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童年的發現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53K

童年的發現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出示一些關於胚胎髮育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生自由回答)師:“這叫做胚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麼小小的一個胚胎髮育形成的。人胚胎髮展的規律現在對你們來説還比較難懂,但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究竟他真的發現了什麼,又是怎麼發現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他童年的發現。”(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

指名讀詞語,正音。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賦(fù)、豈(qǐ)止、絞(jiǎo)盡腦汁(zhī)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帶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我”的“發現”是什麼,畫出相關句子。

生彙報: “我”的“發現”集中在第十三段

三、循果查因,理解“發現”的過程

1.師:“作者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呢?是誰告訴他的呢,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2.仔細閲讀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畫出“發現”過程的相關信息並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出“發現”的流程圖。(10分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做必要的指導並維持課堂紀律和注意時間的把握)

3.推選小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過程

① 我做夢總迴夢到自己在飛翔,而且發現其他同學也一樣,於是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藉助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同樣或類似的經歷,大膽想象)

② 我們一起請教老師,請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通過這些一連串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 老師的回答沒有完全揭開“我”心中的謎,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於是通過抓魚等的活動進行探究。

④ 通過自我思考,終於找到的答案。

流程圖: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從圖中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引導學生平時要大膽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舉例科學家的例子説明這個道理。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 老師解答問題 勇於發現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思考問題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一、字:

1、會認的字:胚  胎  禍  盈  賦  豈  履  絞  汁  諾  窘

2、會寫的字: 胚  胎  禍  澄  盈  臂  賦  妨  礙  豈  履  痴

絞  汁  諾  釐  禁  愧

3、多音字:   盡  禁  格

二、詞:

1、理解的詞:規律  禍患  懲罰  澄澈  盤旋  輕盈   困窘  痴迷

進化  絞盡腦汁  眉目  天賦

2、反義詞:輕盈—笨拙  澄澈—渾濁  懲罰—獎賞

3、近義詞:迷戀—眷戀  澄澈—清澈  困窘—窘迫  誤解—誤會

眉目—頭緒  天賦—天資

4、積累詞:禍患 眉目 妨礙 困窘 驅逐 情不自禁 絞盡腦汁

隨心所欲   一本正經  不懷好意

三、句:

(一)重點句:

1、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2、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3、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4、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二)積累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四、段:

重點段:3---13自然段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拓展延伸:留心觀察,記下自己的新發現或合作觀察,寫好觀察日記。

授課思路:

課題中的“發現”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後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閲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激趣朗讀

師:上節課我們探究了作者童年的發現,同學們覺得“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吧!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師: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是什麼表現呢?

生:“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師:這裏絲毫沒有惡意。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生1:因為給我們上課的是以為年輕的女教師。

生2:並且這位女教師還是一本正經地給我們上課。

3、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師:你們能談談“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我能舉個例子來説嗎?

師:可以。

生:就説哥白尼吧,在古代,人們由於眼界狹小,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陽、月亮和眾星都圍繞地球運行。16世紀,波蘭傑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根據30年的天文觀察和推算,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在每時每刻地環繞太陽運轉。但那時歐洲的封建教會不支持這樣的觀點,誰提出這個觀點,就會遭到教會審判異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臨死前,才把自己關於“太陽中心説”的著作發表。

生:我也想到了這樣一個例子。意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説。他指出宇宙中有許許多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而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由於熱情傳播這一新天文學説,他被教會推到審判異端的宗教法庭,在監禁7年後被活活燒死。

生:伽利略也有這樣的遭遇。17世紀,意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非常贊同哥白尼的觀點,他尋找方法,給這種觀點以科學的證實。但是他還是遭到了教會的譴責。宗教法庭把他傳去,不斷地審訊他,折磨他,讓他跪下宣誓放棄自己的觀點。但是當伽利略站起來後,他不禁喃喃自語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轉動呀!”後來,伽利略被監禁在家中,不許外出。

師:“太陽中心説”,一個多麼重大而有意義的科學發現,儘管它是正確的,但由於人們當時認識有限,眼界狹小,科學家們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啊!看來,作者的説法不無道理。那麼,作者為什麼這樣想?這跟他有什麼關係?

生:這是因為他現在面臨着同樣的問題。他發現了胎兒發育的規律,卻被老師誤解,轟出了教室。這對於一個學生來説,也是一種迫害啊!

生:對,讓他丟了面子,還受到身體上的懲罰。

師:雖然這種“風險”遠沒有剛才我們説的幾位科學家那麼嚴重,但這種“驅逐”,無論在身體上和心理上,對一個孩子來説都是難以承受的。它會讓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也使這段讓“我”頗引以為自豪的、本來應該留下美好回憶的童年往事,多了些許不愉快的記憶。這是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他對老師這種做法很不滿。

三、結合課文,賞析作者

師: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天真單純的孩子。

師:能具體説説你從課文的什麼地方體會到的嗎?

生:他對做的夢很感興趣,夢中的情景記得那樣清楚。從夢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愛的,所以夢才是那樣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這樣的夢,就以為自己有飛行的天賦,很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説明他的天真了。同時,他還把夢講給同學聽。

師:你怎麼知道他把自己的夢講給同學聽呢?

生:因為課文中寫着,“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終於”和“弄明白”説明他一定跟夥伴們説過自己的夢了。

師:你説得還真有道理!有時候,不起眼的一個字,一個詞,就能給我們傳遞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細品味語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語感很好,我們就應該這樣感悟語言!

生:我覺得他後來關於胎兒發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孩子才會這樣想。

師:恐怕從這裏我們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誰來讀一讀這一段,看看我們還能感受到什麼呢?

生讀。

生:我覺得他還是個愛探究的孩子。你們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樣來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條魚,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

生:我覺得他是個善於想象的孩子。他從地圖聯想到了人的變化過程,並且,都把每個階段分了時間,摺合成正好是九個月。

師:那麼還從哪兒看出他愛探究呢?

生:從問老師關於為什麼會飛翔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愛探究。

師:請大家練習讀一讀這個部分,看能不能把“我”的特點讀出來。

指名讀後,請同學評議。

生:我覺得讀出了“我”和小夥伴愛探究的特點,尤其是問老師的話,讀出了追問的語氣,使我們好像看到了“我”和小夥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個小小的建議,因為是追問,是不是問話讀得急迫一點,這樣就更能體現他們的特點了。

師: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分角色再讀一讀吧!

師:通過我們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的孩子,難怪他有那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了!

四、拓展延伸,引導“發現”

1、拓展:

師:課前老師佈置咱同學蒐集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課前蒐集的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並談談感想。(如牛頓發現蘋果落地,瓦特發現壺蓋跳動等。)

生交流、談感想。

2、比較:

師:上課前,大家都交流了自己的“發現”,請把你的“發現”或同學的“發現”與作者的發現、牛頓的發現、瓦特的發現……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你感悟多少就説多少,發現什麼就交流什麼,看誰的思維最敏捷。

(讓學生在比較中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發現,不僅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意識、發現能力。)

3、引導:

師:“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給自己這樣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們的生活是那麼豐富多彩,我們的學習是那麼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能有新的發現,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

(重大的發明、發現往往源於生活,源於對生活現象的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活力,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

4、實踐:

師:課下老師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記下自己的新發現或合作觀察,寫好觀察日記。比一比,誰的發現最有意思。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發現了什麼新問題,請你用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課盡意未猶。學生的親身觀察不僅培養了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還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胚胎髮育 生物課上→ 驅逐、迫害

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説説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開放拓展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説説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⑴ 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⑵ 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⑶ 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⑷ 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⑸ 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説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四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一)板書:童年。

人們常説“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時因為童年的孩子活潑、好動,富有朝氣,他們對事物常帶着好奇,充滿着幻想,並且善於探索。課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時候就有一個小小的發現。

(二)板書:發現。

課文中的“我”因什麼現象而去探索發現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47課《童年的發現》。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指名分節讀通課文。

(二)小組檢查讀課文,邊讀邊思:在我身上發生了一個什麼怪現象?我探索了一個什麼問題?

(三)交流:在我身上發生了一個什麼怪現象?

(在我身上發生了這樣一個現象。幾乎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而且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那樣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那個地方。)

①隨機理解詞語:“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

②理解“幾乎、似乎”在文中的含義,並且試着説一句話。

③指導閲讀課文地一節。教師引讀。學生自己讀,齊讀。

④仿照課文樣子,找句式先説後寫。

我對 是那樣 ,只要 ,就 。

我的 是那樣 ,那樣 ,似乎 ,就能 。

(四)交流:我探索了一個什麼問題?(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設計意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基於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弄清楚了“我身上發生了一個什麼怪現象和我探索了一個什麼問題”,也就理清了課文主線,摸清了學生的預習情況,督促學生平時要認真預習。

三、回顧小結

課文中我對每天夜裏做夢飛翔感到迷惑不解,從而探索人的起源這個科學性很強的問題。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的詞語二遍。

3、蒐集資料:瓦特、牛頓、愛迪生等幾位科學家的重大發現有什麼?他們是怎麼取得這些重大發現的?

【設計意圖】:課後收集科學家的重大發現有些什麼,不僅拓展了學習時空,逐步培養課外學習的習慣,同時為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作鋪墊。

第二課時

一、交流蒐集的資料:

(一)英國著名的發明家瓦特發現了的蒸汽機現象,終於研製成了第一台單動式蒸汽機,瓦特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的。

(二)愛迪生(1847~1931)是舉世聞名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他發明了留聲機、

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還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愛迪生一生約有兩千項創造發明。這些都是因為他不斷學習、執著追求的結果。

(三)牛頓發現了蘋果落地現象,從而發明了牛頓三大定律。

二、學習課文,揭開謎團。

(一)朗讀課文2——9節,思考:我是怎麼一步步探究,揭開“人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謎團的,找出文中作者所用的方法。

1、交流:

教師:“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説。

學生: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教師:“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學生:“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教師:“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學生:“人怎麼會是鳥呢?”我們萬分驚訝。

教師:“豈止是鳥!人還曾經是草履蟲,是魚,是青蛙,是兔子……還曾經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2、分角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作者所用的方法之一。

板書:請教老師。

(二)他問了老師哪些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1、默讀課文,分別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同桌討論,大組交流。

板書:為什麼會飛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生長 為什麼生長的時候就要飛

長身體 晚上細胞不停地繁殖 人還是鳥?

(三)與老師的一番談話,我的問題解決了嗎?自己又探索了一個什麼問題?後來又是怎麼探索的呢?

1、自己讀課文10、11節。

從 “為什麼是九個月呢?”、“為什麼不是八個月?不是十個月?偏偏是九個月呢?” 可以看出我探索的方法是什麼?(自己提問也就是勤于思考)

板書:勤于思考

2、比較句子:

①我的身體輕盈,隨心所欲。

我的身體那樣輕盈,那樣隨心所欲。

自由輕聲朗讀:體會“那樣”在句中的作用。(表示程度深)

②高年級,離我們遙遠,而飛行仍在繼續。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仍在繼續。

比較讀,讀出強調語氣。

仿照例句,學習用“那樣”造句。(大山裏的空氣新鮮,簡直是個大氧吧。

自由用“那樣”造句。

3、隨機理解:絞盡腦汁

介紹“ 畫地圖”

補充: 達爾文的人類起源的觀點

板書:獨立發現

【設計意圖】:向老師發出的一連串的請教使我謎團重重,可我並沒失去信心,更反襯了我勤于思考的特點和執着的探索精神,這是與我們學生同齡的孩子身上可貴的品質,給予廣大發揚。

三、抓住“發現”,感知“我”的探索精神。

(一)讀句子:三年以後,我升入了高年級,有一次上生物課,年輕的女老師一本正經板着面孔將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

理解:一本正經。

(二)當我想起自己的發現,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自己的發現是什麼?為什麼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理解:情不自禁。

板書:得到證實

教師點撥比較:我的發現與達爾文的人類起源觀點有什麼相同之處。想象一下當時作者會想些什麼?

(三)而我的情不自禁的笑竟然被老師誤以為是不懷好意,於是我被“請”出了教室,並明白了一個道理。

理解請上面“”的作用。

換一個詞語代替(趕)。

理解“——”的作用。

(四)理解句子: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明與發展,常常會伴隨着驅逐和迫害。

資料介紹:歷史上因發明與發現而遭受迫害的事例。

(五)教師小結。從“我”探究人的起源過程中感悟到了那些科學的探究方法?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多問幾個為什麼;與夥伴交流;向老師請教;帶者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進行大膽想象)

(六)根據我對“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探究過程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我對問題的探究過程是怎樣的?(提出疑問——請教老師——發現規律——得到證實來)

2、運用連貫的語言簡要概括。

(文章描述了我對每天夜裏都做飛翔的夢感到迷惑不解,於是我與小夥伴一起向老師請教後還是似懂非懂,以後自己探究發現了“人的起源”過程,在一節生物課上,我的發現得到了證實。全文展示的是兒童時期特有的那種好奇、執着、探究的心態。)

四、課外拓展。

(一)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在生活中你有什麼新的發現?交流。

(二)教師總結。

五、佈置作業

基礎題:

1、仿寫句子:

例、我的身體輕盈,隨心所欲。

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那樣隨心所欲。

聯歡晚會的節目豐富多采,叫人喜歡。

我國南部城市海南島,空氣清新,天空湛藍,環境清幽,真是旅遊勝地。

2、用下列詞語各造一個句子:幾乎、似乎

3、從我對“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探究過程:提出疑問——請教老師——發現規律——得到證實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上網收集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在班級中交流。

選擇題:(二選一)

1、生活中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向同學介紹一下。

2、對生活中碰到的小問題進行一次小小的探索。

板書:

37 童年的發現

“飛行”

請教老師 好問

勤于思考 執着

獨立發現 得到證實

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能正確認讀“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時刻,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樣有趣的發現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4、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5、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三、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1、2自然段,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2)在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地體會作者的感受。

四、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五、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3、從課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六、總結交流

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教學反思]

本課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緊扣“發現”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説説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開放拓展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説説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説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拓展閲讀:《童年的發現》課文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那裏。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説。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麼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麼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釐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競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又過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級。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生物課。有一次,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板着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説,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當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費奧多羅夫!……你笑什麼?再笑就從教室裏出去!”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教室裏一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色蒼白,大步朝我走來。

“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裏出吉去……”

我的臉由於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漲得通紅。這時候我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有關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標註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語。

(2)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緊扣“發現”,展示學習成果

1、“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並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3、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4、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5、“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6、“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7、“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三、激發知識衝突: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我”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四、佈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童年的發現 教學設計 篇八

課題

8.童年的發現  (精讀課)

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情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講作者童年的發現。學生的着眼點不要放在發現本身,往往忽視發現的過程。應該讓學生知道“我”童年時為什麼會有這個發現。要讓學生自主讀書,充分地讀書,瞭解作者是怎麼發現的。通過讀議,學生會明白,作者童年時之所以會有這個發現,跟他的敢於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是分不開的,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

預習要求

查字典解決字詞,熟讀課文。

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交流合作,抓住問題體會情感,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從多方面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本文。

教具準備

自學生字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行為

學習行為

反思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説説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1、 生聽。

2、 思考:童年有什麼發現?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2.激趣朗讀,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引導學生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自豪,懲罰的憤懣。

作業

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思考:作者童年時發現了什麼?

第二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行為

學習行為

反思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説説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啟發?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一、引導學生説説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二、細讀課文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指多名學生回答。(1)(2)(3)(4)(5)個小問題。

2.讀一讀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句子。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讓學生通過舉例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作業

通過朗讀,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8.童年的發現

細胞(一個月)

——小魚(一個月)

——青蛙( 一個月)

——人類(九個月)

——人的進化論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粧、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蒐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將導讀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詩一樣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這三句,指名讀,師生配樂讀這三句。讓學生談談讀後感受。師:這短短一組排比句就像一首詩,描繪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與快樂。這節課我們一起讀幾首描寫童年的詩。

二、學習《我想》

1.自讀感知。師:初讀詩歌,不僅要讀正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提示:可以從詩中的某個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丫”(這個字形像什麼?怎麼記住它?)“汲”(給這個字換個偏旁,比較“汲”和“吸”)。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裏,作者有哪些願望呢?你覺得“我”的想法美嗎?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安在、帶着、牽着、悠;接、伸進、汲取、長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像感悟。)

(3)感情朗讀

師:從這首簡短的小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嚮往,感受到了兒童詩語言的美妙,怎樣才能讀出我們的感受呢?我們也要邊讀邊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練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作者美好的願望,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賽讀時老師讀最後一節。師:讀了這兩句詩,我有一種疑惑,你們看這首詩的前幾節都寫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這兩句卻寫回了現實,寫法上也與前面不同,放在這裏好像與整首詩顯得不和諧,你們覺得呢?

3.領悟寫法:默讀詩歌,看看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生談自己的發現,師引導小結:

(1)每一小結的結構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讀起來琅琅上口。(結構一致)

(2)每一小結裏都有一個雙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長――”這樣的語句。(句式相同)

(3)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安、接、裝、種”説明了“我”想怎麼做,“悠、長、望、飛”是對“我”變化做什麼的想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所以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複。

4.嘗試創寫: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師:是春天的桃花、柳樹、風箏,還有充滿綠意的大地啟發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細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鳴蟬,秋天的桂花飄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啟發我們想象。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事物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寫一節小詩,可以不嚴格遵照課文的寫法,提倡創造哦!)

三、學習《童年水墨畫》

1.自讀提示:

(1)邊讀邊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藉助文後註釋或互相討論解決。用在每小節的標題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2)邊讀邊想像:讀《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2.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自悟。

3.交流點拔:

(1)指名讀並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閲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學生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指名説説:如果這首詩是一幅畫,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麼?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根據學生講的畫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進行引導,讓學生髮現語言裏的畫面: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着‘黑旋’水戰‘浪裏白條’”。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2)師:同學們用心去讀書、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出情趣,我們一起讀一讀。

四、比較鑑賞,嘗試創寫

(一)這兩首詩的比較

1.比較本課中的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2.生探究、發現。

3.交流小結。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組詩圍繞一個主題寫的一組內容不盡相同的小詩,組詩根據內容可以有獨立的小標題。)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瞭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兒童詩在內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實的,非常廣泛)

(二)擴展鑑賞:讀下面兩首小詩,讀後説説自己的體會。

我是一條比目魚

作業本下/藏着一本書/我悄悄地看/輕輕地翻/老師走過來/我趕緊提起筆//我是一條比目魚/一隻眼睛看老師/一隻眼睛看書。

長和短

星期一很長/星期天很短/上課很長/看動畫片很短/家裏吃飯很長/吃肯德基很短/奇怪/為什麼時間也有長有短?

(三)嘗試寫詩:

讀了這些詩,你有沒有想寫首詩的衝動呢?那就寫一寫吧。

學習提綱

1.以自己的認識説説什麼是兒童詩?

2.用“3”和“O”説一首兒童詩?

3.用“小手十桃樹枝”、“腳丫十柳樹根”、“眼睛十風箏”“我+春天的土地”學説兒童詩?

4.自讀《我想》,這首兒童詩表達了()的思想感情。

5.用“馬路邊+陽光+《水滸傳》”“垂柳+山溪+釣竿+漁童”、“小河+剛出水的‘鴨子’”學寫兒童詩。

6.自讀《童年的水墨畫》,《街頭》《溪邊》《江上》各寫出了兒童的()特點。

7.選背《街頭》《溪邊》《江上》。

一、以兒童詩《湖》為例,告訴學生什麼是兒童詩?什麼是兒童詩的“意”和“境”。

1.大人或兒童寫的適合兒童閲讀的詩叫兒童詩。

2.兒童詩的“意境”中的“意”指詩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詩中的“畫面”。

二、抓住“3”和“O”的形態特點,啟發學生想象意境,學寫數字兒童詩。

三、指導學生以“小手、桃樹枝,眼睛、風箏,我、春天的土地”為依據,想象《我想》這首詩的意境,學寫兒童詩。

四、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我想》,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啟發學生以“馬路、陽光、《水滸傳》,垂柳、釣竿、漁童,小河、小孩”為憑藉,想象《童年的水墨畫》意境,學寫兒童詩。

六、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童年的水墨畫》,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練習提綱

8.以《青蛙=蝌蚪》、《W=飛行的雁羣》。《田園-收穫=大地睡了》為題,學寫一首兒童詩。

七、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附:《湖》

好大的一面鏡子╱蝴蝶飛過來╱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隻青蛙跳過來╱打破了鏡子╱蝴蝶急得大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十

【基礎知識積累】

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釐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與思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拓展與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疑難問題,談一談自己“童年的發現”。

【重、難點突破】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以題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課文題目,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提示:可能會提出“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即發現的過程)”、“結果如何”幾個問題。

好,我們就按上面的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在課上交流。

提示: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反覆讀書嘗試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跟大家交流討論。對於涉及到的生物學的知識,可告訴學生以後上中學時會學到,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外查閲資料解決;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可引導學生深入讀書,展開討論來解決。

3、附課文句子理解舉例: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説。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我們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強調:“九歲”“完全”“獨立”等詞,這些詞語無不在顯示着“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作者這種想法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為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作者説“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而後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説的意思,作者的語言不乏幽默,後面也有類似的句子(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童年這段故事讓他在自豪之餘,也有着絲絲的憤懣。這種複雜的感情,要反覆地朗讀課文才能體會到。

另外,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閲讀期待,製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起讀者的讀書慾望,這是作者寫故事的高明之處。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為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絲毫沒有惡意。

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着面孔”。“一本正經板着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為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説,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為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説吧。當然,話裏不乏憤慨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