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通用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W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通用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聶海勝事跡材料 篇一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天,素有“中國桃之鄉”美譽的“神舟”六號航天員聶海勝的家鄉湖北省棗陽市一片歡騰,鄉親們無不為家鄉驕子聶海勝駕馭“神舟”六號邀遊天空而備感驕傲與自豪。

在聶海勝的家——湖北省棗陽市楊當鎮街北頭一幢由當地政府興建的二層小樓門前,剛剛貼上“飛船騰空壯中華國威,海勝飛天為楊當增彩”的大紅對聯格外引人注目。聶家房前屋後彩燈高懸,彩旗飄飄,鮮花簇擁。

的聶海勝的母親張金秀老人身邊,一邊和老人敍着家常,一邊收看電視。現年74歲高齡的張金秀老人,去年10月因腦溢血突發,生病住院。得知聶海勝的母親生病住院的消息,襄樊市、棗陽市各級領導都非常關心,經常前去探望慰問,併成立醫療救助小組,精心護理治療。前天,是傳統的九九重陽節,襄樊市市委書記田承忠還為聶海勝的家人送去了一萬元的慰問金。棗陽市也為他家購置了傢俱,送去了電視等物品。

張金秀老人今天穿着聶海勝和妻子寄回的紅色棉夾衫,面色紅潤,眼睛爍爍有神,雖然不能説話,但老人卻不時地抬起手臂,指着牆上掛着的“全家福”照片,開心地笑着。聶海勝的弟弟聶新勝説:“母親今天心情特別好,早上還多吃了半碗麪糊。”

8時30分,聶海勝的親朋、鄉鄰、同學和襄樊市、棗陽市的領導來到聶海勝的家中,在不同觀看地點,與3000多名羣眾一起收聽收看現場直播。

8時58分,聶海勝的弟弟聶新勝伏在老人的耳邊,興奮地説:“哥哥馬上就要遨遊太空了。”老人高興地點了點頭。

上午9時,“神舟”六號準時發射。看到“神舟”六號飛入太空,張金秀老人不時用手擦着眼角的淚水。9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宣佈:“‘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語音落地,頓時,這個鄂西北小鎮,掌聲雷動,鑼鼓喧天,鞭炮聲響徹雲霄。人們

揮舞着手中的五星紅旗,盡情地跳着笑着……

襄樊市市委副書記靳永龍、襄樊市市委常委、軍分區政委李長義宣讀了襄樊市市委、市政府、襄樊軍分區發來的賀電。當聶海勝的弟弟聶新勝代表全家從襄樊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黎手中接過“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時,激動地説:“真想告訴哥哥,家裏一切都好,請他安心工作,我們等着他凱旋歸來。”

聶海勝八一勛章個人事蹟 篇二

在舉國歡慶“神十二號”的順利歸來,人人談論中國航天的日子裏。除了敬仰,除了自豪之外,還應該再思考什麼呢?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聶海勝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艱辛拼搏、奉獻犧牲、勇攀科學高峯的“飛天精神”。

他正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才一步一步地,從一名普通的學生,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進而層層選拔,又成為中國宇航員,在中華民族的航天史上,永遠鐫刻上了自己光輝的名字。 因此,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教育者,我們一定要向當代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學習。

我們學習聶海勝,首先就要學習聶海勝胸懷祖國和人民的博大胸懷和高遠志向。為了飛天,多少航天人紮根戈壁荒漠,胸懷凌雲壯志,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為了飛天,多少航天員十年磨一劍,經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考驗,摸索着,前行着;為了飛天,多少老專家悄悄拔下吊瓶,奔赴千里之外的實驗基地;為了飛天,多少年輕人一次又一次推遲婚事;為了飛天,東風烈士陵園600多名烈士長眠於此。這些怎能不讓我為之動容!也正因為聶海勝心繫祖國和人民,他才能投入全部身心於祖國的航天事業。

我們學習聶海勝,其次要學習他艱苦鍛鍊,刻苦學習的自強不息和拼搏奮進精神。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層層選拔淘汰。事實上,航天員的生活並不像外人看到的光鮮亮麗,而是十分枯燥、單調。除了過硬的身體素質外,航天員更要掌握豐富的飛行和航天、力學、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科學知識,這涉及到52門學科,而且是要求航天員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面熟練的領會掌握。而聶海勝僅僅是關於飛船操作的8本任務手冊,就有六七釐米厚,他像同伴們一樣,把其中每一個細節都掌握的特別透徹。沒有超人的刻苦學習,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

我們學習聶海勝,要學習他作為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英勇奉獻和自我犧牲精神。航天事業實際上充滿的極大的風險,在人類征服太空的旅途中,許多勇士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宇航員的神聖使命。從飛行員到航天員,聶海勝面對風險極高的航天飛行事業,始終飽含激情與熱愛。

時光荏苒,生命的旅程在於為理想而奮鬥!讓我們以這種航天精神為榜樣,勇敢地執着地去追求人生的理想,為教育事業而奉獻自己畢生的精力!

聶海勝先進事蹟 篇三

1996年,為了發展航天事業,國家從優秀的飛行員中招募航天員,聽説了這個消息,聶海勝立馬積極報名。

成為第一批航天人,三問蒼穹

選拔航天員的標準要比飛行員嚴格十幾倍,皮膚、牙齒都要檢查,憑藉着過硬的身體素質,34歲的他,成為了第一批航天人。

要想真正步入外太空,他需要不斷訓練身體,低壓氧氣艙裏的訓練十分兇險,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聶海勝每次都堅持在裏面待30分鐘。

超重訓練更是要人命,彷彿有個幾十斤重的大石頭壓住了胸口,教材要求每次訓練不少於60秒,聶海勝硬生生堅持了80秒。

還有其他常人根本不能承受的訓練,他都一一扛了過來。為了讓自己能夠熟練掌握駕駛艙內的每種儀器,他沒日沒夜地背下來40萬字的操作説明。

整天待在模擬倉裏操作儀器,全部都熟練了之後,他就關燈訓練,最終練到所有動作都是肌肉記憶才肯罷休。

20xx年,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向了外太空,看着浩瀚的宇宙,他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當飛船臨近祖國的上空,他都會低頭往下看,那是最讓他牽腸掛肚的地方。

20xx年,他再次出征。隊友王亞平覺得聶海勝是整個組裏的定海神針,有他在的地方,隊員就很安心,什麼都不怕。

20xx年,57歲的他兩鬢已經斑白,帶着祖國和人民的期望,他又一次出征。為了看起來年輕些許,他在出發前,特意將頭髮染黑。這次航天員去太空要執行多項任務,光螺絲釘都要擰1000多個。

聶海勝,從窮苦人家走出來的孩子,憑藉自身驚人的毅力和勤懇的求學態度,一路成長為航天英雄。歷經了重重磨難和痛苦,他仍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忱。

當年離家到航校報到的火車上,部隊(本站☆)給每個人發了半斤糖果,這些糖果讓聶海勝感受到了甜蜜、光明。

帶着這份甜蜜他一路勇往直前,為祖國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值得我們每個人致敬。

聶海勝的英雄事蹟簡介 篇四

從太空眺望故鄉,耳熟能詳的景色,卻看得人熱淚盈眶。

因為這張照片,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航天事業!

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到2021年神舟十二號返航,經歷50年的發展,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一幕美景。

而在50年前,航天員聶海勝還不知道什麼是“太空”。

聶海勝是一名出生在湖北棗陽的貧窮放牛娃,每天為難吃的大醬發愁。

從放牛娃到航天員,聶海勝的心路歷程,極好地告訴了我們“內驅力是如何塑造一個人”。

(一)

1964年10月13日,

聶海勝出生在湖北省棗陽縣

楊壋鎮西北邊緣一個

偏僻貧窮的小村莊。

上個世紀60年代,

中國人民剛剛經歷了捱餓的饑荒。

聶海勝出生時,

父母已經生了5個女兒。

因為家裏貧困,

母親身體虛弱,奶水不夠,

姐姐們抱着他,

隔三差五地央求

有奶水的嫂嫂和嬸嬸,

才把他養活。

和許多男孩子一樣,

聶海勝從小就嚮往軍營。

他愛看打仗的電影,

喜歡聽部隊的軍歌。

有一次,正在放牛的聶海勝

看到天上一架戰鬥機飛過,

他激動地追着飛機的轟鳴聲跑了好久,

從那一刻起,

他有了屬於自己的夢想,

長大當兵,當飛行員!

為了這個夢想,

他更加刻苦地學習,

1980年6月的一天,

正在上國中的聶海勝

突然接到母親捎來的口信,

説他父親胃疼得厲害,

聶海勝急得要命,撒腿就往家裏跑。

可是等他跑回去時,

胃壁嚴重潰爛穿孔的父親

已經被人用板車從醫院拉回來了,

父親就這樣匆匆走了,

沒來得及看兒子一眼……

父親的去世,

讓本來就很艱難的家境雪上加霜!

從此以後,一家人的生活重擔

全部壓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肩上。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

她沒日沒夜地操勞,

養豬、餵雞、種地……

聶海勝看在眼裏,疼在心上,

他決定偷偷輟學。

九年級那年,他揹回書包,

向媽媽撒謊説學校放假,

扛起工具就去田間幹起了農活。

母親得知真相後

又是心急又是心疼,

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反覆勸説,

聶海勝才終於回到學校。

重返課堂的聶海勝

在學習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

終於從數百名畢業生中脱穎而出,

成為唯一一個從鎮中學

考入縣一中的學生。

瞭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後,

學校為聶海勝申請了救濟金。

為了減輕家裏負擔,

高中每年假期,

聶海勝就去搬木材、裝茶葉、下地幹活,

一個假期能掙十幾元錢。

高中離家遠,

坐車回家要八毛錢,

第一次放假回家,

聶海勝站在售票口卻又捨不得買票,

於是他決定走路回家。

剛走出去一段,

又怕把媽媽做的布鞋磨壞,

就脱了鞋赤腳趕路,

30多公里路程,

一直到天黑他才折騰到家。

聶海勝的高中同學説,

雖然跟他睡在一個通鋪上,

但大家都不知道

他早晨什麼時候起的牀,

晚上什麼時候睡的覺。

有時就寢鈴響後,看到他鑽了被窩,

但熄燈後不知道什麼時候

他又悄悄起牀躲在路燈下學習去了。

(二)

啥也不想,只管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2年秋,空軍某部隊

到棗陽一中的招飛,

聶海勝積極報名。

經過層層嚴格的身體篩查和考試,

他從幾百人中脱穎而出,

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空軍某航校學員。

1983年6月,他於

空軍長春飛行學院

(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

聶海勝還記得:

在離家到航校報到的火車上,

部隊為每個人發了半斤糖果。

他説:“我帶着甜蜜走向部隊,

是部隊讓我這個苦孩子,

有了光明的前途。”

然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

人民空軍飛行員,

離不開掌握大量的

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

更離不開艱苦的體能訓練。

憑藉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精神,

聶海勝掌握了過硬的技術,

成為飛行大隊

第一個放單飛行的學員。

一次,教官讓他給大家講一講飛行體會,

一向不善言辭的他

只説了一句話:

“啥也不想,只管飛!”

1989年5月,聶海勝被分配到

某空軍作戰部隊任殲擊機飛行員。

聶海勝在剛當上飛行員一個月

就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

1989年6月,

聶海勝開始試飛新型殲擊機。

試飛不同於以往的飛行訓練,

每次試飛都要需要

把飛機的某項指標飛到極限值,

這意味着極大的危險!

在一次試飛中,

當他不斷加速向高空飛去的時候,

突然座艙外一聲爆響,

飛機開始劇烈抖動,

霎那間,飛機減速、高度下降、

艙內温度急劇升高。

憑藉過硬飛行的技術

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在千鈞一髮的時刻,

他一面向地面塔台指揮部報告,

一面鎮定自若地嘗試排除故障。

然而,急速下降的飛機

造成巨大的過重負荷,

壓迫得他整個身子動彈不得,

幾乎就是在不到1秒的時間,

他果斷做出判斷,

按下了彈射按鈕。

降落傘打開的瞬間,

聶海勝駕駛的那架試飛機

就在他身後一百多米的

山溝裏起火爆炸了,

聶海勝幾乎被震暈過去。

由於反應及時、處理得當,

在試飛機墜毀的最後時刻

他牢牢記住了各種儀表數據,

為科研人員做機型改裝提供了關鍵參數,

聶海勝被記三等功。

在做飛行員的15年間,

他先後駕駛過初教6、

殲五、殲六、殲七4種機型,

創造了安全飛行

1480小時的好成績。

聶海勝作為中國最頂尖的

殲擊機飛行員

已經具備了高超的飛行技能

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

一個比駕駛殲擊機翱翔祖國藍天

更具挑戰、更令他興奮的任務,

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三)

1996年,因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需要從最優秀的飛行員中

招募航天員。

他毅然決然報名,

並在報名表中寫下:

“選不上我,我毫無怨言,

但是如果不敢挺起胸脯去應選,

我會為自己感到羞恥!”

挑選航天員到底有多嚴格?

嚴格到我們難以想象。

首先是看檔案根據身高、體重進行初選。

入圍後,所有人員都要進行體檢,

體檢程序十分嚴格,

不僅要進行常規檢查,

連皮膚、牙齒、語言等都要查到!

更有精細的醫學檢查

和航天生理檢查。

聶海勝憑着過硬的素質一一過關,

1998年,34歲的他

成為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為了啃下40多萬字的

飛船飛行操作手冊,

他幾乎沒有出門逛過街,

夜裏12點前沒有睡過覺,

在模擬倉裏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

反覆讀儀表、按旋鈕、操作儀器,

開着燈練熟了,

他就把燈關了摸着黑練,

練到所有的動作成為肌肉記憶,

練到看球的時候

把自己的膝蓋

當成“緊急營救”旋鈕狠狠按下去。

按照要求,航天員的理想體重

是65公斤左右,

可聶海勝體重74公斤,

航天員不能吃藥和節食,

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運動量鍛鍊。

於是聶海勝除了每天

跟大家一起參加常規訓練之外,

還要加班兩三個小時鍛鍊,

無論寒冬酷暑,他一天也沒有間斷過。

最終,在不影響體質的前提下,

聶海勝成功減重7公斤,

使身體保持在標準狀態。

低壓缺氧訓練中,

低壓氧艙以每秒5米的速度

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

氮氣在血管中亂竄,

一旦造成血栓可能危及生命,

可聶海勝每次都堅持在艙內待30分鐘。

跳傘訓練中,聶海勝竟然僅用8天

就完成了一個空降兵

一個月才能完成的訓練任務。

失重訓練中,俄羅斯助理教練

都在機艙裏嘔吐不止,

聶海勝卻鎮定自若。

超重訓練中,

胸背彷彿有80斤的大鐵錘擠壓着,

教材要求訓練時間不少於60秒,

聶海勝硬是堅持到了80秒。

頭低位卧牀訓練中,

整整五天,聶海勝保持着

腳高頭低的姿勢躺在牀上,

吃飯喝水都要靠嘴和胃的吸力完成,

時間久了頭部充血,眼睛刺痛,

一站起來,血“譁”的一下

全從頭頂流到腳底。

還有訓練要求航天員

適應彈射蓋的超大震響,

有把耳膜震破、造成終身殘疾的風險……

這些考驗的難度之大,

普通人完全無法想象,

可聶海勝全部挺了過來!

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神舟五號”成功發射,

聶海勝位列首飛梯隊。

雖然這次沒有上天,

但他擁抱着太空歸來的楊利偉,

依然激動得眼泛淚光……

他離航天夢越來越近了!

兩年後的2005年10月12日,

伴着清晨霏霏的飄雪,

神州六號即將問鼎蒼穹,

這一次,聶海勝和費俊龍一起

出征太空!

“在太空飛行的5天裏,

每當飛臨祖國的上空,

不管白天或黑夜,

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往下看。

因為只有那裏最讓你牽腸掛肚,

只有那裏是你的根。”

聶海勝凱旋後,

這樣動情地説。

2013年6月,

聶海勝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

擔任指令長。

隊友王亞平説:

“聶師兄就像是

我們乘組裏的定海神針。

只要有他在我們心裏就很踏實,

什麼都不怕。”

(四)

自1998年聶海勝

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

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

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

如今,他帶着全國人民期待和重託,

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

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

但由於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

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

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

雖然已經年近六旬,

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

拼搏的心仍然年輕!

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

都是“從零開始”,

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

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

年齡最大的他

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

得益於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

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

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

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

標籤也很多,

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

這些標籤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

但聶海勝卻不,

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

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

有多少榮譽加身,

他總是説:

“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

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聶海勝的人物事蹟素材 篇五

關於聶海勝的英雄事蹟你知道多少?聶海勝是繼楊利偉、翟志剛之後排名第三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飛隊伍成員,也是他們三個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神舟六號”飛船於10月12日發射,聶海勝成為兩名航天員之一,一時間聶海勝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聶海勝與幾位被招飛的同學被送到長春航校後,雖然對當地的氣候很不適應,但他時間銘記取母親的囑託,拋開全部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之中,致使各項目標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成為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人。

上天飛翔不光簡簡單單説説而已

一次教官讓他給我們講一講飛翔體會,一貫不善言辭的他只説了一句話:“啥也不想,只管飛”事實上,飛翔遠不像他表述的那般簡略,每一次登機前,他都手拿模型將飛翔線路、飛翔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反反覆覆演練數遍。付出總有回報。初教、高教機飛翔畢業,他要比別人少飛幾十個小時。後來,他以優異的成果提早畢業,被分配到南昌某飛翔部隊。

聶海勝在很多人裏面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聶海勝深知母親吃過許多苦,每次給家裏寫信都是報喜不報憂。特別是在他成家之後,總是想辦法讓母親多享點福。在南昌時,聶海勝就幾回接母親到部隊居住。後來,聶海勝調到北京,又兩次接母親到北京過春節,還每個月給她寄生活費。1998年1月,我國第一個航天員大隊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聶海勝憑着傑出的體質和優異的飛翔才能,在參選的1506名優異飛翔員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2003年2月,聶海勝帶着妻子、女兒回棗陽探親,母親和姐姐快樂地弄了一大桌子飯菜。飯桌上,母親從兒子的神色中猜出他必定接受了重要任務。爾後大半年,聶海勝果然沒有打過幾回電話,後來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了。原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進入倒計時,聶海勝已全身心投入到全封閉練習中去了。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總算從酒泉衞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而這時母親卻因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當她從醫院的電視中得知自己的兒子是“神舟五號”三人首飛隊伍的一員時,不由得熱淚縱橫。

自己的媽媽看着兒子是航天英雄自豪的流眼淚

衝着電視畫面中的兒子哽咽着説:“孩子,你是母親自豪,你是家園的自豪啊”當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家園傳開後,人們紛紛手捧鮮花湧進醫院向這位“航天英雄”的母親表明祝福,白叟一邊拱手道謝,一邊叮囑我們:“千萬不要把我生病的事傳出去,以免影響海勝的工作。

”事實上,白叟有一個心願:這一次,兒子沒有升空,下一次地爭奪上去啊!然而,聶海勝還是知道了母親生病的消息。他知道,母親將他們兄弟姐妹拉扯大不容易,應該回去看看她,在她身邊盡一盡孝道。所以,他特意請假,乘飛機回到家園,當他出現在母親的病牀前時,白叟流淚了,衝着兒子一個勁地埋怨自己:“我這把老骨頭不爭氣呀,把你給連累了。

在北京,聶海勝有個温馨的家,妻子聶捷琳也是一名軍人,跟他在同一個單位,是搞醫學研究的。女兒聶天翔今年_歲了,十分活潑可愛。跟所有航天員的家庭一樣,這個三口之家,是圍繞着“航天”二字運轉的,也十分友善,這是飛翔員的傳統。自從聶海勝緊鑼蜜鼓地備戰“神六”,每個月都可貴回一趟家,聶天翔説她都快忘掉爸爸長什麼姿態了。她還説她十分敬服奶奶,説奶奶不僅養育了爸爸,而且還積極支持爸爸的工作,是一位了不得的女性。在聶海勝完美歸來之時,女兒聶天翔將自己親手摺疊的紙鶴掛在了剛剛在太空中度過四十一歲生日的聶海勝的脖子上。

聶海勝個人事蹟最新 篇六

聶海勝是湖北棗陽人,2005年曾成功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10日下午,中新社記者趕到棗陽市楊壋鎮聶海勝家中時,這裏早已聚滿了人。

在聶家客廳,當地幹部正在認真佈置會場:懸掛五星紅旗以及聶海勝飛行照片。棗陽市以及楊壋鎮將於11日下午在此集中觀看神舟十號發射直播。

聶家位於楊壋鎮明星路上,是一座新修不久的兩層小樓。走進客廳,只見正面牆上掛着“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牌匾下,是聶海勝母親的遺像。

弟弟聶新勝出生於1979年。由於父親去世較早,幾個姐姐出嫁,照顧母親的責任一直落在聶新勝身上。他説,由於哥哥太忙,從不敢打擾他,擔心影響他。

“他盡忠,我盡孝,我在家裏照顧好母親,讓哥哥能夠安心工作就是我最應該做的事情。”聶新勝説,“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哥哥也是這樣。”

“我們很少去北京,即使結婚後也沒有去。兒子一歲多時,哥哥回來看過一次。”聶新勝説,哥哥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基本是因為公事。

聶新勝現在棗陽一中後勤部門做水電工。聶新勝表示説:“哥哥和我從不談他的工作,更不會告訴我神舟十號何時發射,我是從網上才知道的。”聶新勝説,希望哥哥再次和戰友一起,圓滿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

作為“航天英雄之家”,聶家牆上掛滿了聶海勝照片。由於受英雄航天員聶海勝影響,聶新勝年僅4歲的兒子取名為“聶天揚”。

聶海勝於1964年出生於楊壋鎮樊莊村聶莊。村主任聶經玖曾是其兒時夥伴。聶經玖説兒時他們經常一起玩耍,印象中聶海勝記憶力好,成績總是班上前幾名。

聶海勝的英雄事蹟簡介 篇七

16年前,當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託舉着神舟六號飛船直刺蒼穹,湖北棗陽市楊壋鎮沸騰了。從這個小鎮農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8年前,這個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的小鎮再度成為熱鬧的海洋。聶海勝擔任神舟十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又一次逐夢蒼穹;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後,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於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寫着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老將出徵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壋鎮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閒聊着。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在即,網上一直有消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行“飛天”任務。雖然最後確定的名單尚未公佈,但家鄉父老期待着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國小同學,同一年的。”村民張女士説,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藉優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説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麼多天,吃什麼呢?”

張女士孃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裏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1964年,聶海勝就出生於這裏,家裏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説,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着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遊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於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當年全鎮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當年6月,聶海勝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三探蒼穹

楊壋鎮明星街北端的一處兩層民房,是聶海勝母親張金秀晚年的住處。

2004年,當地政府得知聶海勝的母親一直住在舅舅家後,擠出有限資金8。5萬元,在鎮上修建一座佔地168平方米的小樓給張金秀居住。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升空。這棟樓房張燈結綵,門口的空地上擺着一部電視機,當地數千名鄉親在這裏聚集,和聶海勝的家人一起見證歷史時刻。已中風卧病在牀的母親張金秀,也躺在牀上看到兒子出征太空。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安全返航,樓房門口掛着氣球,鄉親們舞着獅子、吹奏樂器,慶祝航天英雄平安歸來。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射,聶海勝二度執行“飛天”任務,小鎮又一次沸騰。這棟樓門口搭起了象徵喜慶的氣墊紅拱門,拉起寫有“海勝在天攬四海勝景,舉國歡慶賀神州騰飛”的橫幅。鄉親們又一次見證出生於棗陽的英雄航天員,順利征戰太空。

“他是我們的驕傲。”明星街居民張女士説,8年前那熱鬧的場景她歷歷在目。

聶海勝的母親於2010年6月去世,弟弟聶新勝在棗陽城區工作,回鎮上這棟房屋的次數較少。“他在棗陽一中上班,在城裏有住處,過年也不回來。”張女士説。

得知聶海勝可能三度執行“飛天”任務,張女士由衷地佩服。她説到了火箭升空那一天,小鎮可能又會熱鬧起來,鄉親們將又一次見證歷史時刻。

家鄉祝福

聶海勝是棗陽的驕傲,更是楊壋的驕傲。

在楊壋鎮政府服務中心的外牆,張貼着聶海勝穿宇航服的照片,還有他的個人簡介。

距聶海勝老家聶莊兩公里外的官廳村,坐落於這裏的海勝希望國小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裏原是楊壋鎮官廳國小,也是聶海勝的母校,為弘揚聶海勝的航天精神,棗陽市將學校更名。而聶海勝曾就讀的楊壋鎮一中,也已更名為海勝中學。

海勝中學八年級學生張謹謹説,自己從小就知道英雄航天員聶海勝的故事,入讀海勝中學後,老師經常會組織大家學習聶海勝的求學故事、英雄事蹟和航天精神。就在前不久,學校還組織了會談,號召大家向聶海勝等航天英雄學習,她深受鼓舞。

該校八年級學生楊怡茹説,聶海勝是楊壋鎮的驕傲,此次出征太空,希望他勝利歸來。

聶海勝曾説,自己兒時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多年以後,他不僅成為了一名翱翔藍天的空軍飛行員,更成為了我國第一批航天員,直上九天逐夢。

而且,他的逐夢之旅從未止步。已是57歲的聶海勝,三度探巡蒼穹,續寫傳奇。

聶海勝在“飛天”逐夢的征途上為何奮鬥不息?從他曾説過的一句話中,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他説,人類太空飛行年齡最大的航天員是77歲,雖然自己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國家還需要,仍會勇往直前。

“海勝兄弟,你是我們的航天英雄,祝你勝利歸來!”站在聶海勝老宅前,堂兄聶金山隔空送上家鄉親人們的殷殷祝福。

聶海勝八一勛章個人事蹟 篇八

讓我們為神十二號的凱旋歸來,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成功啟航的神舟十二號,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從神五到神十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已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裏,作為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除了歡慶、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楊利偉、費浚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裏挑一。

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説:“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

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

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在未來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着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聶海勝人物先進事蹟 篇九

聶海勝兒時貧困的生活常常讓父母為區區幾元錢的學費犯愁,只好東挪西借,有時代替學費交到老師手中的竟是一隻兔子。

聶海勝姐弟六人,他排老六。父母靠種田維持生計,家大口闊,生活拮据。小時候,糧食不夠吃,印象裏最多能搜撿到的就是紅薯面做的黑窩子、雜麪餅,蘿蔔乾、鹹菜、大醬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因此直到現在聶海勝一聞到大醬味就犯惡心。

聶海勝對待學習,自覺而刻苦。儘管沒錢買學習資料,但課本上的內容,在哪頁哪個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讀國小時他經常穿着姐姐的舊布衫,打着赤腳,但學習很刻苦,特別是數學成績好,經常考滿分。國中畢業考試,聶海勝考上了縣重點高中。

那個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幹活,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整個楊壋鎮只有兩個學生考上。學校瞭解到他的家庭困難,為他補助了救濟金。每次放假,他還去十幾裏外的堂兄家幫着搬木材、裝茶葉、下地幹活,一個假期下來能掙十幾塊錢。就這樣,他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

聶海勝先進事蹟 篇十

聶海勝成為航天員後,每天訓練8小時,包括30分鐘的低壓訓練,在低壓艙內飛速升高5000米,渾身上下的血管亂跳;

還有80秒的超重訓練,在重力作用下,承受80斤的負荷,骨頭被壓得快散架,連呼吸都很困難;

以及長達5天的頭低位卧牀訓練,全程頭朝下躺在牀上,血液衝得大腦一片昏沉,一日三餐都只能靠吸食。

哪一個訓練,都不是普通人能輕易嘗試的,而聶海勝堅持了6年。20xx年10月12日,他乘坐神舟六號前往太空。

與此同時,無數個和我一樣落選空軍的孩子,考上普通大學,堅守平凡崗位,過着平庸人生。我們隔着屏幕眺望火箭升空,為自己曾經的。夢想熱淚盈眶。

我們在心裏質問自己:這擦肩而過的錯過,到底錯在哪裏?

或許就是因為他有着極強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