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共3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6W

【導語】結合當前工作熱點,本站的會員投稿了這篇《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範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學習時參照借鑑它的寫法與格式。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共3篇)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1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雷玲老師主編的《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第一次讀這本書,我便被書中名師的風采,名師的教學藝術,名師的課堂的生命氣息深深地吸引住了。讀了它,解開了自己在平時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困惑,明白了什麼是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

本書運用生動的語言文字介紹了於永正,孫雙金,王崧舟,趙景瑞,閆學,吉春亞,盛新鳳,周益民八位特級教師的教學藝術,書中介紹了他們的教育觀點,還列舉了生動的案例具體展現了他們教學藝術,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能帶給我更多富有實際操作價值的啟發。

讀此書,彷彿聽到了先輩名師的親切話語,看到了先輩名師的成長足跡。在這本書中,每個老師的教學情志,教學魅力都讓我折服。然而讓我感受最深,對我啟發最大的是於永正老師、孫雙金老師、趙景瑞老師的教學藝術就及為師之道。

於永正老師;他把“三尺講台”變成了“舞台”,把課文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演化為一種“表演”。讓需完善從表演中獲取更為直接、更為深刻的知識,他不僅把深奧的知識淺顯化,還能把這些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在他的教學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正如他所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表現之一。我尊重每個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並盡力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心裏上的,還是生活上的。”而他的《給女兒的20條貼心建議》對我一個毫無教學經驗的老師更是受益菲淺。

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孫雙金老師認為,首先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樣的課是好課,即好課的標準問題。他把把好看的標準歸納為16個字:“小臉發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小臉發紅是指要把學生上得興奮起來,小眼發光是指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起來,小手直舉是指把每一個學生都調動起來參與到共同的學習過程中去,小嘴常開是指學生在學校過程中要充分表達的所思、所想、所疑、所問、所感、所歎。而他的課堂教學藝術確實非同一般:引導不着痕跡,輕鬆但不失深邃,上課如領學生登山,把自己巧妙“藏”起來更讓我由衷的崇拜。

語文要學習兩方面的本領: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説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口頭語言的説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趙景瑞老師做得就很巧妙。如趙老師在作文課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場買菜,賣菜的阿姨錯把兩角錢當作一角錢找給了他。歸途中他才發現多了一角錢……講到這裏不講了,問學生:“假如是你發現多找了一角錢,你會怎樣做?會有什麼行動?請寫出來。”學生進入角色後,亮出了許多有差別的行為,反映了不同的認識水平,從中評出最佳做法,讓這位學生上台表演,老師充當賣菜的阿姨,全班觀察他的表演,然後寫出一個小片斷。將真知化為行動,又化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舉兩得。

在我看來,他們彷彿時時刻刻在我身邊,他們的話成了提醒,時時刻刻告誡我不要怎樣,要怎樣,怎樣才能怎樣。就這樣,我們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在從未相逢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長談,成了交心的朋友。看來作為年輕老師的我,真要多向這些名師學習啊!平時要多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摸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創設恰當的情景來讓生多讀,在讀中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學之路很漫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就能夠走出困惑,收穫成功!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2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媒介,它不僅關乎教學效果的優劣,而且也影響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的“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因此,課堂教學語言要求語音音量適中、語速快慢適度、節奏抑揚頓挫、語流流暢自然、表意準確生動、淺白通俗易懂、形象具體生動、聲音清晰悦耳和富有啟迪性。這些看似樸素、基礎的要求背後實際隱藏着對教師素質的挑戰。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口中所講雖然未必是心中所思,但終究逃離不了主體主觀思維的控制。教師外顯出的課堂教學語言與其內在的思維品質、文化修養、人格特徵以及心理狀態都是緊密相關的。語言的成長就是精神的成長,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內在修養,才能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教學中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語言。

對於優秀的老師來説,他或她本身就是所教學科,這其中當然包括教師的語言,這一點在很多卓越的老師身上都有體現。比如詩化語文的踐行者周益民老師。

基於海德格爾的詩性語言觀,周益民老師開啟了他的語文學習詩意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周老師的“詩化語文”不是使語文教學詩歌化,也不是説教師的語言像詩歌一樣美,而是使語文教學提升到審美教育的層次。

周老師在“給心靈尋找一塊棲息地——《小王子》(節選)班級讀書會”上,立足純潔靜好的繆斯心性,結合自身深厚的兒童文學修養,帶領學生圍繞節選部分的核心詞語“馴養”展開了一場貼近學生心靈、引發靈魂共鳴的蘇格拉底式對話。周老師與學生就“小王子説的馴養與我們原先認識中的馴養意思一樣嗎”、“馴養容易嗎”、“在馴養中,到底是狐狸改變了小王子,還是小王子改變了狐狸”三個貼合學生學習需要又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展開了對文本的探索,讓學生在對重點文段的反覆閲讀中明瞭:馴養其實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愛,馴養需要儀式、溝通、愛、耐心、深刻了解對方和承受痛苦,馴養是雙向的,小王子和狐狸相互馴養了對方。在此基礎之上,周老師又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這世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嗎?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周老師並沒有給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引領學生穿越時空,通過閲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等幾句古詩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音樂、人與事業等都可以相互馴養,這中間體現的是相互的需要和愛,雙方都能收穫來自馴養的幸福。教學的最後,周老師鼓勵學生從小王子與狐狸中任選一個角色,想想他們的內心,寫幾句話,然後討論交流,從而使學生對核心詞語“馴養”的意義有更深刻地把握。

周老師在這節課上所體現出的教育智慧不僅體現在他獨到的文本選擇上,更體現在他以孩子的天性為基石,通過提出富有引導性、啟發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問題探究文本背後隱藏的人性哲理。這些外顯為問題的課堂教學語言,無不體現了周老師準確的主旨把握、靈活的教學技巧和深厚的文學修養,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教師唯有做到以內養外、內外兼修,才能氣質如蘭、口吐珠璣。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3

  暑假裏我細細品讀着《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這本書,一次次領略着名師的風采,一次次感受着他們課堂的生命氣息,一次次被語文的藝術美深深打動,一次次被特級教師所追求的藝術人生深深歎服。本書運用生動的語言文字介紹了於永正,孫雙金,王崧舟,趙景瑞,閆學,吉春亞,盛新鳳,周益民八位特級教師的教學藝術,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風格迥異、特點鮮明的老師。如:於永正老師的“藝術人生”,孫雙金老師的情智課堂,王鬆舟老師精緻大氣的詩意課堂……每一位老師的課堂都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語文課的魅力。現簡要談談給我印象最深的內容和體會。

   1、於永正老師的“貼心建議”。

  於老師給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女兒寫下了20條貼心小建議。其實,我覺得這些建議與其説是給他女兒的,倒不如説是給每位年輕教師提出的。這20條建議飽含着一位老教師對年輕教師的殷殷期望,也是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它除了對我們教學的指導,要我們上好課,把握好教學重難點,選擇好教學的方法手段,還關注了我們平時的教學細節。比如要我們細心觀察學生,全面瞭解學生,傾聽學生的談話,同時在交流中恰當使用肢體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誠,拉近師生的距離。再如切不可讓學生看出你的偏愛,讓我們要感到每個孩子的可愛之處,即使是學困生,也要發現他的某一長處,這樣教師才能贏得孩子的喜愛。於永正老師的建議樸實而細緻,温心而值得深思,如果能按着20條去做,我想一定能成為孩子喜愛的老師的。

  2、王崧舟老師精緻大氣的詩意課堂。

  王崧舟老師在教學中很注重學生個體的體驗,語言文字的理解不是在教師的講解中讓學生去體會,而是在學生自己的品讀的基礎上,一步一步的體會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在讀中昇華自己的感受。而且教師的教學設計很巧妙,不同的課文設計的完全不同,但同樣能使學生讀的好,讀的美,就是因為教師的引導,教師擅於以情激情,以境激情,以言激情。這就是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

   3盛新鳳老師提出的“和美語文”。

  在課堂教學中,盛新鳳老師借鑑聞一多先生在新格律詩運動中提出的“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主張,努力構建審美化的語文課堂,追求語文課堂的“三美”。她的課,可以如散文般“形散神聚”,也可以如小説般構思巧妙、絲絲入扣;可以如詩歌般凝練傳神、含蓄雋永,也可以如科學小品文般科學嚴謹、信息豐盈……不管是“散文體”、“詩歌體”,還是“小品文體”,都呈現出一種多姿多彩的圖畫般的美麗。她的課,特“抒情”“煽情”, 善於在課堂上用心靈去撥動孩子的心靈,流淌出音樂般美妙的旋律,使孩子們在這如歌的美麗中詩意地棲居……語文教學的美、美的語文教學,在這裏共同融會交織成一首美的交響曲;她的課,如流水,在流動過程中的起承轉合,構成了一堂課的結構,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一言以蔽之,盛老師的課真正達到了“以兩極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賞之美”的 “和美語文”境界。

  是的,讀了這本書,我感覺名師們彷彿時時刻刻在我身邊,他們的話成了提醒,時時刻刻告誡我不要怎樣,要怎樣,怎樣才能達到目標。就這樣,我們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在從未相逢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長談,成了交心的朋友。

  它告誡着作為道行淺顯的我,要多向這些名師學習!平時在教學中要更加關心、關愛孩子,善待孩子,努力去做一名嚴而不厲的教師;要多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摸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創設恰當的情景來讓生多讀,在讀中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要關注細節,及時反思,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實效。

  教學之路很漫長,名師許多東西也需要我們多多擠時間來學習和領悟。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堅持走下去,就能夠走出迷茫、困惑,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藝術。

【結語】本站的編輯希望以上這篇《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範文能幫助到大家。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讀後感的相關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