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竊讀記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53K

竊讀記教案(精品多篇)

《竊讀記》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並受到感染。

3、指導學生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4、幫助學生學會“踮、婪、轆”3個要求會認的字和“竊、婪、唾”3個要求會寫的字,掌握“竊讀記、貪婪、唾沫、知趣、飢腸轆轆、適宜”等詞語。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通過動作、心理活動描寫來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自學生字新詞。

2、學生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的名人名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師:同學們,多年來我們一直和書形影不離。在讀書中,我們不僅能獲取知識、學會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餚,所以,讀書可以説是一種快樂的享受。那麼,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與感受呢?

(一)學生暢談讀書的經歷與體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適當的激勵與點評。

師: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從小就是一個酷愛讀書的孩子。在她少年時期,選擇了一種不同尋常的讀書方式——“竊讀”(教師相機板書“竊讀”),陪伴她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今天,讓我們跟隨少年林海音一起來感受她讀書的樂趣吧。

【以輕鬆的談話導入,開門見山地介紹作者不同尋常的讀書方式,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慾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指名練讀詞語。

出示“竊讀、貪婪、唾沫、知趣、飢腸轆轆、適宜、踮起腳尖”的字卡,指名學生讀,教師相機正音,全班齊讀。

3、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竊、婪、唾”的間架結構,指導學生在生字本上寫生字、組詞。

二、緊扣題眼,揭示課題。

(一)巧用查字遊戲,激趣揭示課題。

1、教師在“竊”字下加上紅色標記,請學生查字義。

這個“竊”字有多種含義,請同學們快速在字典中找出答案。(①偷;②偷偷地;③謙指自己。)

2、教師引導學生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師:那麼,在“竊讀”這個詞語中,“竊”應該選擇哪個解釋合適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讓我們再去讀讀課文,從課文中去尋找正確的答案吧。

【並不急於讓學生説出詞語的答案,而是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再次讀書,俗話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引導學生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三、再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指名交流,感知概括。

1、指名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原來課文記敍了(教師板書:“記”)“我”因買不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裏讀書的事情。

2、學生齊讀課題。

3、小結:所以,對詞語的理解與把握不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還應把它放到文章會考察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在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概括課文講述的事件的基礎上,“竊讀”在課文中的正確含義到底是什麼,就不言而喻了。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聯繫課文思考問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朗讀訓練,熟悉課文。

(一)同桌合作,分段讀課文。

提出要求:1、讀的要求:把課文讀流利。

2、聽的要求:認真傾聽組員讀書,為組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多種形式練讀。

1、可指名讀、男女生讀、分小組讀。(評價時多用激勵性語言,激發讀書興趣。)

2、也可出示課文中有較多生字的段落和寫作者矛盾心理的段落讓學生多種形式練讀。

【教師善於使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能夠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多種形式的練讀,目的在於把課文讀流利,為後面的體會作者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圍繞問題,思考探究。

師:俗話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讀了這麼多遍的課文,相信作者這種獨特的讀書方式——“竊讀”一定讓大家印象深刻。

(一)談一談“竊讀”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學生交流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複雜感受。)

【在讀書的基礎上進行概括總結,引導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多元感受。】

(二)引導學生畫出課文中概括出了作者自己對“竊讀”的感受的句子。

(引導學生畫出“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六、置留問題,小結。

師:同學們,這樣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那麼,這種竊讀的滋味到底如何呢?下節課,我們將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去好好品味一下她所説的“滋味”。

作業:

(一)蒐集作者林海音的資料,進一步瞭解作者。

(二)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並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一)複習詞語。

1、出示帶有課文中生字的組合詞語,齊讀,教師相機正音。

2、聽寫詞語:“竊讀、貪婪、唾沫、擔憂、知趣、適宜、傾盆大雨、白日夢”

(二)以“白日夢”引讀第7自然段。

1、理解“白日夢”的含義,提問:作者做着怎樣的“白日夢”呢?

2、引讀第7自然段。

【以“白日夢”和“竊讀”的對比讀,讓學生來感受作者的心情,更容易讓學生走進作者“竊讀”的情感世界。】

3、師:在“白日夢”裏讀書的滋味那真是“甜滋滋、美滋滋”的,但白日夢畢竟是白日夢,現實中作者卻只能用“竊讀”來成全自己喜愛讀書的心願,她發出了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的感慨。這種“竊讀”的滋味是十分複雜的,你能從文中讀出作者竊讀的什麼滋味呢?

二、品味“竊讀”,體驗情感。

(一)默讀精思,體驗“竊讀”滋味。

1、請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畫一畫,特別是把描寫作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再作上批註。然後你自己的方式再來讀書,大聲讀、輕聲讀、默讀都可以,一會兒與大家交流。

2、生自由讀,畫,批。

(二)交流研討,朗讀感悟“竊讀”滋味。

(注意順學而導,根據學生彙報的實際情況相機教學。)

1、體驗品味“甜中有酸”的滋味:

⑴“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①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着”,這樣寫好嗎?

【引導學生感受用貶義的詞語和反面的形象來反襯表現作者嗜書如命,如飢似渴地讀書。】

③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

(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

④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句子。

⑵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①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一生讀句子,其他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此時的滋味。

③創境對比讀,感受“滋味”。

當“作者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時候,實際上,作者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齊讀“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以求暫時的休息。”)

【創設不同的情景進行對比讀,目的是讓學生進入情景,感受作者當時的處境,進一步感受作者“竊讀”的滋味。】

④多元感受“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然亮了起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這句話傳遞出來的箇中滋味——“有酸有甜”

⑤指導讀出“甜中有酸”的滋味。

⑶引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體驗品味“苦中帶甜”滋味:

⑴“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

①默讀句子,邊讀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②思考: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活動。

③讀句子,感受作者“竊讀”的苦滋味。

④思考:從作者的動作和心理角度出發,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海音?

【研讀關鍵的詞句,感悟詞語的精妙,品味這些描寫的好處,學習細膩的寫作方法。】

⑵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師:同學們,從“一”和“幾”字你感受到了什麼?

(感悟作者讀書的辛苦)

⑶多種形式引讀第3、4自然段,感悟作者讀書的“苦中帶甜滋味”。

①師引讀:放學後,我急匆匆地從學校起到一家書店——

生讀:“我跨進店門——卻找不到那本書。”

②師引讀:我又急匆匆地趕到另一家書店——

生讀:“我跨進店門——卻找不到那本書。”

③師引讀:可這時候,我該回家了。第二天放學後,我又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一家書店——

生讀:“我跨進店門——卻找不到那本書。”

④師引讀: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於是,從頭來,再找一遍——

生讀:“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貪婪地讀着。”

⑤師引讀:可是,就是終於找到了書,貪婪地讀着,我的心裏還是惴惴不安,因為——

生讀:“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再走進另一家。”

⑥師引讀:到了另一家書店——

生讀:“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⑦師生共讀:“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⑷引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師引讀:這就是“竊讀”的滋味,苦中有甜,甜中帶酸。作者説——

生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創設反覆多次地讀的情境,學生會想象當時的畫面,能夠更進一步地走進當時的情景之中,去切身體會作者“竊讀”中的多種滋味。】

3、體驗品味“酸中有甜”的滋味:

⑴“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體會“辛酸”)

①體會“酸滋味”,指導感情朗讀。

師:這一讀就是兩個多鐘頭,每天120多分鐘,每天7200多秒!

師導讀:我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貪婪地讀着,一個小時過去了,我——

生讀:“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師導讀:我躲藏在書櫃的角落頭貪婪地讀着,一個半個小時過去了,我——

生讀:“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師小結:作者這讀書的辛酸滋味,不知道同學們體會了多少。但這辛酸的滋味中,又透着些甜味,同學們能找出來嗎?

②通過與“白日夢”對比讀,感悟“酸中有甜的滋味”。

a、引讀“當飯店飄來一陣菜香時……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師導讀:當作者美滋滋地做着甜絲絲的“白日夢”的時候,實際上作者的情況如何呢?

生讀:“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⑵“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説:‘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①感受作者用詞的精準,把握作者的心理。

a、找一找,句子中那個詞用得好,寫出了作者此時複雜的心理?(裝)

b、“我”是怎麼“假裝”來掩人耳目的呢?指名讀句子。

c、感受作者“竊讀”的“酸中帶甜的滋味”。

師:作者表面做的和心裏想的不一樣,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就是──(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裏不一……)

d、感受作者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師:為了多讀書,作者“竊讀”時真是用盡了心思,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作者當時酸中帶甜的滋味吧!

e、學生讀第6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⑶引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以上幾個環節都是圍繞着情感主線“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句話來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去多元感受作者當時“竊讀”的百般滋味,並通過讀表達出來,最終理解“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句話的含義。】

4、總結滋味:

師:在作者“竊讀”的過程中,可謂是品味到了多種滋味,雖然心裏“也很懼怕”,但終歸是“很快樂”的。這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是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你們從中體會到什麼?(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書的摯愛。)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讀書的體驗。

(教師可補充相關資料,激發學生談話的興趣,拓展學生談話的思路。詩人徐志摩曾這樣形容讀書的愉悦:“如聽到絕妙的音樂,五官受了感動,精神上覆新了一般。似乎每一個字有靈魂,它們在那裏活潑地跳躍着。許多字合起來,就如同一個絕大的音樂會,很和諧地奏着音樂。這種美的感覺,音樂的領會,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間覺得,不能分給旁人的。”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説一説。)

(三)體會“你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含義。

1、師:少年林海音之所以愛讀書到如此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和她老師説過的一句話是分不開的——

生讀:“你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2、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在對課文深層次地品讀感悟之後,學生對於“你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應該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學生的心中此時也充滿了想説的內容,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感受。】

3、提供林海音成長簡介,幫助學生感受“你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再次感情朗讀這句話。

三、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與眾不同的人,她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她為了讀書可以表現像一匹“餓狼”;她為了讀書每天體驗着“酸甜苦辣”多種滋味。因為,她始終記着這句話:“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同學們回家後可以多讀讀名人讀書的故事,相信大家對於讀書的感受一定會更深的。

板書設計:

25《竊讀記》

滋 味 “你們是吃飯長大的,”

快樂 懼怕 也是讀書長大的!

甜中有酸 苦中帶甜 酸中有甜 ……

課後練習:

1、解釋詞語並用詞語造句。

飢腸轆轆:

貪婪:

白日夢: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⑴我( )進店門,( )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 )過去。喲,把頭髮( )了,沒關係,我總算( )到裏邊來了。

⑵ 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在説:“ ”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 ”

3、大膽想象,練筆寫片段。

假如你是老闆,面對一個酷愛讀書又買不起書的小女孩,你會怎樣做?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補充建議:

一、教學時,要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我”“竊書”的感受。指導學生邊閲讀邊思考,提出問題,展開對話與交流。

二、重點研讀關鍵的詞句,感悟詞語的精妙,積累摘抄描寫人物動作、心理的語句,品味這些描寫的好處,學習細膩的寫作方法。激發學生閲讀樂趣,課外拓展閲讀,使閲讀走向生活,走向孩子的內心。

《竊讀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刻畫人物運用的細緻的複雜的心理描寫。

2.體會文章在謀篇佈局上的技巧。

3.抓住主要內容,通過品味語言,感受作者讀書的艱辛。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裏長大的!”的深刻含義。

2.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設置懸念的寫作手法。

學情分析

文章內容容易理解,但由於篇幅較長,可能給學生閲讀、提煉信息以及品味語言造成一定困難,再加上學生生活體驗較淺,也可能給學生深層次理解文本造成困難,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閲讀文本的時間,調動學生的生活和情感體驗。

課時分配

1課時

教學設計(設計者:)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書不僅是一樣工具,更是一種超脱凡俗的心靈寄託,一種開發人類智慧的滿腔熱忱,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書,滋養着我們的血脈和骨肉,滋養着我們的靈魂和精神,滋養着我們的氣質和品格,沒有書的生活將黯然失色,沒有書的人生將會孤苦寂寞,那麼,生活中真的沒有書,或者書不能滿足於我們的慾望,該怎麼辦?我們今天來體驗林海音的竊讀經歷。(板書:作者、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讀準生字音。(幻燈片出示生字)

2.作者介紹

林海音(1918—2001),中國現代女作家。生於日本大阪,3歲隨父母返台,5歲來到北京,在北京度過了童年與青年時期,在北京,她完成了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為人妻母的轉變,北京是她文學之路的起點。1948年,舉家遷往台灣,在台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台灣的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對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舊事》一書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也是她影響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為人、她的號召力,成為聯接大陸與台灣文學之間的橋樑、中國與世界文壇的橋樑。她的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她的一生榮獲眾多文學獎項,在1998年“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上榮獲“終身成就獎”。

三、速讀課文,感知內容

1.思考:“竊”的含義是什麼?“讀”的心理怎樣?“記”的內容是什麼?作者怎麼“記”的?

提示:(1)偷偷的;(2)懼怕;(3)“我”“竊”讀時候的各種經歷;(4)採用了倒敍的手法,有一波三折、懸念迭起、波瀾起伏的妙處。

四、品析課文,自主體驗

1.作者到底慢慢積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竊讀”技巧和方法呢?試着用簡潔的語句分別概括出來。

提示:(1)下課後急忙趕到書店讀書(第10段);(2)到幾家書店讀完一本書(第11段);(3)貼在大人身邊(第12段);(4)以雨天避雨為藉口(第13段);(5)飢腸轆轆的時候以花生來充飢(第15段)。

老師總結:作者童年時代真是煞費苦心,想方設法地去閲讀那些名著。

2.速讀書店受辱相關段落,畫出相關關鍵詞句着重品味,體會書店老闆形象以及作者從走進書店到離開書店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提示:書店老闆:粗暴、吝嗇、唯利是圖;“我”的心情:迫切、興奮→悲憤、屈辱、仇恨。

3、這次書店受辱帶給童年的作者什麼感受和影響呢?

提示:第()—()段。

老師總結:原本作者是懷着迫切興奮的心情來到書店,但是受到了一個粗暴、吝嗇、以金錢至上的老闆的羞辱,結果作者懷着無奈、悲憤、仇恨的心情離開了曾經心愛的書店。這使作者嚐到了世態炎涼和人情淡薄的一面。

五、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1.圈畫出作者第二次“竊讀”過程中的心情變化的詞語,這次的“竊讀”使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提示:恐懼、惶恐(第18段)→快樂、激動(第19段)→焦急、忿忿不平(第20段)→絕望(第21段)→慌忙、緊張(第22段)→害羞、感激、激動(第23段)→愉快、滿足(第25段),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憤、屈辱、仇恨到現在的充滿感激、感到愉快、輕鬆、滿足。

2.速讀課文,理解文章中的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提示:身體的物質需求——吃飯長大。

作者的快樂源於能夠與書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於同偉人的對話,源於感受到書香氣,源於從書本中吸取各種營養。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讀書長大。

被人關愛,被店員默默的關心和幫助,這讓我認清了人世間的真善美,不再固執地仇恨人類。也讓我懂得,今後我也要把這種愛傳遞給別人,幫助別人。——在愛裏長大。

糧食哺育的是身體,書籍哺育的是靈魂,愛哺育的則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不斷追求的精神境界。

這句話畫龍點睛,道出了文章的主旨,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六、與人物説話

讀完這篇小説,大家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小説中的人物説説呢?或者對作者有什麼話説呢?大家結合自己的閲讀體會也來説説你的心裏話。

以“讀完這篇小説,我想對……説……”的句式説話。

結束語

在讀書中學到知識,在讀書中體會快樂,在讀書中體會人情冷暖,在讀書中感受關愛,在讀書中漸漸成長!今天我們和林海音一起經歷了那既快樂又懼怕的竊讀生活,懂得了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讀書,離不開關愛,離不開百態的社會,更離不開感恩。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篇文章的題目和作者的至理名言吧。

【板書設計】

竊讀記

林海音

第一次第二次

老闆:粗暴、吝嗇、唯利是圖店員:友善、好心

“我”:迫切、高興→悲憤→仇恨→感激、激動→愉快、輕鬆、滿足

(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真摯關愛、人間温情)

《竊讀記》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2.是在閲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竊”是什麼意思?你認為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這樣做?“竊”時心裏會怎麼想?請你打開書本,是什麼促使了林海音這樣去“竊讀”的?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兩遍。

2、讀第一遍,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3、讀完第二遍,把書合上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交流反饋

1、梳理內容:竊讀的時間段?竊讀的辦法?竊讀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內容緊密圍繞課題展開敍述。)

2、識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等詞語。

3、範寫觀察:餓、懼、櫃、檐、酸、撐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4、生書寫練字本上的漢字。

四、再讀課文

1、畫出描寫林海音動作和心裏活動的句子

2、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並摘抄在自己的語言積累本里。

五、放聲朗讀全文。

六、結束語:

“我”是擔憂又害怕的跨進書店,因為那是一種怎樣的竊讀滋味?(文中第四段)

——很快樂,也很懼怕。我快樂什麼?害怕什麼呢?讓我們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

二、學習課文

1、體會作者看書的急切心情。

•指名讀描寫林海音動作的句子。

•標出描寫林海音動作的詞語:跨、踮、鑽、擠、找。體會:顧客多,我看書的心情急切。

•板書:跨、踮、鑽、擠、找心情急切動作描寫

•讀出這種感受。

2、體悟作者竊讀的獨特感受。

•指名讀描寫竊讀心裏活動的句子。

•為了能順利的看書她是?為什麼這樣做?板書:懼怕找到相關的語句體會:1、光讀不買的人不多,怕老闆攆我走。2、常此這樣,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板書:獨特感受心理描寫

•自由地有感情讀4-7段。

•如果説竊讀時的心裏是懼怕的,那麼竊讀後的心裏感受呢?

•你認為是什麼促使了林海音這樣去“竊讀”的?(找出相關的語句或談談自己的看法)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吃飯長大的”指的是身體成長物質的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食糧,糧食哺育的是身體,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身體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作者真正的領悟到這句話的意義,於是她,於是作者“怕並快樂着”,樂大於苦,喜大於懼。

3、出示:讀書名言

抓緊時間讀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好書: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裏淘金”。趙樹理

善讀書: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書的樂趣: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户,日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4、生創作“我的讀書名言”。

三、拓展延伸

1、結合過去,談談自己對待看閲讀課外書持什麼態度;

2、結合所學的內容,説説此時對待看課外書的感受。

四、作業

1、收集名人的讀書故事,製作一期走廊文化展板。

2、制定“我和好書交朋友”的閲讀打算方案。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複雜

快樂懼怕(心理描寫獨特感受)

急切(動作描寫跨、踮、鑽、擠、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