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通用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6.21K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通用多篇】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 篇一

1993年發生的一件事,是值得在這裏記述的。

這年9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第二十四屆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南仁東參加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所屬的射電天文學分部的會議。正是在這個會議上,多國天文學家共同提出:要抓緊建造新一代功能強大的“大射電望遠鏡”。因為地球上無線電的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電波干擾了接收外太空信號,如此下去,人類將被封鎖在自己發出的無線電波之內,無法對浩瀚的宇宙做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這是要超越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一國的力量難以實現,須多國聯手。於是,會議決定成立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工作組,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代表組成。

在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主辦的南仁東事蹟展裏,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他先後在荷蘭、日本、美國、英國及意大利等多家天文機構進行客座研究,回國後曾任北京天文台副台長、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等職務。”從1985年到1993年這8年,南仁東去多國天文機構做客座研究。他在日本京都參加射電天文學分會的討論,深知多國將聯合建造大射電望遠鏡這件事的'意義!1993年9月24日,他從日本回到北京,迅速向中科院提出:我們要積極爭取讓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建到中國來。

“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機會。”南仁東説。如能爭取到,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天文學乃至基礎科學的研究水平。但是,多國也在爭取,我們有希望爭取到嗎?只有去籌措,才有希望。南仁東開始四面八方聯絡一批天文學家共謀此事。

1994年初春,北京天文台院子裏的樹枝冒出新綠的時候,南仁東拿出了一篇《大射電望遠鏡(LT)國際合作計劃建議書》。這份建議書共1.73萬字,融入了我國天文學家積蓄百年的科研理想和奮鬥激情。這是一份歷史性文檔,也是南仁東全力以赴為國“出征”的宣言書。

建議得到中科院支持。隨即着手選址。這年6月底,他和一位在選址中發揮重大作用的人相遇,這個人就是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博士聶躍平。

在貴州萬山深處選址,這是南仁東與農民結合的10多年。無論去哪裏,總有農村幹部和農民羣眾為他帶路。無路的地方,要用柴刀在叢林中劈出一條路來,沒有農民兄弟的幫助是進不去的。而建造“中國天眼”,也正是在無路的地方闢出一條路來。

雨衣、解放鞋、柴刀、枴杖,是他們長年攜帶的裝備。這是南仁東、聶躍平和選址的科研人員再次經歷的“社會實踐大學”。不論科學多麼尖端,理想多麼高遠,仍需腳踏大地前行。

最讓南仁東無法忘懷的是,普定和平塘兩地,僅僅聽説尚家沖和大窩凼有可能成為大射電望遠鏡的台址,農民們就把能通汽車的路修到了大山深處。

“不要修,不要修,還沒定啊!”南仁東反覆説。可沒人聽他的。那是冬季,那兩條路都是在荒山野嶺中修出來的。當時的貴州雖然經濟相對落後,但那裏的農民有股精氣神,他們築路的勞動裏有無法用金錢計算的東西。

南仁東曾説“要積極爭取”,貴州人民的“積極爭取”一次次讓南仁東感動泣下。漫長的12年選址和種種“積極爭取”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挫折,貴州人民的殷切期望和真情相待,是他最大的支持力量。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 篇二

20xx年1月31日晚8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裏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天眼之父”南仁東》,以“天眼之父”南仁東的逐夢故事再造了新時代中國故事的經典,致敬時代精神,讓璀璨的中國星光閃耀世界!

節目現場邀請到曾經與南仁東先生一起參加FAST建設工作的三位工程技術人員和南仁東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共同回顧國家科研重器的誕生史,講述中國“天眼”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青年技術骨幹、河北師範大學校友甘恆謙。

甘恆謙是我校物理學院物理學專業20xx屆本科畢業生,並於20xx年考入北京大學天文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曾師從南仁東先生學習射電望遠鏡有關技術,並在南仁東指導下,開始仿真計算FAST焦面場,進行項目相關的可行性研究。博士畢業後,他直接進入國家天文台FAST項目組工作,負責接收機前端射頻電路的設計與組裝,並參與FAST電磁兼容測試工作。甘恆謙回憶説,20xx年3月FAST正式開工建設,當年秋天他第一次來到FAST施工現場時,看到的還是佈滿泥濘的土地與稜角尖利的石塊,“當時的大窩凼,是個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但他和建設團隊一起,在FAST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的帶領下,經過5年多的艱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20xx年9月建設完成這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和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就在那間辦公室裏,我們經常和南仁東老師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南仁東的學生甘恆謙回憶起為FAST奮戰的日日夜夜忍不住感慨,“南老師這20多年幾乎沒幹別的,就專注在FAST工程這一件事情上。”

跟隨南仁東先生15年的甘恆謙也成長為FAST望遠鏡的技術骨幹,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電子與電氣工程部主任,負責FAST強、弱電系統與接收機系統的運行維護和必要的升級工作,曾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青年學者”等榮譽稱號。

本期《故事裏的中國》戲劇部分,採用透視、投影和大屏等多媒體手段,打造出一個光影縱橫的“星空宇宙”。從小懷揣星辰大海的少年南仁東和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南仁東,在同一個星空下對話,完成一場信念和精神的接力。

在排練過程中,節目特別邀請到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甘恆謙進行現場指導。跟着南仁東學習十五年的甘恆謙,不僅幫演員深入認識南仁東,還為劇組提供了更加準確的天文知識。當被問及大家管南仁東叫“南老”還是“南老師”的時候,甘恆謙説:“大家都叫南老師,他七十多歲,其實看上去還是很年輕、很朝氣。南老師非常喜歡的一個詞叫年富力強!”南老師對工作要求十分嚴格,“如果我們在工作上出現稍微的失誤,他的脾氣一上來就是瞪着眼睛拍着桌子,基本上一句好話都沒有!”。甘恆謙表示,“感謝劇組的付出,讓南先生的事蹟讓更多的人知道。”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簡稱,又被譽為中國“天眼”,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並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其科學目標主要包括:將中性氫觀測延伸至宇宙邊緣,重現宇宙早期圖像;探尋發現脈衝星,建立脈衝星計時陣,參與未來脈衝星自主導航和引力波探測;主導國際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獲得天體超精細結構;進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視,檢測微弱空間信號,參與地外文明搜尋等。截至20xx年底已新發現了200多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 篇三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天眼之父”。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台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與全體工程團隊一起通過不懈努力,邁過重重難關,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20xx年9月,南仁東因病逝世。

南仁東是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湧現出的時代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和光輝典範。他是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天眼”巨匠,為科學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的科學人生,鮮明體現了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情懷,敢為人先、堅毅執着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真誠質樸、精益求精的傑出品格,不愧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不愧為全社會學習的榜樣。

20xx年11月17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xx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南仁東“改革先鋒”稱號,並頒發改革先鋒獎章。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事蹟 篇四

吉林省東遼河上游的遼源,是南仁東的家鄉。1945年2月19日,南仁東在這裏出生。

少年南仁東愛看“小人書”,口袋裏有幾分錢就會到出租連環畫的書攤去。有時口袋沒錢,攤主也讓他免費看。一個人小時候對“不知道的事物”充滿興趣,眼界和情懷都會在閲讀中悄悄地生長。

南仁東讀書成績不錯,但直到上了國中,也只是不錯,並不很突出。有位名叫趙振聲的老師觀察南仁東,認為這個學生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應該出類拔萃呀!一個星期天,趙振聲把南仁東叫到家裏“談了一天”。談什麼?就是鼓勵南仁東將來為國家做貢獻。南仁東考上大學後,曾特地去看望趙老師。他一生都感激趙老師在他15歲的那個星期天,打開了他的人生之志。

人生之志!這是中華文化絃歌不輟的精神瑰寶。“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心中有沒有志,學習是不一樣的。18歲那年,南仁東參加大學聯考,以吉林省理科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無線電系錄取。

1968年初冬,大學畢業的南仁東被分配到吉林通化無線電廠。這是個1966年新建的小廠,總共不到150人。這個普通的工廠,成為南仁東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另一所大學——社會實踐大學。

起初,廠裏安排他去包裝車間。他去車間裏轉一下就出來找廠長“理論”,要求換工種。廠長把他改分到無線電組裝車間去做“小金工”。金工是各種金屬加工工作的總稱,包括車、銑、刨、磨、鑽等工藝。南仁東喜歡小金工。可是,他很快就體驗到“連車個簡單的小零件也連連出廢品”的尷尬。正是這尷尬,使他認識到什麼是“一絲不苟”“嚴絲合縫”,並重新認識“工人”二字的含義。

1969年廠裏接上級任務,要研發便攜式小型收音機。南仁東入選廠科研小組。這是廠裏以前沒幹過的事,怎麼攻克這難題?廠裏號召大家向大慶油田學習。學着學着,他被王進喜的話打動了:“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的矛盾。”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那時工廠操場的牆上、車間裏、食堂裏都貼着王進喜這句話。那時關心工廠研發收音機的不只是科研小組成員,而是全廠職工包括家屬。南仁東感到有一個巨大的羣體在鼓舞着研發。

他邊學邊幹,把大腦裏的知識去生產線上對號入座,把理論上的難題去與機器的實際運轉磨合,他很快成為研製小組的骨幹。24歲的南仁東和技術員、工人們一同研發的`收音機終於成功了。工廠裏一片歡呼,大喇叭裏播放着他們研發的收音機收到的歌聲:“雄偉的天安門,壯麗的廣場……”

他們研發的“向陽牌”收音機走俏全國,成為著名品牌。這是南仁東第一次參加一項科研新產品的設計研製,第一次實現了把知識變成技術,把技術變成產品,進而變成商品,進入千家萬户的過程。這個經歷對南仁東非常重要。

他在通化無線電廠“學工”10年,經歷了研製便攜式收音機、電視發射機和小型智能計算器的全過程。今天通化廠的老幹部、老工人對南仁東的評價是:他車、鉗、鉚、電、焊樣樣都會,樣樣都精,設計、製圖也很專業。

“我是個戰術型的老工人。”南仁東這句話裏有他對自己青年時代工廠生活的回憶,有他同工友們的友誼……那種在車間裏鋪開圖紙,一邊端着飯盒吃飯,一邊討論技術問題;那種日夜加班,沒有加班費,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那種大熱天吃完飯,用手抹一把臉上的汗,接着乾的生活是快樂的。

南仁東初進廠不願去包裝車間,後來他卻主動去包裝車間“補課”,還去鍋爐房幹活。他還琢磨統籌謀劃、分工協作,瞭解從原材料進廠到出成品,中間有多少工序。這已不只是技術,連科研帶生產,包括設計、繪圖、論證、材料準備、購置新設備、設備維修、計劃調度、人員配置、成本核算……他全部去了解去實踐。他為什麼這樣做?

什麼叫總工程師?哪一塊都拿得起來,權威性就有了,協調能力就有了。多年後,南仁東成為“中國天眼”的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通化無線電廠是他成長的搖籃。

1978年,南仁東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錄取為天體物理專業研究生。“告別那天,很多人掉淚了。”如果沒有經歷過那段歲月,也許不容易理解這告別中的深情。他的青年時代,黨和國家號召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科學實驗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南仁東做到了。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蹟介紹 篇五

南仁東,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

1963年,南仁東以大學聯考平均98.6分(滿分100)的優異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稱號,並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即使和現在那些被標上“天才少年”的年輕科學家比,南仁東當時也毫不遜色。

改革開放後,他代表中國天文台的專家曾在國外著名大學當過客座教授,做過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十國大射電望遠鏡計劃。這位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毅然捨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當時他一年的工資,只等於國外一天的工資。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説:“咱們也建一個吧。”

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南仁東冒雨進行選址考察

20xx年9月25日,FAST竣工進入試調試階段。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人類可以觀測脈衝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

20xx年9月15日晚,南仁東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從一句“咱們也建一個吧”到FAST工程主體落成,南仁東花了整整22年。

FAST簡介

1963年,美國科學家在波多黎各修建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Observatory),直徑30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接收數億光年以外的電磁波,這是宇宙真正的語言。

中國的FAST鏡面直徑更大(500米),望遠鏡的`靈敏度是阿雷西博的2.25倍,更為重要的是,FAST覆蓋天空的張角為40°,而阿雷西博只有20°。這意味着FAST能夠輕鬆突破阿雷西博望遠鏡因張角太小所面臨的觀測天區面積小的限制。

從1994年提出建設射電望遠鏡的概念,到最為艱難的選址,再到攻克技術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關,與此前著稱於世界的兩個最大射電望遠鏡相比:一個是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另一個是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FAST的靈敏度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提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提高約2.25倍,並且在觀測時會變換角度,接收更廣闊、更微弱的信號。預計在未來10-20年時間裏,FAST將一直保持世界領先的水平。

“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人總得有個面子吧,你往辦公室一攤,什麼也不做,那不是個事。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麼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説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點責任。”

——南仁東輕描淡寫地帶過了自己22年來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