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初心不變 心繫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5W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現了203次,直抵人心,激發共鳴。黨的十九大報告始終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通篇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在論述大會主題、新時代特徵、基本方略時都有生動精彩的表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心繫人民的初心和情懷。作為9000萬共產黨人的一員,如何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就需要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什麼?怎樣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如何為人民謀幸福,實現共同富裕?

初心不變 心繫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心得體會

一、“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人民至上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特別是儒家文化當中,一直強調“仁”這個字。“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會倫理範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無不圍繞仁展開,三綱五常是儒家倡導的基本社會倫理準則,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仁”的本意是親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間互相親愛,由此推導出為政者對於百姓的關切,進而再推導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當中建立起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這樣一種關切。所以千百年來,儒家文化當中的這種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為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當中的優秀基因。

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會見平民教育會諸述周時説:“政治問題,主要是對人民的態度,看你是想和老百姓做朋友,還是站在老百姓的頭上壓迫他們,只要和他們接近,和他們打成一片,他們自然相信你,隨你要他們的錢,要他們的命都可以辦到。只要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何愁沒有人上前線,何愁沒有人抗戰?”毛澤東同志將黨羣關係比喻成魚水關係,他説“共產黨是魚,老百姓是水;水裏可以沒有魚,魚可是永遠離不開水啊!”

1981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時期羣眾路線的重要性和基本內涵作出了新的概括:“羣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鄧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這句樸實的話語,明白無誤地道出了鄧小平羣眾觀的思想情感來源。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探索和設計每一個步驟,每一項決策的可行性,鄧小平同志都始終堅守一條準則:看“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

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主張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提到“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習近平引述的這句古語,充分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觀念。人民至上,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表達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樣的宏願,也説過“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脱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這樣的為政哲理。從2014 年的“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到2017 年的“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習近平關心的民生領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醫療、教育、就業、住房、扶貧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風雨兼程、訪貧問苦,模範踐行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二、“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依靠人民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指出,面向未來,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中共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正所謂“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彙集和激發近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人民實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智慧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從根本上説是廣大人民羣眾自己的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正是把人民羣眾的實踐作為源頭活水,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鋭判斷力和戰略定力,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羣眾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並上升為黨的創新理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目標

實現共同富裕,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目標,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2015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鮮明特徵。

如何完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的關鍵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自覺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着力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打贏脱貧攻堅戰,努力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大力弘揚“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理念,鼓勵人民羣眾艱苦奮鬥、勤勞致富、守法經營,通過自身努力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四 結語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要牢牢把握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幹部培訓教育的一名工作者,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理念貫穿在我負責的每一期培訓中,為打贏脱貧攻堅戰貢獻我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用細心對待我負責的每一個培訓班課程計劃,我用耐心對待學員的每一次詢問,我用恆心服務於公路行業培訓,我用忠心對待我的信仰。不忘交通人的初心,為為人民羣眾提供滿意交通貢獻智慧。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新詮釋,也是我們衝刺全面小康征程的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以人民為中心”是一以貫之的紅線,始終體現着親民、愛民、憂民、為民的人民立場,始終飽含着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