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多篇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一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同學們,我們開始上課。先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詞語。板書:永生。請你讀。什麼是“永生”?

2、繼續看老師寫。  板書: 的眼睛。一起讀。

二、初讀解題

1、眼睛怎麼能永生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翻到86頁,快速地讀讀課文,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了。然後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開始吧!

2、同學們讀得很認真。你解決這個問題了嗎?指名説。

3、你很會讀書。永生的眼睛在文中指的就是把眼睛角膜捐贈給了需要幫助的人,眼睛角膜在別人的生命中得到了永生。板書:眼睛角膜  讀讀這個詞。

1)關於眼睛角膜你有哪些瞭解呢?

2)幻燈1。老師這兒有一份資料,快速默讀一下。

現在你對眼睛角膜有了哪些認識?

3)老師還想告訴大家的是:人死後,如果願意捐獻眼睛角膜,那麼通過角膜移植還能使盲人重見光明呢!

4、我們來看看文中幾次寫到捐獻了眼睛角膜?

交流:兩次。哪兩次。第一次是捐贈了琳達媽媽的眼睛角膜。第二次是捐贈了琳達爸爸的眼睛角膜。你找找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

5、每次捐贈眼睛角膜琳達的態度是怎樣的呢?默讀課文,畫出她的表現。

三、細讀感悟

(一)走進兩次捐獻。

1、第一次,琳達的態度是——痛苦難忍 。

請讀讀書中具體的句子。

幻燈2

1)相機正音。(評:這兒有組多音字,衝進了 衝着爸爸。你讀的很好。)  我們一起讀讀。

2)你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麼?(痛苦、生氣、不情願)你來讀讀。

是呀,媽媽剛剛去世就有人要取走她的眼睛角膜,這怎能不令琳達感到生氣呢?誰還願意來讀讀?

3)你還讀出了什麼?你來讀讀。

是呀,眼睛角膜是媽媽身體的一部分,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離去時身體卻少了一部分,這對14歲的琳達來説,多麼痛苦。帶着這份感受誰再來讀讀。

4)現在,他的這份痛苦和不情願你感受到了嗎?一起再來讀讀。

2、第二次,琳達的態度是——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遵從遺願

幻燈2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

1)指名讀句。

2)遵從遺願還可以説成是遵照遺願、按照遺願。

3)一起讀。

3、是什麼使琳達的態度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是父親的話。

(二)走進父親的兩次語言。

請你用波浪線畫出父親説的話,讀一讀。指名交流。

幻燈3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1、誰來讀讀第一段話。

2、這段話中的“有意義”指的是——

3、你能結合下面這段話把“有意義”説得更具體嗎?

4、是呀,光明天天伴隨着我們,我們不足為奇;可盲童的世界又是怎樣一幅景象呢?幻燈4 深情旁白。

5、同學們,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         ,那多麼美妙!誰還能説?

6、看着這一幅幅動人的畫面,聽着這一聲聲感人的話語,同學們,你會覺得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點紅。

把父親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

(三)父親的話不但使琳達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影響着温迪。誰能讀讀温迪的話?

幻燈5: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我死後,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

1、温迪得知媽媽捐贈了外公的眼睛角膜後是怎樣的態度?驕傲。

2、為誰感到驕傲?  你還為誰感到驕傲?

3、這一家子都令我們感到驕傲。讓我們帶着這份驕傲讀讀句子。

4、幻燈6: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                               。

(一片愛心、為他人幸福着想的精神、為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品德……)

5、現在你怎麼理解“永生的眼睛”?

6、是的,永生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眼睛,更是他們為別人着想,無私奉獻、關愛生命的精神。這種精神也將得到永生。

7、讓我們齊讀課題,永生的眼睛。可以把這個問號擦去了吧。

四、補充昇華

1、同學們,課文到這裏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並沒有結束。下面請大家靜靜地聽一聽故事原文的結尾。幻燈8。

2、你此刻最想説什麼?請拿起筆來寫一寫。

交流。

3、老師這兒有一首詩,就是其中一位受捐獻者寫給温迪的。

幻燈9。最美的詩章也無法表達我內心的感慨,

我曾經是一位遠離光明的人,

當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時候,

我想到了盲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像她想象的一樣用三天寶貴的時間,

去看看身邊的親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運的,海倫·凱勒沒有實現的夢想我卻圓了,

因為你——温迪,給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是美國著名的作家琳達向我們講述了他們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讚美了他們高尚的品質。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後親自捐獻了因病去世的父親和因車禍喪生的女兒的角膜,這是多麼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傳統觀念和思想認識的昇華。當年十四歲的“我”和現在十四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態度,也反映了前輩的言傳身教對後輩所產生的影響。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語言生動細緻的描寫,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寫法。

2.讓學生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進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前學生準備:查找有關捐獻器官的資料,調查周圍人對捐獻器官的認識、態度。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等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歐洲諺語:“一顆善良的心,就是一桌永恆的筵席。”正因為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人間處處顯真情。可見,善良和愛是人世間永恆的主題。我們領略了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和受眾人愛戴的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這都源於他們有着一顆善良的心,源於他們對世人的一種大愛的精神境界。今天,讓我們帶着一顆温潤的心,一顆感恩的心,走進琳達一家,領略他們一家三代無私而偉大的愛。

二、讀通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

a自由放聲朗讀課文一次,遇到難讀的字詞或句子多讀幾遍,力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b讀後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2.檢查詞語

捐贈角膜給予重見天日不假思索平靜熱淚盈眶

3.讓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説説什麼是“角膜”以及對“角膜”的認識及其捐獻角膜的意義。

三、理解課文

1.這篇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2.琳達,琳達的父母親,還有琳達的女兒温迪,她們對捐獻眼角膜的態度一樣不一樣?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a出示句子。“你怎麼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衝着父親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琳達對捐獻眼角膜是怎樣的態度?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讀句子,體會琳達的氣憤。對父親的氣憤正好説明了琳達對母親那深深的愛。難道父親就不愛母親了嗎?——不是的,那是因為——出示)

b"琳達,"父親做在我身旁,平靜到説,“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哪個詞表現了父親對捐獻角膜的態度?

父親的平靜是因為——“如果我們的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父親的平靜是因為——他和媽媽很久以前就決定死後捐贈器官了。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琳達一家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自願把眼角膜捐贈出來,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敬佩,讓人感動,也教育了周圍的人,所以説他們的這種精神是永不磨滅的。

這篇課文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作者刻畫了兩個讓人終身難忘的形象:善良,樂於助人的父親和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讓人尊敬,讓人懷念。

文中的父親用耐人尋味的話語教育了“我”,影響了小温迪,使小温迪為媽媽和外公感到驕傲,“我”也為小温迪從小就具有愛心而感到驕傲。教學時,以“情”為主題組織教學,採用倒敍的方法,從故事的結尾出發,抓住“驕傲”一詞引導學生個性化閲讀,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父親話語的意思和“我”態度的變化,深入體會“永生”的含義,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學過的一些讀書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生動細緻的描寫人物語言,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表達方法。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親捐獻角膜這一舉動的深遠意義,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教學難點:

抓住父親的語言來理解一家人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看法的轉變。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及相關事例。

【教學過程】

一、閲讀資料,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

《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多麼盼望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呀!她的願望能實現嗎?根據你課前收集的資料説説你的看法。

2、補充資料:

請同學們快速閲讀下面的資料:

(投影出示)

資料一:

據衞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資料二:

目前美國有超過84000多名患者登記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登記等待患者。2004年僅有30%的等待者獲得了器官移植,而剩餘的70%的等待者必須繼續等待他們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個人會因為無法等到器官移植而喪失生命。

3、看了這兩段資料,你想説什麼嗎?

二、揭示課題,初步感知

1、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角膜捐獻的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書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想説什麼?

2、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3、自由讀課文,然後説説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動?

三、熟讀精思,探究文本

1、文中有兩處地方都出現了“驕傲”這個詞,請找出這兩句話,讀一讀。

2、出示這兩句話: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温迪而驕傲。”

説説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麼感到驕傲?

3、“我”一開始對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是怎樣的態度?

閲讀第四自然段,重點感受琳達那痛苦、難以接受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

4、是什麼使我改變了態度?

學習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

投影出示:

⑴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⑵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説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這兩段話之間有什麼關係?

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悟。

5、温迪為媽媽和外公能捐贈眼角膜感到驕傲,實際上也是為他們的什麼感到驕傲?有感情讀讀温迪説的這句話。

6、“我”為什麼為温迪感到驕傲?

7、父親離去了,他給人們留下了什麼?課題中的“永生”指的是什麼?

8、父親這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和小温迪,“我”從原來的不接受到遵從,在到後來的自願捐贈。閲讀原文結尾:(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温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温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1、同學們,讀了琳達一家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2、帶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人物的語言。

六、課外拓展,實踐活動

1、向你身邊的人講述這個故事,並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向他們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2、寫一封倡議書,號召你的小夥伴參與到器官捐獻的事業中來。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4、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5、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及相關事例。

6、小調查:問問你身邊的人們,他們對器官捐獻的事情瞭解多少?他們願意捐獻自己的器官嗎,為什麼?

教學過程:

一、閲讀資料,交流感受

1、教師導入:《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可是她只能用手去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給多好呀!請同學們快速閲讀下面的資料:

2、看了這兩段資料,心中有什麼話要説?

引導學生談一談對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後捐獻器官或遺體,你會同意嗎?你是否願意在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或遺體?

二、默讀精思,探究文本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學們學習之後一定會對器官移植產生新的看法。

2、默讀這篇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説説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樣做的。

3、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2)檢查朗讀情況,説説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樣做的。

三、、大膽評議,深化感受

1、師:讀了課文後,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請與組內同學交流一下,並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依據。

2、(當學生説喜歡琳達父親時)請學生找出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

a、投影出示句一,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説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

b、投影出示句二,引導學生討論:第二處語言與第一處語言有什麼關係?

c、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悟。

師:看來,這位父親不僅以自己的言行影響了琳達和温迪,也教育了我們大家。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靈魂必定得到永生。除了父親,還有喜歡的人嗎?

3、(琳達母親)是啊,文章雖然對母親的描述是輕描淡寫的,但我們卻能感到她那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

4、(琳達)琳達是貫穿全文始終的人物,她不僅愛父母,愛孩子,也愛別人。她同樣是個 非常有愛心的人。

5、(温迪)課文對她的毛寫着墨不多,從哪兒看出她很懂事?

6、出示8、9小節,學習體會含有“驕傲”一詞的句子。

a.引導學生説一説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麼感到驕傲,從中體會到什麼?

b.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6、課文到這裏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並沒有結束。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故事原文的結尾,讀後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7、課文學到這也結束了,現在你明白了課文為什麼叫“永生的眼睛”了嗎?

四、交流體會,延伸課外

學完課文,你對器官捐獻有什麼新的體會?你打算做些什麼?

鼓勵學生課後通過辦板報、廣播、寫倡議書等方式向家長及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課後體會: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體會,特別是父親的兩段話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應引導學生反覆研讀有關語句和段落,透過字面體會人物的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如在體會父親教育“我”的第一段話時,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説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讓學生結合課前查閲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在理解有關父親的第二處語言時,可引導學生思考:第二處語言與第一處語言有什麼關係?最後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貫起來體會父親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按照提示語的要求,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繫上下文進行體會,從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兒温迪的思想感情。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或調查周圍人們對捐獻器官的認識、態度,瞭解為什麼會有人反對或不願意捐獻器官,為學習本課做好準備。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不難理解,課堂上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要讓學生先讀提示語,把握閲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註。之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教學時,我自己努力注意朗讀的指導,以求使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意深厚,但我感覺沒有充分注意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感情。指導朗讀的方式也比較單一,沒有小組合作的方式等讀好人物的對話。當然,我覺得在學生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能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並談談自己從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麼啟發,有什麼感想,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進一步加深體會。課後可讓學生進一步蒐集、整理資料,通過寫倡議書或辦板報的形式向人們宣傳捐獻器官的意義。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五

【設計理念】

以“情”為主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閲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目標】

1、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3、學生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蒐集有關包括眼角膜在內的器官捐贈資料。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提出問題,蒐集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詩歌引入,鋪墊情感

1、出示詩歌:《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恆的痛苦,

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過流水的閃爍,

宛如水底的珍珠。

2、(教師朗誦)這是一位曾經遠離光明的人,在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後,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寫下來的。是誰為他捐贈了角膜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永生的眼睛》。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不是一首普通的詩,這是一首獲得温迪捐贈的眼角膜的人書寫的情詩,表達了他重見光明後的內心感受。以此詩作導入,配之教師深情朗誦,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文興趣,還能為課文的深入學習墊定了一個情感基調。

二、初讀課文,感知語言

1、一讀,做到不漏讀、不錯讀,教師指導朗讀難以讀通的的句子,引導學生正音(捐贈、盲童、熱淚盈眶、屢次、遵從、摟住),注意多音字“重”的讀音。

2、再讀,邊讀邊思考邊動筆,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

設計意圖:言語學習的起始環節,要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去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倒,讀後訂正,意在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正誤的識別與判斷能力,讓學生畫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和段落,能使學生初步感知這是一篇感情至深的文章。

三、讀中品味,領悟情感

1、全班交流,學生讀出自己圈劃的部分,並聯系談談自己的理解。

2、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重點研讀:

⑴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讀,自由談感受。

②為什麼説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結合課前查閲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談感悟)

③如果是你,你能給予他人哪些東西?

⑵“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我的女兒温迪自幼酷愛畫馬,她的作品屢屢獲獎。父親接着説:“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①讀,質疑。

②文中的“我”是誰?為什麼會為“我”而感到自豪?從中體會到什麼?

③如果你是那個接受眼角膜的盲童,在他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見到了世界、見到了陽光,見到了夢中的親人……你最想跟温迪的外公,那個無私捐獻眼角膜將你從黑暗帶向光明的人説些什麼呢?

⑶把父親的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送進去。

設計意圖: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環節,在學生自由感悟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讀中談感受,讀中質疑,讀中進行角色互換。文中父親的一種無私情懷如涓涓流水滲入學生心田,受到刻骨銘心的薰陶和感染。

四、設置懸念,引發下文

1、大家回憶一下,作者也就是文中的琳達,一開始當她得知父親要無償捐獻離開人世的媽媽的眼角膜的時候,她的心情是怎麼樣的?當她聽了父親的話以後,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2、琳達把外公捐贈器官的心願告訴她心愛的女兒──温迪時,她會有怎樣的表現?

3、那個寫詩的人的眼角膜是爺爺捐的嗎?這個問題學生心中有疑惑,老師也很想知道,那麼我們一同期待。

設計意圖:父親的話説給誰聽?父親為什麼要説這樣的話?父親的話是緣於“我”對父親要捐贈死去母親的眼角膜的不解和痛苦,“我”的不明白被父親的話釋然,“我”的痛苦難忍被父親的平靜和真誠所撫慰。這一環節,使學生能最終領悟琳達情感轉變的精神力量的來源,還會對你、我以及温迪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最後的疑問是開課時種下的,再度提起,又一次激起學生的閲讀期待,為下一節課營造了良好的開端。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學過的一些讀書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生動細緻的描寫人物語言,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表達方法。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親捐獻角膜這一舉動的深遠意義。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操。

【課前準備】

1、按課文前的“連接語”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通過讀書,上網等途徑瞭解器官捐獻的知識、史料及社會現狀。

3、通過調查、採訪,瞭解周圍人對捐獻角膜的態度:

調查表如下:

姓名______年齡______職業______學歷______

⑴ 您聽説過捐獻角膜嗎?( )

⑵ 您身邊的人捐獻過角膜或接受過角膜捐獻嗎?( )

⑶ 您對捐獻角膜的人是什麼態度?( )

① 覺得了不起

② 認為出風頭

③ 無所謂

⑷ 您會捐獻角膜嗎?( )

⑸ 您對我國捐獻角膜的現狀有那些瞭解?( )

【教學過程】

一、閲讀資料,交流感受

1、《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多麼盼望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呀!她的願望能實現嗎?根據你課前蒐集的資料和所做的調查説説你的看法。

2、師補充資料:

(投影出示)

資料一:

長期以來,中國人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觀念,器官捐獻,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一個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只有兩千分之一重見光明的可能。

資料二:

鄧小平爺爺捐獻了自己的角膜;張英瑜幼小的生命來到世界僅僅116天,而她的角膜卻給三位受捐者帶去長久的光明。

3、看了這兩段資料,你有什麼感受?

(多數感受:器官移植太難了,太重要了,捐獻角膜的人很偉大。少數人會説自己會怎麼做。)

二、導入新課,初步感知

1、同學們感受頗多,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角膜捐獻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書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想説什麼 ?(學生有可能問什麼是“永生”?為什麼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讓讓學生説出自己的疑問、理解或猜測)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引導正音。注意強調“遵”分清楚平、翹舌。

3、自由讀文,説説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是怎樣做的?用一句話談談你讀完這個故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根據課前的調查、交流和感知,大多數學生會説爸爸和温迪很高尚。)

三、自主學文,感悟內容

帶着“為什麼你覺得爸爸和温迪很高尚呢”這個問題去細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劃下來。可以設身處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的去讀,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語句旁邊做上批註。感到疑惑的地方多讀讀、多想想,做好記號。

四、合作學習,深化理解

1、自學完的同學可以在組內交流讀文後的感受,互相質疑。

2、全班交流:

學生讀出自己圈劃的部分,並聯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來品讀課文。(分角色替每個人物説明他自己的觀點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在交流中引導學生弄懂:父親很有愛心,他給盲人帶來了重見光明的希望。而正是這種愛心,教育、感染了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一功德無量的事業中來。

4、指導感情朗讀。重點指導人物對話。(你覺得誰的話最感人?讀一讀,讀出你的感情,感動自己,也讓聽的人受感動。)

5、課文的最後一段連續用到了“驕傲”這個詞,每個“驕傲”都是什麼意思?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為應該怎麼讀這幾句?讓我們把帶有“驕傲”一詞的句子讀一讀,結合你今天聽到、看到、想到的説一説,你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大致能説出這幾個“驕傲”體現了作者和温迪在父親的影響下,願意為失明的人捐獻角膜,並且為能夠幫助別人而感到自豪。説明他們富有愛心,品德高尚。)

6、師加以引導:父親離去了,他的愛心離去了嗎?(幫助學生體會到愛心是永生的。從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7、學生談過後,教師總結:

這幾句話反映了人物的內心想法。讀書的時候就要象這樣,抓住重點的詞句,反覆去揣摩,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五、回讀課文,總結收穫

1、從頭再讀課文,想一想學習了本文,你有那些收穫?(側重感受、詞句積累和表達方法。)

2、學生總結寫法。

(找人物對話,再次讀讀,細細體會作者的細膩的表達手法。)

六、走出對話,鏈接生活

1、課文學完了,我們能不能為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喚醒人們的捐獻意識做些什麼呢?師生討論決議。

2、這個故事講給家人和身邊的人聽。替重見天日的角膜受捐者寫一封感謝信。

3、對蒐集和調查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編寫“捐獻者之歌”手抄報。向小夥伴寫一封倡議書。

語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七

一、情感鋪墊

出示詩歌: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恆的痛苦,

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過流水的閃爍,

宛如水底的珍珠。

師:(教師朗誦)這是一位曾經遠離光明的人,在接受眼睛角膜移植手術後,重見光明之後,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寫下來的?大家想知道是誰為他捐贈了角膜的嗎?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永生的眼睛》。(板書課題)齊讀。

二、情感體驗

師:大家回憶一下,作者也就是文中琳達,她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由開始的不理解轉變為為此感到驕傲)

師:是什麼使她有如此大的轉折呢?讓我們讀讀課文看看哪些話語也打動了我們的心。下面老師找幾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來畫一畫令自己感動的語句。

(學生分自然段讀)

師:找到了嗎?先不忙着彙報,請同學們再來讀讀你找到的語句,練習有感情的讀好它,還可以寫上自己的理解。

(學生練讀,批註)

師:現在開始彙報。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1、“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2、“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我的女兒温迪自幼酷愛畫馬,她的作品屢屢獲獎。父親接着説:“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他們會為我自豪!”

3、課文最後一段。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談感受。並根據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三、情感延伸

1、出示文章的結尾:(配樂小提琴曲《愛的禮讚》)

那天我緊緊摟着温迪,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

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仍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温迪三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親愛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如果哪位被捐獻者有機會到我們的家鄉一遊,並且愛上了馬,坐下描繪它們,我想我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誰。金髮的温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師:(教師朗讀)這是文章真正的結尾,聽了之後有新感受嗎?

師:課前的那首詩就是獲得温迪捐贈的角膜的人寫出來的。現在假如你們就是重見光明的人,知道為你們捐贈角膜的人是金髮碧眼的温迪,會和她的母親有怎麼的對話呢?

(模擬對話)

2、出示捐贈器官的人的事蹟與現實的數據。

典型事蹟:

【1】鄧小平爺爺逝世之後,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生命的最後光輝獻給了愛戴他的中國人民。

【2】戴安娜王妃在彌留之際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做出了捐獻器官的決定。她的大部分器官成功地移植給了芬蘭、比利時、法國等國的八位患者,使他們重獲新生。

【3】深圳大學生吳翼飛捐贈角膜,讓四位患者重見光明……

【4】捐腎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國,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參考資料:

【1】據衞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地等待。

【2】目前美國有超過84000多名患者登記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登記等待者。2004年僅有30%的等待者獲得了器官移植,而剩餘的70%的等待者必須繼續等待他們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個人會因為無法等到器官移植而喪失生命。

師:此時此刻你的心裏想些什麼呢?

(學生談感受)

四、情感昇華

出示詩歌: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恆的痛苦,

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過流水的閃爍,

宛如水底的珍珠。

師: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這首詩,再一次感受捐贈者的偉大與受贈者的快樂。

四年級語文下冊:《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做批註筆記,抓住人物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在讀中理解人物思想變化。

3、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進行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薰陶。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

教學難點:

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直奔中心。

1、孩子們,我們學過《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盲姑娘安靜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靜重見光明需要一樣東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的薄膜,相當於相機的鏡頭,捐贈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見光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與“捐贈眼角膜”有關的課文——18.《永生的眼睛》課題前有一個“”,説明這是略讀課文,我們將用一節課的時間把它學完。

2、齊讀課題。什麼的眼睛?讀——;永生的是什麼,讀——

3、質疑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

預設:永生是什麼意思?眼睛怎麼能永生呢?誰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課文是題目為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為題?

評價:會提問説明你們會思考,我喜歡愛思考的孩子。那麼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多讀讀課文內容,你一定有收穫。下面請大家帶着這些問題默讀課文。

課文讀完了,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嗎?先來看看你能不能過“詞語”這一關。誰敢讀?

捐贈 盲人 痛苦難忍 給予 與世長辭 遵從熱淚盈眶 重見天日

(個人讀,處理多音字,齊讀。)

2、課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誰?(琳達、父親、母親和温迪)簡單的説就是“琳達一家人”,他們做了什麼?(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琳達一家人捐贈眼角膜的事。)

你們的確很棒,不知不覺中説出了一種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歸納法”,即什麼人做了什麼。這是我們班的發現,就命名為“ 班要素歸納法”。

會讀詞語了,也能概括課文內容,那麼現在就來想一想“永生的眼睛”的含義是什麼?

(預設:1、這是你的看法,説明你在用心讀書,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含義,還要細細讀讀課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沒關係,有我呢,老師出馬,一個頂倆!)

其實編書的叔叔阿姨們在單元導讀中已經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關鍵的詞語來學習。那麼這一課又怎麼學呢?請看86頁課前導讀。

三、緊扣“驕傲”,探究文本。

1、請找出來文中含有“驕傲”的句子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温迪而驕傲。

“驕傲”一詞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1、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自豪。那麼“驕傲”在句子中是什麼意思呢?請自豪地讀一讀這兩句話。

2、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是誰為誰驕傲?温迪為“我”和外公而驕傲,我們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温迪驕傲嗎?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驕傲,請畫出描寫相關語句。

⑴ 當天下午,一位警官來到我們家,對父親説:“先生,您同意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當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導:哪個地方讓你驕傲?(痛快)

師生對話。

預設評價:你的回答毫不猶豫。你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⑵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個人讀。男生讀。

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而父親則認為最珍貴的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一部分”是什麼呀?為什麼這些東西是最珍貴的?而父親和母親願意死後捐贈這些最珍貴的東西,是因為他們認為(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同學們,我理解此刻你們的感動之情,但是此時的父親並沒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説話,而是——平靜地説。母親去世了,此時的父親傷心嗎?傷心的父親卻又“平靜的説”是因為他覺得(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⑶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義詞嗎?(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見光明,美妙嗎?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來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個盲童(配樂敍述)

人們常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只要你輕輕推開它,你就能看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對於現在的你來説是一扇永遠打不開的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師,看不到同學,看不到爸爸媽媽……如果這種痛苦延長到一天,一個月,一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麼?(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別人的幫助重建了光明,快來睜開眼睛看看這美麗的世界——(課件)

②重見光明後美妙嗎?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美妙吧,讀——如果一個盲童……

幫助盲人重見光明自豪嗎?讓我們自豪地再讀這句話——如果一個盲童……

③此時此刻,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學們,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安靜、熟悉了珍視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杏林子,那麼,親愛的孩子們,你除了感受到父親這些可貴的品質外,你覺得父親對生命又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這樣的人值得温迪驕傲嗎?難怪温迪會這樣説——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3、外公讓温迪感到驕傲,而“我”值得温迪驕傲嗎?剛開始的“我”對捐贈眼角膜可是極力反對呀。

“我”也是值得温迪驕傲的,因為“我遵從父親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温迪會這樣説——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4、文中還有一處含“驕傲”的句子: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温迪而驕傲。(出示) 那麼,温迪有什麼值得“我”驕傲呢?

①温迪有為他人着想的品質,是“我”的驕傲,讀——

②對比出示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温迪而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温迪而驕傲。

你發現了什麼?琳達為什麼要強調這個“14歲”呀?瀏覽全文,你有什麼驚奇的發現?是啊,孩子們,14歲的琳達面對角膜捐贈表現的是拒絕、是哭喊,而同樣的14歲,温迪的表現卻如此不同。在對比中温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貴,難怪琳達會感慨,讀——

四、拓展昇華,主題迴歸。

1、琳達一家人的品質感動。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捐贈眼角膜,比如王飛越,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醫生,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竟然做出了一個震驚的決定:(看錄像)。

你想對他們中誰説些什麼?請寫下來

_______,我想多你説:__________(琳達、父親、母親、温迪……)

2、親愛的孩子們,你琳達對捐贈眼角膜的態度之所以能有360°大轉彎,温迪小小的年齡就有如此的奉獻精神,都是受一個人的影響,對,是父親,是父親深深影響了“我” 和温迪,也就是——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親留下的是什麼呢,誰能説一説?

3、課前我們提出“永生”是什麼意思現在你明白了嗎?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把?變成!)齊讀課題——用心讀——再讀,把你的感悟送進去,把你的感情送進去,把這份情送給琳達一家人,送給王飛越,送給千千萬萬有愛心的人。

五、補充結尾,延伸情思。

課文學到這兒結束了嗎?原文的結尾是這樣的(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温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温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改變傳統的看法;

3、學生能夠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教學難點:

抓住父親的語言來理解一家人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看法的轉變。

教學媒體:網頁、課件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做關於角膜活器官捐獻的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1、器官捐獻,這是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結合這個問題大家在課下進行了調查,你周圍的人對此有什麼看法?誰來談一談

學生説調查結果,並着重分析不願意捐獻的原因

[教學意圖: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角膜在現在現金社會的推廣阻力,從而為下面感悟琳達一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奠定基礎。]

2、這種“身體髮膚,受之與父母”“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琳達也有,她也不願意捐獻母親的角膜,課文哪兒表現了她的這種心情?

學生找出“我驚呆了——完整的離去”後談體會

指導朗讀:

你能夠讀出琳達強烈的痛苦和難以接受嗎?

[教學意圖:加深情感體驗,和後面的自覺捐獻形成對比,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琳達轉變的過程。]

3、琳達一開始極力的反對,他的看法改變了嗎?能夠簡單地説説嗎?

學生回答:強烈反對捐獻母親的角膜→遵從遺願捐獻父親的角膜→主動捐獻女兒琳達的角膜

4、是什麼促使她發生了這樣的轉變呢?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依據嗎?採取你喜歡的讀書方式,邊讀邊劃

[教學意圖:突示重點,對父親的話進行深刻理解]

5、全班交流

(1)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你能夠聯繫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生回答:身體比任何金錢、地位等都更重要,因為一旦給予了他人,自己將不再有了;對人來説死亡就是走向終結,然而生命卻能夠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使他們能夠重獲新生,更多地為社會作出貢獻,成為温迪活的紀念,並分享她的美麗

指導朗讀:多麼無私的奉獻精神啊,你們自己也讀一讀。

僅僅4年的時間就能夠坦然接受並且身體力行,多麼令人欽佩呀,能讀出他們的無怨無悔嗎?指名讀

(2)還有什麼地方還有什麼地方表達了父親的這一觀點?

“如果一個盲童能夠藉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並像你女兒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對父母如果看到他們的女兒也像温迪一樣,將會多麼高興。當你們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們將會多麼自豪!”

(盲童重見光明的快樂,盲人家庭的快樂,捐獻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復視力後,將會更加珍惜生活,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指導朗讀:那個盲童將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帶給人麼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越來越多的人的到了歡樂,那我們怎麼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加入讀

女兒温迪的話充分印章了琳達的父親的話,她也願意捐獻自己的角膜

在那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遺留的遠非一幅角膜,而是(生接答)

(投影: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是輝映在我女兒的眼睛裏的一種驕傲!)

請你自己來讀讀這句話,談一談你的理解。

生回答:温迪為外公的行為而感到驕傲,為外公的精神而感動,這麼小也為別人着想。

指導朗讀:你能讀出之中驕傲嗎?

[教學意圖:以父親的話為中心,上下結構全文的理解體系,從全文的前後照應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覆的誦讀中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讀、感悟能力。]

6、祖孫兩代人對角膜捐獻的支持,使得琳達在失去了可愛的小温迪後主動捐獻了女兒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兒那栩栩如生的畫兒,但她卻彷彿看到了(生接最後一自然段)

(投影:我的金髮的温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指導朗讀:是呀,可愛的金髮的小温迪無時無刻不活在每一個人心中,她手中的畫筆——

7、我們瞭解了琳達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麼新的體會嗎?

生回答:角膜捐獻真是太重要了,人們應該覺悟,主動捐獻角膜;一家人很無私,它們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得到了延續,獲得了永生……

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角膜嗎?

生回答:不是,是他們為別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意圖:對中心的理解,明確捐獻角膜的人具有的精神。]

8、在我們的社會調查中,共採訪了58個人,只有12人不願意捐獻角膜或其他器官,1人表示要考慮,45人都表示願意捐獻自己的角膜或其他器官,可是事實上又是怎樣呢?請你看看網上提供的資料。

生閲讀網站上的國內外的數據資料

看了這些數據,你又有什麼感受?

學生談感受

[教學意圖:拓展資料,引起學生的注意,感受到我國器官捐獻的匱乏,引發學生的憂患意識]

9、但是在我們當中也有人非常積極的捐獻角膜,看,這就是她的角膜捐獻證(投影捐獻證正面)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看!(投影背面的捐獻者情況記錄)知道白雪蓮是誰嗎?看,白老師今天就在這兒,你有什麼話想對白老師説嗎?或者你想問問白老師什麼問題嗎?我想白老師定會毫無保留地解答的!

生自由問答或表示心聲

[教學意圖:出示白老師角膜捐獻卡,使學生直觀感受,將日常教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現場採訪,營造師生口語交際機會,學生的好奇心、欽佩之情自然流露,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貼近。使學生更加明確了捐獻器官的意義。]

10、

我在想,怎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都瞭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獻的重要意義,讓大家都能夠自覺投入到捐獻者的行列中,即口頭上支持,又付之於行動呢?你們能想個好辦法嗎?

生出主意:寫傳單、加大宣傳力度、寫倡議書……

[教學意圖:積極參與,出謀劃策,引導學生將主觀意願化為行動]

11、

如何來寫一份感人至深的倡議書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希望通過我們的倡議書,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者的行列中來,讓更多的殘疾人和家庭充滿幸福和快樂!

[教學意圖:明確下節課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