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村民自查報告多篇

欄目: 自查自糾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5W

農村村民自查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村民環保意識現狀思考調查報告範文

村民環保意識思考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村民的物質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富足。但在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時,農村村民的環保意識並不如人意,農村的環境質量非但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有些問題日趨嚴重。農村環境問題給村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

一、村民環保意識現狀觀察

就説説我生活的村子吧!有些村民愛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但這些人卻還習以為常。個別村民有時還會不顧後果地把垃圾隨便倒在空曠地、河流中……比如:甌江的上游岸邊就浮滿了大量的垃圾。這樣做既污染了空氣,還使土地變得不肥沃和讓清澈見底的河水變得渾濁不清且臭氣熏天!村民們差不多都習慣用一次性飯盒、塑料袋等,有些人用完後就隨地亂扔。在早餐店的門口,我就常看見許多的一次性用具……有的時候有人清理,但有時候也會有數不勝數的泡沫飯盒等垃圾亂糟糟地躺在地上,殘留的豆漿也把地上弄得髒兮兮的。當村民們買一些肉類的食物時,常會多要一個塑料袋,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村裏的用水情況也不太樂觀,如有些村民洗手搓肥皂時,一直把水龍頭開着等,這種洗手的行為浪費了不少水……

二、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分析

村裏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不環保的現象呢?關鍵是在於村民的環保意識薄弱。下面就讓我們進一步分析一下吧。

首先,環保宣傳管理的不到位。

村裏對於環保生活的宣傳有,但還不是很有效。由於長期農村生活的習慣,使得村民一時較難改變長期的生活陋習。村民們的環保意識較差,隨地丟垃圾、亂潑髒水、亂倒垃圾等等……由於村民陋習短期內改變的難度,再加上村委會的事務繁忙,村裏對於環保的宣傳不能夠經常性地長期紮實推進,這樣使得村民的環保意識難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這種偶爾的並不長期有效的宣傳環保生活,使得環保的意識未能深入人心,使得村民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烈,才會有那麼多破壞環境的人。

其次,環保宣傳的形式的不新穎。

村裏對於環保的宣傳標語是有的,但是這些宣傳的標語,未能足夠吸引村民的眼球,使得數量上較少的環保宣傳,在真正的落實上也不是很到位。比如:環保宣傳的標語形式過於呆板,未能給村民產生強烈的震撼,只是流於表面的形式而已。如果能夠在一些花草邊上貼一些幽默的標語,這樣就會使得宣傳的效果能夠更加明顯,要知道這可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許多人都是因為看了這些標語而變得更加愛護環境的。

最後,環保設施設計不合理。

農村的垃圾桶的功能不是很齊全,沒有進行合理分類。造成人們隨便地把一些有害垃圾與無害垃圾放在一起。要知道,如果把廢電池丟在水中,河水將大部分污染,而魚兒也會成千上萬地得病或死亡;把用塑料做的東西埋在土壤裏,則不但不會消失,還會對土壤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而把果殼一類的東西放進土壤中,則會長成大樹,造福子孫。可見垃圾分類是很總重要的。如果不小心弄混雜了,則會造成不良的後果。還有,垃圾桶的擺放位置也沒有太合理。如下灣村的有些地方擠滿了垃圾桶,有些地方則空落落的,這也是其中人們亂扔垃圾的一個原因。環保設施的設計不合理,客觀上使得村民環保意識“被薄弱”。

觀察和分析了我所在村子環保方面存在的不足。現在,我作為一名居住在村子裏的小村民,來説説改善村裏環保問題的幾點建議:

三、增強村民環保意識的建議

1.希望政府儘量地用舊垃圾桶改進成分類型垃圾桶,如果資金足夠,建議另外多增加幾個。此外,建議放置垃圾桶時,也應該按照合理的距離。

2.讓村委會多多宣傳環保知識,使村民們養成自覺環保的好習慣。也多多宣傳低碳生活。

3.按照上述部分所説,建議在花壇、草坪旁豎起牌子,在上面寫上“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等類似的環保標語。

4.建議村委會組織大家在‘‘全國環境保護日’’等節日時,去清潔大自然。

5.一些東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希望小區多多舉行環保比賽,看誰回收利用的東西做得最漂亮、實用,並評出‘‘環保標兵’’,頒發獎章和相應的獎品。

6.希望人們隨身攜帶紙巾,以備吐痰之用。

7.派村裏的一些管理人員去觀察村民,看看村民做到了環保了沒有。如果沒有,請加以提示。

8.希望人們在早餐店等場所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9.希望人們隨身攜帶一個布袋,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10.水可以循環多用,如養魚水可以澆花,洗手水可以拖地,我們要節約用水。

11.有垃圾的場所要提醒工作人員及時清理。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觸景生情想起了以前有時亂扔垃圾、喜歡用塑料袋的情景,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我一定會好好地愛護環境!環保,只在那一瞬間。你留意了,別人便會向你投來敬佩的目光!只有環保了,我們才能創造一個文明的社會!

【第2篇】關於農村基層村民自治情況調查報告

村民自治的實質是在村民中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抽樣調查。通過對問卷的歸納分析,發現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村民自治現狀與問題

(一)村民選舉普遍性低,公正性較差

(二)村民民主監督意識不高,對村務公開的信任度低

民主監督是實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務公開是民主監督的唯一平台。調查顯示,完全知道村務公開的樣本僅佔35.3%,知道一點的佔39.3%,令人遺憾的是竟然還有25.4%的人不知道村務公開,這個比率足以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經常去看村務公開欄的被調查村民有362人,佔27.9%;有34.6%的人根本不去看或根本不知道有村務公開欄。同時,被調查村民對村務公開的理解比較狹隘,雖有65.6%的村民對村務公開感興趣,但其中的70.3%僅對村務賬目感興趣。對村務公開內容完全相信的樣本僅22.3%,有一點相信的36.9%。

(三)村民民主決策參與意識薄弱,決策者漠視民意

被調查村民只有不到50%願向村幹部反映自己的意見,72%認為村裏的事情村民沒有必要介入;僅有54.5%的村民認為村裏的重要事情必須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定。調查表明,當村民意見和鄉(鎮)政府指示有矛盾時,有33.5%的村民樣本和57.4%的村幹部(村幹部總樣本204份,下同)認為應該按照鄉(鎮)政府的指示去做,74.9%的村民和78.4%的村幹部樣本都認為鄉(鎮)政府的指示應優先,而認為村民意見優先的村民樣本和村幹部分別只有27.6%和17.6%。另外有98.3%的村幹部認為應把完成鄉政府佈置的任務放在首位,認為向鄉(鎮)政府反映村民意見非常重要的也只有30.4%。同時,有的鄉鎮政府對村民自治干預嚴重,無視《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隨意撤換村委會幹部。

二、改進我省村民自治的對策建議

為改進我省的村民自治,特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委會組織法》,改進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務公開的操作者是村委會,到頭來還是自己監督自己,這種制度設計本身並不是最合理。為此,一方面要逐漸完善相關制度,通過制度促進農村民主政治的發展;另一方面,又要切合農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按制度的本義進行實際操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村民自治改革的關聯面很大,尤其會涉及到相關的經濟制度的改革。所以,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與農村工作相關部門的支持與合作。

(二)努力增強村民民主政治意識,完善村民委員會監督機制,我省村民對村務活動參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民主政治意識薄弱,必須把提高村民民主政治意識,作為當前我省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有效的監督機制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省以村務公開為核心內容的監督並未達到應有效果。由抽樣調查可知,其原因除了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識不強外,最主要的是村官及少數鄉鎮的領導層漠視民意。真正的監督應該是主動的,因此,必須完善村民代表會議等監督機構,構建更為有效的監督平台。

(三)推行組合競選制,真正實觀村官民選。好的選舉制度必須保證自由意志表達、低干預、高參與以及使選舉行為與人們的利益建立聯繫。目前全國農村在若干年的實踐中,創造了海選制、和我省的組合競選制籌方法,組合競選先由村民小組推薦村委會主任及委員候選人,主任候選人從委員候選人中自主組合村委會競選班子,報村選舉委員會張榜公佈,然後再經全村選民兩輪差額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及委員。抽樣調查數據間接證明,組合競選出來的村委員會是相對優化的村班子,而且村民參與率也會相對提高。所以我認為,組合競選是一種較好的村民選舉制度。這種制度能有效地排除制度外干擾,能使村民充分表達意志,更有利於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四個實質問題的落實,使農村政治文明建設得到強化。

【第3篇】十三五規劃關於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2022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醫療衞生基本滿足羣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衞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眾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四社保方面。一是擴面難。當前,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僅為1xxxx,絕大多數職工遊離於養老保險之外。二是徵繳難。企業參加意識差、部門配合力度弱,徵繳困難重重。三是逆差大。1-7月份各類保險徵繳452xxxx元,發放516xxxx元,收不抵支64xxxx元, 估計全年相差150xxxx元。

三、建議及措施

一教育方面。一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項足額預算教育經費並執行到位,同時,探討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二是減少農村中國小教學點,逐步實現國中全部、國小部分進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三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培訓。四是採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保障國小教育資源不被擠佔。

二醫療方面。一是適當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和範圍。同時要提高對殘疾人、五保户、特困人口的費用補償。二是加強醫患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方法、治療方案過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三是加強醫德建設,讓醫務人員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首選。四是簡化轉診手續,下放到鄉鎮合管辦,逐步實現省內聯網,讓農民能縣外就醫就地報銷。

三住房方面。一是調控房屋價格。建議公開房地產業成本與利潤,實行政府指導價等措施,努力使其適應小城鎮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二是承擔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決收入較低、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三是推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並全面推進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職工解決自住住房的能力。

四社保方面。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切實消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社保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強化用人單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規的自覺,喚醒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二是擴大社會保險面。採取教育加強制的手段,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擴大參保人數。三是依法加強徵繳力度,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實行部門聯動,整合勞動、工商、財政、税務、審計等力量,使不繳納者寸步難行。

【第4篇】2022十三五規劃關於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第5篇】十三五規劃關於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範文2022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醫療衞生基本滿足羣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衞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眾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第6篇】農村民生問題調研報告

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加強調查研究,聽實話、查實情,切實掌握第一手情況,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是開展密切聯繫羣眾“三項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三項活動”開展以來,我先後到彭水、秀山、酉陽、黔江等區縣農村瞭解情況,又到市工商局對口扶貧的xx區鐵鋒鄉開展“三進三同”、“結窮親”和“大下訪”活動,在增進羣眾感情、歷練工作作風的同時,以進村入户、開院壩會等多種方式聽取基層和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查研究,對農村民生問題重點關注思考。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為加快農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在全國率先免去農業税,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還廣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農合等農村社會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廣大農民羣眾真正得到了實惠,他們都發自內心地感謝共產黨,感謝市委、市政府的好領導。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啟動了“兩翼”農户萬元增收計劃,在田間地頭,在農家村舍,我強烈感到“兩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春潮湧動。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處於關鍵時期,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第一,實現“兩翼”農户萬元增收,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業規劃,不斷改進扶貧濟困方式方法

我國農户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單靠一畝三分地,分户經營,小打小鬧,解決温飽尚可,卻難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於走規模經營、集約發展、科技興農的路子,徹底改變農村刀耕火種、土中刨食的傳統農作方式。當前,農村通過幹部帶頭幫促、農户自發探索,種養殖業項目如雨後春筍。例如萬州區鐵鋒鄉在大力發展獼猴桃、山胡椒、楊梅、油桐、青蒿、茯苓、梔子花、野雞、山羊、肉牛等20餘個品種,但由於缺少大的產業規劃,種養殖分散,生產粗放,形不成產業“鏈條”。該鄉桐元村支部書記謝家寬同志就深有感觸地講:“我們村的紅陽獼猴桃品質非常優良,就是規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應,只有大規模才能出大效益”。全市“xxx”規劃中對農村產業發展進行了宏觀層面的規劃,涉農部門從宏觀層面也提出了一些區域性佈局的意見,但是,無論是市還是區縣層面的規劃,都難以落實到鄉村,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民還是一片茫然。建議市發改委、農委、農綜辦等部門和區縣進一步抓好和優化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根據全市的資源分佈、地理交通優勢、水土條件、產業基礎等進行科學系統的產業發展空間佈局規劃,特別是種養殖業區域佈局項目要具體,具有操作性,每個項目要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鏈。在制定發展項目規劃後更要抓好實施,無論是公司加農户還是專業合作社等組織形式,都應該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要加強規模和集約經營的引導,強化技術培訓和經營管理,充分激發農民創業增收的動力,形成大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農產品馳名品牌和地理標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

加強資金幫扶、物質幫助,對解決貧困户當前困難和問題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脱貧致富,就一定要把鄉村幹部的精氣神提起來,把貧困户的“志氣”扶起來,提升鄉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增強廣大農民脱貧致富的信心,這才是治本之策。調研中一些村幹部和羣眾反映,由於貧困户獲得救濟慰問的機會較多,一些農民羣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紛紛爭戴“貧困帽”、搶着“吃救濟”,導致認定貧困户、低保户已經成為關係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焦點問題。建議市扶貧辦、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和區縣進一步探索改進農村扶貧濟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堅持開發式扶貧、開放式扶貧,適當減少單純的救濟式行為,把重點放在改善基礎設施、扶持產業項目、搞活市場流通、開展技能培訓等舉措上。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幹部羣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脱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真正解決羣眾脱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問題。同時,要進一步探索完善貧困户、低保户的認定標準和程序,切實把好事辦好,維護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強化規劃管理,大力開展村容鎮貌整治

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日益強烈,農村新建住宅增多。在“兩翼”地區,許多新建的農民新村寬敞亮麗,新落成的民居星羅棋佈。但與此同時,不少地方佔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還是火柴盒式的單面瓷磚房子,佈局結構不合理,零亂無序,和大自然極不協調。雖然市建委和部分區縣建委專門為新農村建設印製了特色民居圖紙並免費提供,但許多村民不知道,也沒有基本農田保護意識和景觀規劃意識,把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用來修了一堆垃圾建築。建議市城鄉建委、國土局等相關部門和區縣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特別是“兩翼”農村良田不多,涉及今後子孫後代生存問題,搞建設一定要集約用地,少佔良田沃土。同時,要大力推廣具有地方特色的巴渝民居,使村民的房子不僅經濟適用而且美觀舒適,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以達到“現代都市+美麗鄉村”的城鄉統籌大格局。因此,必須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和嚴格農房審批程序,做到一户不漏的從房屋選址到建築風貌全過程監管到位。

村容鎮貌體現農村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城鄉差別的直接表現之一就是環境衞生和村容鎮貌。調研中看到集鎮和農户“髒、亂、差”比較普遍,白色垃圾隨處可見,房前屋後垃圾成堆,“四害”孳生,人畜混雜、廁廄不分的現象較突出,當地農民羣眾已習以為常,部分鄉鎮幹部也視而不見。建議市級相關部門和區縣把城市環境整治工作拓展到廣大農村,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潔淨家園”的村容鎮貌整治行動,將其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五個重慶”、提升農村文明程度、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力爭通過一兩年的集中整治,使廣大農村幹部和羣眾在思想觀念、文明素質、衞生習慣上有一個徹底的轉變,讓農村“髒、亂、差”的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以提高廣大農村羣眾的生活質量,真正把xx建設成為衞生整潔、環境優美、城鄉一體、人居和諧的幸福家園。

【第7篇】農村民主法治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農村民主法治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並把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制度、開展法制教育,確保廣大農民羣眾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多年來,我區經過廣大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我區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應當看到,我區農村民主法治建設仍然存在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相適應的地方。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一、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取得的可喜進展

從調研的情況看,我區以“四民主”、“兩公開”為抓手,全面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村幹部及廣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不斷增強。通過民主法治建設,帶動了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民主選舉在農村基層普遍開展,村民的民主意識日趨成熟。一是民主選舉產生村黨支部。各村均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規定,實行“兩推一選”辦法,即村黨支部換屆選舉時,在徵求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共青團、婦聯主要負責人意見的基礎上,由黨員無記名投票推薦初步候選人,再經街道黨委根據推薦票數,按照組織程序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後提交村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投票選舉產生支部委員。全區100%的村黨支部都能順利完成換屆選舉任務。二是海選產生村民委員會。各村根據村委會組織法、《浙江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的規定,由村黨支部主持,選民推選選舉委員會,經過兩委聯席會議提出選舉委員會建議名單,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確定選舉委員會,再選村民代表。在此基礎上,實行無記名和差額選舉的辦法選舉村委會。在選舉村委會過程中,堅持候選人條件公開、選舉程序公開、選舉辦法公開、選舉結果公開,最大程度地保障選舉的民主性,切實維護選民的合法權益,全區村委會選舉村民參選率達98%以上。這種直接的民主選舉,標誌着村民民主意識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決策在農村基層普遍得到貫徹,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明顯增強。實行民主決策,是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從調查走訪的情況來看,_____農村基層普遍實行了民主決策,程序也比較規範。村裏重大的村務,一般都實行“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按照先黨內後黨外、先黨員後羣眾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行民主決策,如村建設規劃、經濟發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業,土地承包、企業承包、計劃生育政策、宅基地使用方案、土地徵用等重大問題的決策過程中,基本上形成二種模式,一種是在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先召開支委會研究並提出決策方案,由黨支部召集主持村“兩委”會議討論,再由村民代表討論,在此基礎上進行表決通過,最後由“兩委”付諸實施,前所各村一般採用這一模式;另一種是在聽取羣眾意見的基礎上,由村“兩委”提出議案,然後將議案交由黨員大會討論,經討論修改通過後再交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最後由村“兩委”付諸實施,三甲、下陳各村普遍採用這種模式。

(三)民主管理在農村基層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已有比較穩固的基礎。據瞭解,全區農村大多數行政村都制訂了各項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當規範,把村規民約、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民主評議村幹部制度、村務公開工作規範等等各項自治制度進行彙編,裝訂成冊發至各村民手中,如下陳街道下陳村、海門街道東方紅村、前所街道前所村等。通過村規民約等各項制度,把村民的權利和義務、村級各類組織之間的關係和工作程序以及經濟管理、社會治安、村風民俗、婚姻家庭、計劃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規定得明明白白,加強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

(四)民主監督在農村基層普遍得到實行,上級監督和羣眾監督、制度監督和人的監督得到較好的結合。從調查走訪的情況看,全區各村普遍實行了“兩公開和民主評議”制度,確保落實民主監督。在制訂各項制度,確保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基礎上,把制度監督與村民監督有機結合,街道(鎮)監督與村民理財小組監督有機結合起來。近年來,全區普遍實行村帳鎮(街道)管的辦法,統一了各村的財務制度,增加了財務管理和力度,有力地糾正了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況;同時各村都實行了村務、財務定期公開,增強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監督權利。

二、農村民主法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多年的努力,_____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民主化法制化建設穩步推進,村民的民主權利進一步得到保障,但也應清楚地看到,在農村民主法治建設過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

(一)農村幹部和羣眾的學法、用法工作明顯滯後。通過四個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識、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不斷 增強,但從面上的情況來看,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動遠遠少於城鎮,尤其是村級自行組織的普法教育活動極少,對農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幾乎成了死角,農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與市民相比較淡薄得多;二是農村幹部羣眾的法制觀念相對滯後,部分農村幹部依法管理村級事務的意識、能力和做法與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距離;三是村幹部和村民遇事用傳統習慣的方法解決問題多,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少,村民在合法權益受侵害後運用法律武器來解決的少。

(二)村級制度建設和各項管理不夠規範。主要表現在:一是村務、財務公開的時間不規範。從調查走訪中看到,有的是按季公開,一個季度公開一次,有的是每半年公開一次,年中和年終各公開一次;也有少數行政村一年公開一次,在年終公開,並且是迫於制度不得已公開一下。二是村務、財務公開的內容不規範。大多數村委會能夠如實具體地將公開的內容按規定全部公開,但也有一些村委會將一些大的方面公開,而有關村財務一些關鍵性或比較敏感的內容不予以公開。三是各項規章不夠規範。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個別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實上還不到位,甚至制訂的村規民約還有罰款等違法條款的存在。

(三)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工作進展不夠平衡。就全區範圍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設發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項制度完善,“四民主”、“兩公開”搞得紮實完備,但有個別村則明顯滯後,存在較多問題,如因村級財務管理、土地徵用、房屋拆遷、農嫁居等引發的村民集體上訪事件等熱點、難點問題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安定。

三、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幾點思考

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是農村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具有全局意義。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必須圍繞全面構建和諧社會與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民主建設與法治建設,民主法治建設與農村基層黨建、注重法制實踐與完善制度建設結合起來,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加大農村法制宣傳和教育力度,特別是要加強村“兩委”幹部的法制培訓工作。應充分利用黨校,舉辦基層幹部法制培訓班,集中時間對農村幹部分期分批進行輪訓,也可以以會代訓,或結合工作實際舉辦相關的法制講座。法制宣傳教育部門應承擔起首要的責任,切實做好農村幹部的法制培訓教育工作。要調動農村幹部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對農村幹部的學法培訓狀況進行考試考核,把學法成績作為基層農村幹部管理的重要依據,促使農村幹部掌握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並運用法律知識指導和管理村務,推動農村的民主法制建設進程。

(二)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農村得到全面貫徹執行。_____地處_____市主城區,因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不少行政村漸漸被城市“包圍”。由於土地被大量徵用,村集體獲得了可觀的土地出讓金,一些村民轉為城市居民,外來人口逐漸增多,村情日益複雜。因此在實行民主選舉,加強村民委員會建設的同時,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以保證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顯得迫切,更為需要。要把在街道(鎮)黨工委(黨委)領導下的農村黨支部建設作為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靠得住的“領頭雁”,保證和監督農村民主法制建設。

(三)進一步完善制度,不斷強化基層農村的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要在現有村規民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等基礎上,依法完善相應的村民自治和管理制度。如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重要村務、重大問題民主決策制度,村委會幹部工作守則,村委會幹部責任制等。這些規章制度既管“村官”,又約束村民;既是村幹部依章理事的依據,也是廣大村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有力保證。通過這些規章制度,促使村“兩委”班子在行使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努力做到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面向羣眾。村務、財務公開要進一步規範。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務,如財務收支、計劃生育指標、宅基地劃撥、最低生活保障等,應在確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間或每季度向村民公開一次,自覺接受羣眾的監督。對羣眾不滿意或有疑問的公佈內容,由村委會進行面對面的説明,並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據及財務根據,以確保“兩公開”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四)着力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確保基層農村的社會穩定。熱點、難點問題的存在,困擾了農村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了社會穩定。這些問題,單憑村幹部是解決不好的,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可以解決的先予以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要説明理由,消解熱點中“熱”的因素,為解決難點創造條件。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對後進村,要加大民主法治建設力度,加大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對個別村還應做好幫扶工作,重點突破,徹底解決癥結問題。

【第8篇】關於農村民生問題的調研報告

你們知道有關於農村民生問題的調研報告應該要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關於農村民生問題的調研報告,歡迎閲讀!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要求,xx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查看、走訪羣眾、代表座談、查閲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羣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羣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十一五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羣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户。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羣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户掛標示牌,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羣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羣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2022年和2022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牀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峯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台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兑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台了《xx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彙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後,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乾淨飲用水。二是規範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後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羣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於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牀。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 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諮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代寫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2022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xx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社會救助水平低。xx縣屬貧困縣,縣級財政投入社會救助資金有限,儘管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各類救助水平較低,救助面較小,難以應對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福利機構不健全。一是城區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養牀位40張,遠遠滿足不了城區450名三無老人入院需要。二是農村福利院投入少,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全縣僅有21所中心福利院,牀位都在50張以下,容納人數有限,無法滿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縣無一所救助機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生活無着落人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助。四是殯葬服務設施匱乏。全縣目前尚無一處殯儀館和公墓,殯葬制度難以推行,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適應。

3、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全縣共有60歲以上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隨着打工經濟和異地就業新格局的出現,有30%的留守老人處於孤獨無助狀態。而全縣目前尚無一所社會養老機構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場所,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4、優撫安置服務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環境優美的光榮院,為傷殘軍人提供服務。沒有軍休所,無法為退離休軍人提供活動活場所。沒有優撫醫院,優撫對象的醫療難、生活難、活動難、就業難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5、村(社區)基礎設施滯後。村(居)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人民羣眾的橋樑,是國家政權基礎。隨着社會的轉型,村(居)民委員會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務型。而村(居)組織的辦公經費的困難和辦公服務場所的缺少,無法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嚴重影響了城鄉社區建設的推進。

6、村幹部隊伍嚴重老年化。目前,村幹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偏大,思想不夠解放。大多數村幹部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調整步伐,只能機械地抓落實;謀劃發展缺少科學性,思想狹隘,存在短期行為;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上面讓幹啥就幹啥,上面讓咋幹就咋幹,僅僅停留在完成常規工作。

四、意見和建議:

1、提升農村低保救助水平。我縣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低,月平補差僅有45元,救助人口4.6萬人,請求上級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將農村救助政策向貧困山區傾,與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接好軌。

2、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一是要明確機構的性質和福利院管理人員的身份,請求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建議明確為政府福利事業單位,採取縣辦鄉管或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二是福利院提檔升級,政府出台相應政策,建立農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機制,不斷改善辦院條件,讓五保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經費。農村五保供養費過去是由村級提留中解決,税費改革後,由財政轉移支付解決。五保數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養經費形成缺口。全縣省財政轉移支付供養3956人,實有五保6610人,供養經費缺口每年達480萬元。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只有一所福利院,沒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們對縣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增牀位210張,可以有效解決我縣三無老人住房緊張問題。今年以竹房城鎮帶為試點建1-2所標準化農村福利院,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請求領導給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力度。我縣共有304個村(居),目前,只有107個村(居)有辦公場所和一戰式為民服務場所,有120個村(居)只有辦公場所,沒有足夠的為民服務場所,還有77個村(居)辦公用房簡陋,辦公設施老化,難以適應為民服務的發展需求,請求政府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扶持力度。

6、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力度。要採取多種形式,開闢多種途徑,做好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村級幹部培訓力度,加快村級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優化班子結構,從而提高幹部素質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村幹部待遇問題,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真正體現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村幹部,讓廣大村幹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

【第9篇】2022年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要求,房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查看、走訪羣眾、代表座談、查閲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房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羣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羣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xx”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羣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户。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羣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户掛標示牌,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羣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羣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xx年和xx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牀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峯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台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兑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台了《房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彙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後,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乾淨飲用水。二是規範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後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羣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於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牀。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 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諮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代寫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xx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房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社會救助水平低。房縣屬貧困縣,縣級財政投入社會救助資金有限,儘管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各類救助水平較低,救助面較小,難以應對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福利機構不健全。一是城區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養牀位40張,遠遠滿足不了城區450名“三無”老人入院需要。二是農村福利院投入少,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全縣僅有21所中心福利院,牀位都在50張以下,容納人數有限,無法滿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縣無一所救助機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生活無着落人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助。四是殯葬服務設施匱乏。全縣目前尚無一處殯儀館和公墓,殯葬制度難以推行,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適應。

3、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全縣共有60歲以上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隨着打工經濟和異地就業新格局的出現,有30%的留守老人處於孤獨無助狀態。而全縣目前尚無一所社會養老機構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場所,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4、優撫安置服務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環境優美的光榮院,為傷殘軍人提供服務。沒有軍休所,無法為退離休軍人提供活動活場所。沒有優撫醫院,優撫對象的醫療難、生活難、活動難、就業難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5、村(社區)基礎設施滯後。村(居)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人民羣眾的橋樑,是國家政權基礎。隨着社會的轉型,村(居)民委員會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務型。而村(居)組織的辦公經費的困難和辦公服務場所的缺少,無法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嚴重影響了城鄉社區建設的推進。

6、村幹部隊伍嚴重老年化。目前,村幹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偏大,思想不夠解放。大多數村幹部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調整步伐,只能機械地抓落實;謀劃發展缺少科學性,思想狹隘,存在短期行為;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上面讓幹啥就幹啥,上面讓咋幹就咋幹”,僅僅停留在完成常規工作。

四、意見和建議:

1、提升農村低保救助水平。我縣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低,月平補差僅有45元,救助人口4.6萬人,請求上級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將農村救助政策向貧困山區傾,與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接好軌。

2、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一是要明確機構的性質和福利院管理人員的身份,請求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建議明確為政府福利事業單位,採取縣辦鄉管或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二是福利院提檔升級,政府出台相應政策,建立農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機制,不斷改善辦院條件,讓五保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經費。農村五保供養費過去是由村級提留中解決,税費改革後,由財政轉移支付解決。五保數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養經費形成缺口。全縣省財政轉移支付供養3956人,實有五保6610人,供養經費缺口每年達480萬元。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只有一所福利院,沒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們對縣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增牀位210張,可以有效解決我縣“三無”老人住房緊張問題。今年以“竹房城鎮帶”為試點建1-2所標準化農村福利院,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請求領導給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力度。我縣共有304個村(居),目前,只有107個村(居)有辦公場所和一戰式為民服務場所,有120個村(居)只有辦公場所,沒有足夠的為民服務場所,還有77個村(居)辦公用房簡陋,辦公設施老化,難以適應為民服務的發展需求,請求政府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扶持力度。

6、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力度。要採取多種形式,開闢多種途徑,做好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村級幹部培訓力度,加快村級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優化班子結構,從而提高幹部素質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村幹部待遇問題,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真正體現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村幹部,讓廣大村幹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

【第10篇】關於農村民生問題調研報告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要求,xx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查看、走訪羣眾、代表座談、查閲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羣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羣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十一五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羣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户。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羣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户掛標示牌,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羣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羣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2022年和2022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牀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峯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台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兑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台了《xx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彙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後,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乾淨飲用水。二是規範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後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羣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於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牀。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 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諮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替代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2022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xx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社會救助水平低。xx縣屬貧困縣,縣級財政投入社會救助資金有限,儘管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各類救助水平較低,救助面較小,難以應對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福利機構不健全。一是城區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養牀位40張,遠遠滿足不了城區450名三無老人入院需要。二是農村福利院投入少,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全縣僅有21所中心福利院,牀位都在50張以下,容納人數有限,無法滿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縣無一所救助機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生活無着落人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助。四是殯葬服務設施匱乏。全縣目前尚無一處殯儀館和公墓,殯葬制度難以推行,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適應。

3、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全縣共有60歲以上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隨着打工經濟和異地就業新格局的出現,有30%的留守老人處於孤獨無助狀態。而全縣目前尚無一所社會養老機構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場所,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4、優撫安置服務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環境優美的光榮院,為傷殘軍人提供服務。沒有軍休所,無法為退離休軍人提供活動活場所。沒有優撫醫院,優撫對象的醫療難、生活難、活動難、就業難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5、村(社區)基礎設施滯後。村(居)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人民羣眾的橋樑,是國家政權基礎。隨着社會的轉型,村(居)民委員會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務型。而村(居)組織的辦公經費的困難和辦公服務場所的缺少,無法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嚴重影響了城鄉社區建設的推進。

6、村幹部隊伍嚴重老年化。目前,村幹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偏大,思想不夠解放。大多數村幹部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調整步伐,只能機械地抓落實;謀劃發展缺少科學性,思想狹隘,存在短期行為;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上面讓幹啥就幹啥,上面讓咋幹就咋幹,僅僅停留在完成常規工作。

四、意見和建議:

1、提升農村低保救助水平。我縣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低,月平補差僅有45元,救助人口4.6萬人,請求上級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將農村救助政策向貧困山區傾,與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接好軌。

2、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一是要明確機構的性質和福利院管理人員的身份,請求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建議明確為政府福利事業單位,採取縣辦鄉管或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二是福利院提檔升級,政府出台相應政策,建立農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機制,不斷改善辦院條件,讓五保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經費。農村五保供養費過去是由村級提留中解決,税費改革後,由財政轉移支付解決。五保數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養經費形成缺口。全縣省財政轉移支付供養3956人,實有五保6610人,供養經費缺口每年達480萬元。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只有一所福利院,沒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們對縣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增牀位210張,可以有效解決我縣三無老人住房緊張問題。今年以竹房城鎮帶為試點建1-2所標準化農村福利院,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請求領導給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力度。我縣共有304個村(居),目前,只有107個村(居)有辦公場所和一戰式為民服務場所,有120個村(居)只有辦公場所,沒有足夠的為民服務場所,還有77個村(居)辦公用房簡陋,辦公設施老化,難以適應為民服務的發展需求,請求政府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扶持力度。

6、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力度。要採取多種形式,開闢多種途徑,做好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村級幹部培訓力度,加快村級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優化班子結構,從而提高幹部素質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村幹部待遇問題,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真正體現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村幹部,讓廣大村幹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

【第11篇】農村民居抗震性能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民居抗震性能現狀調研報告

長期以來,由於國家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宏觀要求多,而實際操作較差,缺乏法律強制要求,全面社會缺乏防震減災意識和知識,加之經濟相對落後,我市農村民居和村鎮公共設施包括中國小校抗震設防十分落後,不設防的農村民居及農村公共設施成為危害農民生命造成重大傷亡的重要隱患。當前全市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加快發展。要實現科學發展,打造“三個_____”,實現追趕跨越的目標。構建和諧_____,從“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出發,從防震減災的角度針對_____市實際,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尤為重要。20xx年5·12汶川8.0級大地震給我們留下了血的教訓,逐步提高農村抗震能力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現狀

_____是一個人口610萬,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的農業大市,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經濟欠發達。_____市地處郯廬斷裂帶和揚銅地震帶交匯處,存在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20xx年九江5.7級地震,雖然震級不大,烈度不高,但對震中當地廣大農村民居卻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死亡的12人均系農村民居倒塌造成。經調研,_____市大部分農村民居沒有設防,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1、抗震性能好的鋼混結構較少。至20xx年全市農村現有116.44萬户,擁有1户住宅的140.4萬户,2處住宅的5.09萬户。住房類型主要為樓房,樓房74.09萬户,平房42.36萬户,平均每户面積為140.4㎡。住宅主要為磚木和磚混結構。磚混結構64.7萬户,佔55.6%,磚木結構34.53萬户,佔29.7%。鋼筋混凝土結構14.11萬户,佔12.1%,其它3.08萬户,佔2.6%。

2、我市相當大部分住宅基礎處理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有的房屋儘管選在開闊平坦、土質堅硬均勻的場地上,但對基礎的處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如有的在打過夯的地面上直接往上壘牆;有的即使挖地漕也不按設計規範要求處理基礎,抗震性能仍較差。

3、大部分房屋選用的建材質量不合格。在調查的所有磚木結構房屋中,大部分砌牆體用砂漿不符合要求,有的用石灰摻土代替砂漿,有的砂漿配比不符合要求,有一部分房屋選用舊磚、劣質磚或新舊磚混雜砌牆,使牆體強度明顯降低。有的用舊木材或已經腐朽變質的木材做樑柱,地震時房屋容易產生局部失穩而倒塌。

4、大部分住宅的設計或施工不太合理。譬如,房屋高度與寬度之比不符合抗震要求,抗震橫牆的間距與房屋的類別不相匹配,房屋各個構件之間缺少可靠的連結,整體性差。有的磚混房屋儘管設計了圈樑、構造柱,但由於設計不合理或施工不符合要求,也達不到抗設防的要求。在被調查的房屋中,還有一部分舊磚木結構或土牆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出現地基下陷、牆體裂縫、屋頂塌陷。據調查,這些危房目前大部分還在被利用,或住人或存放物品和牲畜。這類房屋如果遇到中強地震就會牆倒屋塌,將造成大量的人員和牲畜傷亡。

二、原因

導致目前農村民居抗震性能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廣大農民的防震減災意識不強,農村住宅防震、抗震知識貧乏。他們在建房時往往只考慮美觀、氣派、寬敞、舒適,而不考慮抗震因素。有的盲目攀比,建設的房屋太高、太寬。有的設計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導致一部分住宅存有安全隱患。

2、我市大部分農村經濟相對落後,農民收入偏低,經濟不寬裕。他們在建房時只追求面積,不講求質量。施工工匠沒有經正規培訓,同時在採購建築材料時,貪圖便宜,購買了一些假冒偽劣建築材料。

3、村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制定抗震設防專業規劃,沒有法律強制要求。由於某種原因村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農村住宅常把劃分的宅基建滿,左鄰右舍靠得很近,破壞性地震時往往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由於有的村鎮沒有編制抗震設防專業規劃,沒有按照防震減災有關法律對村鎮建設作出強制要求,導致在村鎮建設中沒有選擇抗震有利地段,沒有避開發震斷層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沒有充分考慮房屋間距和道路設置、避震疏散、救災等因素,使村鎮建設存有很大的抗震隱患。

三、對策與措施

為提高我市農村民居抗震性能,結合我市實際,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1、專家參與農村民居設計

組織專家進行抗震性能房屋建設論證,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條件下各種結構類型,給出當地羣眾經濟上易接受的抗震技術措施和指導性建議。通過編制地區性房屋抗震技術標準和抗震構造圖集的形式,指導村鎮房屋的建造,提高村鎮房屋的綜合抗震能力,減少地震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採取可行的抗震加固方案

根據不同地區房屋結構特點及其抗震薄弱環節,採取工程措施有規模有系統地提高民房的抗震設防能力。對已 建成的建築物,未採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依法進行了抗震性能鑑定,並採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3、村鎮建設要合理規劃

將農村抗震設防管理與村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做到每個鄉鎮都要制定村鎮建設抗震減災規劃,並嚴格按規劃要求建設。在村鎮建設中選擇抗震有利地段,避開發震斷層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充分考慮房屋間距和道路設置、避震疏散、救災等因素,可將震害損失大大降低。

4、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及普及工作

一是要採用科學、靈活、及時有效的宣傳方式,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將農村住宅建設防震抗震知識普及到鄉(鎮)、村莊和農户,使廣大農民把建設安全農居變為維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自覺行動。二是指導村民建房前進行抗震設計,選擇規則、穩固、延性好的構造屋型;三是對施工人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培訓形式除採取集中講授外,還可以實地參觀已建成或在建的抗震民居;四是加強對技術的指導和服務使新建、改建、擴建民房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5、推廣典型,逐步推進地震安全農居工程

可採取“農民自願、適當補助”的原則,結合我市新農村建設移民建鎮和推動農村房屋建設中抗震設防工作,政府拿出一部分補貼,組織實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通過示範工程建設,總結、篩選、提煉出已有的一些切實有效的房屋抗震技術及措施,引導廣大農民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並以點帶面,使_____市的農村住宅抗震設防程度大大提高,農民抗震設防意識明顯增強。

6、加強對村鎮建設項目抗震設防的指導和管理,突出政府在抗震設防中的管理力度

結合我市實際,應組織由地震、建設、土地等部門制訂地方性文件,引導農村民居進行抗震建設,同時組成檢查組,定期對村民蓋房進行檢查指導,對發現農村民居建設存在的所有問題,都要及時引導、糾正,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工程監理單位要深入村鎮,加強對施工安全過程監理,以確保民房抗震措施的落實。

通過採取以上措施,不僅在技術上是有效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比較適合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只要切實採取了以上措施,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廣大農村民居的抗震性能,就一定能減輕震害損失,真正實現“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