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民警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13W

民警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張桂梅先進事蹟 篇一

貧困學生的及時雨

華坪女子高中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貧困的陰影對孩子影響很大。張桂梅在家訪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還經常救濟學生家庭,甚至幫助全家人擺脱貧困。

船房鄉華榮村的文麗麗、文萍萍(化名)兩姐妹分別是華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學生。兩姐妹的家不僅貧困,而且她們的父親眼睛患有嚴重疾病,在縣醫院無法醫治,需要到鄰近的攀枝花市醫院醫治,可因經濟困難,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國慶到她們家家訪時,張桂梅當場掏出500元給兩姐妹的父親,讓他儘快去看病。

張桂梅看到兩姐妹家有一間裝雜物的危房,人員進出十分危險,當即提出應該儘快拆除。陪同家訪的船房鄉鄉長李桂梅表示由鄉里幫助拆房,並幫助★★其向民政部門申請低保保障。兩姐妹和父母感動不已,全家攙扶着張桂梅送出村外。

12年來,張桂梅資助學生困難家庭的費用,都來自各級政府給她的獎勵補貼,還有社會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這些關愛帶到女子高中的孩子們身上。

“我獲得的許多榮譽,是貧困山區老師集體的榮譽。黨和人民沒有忘記貧困山區的老師們,温暖了老師學生們的心,激勵着我們更加努力做好貧困山區的教育工作。”張桂梅誠懇地説。

先進個人事蹟簡介 篇二

5月19日下午,縣公xx治安大隊長王凌正在賴村鎮組織開展賴村鎮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接縣局領導指令:緊急護運衝鋒舟赴固村鎮抗洪救災。王凌從賴村鎮火速趕回,與治安大隊副大隊長黃紅勇、民警餘水明3人一起,護運團結水庫和消防大隊的2艘衝鋒舟趕赴固村鎮抗洪救災。

到達固村後,經過對災情的簡單分析,由王凌與餘水明帶領鎮村幹部和團結水庫的工作隊員攜帶20件救生衣等裝備,乘一艘衝鋒舟對固村鎮老街的被洪水圍困羣眾展開救援,並安排副大隊長黃紅勇則帶領消防大隊官兵和應急大隊警力,乘另一艘衝鋒舟對固村鎮下河村的被困羣眾展開救援。經過一下午地不懈搶險,2艘衝鋒舟共進行了6輪救援,成功救出轉移固村鎮老街、下河村被困羣眾60多名。

王凌所指揮的衝鋒舟在轉移老街最後8名受困羣眾時,已是晚上6點多了,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上游洪峯漸至,水位不斷升高,洪流也變得越來越湍急。當衝鋒舟通過一個旋渦時,因水流湍急,造成船體失控,撞上固村大橋橋墩,衝鋒舟瞬間被打翻,衝鋒舟上的5名救援人員8名羣眾全部被捲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衝向下游。憑着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掙扎着浮出水面。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鎮定下來,心裏記掛着8名羣眾和另外4名救援人員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着:“有沒有人啊?有沒有人?”一邊搜尋落水的羣眾和戰友。突然,王凌發現一中年男子在離其幾米遠處上下浮沉。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趕緊游過去幫一把。他奮力向那個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個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勁將其托出水面,並大聲的告訴他不要慌張,要鎮靜。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間,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們二人撲打過來,將2人同時捲入了水下。被洪水衝出數裏後,王凌浮出水面,隱約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樹,便奮力地游過去並抓住一樹枝,爬到了一棵大樹上。

王凌一個人在瘋狂洪流中的大樹上堅守了2個多小時。當晚8時許,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習水性的羣眾駕着一艘衝鋒舟過來,先後找到民警餘水明和王凌並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餘水明,王凌的心裏感到無比的温暖,眼裏閃着晶瑩的淚光。7人乘衝鋒舟欲繼續搜尋,因洪峯衝擊,衝鋒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間,王凌意識到必須將7個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還的可能才會更大。王凌奮力掙出水面,並用手抓住了一名羣眾的手臂。這時他發現,另外6個人都在,且相隔不遠。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王凌拉着那名羣眾的手,奮力向另外幾個人游去。7人順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樹的樹枝,大家一個拉着一個往大樹靠近。最後,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樹上。

隨後,王凌用一名羣眾尚能通話的手機向王華聰局長彙報了當前的情況、被困位置及2次衝鋒舟側翻的情況。在爬到樹上之前,為了減少水流阻力,王凌脱去長褲,只穿着一條褲衩,與羣眾和戰友奮戰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來越黑,水越來越冷,只穿褲衩的王凌不斷地打着寒顫。王凌一邊安慰大家,一邊告訴大家局領導正在安排人員即刻前來營救,鼓勵大家抓緊樹枝,堅持住。

5月20日凌晨1時許,王凌、餘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羣眾等7人被外地調來增援的衝鋒舟找到救回。

王凌獲救後身心出現不適應狀況。僅在縣中醫院住院觀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顧家人的反對與親友的勸説,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抗洪搶險的隊伍中。在搶險救災的同時,通過電話部署賴村鎮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勸王凌保重身體,回家休息,王凌滿含淚水哽咽地説:“大家在抗災,叫我回家休息,我怎麼能坐得住?”説完,王凌又衝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爭取各方支援,籌措救災物資2萬餘元,將救災物資和慰問金送到固村鎮固村村委會和王坊村委會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

先進個人事蹟材料 篇三

**,男,漢族,38歲,林業工程師,1996年畢業於**農學院林學系,先後在縣中心苗圃場、林業局營林站、林政資源管理站就職,現任**縣林業局營林站站長。曾從事林業種苗生產管理、林政資源管理、國家天保工程管理、營造林技術指導、羣眾林權制度改革等縣林業局關鍵崗位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能模範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立足崗位、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勇於奉獻,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是幹一行愛一行,一心撲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各項工作想在前、幹在前,充分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突出的業績、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多次被省、地、縣和縣林業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發揮出了林業局中層幹部的中流砥柱作用,為加快我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和促進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先進事蹟如下。

一、開拓進取、刻苦專研。該同志能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和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有較強的政治敏鋭性和鑑別力,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在實際工作中能較好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業務上,勤於鑽研,不斷提高林業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並用以指導林業生產。在林政站工作期,身兼多職,多個崗位都能以極大的熱情和鑽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由於他的勤奮和鑽研,他的業務知識得到很大提高,他用所學知識,和他所在股室的同志用心探索、研究和推廣林業生產適用技術,從2000年來,他先後組織或參與了《化學除草劑在林木育苗中的應用研究》、《意楊截稈造林技術》課題研究、《巖溶石質山人工造林及植被自然恢復技術推廣》等林業技術研究,並有多篇林業論文發表,《意楊截稈造林技術》課題研究2005年獲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這些林業技術的應用推廣,大大提高全縣林業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成效。

二、甘於奉獻,忘我工作。該同志忠於職守,愛崗敬業,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甘於奉獻,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十多年工作期間,都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名利得失,服從安排,顧全大局,並出色地完成組織交給各項任務。2008年初,我縣遭遇了特大雪凝災害天氣,2009年,又遇長期旱情。災情發生時,他總是心繫林區羣眾,並堅守第一線和林區羣眾一齊,抗凝凍,查災情,進行災後重建;由於林業受災面廣,受災程度深,林農經濟損失大,災後損失評估急不可待。他理解牽頭任務後,帶領6個小組15名林業技術人員,頂風冒雨,白天爬山涉水,晚上加班熬夜,透過近兩個月的時間日日夜夜的奮戰,順利完成了災情評估工作,評估成果對指導我縣林業災後重建有着極重要的好處。在林業“二類”調查、連清複查以及羣眾林權制度改革等林業重大調查中,他更是單位的中堅力量。他和他的團隊,經常一個把月吃住在山裏,爬山涉水,穿荊刺,吃乾糧。婚假沒結束,他背上揹包下鄉了;愛人臨產,他還在山上劃界勾圖;老人病危,他還在為羣眾講解經濟林栽培技術。他的所作所為,深深感動了當地的羣眾,也帶動了他周邊的同事,奮力拼博,愛崗敬業,致使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該同志“學於林,則用於林”,他和同事們一道經常進村入户,搞森林防火、病蟲害知識宣傳、林業防災技術骨幹現場培訓、指導林農做好災後恢復林業生產等,用心做好災後恢復林業生產的技術措施和技術諮詢。對才百姓不予理解的政策,他總是耐心地講解;對林業防災減災的技術知識,他總是手把手地教,直到教會、教懂為此。在他負責的鄉鎮,羣眾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業生產工作有序開展,林區未有一齊重特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和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

三、創新思路、業績突出。該同志在十幾年的林業工作中,能根據上級領導交辦的工作,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樣一個任務,落在他手裏,他總能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比別人較早地完成。由於工作出色,2008年被縣委政府評為“抗凝凍保民生”先進個人,2008、2009、2010年連續三年被縣委政府評為“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工作者”,2010年獲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綠化先進個人記一等功”稱號,2007年榮獲全縣羣眾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個人,並多次被縣林業局評為年度先進個人。

四、作風嚴謹,清正廉潔。該同志作風優良,為人正直,遵紀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關心職工,團結同志,無論是在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以身作則,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辦事不推諉,遇難不迴避,做到不貪不佔,不損害羣眾利益,清正廉潔。在連續2001至2010年10年的年度考核中,有7次被評為“優秀”等次。

張桂梅先進事蹟 篇四

張桂梅校長又上熱搜了,但這一次不是讓全網熱淚盈眶,而是捲入觀點爭議,讓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複雜。她在一檔專訪節目中表達了對“女性當全職太太”的鮮明反對。她講道:一個學生領着丈夫和孩子回到華坪女中,準備給母校捐一筆錢,當她得知這名學生已做起全職太太,便直接轟人,“你給我滾出去。家庭那麼困難,把你供到現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當全職太太怎麼了?為什麼不能尊重別人的意願呢?説尊重女性獨立,為什麼不尊重女性成為全職太太這種獨立選擇呢?有誰比一個女性自身更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能讓自己幸福、什麼更適合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和幸福觀,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的這種偏執以如此強烈排斥的方式強加到學生身上?當全職太太怎麼就對不起“教育改變命運”了,貧困生出身怎麼就不能當全職太太了?一個個問題像雨點一樣飛向昨天被視為“教育天使”的張桂梅,天使的“人設”似乎因為那個“滾”字而黯然失色。幸虧是張桂梅説了這段話,網民能口下留幾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羣毆得鼻青臉腫了。

我覺得當全職太太是一個人的自由,也並不意味着就沒有自我和缺乏獨立,但我實在不忍去批評張桂梅的觀點。當然,會有一定的道義因素,面對這樣一個“教育聖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義和力度。泰戈爾的那首詩,“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見腳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來,當作火把點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來當火把,點燃了很多大山裏的女孩前行的路。她為了教育,為了改變那些女孩的命運,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換了一代人的命運。説到關心、愛護、心疼、尊重那些大山裏的女孩,我們這些蜷縮在都市咖啡廳裏、在鍵盤上敲敲字、熱衷於談論抽象概念的人,怎麼比得上她?我們談論的只是抽象概念,她接引了幾千個女孩走出大山,我們沒有理由覺得我們比她更“懂”貧困山區女孩教育這個命題。

這麼説並不是失去了一個評論員的判斷力,好像一個人成為道德典範,身上有了道義光環,就不能被批評了。不是這個意思。道德聖人也會有認知侷限,張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並不意味着她每句話都是對的。我説的“不忍”更包含着“同情的理解”這個意思,不要把“支持還是反對全職太太”當成一個抽象的命題,當成吐槽大會、脱口秀、大專辯論賽供選手抖機靈的辯題,而要進入張桂梅所生活和麪對的那種環境中,進入貧困山區女孩教育這個具體語境中理解“反對女性當全職太太”這個命題,看到它的條件性、矛盾性、語境性和問題針對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個“滾”字刺激了,如果進入語境,就不會把這個字當成激烈對抗中那種粗野、排斥、敵對的意思,而會看到一個教育者又愛又恨、就像父母不滿孩子某種行為時那種帶着失望意味的“滾”。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過來捐款,你何以這種態度?人家當全職太太,怎麼礙着你了?這可能正是張桂梅作為校長的態度,善良是有牙齒的,學校雖然很缺錢,但對錢的接受是有原則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僅是錢,而且也有一種認同的價值觀。以後跟學生介紹這筆捐款時,怎麼介紹呢?我們的畢業生、你們的師姐捐的?她靠什麼給學校捐錢?張桂梅可能覺得無法向學生傳遞一種她一直傳遞的那種獨立價值觀。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學校倡導一種何種價值觀,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種堅韌的立場。她就像一隻老母雞一樣,張開翅膀,護着下面的那些小雞,生怕她們被辛苦培育的價值觀受到任何一點誤導和傷害。

在抽象層面爭論“有無權利當全職太太”並沒有什麼價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裏泡一泡,在風中晾一晾,日曬雨淋一下,才有生活的質感。張桂梅也許正是在這種生活質感中持那種觀點的。如果看到山區的貧困,看到很多大山裏女孩的命運,她們沒讀書,一輩子就被綁在山裏、綁在丈夫和家庭、綁在幾個孩子身上,重複着貧困的命運並承受着生活的重壓,也許就能理解張桂梅所説“家庭那麼困難,把你供到現在”包含的失望了。讀書改變命運,對一般人來説,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選擇:當詩人、出國讀書、追求自己的興趣,甚至就是當一個幸福的全職太太。可在經歷了極度貧困,窮怕了,因為缺乏事業缺乏獨立而在惡性循環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後,很容易對那種“本以為讀了書可以改變命運卻又被家庭綁住沒了自己”的選擇充滿警惕。

作為大山女孩的擺渡人,作為拼着命去讓女孩通過讀書獲得獨立能力從而改變命運的人,把“一個女孩讀書可以改變一家三代命運”當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孩子讀了書卻沒有自己的“獨立事業”,還能給學校捐錢,可想而知她的憤怒,甚至覺得是一種價值觀的挑釁。

這就是我不忍批評的原因,如果身處她的位置,我可能也會這樣做。

最新消息是,被“滾”當事人感激張桂梅。黃付燕在華坪女高同學羣裏看到了這則新聞鏈接,“感覺像是在説我”。當天,她把新聞鏈接轉發到了微信朋友圈,並配上了一句轉發語——“我們有個性的老大”。

2018年,黃付燕回到母校華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張桂梅拒絕。那時,孩子不到一歲,黃付燕沒有工作,全職帶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黃付燕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國小的特崗教師。10月27日晚,黃付燕接受採訪時迴應,“張老師話醜理正,她是從我們的立場去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