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九年一貫制學校資教教師先進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4W

鄉村教育的守望者

九年一貫制學校資教教師先進事蹟材料

——記鄖陽區五峯鄉安城九年一貫制學校資教教師先進事蹟材料

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漢子,自大學畢業便義無反顧地來到邊遠山村資教。十年如一日,默默為農村孩子的成長築基,以無私奉獻詮釋着人民教師的榮光。他就是鄖陽區五峯鄉安城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彭楊智。

從外鄉人到本地通

彭楊智老師來自遼寧省,2010年大學畢業時,他懷着對教育的一腔熱忱,毅然報名申請參加資教,被分配至鄖陽區五峯鄉安城九年一貫制學校。初到學校,不僅學生們很是稀奇,就連老師們也是感到匪夷所思。“離家太遠了,估計幹不了兩年就會堅持不下去了。”

同事們的質疑不僅是因為從遼寧到湖北距離太遠,還有更主要的的原因是學校各方面條件都很差。學校距離最近的集鎮十餘公里,沒有公交,出行就靠出租摩的或步行。“那時候除了兩棟教學樓,老師和學生住的都還是磚瓦房。”最讓彭楊智苦惱的是,夏天蚊蟲肆虐,身上常常被叮咬的滿是疙瘩,晚上不點蚊香根本無法入睡,一學期下來體重減了二十多斤。

條件艱苦還不算什麼,對彭楊智來説最難熬的是週末。由於地處山區,學校每半個月放4天假。每到這個時候,彭楊智只能一個人呆在校園裏,獨處異鄉的寂寞和孤獨感一遍遍沖刷着他的內心,讓這個東北漢子一度產生了退意。但面對山區孩子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彭楊智最終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十年之久。十年來,他主動與學校附近的村民聊天拉家常,努力的適應着當地的生活習慣。彭楊智不僅從一個異鄉人逐漸成為村民眼中的本地通,也在這裏收穫了愛情和家庭。

“孩子王”+“拼命三郎”

剛參加工作時,彭楊智擔任四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老師。由於學校地處偏遠鄉村,班裏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兒童,需要在學校住宿。四年級的孩子還是第一次住校,很多都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作為班主任,彭楊智在教學之餘又擔起了家長職責。孩子們有沒有貪玩忘記了吃飯?有沒有及時完成課外作業?有沒有感冒發燒?有沒有及時加減衣物?有沒有和同學鬧矛盾?甚至孩子們早上有沒有洗臉刷牙,晚上有沒有洗腳,這些都是他每天要思考關注的問題。班級裏有一名走讀學生,父親精神不好,母親去世,中午回家經常吃不到飯。彭楊智瞭解到情況後,經常把他接到家裏去吃飯,用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感染他,使他逐漸走出生活的陰影,成為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他常常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將來走出山村,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課餘時間,他和孩子們一起做老鷹捉小雞、踢毽子、彈石頭子等遊戲,師生的歡笑聲融在了一起,在學生們的眼中,彭楊智不僅是老師,更是朋友,甚至是家人。班級裏的學生對他是無話不談。在校園裏,總能看到孩子們圍在他的身旁,有説有笑,其樂融融。他成了孩子們的朋友,成了學生眼中“孩子王”!

每年開學,彭楊智都要去學生家裏家訪,瞭解班級每一名學生的家庭情況。彭楊智的家鄉在東北平原,交通發達。可是在這裏到處是高山,家訪很多時候需要爬山涉水。登山對他來説是一大挑戰。已退休老教師張星華清楚的記得,彭楊智第一次跟着自己去家訪,跑了一天回到學校,發現他走路一瘸一拐。待脱下鞋子,腳上一個一個大大的水泡讓人觸目驚心,有的甚至都磨破了流着血水。張老師心疼的埋怨他為什麼不早點説明情況,他卻説:“您都能堅持,我一個年輕人也能!不能搞特殊。”

提起彭楊智,同事們都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紛紛稱讚他是學校裏的“拼命三郎”。從教十年,他基本上常年住校,很少外出。在學校裏,他是第一個起牀的人,每天早晨5點多鐘學校的起牀號響起,他就已經來到寢室督促學生起牀晨練。白天,他除上課批改作業外,更多的工作是到教室的窗户外面盯着學生,怕他們上課睡覺開小差。同時,他又是學校睡得最晚的人,每天晚上10點多,他查完每一間寢室,等待學生安然入睡以後,才回到學校的“家”。

付出終有回報。如今彭楊智已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多次獲得鄉級優秀教師的表彰,參加的生物實驗説課比賽獲得了區二等獎,網上曬課獲得了市級表彰,輔導的學生科技創新獲得了省級的表彰。

面對家人,只有無言的愧疚

十年的教書生涯,彭楊智無愧於教師的責任和本分。但面對家人,他卻滿是愧疚和不安。

彭楊智是獨生子,父母年事已高,一直希望他畢業後回到身邊工作。資教的第二年,父母想着彭楊智離家太遠,好不容易託人幫忙為他在家鄉縣城裏介紹了一份工作。但在接到父親從千里之外傳來的喜訊時,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放棄了回鄉的機會。2015年8月,彭楊智好不容易利用暑假機會回鄉探親。臨近開學,恰逢父親因病住院需要做手術。一邊是重病在醫院的父親,一邊是即將開學的學生,面對着艱難的抉擇,彭老師最終還是踏上了回校的火車。對父母,他不能在身邊盡孝。對妻兒他也虧欠了很多。2016年彭楊智的孩子出生,因為早產造成大腦缺氧,每個月都需要進行康復訓練。但為了學生,他將孩子託付給妻子和已退休的岳母照料,從未因此耽擱一節課。幾年來,他從未陪孩子去醫院做康復訓練,以致妻子常常抱怨他説“你只是個週末爸爸,有時候忙起來連週末爸爸都不是……”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一想到山裏孩子的難,就覺得自己沒理由不堅守。虧欠父母妻兒的,以後慢慢有機會了再還吧。”彭楊智一臉歉意地表示。

從教十年,為了山區教育,他歷經坎坷,無怨無悔。人生能有幾個十年?但彭楊智説:“不管十年、二十年、還是三十年,我都會繼續堅守在這片土地上,守望着這裏的孩子們,耕耘不輟。”