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8W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帝國主義列強爭霸世界和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史實,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經歷了長時間矛盾與衝突的醖釀,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世間的意識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瞭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凡爾登戰役的學習,討論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認識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和評價。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採用圖片導入。

幻燈片展示11.11光棍節,每年的11月11日,英國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因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在硝煙中放下了刺刀。

(二)活動探究、尋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薩拉熱窩

問題設計:

(1)你如何評價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目的,一是貫徹新課標讓學生“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講述將薩拉熱窩事件的故事情節展示出來,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讓學生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對歷史的敍述和評判中。

教師指導學生在評論歷史事件時,注意運用史實分析説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一分為二”的方法,形成科學的歷史觀。三是通過這種途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鬥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別,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以暗殺等恐怖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突發事件,以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增強對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

活動二探究一戰爆發的原因(教師出示課件投影並板書)

教師投影《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對比表》和“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形成”的有關材料。

問題設計:

(1)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從材料中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設計意圖:

教師這樣設計,一是能夠培養學生從圖表反映的數據得出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二是通過材料的閲讀培養學生從中獲取歷史信息,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教師設計這兩個問題的意圖在於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與變化相反,各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佔有狀況未變,還都是按舊的力量對比劃分的。這樣矛盾就產生了。作為帝國主義筵席上的遲到者——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決不滿意僅僅得到一些殘羹剩飯,他們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

正如列寧所説:“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將來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從一個‘主人’轉歸另一個‘主人’。而不是從‘無主’的變為‘有主’的。”“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霸權,即爭奪領土”。這正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由於矛盾的變化,各帝國主義大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這是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爾登

活動三探究戰爭的殘酷性(教師投影並板書)

教師在展示圖片後引導學生思考:

(1)面對凡爾登戰役的圖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發明與剛剛結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關?由此,你對科學技術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於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有關戰爭的知識,並總結人類歷的任何一次戰爭都給交戰雙方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學生通過圖片與課本內容的介紹認識戰爭的殘酷性。

教師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通過認識一戰的殘酷,究其原因,是因為戰爭中大量的武器被髮明並運用到戰爭中。這樣做,第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學生辯證對待科學的作用。

在上一課中,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學習,學生比較容易的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沒有過多的介紹科技的負面影響,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使學生明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運用於軍事領域,新式武器(潛艇、飛機、坦克、遠程大炮等)能使戰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又擴大了戰爭的規模。總之,科技可以給人類世界帶來光明,也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只有科技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才能使人類世界有個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華盛頓

活動四探究美國的參戰(教師投影並板書)

教師設計問題如下:

(1)美國為什麼在戰爭前期宣佈中立?

(2)為什麼美國選擇在1917年參戰?

教師設計這幾個問題的目的,一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在於使學生通過美國參戰、俄國退出更進一步認識一戰的非正義性,從而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活動五探究一戰的性質及影響(教師投影並板書)

設計問題:從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戰的性質是什麼?請説出你的理由。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於通過學生的自主分析,總結出戰爭性質和影響。教師出示投影材料,引導學生得出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從而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活動六探究一戰的啟示

當今的世界並不太平,仍然存在戰爭,假如你是相關國家的領導人,你會從一戰中吸取哪些教訓?

課後小結

教師小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帝國主義間對殖民地進行爭奪的直接產物。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民族。我們為了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做出過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犧牲。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但並不代表中華民族懼怕戰爭,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時,只能通過戰爭才能解決問題。回首20世紀初的那場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列強經濟上的競爭和對殖民地的爭奪成為戰爭爆發的根源,科學技術應用於戰場使戰爭空前慘烈和異常殘酷。面對着廢墟中的歐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類文明的希望所在!

課後習題

1.你能説出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背景嗎?

2.介紹壟斷資本主義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情況。

3.從課本132頁圖中找出帝國主義侵略軍事集團的名稱及主要參與國

4.大戰的導火線、爆發的時間、標誌及擴大

5.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場的主要分佈及三條戰線

6.凡爾登戰場的情況,一戰的規模、結果、影響

7.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法國啟蒙思想主張及其影響,英國科學家牛頓和達爾文的成就;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偉大貢獻。

過程與方法目標:分析認識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學生養成善於思考、觀察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樹立不畏權貴、敢於捍衞真理和為了科學事業甘於奉獻的敬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科學的革命。

難點:“思想啟蒙的火種”。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18世紀中期,法國有個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兒子因欠債而自殺了。天主教會向法院誣告卡拉,説他兒子因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仰新教的父親殺死了。法院不問青紅皂白,逮捕了他的全家,還將卡拉判處死刑。伏爾泰聽説後,非常憤怒,譴責法國天主教會。四年後,教會不得不宣佈卡拉無罪,恢復了他和家人的自由。你想了解伏爾泰和他的同齡人更多的故事嗎?讓我們走進歷史,共同學習和了解伏爾泰等人的思想。

(設計意圖:利用真實的故事,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

一、理性的追求——思想啟蒙運動

展示:

啟蒙:啟發智慧,擺脱矇昧。

思想啟蒙運動是使人類獲得智慧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1、啟蒙思想出現的原因

展示:

14世紀,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現了手工工場,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隨着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一股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興起,這次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歷稱為文藝復興。15世紀後半期,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18世紀,法國舊制度的弊端日益顯露,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了一批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

教師:啟蒙思想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時間?

學生:一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出現和發展;二是法國社會矛盾的激化。

(設計意圖:利用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來把握啟蒙思想的原因。)

2、啟蒙思想家的不同主張及其作用

展示:學生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採用表格方式直觀展示,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

教師:各位啟蒙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促進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展示:

材料一美國《獨立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佈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

材料二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

材料三法國《人權宣言》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材料四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嚴復,在英國留學期間,開始研究西方政治學説,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實際情況。他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

教師:結合上述四則材料歸納啟蒙思想的影響。

學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同時也促進了亞洲社會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思想啟蒙運動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展示:

戊戌變法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為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設計意圖:聯繫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注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教師:啟蒙思想就像一盞明燈指引了社會發展的方向,衝破了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束縛,也推動科技成就有了重大突破。

二、科學的革命——近代科學成就

1、近代科學家的主要貢獻

問題:近代歐洲的科技發明有哪些成就?(指導學生看書139—140頁,標記。)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強化記憶。)

教師: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科學家的傑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學發展的基礎,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近代科技發明碩果累累的原因

展示:

材料一隨着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自然科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逐漸解放出來,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材料二牛頓在少年時代就喜歡製作機械玩具。相傳,他做過一架磨坊的模型,用小老鼠拉磨。有一次他放風箏時,把小燈掛在繩子上,晚上,同村人抬頭望去疑是彗星出現。他還做了一個日晷放在村子中央,被人稱為“牛頓鍾”。牛頓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與他的勤奮精神不開。他經常通宵達旦地做實驗,有時一連幾個星期都在實驗室工作。

教師:通過上述材料,你認為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大前提,也是根本原因;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掙脱封建神學的束縛,促使人們去積極思考,對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不可低估;科學家的個人因素:勤奮、實踐、創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語言的魅力是勢不可擋的。

展示:名言警句

如果説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牛頓

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

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三、進步的階梯——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教師:在人類近代文明的歷,理論常常是行動的先導。近代歷史的發展正是建築在先進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的。在科學技術上取得巨大成就,巨匠之多、成果之豐碩、影響之深遠都是空前的。

課後小結

教師:在人類近代文明的歷,理論常常是行動的先導。近代歷史的發展正是建築在先進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的。在科學技術上取得巨大成就,巨匠之多、成果之豐碩、影響之深遠都是空前的。

課後習題

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法國為即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不管這種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着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着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維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⑵材料一中受到最無情批判的“”指的是什麼?

⑶根據材料二概括伏爾泰的主要思想。

板書

第22課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一、理性的追求——思想啟蒙運動

二、科學的革命——近代科學成就

三、進步的階梯——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世界的文化傑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世界近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是世界近代社會生活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反映;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作品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發展的基本脈絡;這些代表人物能夠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善於觀察社會生活,自強不息,將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聯繫

現代青年應該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所創造的文化成果,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應該像托爾斯泰那樣積極探索人生的意義,努力改造不合理社會;也要像梵高那樣關心窮人、嚴謹治學、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熱愛生活;還要像貝多芬那樣自尊自強、熱愛祖國、富於正義感列寧為什麼稱讚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列夫?托爾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貝多芬和《英雄交響曲》。

教學難點托爾斯泰晚年對“平民化”道路的選擇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指出:歐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導致激烈的社會變革,也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這一時期,在文學藝術方面同樣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列寧為什麼稱讚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你知道托爾斯泰哪些文學代表作?它們在俄國曆起過什麼作用?

2.梵高的人品怎樣?他的繪畫作品有什麼藝術魅力?

3.貝多芬怎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哪一首樂曲標誌着貝多芬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文學巨匠

★(課件展示相關圖片,再現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

1.[設問自答]近代文學藝術方面為什麼會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定的社會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基礎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會變革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2.[學生提取信息]列寧為什麼稱讚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分層引導)

A.你知道托爾斯泰哪些文學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B.它們在俄國曆起過什麼作用?(它們深刻反映了19世紀後期倒到20世紀初期俄羅斯社會不平等的現實,揭露了當時俄國社會的基本矛盾。)

C.托爾斯泰晚年為什麼選擇“平民化”的道路?(他雖然出身於貴族家庭,卻耳聞目睹着社會中的貧困和不幸、國家的動盪不安,所以立志探索人生的意義,尋找改造社會良方,走“平民化”的道路。)

美術名家

★(課件展示相關圖片,為學生的形象思維活動服務)

1.梵高的人品怎樣?(十分關心窮人,在逆境中依然執着地熱愛生活、踏實地追求繪畫藝術)

2.他的繪畫作品《向日葵》有什麼藝術價值?(該畫用筆粗厚有力,色彩對比既單純又強烈,產生了豔麗、和諧、優雅的畫面效果,表達了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3.[課件演示梵高語錄]“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面這句話是真實的:老老實實是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要投機取巧、譁眾取寵。”這句話説明梵高的成功之路是怎麼走出來的?(他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

★教師指出:由於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所以他在世時,作品並不被看好。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梵高作品的價值卻越來越為人們認識。1987年,日本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以399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向日葵》,創下了當時世界油畫價格之最。

音樂家

1.哪一首樂曲標誌着貝多芬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成熟?(《英雄交響曲》)

2.這首交響曲反映了哪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這首交響曲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表現出貝多芬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敬仰和對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獻給拿破崙,後因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才憤而塗掉拿破崙的名字,改寫成“為紀念一個偉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響曲”。)

課後小結

歐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導致激烈的社會變革,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是文藝繁榮的先決條件。

板書

一、文學巨匠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二、美術名家

梵高《向日葵》

三、音樂家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