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大的麥穗》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9W

《最大的麥穗》教案精品多篇

最大的麥穗 篇一

一、教材簡介:

《最大的麥穗》是國小語文第11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敍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全文共7節,可分為3段:第一段(第1節)寫蘇格拉底要求弟子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第二段(第2—6節)寫弟子們摘麥穗的經過和蘇格拉底對他們的教訓 ;第三段(第7節)寫弟子們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語文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節。

2、能前後聯繫,領悟最後一節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繫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着重讀好蘇格拉底説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主要理解課文內容。這裏主要講第二課時。

二、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能力。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最大的麥穗》。

2、過渡:小小的麥穗,給人很大的啟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解開心中的疑惑,並從中受到啟發。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劃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説的話,並讀一讀。

2、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説的話:

“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3、指名讀,並説説為什麼這樣讀。

4、齊讀

過渡:弟子們有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2—6節,思考上述問題,在書上的有關地方做上記號。

2、  小組內交流,要説出自己的理由。

國小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環節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維護了研究性學習的嚴肅性。

3、全班交流: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着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弟子們沒有摘到的原因是:眼光不夠開闊、猶豫不決……)

用“邊讀邊議”的方式交流,既是讀重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有是自然的思維與説理的訓練。

(2)、想一想,此時,他們的心情如何?他們會想些什麼?

4、  面對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會有什麼想法,請大家讀讀他説的話。

出示:“這塊麥地裏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指讀,説説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討論:如何才能讀出自己的體會。練讀 。齊讀。

因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5、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事來教育他的學生,含蓄的告訴學生一個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四、學習第三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最後一節,劃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聯繫實際,説説自己的體會。

2、同桌交流。相機板書。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會、揣摩。要重感悟、重語感訓練。

3、出示名言,讀一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

——達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爾扎克

4、學到這兒,你希望找到一生中最大的麥穗嗎?為了找到最大的麥穗,你會怎麼做?

五、總結課文。

1、學了本課後,你有什麼收穫呢?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

2、交流。

六、作業。

1、朗讀文中最喜歡的句段,並背下來。

2、選擇一題練習:

*如果你見到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你想對他們説什麼,請寫下來。

*最後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個具體的例子,寫出自己的體會。

附板書:

最大的麥穗

(追求)

要抓住機遇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最大的麥穗教案 篇二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第二、三段,總結課文。

教學過程 :

一、複習檢查

1、讀題。

2、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第一段。請大家再讀蘇格拉底的話。(多媒體出示圖片。師引讀,面對滿地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説……)

3、要表達蘇格拉底不給學生們重選的機會或者説沒有商量的餘地,該如何用朗讀來表達,生再讀。

過渡:這節課,我們進一步探討弟子們為何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蘇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話到底有何目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讀講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2~6節,用“——”畫出弟子們摘麥穗時的表現的句子,用“~~”畫出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話。

2、交流: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把你畫到的句子來交流一下。

3、四人][組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師述:其實讀書有聲是個展示,合作討論也是一種學習形式。課文最大的麥穗如果是一個精神家園,那麼,只要你走進這個家園,動腦去思考,用心去討論,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穫,不信你就試試。

要求:⑴自由讀劃出的這些話,然後在小組中交流你體會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過朗讀表達。⑶最後小組長交流。

4、交流學習情況。

(1)小組長交流弟子們表現的句子。

出示:“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着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抓住“兩手空空”、“如夢初醒”體會。

弟子們為什麼會兩手空空?(圍繞下面問題展開)

“如夢初醒”是什麼意思?弟子們醒悟了些什麼?明白了些什麼?

【弟子們摘麥穗時很認真。(抓“埋頭”“低着頭”“用心挑挑揀揀體會)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眼光不夠開闊,這樣是找不到最大麥穗的。(啟發學生抓重點詞體會,“埋頭”、“低着頭”)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出示幾株麥穗圖〕,(啟發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摘了幾穗……隨手扔掉了”)】

讀句子“雖然,弟子們也試着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為什麼這樣?(引讀,他們總認為……他們總以為……)

正因為這樣,誰能用“雖然……但……”説説你對這些弟子們摘麥穗的有什麼看法?(如何評價他們)

他們的心情如何?(懊悔)讀中表達。

過渡:面對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有什麼想法。請大家自由讀讀他説的話,就能體會出。

(2)小組長交流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説的話。

讀第5節蘇格拉底説的話,你要表達出蘇格拉底的什麼意思?(對弟子們的表現惋惜,方法的不對而不滿意)“到頭了”突出讀。(啟發,你這聲音老師聽上去不夠蒼老,“洪鐘”的意思是聲音渾厚、凝重、洪亮,練了再讀)

蘇格拉底又説了一段話,誰來讀一下?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嗎?你還體會到什麼?(對弟子們的教育是語重心長或意味深長)〔出示圖〕

在小組裏讀的基礎上,交流體會。(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詞突出讀了,在最能表達句子的意思的詞語下面加上·,再練讀一下)

誰意味深長地讀一下?

集體再來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

讀到這,大家知道蘇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麥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中我們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循循善誘)的人。

讀到這,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呢?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説幾句話。

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小的事來教育學生們,含蓄地告訴學生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三、讀講第三段

1、引讀: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出示並集體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抓重點詞語你體會到了什麼?這段話,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並談談體會。同桌間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學習情況。(有多人聯繫實際來談)

學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師隨機板書(追求)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並出示名人名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達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爾扎克

誰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讀表達。板書(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突出讀。

學到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麥穗嗎?為了找到這最大的麥穗,你會怎麼做?

3、朗讀句子,小結。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生活實踐也告訴我們,名人名言告訴我們,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機遇,完成當前的任務,這樣才不會虛度光陰,一事無成,其實,我們的古人也説過這樣的話,讓我們共同回憶三年級學過的,《明日歌》。

四、總結課文

學習本課後,你有什麼收穫?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然後交流。

一晃,一課將結束,我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的殿堂,我們徜徉其間,我們留戀往返,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發現自己變了,變得聰慧,變得有個性,變得更有創造性!

五、作業

1、最後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一個具體例子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背最後自然段。

附板書:

最大的麥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麥穗 篇三

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成熟的季節,地裏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説:“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乒,就陸續走進了麥地。

地裏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你呢。雖然弟子們也試着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着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説:“這塊麥地裏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 ;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彷彿也是在賣底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了那顆粒飽滿的“麥穗”,舊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單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對蘇格拉底的這道考題,答案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學生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經驗,先在自己的心裏定下一個大體標準,走上一段特別是在走過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路程後,遇見差不多的便摘下來。也許這就是最好的,也許後面還有比這更好的,但不能好高務遠,就這樣“認”了。另一種答案是一直往前走,總覺得前面會有更好的麥穗。這時要麼放棄選擇,寧缺毋濫,要麼委屈自己 ,湊合着摘一束,而心裏卻是萬分懊悔。

在追求目標時要把握好選擇度。我們在自己的奮鬥和追求過程中,應為自己定好座標,通盤審視,在適宜自己發展的情況時就要當機立斷,莫要遲疑,選擇屬於自己的那束“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