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彙總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31W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彙總多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瞭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説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遊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註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並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並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瞭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度: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計的過程,在統計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數據收集整理

第1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一)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説一説)。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並説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麼樣?你有什麼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説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麼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麼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範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裏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裏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麼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

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説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範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裏,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佈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説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自由發言,説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説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説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麼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第11~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複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參與複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激發學生熱愛數學。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情境圖、自測題卡、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境、引導發現、啟發談話、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複習。

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公園裏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歡玩什麼?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情境圖)

看!他們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問題:玩碰碰車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幾次?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後彙報。

太棒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和複習。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玩滑梯這一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對解決問題的複習中來。)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一)自主整理,實施創造

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與複習,現在給大家一些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二)交流矯正,優化再建

哪個小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小組整理的結果?

小組長1: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2: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3:……

展示各小組整理的結果,全班同學欣賞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1)要認真看題,收集信息。

(2)分析問題,確定運算步驟。

(3)根據數量關係,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

(4)檢查,寫答。

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這麼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複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回憶、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又培養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體驗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學習樂趣。學生在整理中讓舊知識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一)分層練習,重點突破

1.總複習第13題

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並説出從圖畫中你獲得哪些信息和問題?

讓學生根據從題目中瞭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問題,獨立列算式解答出來。

2.總複習第1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錢,怎樣求呢?使學生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再讓學生列算式解答出來。

(二)拓展延伸,整體深化

1.練習二十四第11題。

先跟據圖畫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學生明確:一位客人一個碗、兩根筷子。

再讓學生根據碗和筷子的數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8個碗可以給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給7(14÷2=7)位客人。

所以這些碗筷只能給7位客人。

2.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先讓學生根據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掌握信息。

再引導學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可以分幾組?要先知道什麼?怎樣解決呢?

組織學生獨立列算式解答,並在小組中交流。

3.練習二十四第13題。

怎樣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

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通過比較三種襪子每一雙的價錢,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再讓學生算一算,比一比。

(設計意圖:為了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的的機會。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來的知識,才能挖掘新的知識。培養了學生初步歸納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一)自主檢測

出示檢測題,學生獨立完成。

自測題

1.鉛筆3角錢一支,要買3支,給售貨員1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體育課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幾人?

3.從家裏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上學共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剩多少頁沒看?

5.一個毽子3元,一根跳繩5元。

(1)小青買4個毽子和1根跳繩,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錢,你準備怎樣買呢?應找回你多少錢?

6.冰激凌零售價每個7元,批發每箱6個,共30元。算一算按箱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二)評價完善

1、通過這節課的複習,你又有什麼收穫?對自己、小組的表現哪些地方最滿意?

2、教師評價總結。

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表現得很出色,大家不僅學會很多了知識,還願意和同學們在一起分享所學到的知識,老師真高興呀!通過你們的發言,我知道你們有又學到了很多的,希望你們能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測,給學生一個準確的評價,讓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的評價他人,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複習解決問題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錢。

教後反思:

通過複習,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對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無處下手,比如126頁的11題,學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給幾個人?課本上這幾道題不全面,課下還需要補充。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3

1.課件出示(教師講述):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昆蟲們歡快地飛舞,瞧,它們正向我們飛來,可是我們只能看見它們的半個身影,你能猜出它們分別是什麼昆蟲嗎?

2.學生猜想,課件呈現完整的昆蟲。

3.教師質疑: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二)交流引入

1.觀察交流:這些昆蟲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這些昆蟲上下或左右兩邊都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就説它們是對稱的。(板書:對稱)

【設計意圖:從大自然中的昆蟲引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在猜想中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初步感受對稱現象,豐富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

1.初剪對稱圖形,思考探索。

學生動手剪一隻“蝴蝶”,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展示,優化剪法。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卻不像呢?為什麼要對摺?為什麼只要畫“蝴蝶”的一半?

3.再剪對稱圖形,感受對稱。

先對摺,再畫一畫、剪一剪,用這種方法再剪一個其它的對稱圖形。

(二)賞一賞,認識軸對稱圖形。

1.互相欣賞作品,感受對稱美。

2.回顧剪法:這些美麗的圖形你是怎麼剪出來的?

3.揭示特點,完善課題。

像這樣,對摺後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板書:兩邊完全重合),就稱為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對摺時留下的摺痕就是它們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4.鞏固認識:指出你剪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三)折一折,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1.折一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你有什麼發現?

2.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麼?(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別軸對稱圖形。

1.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根據教材第29頁的“做一做”改編)

2.學生獨立辨別,有困難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斷。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軸對稱現象,請大家睜大眼睛到我們生活中去找一找。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剪一剪、賞一賞、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學習活動,在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觀認識軸對稱現象,知道對稱軸,會用“對摺”的方法辨認軸對稱圖形,同時感悟生活中五彩繽紛的對稱現象,初步感知鏡面對稱現象,感受圖形的對稱美。】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基本練習

1.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題

2.教材第33頁練習七的第2題。

(二)變式練習

1.教材第33頁練習七的第3題

(三)拓展練習(教材第35頁練習七的第11題)

1.將一張正方形紙如下圖所示,先對摺兩次,再剪去一個角,展開後是什麼圖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開後得到的不同圖案。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的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直觀認識及辨別方法,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一)這節課你有收穫嗎?説一説。

(二)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課件配樂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總結、談收穫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的同時,伴着優美的音樂,走進生活中的對稱世界,不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更領略到那無處不在的對稱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學問題,並能夠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繫,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説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幹什麼?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説一説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於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後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遊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後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係,理解“倍”的意義。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錶內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

3、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整理和複習(一)

除數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後反思:

本節課的複習中,在引導學生複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等。通過這樣的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同時,通過運算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得更牢靠。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5

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的範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它不僅是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一.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內容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教材將上述內容合成以下邏輯結構。

二.教學總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確立了本單元的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説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