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9W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以及原始農業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陳述歷史問題的口頭表達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進行歸納與分析的學習方法,提高作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通過展示文物圖片及提出問題,積累對原始農耕生活的認識;在學習中,使學生學會應用觀察法、比較法,並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 ,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體會人類適應自然的漫長和艱辛,增強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原始農業的發展

三、教學策略

教法:圖片分析法、觀察法、比較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第1節課中,我們學習了我國早期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他們如何獲取食物?

學生:打獵、採集。

展示圖片(見課件)

教師:打獵、採集,方便麼?

學生:不方便。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教師:採集和狩獵的生活有很大的侷限性,至神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神農播種五穀,人們過上定居生活,人類進入農耕時代。

人類農耕時代的到來是進步,還是倒退了?這一時期的歷史遺存裏呈現出什麼特色?中國早期的農業又是怎樣發展的?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第2課的學習──原始農耕生活。

出示圖片(見課件),導入到新課學習中。

設計意圖:通過北京人等原始人類的採集和狩獵生活帶來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從採集、狩獵生活步入農耕生活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非常自然貼切。【講授新課】原始農業的發展

提出問題:讓學生閲讀課本第9頁至第10頁的內容,回答“原始農業興起的時間、興起地區、發展變化、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誌、興起和發展的意義”等問題。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答案。

過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和淮河等流域興起了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古代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址可謂星羅棋佈,而最為典型的代表一個在黃河流域,另一個在長江流域。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

教師:黃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長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們的生產生活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差異。讓我們先走進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瞭解一下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出示圖片,展示問題,讓學生閲讀課本第6頁至第8頁回答如下問題。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製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長矛、石球,以及魚叉、漁鈎、漁網等工具。

2、食物有粟、豬肉、狗肉、獵取的動物肉、採集的野果。食物來源主要是種植的農作物和飼養的家畜,其次為獵取的動物和採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內。

4、會製作彩陶、樂器、骨針、骨錐、紡輪。

設計意圖:通過閲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信息、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半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半坡博物館中的6類展品,瞭解一下半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半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展品展示,讓學生對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設計的原因,讓學生明確自然條件是對生產生活狀況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我們學習完了半坡居民的社會生活,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通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通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師:我們瞭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農耕生活,現在讓我們走進農耕文化的另一個典型代表,那就是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們的農耕生活又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他們的飯桌上會有米飯、豬肉、狗肉、牛肉。

2、他們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製石器。

3、他們居住幹欄式房屋。

4、他們的手工製品有陶器、玉器、樂器骨哨、象牙雕刻、骨製品和漆製品。

設計意圖:通過閲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信息、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河姆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河姆渡博物館中的7類展品,瞭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河姆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以上展品,讓學生對河姆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認識。在圖片展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幹欄式房屋的優點和原因,然後老師再通過課件出示答案,進行講解。

教師:我們完成了對河姆渡居民農耕生活的學習,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

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通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通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問題,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師:我們學習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兩大原始農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後,比較一下兩者有何相似之處和不同點。(見課件)

學生完成後,讓學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師再出示正確答案並加以強調。

特別指出:河姆渡居民會燒製陶器,半坡人會製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幹欄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區多雨潮濕,夏季高温,冬季氣温在零度以上,幹欄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於通風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並深入理解本課的關鍵知識,使主體知識更條理、更清晰、更系統,便於強化記憶和鞏固。【課堂小結】原始農耕的出現,使我們的先人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豐富生活,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證了中國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發展水平,為中國步入文明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體現課本主體知識,附歌謠一首:

黃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糧食最早種植粟,

副食蔬菜魚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紡線織布是才能。

長江流域河姆渡,

磨製石器有進步,

耒耜耕地種稻谷,

幹欄房子共居住,

挖井養畜造陶器,

簡單玉器和樂器。

設計意圖:共同回顧本課所學內容,理清事件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

當堂檢測:教師出示課件試題,學生思考回答,然後教師出示答案,以達到當堂達標、當堂反饋糾正的目的。(見同步試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篇二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記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理解自然條件對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農耕生活的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通過觀察原始農耕時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養理解當時人們生活狀況的能力,發現當時人們的審美特點;通過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舊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較,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比較方法。

通過北京人與猿類、現代人的比較,以及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並運用比較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中國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原始農耕勞動的甘苦及其創造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通過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適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實,啟發學生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重點難點】

一、南方地區學校以河姆渡遺址為第一重點,半坡遺址次之。

二、難點:

1、“新石器”的含義。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點及其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會情況。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學生收集感興趣的原始農耕文化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教學手段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原始人類起初靠採集和漁獵獲取食物。隨着適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

類學會了種植莊稼、飼養牲畜、製作淘氣、建造房屋,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分佈着許多原始農耕文化遺址。讓我們走進具有代表性的遺址,體驗一下原始農耕生活的甘與苦吧!

學習新課:

學生閲讀課前導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他們是靠什麼獲得食物的?(採集、打獵、捕魚)他們這種靠“採集”獲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採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條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變這種這些,關鍵要解決什麼問題?開始一種什麼樣的新生活?我國原始的農耕是怎樣出現的?本節課將瞭解到這些內容。利用教材《重要原始農耕文化遺址分佈圖》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體位置。龍寶中學周宗國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記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理解自然條件對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農耕生活的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通過觀察原始農耕時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養理解當時人們生活狀況的能力,發現當時人們的審美特點;通過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舊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較,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比較方法。

通過北京人與猿類、現代人的比較,以及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並運用比較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中國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原始農耕勞動的甘苦及其創造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通過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適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實,啟發學生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重點難點】

一、南方地區學校以河姆渡遺址為第一重點,半坡遺址次之。

二、難點:

1、“新石器”的含義。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點及其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會情況。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學生收集感興趣的原始農耕文化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教學手段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原始人類起初靠採集和漁獵獲取食物。隨着適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

類學會了種植莊稼、飼養牲畜、製作淘氣、建造房屋,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分佈着許多原始農耕文化遺址。讓我們走進具有代表性的遺址,體驗一下原始農耕生活的甘與苦吧!

學習新課:

學生閲讀課前導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他們是靠什麼獲得食物的?(採集、打獵、捕魚)他們這種靠“採集”獲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採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條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變這種這些,關鍵要解決什麼問題?開始一種什麼樣的新生活?我國原始的農耕是怎樣出現的?本節課將瞭解到這些內容。利用教材《重要原始農耕文化遺址分佈圖》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體位置。

七年級上冊歷史商鞅變法教案 篇三

【課程標準】瞭解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教學目標】識記和理解:記住秦朝建立的時間,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職。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與方法:通過對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條件的概括,培養概括能力。通過對秦朝建立的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評價歷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通過對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的概括,培養學生釋讀歷史圖片的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秦朝時期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通過秦始皇功績的概括,培養學生尊重歷史、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重點:秦滅六國的意義。秦朝專制集權制度的內容與鞏固統一的措施。

難點:1、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談話導入新課

回憶商鞅變法與長平之戰的影響,合縱與連橫。

回憶發言。

講授新課

一、“秦王掃六合”

1、1、讀李白詩,分析反映的歷史事實。找出完成統一的時間、都城、人。討論:秦統一全國的主客觀原因,師總結。討論:統一的歷史意義,生小結。

2、討論:統一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閲讀,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並作下筆記。

討論、發言,得出結論。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談話法解決“皇帝”的稱號及其權力。

2、如何治理國家?討論後閲讀教材,然後歸納,落實在書上。

3、分析理解其權力的中央集權。討論:優與劣。

學生閲讀教材、結合自己課外瞭解的知識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然後教師歸納整理。

三、鞏固統一的措施

1、觀察插圖,談發現,説明了那些問題?

2、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了後,有什麼好處?

3、發言後,歸納:為了鞏固統一,在經濟、文化上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談分的影響。

仔細看圖回答1、戰國時期各國的貨幣不一致,2、秦始皇把原形方孔的秦國銅錢作為統一的貨幣。

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課堂小結

學生自由發言總結學生分組自由討論,然後彙報討論成果。

課後作業

寫心得與疑問。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準確把握教材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篇四

一、課程標準

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點。

1-4-2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利用多種資料如地圖、圖片、視頻等分析並描述以色列在自然環境、人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特徵,體會人類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來適應和改造自然。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閲讀、觀察、探究,運用合作交流等方法,學會從各種資料中獲取、分析信息,並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比學習,初步學會分析區域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之間的關係,形成比較和聯繫的眼光;初步樹立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圖表及相關資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環境及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難點:通過圖表及相關資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環境及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四、預設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出示幾幅以色列城市、鄉村、現代化農場的優美圖片,讓學生依據圖片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

生:美國、澳大利亞……

師:如此優美的畫面卻不是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它是沙漠裏的綠洲──以色列。

新課教學

(一)探究以色列的自然環境

結合圖3-68、圖3-69閲讀課文P85,分小組探究以色列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地形、氣候類型及特點(重點分析降水特點)、河流、湖泊。

並依據以色列的自然環境,思考分析這樣的自然環境是否利於農業生產?

各組展示後師生一起歸納。

(1)地理位置:位於亞洲的西部,地中海的東南角;30°N線穿過其南部,大部分位於北温帶、中緯度→熱量充足、利於農業生產

(2)地形:沿海地區為狹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

南部:以山地為主,沙漠廣佈,土壤貧瘠→不利於發展農業

(3)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

特點:終年炎熱乾燥,降水十分稀少→不利於發展農業

資料:以色列北方降水量800毫米,南方降水量僅30毫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年蒸發量卻高達2500毫米。

依據材料分析得出以色列降水三大特點:北多南少;降水稀少;蒸發量大→不利於發展農業

(4)河流:約旦河流經以色列西部的國界線,河流稀少

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鹹水湖)→灌溉條件差不利於發展農業

通過分析學生很快得出結論:綜合以色列的自然環境特點,以色列不適合發展農業生產

師:那麼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生:水資源短缺問題

(二)探究以色列的綠洲農業

師:思考以色列人是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沙漠缺水的問題,把沙漠變成綠洲的呢?

引導學生閲讀教材P86-87,小組討論交流得出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1.採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措施

①採用噴灌、滴灌技術

②政府對水資源實施嚴格的管理制度,鼓勵節水

③污水淨化,水資源循環使用

④海水淡化,發展淡化技術

⑤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北水南調

⑥最大限度收集和貯存豐雨季節的降水

⑦保護有限的水資源不受污染

⑧公民節水意識強……

師:可以説以色列人把沙漠裏的每一滴水都運用到了極致,除通過開源與節流方式實施節水措施外,它們還想出哪些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生:措施2.避免種植高耗水作物,努力開發節水作物:例如種植棗椰樹

措施3.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如水果、蔬菜、棉花、花卉

措施4.進行反季節生產

師:出示棗椰樹的圖片,提問以色列人為什麼大量種植棗椰樹?(提示:可從棗椰樹的特性及經濟價值角度談)

生:棗椰樹的特性:耐乾旱、耐鹽鹼、耐高温

經濟價值高:樹幹可建房、葉子可作燃料、果實可食用

師:棗椰樹還被稱為“沙漠麪包”

師:正是因為以色列的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所以以色列還贏得了哪些美稱?

生:歐洲人的“大菜籃”“大花園”

師:以色列人依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創造性地發展了農業,這啟示我們區域發展要注意什麼?

生:依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課堂總結

1.從自然條件考慮,以色列發展農業生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2.學以致用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以色列人運用智慧保護和充分利用水資源的做法,為世界其他乾旱地區的人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寫經驗對我國的西北乾旱地區經濟發展有什麼借鑑意義?

師生歸納總結:適應自然、因地制宜;科技興農、改造自然。(也可答以色列發展農業的措施)

五、板書設計

六、課堂練習

1.以下河流中,流經以色列的是( )

A.尼羅河 B.幼發拉底河 C.底格里斯河 D.約旦河

2.下列有關以色列的自然環境敍述,正確的是( )

A.北部為地中海氣候,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

B.降水豐富,河湖眾多

C.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

D.雖然氣候乾旱,但南部水資源豐富

3.下列選項中屬於以色列對水資源利用方式的是( )

A.農業中普遍用大水漫灌 B.海水淡化後用於農業灌溉

C.廣泛應用噴灌和滴灌技術 D.政府投巨資建水利工程,實施南水北調

4.關於以色列農業生產的敍述,錯誤的是( )

A.反季節生產農作物

B.被稱為歐洲的“大花園”“大菜籃”

C.大量種植經濟價值高的棗椰樹

D.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大量出口糧食和飼料

5.以色列貧瘠缺水,也談不上地大物博,對於發展農業,沒有絲毫優勢。然而,猶太人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民族,一代人就實現了從落後農業國到現代工業國的騰飛。這個經濟奇蹟,源於一種獨特的高科技節水灌溉技術──滴灌。那麼滴灌技術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好處?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説明第19課《江南地區的開發》是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中的教學難點之一,我從以下四個方面思考本課的教學。

一、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內容標準”,總體把握教材內容

“江南地區的開發”一課共有三個子目、四個內容,即西晉的興亡、內遷的。各民族、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本課從宏觀上簡要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歷史。

按傳統的教學思路,以上四個內容中的前三個內容應該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區的開發一目則為次要內容。新課標在第8頁的“內容標準”中這樣要求:“説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而對於本課的其他內容則沒有明確要求。於是我依據新課標,結合教材內容,認為本課可以圍繞“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主題來把握。

前兩目“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與淝水之戰”,可以視為“江南地區的開發”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紹了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實。第三目講述的是江南地區開發的結果和表現。因此,本課教學時要緊扣課標明確要求的“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內容進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對峙等主線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亂的三目、四個內容,按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結果來處理和把握,使歷史線索更簡單,本課教學主題也更明確。在此基礎上,我把教學重點定為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

二、從關注學生的興趣出發,調整教材的順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對學生的各項調查中發現,影響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因素除去實用性差之外,一項重要因素是歷史教師喜歡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講課。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係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後面來學習,即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後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係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為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內容。

三、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設計教學活動

本次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的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

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兩個轉變上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為: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瞭解基本的歷史線索,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並有一定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安排了兩大教學活動:1.讓學生分小組帶着“江南地區的地理範圍”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成就”這兩個問題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2.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我設計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會不會遷移到南方”這個問題。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是強調學生在讀圖時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在讀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同時培養學生閲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並且進一步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地瞭解當時北方的戰亂情況,然後遷移知識,解決問題。

四、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為目的,安排學生的討論活動

歷史與現實有着許多的相似,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和將來,所以歷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為此,我由“開發”一詞引入,讓學生將當今的各種開發活動與歷史上江南地區的開發聯繫起來,拉近距離,貼近學生生活。在課堂教學的最後,安排了學生的討論活動。主要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1.歷史上的這次人口南遷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跡?2.這次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對當今的開發活動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和借鑑?設計的思路是: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學生通過學習,瞭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明確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學習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發展較快的史實。

通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瞭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人口大量南遷及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南遷人口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加上南方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促成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瞭解閲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通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信息。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並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的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引導學生關注本地區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

本課的主題是“江南地區的開發”。

本課的重點是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本課的難點是內容多、頭緒多,教學重點內容不突出。

從三國以來,江南地區逐步得到了開發,表現在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手工業的發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東漢末年以來政治不穩定,加上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造成大量人口南遷,南遷人口給南方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而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採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為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為背景原因來處理,突破本課難點。

二、教學方法

問題解決、自學討論法

(一)課前導學

瞭解本地區是否經歷過這次開發,有什麼歷史的痕跡?

(二)教學滲透點

1、學生分小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解決幾個問題,進一步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訓練學生閲讀歷史地圖的技能,並關注自己家鄉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通過歷史事實使學生獲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才能發展經濟的情感認識。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範文:文學、史學與宗教 篇六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記住《史記》的作者及寫作年代,理解《史記》的體例、成就及影響。瞭解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和道教創立的基本情況。

能力和方法: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屈子行吟圖》,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分析司馬遷取得歷史學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養學生探究、分析、歸納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分析道教、佛教興起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豐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大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瞭解司馬遷的創作歷程,學習他為了事業的成功而堅忍不拔、勇於進取的精神。通過對“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播”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宗教與宗教文化的區別,瞭解古代中國文明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史學家司馬遷的主要成就。

難點:佛教、道教在中國的傳播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課前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屈原、司馬遷的傳説與故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2、我們本地人過世之後,如何祭奠?

二、大詩人屈原

1、指導學生閲讀教材,然後起來簡介屈原的生平事蹟。

2、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見識、書上的介紹,談談屈原的成就。

3、教師總結,突出其偉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譯為多國文字)。人們為什麼紀念屈原?

三、司馬遷與《史記》

1、開門見山指出司馬遷及其《史記》。抽學生介紹司馬遷的生平及事蹟。

2、指導學生閲讀書上的小字、觀察書上的插圖,討論、思考、歸納得出“司馬遷寫成此書的原因?”

3、問:《史記》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呢?學生閲讀教材,認真思考,特別是理解“紀傳體”通史的。

4、指導學生理解“紀傳體”通史。

四、佛教的傳入

1、指導學生閲讀教材,抓出其中的要點。

2、簡介佛教的教義。讓學生思考,佛教為什麼在我國逐漸流行?你能舉出佛教對我國影響深遠的事例嗎?

五、道教的興起

指導學生閲讀教材。找出知識點。

簡介道教的教義,讓學生談談道教傳播的原因。

説説道教對今天影響的事例。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 篇七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列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過着羣居的生活。知道山頂洞人的磨製石器技術和人工取火技術。理解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過程方法與能力:

教師應儘可能採取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豐富、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祖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搖籃之一,從而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出土化石和遺蹟,進而合理推斷遠古人類生活,培養科學求實的精神;通過學習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演進的過程,感悟人類進步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鋭意進取的精神。

二、教學要點

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難點: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麼最早的人是怎麼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説(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傳説(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講授新課: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師簡介1929年以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發現,強調指出:

1、裴文中發現北京人第一塊頭蓋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以及大量骨骼碎塊北京人個體。

3、洞內還發現近10萬件石器。由此可見,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生活痕跡址。

4、看書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5、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

6、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7、北京人的體質特徵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並試着説一説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徵。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徵)。

8、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製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會使用天然火之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着羣居生活。讓學生閲讀北京人的羣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麼過羣居生活?北京人羣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採集植物果實、根莖,過着羣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鬥爭,製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説:勞動創造了人。

二、山頂洞人

1、看書繼續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20萬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徵打製石器採集、狩獵、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類

山頂洞人約1.8萬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採集、狩獵、人工取火

懂得愛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針的出土説明了什麼?山頂洞人為什麼要製造和使用裝飾品?(骨針的出土説明了山頂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當的縫紉能力。山頂洞人制造裝飾品證明了他們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使用裝飾品説明他們懂得愛美。

三、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

看書完成下表

名 稱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謀人170萬年前 雲 南

北京人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1.8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

複習鞏固:完成與本課相關的練習。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秦朝建立的時間,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職。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 採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與方法:通過對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條件的概括,培養概括能力。通過對秦朝建立的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評價歷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通過對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的概括,培養學生釋讀歷史圖片的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秦朝時期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通過秦始皇功績的概括,培養學生尊重歷史、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秦滅六國的意義。秦朝專制集權制度的內容與鞏固統一的措施。

難點:1、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教學步驟】

一、新課引入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導學生回 憶商鞅變法與長平之戰的影 響,合縱與連橫。

二、新課講授

(一)“秦王掃六合”

1、讀李白詩,分析反映的歷史事實。找出秦完成統一的時間、都城、人物。

2、討論:①秦統一 全國的主客觀原 因,師總結。②統一 的歷史意義。

③統一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談話法解決“皇帝”的稱號及其權力。

2、如何治理國家?討論後 閲讀教材,然後歸納,落 實在書上。

3、分析理解其權力的中央集權。討論:優與劣。

(三)秦鞏固 統一的措施

1、觀察插圖,談發現,説明了那些問題?

2、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了後,有什麼好處?

3、發言後, 歸納:為了鞏固統一,在經 濟、文化上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四)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教師 補充。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後學習測評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