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8W

課堂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課堂教學設計 篇一

[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認識並積累文中精彩的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從描寫人物語言、神態等重點詞句中感悟人物特點;

3、讀寫結合,學會閲讀寫人文章,領悟寫法特點。

[學習重點]:

讀懂哈爾威船長在輪船被撞時即將沉沒時,是怎樣井然有序地展開救援。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意比較深刻的句子,感悟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學習。

1、介紹有關雨果的作品,引出主人公——船長。(出示雨果的圖片及介紹)

2、板書課題,探討課文是屬於寫什麼的文章,引導學生質疑:船長做了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引導學生學習回憶寫人文章的方法。(順勢課件ppt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思考提出的問題。

1、學生自由閲讀全文,在讀的時候標記生字新詞,才提出的問題並試着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

2、讀完後,先同學之間交流對問題的見解,再指名説説。

3、全班交流,指明説説。

(1)再説説自己在文中積累了哪些生字新詞?師ppt出示自己挑選的詞語,認一認,並思考每一組詞共同表現的內容。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線索。

1、陰森森剖開嘈雜一窩蜂不可開交(遇難)

2、巍然屹立沉着鎮定調遣井然有序沒有鬥毆(救援)

3、猶如鐵鑄紋絲不動沉入深淵忠於職守(殉職)

(2)船長做了什麼?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説説引導學生概括全文內容。

(3)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可以用自己的話語來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話語來概括。抓住關鍵詞:忠於職守。

三、細讀課文,瞭解船長在危難時刻的表現,感悟船長的優秀品質。

(一)、瞭解遇難時人們的表現。

1、讀課文相關內容,標記遇難時輪船的狀況與人們的表現。想一想當時的情形。試着邊讀邊做批註。

2、讀後説説遇難時的情形。體會人們一片恐慌的情景。(在深入體會的基礎上出示輪船沉沒時慌亂的視頻,進入情境的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引導思考:此時人們都在想什麼?

(二)、讀懂全船一片恐慌時,船長如何指揮救援,感悟船長是如何忠於職守的優秀品質。

1、讀一讀船長指揮救援的內容,想一想船長是如何指揮救援的。標記印象深刻的語句,並做好相應的批註。從他的表現中你認識到了一個怎樣的船長?

2、讀後小組內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指揮救援的過程:先是大吼,然後是與機械師對話,在對話後作出命令,指揮控制,提醒,催促。救援中,在救援過程中,你對船長印像最深的描寫是——(生結合有關重點句談看法,師出示相關句子,針對學生的看法適時點撥補充)。

4、在救援之中我們讀到最多的還是關於船長的——語言。從這些語言與神情之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這樣的船長——(學生説)

(三)、瞭解船長殉職的情形,讀懂船長這樣做的原因,進一步體會船長的忠於職守。

1、讀一讀船長殉職時的內容,劃一划船長殉職時的樣子,想一想船長在想什麼。

2、讀完後表達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提出疑。

3、師做適當的補充,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船長的忠於職守。課件出示:完成填空;哈爾威船長,這是一個的船長;這是一個的船長;這是一個的船長;……

4、面對這樣一位了不起的船長,你最想向他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對船長的敬佩之情。

四、回顧全文,瞭解文章描寫上的特點。懂得如何寫人。

1、哈爾威船長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雨果在人物刻畫中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你領悟到了一些什麼?

2、總結全文。

課堂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鞏固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課文內容填寫詞語。

2、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3、4、5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加深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的理解,更加熱愛我國民族文化。

教學準備:投影片

一、語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2、複習:通過上節課我們已知道了莫高窟的位置和概貌。誰願意給我們介紹介紹。(生敍述)

二、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以其遍地的文化遺蹟,滄桑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而聞名於世。莫高窟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立體藝術,所以我們把她稱作祖國西北的一顆(生:明珠)她是歷代文人墨客爭相稱頌,各國旅遊愛好者竟相前往的聖地。以莫高窟為代表的敦煌藝術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這顆“明珠”?

2、師:默讀2-4自然段,思考:為什麼説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生答:那裏有兩千多尊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壁畫,面積不大的藏經洞裏有六萬多萬件文物。

師板書:彩塑兩千多尊

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

藏經洞六萬多萬件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先去看看彩塑吧。瀏覽第二自然段

2、師:你們看到了什麼?生答

(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長達16米,他側身卧着,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3、從他的朗讀中你聽到了什麼?

(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神態安詳)

這些彩塑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相機板書:精妙絕倫)指名再讀

4、哪位來描述一尊你最喜歡的彩塑?

5、此時,你就站在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前,你會説些什麼?

6、本文的結構和我們以前所學的哪篇課文結構一樣。(小鎮的早晨總分)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研究敦煌的學者説國:“敦煌的藝術的載體主要是彩塑和壁畫。”我們已參觀完彩塑,再去欣賞欣賞壁畫。

默讀,並劃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2、交流,朗讀

3、師:壁畫的圖案、色彩是絢麗多姿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有(引讀:)。

4、課文幾處都出現了這樣的句子,這樣的好處是什麼?

我們也來寫寫

出示:遊人們神態各異,有,有,有。其中。

5、看着這些,你的腦海浮現哪些描繪它的詞語?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可是,正如餘秋雨所説:“偌大的中國,竟容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莫高窟步履蹣跚地走過了它二千多年的歷史,大量文物雖然被掠走了,---(引讀第四自然段)

2、師出示資料

3、師:然而,不管這些文物流落到何處,上面始終刻着兩個字——中國。莫高窟屬於中國,而且只屬於中國。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

2、當你看到了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畫,看到這藏經洞裏的珍貴文物,你會想些什麼呢?引導學生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去聯想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結晶”的意思。板書: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3、通過朗讀的方式來讚美一下古代的勞動人民。

三、拓展延伸

1、師:面對這藝術殿堂,一定讓你感慨萬千,此時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前最想説什麼?

2、師:敦煌的藝術古老而又年輕,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讓我們用著名作家餘秋雨的詩句來結束全文

她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

她把人性神化,付於造型,

又用造型引發人性,

於是,

她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

一種聖潔的沉澱,

一種永久的嚮往。

她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

在她的懷抱裏,

神人交融,時空飛騰。

於是,

她讓人們走進神話,

走進寓言。

在這裏,

狂歡是天然秩序,

釋放是天賦人格,

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

我們是飛天,

飛天就是我們。

(六)欣賞

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長達16米,他側身卧着,眼睛微閉,神態安詳。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壁畫上的飛天,有的對鏡梳粧,姿態優雅;有的撲蝶嬉戲,流連花間;有的手託果盤,採摘蟠桃;有的彈琴吹簫,自我陶醉;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課堂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材及網站資源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第六冊的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它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從光和聲兩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從動物、植物、礦物等三方面介紹海底的物產,從而讓人們認識到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對於本課可採用網絡環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它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地理、環保、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學科知識。

1、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在多媒體網絡環境的作用下,幫助學生了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過程與方法:利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完成學習報告,培養高級思維能力和信息蒐集、處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學習的平台上進行小組協作的形成性評價,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在網絡環境的作用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網絡,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3、網站資源分析:

本課的難點是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但僅僅從語言文字上了解,顯得是那麼蒼白,因此,我從Internet上搜集了有關資料,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製作了這個主題網站。

《海底世界》是根據人教版課文《海底世界》製作的專題網站。該網站試圖以人性化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利用網站開展學習活動的需求、方式、效果,來開闢出網絡環境下語文教學的新陣地。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以“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為主要指導,充分利用主題網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索式學習。

三、學法指導:

1、學生狀況分析:

知識水平:能讀懂文本並能依據特點情景展開合理想象。

學習能力:基本能進行合作學習,深入探究新知。

信息素養:基本能作普通的電腦操作和上網搜找資料。

2、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了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

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小組協作利用專題網站進行關於海底植物、海底動物、海底礦產、海洋樂園等方面的探究,解決感興趣或想要了解的問題,完成學習報告。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課題

激情談話,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引出課題。針對課題提問,自主初步瀏覽網站。

(二)自由讀文正字音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教師點評。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第2、3自然段。

A.提出任務:你認為海底世界“奇異”在哪裏?把有關的語句粘貼下來。

你最喜歡哪幾句話?粘貼下來,並讀一讀。

學習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B.師生交流

(1)交流“奇異”的語句。

(2)交流最喜歡的語句。

指導朗讀:

你認為如何讀?

C.教師小結。

過渡:海底不單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不信我們又去看一看。

2、合作學習4—6自然段:

A.提出合作任務

4—5自然段從哪些方面寫出海底世界物產豐富的特點?

你們小組最喜歡讀哪個自然段,並想一想為什麼?

小組討論: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B.學生3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C.師生交流:

交流問題。(指名回答)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交流問題。請小組朗讀。

交流第4自然段:你們為什麼喜歡這個自然段?

哪些語句體現動物的多?(三萬種)

作者重點抓住哪方面寫?(活動方法)

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

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多媒體展示動物的活動方式,通過豐富的視聽效果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D.教師小結。

3、迴歸整體。

圍繞板書,引讀最後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網絡探究我能行

1、教師介紹網站相關內容

2、提出探究方向。

3、介紹學習報告和評價標準。

4、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感興趣的問題。

5、交流彙報。

6、教師小結。

五、設計思路

這一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仿真情境中學習,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協作、探究,最終分享信息的能力。通過分小組自主、協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設計 篇四

教材分析:

題目上看是一篇論事的文章,學習論事的文章就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事件的敍述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題目為一個動賓短語,謂語的詞“送”,賓語“陽光”,讀了這個題目我們也許會想:是誰送陽光呢?送陽光給誰呢?為什麼要送陽光呢?陽光如何送呢?送的結果又怎樣呢?學生有了這些疑問,正是這個題目的表達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通過閲讀,學習苗苗關心、幫助他人的品質,養成關心他人,樂於助人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感受文中散發的濃濃的親情,懂得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1、設疑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陽光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給別人送過陽光嗎?有一個叫苗苗的小女孩就送陽光,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那就請同學們來閲讀課文。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熟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採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正音,標出自然段。

(3)範讀課文,加深對課文感情的體會。

3、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重點指導:

①苗苗沐浴在陽光中的情景。

②當苗苗看到裙子裏充滿陽光時會怎麼想?然後又是怎麼做的?

(3)指導學生閲讀第三、四自然段。

在讀中體會:苗苗把陽光帶回家後發生了什麼事?苗苗包得嚴嚴實實的陽光怎麼沒有了呢?而奶奶為什麼説沒有丟?讓學生邊讀邊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和合理的想象,體會苗苗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奶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①用“一就”説話(體會急切心情)

②聯繫課後説的內容:奶奶後來説的話是什麼意思,談談自己的理解。

4、昇華主題。

(1)你學完這篇課文後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2)你以後也會給別人送“陽光”嗎?

5、讓學生表演這個故事。

課堂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積累“交卸、奔喪、頹唐”等詞語

(2)、學習課文抓住典型細節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來表現主題的方法

(3)能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從點點滴滴中感受親情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範讀、誦讀、討論、體驗,品味文中最動情的描寫,並探究其作用

(2)、回顧父親的愛,向父親寫封感謝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父親的背影,感受父愛子的一片深情,激發學生熱愛父親、孝敬父親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背影”的描寫,體會父愛子的深情

難點:品味文中最動情的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示範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作家,他踏着春天的腳步而來,給我們帶來春花春草圖,獻上春雨迎春圖,然後匆匆而去,帶着我們去看梅雨潭那奇異的綠,欣賞荷花潭那上空美麗的月色這位作家是誰呢?(朱自清)今天,在行進的途中,他還會娓娓動聽的給我們講一段他父親的故事,聽聽作為兒子的他,怎樣看他的父親的

説到兒子眼中的父親,老師想起了流傳甚廣得一篇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

兒子眼中的父親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麼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了”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説實話,他的看法相當高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學者,遺憾的是我瞭解您太晚了!”

師:看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麼?

生1:我明白了對爸爸的看法隨着年齡的變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東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貴

師:確實如此啊,雖親近如父子,但有些東西,只有在時過境遷以後,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親、領悟父愛的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概述本文的主要內容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本文寫了哪幾件事情?

方法:引導從表示時間的詞語入手,就容易找出來

明確:寫的事有“奔喪”;“車站送別”;“別後思念”等最主要的是“車站送別”

(2)這幾件事情作者是通過哪個詞語連接成一篇完整的課文的

(背影)

(3)文章中出現了幾次背影,你在文中能找出來嗎?

(四次)

(4)分別出現在文中的那些段落?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嗎?或者在背影前面加一個動詞,來概括一下主要內容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5)作為兒子的朱自清,在文中多次流淚,你能找出來嗎?

三、聽讀課文,捕捉最動人的畫面

1、下面,請同學們聽課文的朗讀錄音,找出最讓你感動的畫面

第二次的“背影”是“買橘子時的背影”還是的“背影”

A:人的特徵:老人的。背影,胖子的背影,腿腳不便者的背影

B:人的處境:一個剛失去母親者的背影;一個剛失業的人的背影,

C:觀察者感受:一個令人心酸的背影,一個令人感動的背影,熟悉而又陌生的

5、父親真正讓兒子感動的是背影嗎?

明確:是從背影上感受到的你愛

衣着:黑布小帽、黑不大馬褂、深青布棉袍——(家中有人去世,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體態:肥胖

走路姿態:蹣跚、慢慢(走路蹣跚的父親要經過鐵道,一不小心就會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擔心的!)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動作:探、攀、縮、微傾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麼地令人揪心啊!“縮”字説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麼得緊張啊!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台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年齡:老年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悲傷地背影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感動地背影

內心充滿傷痛的背影

3、視頻欣賞:

讓我們欣賞一下電視散文《背影》中的這一畫面

A請同學們聯繫“背影”描寫之前的所有內容,認真研讀、思考,思考:父親的這一背影,是否讓作者有所觸動?表現在哪裏?

明確:有表現是流淚開始時對父親行為的不以為然

B父親真正讓兒子感動的是背影嗎?

明確:是從背影上感受到的你愛

C這種愛和平時一樣嗎?

①對父親的感激、感動:

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台買橘子;這一背影讓我瞭解到父親的愛子之心,對他的種種做法“我”由衷地感激

②對父親艱難生活的同情:(特定環境)

禍不單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慘淡、生計難維直至寫作時已經是“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勸慰我——天無絕人之路

買橘子時的蹣跚艱難的背影,一下子引發“我”的聯想,家庭生活的重壓何時才能解除,父親的這種艱難還得延續支撐;

③對父親愛子情深的理解: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説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裏的“説定”,實際上是説而不定,很好地表現出父親當時的矛盾心理

“熟識”一詞,説明父親囑託的這個茶房該是靠得住的;

“再三囑咐”,表明囑咐茶房遍數之多,不厭其煩,反覆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

“甚是仔細”,表明囑咐內容之詳,把送行中應該注意的細微末節都提到了這些用語,強調説明父親已經為兒子上車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但用得恰到好處,使父親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父親不放心茶房,親往為“我”送行,幹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買桔時的背影讓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原來這都是親子之心,憐愛之情,這是非他人所能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④對自己誤解乃至責怪父親的深深懺悔:

總覺他説話不大漂亮

暗笑他的迂

對父親特殊時刻所表現出的照顧關心,不僅不領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棄,但當為自己艱難買橘的過程特別是“背影”映現時,內疚、愧悔,無聲的譴責,藉助有形的“淚水”表現了出來

⑤對父親未來生活的憂慮: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後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

對父親的感激、理解,為自己幼稚的舉動的深深懺悔、自責,都伴隨着“淚水”傾瀉而出

淚水直接指向背影,背影總被充滿淚水的雙眸所關注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愛,淚水噙滿了兒子對父親的疼惜,背影與淚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間相愛相憐的至愛親情

四、如果這個背影就是你的父親,此時此刻,應該怎麼做?

作者一方面為理解到的深深的父愛而感激流淚,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當初對父親的愛不理解而自責慚愧“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得他説話不大漂亮”“我心裏暗笑他的迂,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你父母平時為你做的細小的事時,你是怎麼想的?

1、師舉例:因自己背心發冷的病,所以,天氣稍一轉涼,母樣就念叼要多穿衣服我不耐煩了後來我想到了:“媽,你真好不過,我現在不冷,冷的話,我自己會穿的”還有,弟弟回家吃飯,母親總要想方設法多燒幾個菜,可弟弟們吃着,沒反應,好象沒發生什麼事

2、你們暢談:你有沒有——父母為你付出時,你沒反應?或者父母為你付出時,你還體會不到,甚至“好心當作驢肝肺”,責怪他這樣那樣的?

3、孔刃非教授説“孝敬一定是在當時不要説等我掙了錢再來孝敬、等我當了大官再來孝敬不孝敬父母,你掙那麼多錢幹什麼?當那麼大的官幹什麼?”父母對子女的愛深厚無比,你都不孝順,那麼你還會教順誰呢?只有從愛父母做起,才會關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愛我們這個社會

五、結束語

有人説:“父愛象一張弓,折彎身軀蓄一生之勢把孩子射向遠方”父愛如山般厚重,如海洋般深沉,如天空般廣闊,如鬱金香般含蓄在這種愛的光環籠罩下,我們應該知道:我們都是幸福的!

同學們,父愛時時縈繞在我們周圍:我想寫一首詩來讚美父愛,總覺得我的詞句在父愛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我想,還是找一首歌來歌唱父愛吧,其實,只要我們能理解那份愛、懂得那份愛、珍惜那份愛就足夠了,這樣,我們便能永遠沐浴在父愛的陽光裏

課堂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户、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準備:知道陽光是什麼。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教學過程:

(一)、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麼啊?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裏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

(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並理解詩歌的畫面

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麼樣?

2、藉助教具,教師有感情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

提問:”陽光先照在什麼地方呢?“”接着陽光又照在什麼地方?“”陽光再照到什麼地方呢?“”最後陽光照在什麼地方?“小結:”陽光先照在了窗上,接着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後啊,照在了媽媽的眼裏。“

3、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掌握詩歌中的幾個動詞。

提問:”陽光,在什麼上爬着?“”陽光,在什麼上笑着?“”陽光,在小溪上怎麼樣?“”陽光在媽媽的眼裏又是怎麼樣?“(教師逐一提問個別幼兒,要求幼兒用詩歌的原句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回答後,請全班幼兒一起念一遍原詩句。)提問:”為什麼説陽光在窗上爬着?在花上笑着?在溪上跳着?在媽媽的眼裏閃着?“

(三)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藉助掛圖,幼兒嘗試完整地朗讀詩歌。

2、幼兒第二遍完整地朗誦詩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師朗誦4、請個別幼兒朗誦詩歌。

(四)帶領幼兒到户外感受陽光,找找陽光都照在了那裏。

活動延伸幼兒把尋找到的”陽光“畫下來,至少要四樣,為下次活動的仿編”陽光"的詩歌做準備。

課堂教學設計 篇七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2、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3、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先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為本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後,抽取重點段落進行詳盡地分析。在教學的最後階段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並引導其欣賞羅中立的名畫《父親》。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及示教學突破】

1、重點:

⑴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⑵體會文中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⑶分析本文的剪裁,感受本文詳略得當的敍事特點。

2、難點:

作者的寫作極其“誠實”,引導學生加以體會。

【教學突破】

作者在描寫父親的背影時,用了多個動詞,這些詞將父親頹唐的老境和我對父親的憐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這些詞加以分析。另外,對作者的心理作深入探討就會體會到作者是在“誠實”的寫作,這正是這篇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

【教學準備】

1、查閲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

2、對名畫《父親》的相關資料應有所瞭解。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導入課文,介紹背景資料。

2、敍述事件,進入新課學習。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4、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5、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6、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

一、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1、師:同學們,一個月的寒假剛剛過去,大家一定和父母親人們在一起渡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感受到了濃濃親情。請大家回憶一下,你父母疼愛你的哪件事深深地感動了你呢?

抽學生講述。

2、師:很好,剛才大家講了讓自己最感動的事。本課描寫的是“背影”,是讓作者望而淚下的父親的背影。它到底是怎樣的呢?

3、板書課題,介紹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

學生活動:

1、積極思考,回憶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踴躍發言,講述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注意情節的完整性。

2、聽了教師的話,均感到好奇:背影有什麼好寫的呢?看着背影就能落淚,可能嗎?對新課學習產生興趣。

3、仔細聽教師講述,作相應記錄。

二、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教師活動:

1、抽幾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

2、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⑴人物、事件、地點。

⑵不能理解的詞句。

⑶自己認為感人的地方。

⑷寫背影的語句。

學生活動:

1、分段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2、默讀課文,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

三、深入理解

教師活動:

1、師: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麼?

2、師:這篇文章主要寫什麼?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還是我的家庭困難?

3、師:文章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請試着概括一下。

4、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見到的?

5、與學生共同理清文章脈絡,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學生活動:

1、生:是課文第一句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生:文題是背影,寫父親的愛子之情,還有我對父親的眷戀。

3、生:一共寫了四個。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4、生:父親買橘子的背影。

5、討論發言,理清文章脈絡。

四、本課小結

本課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導入課文,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了感情基礎。隨後學生通過反覆閲讀知曉了文章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理清了文章脈絡,對文中滲透的濃濃愛意有了較為切實的感受,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五、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背影

朱自清

開篇破題惦記背影(思念父親)事情經過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鋪墊背影(細心關照)4~5望父買橘刻畫背影(望父買橘)6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父子分手)結尾抒懷再現背影(別後懷念)7

第二課時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重點研讀第6段。

2、感受文中樸實語言所飽含的深情。

3、閲讀理解2、3、4、5段。

4、進一步感受父親對“我”體貼入微的關懷。

5、輔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

6、完成隨堂練習。

一、重點研讀第6段

教師活動:

1、抽一個學生朗讀第6段。

2、師:課文哪兩個地方着重寫了父親的背影?

3、組織學生討論:在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作者用了一些極富表現力的詞語來作細緻描寫,請把這些詞找出來加以體會,並説説這段描寫在文中有什麼效果?

4、師:我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麼“淚很快流下來了”,又為什麼怕父親看見?

5、組織學生討論:課文中“我”總共流了幾次淚?分別是在什麼情景下流的,表明了什麼?

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6、師:父親為什麼“心裏感到很輕鬆似的”?

點撥:父親覺得總算儘自己的能力為兒子做了件事,因而感到輕鬆。

7、師:在送別過程中父親説了幾句話,是哪幾句,這幾句話有何意味?

點撥:這些話藴含着許多憐惜、體貼和依依不捨之隋。

學生活動:

1、充滿感情的朗讀。

2、思考回答。

生:一是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時候;另一個是父親送我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在討論過程中注意感受文中關鍵詞的作用及樸實語言所飽含的深情。

注意文中動詞和形容詞的表意作用,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4、生:作者領會到父親的愛,禁不住淚流滿面,卻又怕父親看見擔心。

5、積極參與討論,在教師指導明確答案。

6、用心體會。

7、生:“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裏邊沒人。”

二、閲讀理解2、3、4、5段

教師活動:

1、讓學生細讀第2、3、4、5段。

2、師:“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3、師:4、5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了父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當時感受到這種關懷了嗎?

讓學生找出文中心理描寫的語句,重點探討“我”前後心理的變化。

4、師:“其實我那時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這句話有何作用?

學生活動:

1、細讀相關段落,感受父親對兒子體貼入微的關懷。

2、生: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3、生:父親本打算讓茶房陪我上車,後來終究不放心,決定自己去。送我上車時特地選了一個靠近車門的位置,又囑咐茶房照顧我,並再三叮囑我路上要小心,這些都表現了父親對我的關懷。

4、研討這句話的作用。

三、完成隨堂練習

教師活動:

1、抽學生完成隨堂練習一,瞭解學生對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2、導人隨堂練習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説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加以明確。

學生活動:

1、藉助工具書或查閲相關資料完成字詞練習。

2、獨立思考重點字詞在文中的含義,在教師指導下深入體會。

四、本課小結

本節課着重對課文第6段進行了分析,引導學生感受到了作者樸實、細膩的描寫中所藴含的深情,分析了一些動詞、形容詞等在描寫中的表達效果。另外,本節課還對課文的前半部分進行了分析,使學生對文中的父子之情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五、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背影

朱自清

三次流淚:

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感動之淚(望父買橘父子離別)

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見面背景:

祖母死了

父親失業

第三課時

教師指導

1、指導學生寫作。

2、引領學生品析名畫。

學生活動

1、用樸實細膩的描寫來刻畫人物

2、品析《父親》,培養藝術鑑賞力,得到美的薰陶

一、小作文

教師活動:

1、導人課後思。考與練習二,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2、鼓勵學生髮言,朗讀自己的作品。

3、當場點評。

學生活動:

1、嘗試用樸實的語言來描寫某個人做某件事的過程和情景。

2、舉手朗讀自已的作品。

3、聽教師點評,找出不足點加以完善。

二、名畫賞析

教師活動:

1、對油畫《父親》的創作背影作相應介紹。

2、讓學生細細品味,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感受。

3、加以點評,對學生進行情願教育,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學生活動:

1、聽教師講述,思考作者的創作意圖。

2、品析。

3、在教師引領下用心體會。

三、本課小結

學以致用,本課的小作文就是針對作者在這篇課文中的寫作手法對學生進行的訓練。而名畫賞析除了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力外,還應根據其創作背景及作者的創作意圖作一些更深層次的探討。

四、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父親

羅中立

背景:經過辛勤勞動換朱的一片金色的豐收景象

古銅色的老臉

車轍似的皺紋

犁耙似的手

破舊的茶碗

缺了牙的嘴

我們精神上的父親

五、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背影》是篇傳統課文,有報道説某出版社在編選教科書時打算將這篇課文刪去,其理由有二:一是父親的形象不夠瀟灑;二是父親攀爬月台是違章行為,且很危險,會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可就這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教學探討與反思】

1、整體把握內容最好從理清全文脈絡人手,全文的脈絡舒以列表板書。

2、文中所流露的真摯感人的父子之情很容易感知,不用在上面花太多時間。應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理的變化。課文寫得十分坦誠,作者在文中前後的心理是不同的,起初認為父親説話不漂亮,暗笑他的迂,後來看到父親爬月台的背影,才良心發現,感受到父親的愛。深入體會“我”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