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集錦19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9篇《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集錦19篇)

篇1:《四時田園雜興》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2. 根據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想像能力。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 理解詩句,想象意境,激發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二.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想像能力。

三. 跟老師一起學:

(一)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1. 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蘇州市)人。紹興二十四年(1164)進士。孝宗時出使金國,表現出不畏暴的凜然氣節。官至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詩人之一,為“中興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後來一度做參知政事。曾出使金國,全節而歸。晚年隱居石湖。他是位愛國詩人,也寫過大量的田園詩。其詩語言清新自然,風格温潤委婉。與尤袤、陸游和楊萬里並稱“南宋四大詩人”。他的詞,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詩歌廣闊;文字精美,音節諧婉,與婉約派一脈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2. 釋題:“興”是什麼意思?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3. 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4. 試讀全詩,回答上面問題。

5. 利用工具書查閲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其一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裏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其二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④蛺(jiá)蝶:蝴蝶。

6. 解釋全詩: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線,村裏的男女都擔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其二: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着在地裏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着籬笆飛來飛去。

7. 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8. 資料:《四時田園雜興》(其一)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9.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説: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着。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這首詩以一個老翁的口吻,寫初夏時節鄉村勞動的繁忙。成年的“村莊兒女”們,不論白天還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績麻,沒有一個閒人,沒有一點閒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孫”們呢,他們也在忙着“學種瓜”。這樣一方面更烘托出農忙無閒人的熱烈氣氛,一方面又表現了鄉村兒童在大人影響下從小就愛勞動的好品質。一個“學”字,寫出了小孩子們種瓜時認認真真的情態。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10.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11. 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

12.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

13.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14. 重點句:《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補充知識:“中秋”經典詩詞鑑賞

篇2:《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通過多層次地誦讀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領悟祖國古詩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提高學生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古詩,運用學生已有的畫畫認識基礎和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身同感受地心領神會進入詩中的意境中去。

教學目標:

1、認識“蠶、晝、耘”3個生字,讀準“蠶、桑、了、晝、供、傍、耘”7個字的字音,會寫“蠶、晝、桑、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並能默寫。

3、藉助註釋、插圖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村生活,激發學生對鄉村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4、激發學生對祖國古詩的熱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村生活,激發學生對鄉村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畫好鄉村田園風景畫,學生收集詩人介紹的資料。

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賞畫入詩,輕叩詩門。

師導語:那鄉間的小路,那瓜果的飄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羣,深深地吸引着我們,吸引我們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你們都畫好了自己眼中的鄉村風光畫嗎?展示出來和我們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的大作吧!

生彙報自己的畫,師作適當評價。(預設:多麼優美,多麼自然啊,真想到你的畫中去生活)

老師也帶來了兩幅鄉村生活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課件一(《鄉村四月》插圖畫和《四時田園雜興》插圖畫)

同學們自由説説自己所看到的,師指名幾位説一説。

師:是啊,多麼清新自然的鄉村生活畫,宋代有兩位詩人分別看到這樣的畫,詩興大發,各自寫下一首詩來讚美鄉村生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兩首古詩。

板書兩首詩題目,齊讀課題。

師:比較這兩首詩的題目,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了這兩首詩都是寫鄉村的詩,“鄉村”與“田園”的`意思差不多。

生:我發現“四月”和“四時”有區別,“四月”是農曆四月,“四時”是四季。

師:你真聰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我從課外資料中找到的。

師:從課外資料中學習是個好辦法。我們要向你學習。

二、初讀古詩,走進詩屋。

1、自由讀這兩首詩一遍,要求讀準讀通。

2、指名讀,指明“了(liao)、蠶(can)、桑(sang)、晝(zhou)、耘(yun)、供(gong)、傍(bang)”的正確讀音。“晝”字寫法:太陽升出一尺,白晝開始了。

3、男女生相互讀二詩,相互評價。

4、齊讀兩首古詩。

三、學習古詩,撞擊詩心。

a、叩響古詩《鄉村四月》

1、鄉村四月是一副怎樣的畫面?人們在做什麼呢?請全班女生來讀一讀。

2、讀得多好啊!同桌之間藉助註釋,插圖合作弄清詩意。

3、交流彙報。

師:讀着詩句,看着插圖,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原野的水面映着天空的光輝。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看到註釋再看插圖就明白了。

師相機多媒體展示課件二(“白滿川“的鄉村畫)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一副畫,天空的光輝是。

生:白白的、亮亮的。

師:原野水面的顏色是。

生:白亮亮的。

師:用詩中的詞回答,真是。

生:“白滿川”。

生:我彷彿看到了綠的山陵、綠的原野。

師:是啊,還綠了什麼呢?(相機出示課件三“綠遍山原”鄉村畫)

生:綠了樹木。

生:綠了小草。

生:綠了竹葉。

師:綠了這麼多,真是。

生:綠遍山原。

師:我們來齊讀這一句詩吧!再指名讀。

師:我發現你“綠、遍、白、滿”四字讀得特別有味,為什麼啊?

生:我覺得這四個字寫出了景物的特點。

師:你真聰明,我們跟她樣讀出韻味來。

(生讀詩句)

師:好,還聽到了什麼,繼續交流彙報。

生:我彷彿聽到了杜鵑鳥在叫。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註釋上寫了子規就是杜鵑鳥,“子規聲裏”就是杜鵑鳥在叫。

師:你真會讀詩!

生:我看到了雨下得像煙一樣。

師:那是什麼樣的雨?

生:濛濛細雨。

師:説得多好啊!我們再來看一看圖畫吧!(相機出示課件四:鄉村四月風光圖)學生看圖。

師:誰能用詩中兩句詩來讚美這幅畫?

生: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師:帶着讚美的感情讀這兩句。(練讀)

師:這麼美的畫面裏鄉村人們在幹什麼呢?我們來讀讀三四句。

(生誦讀)

師:你讀完後感受到什麼呢?

生:我們感受到他們好忙。

師:對,你從哪些詞讀出來的?

生:才……又,“閒人少”。

師:好,來展示讀一讀。

(生讀詩句)

師:讀到這,我們的詩心也喚醒了,也來作兩句詩吧!下課了,同學們會在操場上玩什麼遊戲呢?

(生自由回答)

師:好,可以作詩了,我説上一句,你來接下一句。

師:校園課間同學樂,

生:才了爬杆又跳繩。

生:才了跑步又打球。

師:我們都詩興大發了,我們課間是忙着出去玩,而詩中的人們忙着是為了什麼呢?

生:為了得到豐收。

生:為了吃、穿、用。

生:為了幸福生活。

師:是的,他們的心情怎樣?

生:是快樂的。

師:是的,儘管累但是快樂的,勤勞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得到了自己的收穫,得到了自己的快樂,我們帶着快樂的心情來誦讀全詩吧!

(生誦讀)

師:多麼好的一首詩啊,詩人是誰啊?誰來為我們介紹。

(生介紹)

師:把快樂送進詩裏,告訴詩人翁卷,我們配樂再誦讀一遍。

(生配樂誦讀一遍)

師:太美了!我都陶醉了,讓我再美美地陶醉一回吧!

(生再配樂誦讀一遍)

4、過渡:《鄉村四月》村民在優美的鄉村畫卷中,忙着勞動,得到自己的快樂。《四時田園雜興》詩中又有哪幾種人物,他們又在忙些什麼呢?我們來學習下一首古詩。

b、叩響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1、齊讀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2、誰來幫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

(生介紹詩人范成大)

3、學生合作探究詩中寫了哪幾種人物,他們在幹什麼?

4、交流彙報。(師相機出示課件五《四時雜興》插圖畫)

生:我讀懂了寫了村莊兒女和童孫。

生:我讀懂了村莊兒女白天耕田,晚上織麻。

生:我讀懂了童孫學種瓜。

師:真了不起!讀懂了這麼多,我們再來讀一遍詩,讀出意思來。

師:誰能告訴老師三、四句詩的意思。

(生回答,生補充)

5、拓展

師:村莊兒女還做了哪些農活?

生:養豬。

生:種菜。

師:真是應了題目中的哪個字?

生:雜。

師:再讀題及全詩,要讀出情趣來。

6、悟詩情

師:詩中寫的是夏日農忙時節農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農忙景象,你從哪些詞可以讀出來。

生:我知道了,難怪叫那麼大的人為兒女、管小孩叫童孫。

師:你真機靈!詩人晚年隱居故鄉石湖,以老農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愛憐地看忙碌的農户,有播種就有收穫,讓他對農事活動饒有興致。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説些什麼?

(生自由讀)

(誦讀一、二句)

師:和種瓜的孩子説什麼呢?(師扮老人,學生扮童孫)

情景再現

師:孩子,你還不懂怎樣耕織啊!

生:老爺爺,我可以在桑樹旁學習種瓜啊!

師:多懂事的孩子,多聰明的孩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師:我們來以老爺爺的口吻來誦讀這首詩。

(生練習表情誦讀)

師:多麼純樸的勞動人民,多麼樸素的田園生活,忙忙碌碌卻開開心心,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熱愛之情來。

(生練習感情誦讀)(配樂)

四、鞏固延伸,觸摸詩情。

1、比較兩首詩,發現共同點。

2、生自由彙報。

3、齊誦兩首詩。

4、延伸。

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遠離塵世,民風樸實的鄉村迷人世界,用心靈觸摸田園風光,用情濃意切的詩筆勾勒農村景象的清新樸實。課後把這兩首古詩默寫在自己的田園風景畫上,積累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白居易的《池上》。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古詩文燦若星辰,用我們的心靈叩開古詩文大門,你會感悟到許多許多。最後,我送一句詩給大家,“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設計意圖: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的詩”,我設計讓學生從自己的畫中入手,再到詩中畫,切入詩句學習,讓學生學習中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在誦讀中自然進入詩境中,用幼小的心靈感受詩句的清新樸實。在學習任務設計上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慾望,要知道學生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把。如:説出景物特點,用“才……又”來作詩,讀懂了什麼?發現稱圖中那麼大的人為兒女等。通過多層次地誦讀讓學生的心與詩心撞擊情與詩情融合。

篇3:《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理解詩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意。背誦古詩。

3、感受田園勞動生活,體會村民勞作的辛苦。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教握1個多音字。“雜興”一詞的理解。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和情趣。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1、讓學生齊讀古詩《鄉村四月》。

2、這首詩描寫了農村什麼景象?<學生講述>

設計意圖:《鄉村四月》與《四時田園雜興》這兩首詩都是描寫古代農村景象。學習方法相似,有利學習本課。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范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也是描寫農村風光的。

2、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3、學生自由讀題。

4、師釋題義:“四時田園雜興”:四時,是指春夏秋冬。田園,這裏泛指農村。興,指興趣,引申為即興創作。雜興,指隨興寫來。“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是指:從一年四季的田園風光引發的各種即興作品。

三、介紹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請同學們看資料對作者更深的瞭解。

設計意圖:讀者只有對作者生平深入地瞭解才能和作品對話,和詩人對話,明詩意,悟詩情。

四、朗誦詩,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整體感知誦讀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讀法及“興”字讀第四聲。

3、請看掛圖,哪些詩句描寫了畫面。

4、指名朗讀、分組讀、互相學習欣賞。

5、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懂詩句。

6、全班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歷及自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講詩意思。

設計意圖:以自讀、自悟為主,培養學古詩的能力。

五、品評朗讀,感悟詩情、詩境。

1、學生閉上自己的雙眼,教師朗誦詩,讓學生想象詩中意境。

2、學生自由誦詩,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所描寫的畫面。

3、逐句品評,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寫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間除草,夜裏還忙於織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幹。寫出了勞動人民晝夜不停勞作的辛苦,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同情。第二句描寫了村裏兒童不懂得除草和織布。但他們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着種瓜。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童趣,同時看出了當時兒童生活的單調。也看出了農村安靜,祥和,具有濃弄的鄉土氣息。

設計意圖:感受田園詩歌的美。

六、拓展視野。

1、想一想,説一説,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每天在幹什麼活?辛苦嗎?你們在家玩什麼?能幫大人幹什麼?

2、背誦默寫這首詩。

設計意圖:古代村民與現代村民相比,有什麼異同。

教學反思:根據本課的特點及學生生活的實際,借鑑《鄉村四月》學習方法。學生以自讀、自悟,自學。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這首詩。學生容易理解內容,詩意。生活在農村的學生詩中的意境也易想象。

篇4:《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生活在繁華城市中的你們一定對質樸的鄉村田園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國古代許多詩人卻對田園風光情有獨鍾,寫下了許多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板書題目)

2、釋題:

⑴齊讀題目,讀準字音“興”(xìn�潰�,讀出詩題的節奏。

⑵“興”是什麼意思?“四時”又指什麼?

雜興:各種興致。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四時:四季。《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3、介紹作者:

⑴這首詩的作者范成大,我們對他比較陌生。因此老師課前佈置大家蒐集了有關作者的資料,誰能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讓學生自由説,可根據課前蒐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説多少。)

⑵指名學生介紹作者。

過渡:

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課件展示全詩。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個人自由朗讀。

⑷聽範讀。

⑸練習模仿讀。

⑹指名試讀,評議展示讀。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過渡:剛才同學們已經讀通了全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詩主要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2、自由讀文,藉助註釋,結合插圖,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晝:白天。

⑵耘:除草。耘田:在田裏除草。泛指耕種。

⑶績麻:把麻搓成線。在這裏泛指紡線織布。

⑷兒女:男兒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拓展:古代漢語“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現代漢語“妻子”是個專有名詞。』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未解:不懂,不明白。

⑺供(�括�n�雷鞫�詞用,如:供給、供應):參加。(�括�n�烙爰漓胗泄兀�如:供品;與案情有關,如:口供、供認)

⑻耕織:耕田織布。

⑼傍:靠近。

⑽桑陰:桑樹蔭下。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名根據插圖,用自己的話試着概述全詩大意。

白天在田裏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線,村裏的男女都各自擔負起家庭的責任。村裏的孩子們不懂耕田織布,也學着大人的樣兒,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過渡:

同學們,我們不僅讀通了整首詩,而且還讀懂了詩的意思。下面,我們就再一次走進詩歌當中,從字裏行間去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

齊讀古詩。

想一想,你覺得詩裏那一句寫得最有趣味?

2、相機賞析詩句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⑴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這一句主要講什麼?

指導學生看圖:孩子在幹什麼?從一個“學”字,你體會到什麼?(天真、勤勞、好學、可愛)

⑵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通過你的讀來表達你的喜愛吧!

指導學生帶着對那些兒童的喜愛之情來讀。讀出小孩子的調皮可愛,讀出小孩子的聰明好學,讀出你自己的喜愛之情。

⑶延伸:古代許多偉大的詩人和你們一樣,都喜歡把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作為描寫的對象,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引導學生回顧、感悟詩歌中兒童的天真爛漫的形象,歸納讀詩。

⑷過渡:這三首詩中,孩子們“捕鳴蟬”、“追黃蝶”、“學垂綸”,無憂無慮。現在回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當中來,先讀一讀,再想一想:為什麼這些孩子要學種瓜呢?又跟誰學種瓜呢?(引出上句,是由於村莊兒女的薰陶、影響)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⑴這句寫了什麼內容?村莊兒女是怎麼“當家”的?

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會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⑵村莊兒女這麼勤勞是為什麼?(建設美好的家園……)

⑶過渡:正是看到這些勤勞的村民,一個個天真好學的童孫,所以詩人興致而來,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古詩。讓我們一起用心讀一讀吧!

3、指導學生反覆讀,讀出敬重、讚歎和喜愛的感情,讀出詩的節奏。

4、根據自己的感悟理解,為詩歌選擇配樂,並誦讀。

(播放兩段不同風格類型的樂曲,請學生選擇,並説出理由)

五、小結

這首詩描寫了農家夏忙時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

六、激情朗讀,指導背誦

1、簡介:由於詩歌本身的韻律、節奏美,在古代就已經用來吟唱了。今天,我們即興吟唱古詩,也便於同學們背誦古詩。

張老師也很喜歡音樂,今天我也即興唱一曲,想聽嗎?來點掌聲吧!

2、唱讀古詩:

⑴教師示範用《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樂曲配唱詩句。

⑵提示學生用學過的歌曲(如:《蝸牛與黃鸝鳥》、《採蘑菇的小姑娘》、《茉莉花》等)來配唱詩句。

3、放聲讀詩,自然成誦。

最後,讓我們用心來誦讀,讀出你的讚歎,讀出你的喜愛吧!

七、知識延伸,拓展閲讀

1、過渡:《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寫的一組大型田園詩,描寫農村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下面,老師為大家找到了另外一首,一起來讀讀看。

(出示課件)

四時田園雜興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

借與門前盤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2、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如孟浩然、陸游、陶淵明、楊萬里等。大家還記得其中的詩句嗎?(課件提示)。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背誦自己熟知的田園詩。

八、總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代詩歌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希望同學們課後多去積累,多去閲讀名篇佳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學們可以成為象范成大、孟浩然一樣的大詩人。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謝謝大家!

篇5:《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2、根據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想像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理解詩句,想象意境,激發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想像能力。

三、跟老師一起學:

(一)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1、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蘇州市)人。紹興二十四年(1164)進士。孝宗時出使金國,表現出不畏暴的凜然氣節。官至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詩人之一,為“中興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後來一度做參知政事。曾出使金國,全節而歸。晚年隱居石湖。他是位愛國詩人,也寫過大量的田園詩。其詩語言清新自然,風格温潤委婉。與尤袤、陸游和楊萬里並稱“南宋四大詩人”。他的詞,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詩歌廣闊;文字精美,音節諧婉,與婉約派一脈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2、釋題:“興”是什麼意思?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3、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4、試讀全詩,回答上面問題。

5、利用工具書查閲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其一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裏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其二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④蛺(jiá)蝶:蝴蝶。

6、解釋全詩: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線,村裏的男女都擔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其二: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着在地裏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着籬笆飛來飛去。

7、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8、資料:《四時田園雜興》(其一)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9、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説: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着。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這首詩以一個老翁的口吻,寫初夏時節鄉村勞動的繁忙。成年的“村莊兒女”們,不論白天還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績麻,沒有一個閒人,沒有一點閒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孫”們呢,他們也在忙着“學種瓜”。這樣一方面更烘托出農忙無閒人的熱烈氣氛,一方面又表現了鄉村兒童在大人影響下從小就愛勞動的好品質。一個“學”字,寫出了小孩子們種瓜時認認真真的情態。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10、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11、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

1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

13、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14、重點句:《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補充知識:“中秋”經典詩詞鑑賞

篇6:《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晝、耘”兩個生字,並會正確書寫。

2、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藉助註釋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能背誦古詩。

4、拓展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之二,從比較閲讀中體會詩人採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藉助註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詩

1.我們剛學了一首古詩,題目叫《鄉村四月》,誰來背背?一起來吧!(學生背詩)(板書課題)

2.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麼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説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3、瞭解詩人。(出示詩人簡介)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麼信息?(自由讀,交流)

《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麼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註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説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説説詩句的意思。(指名説,同桌説)

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着讀着,你的腦海裏,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一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3、師歸納總結

4、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裏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温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5、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裏。(背誦)

四、拓展品讀――心境之讀

1.拓展《四時田園雜興》之二

2、比較兩首詩

五、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師:是啊!鄉村是那麼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着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這樣的詩,就叫――田園詩。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蒐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作的田園詩。

現在我們趕緊把第一首抄寫下來。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的?

篇7:《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文本分析】

這首詩是《九年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 下冊),第六組《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田園詩。該組教材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編排。《四時田園雜興》是一幅生動的鄉村風光、田園意趣圖,洋溢着泥土氣息、自然質樸,是陶冶情操的很好教材。

【教學難點】

流傳至今的田園詩真實地描寫了鄉村的質樸生活,充滿恬適,也充滿辛勞。要讓身處水泥鋼筋懷抱中的城市人體會鄉村生活,有着時空的隔閡和生活經驗匱乏的艱難。

【教學策略】

提起鄉村,其實很多學生都有話説,每個人心目中的鄉村都不一樣。通過文本的朗讀,鄉村生活中村民們的繁忙和小孩的意趣躍然紙上;再通過圖畫的補充使畫面變得具象;接着展開豐富的聯想和討論擺脱圖畫帶來的侷限,使鄉村印象變得豐滿、靈動。讓學生充分的被這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所吸引,產生熱愛和嚮往之情。

【教學設計】

一、初讀詩歌。

1、寫課題。

2、齊讀課題,解題。

3、説説你印象中的田園生活,背誦學過的描寫農村的詩。

4、自讀詩。要求讀正確了,讀通順了,讀懂了。

二、品讀詩歌。

1、結合插圖説詩的意思。你讀懂了哪一句?

2、你覺得詩的哪一句寫得有意思?

『預設』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抓住“學”交流:小孩是真的正兒巴經的“學”嗎?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學着大人的樣兒玩過?你們在做這些的時候心情如何?其他小孩都在“學種瓜”嗎?

得出結論:原來他們自娛自樂,學着大人的樣各自玩啊!

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着做詩玩玩?(實踐的體驗)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抓住“各”交流:童孫們各自在玩,大人們則各自……?農民們都只是耘田、績麻嗎?大人們可能還當家做些什麼事?你讀了這兩行詩之後有什麼感受?

得出結論:“晝”、“夜”讓人感受到農民的辛苦,但“當家”讓我們感受到他們耕耘的喜悦。

把前兩行詩也來改改。(實踐的體驗)

三、寫一寫。

請同學們默讀整首詩,把你剛才想到、看到的情景理理順,挑你喜歡的情景寫一段話。也可以把你剛才寫的片段詩整理成一首詩。

交流展示、評價學生短文。

瞭解作者,背誦古詩。

四、拓展。

欣賞其它幾首田園詩歌,感受田園詩歌的魅力。

五、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當家 勤勞樸實

學(玩) 聰明伶俐 活潑可愛 自由自在

篇8:《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1、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台。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藴。只有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在本課中我緊緊抓住“詩象”這一中介,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後的情、愛、味。

【預設目標】

1、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鄉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覆誦讀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體悟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3、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傳授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相機引導。

【教學流程】

一、課題的導入

五一長假即將來臨,你想外出旅遊嗎?老師帶你去一個地方(多媒體展示鄉村田園風光),你們覺得這裏怎樣?(美)鄉村的景色確實美,但鄉村四月更美,今天我們就跟翁卷一起走進田園,走進《鄉村四月》,感悟農家生活吧!板書並朗讀課題

解題:四月指農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節。

二、初讀課文,感音韻

(過渡)在朗讀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聯繫以前誦讀古詩的經驗,説説古詩怎樣讀比較好?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情等)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文)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文),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正音

(請這位同學浪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是否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同學評價,教師根據時機進行指導。(他讀得真……….)(我們全班一起來朗讀一遍)

3、全班齊讀。

三、潛心會文──明詩意

(過渡)聽,你們讀得多好啊,在讀的過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麼辦呢?

學生思考回答。(查工具書,看註釋,聯繫上下文,問同學或老師)

(下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字詞,瞭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1、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請我們同桌兩位同學互相交流,先説自己讀懂的句子,再向對方請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己讀懂那些句子?還有那些不理解的。

(現在我們全班一起交流,我讀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

我們自己讀懂的句子是我還沒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導歸納1、2句寫景,3、4句人)

(瞧,我們的孩子多能幹啊,誰來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首詩的大意呢?)

4、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全詩的大意。

(我們的同學語言組織能力真不錯,下面請全班同學一起朗誦全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

5、全班根據對詩大意的理解,齊誦古詩並想象畫面。

四、別出心裁──悟意境

1、(過渡)四月的鄉村,是詩的世界,如果請你們給本詩1、2句配一副畫,請你説一説你準備用上那些色彩畫什麼?並説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準備用(色)畫,因為)

引導學生從“綠原、白川、子規煙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生機勃勃,平展的稻田裏波光粼粼,農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綠和白體會到鄉村四月的清新明麗。隨機板書:清新明麗

2、(過渡)綠原、白川、子規、煙雨,作者寥寥幾筆就把江南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四月的鄉村,還是童話的故鄉,如果你用心聽,它還是一首田園交響樂,你能聽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彷彿聽到的聲音)

學生從詩中找對聲音描述的意象來回答。

(布穀鳥的叫聲、下雨的滴答聲:聯想到四月的播種最佳時節;採摘桑葉的唰唰聲、蠶吃桑葉簌簌聲,水田插秧嘩嘩聲用“才”和“又”交織在一起,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採桑養蠶又是插秧,“鄉村四月”勞動的確實緊張、繁忙,

⑴ 他們的忙的為了什麼呢?

學生思考回答

⑵ 此時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呢?(高興、喜悦)可見人民生活是怎樣呢?(幸福)人民喜歡勞動,對生活充滿希望可見農家人勤勞(隨機板書:幸福勤勞)

⑶ 作者這樣寫,他此時的心情會這樣呢?他主要是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五、濃縮鄉村四月圖,提升情感

(過渡)一幅田園畫,一曲交響樂,把我們帶進世外桃源,閉上你的眼睛,張開你想象的翅膀,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鄉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優美、舒緩的樂曲《望江南》,渲染氣氛,(教師誦讀)引領學生在想象中進一步加深體會,

2、多麼秀麗的田園風光,多麼和諧、幸福的農家生活,睜開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麼?你能讀出一份嚮往與感動嗎?學生看畫面一起朗誦(生讀)

3、瞧,同學們被田園風光迷住了,此時此刻,你能看着畫面,把《鄉村四月》背誦出來嗎?(學生看畫面,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

(過渡)鄉村的四月是繁忙、緊張的,但是繁忙、緊張的背後隱藏着農家人民的幸福與喜悦;其實農家的生活恬靜、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樣寫着農家人的幸福,請看李萬年先生的這幅作品,他真實的反映農家的生活恬靜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一段話嗎?如果你是一個敢於挑戰的孩子,還可以一兩句詩,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畫面)

1、學生獨立寫,教師巡視並指導。

2、作品展示與交流。

七、總結

四月的田園是美麗的,農家的生活無論是繁忙、緊張,還是恬靜幽雅的,都寫滿了農家兒女的幸福與追求,本課下一首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和詞《漁歌子》也是與田園生活有關的,請你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自學,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更深的感悟農家生活。

板書設計:

鄉 景美清新明麗

四 (宋)翁卷

人忙勤勞幸福

篇9:《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理解詩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意。背誦古詩。

3、感受田園勞動生活,體會村民勞作的辛苦。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教握1個多音字。“雜興”一詞的理解。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和情趣。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1、讓學生齊讀古詩《鄉村四月》。

2、這首詩描寫了農村什麼景象?<學生講述>

設計意圖:《鄉村四月》與《四時田園雜興》這兩首詩都是描寫古代農村景象。學習方法相似,有利學習本課。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范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也是描寫農村風光的。

2、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3、學生自由讀題。

4、師釋題義:“四時田園雜興”:四時,是指春夏秋冬。田園,這裏泛指農村。興,指興趣,引申為即興創作。雜興,指隨興寫來。“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是指:從一年四季的田園風光引發的各種即興作品。

三、介紹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請同學們看資料對作者更深的瞭解。

設計意圖:讀者只有對作者生平深入地瞭解才能和作品對話,和詩人對話,明詩意,悟詩情。

四、朗誦詩,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整體感知誦讀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讀法及“興”字讀第四聲。

3、請看掛圖,哪些詩句描寫了畫面。

4、指名朗讀、分組讀、互相學習欣賞。

5、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懂詩句。

6、全班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歷及自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講詩意思。<教師要用鼓勵讚美的話給學生肯定,並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以自讀、自悟為主,培養學古詩的能力。

五、品評朗讀,感悟詩情、詩境。

1、學生閉上自己的雙眼,教師朗誦詩,讓學生想象詩中意境。

2、學生自由誦詩,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所描寫的畫面。

3、逐句品評,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寫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間除草,夜裏還忙於織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幹。寫出了勞動人民晝夜不停勞作的辛苦,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同情。第二句描寫了村裏兒童不懂得除草和織布。但他們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着種瓜。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童趣,同時看出了當時兒童生活的單調。也看出了農村安靜,祥和,具有濃弄的鄉土氣息。

設計意圖:感受田園詩歌的美。

六、拓展視野。

1、想一想,説一説,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每天在幹什麼活?辛苦嗎?你們在家玩什麼?能幫大人幹什麼?

2、背誦默寫這首詩。

設計意圖:古代村民與現代村民相比,有什麼異同。

教學反思:根據本課的特點及學生生活的實際,借鑑《鄉村四月》學習方法。學生以自讀、自悟,自學。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這首詩。學生容易理解內容,詩意。生活在農村的學生詩中的意境也易想象。

篇10:《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模板

【設計理念】

1、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台。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藴。只有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在本課中我緊緊抓住詩象這一中介,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後的情、愛、味。

【預設目標】

1、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鄉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覆誦讀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體悟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3、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傳授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相機引導。

【教學流程】

一、課題的導入

五一長假即將來臨,你想外出旅遊嗎?老師帶你去一個地方(多媒體展示鄉村田園風光),你們覺得這裏怎樣?(美)鄉村的景色確實美,但鄉村四月更美,今天我們就跟翁卷一起走進田園,走進《鄉村四月》,感悟農家生活吧!板書並朗讀課題

解題:四月指農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節。

二、初讀課文,感音韻

(過渡)在朗讀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聯繫以前誦讀古詩的經驗,説説古詩怎樣讀比較好?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情等)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文)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文),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正音

(請這位同學浪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是否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同學評價,教師根據時機進行指導。(他讀得真.)(我們全班一起來朗讀一遍)

3、全班齊讀。

三、潛心會文──明詩意

(過渡)聽,你們讀得多好啊,在讀的過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麼辦呢?

學生思考回答。(查工具書,看註釋,聯繫上下文,問同學或老師)

(下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字詞,瞭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1、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請我們同桌兩位同學互相交流,先説自己讀懂的句子,再向對方請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己讀懂那些句子?還有那些不理解的。

(現在我們全班一起交流,我讀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

我們自己讀懂的句子是我還沒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導歸納1、2句寫景,3、4句人)

(瞧,我們的孩子多能幹啊,誰來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首詩的大意呢?)

4、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全詩的大意。

(我們的同學語言組織能力真不錯,下面請全班同學一起朗誦全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

5、全班根據對詩大意的理解,齊誦古詩並想象畫面。

四、別出心裁──悟意境

1、(過渡)四月的鄉村,是詩的世界,如果請你們給本詩1、2句配一副畫,請你説一説你準備用上那些色彩畫什麼?並説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準備用(色)畫,因為)

引導學生從綠原、白川、子規煙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生機勃勃,平展的稻田裏波光粼粼,農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綠和白體會到鄉村四月的清新明麗。隨機板書:清新明麗

2、(過渡)綠原、白川、子規、煙雨,作者寥寥幾筆就把江南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四月的鄉村,還是童話的故鄉,如果你用心聽,它還是一首田園交響樂,你能聽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彷彿聽到的聲音)

學生從詩中找對聲音描述的意象來回答。

(布穀鳥的叫聲、下雨的滴答聲:聯想到四月的播種最佳時節;採摘桑葉的唰唰聲、蠶吃桑葉簌簌聲,水田插秧嘩嘩聲用才和又交織在一起,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採桑養蠶又是插秧,鄉村四月勞動的確實緊張、繁忙,

⑴ 他們的忙的為了什麼呢?

學生思考回答

⑵ 此時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呢?(高興、喜悦)可見人民生活是怎樣呢?(幸福)人民喜歡勞動,對生活充滿希望可見農家人勤勞(隨機板書:幸福勤勞)

⑶ 作者這樣寫,他此時的心情會這樣呢?他主要是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五、濃縮鄉村四月圖,提升情感

(過渡)一幅田園畫,一曲交響樂,把我們帶進世外桃源,閉上你的眼睛,張開你想象的翅膀,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鄉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優美、舒緩的樂曲《望江南》,渲染氣氛,(教師誦讀)引領學生在想象中進一步加深體會,

2、多麼秀麗的田園風光,多麼和諧、幸福的農家生活,睜開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麼?你能讀出一份嚮往與感動嗎?學生看畫面一起朗誦(生讀)

3、瞧,同學們被田園風光迷住了,此時此刻,你能看着畫面,把《鄉村四月》背誦出來嗎?(學生看畫面,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

(過渡)鄉村的四月是繁忙、緊張的,但是繁忙、緊張的背後隱藏着農家人民的幸福與喜悦;其實農家的生活恬靜、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樣寫着農家人的幸福,請看李萬年先生的這幅作品,他真實的反映農家的生活恬靜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一段話嗎?如果你是一個敢於挑戰的孩子,還可以一兩句詩,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畫面)

1、學生獨立寫,教師巡視並指導。

2、作品展示與交流。

七、總結

四月的田園是美麗的,農家的生活無論是繁忙、緊張,還是恬靜幽雅的,都寫滿了農家兒女的幸福與追求,本課下一首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和詞《漁歌子》也是與田園生活有關的,請你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自學,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更深的感悟農家生活。

篇11: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晝、耘”兩個生字,並會正確書寫。

2、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藉助註釋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能背誦古詩。

4、拓展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之二,從比較閲讀中體會詩人採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藉助註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詩

1.我們剛學了一首古詩,題目叫《鄉村四月》,誰來背背?一起來吧!(學生背詩)(板書課題)

2. 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麼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説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3、瞭解詩人。(出示詩人簡介)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麼信息?(自由讀,交流)

《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麼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註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説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説説詩句的意思。(指名説,同桌説)

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着讀着,你的腦海裏,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2、品讀第一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3、師歸納總結

4、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裏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温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5、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裏。(背誦)

四、拓展品讀——心境之讀

1.拓展《四時田園雜興》之二

2、比較兩首詩

五、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師:是啊!鄉村是那麼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着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這樣的詩,就叫——田園詩。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蒐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作的田園詩。

現在我們趕緊把第一首抄寫下來。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的?

篇12: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生活在繁華城市中的你們一定對質樸的鄉村田園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國古代許多詩人卻對田園風光情有獨鍾,寫下了許多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板書題目)

2、釋題:

⑴齊讀題目,讀準字音“興”(xìnɡ),讀出詩題的節奏。

⑵“興”是什麼意思?“四時”又指什麼?

雜興:各種興致。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四時:四季。《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3、介紹作者:

⑴這首詩的作者范成大,我們對他比較陌生。因此老師課前佈置大家蒐集了有關作者的資料,誰能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讓學生自由説,可根據課前蒐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説多少。)

⑵指名學生介紹作者。

過渡:

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課件展示全詩。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個人自由朗讀。

⑷聽範讀。

⑸練習模仿讀。

⑹指名試讀,評議展示讀。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過渡:剛才同學們已經讀通了全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詩主要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2、自由讀文,藉助註釋,結合插圖,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晝:白天。

⑵耘:除草。耘田:在田裏除草。泛指耕種。

⑶績麻:把麻搓成線。在這裏泛指紡線織布。

⑷兒女:男兒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拓展:古代漢語“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現代漢語“妻子”是個專有名詞。』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未解:不懂,不明白。

⑺供(ɡōnɡ作動詞用,如:供給、供應):參加。(ɡònɡ與祭祀有關,如:供品;與案情有關,如:口供、供認)

⑻耕織:耕田織布。

⑼傍:靠近。

⑽桑陰:桑樹蔭下。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名根據插圖,用自己的話試着概述全詩大意。

白天在田裏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線,村裏的男女都各自擔負起家庭的責任。村裏的孩子們不懂耕田織布,也學着大人的樣兒,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過渡:

同學們,我們不僅讀通了整首詩,而且還讀懂了詩的意思。下面,我們就再一次走進詩歌當中,從字裏行間去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

齊讀古詩。

想一想,你覺得詩裏那一句寫得最有趣味?

2、相機賞析詩句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⑴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這一句主要講什麼?

篇13: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理解詩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意。背誦古詩。

3、感受田園勞動生活,體會村民勞作的辛苦。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教握1個多音字。“雜興”一詞的理解。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和情趣。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1、讓學生齊讀古詩《鄉村四月》。

2、這首詩描寫了農村什麼景象?

設計意圖:《鄉村四月》與《四時田園雜興》這兩首詩都是描寫古代農村景象。學習方法相似,有利學習本課。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范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也是描寫農村風光的。

2、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3、學生自由讀題。

4、師釋題義:“四時田園雜興”:四時,是指春夏秋冬。田園,這裏泛指農村。興,指興趣,引申為即興創作。雜興,指隨興寫來。“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是指:從一年四季的田園風光引發的各種即興作品。

三、介紹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請同學們看資料對作者更深的瞭解。

設計意圖:讀者只有對作者生平深入地瞭解才能和作品對話,和詩人對話,明詩意,悟詩情。

四、朗誦詩,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整體感知誦讀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讀法及“興”字讀第四聲。

3、請看掛圖,哪些詩句描寫了畫面。

4、指名朗讀、分組讀、互相學習欣賞。

5、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懂詩句。

6、全班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歷及自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講詩意思。

設計意圖:以自讀、自悟為主,培養學古詩的能力。

五、品評朗讀,感悟詩情、詩境。

1、學生閉上自己的雙眼,教師朗誦詩,讓學生想象詩中意境。

2、學生自由誦詩,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所描寫的畫面。

3、逐句品評,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寫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間除草,夜裏還忙於織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幹。寫出了勞動人民晝夜不停勞作的辛苦,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同情。第二句描寫了村裏兒童不懂得除草和織布。但他們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着種瓜。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童趣,同時看出了當時兒童生活的單調。也看出了農村安靜,祥和,具有濃弄的鄉土氣息。

設計意圖:感受田園詩歌的美。

六、拓展視野。

1、想一想,説一説,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每天在幹什麼活?辛苦嗎?你們在家玩什麼?能幫大人幹什麼?

2、背誦默寫這首詩。

七、教學反思:

根據本課的特點及學生生活的實際,借鑑《鄉村四月》學習方法。學生以自讀、自悟,自學。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這首詩。學生容易理解內容,詩意。生活在農村的學生詩中的意境也易想象。

篇14: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境――啟動情智

1、同學們,生活在繁華城市中的你們一定對質樸的鄉村田園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國古代許多詩人卻對田園風光情有獨鍾,寫下了許多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板書題目)

2、釋題:

⑴ 齊讀題目,讀準字音“興”(xìn�潰�,讀出詩題的節奏。

⑵ “興”是什麼意思?“四時”又指什麼?

雜興:各種興致。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四時:四季。《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3、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後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於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二、感悟、交流――生成、展現情智

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 請説説詩應該怎樣讀?

⑵ 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 聽範讀

⑷ 個人自由朗讀。

⑸ 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説説詩歌寫什麼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並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藉助註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閲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 晝:白天。

⑵ 耘:除草。

⑶ 耘田:在田裏除草。

⑷ 績麻:把麻搓成線。

⑸ 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 未解:不懂。

⑺ 供:參加。

⑻ 耕織:耕田織布。

⑼ 傍:靠近。

⑽ 桑陰:桑樹下。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名試着概述全詩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條,村裏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5、質疑:

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⑴ 詩歌一、二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⑵ 想象:晝和夜分別指什麼?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要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説些什麼?(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

⑶ 結合想象誦讀(讀出敬重之情,讀出詩的節奏)

反覆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做着動作豎着大拇指來讀、齊讀。

2、賞析“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從一個“學”字,你體會到什麼?(天真、勤勞、好學、可愛)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天真、勤勞、不怕苦、好學、可愛、愛勞動)。

品後指導誦讀,帶着作者對那些兒童的喜愛之情來讀。讀出小孩子的調皮可愛。讀出小孩子的聰明好學、讀出你自己的喜愛之情……一遍一遍地讀,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1、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2、指名讀。

3、老師配樂吟讀。

4、學生入情入境的齊讀,朗讀中自然成頌。

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三、表達――發展情智

1、説明《四時田圓雜興》還有60首,田園詩人還有很多,孟浩然、王維、陶淵明……(課件)

2、再學習兩首田園詩篇

在古代也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如陶淵明、楊萬里等。老師這裏再提供兩首詩人們在田園生活中寫下的詩讓大家欣賞學習:要求大家藉助老師提供的註釋自學古詩,説説詩的意思,並嘗試背下來。 所 見 小兒垂釣

袁枚 胡令能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篇15: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本課、3個生字,會讀”耘田/績麻/未解/耕織”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本詩,背誦本詩;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並養成課外、主動閲讀和積累古詩詞的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詩詞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閲讀和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山水田園風光的:幻燈片、輕鬆舒緩音樂、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____現在我要帶大家去春遊!大家想去嗎?(想)如果想去,就請閉上眼,做好出發的準備,因為我們這次乘坐的是無形無聲的學生專用客機。”

2、多媒體播放輕鬆舒緩的音樂,同時出示一組山水田園風光圖片。(師簡介圖片內容)

3、欣賞後學生談感受。

4、師小結導入本課:這麼美麗的田園風光,這麼寧靜祥和的鄉村生活,怎能不讓人喜愛?怎能不讓人陶醉?其實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們一樣喜愛山水田園風光的大詩人。___范成大(板書)。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時田園雜興(板書)現在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蒐集到關於范成大和<四時田園雜興的資料。

5、檢查課前蒐集請情況。

6、師小結。(多媒體出示:范成大,宋代詩人,字智能,號石湖居士。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書香仕宦之家,自幼聰明,官至參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蘇州石湖,寫下了頗具影響力的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共60首。我們今天要品讀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多媒體出示整首古詩)

二、初步感知,瞭解古詩內容。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出示3個生字:晝、耘、績、(指名讀,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記憶生字。)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全班齊讀。

3指名讀古詩,師正音。(多音字:“興、供”、都讀四聲、)

(2)再讀古詩,讀準節奏。

1、放錄音,生聽並畫出節奏。

2、指名讀,生評價。

3、師生分句讀

4、男女比賽讀

(3)三讀古詩瞭解詩歌內容。

1、默讀古詩,藉助課後註釋或工具書感知詩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交流彙報

a、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解釋

四時:一年四季、雜興:各種興致、晝:白天、耘田:除去田裏的雜草、未解:不懂得、供:從事、傍:靠近、桑陰:桑樹下面

b、詩句:指名彙報後,師小結。(多媒體出示)

晝出耘田夜績麻:白天要除去田裏的雜草,夜晚還要在燈下把麻搓成線。

村莊兒女各當家:村子裏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事,各自都為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

童孫未解供耕織:小孩子哪裏懂得耕田織布的事(卻並不閒着

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在靠近桑樹的地方學大人的樣子種瓜。

3、同桌交流:一人説詩句一人説意思然後交換。

三、品讀古詩,感受詩人的心聲。

1、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同學們靜靜的讀這首詩並展開豐富的想象,看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哪些畫面?

2、生默讀並思考。(播放舒緩音樂)

3、交流彙報。

a、晝耘田

b、夜績麻

c、學種瓜(板書)

師:你最喜歡哪一個畫面?為什麼?

4、小組交流。

5、全班彙報。生:我最喜歡“夜績麻”的畫面,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了農民的辛苦。生:我喜歡“晝耘田”和“夜績麻”,因為我彷彿看到了農民伯伯們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勞動。(板書:辛勤勞動)生:我最喜歡“學種瓜”的畫面,因為從這個畫面裏我能感受到那些孩子們愛勞動。(板書:愛勞動)生:我也喜歡“學種瓜”,因為從這裏能看到那些孩子們很天真有趣呀,自己不會,還去學別人得樣子,真有趣。(板書:天真有趣)

6、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真聰明,説的非常好。請大家再想想面對這麼辛苦的農民伯伯,這麼天真可愛又熱愛勞動的孩子,範老先生會對他們説些什麼?(你們很棒!你們值得我們敬重!你們很了不起。)非常不錯。詩人正是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農村勞動人民的敬重和讚美,同時也讚美了農村兒童天真可愛,熱愛勞動的好品質。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

1、指導朗讀。

a、師:對這些勤勞的人們,你們是什麼樣的感情呢?(讚美、敬重、尊敬。)請大家帶着讚美和敬重的感情來讀第一句,好嗎?(指名讀)

b、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大家又是什麼樣的感情?(讚美、喜愛)好,我請個同學來讀第二句,要讀出讚美和喜愛的感情。

c、分組朗誦,全班朗誦(防輕鬆舒緩音樂)

2、背誦。

a、看板書背誦

b、同桌比賽背

c、指名背

d、全班閉眼在音樂中背。

五.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田園詩美不美?還想欣賞別的田園詩嗎?多媒體出示:王維的《山居秋鳴》及相關注釋。

2、生自讀古詩並藉助註釋瞭解大意

3、比賽讀,比賽背(對於讀的好的同學和能背的同學獎勵一個小獎品)

六、作業佈置。

師:古代詩歌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它體現了我國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藴。希望同學們下來多去積累,多去閲讀。下節課我們接着比賽,看誰能奪得冠軍?有信心奪冠嗎?(好,下課)

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耘田、辛勤勞動

(讚美)

夜績麻

學種瓜、天真可愛

(喜愛)

篇16: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理解詩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意。背誦古詩。

3、感受田園勞動生活,體會村民勞作的辛苦。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晝、耘、績三個生字,掌教握1個多音字。“雜興”一詞的理解。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和情趣。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1、讓學生齊讀古詩《鄉村四月》。

2、這首詩描寫了農村什麼景象?<學生講述>

設計意圖:《鄉村四月》與《四時田園雜興》這兩首詩都是描寫古代農村景象。學習方法相似,有利學習本課。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范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也是描寫農村風光的。

2、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3、學生自由讀題。

4、師釋題義:“四時田園雜興”:四時,是指春夏秋冬。田園,這裏泛指農村。興,指興趣,引申為即興創作。雜興,指隨興寫來。“四時田園雜興”的意思是指:從一年四季的田園風光引發的各種即興作品。

三、介紹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請同學們看資料對作者更深的瞭解。

設計意圖:讀者只有對作者生平深入地瞭解才能和作品對話,和詩人對話,明詩意,悟詩情。

四、朗誦詩,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讓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整體感知誦讀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讀法及“興”字讀第四聲。

3、請看掛圖,哪些詩句描寫了畫面。

4、指名朗讀、分組讀、互相學習欣賞。

5、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懂詩句。

6、全班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歷及自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講詩意思。<教師要用鼓勵讚美的話給學生肯定,並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以自讀、自悟為主,培養學古詩的能力。

五、品評朗讀,感悟詩情、詩境。

1、學生閉上自己的雙眼,教師朗誦詩,讓學生想象詩中意境。

2、學生自由誦詩,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所描寫的畫面。

3、逐句品評,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寫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間除草,夜裏還忙於織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幹。寫出了勞動人民晝夜不停勞作的辛苦,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同情。第二句描寫了村裏兒童不懂得除草和織布。但他們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着種瓜。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童趣,同時看出了當時兒童生活的單調。也看出了農村安靜,祥和,具有濃弄的鄉土氣息。

設計意圖:感受田園詩歌的美。

六、拓展視野。

1、想一想,説一説,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每天在幹什麼活?辛苦嗎?你們在家玩什麼?能幫大人幹什麼?

2、背誦默寫這首詩。

設計意圖:古代村民與現代村民相比,有什麼異同。

篇17: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歲時,在石湖養病期間寫下了六十篇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各十二首,總題“四時田園雜興”。詩篇把農民的勤勞,淳樸的美德通過兒童天真活潑的舉動不經意地展現,更顯童趣盎然。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2.背誦兩首古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通過領會詩句內容,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背誦兩首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年之中有哪幾個季節?你能用一首詩來告訴同學們你喜歡哪個季節嗎?(學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習了有關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古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四時田園雜興》,板書課題:《四時田園雜興》還記得我們一年級時學過的古詩《夏日》嗎?那就是詩人范成大的作品,讓我們一起背一下吧!(學生齊背古詩)

2、教師範讀古詩

同學們背的真好,下面我們來學習古詩《四時田園雜興》,請同學們把書捧起來,聽老師讀古詩,注意聽清本課生字的字音,聽清古詩的重音和節拍。

二、介紹作者釋題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范成大關心國事、勤於政務、同情人民疾苦。他的憂國恤民的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1.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雜興就是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相當於平常我們讀到的詩歌中的:無題。只是詩人們有感而發,即興記下。)

2.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閲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學生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並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晝: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裏除草。績麻:把麻搓成線。

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未解:不懂。

供:參加。耕織:耕田織布。傍:靠近。桑陰:桑樹下。

篇18:《四時田園雜興》的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首田園詩,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繪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着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的熱鬧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鄉村,感受生活”,選編本詩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詩文,體驗洋溢着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並由此產生熱愛和嚮往之情;二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是通過樸實而又生動的語言展現鄉村生活,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當家”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誦讀成誦並理解詩意

難點:體會詩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組織者和引導者。鑑於學生對古詩文的接觸已經有基礎,他們喜歡讀詩文,但對詩句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對作者的寫作心境的瞭解必定有一定的困難,還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點撥和引導。所以,我選擇的教學方法重點有兩個:一是引導法,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義,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心境。二是創設情境法。將學生融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情境中,入情入境的體會詩人的心情,達到文本、作者、讀者和諧交融的目的。

【學習方法】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讀的訓練,要以讀為主,尤其是古詩文的教學更要體現和落實“讀”的訓練要求,所以,我引導學生選擇的學習方法就是“誦讀領悟法”,讓學生用“讀、思、議”的`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形式,經歷“初讀正音――讀出節奏――細讀明白――精讀品味――熟讀積累”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詩,激趣導入

學習語文,離不開古詩詞,聽説咱們高新一小的學生不光課文知識掌握的好,古詩詞積累的更是好。今天,我們先來對對詩,看看是不是名不虛傳!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簿鳴蟬,忽然閉口立。

2.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柢――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剛才對的詩都是描寫哪裏生活的?農村還是城市?

向這樣描寫農村生活的詩,我們叫做田園詩。今天,我們再來積累一首古詩,他就是田園詩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中的一首。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3課,古詩三首的第二首,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板書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正音興,興致的意思,還有個音,興旺興盛。)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舊知自然過渡到新課上,便於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將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為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做好鋪墊。)

二、談話,知人解題(知人,知道作者;解題,解釋題目含義)

1..對於范成大,你瞭解他嗎?你知道哪些關於他的事情?

范成大(1123~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為官34年後因病辭官。此後十年隱居在石湖。(江蘇蘇州城南18裏)寫下了六十首大型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也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

2.釋題: “四時”“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園:農村生活;雜興:各種興致)你怎麼知道雜興是各種興致的意思?看註釋。真會學習,看註釋是理解詩文詞句最重要的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有兩步,一是從作者入手,激發學生在瞭解作者的基礎上,產生想要學習詩文的慾望;二是通過對詩題的解釋,讓學生初步知道知道理解古詩句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看註釋和聯繫生活經驗逐詞理解,然後連詞成句,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此環節除了交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之外,還有為後文複習詩文學習方法作鋪墊的作用。)

三、初讀,讀出詩味。

1.初讀,正音: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兩邊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一生讀,正音:

當【 dāng】 當然,適當,當初;當【 dàng】,當鋪,上~,適當。

供【 gōng】,給需要的人應用。~求。~應。~需。 【 gòng】供奉,供品,招供。供詞。

種 [chóng]姓。如宋代有種師道。種 [zhòng]~地。栽~。[zh ǒng]人~,~子。兩~人。

2.再讀,讀出節奏。給詩試着劃出節奏,並按劃出的節奏讀給大家聽。指名一生讀後齊讀!

3.三讀,讀出詩韻。我們都知道,古詩要押韻,你知道本詩中押韻的是那個韻嗎?(a),那幾個字押韻嗎?怎麼才能讀出這個韻味呢?誰來試着讀一讀。大家一起來試着讀一讀。

【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有三步,一是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通讀順,初步感知詩文;二是讀出節奏,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古詩文的基礎,所以對於這首朗讀起來比較簡單的七言詩,讓學生自己讀出節奏,應該是沒有難度的。三是讀出詩韻,主要強調詩的韻腳問題。這一環節除了交給學生讀詩文的方法之外,也充分體現了“讀”的學習方式。)

四、再讀,讀懂詩意。

1.學習古詩,光會讀還不行,還要明白詩句的含義。誰知道以前我們理解古詩文的方法都有哪些?

看註釋,聯繫上下文,問別人,查字典,看插圖。

2.現在就讓我們用上這些方法,和同桌兩個合作學習,試着理解這首詩的詩句的意思吧!

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舉手問老師。也可以做上記號,一會一塊交流。

學生自學,師巡視。

3.質疑:誰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4.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説説詩句的意思。同桌兩個同時彙報,一人一句。

第一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的理解是: 白天在田地裏除草,夜裏還在把麻搓成線,村裏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擔當起家庭的責任。

你從哪裏知道白天,晚上,擔當起家庭的責任。

第二句“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兒童不懂的耕田織布的方法,也在桑樹的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未解,你的理解是――桑陰指――童孫指的是――

【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理解詩意。讓學生自讀自悟,不理解的與同學交流討論,目的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重視學生的合作參與,並運用解題時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此環節重點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的交流的學習方式。)

五、三讀,讀出詩境。

1.思考.當我們理解了詩句含義後,老師想考考大家了:要用詩中的詞語來説。

①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兒女,童孫這兩個詞語中,相信大家應該可以看出,是什麼年齡的人才可以稱成年的男人和女人為兒女,稱小孩子為孫子?(上了年齡的老翁)正是如此,寫這首詩的范成大已經六十多了人,確實是一位老翁了。那詩中的人物真是范成大的兒女子孫嗎?他這樣稱呼,可以看出一種什麼感情來。(親人,親切,讚揚,稱讚)帶着這種感情再來讀一遍詩句。

②他們分別在幹什麼?耘田織布。什麼時候耘田?什麼時候織布?農莊生活,不光光是耘田織布,還有很多的活計,結合你生活中看到的,電視上看到的,書中讀到的,想象一下,他們還要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看看插圖,這些兒女的表情是怎樣的?這麼辛苦的生活,為什麼一天還樂呵呵的呢?一種愉快的心情,為家庭付出很值得,很幸福。真好,孩子們,你們是真正理解了“各當家”的內涵了!那麼,帶着你的理解,齊讀這兩句。

童孫――在哪裏幹什麼?桑陰種瓜。從桑陰一詞,你知道是哪個季節嗎?

詩中有一個字,寫出了幼童的可愛?你知道是哪個字嗎?你從這個字中,還讀出了什麼?(像爸爸媽媽一樣是一個勤勞的孩子;要為父母減輕點勞動的負擔,很心疼父母――)如果這個孩子就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説什麼?從你們的交流中,老師看出了你們對這位兒童的喜愛。將這份喜愛帶入詩句中,讀讀最後兩句吧!

人常説啊,文字是人情感的外在流露,那麼從這首詩中,你知道範成大是懷着怎樣的情感寫這首詩的?讚揚 表揚 讚頌 熱愛

【設計意圖】沒有想像,就沒有詩的意境。本環節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詩文的表面文字,用三個問題“詩中寫了誰?他們在幹什麼?作者是懷着這樣的情感寫的”引導學生想象背後的畫面和景象。體會村莊兒女為了家庭樂於擔當的責任心和兒童可愛勤勞的童真童趣,並從人物稱呼中體會出作者對這種鄉村生活熱愛和讚揚的情感,達到披文入境,昇華感情。

六、第四次讀,熟讀背誦

看來同學們已經將這首詩完全理解了。人常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麼好的詩,趕緊試着背誦下來吧,一會老師要讓男女生比賽呢,還是男生的記性好,還有女生有智慧。

檢查背誦!

【佈置作業】

開課之初,老師就説,《四時田園雜興》有60首,那麼,其餘的 五十九首寫的又是什麼,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查找其中的兩首進行了解和積累.回去以後,將今天學習的這首古詩默寫給爸爸媽媽看,同時別忘了給他們講講古詩的意思。

設計意圖:作業的的佈置有兩個,一是針對本課的重點內容設計的,默寫本首詩,並將意思講給爸爸媽媽聽,目的是為了落實將重點知識進行課後鞏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二是收集范成大的其他田園詩背誦下來,目的也是為了實現用一首帶多首的閲讀教學要求,達到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知識的積澱的目的。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辛勞

讚揚

童孫――桑陰種瓜 可愛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將詩文的重要內容和難點都一目瞭然的呈現給學生,便於學生更好的掌握文本的內容。

篇19:《四時田園雜興》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當家”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閲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誦讀成誦並理解詩意

難點:體會詩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詩,激趣導入

學習語文,離不開古詩詞,大家的古詩詞積累的非常好。今天,我們先來對對詩,檢測一下大家的記憶力!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簿鳴蟬,忽然閉口立。

2.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柢——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剛才對的詩都是描寫哪裏生活的?農村還是城市?

像這樣描寫農村生活的詩,我們叫做田園詩。今天,我們再來積累一首古詩,他就是田園詩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中的一首。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1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二首,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板書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正音興,興致的意思,還有個音,興旺興盛。)

知作者解課題

出示詩人簡介

范成大(1123~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為官34年後因病辭官。此後十年隱居在石湖。(江蘇蘇州城南18裏)寫下了六十首大型組詩——《四時田園雜興》,這也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釋題:“四時”“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園:農村生活;雜興:各種興致)你怎麼知道雜興是各種興致的意思?看註釋。真會學習,看註釋是理解詩文詞句最重要的方法。)

三、初讀古詩,初步感知詩的內容。

1.初讀,正音: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讀出節奏。給詩試着劃出節奏,並按劃出的節奏讀給大家聽。指名一生讀後齊讀!

3.三讀,讀出詩韻。我們都知道,古詩要押韻,你知道本詩中押韻的是那個韻嗎(a),那幾個字押韻嗎?怎麼才能讀出這個韻味呢?誰來試着讀一讀。大家一起來試着讀一讀。

四、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學習古詩,光會讀還不行,還要明白詩句的含義。誰知道以前我們理解古詩文的方法都有哪些?

看註釋,聯繫上下文,問別人,查字典,看插圖。

2.現在就讓我們用上這些方法,和同桌兩個合作學習,試着理解這首詩的詩句的意思吧!

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舉手問老師。也可以做上記號,一會一塊交流。

3.質疑:誰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4.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説説詩句的意思。同桌兩個同時彙報,一人一句。

第一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的理解是: 白天在田地裏除草,夜裏還在把麻搓成線,村裏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擔當起家庭的責任。

你從哪裏知道白天,晚上,擔當起家庭的責任。

第二句“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兒童不懂的耕田織布的方法,也在桑樹的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未解,你的理解是——桑陰指——童孫指的是——

五、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思考.當我們理解了詩句含義後,老師想考考大家了:要用詩中的詞語來説。

①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兒女,童孫這兩個詞語中,相信大家應該可以看出,是什麼年齡的人才可以稱成年的男人和女人為兒女,稱小孩子為孫子?(上了年齡的老翁)正是如此,寫這首詩的'范成大已經六十多了人,確實是一位老翁了。那詩中的人物真是范成大的兒女子孫嗎?他這樣稱呼,可以看出一種什麼感情來。(親人,親切,讚揚,稱讚)帶着這種感情再來讀一遍詩句。

②他們分別在幹什麼?耘田織布。什麼時候耘田?什麼時候織布?農莊生活,不光光是耘田織布,還有很多的活計,結合你生活中看到的,電視上看到的,書中讀到的,想象一下,他們還要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看看插圖,這些兒女的表情是怎樣的?這麼辛苦的生活,為什麼一天還樂呵呵的呢?一種愉快的心情,為家庭付出很值得,很幸福。真好,孩子們,你們是真正理解了“各當家”的內涵了!那麼,帶着你的理解,齊讀這兩句。

童孫——在哪裏幹什麼?桑陰種瓜。從桑陰一詞,你知道是哪個季節嗎?

詩中有一個字,寫出了幼童的可愛?你知道是哪個字嗎?你從這個字中,還讀出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天真、勤勞、好學、可愛、愛勞動)。

從你們的交流中,老師看出了你們對這位兒童的喜愛。將這份喜愛帶入詩句中,讀讀最後兩句吧!

六、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七、知識的延伸

1、説明《四時田圓雜興》還有60首,田園詩人還有很多,孟浩然、王維、陶淵明……(課件)

2、再學習一首(課件)田園詩篇

在古代也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如陶淵明、楊萬里等。老師這裏再提供兩首詩人在田園生活中寫下的詩讓大家欣賞學習:要求大家藉助老師提供的註釋自學古詩,説説詩的意思,並嘗試背下來。

八、總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更是其中的燦爛奇葩,同學們在課後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園詩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學們可以成為象范成大、李白一樣的大詩人。老師期待着你們的大作。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辛勞

讚揚

童孫——桑陰種瓜 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