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人民為中心,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健康權益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1.3W

以人民為中心,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健康權益

以人民為中心,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健康權益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的神聖職責,是我們黨永恆不變的價值追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不懈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有關安排,本人以“**市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分析”為主題,採取實地查看、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並結合結合當前深化醫改的基本要求,對我市城鄉羣眾“看病難、看病貴”進行了系統調研和深刻思考。通過調研,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讓人民羣眾公平地享有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長遠發展和時代前沿出發,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這一戰略,促進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必將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紮實的健康根基。

一、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保障。當今世界,健康已經處於世界發展議程的中心位置,成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的綜合尺度。很多國家和地區主動研究制定健康戰略,系統規劃實施,取得明顯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維護人民健康,健康中國建設駛上“快車道”。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2016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衞生與健康大會,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同年10月,發佈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行動綱領。黨的十九大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到國家整體戰略層面統籌謀劃。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健康中國戰略將在每一個階段與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當前,健康越來越成為影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一個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才是充滿生機活力而又和諧有序的社會。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羣眾對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對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我國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醫療衞生髮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這就需要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最大限度降低健康危險因素,全面提升醫療衞生髮展水平,更好滿足人民健康需要,全方位全週期維護人民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促進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健康的、高素質的勞動人口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勞動者健康狀況,可以有效延長勞動力工作年限、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率。我國改革開放40年經濟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健康的、受過較好教育的勞動力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提高勞動者健康素質,有利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現從勞動力要素驅動向人力資本驅動的轉變,釋放更多“健康紅利”。同時,培育發展健康產業還可以拉動投資、吸納就業、帶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二、習近平總書記健康中國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的思想精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衞生與健康工作實際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11月,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表達出對人民健康的格外關心。從2014年起,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江蘇鎮江、海南博鰲考察和有關重要會議上,對衞生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報告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羣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衞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的系統論述,集中體現在2016年8月在全國衞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中。講話系統而深刻地闡述了新時代我國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主要任務和現實路徑,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容豐富、觀念新鋭、內涵精深,包含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把我國衞生健康事業的奮鬥實踐與價值追求科學地統一起來,把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與美好願景科學地融合起來,把建設健康中國與貫徹黨的執政理念科學地結合起來,謀劃了新時代中國特色衞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是新時代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思想指南和實踐遵循。保障人民健康,這就是我們衞生健康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學習和運用好這些重要論述,必須把握好其中藴含的思想精髓。

一是“優先發展”的戰略定位。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羣眾的共同追求。”並明確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優先發展,就是要把發展衞生健康事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把健康優先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向健康傾斜,在財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提出優先發展戰略定位,明確了衞生健康事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健康基礎”的特殊地位,把衞生健康事業從“治病養生”的層面提升到了“富國強民”的高度,為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和“跨越發展”態勢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這一戰略定位,彰顯了衞生健康事業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呼應了我們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健康”動力。

二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羣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就是要努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需要和衞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以“全生命週期”為着眼點,切實保障人民健康權益,着力優化健康服務,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確保實現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目標。這一理念的提出,明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羣眾由過去單純被視為衞生健康行業的“病人”轉變為了衞生健康領域的“主人”,把衞生健康事業的使命任務由過去單純的“救死扶傷”拓展到了“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彰顯了“人民至上”“健康為先”的價值取向,不僅為健康中國建設指明瞭方向,而且將極大提高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而凝聚起建設健康中國的強大力量。

三是健康中國的建設路徑。建設健康中國是一個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措並舉、統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五個重點,構成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科學“路線圖”。如果把健康中國比喻為一座“大廈”,在這五個方面中,普及健康生活是基礎,為健康中國建設奠定牢固基石;優化健康服務是重點,為健康中國建設立起穩定框架;完善健康保障是關鍵,為健康中國建設澆注堅實樑柱;建設健康環境是條件,為健康中國建設裝點亮麗形象;發展健康產業是支撐,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面系統、統籌協調的發展思想,強調了在健康中國建設中要注重現實性與長遠性的統一、事業發展與產業發展的統一、科學治理與優化服務的統一、衞生健康部門主導性與人民羣眾主體性的統一,形成了多管齊下的“組合拳”,是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廣闊前景的衞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四是“大衞生”“大健康”的創新思想。健康不僅包括人的身體健康,還包括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的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出發,強調樹立“大衞生”“大健康”理念。“大衞生”“大健康”,就是強調要注重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努力跳出衞生看衞生,跳出健康抓健康,把健康中國建設放在全局思考,立足整體推進,放眼長遠建設。“大衞生”“大健康”的創新思想,是一種“新健康觀”,它強調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強調健康不僅包括個人健康,更包括公共健康、環境健康;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強調堅持中西醫並舉,着力推動中醫藥振興;強調建設健康中國涉及衞生健康、教育、環境、食品安全、社會保障、養老等諸多領域,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和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強調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實現人民羣眾共建共享;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加強同“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衞生與健康領域的合作,等等。這種“新健康觀”與我們黨的新發展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將極大促進衞生與健康事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從勞動力要素驅動向人力資本驅動的轉變,釋放更多的“健康紅利”,增進人民福祉。

五是“均等化”“公益性”的發展原則。建設健康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和目標,也是一項造福人民羣眾的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着眼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堅持“均等化”“公益性”的發展原則。“均等化”,就是要堅持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健康權益,着力改變基本醫療衞生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狀況,切實解決人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公益性”,就是要堅持基本醫療衞生事業的公益性,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羣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均等化”“公益性”的發展原則,為衞生健康事業的“定位”“定責”提供了依據,為衞生健康領域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提供了準繩,為解決人民羣眾“看不起病、吃不起藥、住不起院”的問題提供了保障。這一重要原則,契合了我們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時代追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使人民羣眾在衞生健康這個最現實的民生體驗中認識到自己的權益,感受到社會的温暖,從而更加自覺地投身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潮。

六是“五大重點改革”的“設計書”。衞生健康領域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重要“分戰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靠深化改革提供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期。”“要把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五項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這五大制度改革,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既着眼現代治理、又着眼優化服務,既着眼源頭管理、又着眼環境建設,既着眼現實難題、又着眼長遠發展,不僅為我國醫療衞生體制改革提供了科學的“設計書”,而且為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五大重點改革”的戰略佈局,貫穿了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構想,指引我們在醫療衞生體制改革中進一步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瞄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發揚“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精神,“改”出衞生健康領域一片新氣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公正惠及全體人民羣眾。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健康中國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是推進我國衞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長期堅持,落實到健康中國建設的全過程、各環節。我們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實踐中,要深學、真用、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強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需求導向,努力把準“方向盤”、牢記“任務書”、明確“路線圖”,早日建成健康中國的壯美“大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把人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從維護全民健康和實現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徵程,統籌謀劃、全面推進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制定中央層面衞生健康政策文件近60個,各部門出台配套文件260多個。2015年,“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被納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點工作……與此同時,直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要求我國醫療改革要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敢啃藥價高、醫患矛盾等“硬骨頭”。從2015年《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到2016年《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務院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從8個方面明確了醫改工作重點。至此,基本完成了醫改夯基壘台、立柱架樑的部署。2016年底至2017年,國務院先後密集下發《關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五項制度逐步完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衞生制度框架初步搭建,並積厚成勢,於2017年全面推開了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個人衞生支出佔衞生總費用比重降至新世紀以來最低水平,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已處於中高收入國家水平,醫療衞生服務的可及性、質量、效率和滿意度持續提高。2018年,隨着新一輪機構改革,隨着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的組建和國務院醫改辦的撤銷,標誌着我國醫改已完成階段性工作,轉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部署、持續推進,使醫療改革成為全面深化改革中最直觀、最生動的窗口。

三、多措並舉,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健康權益

十八大以來,我國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由於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由於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我們既面對着發達國家面臨的衞生與健康問題,也面對着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衞生與健康問題,衞生健康事業發展還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人民羣眾在看病就醫方面還有一些不滿意的事情。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新時代衞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更加精準對接羣眾健康需求,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切實提升醫療衞生服務質量,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必須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的基本原則,更加聚焦人民羣眾反映最強烈、最迫切的突出問題,讓衞生健康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羣眾。

(一)着力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病有所醫”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深化醫改的主攻方向。就我市而言,當前的“看病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總體醫療水平較低,治不了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大病。醫院太多,專家太少,幾乎沒有在省內甚至河西地區有名的專家。學科優勢不明顯,遇到稍重一點的病不知道該去哪家醫院該找哪個大夫。二是基層服務能力弱,城區實際上沒有一級醫院,羣眾得病要麼去小診所,要麼去二級及以上醫院,大多數鄉鎮衞生院只能看幾種常見病,稍急、重一些的病就得進城,村衞生室只能做點公衞、取藥、理療等服務。“看病貴”貴在個人負擔較重,醫院檢查診療項目多,藥品及服務價格高,重複檢查、重複治療、重複住院、過度治療等加重了病人負擔,醫療、醫保、醫藥方面都存在誘因。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是醫療資源配置總體過剩且過於分散,同質化低水平競爭嚴重;二是醫療資源分佈極不均衡,分級診療制度難以落實;三是學科建設嚴重滯後,醫療服務有效供給嚴重不足。我們要從根本上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基本思路是最大限度地優化整合現有醫療資源,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新模式。以開展國家級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為契機,立足我市不足**萬人的基本市情,把羣眾最不滿意、員工最為關心和影響醫院科學發展最關鍵的問題作為着力點,加快優化整合市級醫療資源,通過“抱團取暖”,發揮聚集效應,合力打造優勢學科,實行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降低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同時,改革完善經營機制,激發內部活力,提高運營效益,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這是對世界健康發展趨勢的主動順應,也是對健康發展內在規律的深刻揭示,體現了從源頭上維護人民健康的新健康觀。

1、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維護健康的知識與技能;建立並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佈和傳播機制;強化醫療衞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激勵約束。實施合理膳食行動,針對一般人羣、特定人羣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廳等場所,加強營養和膳食指導;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實施重點人羣營養干預。實施全民健身行動,為不同人羣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健身方案或運動指導服務,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15分鐘健身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實施控煙行動,推動個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嚴重危害,鼓勵領導幹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治療、危機干預等方式,引導公眾科學緩解壓力,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建立精神衞生綜合管理機制,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向公眾、家庭、單位普及環境與健康相關的防護和應對知識;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道路交通傷害、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等。

2、維護全生命週期健康。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針對婚前、孕前、孕期、兒童等階段特點,積極引導家庭科學孕育和養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促進生殖健康,推進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實施中國小健康促進行動,動員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維護中國小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鍛鍊健康體魄,預防近視、肥胖等疾病,中國小校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多種方式對學生健康知識進行考試考查,將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針對不同職業人羣,倡導健康工作方式,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完善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體系,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實現健康老齡化。

3、防控重大疾病。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對高危人羣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羣首診測血壓制度,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規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應急處置能力。實施癌症防治行動,倡導積極預防癌症,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序擴大癌症篩查範圍,推廣應用常見癌症診療規範,提升中西部地區及基層癌症診療能力。實施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引導重點人羣早期發現疾病,控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髮展;探索高危人羣首診測量肺功能、40歲及以上人羣體檢檢測肺功能,加強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肺功能檢查能力。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提示居民關注血糖水平,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羣科學降低發病風險,指導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加強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羣的健康管理,促進基層糖尿病及併發症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範化。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講究個人衞生,預防疾病;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導高危人羣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強化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

(三)改善醫療服務保障質量安全

隨着我國經濟發展和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羣眾健康需求快速增長,對健康的期望值不斷提高,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為解決人民羣眾看病就醫過程中的“瓶頸”問題,2015—2017年,全國醫療衞生機構深入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方便羣眾為着眼點優化服務流程,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重點改進服務模式,以引導優質資源下沉為手段補齊短板,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深入總結經驗基礎上,國家衞生健康委從2018年起,啟動實施改善醫療服務新三年行動計劃,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便民惠民利民措施,固化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組成部分,讓人民羣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一是建立健全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牀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制度,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二是創新多學科診療模式、急診急救服務等,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三是適應分級診療制度,提供醫聯體內連續性醫療服務,大力推廣日間服務,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四是注重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發揮“互聯網+健康”的支撐作用,實現健康信息“一卡通”,建設智慧醫療。五是拓展優質護理和藥學服務,注重人文關懷,弘揚職業精神,促進醫患關係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