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咕咚的教案(整理11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咕咚的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咕咚的教案》相關的範文。

咕咚的教案(整理11篇)

篇1:《咕咚》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主要故事情節,並進行表演,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2、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圖來複述故事;

2、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獅子),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帶。幼兒聽一聽磁帶中有什麼聲音?學一學這種聲音,並説一説這種聲音是什麼發出的。

小朋友們聽過“咕咚”的聲音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聽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故事圖片。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全面理解故事情節,學會角色對話。

① 小兔住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小兔為什麼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誰?狐狸説什麼?小兔怎麼回答?狐狸怎麼樣?

③ 路上它們又遇到了誰?小猴説什麼?狐狸怎麼回答的?猴子怎麼想的?又怎麼做的?

④ 後來又遇到了誰?它們怎麼説的?大家怎麼做的?

⑤ 最後,它們碰到了誰?説了些什麼?“咕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學會故事中的語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張張、一邊跑一邊喘氣、上氣不接下氣、東瞧瞧西望望。)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由於是從以故事形式而設計的,課堂氣氛活躍,準備也比較充分,幼兒都能夠根據圖意來複述故事,能夠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讓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想這節活動課會更加完善。

篇2:《咕咚》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着、兔、夥、鬆、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瞭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瞭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情真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於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麼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認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互相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願意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着讀課文,互相評一評,讀的好在哪裏,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讀好的。

3、朗讀檑台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家”“怕”擴詞。

2、同桌間説一説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3、師範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勢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一、激趣複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着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可就是這個聲音,卻讓森林裏小動物們,(引導説到“亂哄哄”)為什麼呢?

二、創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聽到聲音,小兔什麼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麼?小兔為什麼害怕?你也有過嗎?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5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們是怎麼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們有什麼不同?它是怎麼做的?(追、問)讀5然段,劃出描寫野牛的句子。

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野牛的表情有什麼不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麼?(慌慌張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慌張張是因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為。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6―7自然段

“咕咚是什麼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瞧,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麼,為什麼?(沒思考)怎麼辦呢?讀6、7自然段。

這時,小動物們會説什麼,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深化

1、現在,你最想對誰説句話,説什麼?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四、佈置作業

1、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填到“詞語花籃”中。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同步讀本》中的《數星星的孩子》。

板書設計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靜

大夥兒一個跟着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教學反思: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節,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着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麼大,為什麼也嚇得跟着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認為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着跑。”我在心裏為學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後一個環節,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為什麼也跟着跑啊?”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説:“因為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學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高潮,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為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篇3:《咕咚》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簡單學習故事對話“你跑什麼呀?”“咕咚來了!”

2、發揮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對經典兒童文學的欣賞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兔、狐狸、小貓、老虎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觀察小兔驚奇的圖片,幼兒猜猜小兔怎麼了?

2、小兔為什麼會驚奇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裏是怎麼説的吧!

二、分段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第一部分

師:小兔驚奇是因為遇到了咕咚,小朋友認為咕咚會是什麼呢?

2、觀看課件第二部分

(1)它碰到了誰?他們是怎麼對話的?

(2)小兔又碰到了誰?他們是怎麼説的?

(3)幼兒邊聽故事,邊學習故事對話!

3、觀看課件第三部分

(1)小兔子又碰到了誰?小朋友猜猜看,它會怎麼做呢?

(2)咕咚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繼續來聽故事吧。

4、觀看課件第四部分教師總結:原來“咕咚”只是一個木瓜掉到了河裏,可是小動物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跑了起來,老虎勇敢地去找到了答案,我們給老虎拍拍手。

三、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角色表演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角色扮演,複習故事裏動物們的對話。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們聽到響聲時會怎麼做呢?比如“雷聲”。

哇,聽了咕咚的故事,小朋友都學習了老虎,變得真勇敢,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鼓勵一下自己吧!

篇4:《咕咚》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並學説:“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活動難點:

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準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小圖片與幼兒人數一樣。

2、情景表演(一隻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導入(一隻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提問:

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逃跑)它為什麼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麼呢?(咕咚)”咕咚“會是誰呢?(幼兒猜測)二、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老鼠跑着跑着,會遇到誰呢?他們説了些什麼?

我們一一看。

觀看第一頁(兔子聽到老鼠叫喊聲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誰呢?

——它遇到小兔子説到什麼呢?

——小老鼠對小兔子説了什麼?

——小兔子聽到喊聲怎麼了?

觀看第二頁(狐狸逃跑)——這是誰呀?誰來學學狐狸的樣子?

觀看第三頁(狐狸被嚇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狸聽到了什麼聲音?

——他為什麼也要逃跑呀?

——他們逃跑時,又會遇到哪些動物呢?

觀看第三頁(小羊、小豬、斑馬都被嚇到一起逃跑)——他們見到小羊(小豬、斑馬)對他(們)説了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説説。(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有誰發現了這羣小動物?他會怎麼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播放第四五頁,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並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小動物們跟在大熊後面幹什麼呢?

——”咕咚“會是誰呢?(幼兒自由發言)三、討論並理解故事內容。

師:讓大熊帶着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説了些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動物形象圖片(大)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教師播放最後畫面(蘋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誰啊?

——”咕咚“可怕嗎?小動物們為什麼害怕呢?

四、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並提示幼兒:如果不記得自己何時出場,可以藉助線索圖。

根據實情況,可以再説幾次,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篇5:《咕咚》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

3、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教育學生聽到任何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從。

【教學重點】

藉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畫導入

1、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嗎?

2、教師導言:東西掉進水裏會發出咕咚的響聲,可就是這個響聲卻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嚇得撒腿就跑,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咕咚》。師板書課題並教讀:咕咚

3、認讀生字“咕、咚”,師相機講解:這兩個字可以組成“咕咚”一詞,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引導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解決。

(2)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組織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並評價。

4、組織採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齊讀課文,啟發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組織同桌互相説一説。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麼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邊範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篇6:《咕咚》教案

設計意圖: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典童話故事,內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羣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現是自己嚇壞了自己。本節教學設計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後,讓幼兒不要驚慌,要沉着,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並學説:”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活動難點: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準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

2、情景表演(一隻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表演導入(一隻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2、提問: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逃跑)它為什麼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麼呢?(咕咚)“咕咚”會是誰呢?(幼兒猜測)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老鼠跑着跑着,會遇到誰呢?他們説了些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播放課件,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並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2、討論並理解故事內容。

(1)師:讓大熊帶着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説了些什麼?

(2)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總結本節教學活動,放鬆身體。

篇7:《咕咚》的教案

《咕咚》的教案

教學目的

1.憑藉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地跟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2.朗讀課文,並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並能悟出寓意。

2.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準備

4幅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設疑。

今天我們學習第17課咕咚,這是一篇閲讀課。隨後板書課題。咕咚是什麼東西?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你們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就會知道了。

二、指導朗讀課文,可按整體部分整體三步來指導。

(一)從整體指導讀課文。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一遍課文,標出自然段。

2.對照插圖讀一遍課文,找出課文共講了幾種小動物,能按出場順序説出來。

3.同桌共讀一遍課文,讀後互相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分段指導讀課文。可帶着課後問題讀,讀後再回答。

1.指名讀第1~2段。

(1)師問:咕咚指的是什麼?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

(2)師問:木瓜掉進湖裏的聲音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生答:這聲音很大很重。因為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的。

(3)師問:兔子為什麼跑?(課後第1題)

生答:兔子聽見這又大又響的咕咚聲很害怕,嚇跑了。

(4)指導看第一幅插圖。説説圖意。

舉例: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還沒有沉到湖底,濺起的水花還沒有落下來,兔子已經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邊跑還一邊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

2.指名讀3~4段。

(1)師問:小猴子為什麼也跟着跑?他還説了什麼?(課後第2題)

生答: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也跟着跑起來。他説: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2)師問:還有誰都跟着跑起來?(課後第3題)他們又喊叫什麼?

生答:聽了猴子的話,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3)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兔子、小猴子和大夥喊叫的話讀一讀,並説説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最後一問比較難,老師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話都是越傳越走樣。因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説的,而他們的理解不一定對。他們不是有意造謠來嚇唬人的。

(4)指導看插圖(二)。説出圖意。

舉例:很多野獸都跟着跑起來,它們全張着嘴喊叫,面帶驚慌的表情。

3.指名讀第5段。

(1)師問:大象跑沒跑?他是怎樣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來。他是看見其他的動物跑,他也跟着跑起來。

(2)師問:野牛為什麼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課後第4題)

生答:因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麼,它在哪裏,所以它沒有跑。

野牛攔住大象和其他動物,追問誰看見咕咚了。結果誰都沒看見咕咚是什麼,兔子只是説它聽見的,咕咚在那邊的湖裏。

(3)指導看插圖(三),並説説圖意。

舉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靜地攔住大家,追問誰看見咕咚了。

4.指導朗讀6~7段。

(1)師問:他們來到湖邊看見什麼?聽到什麼?生答:他們來到湖邊看見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聽見咕咚的聲音。

(2)師問:最後大夥兒為什麼都笑了?(課後第5題。)生答:因為大夥都明白咕咚是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不是什麼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們感到自己的行動十分的可笑。

(3)指導看插圖(四),並説説圖意。

舉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嚴肅地講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麼了,不再驚慌;老山羊一邊聽野牛講話,一邊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經感到可笑了。

(三)讓學生讀全篇課文,並回答問題。

1.大家齊讀一遍課文。

2.師問:你讀了這篇童話,懂得了什麼?

生答:我懂得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的跟別人跑,聽信謠傳,而要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指導作業:

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課後第2題。)

(一)分段讀課文。1~2、3~4、5、6~7段。

(二)讓學生看着插圖試着説説這個故事。(自己準備)。

(三)按照課後第1題的5個小問題的順序同桌互説,互相幫助講故事。

(四)指名講故事,大家評論講得如何。

(五)請1~2人到前面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二、讓同學回到家裏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講給同院的小朋友聽。

看圖學詞學句

篇8:語文一年級下冊《咕咚》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熟”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跟”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片、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瞭解故事內容。

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麼聲音?(咕咚、咕咚)(板書:咕咚)對,就是這個聲音嚇跑了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自主讀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

2.不會讀的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確。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3)藉助連環畫,圖文對應學習,讀懂故事內容。(或根據學生已有的讀連環畫的經驗――“段落之間有空行”來判斷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藉助插圖,學習第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麼了?從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誰聽見了小兔子的喊聲?(小猴子)他又是怎麼做的?

出示: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麼?

(4)聽到他們的喊聲,還有誰也跟着跑起來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

2.出示課文插圖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根據這些動物們的表情,猜猜他們會説些什麼。(學生大膽想象)

(2)引導學生朗讀第1~4自然段,體會小動物們害怕的心情。2.哪些動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是因為。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嚇”“怕”“跟”三個生字,組詞,觀察結構。

(1)三個字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2)“跟”字複習足字旁筆畫的變化,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

2.教師範寫,講解要點。(“嚇”左窄右寬,“怕”左窄右寬,足字旁最後一筆是提。)

3.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篇9:語文一年級下冊《咕咚》教案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咕咚》一文,誰知道“咕咚”是什麼?小動物們聽到“咕咚”都是什麼反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二、藉助插圖,學習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圖,學習第5自然段。

(1)小動物們知道“咕咚”來了,全都嚇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沒有跑,他把大夥兒攔住了,我們看看野牛是怎麼説的。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這些話分別是誰説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出來。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自由讀第5自然段,把小動物們的對話讀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圖,學習第6~7自然段。

(1)聽了野牛的話,兔子領着大家來到了湖邊。他們看到了什麼呢?我們趕快讀讀第6自然段。

(2)讀了第6自然段,誰來説説大家看到了什麼?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了嗎?

(3)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為什麼大夥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小動物,在親眼見到什麼是“咕咚”後,你心裏會想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這個“笑”既是虛驚一場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結:通過這件事,動物們懂得了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回顧課文,思考有哪些收穫。

2.分角色進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後遇到事情先問為什麼,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張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畫較多,梳理筆順。

家:,10筆。

象:,11筆。

“都”字左寬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錯位。

2.教師範寫,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3.教師巡堂指導。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後做事要向野牛學習,聽了別人説的話也要動腦筋思考,別人説得對還是錯。回去以後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篇10:語文一年級下冊《咕咚》教案

教學要求

1、會認“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能根據學過的方法猜測生字的讀音,進而把課文讀熟、讀懂。

3、瞭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麼,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

2、瞭解課文內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麼,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教學

課時兩課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課件。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背景圖片,猜一猜:小動物們為什麼要奔跑?

2、引入新課,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並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説説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麼記住的。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6、再讀課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個自然段,講了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後來、也跟着跑,只有沒有跟着跑,幫助大夥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範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慾望,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瞭解課文內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麼,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教學課件。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麼?自由讀第1、2自然段。

(2)兔子為什麼跑?(他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他有沒有仔細觀察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有什麼表現?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5)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2、學習第3、4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麼?

(2)小猴子為什麼也跟着跑?從哪兒看出來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麼樣?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怎麼樣?

(6)動物們為什麼叫“快逃命啊”?

(7)比較“兔子”“小猴子”“大夥”説的話。他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裏?

(8)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子”“大夥”説的話。

(板書:木瓜嚇跑動物們)

3、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麼?

(2)野牛為什麼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呢?

(3)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麼攔的?(讓學生通過動作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後是怎樣問的?

(板書:野牛攔住)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板書:問原因)

4、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讀第6、7自然段。

(2)木瓜為什麼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進湖裏為什麼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因為木瓜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的,所以聲音很響)

(4)“咕咚”究竟是什麼?(“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所發出的聲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後,動物們都怎樣呢?為什麼大夥都笑了?

(6)這時候,動物們會想些什麼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組內練習分角色表演。

2、找兩組在班內進行表演。

四總結全文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為什麼?

2、今後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篇11:語文一年級下冊《咕咚》教案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在教學本課時,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為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徵,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模仿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接着再故做神祕地發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猜這是什麼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這課的導入方式是為了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營造一種將閲讀期待。

2、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着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閲讀境界。

研究課《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冊一篇圖文並茂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淺易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那麼,如何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學訓練課,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指導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設疑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形象有趣,富有懸念性的東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於是,我採用了實物作了一個實驗,用木瓜在高空仍進

水桶裏,發出咕咚的聲音,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什麼聲音,你想知道嗎?接着板書:咕咚,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二、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聽錄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3 幅圖,把3 幅圖連起來問: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圖文對照

,學生自學討論:哪些自然段寫了1 、2 、3 幅圖。這樣圖文對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繫,並能看着圖,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意思説出來。

三、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的重點是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讓學生在看懂圖意,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當聽到咕咚聲音時,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樣做?誰做的對?為什麼?接着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重點,因勢利導,指導朗讀,如:小猴兒,大夥兒説的活要讀出驚慌緊張的語氣;野牛説的話應不慌不忙,表現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別人跑,弄清事實真相。這樣,通過多次反覆朗讀品味課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四、角色演評,滲透德育

童話故事的教學運用“角色演評”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童話隱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內化和昇華。教學《咕咚》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展開想象,進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強調對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後,可讓學生進行角色獨白,並對角色進行評點,使學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評點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學生要學習野牛做事弄清事實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導方法的結合運用,我的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也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情操也得到陶冶。

Tags:教案 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