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往事依依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9.49K

往事依依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往事依依》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認識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能積極主動地閲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朗讀感受本文優美的語言,領略作者傑出的文采。

3、品味文章中精彩的語句並體會它所藴含的豐富情感。

學習重點

1、瞭解作者通過追憶看山水畫、讀《水滸傳》、聽國文課、登北固樓、讀中外小説等幾件事而激起的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精彩的語句。

學習過程

1、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歷程都不一樣,有一些事情我們早就淡忘了,但有一些事情卻永遠地刻在了腦子裏,因為這些事情或者震憾過我們的心靈,或者給過我們深刻的啟迪。我就曾經有過這樣的一件事,記得那是我工作的第三年,有一天,我們語文組的>文組的老師到青少年宮聽報告。

報告開始前,我們象往常一樣在底下開着小會,不久,主持人宣佈報告開始,坐在報告台前的是一位慈眉善目、舉止端莊而又氣質高雅的長者,她一開口,全場一下靜了下來,她的態度親切、自然,聲音柔和、略帶磁性,語言清新、質樸而又文采飛揚,她向我們講述她從教以來的經歷、她的教育思想、她對教育的熱愛,她的話使我震動,她的話又如醍湖灌頂,使我從此端正了自己的教學態度。這位可敬的長者就是我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師於漪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她寫的一篇敍事散文《往事依依》(板書)。

2、解題

哪位同學知道“依依”是什麼意思?明確:形容留戀,不忍分離。題目中是“縈繞胸懷,十分留戀”的意思。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下面我們就通過對課文的朗讀,來了解一下是什麼樣的事情讓於漪>於漪老師“縈繞胸懷,十分留戀”。

①師生共讀課文,讀完後教師板出學生讀得不準的字詞,一起正音釋詞。(或投影出示生字、生詞,學生齊讀)

②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讓於漪>於漪老師“縈繞胸懷,十分留戀”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一、看圖畫時,猶如身臨其境、樂在其中。

二、讀書猶其是讀《千家詩》讓我享受自然美。

三、老師講課入情入理,激起我課外閲讀的興趣。

四、老師的教導讓我受益終身。

③這幾件事情都和什麼有關呢?

讀書。讀書,編織了“我”童年生活美麗的花環,開闊了“我”的眼界,開啟了“我”的心智,給“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薰陶,使“我”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正因為這樣,“我”才對學生時代有關讀書(畫)這些往事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了依依之情。

④於漪>於漪老師從中得到什麼啟迪呢?

培養了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其實,無論是看畫、讀詩還是聽課,都是在受着美的薰陶和體悟高尚的情感,這會使作者一生受用不盡。

4、品味語言內涵

讀文章只粗略瞭解內容可不行,還得細細品味語言。一篇好文章往往要用一些精彩的語句表達思想感情,請同學們靜下心來把課文再默讀一遍,然後以“我最喜歡的詞句是……它讓我彷彿看到、聽到、感受到……”的句式來説説自己的理解。

學生在談論的過程中我要積極地給予肯定和引導,尤其是學生談到第六段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談自己所喜歡的書籍類型,並説明這些書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5、小結延伸課外

這堂課我們知道了作者少年時代從讀好書中獲益匪淺,也瞭解了別的同學讀過哪些好書還計劃讀什麼樣的書,相信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所啟發。回去後請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讀書計劃,以便自己有更豐厚的收穫,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

板書設計:

往事依依

於漪

看山水畫熱愛大自然

讀《水滸傳》

聽國文課 讀書熱愛生活

登北固樓

讀中外小説熱愛祖國

往事依依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設想

《往事依依》作者是於漪,著名語文教育家,本文是一篇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散文;鑑於本文內容淺、易懂。因此,教學着重引導學生:一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二是多讀書,讀好書,明做之理,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名師,最終讓學生能像於漪老師那樣熱愛文學。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愛好文學,勤奮讀書的好習慣。

2、體會並學習描寫看畫、讀書、聽課等情狀。

3、反覆朗讀精彩語段,激發學生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體會、學習文中刻畫、描寫讀的情狀。

四、課前準備

1、上網或查閲課外資料,瞭解作者。

2、回憶自己讀書學習的經歷。

五、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配樂磁帶。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四十分鐘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由《為你打開一扇門》導入。

親近文學,閲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每一位走進文學這扇神奇大門的人,從不會空而歸,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也曾經痴迷於兒童畫、動畫片等等,回首往事,記憶猶新,今天,我們就來和於漪老師一起回到編織了她七彩世界的《往事依依》中,一起探尋人生的成長足跡,相信每一位同學都能從中得到啟迪。

1、板書:課題、作者。

2、投影:作者照片,請同學彙報上網查詢作者的情況。

(二)配樂朗讀,瞭解課文

師:示範朗讀,生:思考問題,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

1、從哪一段可以看出是對往事的回憶?

2、全文寫了哪幾件事?例:看一幅畫,讀一本書。

3、於漪老師在教壇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她的成長源頭是什麼?(用文中的材料回答)

明確: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於漪的題詞)。

(三)品味語言內涵

好的文章往往通過一些精彩的語句來表達感情,認真默讀課文,感受文中哪些詞用得好,哪些句子寫得美,哪些句子引發你的聯想,哪些句子引發你的共鳴,讓你想起曾經看過、聽過或經歷過的類似的情景。

檔例(詞或句子)用得好,好在這段寫得好,使我想起了……

1、學生自由發言,在書本中遨遊,發現文中美點。

2、對重點語段,組織全班學生齊讀、感悟。

3、對學生的交流和討論進行隨機點撥、評價,穿插放水泊梁山美景,祖國四季風光圖片,學生自由發言説出自己知道的詩句、名言。

4、自由朗讀,自己喜愛的語段。

(四)感情啟迪

創建情境,通過剛才的品、朗讀,我們可發現:閲讀課文猶如走進了色彩斑斕的文學天地,文學這扇大門真是神奇啊,處處是名言絕句,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從小酷愛讀書,幾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時代所受的文學薰陶促使她不斷奮進,終於成為了當今著名的語文教育家,那麼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過像作者一樣的經歷?你能否舉一例來談談經歷和你的成長有什麼樣的關係。

問卷調查:

1、你最喜歡什麼書?

2、書中的故事、情感、形象為什麼會使你着迷,令人陶醉。

3、回憶你印象最深的一段讀書經歷,並生動地寫下來。

4、許多名著拍成了電影、電視,你認為讀書好,還是看電影、電視好?

學生分組討論、思考、回答、交流。

教師評價、點撥:讀書學習是是一輩子的事,從現在開始多讀書、讀好書仍然可以豐富自己的情感,提升個人修養,成為一位像於漪老師那樣熱愛文學的人。

(五)結束語

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接近尾聲,但於漪老師的《往事依依》給我們的啟迪卻會影響我們一生。最後,我們一起朗讀第6段:

老師常對我們説:“你們光念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課外要有計劃地認真讀點好書;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諄諄教導銘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總結:同學們,牢記信這一節課,只要你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多讀一些好書,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像於漪老師那樣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相信今天的努力一定能鑄就你們明天的輝煌。

後記:本節課由於課前學生預習充分,加之課文本身淺顯、易懂,輔之投影片等直觀、形象的展示,整堂課學生學得輕鬆、活潑,討論發言熱烈、積極,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相信今後會有更多同學喜愛上文學,喜愛上語文課。

附:板書設計

看山水畫好讀書

讀《水滸傳》讀好書

往事依依品《千家詩》讀書好

聽老師課

登北固樓

往事依依教案 篇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成長的源頭,感受她對學生時代閲讀文學作品的一片深情。[由整理]

2、體會閲讀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成長的好處。培養學生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他們閲讀文學作品的自覺性。

3、學會運用人物的情態、心理等描述方法表現精神生活。

教學重點:

體會閲讀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成長的好處。

教材分析:

着力品位準確、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養主體意識、

合作與探究精神。主體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資料,引導生嘗試比較閲讀。

教學設想:

《往事依依》作者是於漪,著名語文教育家,本文是一篇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散文;鑑於本文資料淺、易懂。因此,教學着重引導學生:一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二是多讀書,讀好書,明做之理,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名師,最終讓學生能像於漪老師那樣熱愛文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總會留下一串串成長的足印。或許,你曾想親近文學、打開文學之門。或許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點數過閃爍的星星;或許,你曾想疊只紙船,送給遠方的朋友;或許你也曾像於漪老師那樣,觀畫、讀詩、賞文……依依往事,我想總會撥動我們的心絃,使我們魂牽夢繞,甚至帶給我們終生的影響。這天,讓我們一齊回到於漪老師的少年時代,用真情去探尋她成長的源頭吧!(板書課題)

2、預習反饋:(出示幻燈)

師:昨日,老師佈置了回家預習課文資料的任務,下面先看看大家的預習效果怎樣,同時也測試一下大家的記憶力。請一位同學來讀生字詞。

徜徉(chángyáng)素蛾(é)嬋娟(chánjuān)浩淼(miǎo)雨晦(huì)慷慨(kǎi)雕鏤(lòu)鐫刻(juān)諄諄教導(zhūnzhūn)心曠神怡(yí)

3、作者簡介(出示幻燈)

於漪江蘇鎮江人,1929年生,現年75歲。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全國中語會閲讀研究中心理事長。主要著作有《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教學談藝錄》等。

師:同學們,我們一齊來認識下於老師。於漪老師是一位才華橫溢、充滿人格魅力的語文教育家。在近四十年的執教生涯中,她致力於探索語文教學規律,教學風格獨特,著述頗多,成就斐然。這和於老師青少年時期理解的文學薰陶是分不開的。在我們這天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於老師就深情地追憶了自己少年讀書生活中的依依往事,追憶了文學對她的深刻影響。那麼,於老師回憶了哪幾件往事呢?帶着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遍。(要求:用筆畫出這幾件往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於老師回憶了哪幾件事?(出示幻燈)

看山水畫、讀《評註圖像水滸傳》、讀《千家詩》、聽老師講課……

2、大家想一想,看山水畫和讀《評註圖像水滸傳》都能夠歸納為看什麼?能不能概括地再精練點?(明確:看圖)

3、作者主要回憶了三件往事:看圖、讀詩、聽課。(板書)

4、這三件事都與什麼有關?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都與讀書有關,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5、作者在小時侯讀了哪些書?看了哪些圖?

看了山水畫、讀《評註圖像水滸傳》(出示幻燈)

6、作者讀《評註圖像水滸傳》時的感受如何?(明確:身歷其境,津津有味)(板書)

7、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原話,並齊讀。

8、作者在看山水畫、讀《評註圖像水滸傳》時,領悟到了一種什麼感情?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往事二:讀詩

1、作者小時侯看圖,那麼到了學生時代,作者讀了哪些書呢?

讀《千家詩》

2、:從文中找出作者讀了《千家詩》中的哪些詩句?

“萬紫千紅總是春,騷人擱筆費評章。”

3、好的詩句,不僅僅要多讀,還要像於老師那樣,在平時要善於積累詞句,能夠信手拈來,熟記於心。下面我們就分組來背誦這四組詩句,看哪組背得又快又準確。

分組背誦詩句

4、同學們都背得十分準確。思考:這些詩句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

5、對,這些優美的詩句都是描述四季風光的。除了這些好的詩句以外,作者還從《千家詩》中讀了什麼?

“紅紫芳菲,白鷺上青天。”

6、這些都是描繪五彩紛呈世界的精妙詞語。作者從讀《千家詩》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往事三:聽課

1、作者回憶的第三件事是聽課。聽課給作者的啟發是什麼?兩位老師講課有何異同?帶着這兩個問題,我們一齊來學習第5段。(師範讀第五自然段)(出示幻燈)

2、聽課給了於老師什麼樣的啟發?用文中原話回答。

(明確:老師入情入理的講情……閲讀的興趣)(板書)

3、兩位國文老師講課有什麼不同?

一位是教古文,一位是教本站。

4、兩位老師教的資料也不一樣。第一位國文老師教《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在講課時的神情是什麼樣貌的?(明確:頭與肩膀左右搖擺,……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5、作者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明確:愛國)

6、第二位國文老師是教本站的。老師講了什麼資料?(明確:田漢《南歸》)學生齊讀田漢《南歸》。老師在講課時,神情又是怎樣的?(明確:老師朗誦着,進入了主角,那深深……感動了。)本站老師的講課,給了作者什麼樣的啟發?

此後……與時代更加貼近了。

三、總結課文,拓展練習:

1、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幾件事情都和什麼有關呢?為什麼都與讀書有關呢?

(1)讀書。(2)因為作者回憶的是學生時代的生活,學生時代是讀書學習的時代,回憶往事,當然離不開讀書。讀書編織了“我”童年生活美麗的花環,開闊了“我”的眼界,開啟了“我”的心智,給“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薰陶,使“我”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

同學們,值得於老師回憶的往事太多了。那麼,於老師為什麼選取這三件往事來回憶呢?於老師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第六自然段。齊讀第六自然段。(板書)

2、透過與大家合作學習,我們一齊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品味到文中藴含的真摯感情。下面我們一齊來做個練習:假如你是於老師,此刻的你想對往事説些什麼呢?

(出示幻燈:與往事説聲”謝謝”)

3、請大家思考五分鐘,並在練筆本上試着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過會我們一齊來欣賞大家的“佳作”,老師給大家帶給了一篇範文。(出示範文)

謝謝你,小屋裏的山水畫,

謝謝你,一幅幅“水滸插圖”,

謝謝你,石印本《千家詩》,

謝謝你,入情入理的國文課,

範文:小屋裏的山水畫,你我朝夕相見,就像兒時的閨中密友,每次應對你,我總是展開想象的翅膀,頃刻間彷彿置身於青山綠水之間,是你讓我年幼的心靈開始感受國畫的意境,領略山川的俊美……

四、延伸拓展,佈置作業:

透過剛才大家對往事的“真情告白”。從中,我們能夠發現:閲讀課文,我們猶如走進色彩斑斕的文學天地,令人目不暇接。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從小 作業:《文學與成長》

五、板書設計

往事依依

於漪

看圖――身歷其境,樂在其中

讀詩――沉醉意境,美不勝收

聽課――入情入理,激發興趣

往事依依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成長的源頭,感受她對學生時代閲讀文學作品的一片深情。

2、體會閲讀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成長的意義。培養學生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他們閲讀文學作品的自覺性。

3、學會運用人物的情態、心理等描寫方法表現精神生活。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會閲讀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成長的意義。

難點:學會運用人物的情態、心理等描寫方法表現精神生活。

三、教具:錄音機

四、課文解讀: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讀書生活的散文,淺顯易懂。考慮到它在內容上與第一單元“親近文學”有內在聯繫。語氣優美,飽含深情。作者通過小時侯讀文學作品的幾件十分留戀的往事的回憶,抒寫了她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深情。告訴青少年,要多讀書,讀好書,明白做人之理,做一個志向高尚的人。

五、教學過程:

⑴、內容呈現

1、快速默讀課文,不動脣、不指讀。用一句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教師配樂(鋼琴曲《秋日私語》)朗讀課文。學生感受作者成長的源頭。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深情。

⑵、設置問題情境:

於漪老師是一位才華橫溢充滿人格魅力的語文教育家,在近四十年的從教生涯中,她致力於探索語文教學規律,教學風格獨特,著述頗豐,成就斐然。這和她青少年時期接受的文學薰陶是分不開的。在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於漪老師就深情地追憶了自己少年讀書生活中的依依往事,追憶了文學對她深刻的影響。

⑶⑷交流對話:

1、教師與學生對話

話題一作者回憶了幾件往事?往事帶來了哪些好處?

明確:往事

小時侯讀《評註圖像水滸傳》

學生時代讀《千家詩》

聽國文老師講《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好處

懂得了生動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記憶

給我帶來了生活樂趣

使我熱愛自然、獲得美的享受

激發了我的愛國情懷

是自己的心和時代更加貼近了

話題二:第五段所舉事例都是國中國文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有何異同?

明確:

相同:兩位老師講的內容都是抒情詩,作者都是愛國詩人。講課時老師都採用誦讀,都入情入理,學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記了所講內容,且由此激發了喜讀詩詞,愛好新文學的熱情。

不同:①一個是國文老師,一個是代課的國文老師。

②所講內容是一古一今

③講課情狀一個是情溢於胸,頭和身子左右搖晃,一個是情滿雙眸,那深深感動的表情凝注在眼睛裏。

④ “我”讀了辛詞每“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而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説,則“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

話題三課文第六段引述老師的話的落腳點在哪裏?“我”為什麼對此“銘記於在心”且“一生受用不盡”?

明確:老師這句話的落腳點在“做人”,在作者看來。“當時老師並不説多少大道理,但教我們讀書明理,明做人的道理”(於漪語)作者正是按老師的諄諄教誨去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從中獲益匪淺,所以“我”永遠銘記在心且受用不盡。

2、學生與老師對話:

話題一:勾畫自己最喜歡的語句,並思考自己為什麼喜歡這些語句。完成後在小組交流。

話題二:全班交流勾畫的好詞好句,暢談自己的感受和所引起的豐富聯想。

明確: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抓住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由課內到課外進行拓展延伸。

3、學生與學生對話

話題《千家詩》中引用的詩句能否顛倒?為什麼?

明確:不能。課文在引用這類詩句時依次為我們展現了春夏秋冬的風光。這樣寫符合大自然的演化時序。切合人們的感受習慣。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似一幕幕特寫的鏡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引導讀者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

4、師生與作品的對話

話題課文多處前後照應,這既是結構安排的需要,更是內容充實、突出主題的需要。舉例説明。

明確舉例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七段結尾相互呼應。首段緊扣標題是為了引起下文,末尾點題是為了深化主題。

舉例第三段説“書給我以廣闊的天地”第五段進一步講“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説,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強調了讀好書能啟迪心智,指點做人。

四遷移閲讀,反饋檢測。

閲讀《書渴》要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書渴”的正確含義

《往事依依》備課資料

一、《往事依依》課文作者鏈接—於漪的學術境界

於漪,1929年生,現年76歲,江蘇鎮江人。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現任全國中語會閲讀研究中心理事長。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作為中國特級教師羣體的優秀代表,當代漢語文教育界具有鮮明學術個性和廣泛影響的標誌性人物之一。關於語文在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她這樣作比方:基礎教育是“樹”,語文是“根”。她寄語語文教學:“語文奼紫嫣紅,春色無限: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對青春年少的學生而言,能啟心智,長見識,陶冶性情,誘發不盡的遐想。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走進語文,激情點擊,心領神會,共同欣賞這無邊春色。”於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於漪語文教育論集》、《於漪教育文叢》、《於漪文集》、《追求綜合效應》、《語文教學談藝錄》、《教你寫作文—中學生作文指引》、《學海探珠》、《作文講評五十例》、《語文園地拾穗集》、《語文教苑耕耘錄》、《於漪文體教學教案選》、《於漪教案選》、《明清的故事》、《春秋戰國的故事》等是10餘種。她一心着力於學生的發展,把語言教育和思維鍛鍊、情感薰陶、人格培育化為一體,實踐和理論兩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條承前啟後、溝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國語文教育研究的前沿。她的語文教育觀概括為五句話: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藍圖,培養學生語文的好習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進行多種能力訓練,開拓視野,課外延伸。這五句話表述的是以目標、習慣、感情、能力、視野為基本發展要素的立體的教書育人的思想體系。

二、與課文有關的四時寫景名句積累(課內)

春: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

夏:綠樹濃蔭夏日長,五月榴花照眼明。

秋: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冬: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三、課外寫四季美景名句選萃

春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夏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冬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四。從下列寫景詩句“春草嫩綠夏草青,秋草枯黃冬草盡;春雨綿綿夏雨急,秋雨涼爽冬夾雪。”中任選一句,展開想象,擴寫成一段充滿詩情畫意的文字;有興趣的同學可配上一幅畫或音樂。(200字左右)

五、遷移訓練: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描寫春夏秋冬、四季風采的詩句,試將下列詩句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將序號填在括號內。

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B、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C、五月榴花照眼明D。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E、綠樹陰濃夏日長F。梅花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G、春城無處不飛花H。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I、千山鳥飛絕,萬驚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J、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K、天接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L、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M、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N、山舞銀蛇,原弛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春:夏:秋:冬:

春:A G H K L M夏:C E J秋:D冬:B F I N

六。修改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內。

(1)厲厲在目()

(2)記憶尤新()

(3)走頭無路()

(4)美不盛收()

(5)明刻心上()

(6)眼花燎亂()

(7)五采繽紛()

(8)興高彩烈()

七、閲讀訓練:閲讀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題。

《生命之歌》

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邊緣發生的故事:那一天,由於遊客的不慎,使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順着風勢遊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掛紅色的項鍊,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這時,明眼的巴西向導向我們叫道:“一羣螞蟻被火包圍了!”我們隨着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縮小着的包圍圈裏已經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這羣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裏惋惜地想着。,,,,。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着,並不斷髮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後身體爆裂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鬆動線毫,肝膽俱裂也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衝進了河流,隨着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小層薄薄的煙霧……

我聽着這則蟻國發生的真實故事,像聽着一曲最悲壯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螞蟻,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還要輕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類往往也要遭到重大傷亡的火災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堅定、團結一致,不惜犧牲自己,以求得種族的生存,其鬥爭的韌性,其脱險方式的機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發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來?

漸漸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種認為“螻蟻之命,何足掛齒”的想法,實在是太無知、太淺薄了。

【閲讀訓練】

1、請概述這則故事。(不超過25字)

2、第一段中説“外層螞蟻被燒焦”了,可“蟻團卻不見縮小”,這是為什麼?

3、第二段有“又是如此感人”一句,作者認為螞蟻的什麼地方感人。

4、第一段的橫線上,原文有以下幾句話,你認為怎樣排列才恰當?

①可萬萬沒有想到②這區區的弱者並沒有束手待斃③火神肆虐的熱浪裏已夾雜着螞蟻被夢燒而發出的焦臭氣味④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圍滾去

答:恰當的排列順序是、、② 、、⑤ 。

參考答案:

四題、(略)

五題、春:A G H K L M夏:C E J秋:D冬:B F I N

六題、(1)歷(2)猶(3)投(4)勝

(5)銘(6)繚(7)彩(8)採

七。閲讀訓練參考答案:

1、被大火包圍的螞蟻,抱成一團,機警地逃離火海。

2、螞蟻死後仍抱住蟻團,從遠處看,蟻團並不見縮小。

3、鬥爭中表現出的韌性,脱險方式的機警。

《往事依依》教學反思

這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一篇散文。本文選材精當,內容淺顯,學生易懂。對於這樣一篇內容較為淺易的文章,如果僅僅解讀文本,瞭解於漪老師回憶的幾件往事,學生的學習收穫是不大的,也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國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他們的求知慾望強烈,如果這篇課文沒有一些新的東西,或者沒有一個新的角度,他們往往就會覺得平平淡淡,收穫不多。

怎樣來教這樣一篇課文呢?我反覆考慮,數易其稿,最終定位在把閲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打通閲讀和寫作之路。即用指導學生寫作的方式來閲讀這篇課文,在閲讀的過程中體會寫作的方法,受到寫作的啟示。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把閲讀和寫作組合起來,並有機融合在一起的問題了。如果用寫作的方法來解剖這篇課文,課上起來肯定毫無生氣,也缺乏閲讀教學的韻味。有人形容閲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有兩個翅膀同時煽動起來,讓閲讀和寫作比翼雙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主要採用了一下方法加以整合,經實踐檢驗,教學效果良好。

教學思路整合。以文章的寫作框架確定閲讀教學的思路,即從結構入手,以“鳳頭、豬肚、豹尾”的篇章結構確定教學板塊,以寫作指導作為貫穿前後的主線,給人以整體感,同時又有所變化,最後引導到讀書積累上來,以一副對聯作為結束,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和人生的啟迪,體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整合。閲讀教學的精髓在於學生的朗讀,積累,感悟和品味語言的能力,這些內容如果分開進行,每一項都有很大的空間,但往往給人一種割裂的感覺,既然我的教學定位在打通閲讀和寫作之路上,所以就大膽取捨,把課文內容的教學引導到文章的選材上來,把語言的品味教學過渡到寫作語言上來,使之有機融合在一起。如首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大聲朗讀,之後明確作者圍繞主題,寫到的一些往事:看山水畫、讀千家詩、聽國文老師講課,這些材料能刪去一部分嗎?能顛倒次序嗎?在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回答後,自然得出寫作啟示:選材要豐富,並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安排的次序。

教學形式的整合。文章是閲讀課,所以要有閲讀的味道,定位在閲讀和寫作融合,以閲讀指導寫作,所以教學的形式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採用寫作啟示錄的形式,目的是讓學生樂於接受。在最後從結構、內容和語言上總結成三點,給學生以清晰的印象。如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後,教師提問:你認為本文的開頭符合鳳頭的標準嗎?這樣的問題,既兼顧篇章結構、又能夠品味語言,學生樂於思考回答,在此基礎上,自然得出寫作啟示:文章開頭要緊扣題目,短小而精美。

教學設想和實際教學效果總是存在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語言品味還不夠到位,由於注重競賽形式,併兼顧寫作啟示,為了趕時間,沒能在語言品味上深入,另外教師預設的多,而學生雖有發現,因預留時間偏少,而不能充分展示出來。

二是在總結寫作啟示時,對於學生有創意的發現,應及時關注並給予鼓勵。

三是作業的佈置,應對學習的內容有所延伸和拓展,以鞏固和加深學生印象

《往事依依》教案 篇五

目標:

1、能概括作者童年時的幾件事情,瞭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説出她對文學作品的感情。

2、能通過朗讀,感受本文語言的優美,並能具體點評。

3、學會運用人物的情態等描寫方法表現精神生活。

4、能舉例説出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自覺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

體會閲讀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成長的意義。

難點:

學會運用人物的情態、心理等描寫方法表現精神生活。

課前學習:

學生了解作者,熟讀課文,讀準生字詞,做好批註。

學習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檢查預習;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探尋寫作思路。

學習過程:

導入:

同學介紹自己查資料瞭解的作者,老師小結:“凡與於漪交往過的人,都稱讚她的做人。她正直,敏捷,純粹,真誠,厚道;她胸襟開闊,性格開朗,才華橫溢……”這是語文教育界對她一致的評價,她之所以從一個教育學專業畢業初教歷史的中學教師,成為一個有口皆碑、充滿人格魅力的語文教育學家,和她青少年時期所受的文學薰陶是分不開的,在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往事依依》中,於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學對她的深刻的影響,她用她的親身經歷再次印證了趙麗宏在《為你打開一扇門》中所寫:“文學確是一扇神奇的大門,只要你走進這扇大門,就不會空手而歸”。

查一查:

1、準確讀出下列加點字:

漣漪( )徜徉( ) 水滸( ) 水泊( )停泊( )浩淼( ) 歌詠( )重讀( ) 陰晴雨晦( )鐫刻( )

諄諄教導( ) 絢麗( )

讀一讀:

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①題目中“依依”的含義是什麼?

“依依”一詞的意思有:(1)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2)形容留戀,不忍心分離。

②文中能説明作者對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

幾十年過去了,不少事情已經模糊,有的搜索枯腸而不可得,但有幾件事仍歷歷在目,至今記憶猶新。

③概括於漪老師“縈繞胸懷,十分留戀”的幾件事,往事對於“我”的成長有什麼深遠影響?(概括參考如下)

1、小時候觀畫和讀《評註圖像水滸傳》,如身臨其境、樂在其中。懂得了生動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記憶。

2、學生時代讀《千家詩》美不勝收。給我帶來了生活樂趣,使我熱愛自然、獲得美的享受。

3、老師講課入情入理,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印象。激起我課外閲讀的興趣,激發了我的愛國情懷;使自己的心和時代更加貼近了。

想一想:

探尋寫作思路:

① 作者是怎樣把這幾件事串聯起來的?

題目“往事依依”是貫穿全文的紐帶,開頭有感而發,引出對幾件往事的回憶,接着追憶看山水畫、讀《水滸傳》、聽國文課、登北固樓、讀中外小説等往事,最後由事入理,抒發感悟。

② 結合所選四件事,你認為課文選材好在何處?

首先從全文來看:文章所選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讀書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煩。能看出讀書在作者的成長過程中的不同的影響。其次從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來説,雖然選擇的都是國中國文老師講課的情況,但是寫出了其中的不同,一情溢於胸,頭和身子左搖右晃。一個情滿雙眸,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裏。這樣寫充分展現了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對於開啟心智、陶冶情操、培養興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動一動:

CCTV-3有一個系列訪談節目“藝術人生”,今天就請各個協作組根據你對課文最感興趣的一件往事,選擇一個角度來製作本期節目。請各組先推選代表充當於漪、朱軍,其他同學幫助代表們準備好發言提綱,要以課文為主要依據,參考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揣摩人物情感,設計人物語言。

請協作組代表展示本組準備的訪談節目

要求:請上台的代表在整個模擬過程中聲音響亮,符合人物各自身份,以求在短時間內給人以豐富的內容,內容一定要歸結到作者少年時代所讀的文學作品對她後來人生的深遠影響,即作者所説“使我一生受用不盡”;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看,可做適當記錄,最後請同學加以認真點評。

練一練:

1、熟讀成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詩》中詩句。

2、你所讀過的文學作品對你有何影響,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往事依依》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能學習並進行情況描寫。

2、能學習文中的優美字句,語段。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同目標2

三、教學方法

獨立合作研讀課文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同學們,自從我們學習了趙麗宏先生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之後,文學就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沒有文學啊!今天,我們和於老師一起走進《往事依依》,探究一下於老師是怎樣在文學作品的薰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板書課題)

二、預習檢查

1、注音

徜徉()()

浩淼()鐫刻()

2、解釋

年華:依依:邱:淼:

曠:呈:

3、作者簡介

三、研讀課文,探討

1、大家都已預習了這篇文章,下面,我想請一個同學把這篇文章的第1段朗讀一遍,要帶着感情讀。在聽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想一想: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生朗讀課文第1段)

師引導:讀得怎麼樣?(生答)還有哪個同學願望再讀一遍?(又一生讀)這一次讀得怎麼樣?

(讀得有感情,好像有點意味深長)突出這點。

2、哪個詞最能體現?

年華似流水,還有但字。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有些感情了,不錯。讓我們來齊讀這一段吧。(生齊讀課文第1段,感情投入,在年華似流水和但等處作重音和語調的處理。)

師:(略有誇張地範讀這一句,表達出一種感慨萬端的情緒)年華似流水這幾個字為什麼要如此朗讀呢?聽到老師的朗讀,你領悟到其中哪些感情?

A、年華像流水一樣,非常快,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難再回來。

B、時間過得很快,有惋惜的意味,還想讓時間再來一次。

C、捨不得年華流去,有一種希望,讓年華停下來,讓自己重新走一次。

D、這裏表達的。是一種感歎,感歎時間過得很快。跟下文的轉折正好聯繫起來。

師評:同學們説得不錯。回憶往事,感慨萬端,它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也緊扣了題目。緊扣題目的是哪一個詞呢?(生齊聲回答:依依)

3、請大家看書下注釋,什麼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麼意思?(生回答)

依依是留戀的意思,在文中指縈繞胸懷,十分留戀。以這裏我們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總領全文的作用,它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師邊講邊板書)

4、這一段中哪兩個詞最重要,為什麼?

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5、下面的文章應該怎麼寫呢?應該回憶往事了吧?下文回憶哪些事呢?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件事嗎?這句話力求精練、準確。(生充分閲讀課文,準備回答)

E、主要寫於老師小時候讀《水滸傳》和對《千家詩》的熱愛,還有國文老師對於老師的影響。

F、還有小時候在家裏看山水畫。還有國中讀書的時候新派老師教田漢的《南歸》詩。

G、看山水畫不能算一件事,它只是為引出讀《水滸傳》的。這兩者實際上是一件事。

師評價:同學們發言很踴躍,概括得也比較準確。主要寫了四件事情:一是讀《水滸傳》,二是讀《千家詩》,三是聽國文老師講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四是聽新派的老師講田漢的新詩《南歸》。(師邊講邊板書)

師:根據於老師描寫的情景,我們也跟着國文老師背誦一遍《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好嗎?(生齊背)

同學們真不簡單,沒有學過,大家竟然背下來了。看來是被於老師所描寫的情景感染了,也熱愛上了這首詞了。

6、想一想:於老師為什麼要選擇這幾件事來回憶呢?可以討論一下。(生圍繞問題討論)

H、因為這幾件事給於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事都跟讀書有關係,因為於老師學生時代的生活樂趣,絕大部分來自讀書。

I、因為倒數第2段寫了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可以看出讀書給於老師很多幫助。

師評價:同學們説得都有道理,其實,這些都包含在往往依依裏,特別是依依一詞,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也是緊扣這些事。開頭是總領,這一部分寫了四件事,當然就是分寫了。下面我們討論一下結尾,請同學們朗讀末尾兩節。(生齊讀末尾兩節)

師:我覺得,同學們還沒有讀到位,沒有把於老師那種深厚的感情讀到位。文章開頭寫了:年華似流水結尾又寫道:往往依依金色的回憶喚起我青春的激情(生情不自禁地齊聲跟讀起來)

師:好,我們來齊讀一遍,要讀出依依的分量,讀出深情,讀出前後呼應的感覺。(生齊讀課文末尾兩段)

師:於老師在優秀文學作品的薰陶中,成長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著名的特級教師。好,我們還是回到題目上來吧。文章的最後兩段有何作用?開頭總領,中間分寫了四件事,結尾應該幹什麼?(總結全文)

師:是的,總結全文。(師邊講邊板書)同學們在文章開頭抓了兩個詞語,結尾該抓哪些詞語呢?

青春激情。

師:還有什麼詞語?

還有不斷奮進。

師:同學們有沒有不同意見?其實,兩個動詞喚和催也很有表現力。

它們表達了回憶往事的意義,對我們也有啟發意義。

師:我想,同學們講的這些正是於老師寫作這篇文章目的之所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理解滲透到朗讀中,再來品讀這兩節。(生齊讀課文最後兩段)

師:同學們研究一下,這幾件事是怎麼銜接在一起的?(學生快速閲讀,尋找答案)

有承上啟下的句子,我覺得是第3段。

師:請你讀一下。(生聲情並茂地朗讀第3段)

師:讀得非常好。我已受到了感染,好像是被於老師的情感帶進去一樣。除了這一處,還有沒有呢?

師:還有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誤讀為lóu)下深刻的印象,培養了我課外閲讀的情趣。

師:找得正確。雕鏤的鏤應該讀作lǒu,者不讀lóu(師邊糾正邊板書:鏤lǒu)這一句中還有重要的字讀時應該強調出來,是哪一個字呢?生:也字。

師:你為什麼要抓這個也字呢?

因為不僅把上面的內容讀書和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雕鏤在我心上,還把後面的事情也

師:噢,你是説也字起到了聯繫上下文的作用。

38頁的也是在國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教師,是年輕的新派人物也是的。

師:同學們找得很仔細。這裏也有一個也字。於老師用了一個並不起眼的字,卻把文章的前後內容自然地銜接起來,使文章結構特別緊湊,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還是通過朗讀來感悟一下這幾處過渡語句吧。(生齊讀幾處過渡句)

師:最後,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4段,跟隨於老師一起陶醉《千家詩》的意境中。(生齊讀課文第4段)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難忘的課就要結束了,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於老師這樣的人,從小熱愛自然,熱愛讀書,熱愛文學,把握現在,創造明天,做一個志趣高尚的人。

五、課堂檢測

板書設計:

往事依依

於漪

一、總提(感歎)

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讀《水滸傳》(古典小説)

二、分寫讀《千家詩》(古典詩歌)

聽教辛詞《南鄉子》(宋詞)

聽教新詩《南歸》(現代詩歌)

三、總結(呼應)

青春激情、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