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童年的發現》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童年的發現》教案(精品多篇)

.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篇一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童年時的天真可愛以及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説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語言的幽默活潑的風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髮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覆朗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着幾句話,並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説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瞭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彙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並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輕聲朗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高興、驚喜、新奇。.。.。.)

◇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朗讀這段話,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找一找“我”問了幾個問題?把問題畫出來。

◇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麼關係?

(一個問題套着另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想象“我”研究以條魚的樣子,朗讀這句話。

◇你覺得“我”會翻來覆去的看些什麼?會想到一些什麼?

(3)“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①“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你覺得這段話哪些地方很幽默,為什麼讓你讀着想笑?

◇舉例説説“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比如:哥白尼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説,被教會視為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後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

◇你能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繫生活,嚮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啟發或體會?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自由的討論,教師要鼓勵支持。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説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能正確認讀“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時刻,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樣有趣的發現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4、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5、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三、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2)在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地體會作者的感受。

四、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五、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3、從課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六、總結交流

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教學反思

本課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緊扣“發現”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説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

2.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方法

導學法。質疑探究法、體驗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閲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髮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覆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着幾句話,並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説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瞭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彙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1)“我”發現了什麼?

(2)是怎麼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