28個字就是道德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除了最後一句,全都是景語,而字字卻是扣着“情”來寫,古人説:“凡景物,皆情語”,《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人們説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

七、作業

背誦並默寫本首小令

抄寫重點字詞、詞意

將這首小令改寫成一首現代散文

《天淨沙秋思》教案4

一、教學內容

語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第25課《天淨沙秋思》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識記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掌握“散曲”的文體知識。

(2)正確朗讀、背誦全曲,能準確把握這首曲表現出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感情。

(3)學習分析詩歌的方法,感知詩中的藝術形象,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瞭解詩歌的朗讀技巧,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培養想象力,陶冶情操。

(3)知人論世,通過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把握詩歌主旨。

3、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1)學習作者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態度。

(2)體味詩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曲的內容,品味曲中情趣。

(2)背誦、默寫全曲。

2、教學難點

(1)通過誦讀,發展語感。

(2)從語言角度賞析詩歌,領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課文,簡介散曲。

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天淨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闋詞;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着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淨沙秋思》屬於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寫作歷史背景簡介。

馬致遠(1250~1321)號東籬,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被譽為“元曲四大家”。馬致遠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貴族統治中國的時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鋭,人民受到沉重的壓迫,知識分子被降到與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統治者的歧視,思想仍多苦悶,正如明胡侍所説:‘中州人每每沉鬱下僚,志不獲展……於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聲歌之末,以舒其佛鬱感慨之懷,蓋所謂不得其平而鳴焉者也’”。馬致遠年輕時迷戀功名,曾做過地方小官,五十歲左右脱離官場,過着“酒中仙,塵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於山水之間,寄情詩酒,成了一個嘯傲風月、玩世不恭的詩人,其內心仍然充滿了一股牢騷不平之氣。他最著名的劇目是《漢宮秋》;一生寫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稱“歎世”之作中的代表。今天我們就來品味這首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秋思》。

(二)與文本對話,感知文本。

1、學生活動:學生聽錄音範讀,聽準字音、節奏,再自己朗讀。注意找出文中你認為易讀錯的字,難理解的詞。

字音:涯(、yá、)瘦(、shòu、)

詞義:昏:黃昏,傍晚。、枯藤:乾枯的枝蔓。、斷腸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或親人的人。

節奏: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抽生敍述課文所寫的內容:一個秋日的黃昏,騎着一匹瘦馬的遊子正在蒼涼的古道緩緩前行。在小橋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昏鴉正在歸巢。遊子不竟悲從中來。

3、學生再讀課文,從內容、思想感情、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質疑探討,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師生共同總結。

(1)曲的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用詞上有何特點?

詩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怡靜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三句詩用了九個名詞,一字一詞,一詞一景。各個事物名詞前冠以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事物又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還使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深秋的暮色中構成了一個統一整體,構成一幅形象生動的深秋晚景圖,在簡約中更見細深。像這種把幾個彼此相關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機地排列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羣體的、生動的畫面,用以烘托氣氛,深化意境的語言現象,人們稱之為列錦手法。這種手法使詩句語句凝練、文辭簡潔。

但我們在閲讀中只要少加留意,就會感覺到九種事物的名詞並列,節奏、基本上是兩個音節一個節拍,顯得非常單調而遲緩,如同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拄着枴杖,句僂、着身子,顫顫巍巍地行進。這種節奏與詩歌內容的基調是一致的,正適合表達作者心中那種淒涼、無助,甚至有點呆滯的感受。這種節奏讀起來一詞一頓,這種多次的停頓,給人一種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詞藴涵着無限淒涼悲苦的感情,又點染出一種讓人生愁、生悶的“哀景”,這就讓讀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當時那種孤獨悽苦之狀。

(2)詩的最後兩句各自寫的是什麼?

“夕陽西下”點明瞭特定的時間,也照應了前文的“昏”字,屬於寫景鋪墊。“斷腸人在天涯”點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遊子之悲,屬於卒章顯志。此句為全篇的主旨。

(3)詩的第二句與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對全詩主旨的表達有何作用?

第一句寫秋末之景,乾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哀鳴,“枯藤”、“老樹”、“昏雅”,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畫面是一片灰黑色,給人的感覺是毫無生氣、暮氣沉沉,就如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遊子無家可歸之意。第三句寫古道荒涼,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現了無家可歸的哀怨與迷惘;從側面反映出遊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個“古”字,把遊子的個人悽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讀者的豐富聯想和共鳴。第二句描繪出一幅温情脈脈、幽雅恬靜的畫面。“小橋”是溝通障礙的建築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溝通;“流水”是清澈純淨的、,藴含着豐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場所,是產生歡歌笑語的地方。這裏寫他人有家而我獨無,更添一份思鄉之情;與一、三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發遊子的戀家思親之情。倘若詩的其他幾句是正面寫遊子之思之悲,那麼第二句則是從反面來寫,更添悲愁,可算是“以樂景寫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總之,曲的前面幾句寫景都是為後面的人物出場營造環境和氣氛的。斷腸人出現在那些撩人心情的意境中,可以説那景也是斷腸人的“斷腸景”了。

(4)同學們再細讀這首小令,看看寫法上有何特點?

①靜景與動景相應。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將九種相對獨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諧地納入一個畫面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如寫環境的幽靜用“流水”的動態與“小橋”“家”的靜態相映;寫蒼涼的道路則用“西風”“古道”相映;“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適、靜雅與“斷腸人在天涯”的淪落異鄉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②、景色與情思相融。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景的寫法,把本來抽象的、難以表達的悲苦之情藉助景物畫面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現實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沒有感情的,但作者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中時,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為一體了。“小橋”、“流水”、“人家”本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象,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了悲涼的氣氛。“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5)通過我們對這首曲的閲讀、討論和分析,你對這首曲表達的主旨有何看法?

從對全詩的閲讀欣賞中,我們知道了浪跡天涯的遊子此時的心情是:看到傍晚歸巢的烏鴉,溪邊橋旁的小院,不禁頓生思鄉念親之情。這便是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思親戀鄉之愁。作為遊子的詩人,“夕陽西下”時,仍“斷腸”“古道”,此時,連馬都已瘦,可見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還得如古往今來的遊子一樣,從那裏來、要到那裏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只是這樣默默行走着,漂流天涯。這就進一步流露出詩人的漂泊羈旅之愁。詩人為何會產生那些羈旅之愁、思鄉之愁呢?我們從詩人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的時代來看,主要是詩人一生不得志,漂泊於外,或許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吧?這就更進一步流露出詩人的人生失意之愁。總之,詩人在詩篇中所流露出的思親戀鄉之愁、漂泊羈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説明了作者的秋思實乃秋愁也!詩篇細緻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那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3、板書設計

秋思(散曲)寫景、枯藤老樹昏鴉(寫景觸情、秋野黃昏、悲涼

寓情於景

羈旅之思

小橋流水人家(孤獨思鄉)悲涼之景

古道西風瘦馬(遊子慘狀)惆悵之情

抒情、夕陽西下(特定的時間環境)寫景鋪墊、哀愁

斷腸人在/天涯(點明主旨)遊子之悲

三能力訓練,學習反饋

3、學生自讀課文,用散文的語言將曲中描繪的意境寫出來。

例: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户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4、學生默讀、背誦、並默寫全曲。

5、完成課後第3題。

《天淨沙秋思》教案5

【教材分析】

《天淨沙·秋思》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這首詩歌具有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生動、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啟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

2、注意營造音樂的氛圍,採取角色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體驗優美、充滿韻味的語感。

3、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瞭解小令的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片、錄音帶和、VCD、碟片。

2、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低聲地)“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學生凝神靜聽,樂曲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

在音樂的節奏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七百多年來,人們説起“鄉愁”,就會想到《天淨沙·秋思》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他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以樂曲《橄欖樹》為引子,激發學生興趣,導入學習主題。

二、感知內容

配樂朗讀: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呀夾着雪花,把我的淚吹下……”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讀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也許會聯想起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流浪天涯的羈旅之人沒有什麼兩樣,從而產生共鳴。

教師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昏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學生閉目想像,感悟其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之情(學生踴躍發言、課堂活而不亂),並要求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創意作簡筆畫,加深思考。(學生的簡筆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工筆,有的寫意。)

配樂朗讀,調動情緒;描繪情景,引導想像;交流發言,表達情感;作簡筆畫,加深印象。

三、研讀與賞析

請一位學生模擬費翔的聲音小聲地唱《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小聲哼唱,充滿感情。)

播放凱麗金的鋼琴曲《回家》,烘托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請一位女同學將自己蒐集的有關小令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並舉例説明。(女學生們爭先恐後)同時,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請一位男同學介紹《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學補充説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學生深入意境,進入角色。)

學生配樂(《望鄉》:“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裊裊炊煙飄來了思鄉愁……”)朗讀。啟發學生討論: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獨而思鄉。)

營造氛圍,烘托情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輕音樂《江南好》和《採花》,讓學生放鬆一下,然後進行擴展性學習。

1、介紹20世紀初以龐德為先導的英美意象派詩人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的情況。(學生靜靜地聽。)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對英美意象派的影響。

3、比較意象與意境的異同。(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正面激勵。)

4、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5、提問:遊子為什麼思鄉思親呢,哪一首詩可以作證?(分組討論《遊子吟》。組織學生朗讀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擴展學習,開發教學資源

五、課後延伸

1、將蒐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並低聲播放《窗外》曲子。

2、展開想像,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3、組織學生齊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結束新課。

蒐集詩歌,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改寫詩歌為散文,進行創新作文練習。

【課後反思】

這堂課我注重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得到了增強。這一節課還滲透了音樂和美術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