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朱彥夫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08W

朱彥夫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事蹟 篇一

【頒獎詞】夢想天開

父親留戀那油菜花開的芬芳,兒子就把他葬在不遠的山上。三十年花開花謝,兩代人春來秋往,一家人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種子,藴含着世代相傳的夢想。

【事蹟】沈昌健,男,46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

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生長結構好的野生油菜,將其帶回家鄉播種,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繼而想到改良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為家鄉解決吃油難的問題。

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直到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優質油菜種,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

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沈克泉的油菜品種未經國家審定,當地部門對沈克泉進行了罰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學有關油菜遺傳育種和生產栽培的知識。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父子倆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

1996年,家裏為搞油菜研究欠債不少。沈昌健賣掉中巴,帶着賣車款回家投入油菜研發。

20xx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貴野A”不育係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20xx年,沈克泉帶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獨闖”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xx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堅持着油菜育種。家人將沈克泉葬在離試驗地不遠的山坡上。家人知道,這些油菜是老人最後的心願和牽掛。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五畝送檢試驗田裏有300個單株樣本,每個樣本送檢一次就是200元;300畝的示範片裏還欠着兩萬多的工錢,馬上要施肥又是兩萬的肥料錢。對於已經35年沒有主業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飯靠田,科研靠借”。幾十年來,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這幾年政府也常有資助,可沈家裏欠下了不少債,“幾乎所有親戚都借遍了。”家裏最值錢的是兩台用來貯藏油菜種子的冰箱。

35年父子相繼,只為一株油菜的夢想。沈昌健説等現在的種子通過審定了,會賣給種子公司,拿着資金去滾動開發下一代油菜雜交新組合。自己的油菜育種路也許得“慢慢走”,但怎麼也會走下去。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二

守初心,鑿出“脱貧路”

老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是名副其實的“天坑村”,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當時全縣村級幹道建設規劃是由易到難,下莊的路太艱險,未列入規劃,縣上何時規劃修路也不確定。但下莊人要想改變貧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從“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過去封閉落後的鄰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電燈亮、户户電視響,毛相林下定決心要帶領村民修路,走出貧困。在全村黨員幹部會上,毛相林對大家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村民們個個腰繫長繩,趴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步向前推進。

自修路以來,毛相林身上的擔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嶺到各個工地巡查安全,晚上還要在工地上總結安排工作。為了早日修通絕壁路,毛相林最長在工地駐紮了3個月沒回家。

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膠鞋,手上和腳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__年,整整用了7年時間,毛相林帶領村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讓村民們看到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事蹟 篇三

近日來,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對朱彥夫先進事蹟的報道,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25年村支書生涯,用殘軀撐起一個村莊;殘臂書寫幾十萬字自傳體小説,傳遞精神信念……朱彥夫的感人事蹟口口相傳。

讀完光明日報的報道,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龍兵感言:“朱彥夫身上折射出的精神,令人震撼。像朱彥夫這樣曾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復員後又為家鄉發展、社會主義建設鞠躬盡瘁的革命軍人,他們身上那種為黨為國奮鬥不止的氣概和擔當,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山西洪洞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辦公室主任王凱説:“十年前我是一名武警戰士,通過《極限人生》瞭解了朱彥夫,再次看到朱彥夫的報道,仍然很受教育。雖然重度殘疾,但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個身強力壯的青年,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奮鬥呢?”

“對朱彥夫來説,羣眾路線不是多難的事兒,是日常本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機關黨委王軍説,朱彥夫把羣眾看得比自己重,他深入羣眾、彙集民智為民辦實事,是實實在在的羣眾路線踐行者,是全黨的好榜樣!

“朱彥夫身體殘疾,仍為黨為民鞠躬盡瘁,他的精神也激勵當代大學生磨鍊意志,超越自我,實現人生目標。”西北民族大學學生石凱平説。

朱彥夫先進事蹟的報道在網上也引起廣泛關注,網友紛紛留言發表感慨。一位山東濰坊的光明網網友看完報道後説:“精神的力量,就是這樣鼓舞人心,催人淚下,滿滿的正能量!”

“朱彥夫身殘志堅,堅持不懈,這需要極強烈的精神意志支持,多年來,不計個人得失,努力奉獻,凡事以人民滿不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共產黨員的宗旨牢記在心,堪稱時代楷模。”網友“依山伴水20__”説。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四

1945年,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導師是愛德華·泰勒教授。

1949年,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説,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同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

1954年,楊振寧和米爾斯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為自傲,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他代表致辭:“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説,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説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後,鼓勵在中國台灣的岳母曹秀清設法取道美國轉往中國大陸。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從美國飛往日內瓦,由中國外交部的同志親自接機,安排休息數日後,轉機飛往北京定居。

1958年,當選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事蹟 篇五

朱彥夫對張家泉村的感情非常深厚。

1957年,朱彥夫擔任了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只有24歲的他,扛起帶領鄉里鄉親過上好日子的重擔。他用25年的艱苦奮鬥,把張家泉村當成了戰場,帶領着村民發起了棚溝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電的“三大戰役”,張家泉村從一個落後的小山村,一躍成為全縣第一個有拖拉機、最早實現水澆田過半、全鎮最早通上電的村,村民人均收入始終保持全鎮第一。

在張家泉,一首首不斷改編的民謠“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來三代人的變化:一唱“三慌慌”,春天鬧糧荒,夏天忙得慌,秋冬無衣愁得慌;二唱“三慌慌”,春天有糧不慌慌,集體生產喜得慌,秋冬不再鬧饑荒;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如今,張家泉村早已是“山頂松柏戴帽、山間果樹環繞”的富裕村。

朱向峯作為朱彥夫唯一的兒子,不僅目前照顧着朱彥夫的日常起居生活,還從朱彥夫手中接過了接力棒,要繼續帶領張家泉村人發家致富。“我父親曾經説過,他是黨的人,這一生都在為黨幹事,一生都在為老百姓幹事。”朱向峯告訴記者,“回村裏之後,父親叮囑了我兩件事:管住手,管住嘴。其實他當年也是這樣做的。”

朱彥夫用右臂支撐,揮動左臂用自制的工具寫字

朱向峯迴村後,也給老百姓許下了承諾:清清楚楚地來,清清白白地走。每花一分錢,都讓村民知道是怎麼花的,讓村集體全部在陽光下運行,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

直到今天,朱彥夫還關心着家鄉的發展。他經常看書看到帶領鄉親們致富的好點子、好經驗,就會記在筆記本上,等朱向峯迴家後告訴他,讓他不斷學習農村工作的經驗做法。

今年過年時,朱向峯給鄉親們拍了照片和小視頻,回家之後拿給父親看,朱彥夫看到熟悉的面孔很是激動,因為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張家泉村。

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六

戰爭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有人説是槍林彈雨,子彈呼嘯於耳邊。有人説戰爭的樣子應該是心驚膽戰,出入於各個敵人部隊當中。還有人説戰爭應該是表面看起來無風無雨,甚至風平浪靜,其實波濤洶湧,暗流湧動。

但是有人説,戰爭,它其實沒有任何聲音,敵人穿過他們的連隊也沒有發現他們,靜謐無聲的他們不僅嚇到了敵人,還讓敵人給他們莊嚴肅靜的敬了個禮。這讓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其實是一支抗美援朝部隊的經歷,隊伍裏靜謐無聲的戰士已然被凍成了冰雕。

四十度的氣温下,他們依然不改自己的動作。這個場景已經過去了七十年,參與這場戰爭的兵將們大多已經看不到現在繁榮的場景了,而那場長津湖戰役當中能夠活下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就在這殘酷的情況下,我們以為毫無生機可言的情況中,有一位英雄存活下來,儘管極其艱難。

有人不禁發問,能有多艱難?多艱難,那何止能用生死一線這個詞來形容這個英雄。經歷過這場戰役,他以後再也不能行走,不能抓東西,右眼眼神幾近於失明,左眼呢?左眼。沒有了。

這樣一個人就這麼堅強地活着,他就是從貧苦家庭中出來的一位英勇戰士——朱彥夫。朱彥夫的童年是灰暗的,他不曾感受過童年的快樂,那個時候的他只有一個念頭——活下去。活下去很難麼?很難。沒有吃的,卻有敵人。兄弟姐們七個人,活活餓死了四個。父親是家裏的頂樑柱,也被敵人抓去殺害。十歲的朱彥夫看到了,這個孩子心裏仇恨的種子慢慢發芽。

這個貧困的家庭磨鍊着這個年少的孩子,終於在十四歲的時候,朱彥夫離開了家,他去參軍,自此以後,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不再是貧苦孩子,他成了一位戰士。後來的朱彥夫積極進取,在各個戰爭的淬鍊下,在部隊的關懷下,他立下了赫赫戰功。

終於在四九年的時候,我國成立了,大家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氛圍當中,家家户户張燈結綵,等待新時代的到來,努力地發展。誰曾想第二年的時候,這場殘酷的抗美援朝大戰就此拉開帷幕,將士們以為的和平被打破,為了保護邊境國土,他們不得不遠征。可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膽怯,朱彥夫就在這個遠征的隊伍當中。

這場戰爭的難度可想而知,敵人的精良裝備自不必多言,單單是棉衣棉服吃食的營養,就不是我們的部隊可以媲美的。但是我們的戰士們英勇向前,與敵人共同搶奪二五零高地。瘋狂的敵人拿炮彈當雪球一樣砸在高地上,土地漆黑一片,整個高地都要被炸低了不少。

不斷有戰士應聲倒下,朱彥夫看在眼裏,難受在心裏,卻無可奈何,憑他一人之力不可能對抗得了對面潮水一般的敵人。面對這樣的場景,朱彥夫都來不及難過,只能緊握武器,不斷射擊,死守陣地。可結局還是一樣的,倒下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只剩朱彥夫自己。

武器沒有被扔掉,他沒有被嚇到,射擊射擊射擊,他不斷射擊,拼盡所有,他要多多擊打敵人。直到幾個手榴彈被扔到他面前,長期的訓練讓他下意識地撿起扔回去,可巨大的一聲爆炸聲過後,他沒有了意識。

後來他醒了,沒有像電影裏面一樣直接躺在醫院裏,他躺在雪地裏,白茫茫一片,什麼也看不清,寒冷讓他分不清哪裏受傷,哪裏完好。只覺得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冰涼的,一切都是沒有希望的。

他爬呀爬呀,不知道爬了多久,不知道抱住多少去世的戰友取暖,不知道吃了多少口雪,終於遇到了支援部隊,他得救了,吊着一口氣的他,被送往醫院去救治,醫生都忍不住驚呼歎息,這樣頑強的生命力是多麼值得敬佩!被救治的時間是漫長的,他先後經歷手術有四十七次,昏迷了一個多月,他醒了。

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流淚,可他傷得太重了,他接受不了自己的樣子,萌生了輕生的念頭,醫生都忍不住大聲斥責他,問他為什麼要放棄,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憑什麼朱彥夫自己不珍惜。

朱彥夫清醒了,明白了活下去的意義,他回到了老家,開始新的磨鍊,他的自理能力成長很快,終於可以正常生活下去。在這和平的時期裏,他對自己的磨鍊依舊在,他開始努力學習知識,教授家鄉人讀書寫字,創建圖書館,挑戰自己的極限,寫下了《極限人生》這本書,這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結語:朱彥夫已然是一位高齡老人,他卻依舊堅強剛毅着,依舊執着着,這份意志,這份堅強,讓我們忍不住為之讚美,為之高歌,且以他為榜樣,繼續前行!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事蹟 篇七

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博士發表的《父親與我》一文中曾經特別提及過一件事:

“我九、十歲的時候,父親已經知道我學數學的能力很強。到了十一歲入國中的時候,我在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顯示出來。回想起來,他當時如果教我解析幾何和微積分,我一定學得很快,會使他十分高興。可是他沒有這樣做;

我國中一與國中二年級之間的暑假,父親請雷海宗教授介紹一位歷史系的學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紹他的得意學生丁則良來。丁先生學識豐富,不止教我《孟子》,還給我講了許多上古歷史知識,是我在學校的教科書上從來沒有學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學的年代我可以背誦《孟子》全文。”

在他的自傳中又寫道:他在中學階段唸書時,父母要求他背誦孟子。當時的他沒有選擇説不的權利與勇氣,只好勉為其難,把整本孟子裝進記憶中。他上大學後,學習自然科學,一路走來極為順利,並獲得國際的肯定。但是,説來奇怪的是,他幼年時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後,居然成為他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換言之,孟子的話在他心中形成一套價值系統,每當他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都會提供明確的答案。因此,影響他最深的,並不是他所專長的物理學,而是兩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楊振寧博士在科學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也得力於中國古代文化理念:我之所以懷疑rte的奇偶不滅定律,這和我在西南聯大讀《易經》的心得有關。《易經》中既有陰、陽相似的道理,同時卻也有陰陽消長或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剝久必復,否極泰來的道理。類似楊振寧先生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文言文傳遞的中國古聖先賢智慧經驗所藴含的潛在力量!

可以看出,在科學創新過程中,聯想只能與已有知識發生關聯。能夠在科學創新中發揮借鑑作用的知識,則進一步説明經典的潛在力量。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八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於安徽省合肥縣(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000個字。

1928年,楊振寧父親自美國歸來。同年隨父赴廈門大學,進國小二年級。

1929年,其父應聘清華大學,舉家赴北平,居於清華園西院十一號;入讀教員子弟學校成志國小三年級。

1933年,國小畢業,入讀城內絨線衚衕天主教聖公會崇德中學。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北平不穩,隨母攜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華戰爭影響,全家逃難,經廣州、香港、越南河內輾轉抵昆明,楊振寧入讀昆華中學高中二年級。同年秋天,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先遵父命報化學系,後改物理系。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

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

1944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論文導師是王竹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